镇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12弧度制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4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A 版必修4【教学目标】1.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诱导公式; 3.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 5.函数的实际意义;函数图象的变换(平移平换与伸缩变换); 6.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及最值问题. 【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本章知识 新授课阶段一、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运用 例1 若,求:(1)的值;(2)222sin sin cos cos αααα-+的值.解:(1)cos sin 1tan 3cos sin 1tan αααααα++===----(2)原式2222222sin sin cos cos 2tan tan 1sin cos tan 1ααααααααα-+-+==++.例2 若1sin cos ,,,cos sin 842ππθθθθθ⎛⎫=∈- ⎪⎝⎭求的值. 解:222(cos sin )cos sin 2sin cos θθθθθθ-=+-,,,cos sin .42cos sin 2ππθθθθθ⎛⎫∈∴< ⎪⎝⎭∴-=-例3 已知sin()cos(2)tan(3)2()tan()sin()2f παπααπαππαα---+=++.(1) 化简;(2) 若是第三象限的角,且,求的值; (3) 若,求的值. 解:(1)cos cos (tan )()cos tan cos f ααααααα-==-.(2),1sin ,5αα∴=-又是第三象限的角.()f αα∴==∴=cos . (3)0186********α=-=-⨯+,00()(1860)cos(1860)f f α∴=-=--0001cos(6360300)cos602=--⨯+=-=-.二、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例4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3). 解:(1)由,得,∴()23k x k k Z ππππ-<≤+∈.∴的定义域为.(2)∵,∴.即的定义域为.(3)由已知2cos 10,lg(tan 1)0,tan 10,(Z),2x x x x k k ππ-≥⎧⎪+≠⎪⎪⎨+>⎪⎪≠+∈⎪⎩得1cos ,2tan 0,tan 1,(Z).2x x x x k k ππ⎧≥⎪⎪≠⎪⎨>-⎪⎪≠+∈⎪⎩∴22,33,.42k x k x k k x k πππππππππ⎧-≤≤+⎪⎪≠⎨⎪⎪-<<+⎩∴原函数的定义域为(2,2)(2,2)(Z)43k k k k k ππππππ-+∈.例5 求下列函数的周期:(1)sin 2sin(2)3cos 2cos(2)3x x y x x ππ++=++;(2);(3). 解:(1)1)sin 2sin 2cos 26tan(2)6)6x x x xy x x πππ+++===++, ∴周期.(2)2sin cos sin 2y x x x =-=-,故周期. (3)1tan 4tan(4)1tan 44x y x x π+==+-,故周期.例6 已知函数f(x)=3sin(2x -π6)+2sin 2(x -π12) (x∈R).(1)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2)求使函数f(x )取得最大值的x 的集合. 解:(1) f (x )=3sin(2x -π6)+1-cos2(x -π12)= 2[32sin2(x -π12)-12 cos2(x -π12)]+1 =2sin[2(x -π12)-π6]+1=2sin(2x -π3)+1,∴ T=2π2=π.(2)当f(x)取最大值时, sin(2x -π3)=1,有2x -π3 =2k π+π2.即x=k π+ 5π12 (k∈Z).∴所求x 的集合为{x∈R|x= kπ+ 5π12,k∈Z}.例7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 ) ;(3 ) ; (4 ) .解:(1)的定义域为,故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又()sin(2)tan()sin 2tan ()f x x x x x f x -=---=-+=-, 为奇函数. (2)时,,而1sin cos 02x x x π=-++=时,,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为非奇非偶函数.(3)的定义域为R ,又()cos(sin())cos(sin )()f x x x f x -=-==, 为偶函数.(4)由得,又 ,故此函数的定义域为 ,关于原点对称,此时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例8 已知:函数()()x x x f cos sin log 21-=.(1)求它的定义域和值域; (2)判断它的奇偶性; (3)求它的单调区间; (4)判断它的周期性,若是周期函数,求它的最小正周期.解:(1).由,ππππ+<-<∴k x k 242 .定义域为()52,2Z .44k k k ππππ⎛⎫++∈ ⎪⎝⎭,值域为(2) 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3)sin cos 04x x x π⎛⎫-=-> ⎪⎝⎭,的递增区间为35[2,2)(Z)44k k k ππππ++∈, 递减区间为3(2,2]()44k k k Z ππππ++∈. (4) ()()()122log sin 2cos 2f x x x πππ+=+-+⎡⎤⎣⎦,是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T.例9 已知函数22()sin 2sin cos 3cos f x x x x x =++,.求: (I)函数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的自变量的集合;(II)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解:(I)1cos 23(1cos 2)()sin 21sin 2cos 22),224x x f x x x x x π-+=++=++=++ 当,即时, 取得最大值.函数的取得最大值的自变量的集合为{/,()}8x x R x k k Z ππ∈=+∈.(II) ()2)4f x x π=++.由题意得: 222()242k x k k Z πππππ-≤+≤+∈,即: 3()88k x k k Z ππππ-≤≤+∈. 因此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3[,]()88k k k Z ππππ-+∈.三、函数的图象与变换例10 已知函数2()2cos 2,(01)f x x x ωωω=<<其中,若直线为其一条对称轴.(1)试求的值;(2)作出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解:(1)2()2cos 21cos 22f x x x x x ωωωω=+=+.是的一条对称轴,.2,,362k k Z ωππππ∴+=+∈.(2)用五点作图例11 已知函数2()sin ()(0,0,0)2f x A x A πωϕωϕ=+>><<,且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并过点(1,2).(I )求;(II )计算(1)(2)(2008)f f f +++.解:(I )2sin ()cos(22).22A Ay A x x ωϕωϕ=+=-+的最大值为2,. 又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22()cos(2)1cos(2)2222f x x x ππϕϕ∴=-+=-+.过点,22,,2k k Z πϕππ∴+=+∈又.(II ),1cos()1sin .222y x x πππ∴=-+=+(1)(2)(3)(4)21014f f f f ∴+++=+++=.又的周期为4,,(1)(2)(2008)45022008.f f f ∴++⋅⋅⋅+=⨯=例12设函数2()sin cos f x x x x a ωωω=++(其中).且的图像在轴右侧的第一个最高点的横坐标是.(Ⅰ)求的值;(Ⅱ)如果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解:(I)1()2sin 2sin(2)23f x x x x a πωωαω=+++=++ 依题意得 .(II )由(I)知,()sin()3f x x πα=++.又当时, ,故,从而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故 四、三角函数的运用例13 某港口水的深度y (米)是时间,单位:时)的函数,记作,下面是某日水深的数据:经长期观察,的曲线可以近似地看成函数的图象. (1)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函数的近似表达式,(2)一般情况下船舶航行时,船底离海底的距离为5米或5米以上时认为是安全的(船舶停靠时,船底只需不碰海底即可).某船吃水深度(船底离水面的距离)为6.5米,如果该船希望在同一天内安全进出港,请问,它至多能在港内停留多长时间(忽略进出港所需时间)?解:(1)由已知数据,易知函数的周期T=12,振幅A=3,b=10, (2)由题意,该船进出港时,水深应不小于5+6.5=11.5米.13sin1011.5,sin662t t ππ∴+≥∴≥,解得:)(652662Z k k t k ∈+≤≤+πππππ. )(512112Z k k t k ∈+≤≤+,在同一天内,取1713,5110≤≤≤≤∴==t t k k 或或.∴该船可在当日凌晨1时进港,下午17时出港,在港口内最多停留16个小时. 例14如图所示,一个摩天轮半径为10米,轮子的底部在地面上2米处,如果此摩天轮每20秒转一圈,且当摩天轮上某人经过点P 处(点P 与摩天轮中心O高度相同)时开始计时,(1) 求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2) 在摩天轮转动的一圈内,有多长时间此人相对于 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0米?解:(1)以O为坐标原点,以OP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摩天轮上某人在Q 处,则在t 秒内OQ 转过的角为,所以t 秒时,Q 点的纵坐标为,故在t 秒时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米).(2)令,则.,故约有8.72秒此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0米.例15 如图,ABCD 是一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地皮,其中ATPS 是一半径为90米的扇形小山,P 是弧TS 上一点,其余部分都是平地,现一开发商想在平地上建造一个有边落在BC 与CD 上的长方形停车场PQCR ,求长方形停车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如图,连结AP ,设,延长RP 交AB 于M , 则90cos ,90sin AM MP θθ==,10090cos PQ MB AB AM θ==-=-,10090sin PR MR MP θ=-=-,故矩形PQCR 的面积(10090cos )(10090sin )S PQ PR θθ=⋅=-- 100009000(sin cos )8100sin cos θθθθ=-++.设21sin cos (12),sin cos (1)2t t t θθθθ+=<≤=-则,2810010()95029S t ∴=-+,故当时,. 当时,2max 1405090002()S m =-.例16.将一块圆心角为1200,半径为20㎝的扇形铁片裁成一块矩形,有如图(1)、(2)的两种裁法:让矩形一边在扇形的一条半径OA 上,或让矩形一边与弦AB 平行,请问哪种裁法能得到最大面积的矩形?并求出这个最大值.解:按图(1)的裁法:矩形的一边OP 在OA 上,顶点M 在圆弧上,设,则20sin ,20cos MP OP θθ==,所以矩形OPMN 的面积400sin cos 200sin 2,S θθθ==即当时,.按图(2)的裁法:矩形一边PQ 与弦AB 平行,设,在△MOQ 中,0009030120OQM ∠=+=,则正弦定理得:020sin 403sin sin1203MQ αα==.又002sin(60)40sin(60)MN OM αα=-=-,016003sin sin(60)3S MQ MN αα∴=⋅=-1600331sin (cos sin )322ααα=- 1600331cos 2(sin 2)4αα-=-080034003sin(230)α=+-. 当时,由于,所以用第二种裁法得面积最大的矩形,最大面积为 课堂小结主要掌握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是本章的核心知识点,主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作业 见同步练习 拓展提升1.34sin ,cos ,255θθθ=-=若则角的终边在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已知sin 1,cos 43k k θθ=-=-,且是第二象限角,则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 B. C. D. 3.已知1sin 1cos ,cos 2sin 1x xx x +=--那么的值是 ( ) A . B . C.2 D.-24. 给出四个函数,则同时具有以下两个性质的函数是:①最小正周期是;②图象关于点(,0)对称 ( )(A )(B ) (C ) (D )5.为了使函数在区间[0,1]上至少出现50次最大值,则的最小值是( ) (A ) (B ) (C ) (D ) 6.函数f (x )=cos 2x +sin x 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 ( ) A.B.-C.-1D.7.函数f (x )=sin(2x+φ)+cos(2x +φ)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 ) A .φ=2k π-π6 ,k ∈Z B .φ=k π-π6 ,k ∈ZC .φ=2k π-π3 ,k ∈ZD .φ=k π-π3 ,k ∈Z8.在中,,若函数在[0,1]上为单调递减函数,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 (B ) (C ) (D )9.同时具有性质“⑴ 最小正周期是;⑵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⑶ 在上是增函数”的一个函数是( )A . B.C . D.10.若把一个函数的图象按(,-2)平移后得到函数的图象,则原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 (B ) (C ) (D )11.为了得到函数y =sin (2x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y =cos2x 的图象 ( )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12.若函数f (x )=sin (ωx +)的图象(部分)如下图所示,则ω和的取值是 ( )A.ω=1,=B.ω=1,=-C.ω=,=D.ω=,=-13.若函数图象上每一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两倍,然后再将整个图象沿轴向右平移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恰好得到的图象,则 .14.函数sin(),(0,0)y A x A ωϕω=+>>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为偶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15.一正弦曲线的一个最高点为,从相邻的最低点到这最高点的图象交轴于,最低点的纵坐标为-3,则这一正弦曲线的解析式为 .16.已知方程sin x +cos x =k 在0≤x ≤π上有两解,求k 的取值范围.17.数)2||,0,0(),sin(π<ϕ>ω>ϕ+ω=A x A y 的最小值是-2,其图象相邻最高点与最低点横坐标差是3π,又图象过点(0,1),求函数解析式.18.已知函数f(x)=A sinωx+B cosωx(A、B、ω是实常数,ω>0)的最小正周期为2,并当x=时,.(1)求f(x).(2)在闭区间[,]上是否存在f(x)的对称轴?如果存在,求出其对称轴方程;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 提示;由24sin 22sin cos 0,25θθθ==-< 227cos 2cos sin 025θθθ=-=>可得 2.C 提示:由22sin 0,cos 0sin cos 1θθθθ><+=及可得.3.A 提示:221sin sin 1sin 11cos cos cos x x x x x x+--⋅==- 4.D 5.B 提示:49×T ≤1,即×≤1,∴ω≥.6.提示:f (x )=1-sin 2x +sin x =-(sin x -)2+,当x =-时,取最小值7.D提示:()sin(2))2sin(2)3f x x x x πϕϕϕ=+++=++令可得 8.C 提示:根据00222A B A B πππ<+<<<-<,得,所以sin sin()cos 2A B B π<-= 9.D 提示:由性质(1)和(2)可排除 A 和C ,再求出的增区间即可10.D 提示:将函数的图象按平移可得原图象的函数解析式11.B 提示:∵y =sin (2x -)=cos [-(2x -)]=cos (-2x )=cos (2x -)=cos [2(x -)],∴ 将函数y =cos2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12.C 提示:由图象知,T =4(+)=4π=,∴ ω=.又当x =时,y =1,sin (×+)=1,+=2k π+,k ∈Z ,当k =0时,=.13.11sin(2)3cos 23222x x π++=+ 14. ;15.16解:原方程sinx+cosx=ksin (x+)=k ,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函数y 1=sin (x+)与y 2=k 的图象.对于y=sin (x+),令x=0,得y=1.∴当k∈[1,在[0,π]上有两交点,方程有两解17.解:易知:A = 2,半周期,∴T = 6π,即,从而:.设:,令x = 0,有.又:,∴. ∴所求函数解析式为18.解:(1)由,()sin cos f x A x B x ππ∴=+.由题意可得sin cos 2,332.A B ππ⎧+=⎪= 解得()cos 2sin()6f x x x x ππππ∴=+=+. (2)令,所以.由 得 , .所以在[,]上只有f (x )的一条对称轴x =。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分析:如何依据换算公式?(抓住:终边在坐标轴上时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情况?α的大小.3π与4sin 5π;2tan 3π与4tan 5π.P45 5题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四)理解和巩固: 例1 书本86页例1.例2判断:(1)平行向量是否一定方向相同?(不一定) (2)不相等的向量是否一定不平行?(不一定) (3)与零向量相等的向量必定是什么向量?(零向量) (4)与任意向量都平行的向量是什么向量?(零向量)(5)若两个向量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向量一定是什么向量?(平行向量) (6)两个非零向量相等的当且仅当什么?(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 (7)共线向量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吗?(不一定) 例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 也共线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平行四边形的四顶点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解:由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都共线,所以A 不正确;由于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所以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而此时就构不成四边形,根本不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所以B 不正确;向量的平行只要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可,与起点是否相同无关,所以D不正确;对于C ,其条件以否定形式给出,所以可从其逆否命题来入手考虑,假若a与b不都是非零向量,即a与b至少有一个是零向量,而由零向量与任一向量都共线,可有a与b共线,不符合已知条件,所以有a与b都是非零向量,所以应选C.例4 如图,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OA 、OB 、OC 相等的向量.变式一:与向量长度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11个)变式二:是否存在与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存在) 变式三:与向量共线的向量有哪些?(FE DO CB ,,) 课堂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①向量AB 与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②单位向量都相等;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AB=DC⑤一个向量方向不确定当且仅当模为0;⑥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解:①不正确.共线向量即平行向量,只要求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可,并不要求两个向量AB、AC在同一直线上.②不正确.单位向量模均相等且为1,但方向并不确定.③不正确.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但零向量与零向量是相等的. ④、⑤正确.⑥不正确.如图AC与BC共线,虽起点不同,但其终点却相同.2.书本88页练习三、小结:1、描述向量的两个指标:模和方向.2、平行向量不是平面几何中的平行线段的简单类比.3、向量的图示,要标上箭头和始点、终点.四、课后作业:书本88页习题2.1第3、5题OABaaab bb如图,已知向量a 、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a ,BC =b,则向量AC 叫做a 与b的和,记作a +b,即 a +bAC BC AB =+=,规定:a + 0-= 0 + a探究:(1)两相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2)当向量a 与b 不共线时,a +b 的方向不同向,且|a +b |<|a |+|b |;(3)当a 与b 同向时,则a +b 、a 、b 同向,且|a +b |=|a |+|b |,当a 与b 反向时,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a 相同,且|a +b |=|a |-|b |;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b 相同,且|a +b|=|b |-|a |.(4)“向量平移”(自由向量):使前一个向量的终点为后一个向量的起点,可以推广到n 个向量连加3.例一、已知向量a 、b ,求作向量a +b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作a OA = b AB =,则b a OB +=. 4.加法的交换律和平行四边形法则问题:上题中b +a 的结果与a +b 是否相同? 验证结果相同 从而得到:1)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2)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 5.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 +c =a + (b +c ) 证:如图:使a AB =, b BC =, c CD =A BCa +ba +baa b b abb aa)(-+t OA tOB te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向量,则有例2(教材P98)已知A(-1, -1), B(1,3), C(2,5),试判断A ,B ,C 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例3(教材P99)设点P 是线段P 1P 2上的一点, P 1、P 2的坐标分别是(x 1,y 1),(x 2,y 2).(1) 当点P 是线段P 1P 2的中点时,求点P 的坐标; (2) 当点P 是线段P 1P 2的一个三等分点时,求点P 的坐标.例4若向量a=(-1,x)与b =(-x , 2)共线且方向相同,求x解:∵a=(-1,x)与b =(-x , 2) 共线 ∴(-1)×2- x •(-x )=0∴x=±2 ∵a 与b 方向相同 ∴x=2例5 已知A(-1, -1), B(1,3), C(1,5) ,D(2,7) ,向量AB 与CD 平行吗?直线AB与平行于直线CD 吗? 四、课堂练习:1.若a =(2,3),b =(4,-1+y ),且a ∥b ,则y =( ) A.6 B .5 C.7 D.82.若A (x ,-1),B (1,3),C (2,5)三点共线,则x 的值为( ) A.-3 B .-1 C.1 D.33.若AB =i +2j , DC =(3-x )i +(4-y )j (其中i 、j 的方向分别与x 、y 轴正方向相同且为单位向量). AB 与DC 共线,则x 、y 的值可能分别为( ) A.1,2 B .2,2 C.3,2 D.2,44.已知a =(4,2),b =(6,y ),且a ∥b ,则y = .5.已知a =(1,2),b =(x ,1),若a +2b 与2a -b 平行,则x 的值为 .6.已知□ABCD 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 (5,7),B (3,x),C (2,3),D (4,x ),则x = . 五、小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大家要会根据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C对于①: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应有0·a=0;对于②:应有0·a=0; 对于④:由数量积定义有|a·b|=|a|·|b|·|cos θ|≤|a||b|,这里θ是a与b的夹角,只有θ=0或θ=π时,才有|a·b|=|a|·|b|;对于⑤:若非零向量a、b垂直,有a·b=0; 对于⑥:由a·b=0可知a⊥b可以都非零; 对于⑦:若a与с共线,记a=λс.则a·b=(λс)·b=λ(с·b)=λ(b·с),∴(a·b)·с=λ(b·с)с=(b·с)λс=(b·с)a 若a与с不共线,则(a·b)с≠(b·с)a.评述:这一类型题,要求学生确实把握好数量积的定义、性质、运算律.例6 已知|a|=3,|b|=6,当①a∥b,②a⊥b,③a与b的夹角是60°时,分别求a·b.解:①当a∥b时,若a与b同向,则它们的夹角θ=0°,∴a·b=|a|·|b|cos0°=3×6×1=18; 若a与b反向,则它们的夹角θ=180°,∴a·b=|a||b|cos180°=3×6×(-1)=-18; ②当a⊥b时,它们的夹角θ=90°, ∴a·b=0;③当a与b的夹角是60°时,有a·b=|a||b|cos60°=3×6×21=9 评述: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它们的夹角有关,其范围是[0°,180°],因此,当a∥b时,有0°或180°两种可能. 四、课堂练习:1.已知|a |=1,|b |=2,且(a -b )与a 垂直,则a 与b 的夹角是( ) A.60° B .30° C.135° D.45°2.已知|a |=2,|b |=1,a 与b 之间的夹角为3π,那么向量m =a -4b 的模为( ) A.2 B .23 C.6 D.123.已知a 、b 是非零向量,则|a |=|b |是(a +b )与(a -b )垂直的( )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3π,|a |=2,|b |=1,则|a +b |·|a -b |= . 5.已知a +b =2i -8j ,a -b =-8i +16j ,其中i 、j 是直角坐标系中x 轴、y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那么a ·b =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1.1.2弧度制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1.1.2弧度制
(2)将下列各弧度角化为角度:①-51π2 rad;②139π.
思路点拨:
解:(1)①∵1°=1π80 rad, ∴112°30′=1π80×112.5 rad=58π rad. ②-315°=-315×1π80=-74π. (2)①∵1 rad=1π80°, ∴-51π2 rad=-51π2×1π80°=-75°. ②139π=139π×1π80°=1 140°.
(2) 的面积.
思路点拨:(1) 设出圆心角为θ → 建方程组 → 解方程组得解 (2) 化度为弧度 → 求弧长 → 求扇形面积
解:(1)设扇形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θ(0<θ<2π),弧长为 l, 半径为 r,
依题意有
l+2r=10,

12lr=4.
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的策略以及注意点 (1)原则:牢记 180°=π rad,充分利用 1°=1π80 rad 和 1 rad =1π80°进行换算. (2)方法:设一个角的弧度数为 α,角度数为 n,则 α rad=α·1π80°;n°=n·1π80.
(3)注意点 ①用“弧度”为单位度量角时,“弧度”二字或“rad” 可以省略不写. ②用“弧度”为单位度量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π 的形式,如无特别要求,不必把π写成小数. ③度化弧度时,应先将分、秒化成度,再化成弧度.
3.解析弧度制下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 在弧度制下,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分别为: l=|α|R,S=12lR=12|α|R2(其中 α 为圆心角的弧度数,R 为扇 形的半径). 要把握好上述公式,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由上述公式可知,由 α、l、R、S 中的两个量可以求出 另外的两个量,即“知二求二”.
【即时演练】
-247π 是第________象限的角. 解析:∵-247π=-6π-34π,而-34π 是第三象限的角, ∴-247π 是第三象限的角. 答案:三

高中数学《弧度制》教案

高中数学《弧度制》教案

《弧度制》教学设计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意识,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这是我教学设计的根本宗旨。

本节课我教学的重点就是弧度制概念,设计的一大亮点就是由一道探究题目,展开本节课的全部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解析弧度制在本章的位置:本节知识结构:《弧度制》是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知识内容,教学重点是弧度制的概念。

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弧度制下,任意角的集合和实数集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为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设置首先,理解1弧度的角及弧度制的定义;掌握角度和弧度的换算公式;理解任意角的集合和实数集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其次,以本节数学知识作为载体,为渗透类比的思想、转化化归的思想、归纳推理的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有提高数学推理论证能力、几何直观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都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另外,探究新概念时,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系统的去思考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同学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达到学生主动、全面、健康发展。

三.学生学情分析其一学生熟知角度制,其二学生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其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能力上,学生经过高中半个多学期的数学思维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探索意识,本节课要学习和探究的内容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弧度制的概念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力求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概念生成的必要性、合理性、优越性。

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围绕这样的问题链展开:引发学生探究性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经历每个知识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高中数学 112(弧度制)教案人教版必修4 教案

高中数学 112(弧度制)教案人教版必修4 教案

1.1.2弧度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弧度的角的定义;(2)弧度制的定义;(3)弧度与角度的换算;(4)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建立的一一对应关系;(5)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

2.能力目标:(1)理解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2)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3)掌握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4)会利用弧度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二者虽然单位不同,但是互相联系的、辩证统一的,进一步加强对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解;(2)使学生通过总结引入弧度制的好处,学会归纳、整理并认识到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会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带来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弧度的意义,弧度与角度的换算方法;难点:理解弧度制与角度制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通过几何画板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弧度作为角的度量单位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从特殊到一般,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让学生从某一个简单的、特殊的情况开始着手,更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思维的拓展,共同找出弧度与角度换算的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定定义: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的角,弧度记作rad。

这种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

角,又是角,同一个非零角180π= rad换算公式:rad=180⎛⎝180nπ⋅.特殊角的角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立起一种一一对应关系。

.把角度值n的一个“算法”:)给变量n近似值赋值;如果角度值秒”形式给出,为以“度”为单位的计算180π︒赋给变量a;计算na,赋值给变量,半径AB的长米)。

利用弧度制推导扇形2,1lr其是扇形的弧长,是扇形的半径。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

2020-2021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4年级:姓名: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2.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内容标准学科素养1.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并利用定义求值.2.结合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判断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3.掌握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一.提升数学运算运用直观想象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页[基础认识]知识点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阅读教材P11~12,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使锐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在终边上任取一点P,作PM⊥x轴于M,设P(x,y),|OP|=r.那么sin α、cos α、tan α如何用x,y或r表示?提示:sin α=|PM||OP|=yr,cos α=|OM||OP|=xr,tan α=|PM||OM|=yx.(2)对确定的锐角α,sin α,cos α,tan α的值是否随P点在终边上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为什么?提示:不变.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3)当取|OP|=1时,sin α,cos α,tan α的值怎样表示?提示:sin α=y,cos α=x,tan α=yx.(4)如果α的终边OP在第二象限且|OP|=1,P(x,y),sin α,cos α,tan α的表示变化吗?提示:不变.仍是sin α=y,cos α=x,tan α=yx.前提如图,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定义正弦y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y余弦 x 叫做α的余弦,记作cos α,即cos α=x 正切 y x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α=yx(x ≠0) 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域 sin α R cos α Rtan α α≠k π+π2,k ∈Z知识点二 阅读教材P 13,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判断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吗? (1)当α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时,P (x ,y ). 提示:sin α=y >0,cos α=x >0,tan α=y x >0 (2)当α的终边在第二象限时,P (x ,y ). 提示:sin α=y >0,cos α=x <0,tan α=y x<0. (3)当α的终边在第三象限时,P (x ,y ).提示:sin α=y <0,cos α=x <0,tan α=yx>0.(4)当α的终边在第四象限时,P (x ,y ).提示:sin α=y <0,cos α=x >0,tan α=yx<0.知识梳理 口诀概括为: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如图).知识点三 诱导公式一阅读教材P 14,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当角α分别为30°,390°,-330°时,它们的终边有什么特点? 提示:sin 390°=sin(360°+30°), sin(-330°)=sin(-360°+30°), 故30°、390°、-330°终边相同. 知识梳理 诱导公式一sin(α+k ·2π)=sin α, cos(α+k ·2π)=cos α, tan(α+k ·2π)=tan α, 其中k ∈Z .(1)当α的终边在y 轴正半轴时,P (0,1),则α=π2+2k π,k ∈Z .sin α=sin ⎝ ⎛⎭⎪⎫π2+2k π=sin π2=1.cos α=cos ⎝ ⎛⎭⎪⎫π2+2k π=cos π2=0.(2)当α的终边在y 轴负半轴时,P (0,-1),则α=32π+2k π,k ∈Z .sin α=sin ⎝ ⎛⎭⎪⎫32π+2k π=sin 32π=-1.cos α=cos ⎝ ⎛⎭⎪⎫32π+2k π=cos 32π=0.(3)当α的终边在x 轴正半轴时,P (1,0), 则α=2k π,k ∈Z .sin α=sin(2k π+0)=sin 0=0. cos α=cos(2k π+0)=cos 0=1. tan α=tan(2k π+0)=tan 0=0.(4)当α的终边在x 轴负半轴时,P (-1,0), 则α=2k π+π,k ∈Z .sin α=sin(2k π+π)=sin π=0. cos α=cos(2k π+π)=cos π=-1. tan α=tan(2k π+π)=tan π=0.[自我检测]1.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点P (sin α,cos α)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D2.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45,35,则sin α=______,cos α =________.答案:35 -45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页探究一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教材P 12例1、例2]方法步骤:(1)确定终边上点的坐标.(2)应用定义求值. 角度1 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三角函数值[例1] (1)已知θ终边上一点P (x ,3)(x ≠0),且cos θ=1010x ,求sin θ,tan θ.[解析] 由题意知r =|OP |=x 2+9, 由三角函数定义得cos θ=x r=xx 2+9.又∵cos θ=1010x ,∴x x 2+9=1010x . ∵x ≠0,∴x =±1. 当x =1时,P (1,3),此时sin θ=312+32=31010, tan θ=31=3.当x =-1时,P (-1,3),此时sin θ=3(-1)2+32=31010, tan θ=3-1=-3.(2)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P (-3a ,4a )(a ≠0),求2sin α+cos α的值.[解析] r =(-3a )2+(4a )2=5|a |, ①若a >0,则r =5a ,角α在第二象限.sin α=y r =4a 5a =45,cos α=x r =-3a 5a =-35,所以2sin α+cos α=85-35=1.②若a <0,则r =-5a ,角α在第四象限,sin α=4a -5a =-45,cos α=-3a -5a =35.所以2sin α+cos α=-85+35=-1.角度2 已知角α终边所在直线求三角函数值[例2] 已知角α的终边在直线y =-3x 上,求10sin α+3cos α的值.[解析] 由题意知,cos α≠0.设角α的终边上任一点为P (k ,-3k )(k ≠0), 则x =k ,y =-3k ,r =k 2+(-3k )2=10|k |.(1)当k >0时,r =10k ,α是第四象限角,sin α=y r =-3k 10k =-31010,1cos α=r x =10k k=10,∴10sin α+3cos α=10×⎝ ⎛⎭⎪⎫-31010+310=-310+310=0.(2)当k <0时,r =-10k ,α是第二象限角, sin α=y r =-3k -10k =31010,。

高中数学 第一章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 第一章三角函数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4

第一章 三角函数1.1任意角和弧度制1.1.1任意角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360︒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5)树立运动变化观点,深刻理解推广后的角的概念;(6)揭示知识背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7)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分析、探求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转体720︒,逆(顺)时针旋转”,角有大于360︒角、零角和旋转方向不同所形成的角等,引入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角的概念得到推广以后,将角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象限角、非象限角的概念及象限角的判定方法;列出几个终边相同的角,画出终边所在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关系,探索具有相同终边的角的表示;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3、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同学们对角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即有正角、负角和零角之分.角的概念推广以后,知道角之间的关系.理解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学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三、学法与教学用具之前的学习使我们知道最大的角是周角,最小的角是零角.通过回忆和观察日常生活中实际例子,把对角的理解进行了推广.把角放入坐标系环境中以后,了解象限角的概念.通过角终边的旋转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我们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弄清楚角的表示符号,以及正负角的表示.另外还有相同终边角的集合的表示等.教学用具:电脑、投影机、三角板四、教学设想【创设情境】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360︒︒~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探究新知】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展示投影]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 ,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OB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叫α的顶点.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 (即转体2周),“转体1080︒”(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360︒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360︒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展示课件]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 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positive angle),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negative angle).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zero angle).[展示课件]如教材图1.1.3(1)中的角是一个正角,它等于750︒;图1.1.3(2)中,正角210α︒=,负角150,660βγ︒︒=-=-;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any angle ),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简记为α.3.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 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完整版)_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完整版)_弧度制教案及教学设计

1.1.2 弧度制一、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第一单元第二节。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前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了任意角的概念,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基本单位转换方法,并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本节课作为三角函数的第二课时,该课的知识还是后继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理论准备,因此本节课还起着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弧度制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而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有了更为简单形式。

另外弧度制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方便。

2、教学目标3、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教学难点:弧度制的概念与角度的换算。

二、教学设计思想教材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熟悉的基本单位转换入手,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能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引导学习去思考寻找另一种的单位制度量角。

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关键弄清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索得到弧度数绝对值公式并得出角度和弧度的换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

这样可以尽量自然的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形成弧度的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我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拨,启发学生通过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流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基本掌握了弧度制与角度制之间的转换,完成了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第1课时)任意角教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第1课时)任意角教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第1节任意角和弧度制(第1课时)任意角教案(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4[核心必知]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2~P5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阅读教材P2“思考”的内容,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个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在你调整的过程中,分针转动的方向有什么区别?提示:当手表慢了5分钟时,通常将分针顺时针旋转进行调整;当手表快了1.25小时时,通常将分针逆时针旋转进行调整.故在调整的过程中两种情形分针的转动方向相反.(2)体操中有“转体720°”(即“转体2周”),“转体1 080°”(即“转体3周”)这样的动作名称,而旋转的方向也有顺时针与逆时针的不同;又如图是两个齿轮旋转的示意图,被动轮随着主动轮的旋转而旋转,而且被动轮与主动轮有相反的旋转方向.这样,OA 绕O旋转所成的角与O′B绕O′旋转所成的角就会有不同的方向.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0°~360°范围的角,还能描述以上现象吗?提示:要准确地描述这些现象,不仅要知道角形成的结果,而且要知道角形成的过程,即必须既要知道旋转量,又要知道旋转方向.故利用0°~360°范围的角,无法描述以上现象.(3)阅读教材P3“探究”的内容,请思考:对于直角坐标系内任一条射线OB,以它为终边的角是否唯一?如果不唯一,那么这些终边相同的角有什么关系?提示:不唯一.它们之间相差360°的整数倍,即相差k·360°(k∈Z).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1)角的有关概念有关概念描述定义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图示其中O为顶点,OA为始边,OB为终边记法角α或∠α,或简记为α①②按角的终边位置(ⅰ)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则此角称为第几象限角;(ⅱ)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则此角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k·360°,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问题思考](1)你能说出角的三要素吗?提示:角的三要素是顶点、终边、始边.(2)如果一个角的终边与其始边重合,这个角一定是零角吗?提示:不一定,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但终边与始边重合的角不一定是零角,如360°,-360°等.(3)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旋转的圈数越多,则这个角越大,这样说对吗?提示:不对,如果一条射线绕端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它形成负角,旋转的圈数越多,则这个角越小.(4)在坐标系中,将y轴的正半轴绕坐标原点顺时针旋转到x轴的正半轴形成的角为90°,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示:不正确,在坐标系中,将y轴的正半轴绕坐标原点旋转到x轴的正半轴时,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故它形成的角为-90°.(5)当角的始边和终边确定后,这个角就被确定了吗?提示:不是的.虽然始、终边确定了,但旋转的方向和旋转量的大小并没有确定,所以角也就不能确定.(6)初中我们学过对顶角相等.依据现在的知识试判断一下图中角α,β是否相等?提示:不相等.角α为逆时针方向形成的角,α为正角;角β为顺时针方向形成的角,β为负角.[课前反思](1)角的概念:;(2)角的分类:;(3)终边相同的角: .终边相同的角及区域角的表示知识点1[思考1] 终边相同的角一定是相等的角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把这一类角表示出来?名师指津:不一定.相等的角的终边一定相同,但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可以用集合{β|β=α+k·360°,k∈Z}表示.[思考2] 区域角是指终边落在坐标系的某个区域的角,区域角如何表示?名师指津:区域角可以看作是某一范围内的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故可把区域的起始、终止边界表示出来,然后组成集合即可.讲一讲1.(1)写出与α=-1 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适合不等式-720°≤β<360°的元素β写出来.(2)分别写出终边在下列各图所示的直线上的角的集合.(3)写出终边落在图中阴影部分(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尝试解答] (1)与角α=-1 91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1 910°+k ·360°,k ∈Z }.∵-720°≤β<360°,∴-720°≤-1 910°+k ·360°<360°,31136≤k <61136. 故k =4,5,6,k =4时,β=-1 910°+4×360°=-470°.k =5时,β=-1 910°+5×360°=-110°.k =6时,β=-1 910°+6×360°=250°.(2)①在0°~360°范围内,终边在直线y =0上的角有两个,即0°和180°,因此,所有与0°角终边相同的角构成集合S 1={β|β=0°+k ·360°,k ∈Z },而所有与180°角终边相同的角构成集合S 2={β|β=180°+k ·360°,k ∈Z },于是,终边在直线y =0上的角的集合为S =S 1∪S 2={β|β=k ·180°,k ∈Z }.②由图形易知,在0°~360°范围内,终边在直线y =-x 上的角有两个,即135°和315°,因此,终边在直线y =-x 上的角的集合为S ={β|β=135°+k ·360°,k ∈Z }∪{β|β=315°+k ·360°,k ∈Z }={β|β=135°+k ·180°,k ∈Z }.③终边在直线y =x 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45°+k ·180°,k ∈Z },结合②知所求角的集合为S ={β|β=45°+k ·180°,k ∈Z }∪{β|β=135°+k ·180°,k ∈Z }={β|β=45°+2k ·90°,k ∈Z }∪{β|β=45°+(2k +1)·90°,k ∈Z }={β|β=45°+k ·90°,k ∈Z }.(3)终边落在OA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90°+45°+k ·360°,k ∈Z }={α|α=135°+k ·360°,k ∈Z },终边落在OB 位置上的角的集合为{β|β=-30°+k ·360°,k ∈Z }.故阴影部分角的集合可表示为{α|-30°+k·360°≤α≤135°+k·360°,k∈Z}.类题·通法(1)在0°~360°范围内找与给定角终边相同的角的方法①把任意角化为α+k·360°(k∈Z且0°≤α<360°)的形式,关键是确定k.可以用观察法(α的绝对值较小),也可用除法.②要求适合某种条件且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其方法是先求出与已知角终边相同的角的一般形式,再依条件构建不等式求出k的值.(2)区域角的写法可分三步①按逆时针方向找到区域的起始和终止边界;②由小到大分别标出起始、终止边界对应的一个角α,β,写出所有与α,β终边相同的角;③用不等式表示区域内的角,组成集合.练一练1.已知角α=2 018°.(1)把α改写成k·360°+β(k∈Z,0°≤β<360°)的形式;(2)求θ,使θ与α终边相同,且-360°≤θ<720°.解:(1)由2 018°除以360°,得商为5,余数为218°,∴取k=5,β=218°,α=5×360°+218°.(2)与2 018°角终边相同的角为k·360°+2 018°(k∈Z).令-360°≤k·360°+2 018°<720°,k∈Z,∴k取-6,-5,-4,将k的值代入k·360°+2 018°中,得角θ的值为-142°,218°,578°.象限角的判断知识点2[思考1] 若α为第一象限角,则α的顶点、始边、终边各有什么特点?提示:若α为第一象限角,则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处在第一象限.[思考2] 如何判定象限角?提示:(1)根据图形判定;(2)根据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判定.讲一讲2.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始边落在x轴的非负半轴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角.(1)-75°;(2)855°;(3)-510°.[尝试解答] 作出各角,其对应的终边如图所示:(1)由图①可知:-75°是第四象限角.(2)由图②可知:855°是第二象限角.(3)由图③可知:-510°是第三象限角.类题·通法给定角α所处象限的判定方法法一:第一步,将α写成α=k ·360°+β(k ∈Z,0°≤β<360°)的形式.第二步,判断β的终边所在的象限.第三步,根据β的终边所在的象限,即可确定α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法二:在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角,观察终边的位置,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此角就是第几象限角.练一练2.(1)已知下列各角:①-120°;②-240°;③180°;④495°.其中是第二象限角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若β是第四象限角,则180°-β是第________象限角.解析:(1)-120°角是第三象限角;-240°角是第二象限角;180°角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495°=360°+135°,所以495°角是第二象限角.(2)因为β是第四象限角,所以取β=-20°,则180°-β=200°,为第三象限角. 答案:(1)D (2)三知识点3nα或αn 所在象限的判定 讲一讲3.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2α,α2分别是第几象限的角? [尝试解答] (1)∵α是第二象限角,∴90°+k ·360°<α<180°+k ·360°(k ∈Z ),∴180°+k ·720°<2α<360°+k ·720°,∴2α是第三或第四象限的角,或角的终边在y 轴的非正半轴上.(2)∵α是第二象限角,∴90°+k ·360°<α<180°+k ·360°(k ∈Z ),∴45°+k ·180°<α2<90°+k ·180°(k ∈Z ). 法一:①当k =2n (n ∈Z )时,45°+n ·360°<α2<90°+n ·360°(n ∈Z ),即α2是第一象限角;②当k =2n +1(n ∈Z )时,225°+n ·360°<α2<270°+n ·360°(n ∈Z ), 即α2是第三象限角. 故α2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法二:∵45°+k ·180°表示终边为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角,90°+k ·180°(k ∈Z )表示终边为y 轴的角,∴45°+k ·180°<α2<90°+k ·180°(k ∈Z )表示如图中阴影部分图形.即α2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类题·通法(1)nα所在象限的判断方法确定nα终边所在的象限,先求出nα的范围,再直接转化为终边相同的角即可.(2)αn 所在象限的判断方法已知角α所在象限,要确定角αn 所在象限,有两种方法:①用不等式表示出角αn 的范围,然后对n 的取值分情况讨论:被n 整除;被n 除余1;被n 除余2;…;被n 除余n -1.从而得出结论.②作出各个象限的从原点出发的n 等分射线,它们与坐标轴把周角分成4n 个区域.从x 轴非负半轴起,按逆时针方向把这4n 个区域依次循环标上1,2,3,4.α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则标号为几的区域,就是αn 的终边所落在的区域.如此,αn所在的象限就可以由标号区域所在的象限直观地看出.练一练 3.若角α是第一象限角,则-α,2α,α3分别是第几象限角? 解:∵α是第一象限角,∴k ·360°<α<k ·360°+90°(k ∈Z ).(1)-k ·360°-90°<-α<-k ·360°(k ∈Z ),∴-α所在区域与(-90°,0°)范围相同,故-α是第四象限角.(2)2k ·360°<2α<2k ·360°+180°(k ∈Z ),∴2α所在区域与(0°,180°)范围相同,故2α是第一、二象限角或终边落在y 轴非负半轴上的角.(3)法一(分类讨论):k ·120°<α3<k ·120°+30°(k ∈Z ). 当k =3n (n ∈Z )时, n ·360°<α3<n ·360°+30°,∴α3是第一象限角; 当k =3n +1(n ∈Z )时,n ·360°+120°<α3<n ·360°+150°,∴α3是第二象限角; 当k =3n +2(n ∈Z )时,n ·360°+240°<α3<n ·360°+270°,∴α3是第三象限角. 综上可知,α3是第一、第二或第三象限角. 法二(几何法):如图,先将各象限分成3等份,再从x 轴的正向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1,2,3,4,则标有1的区域即为α3角的终边落在的区域,故α3为第一、第二或第三象限角.[课堂归纳·感悟提升]1.本节课的重点是象限角的判断、终边相同角及区域角的表示,难点是nα及αn 所在象限的判定.2.本节课要重点掌握以下规律方法(1)求终边相同的角及区域角的表示,见讲1;(2)象限角及nα、αn所处象限的判断,见讲2和讲3.3.本节课的易错点有以下几点(1)对于角的理解,要明确该角是按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为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为负角.(2)把任意角化为α+k·360°(k∈Z,且0°≤α<360°)的形式,关键是确定k,可以用观察法(α的绝对值较小),也可以用除法.(3)已知角的终边范围,求角的集合时,先写出边界对应的角,再写出0°~360°内符合条件的角的范围,最后都加上k·360°,得到所求.课下能力提升(一)[学业水平达标练]题组1 终边相同的角及区域角的表示1.与-457°角的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 )A.{α|α=457°+k·360°,k∈Z}B.{α|α=97°+k·360°,k∈Z}C.{α|α=263°+k·360°,k∈Z}D.{α|α=-263°+k·360°,k∈Z}解析:选C 由于-457°=-1×360°-97°=-2×360°+263°,故与-457°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α|α=-457°+k·360°,k∈Z}={α|α=263°+k·360°,k ∈Z}.2.若A={α|α=k·360°,k∈Z},B={α|α=k·180°,k∈Z},C={α|α=k·90°,k∈Z},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C B.A=B∩CC.A∪B=C D.A⊆B⊆C解析:选D ∵90°∈C,90°∉B,90°∉A,∴选项A,C错误;又∵180°∈C,180°∈B,180°∉A,∴选项B错误.故选D.3.若α=n·360°+θ,β=m·360°-θ,m,n∈Z,则α,β终边的位置关系是( )A.重合 B.关于原点对称C.关于x轴对称 D.关于y轴对称解析:选C 由α=n·360°+θ,n∈Z可知α与θ是终边相同的角,由β=m·360°-θ,m∈Z可知β与-θ是终边相同的角.因为θ与-θ两角终边关于x轴对称,所以α与β两角终边关于x轴对称.4.已知角α的终边在图中阴影所表示的范围内(不包括边界),那么α∈________.解析:在0°~360°范围内,终边落在阴影内的角α满足30°<α<150°或210°<α<330°,所以所有满足题意的角α的集合为{α|k·360°+30°<α<k·360°+150°,k∈Z}∪{α|k·360°+210°<α<k·360°+330°,k∈Z}={α|2k·180°+30°<α<2k·180°+150°,k∈Z}∪{α|(2k+1)180°+30°<α<(2k+1)·180°+150°,k∈Z}={α|n·180°+30°<α<n·180°+150°,n∈Z}.答案:{α|n·180°+30°<α<n·180°+150°,n∈Z}5.(1)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α<720°的元素α写出来:①60°;②-21°.(2)试写出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180°≤α<180°的元素α写出来.解:(1)①S={α|α=60°+k·360°,k∈Z},其中适合不等式-360°≤α<720°的元素α为:-300°,60°,420°;②S={α|α=-21°+k·360°,k∈Z},其中适合不等式-360°≤α<720°的元素α为:-21°,339°,699°.(2)终边在直线y=-x上的角的集合S={α|α=k·360°+135°,k∈Z}∪{α|α=k·360°+315°,k∈Z}={α|α=k·180°+135°,k∈Z},其中适合不等式-180°≤α<180°的元素α为:-45°,135°.题组2 象限角的判断6.-1 120°角所在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解析:选D 由题意,得-1 120°=-4×360°+320°,而320°在第四象限,所以-1 120°角也在第四象限.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二象限角B.始边相同而终边不同的角一定不相等C.第四象限角一定是负角D.钝角比第三象限角小解析:选B 90°的角是三角形的内角,它不是第一、二象限角,故A 错;280°的角是第四象限角,它是正角,故C 错;-100°的角是第三象限角,它比钝角小,故D 错.8.若α是第四象限角,则180°+α一定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解析:选B ∵α是第四象限角,∴k ·360°-90°<α<k ·360°.∴k ·360°+90°<180°+α<k ·360°+180°.∴180°+α在第二象限,故选B.题组3 nα或αn 所在象限的判定9.已知角2α的终边在x 轴上方,那么α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一或第二象限角C .第一或第三象限角D .第一或第四象限角解析:选C 由条件知k ·360°<2α<k ·360°+180°,(k ∈Z ),∴k ·180°<α<k ·180°+90°(k ∈Z ),当k 为偶数时,α在第一象限,当k 为奇数时,α在第三象限.10.若角α是第三象限角,则角α2的终边所在的区域是如图所示的区域(不含边界)( )A .③⑦B .④⑧C .②⑤⑧D .①③⑤⑦解析:选A ∵α是第三象限角,∴k ·360°+180°<α<k ·360°+270°(k ∈Z ),∴k ·180°+90°<α2<k ·180°+135°(k ∈Z ). 当k =2n (n ∈Z )时,n ·360°+90°<α2<n ·360°+135°,对应区域③;当k =2n +1(n ∈Z )时,n ·360°+270°<α2<n ·360°+315°,对应区域⑦.∴角α2的终边所在的区域为③⑦. [能力提升综合练]1.已知集合A ={α|α小于90°},B ={α|α为第一象限角},则A ∩B =( )A .{α|α为锐角}B .{α|α小于90°}C .{α|α为第一象限角}D .以上都不对解析:选D 小于90°的角包括锐角及所有负角,第一象限角指终边落在第一象限的角,所以A ∩B 是指锐角及第一象限的所有负角的集合,故选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或第二象限的角都可作为三角形的内角B .始边相同而终边不同的角一定不相等C .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2α是第二象限角D .钝角比第三象限角小解析:选B -330°角是第一象限角,但不能作为三角形的内角,故A 错;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k ·360°<α<k ·360°+90°(k ∈Z ),所以2k ·360°<2α<2k ·360°+180°(k ∈Z ),所以2α不一定是第二象限角,故C 错;-135°是第三象限角,135°是钝角,而135°>-135°,故D 错.3.终边与坐标轴重合的角的集合是( )A .{α|α=k ·360°,k ∈Z }B .{α|α=k ·180°,k ∈Z }C .{α|α=k ·90°,k ∈Z }D .{α|α=k ·180°+90°,k ∈Z }解析:选C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M ={α|α=k ·180°,k ∈Z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P ={α|α=k ·180°+90°,k ∈Z },则终边与坐标轴重合的角的集合S =M ∪P ={α|α=k ·180°,k ∈Z }∪{α|α=k ·180°+90°,k ∈Z }={α|α=2k ·90°,k ∈Z }∪{α|α=(2k +1)·90°,k ∈Z }={α|α=n ·90°,n ∈Z },故选C.4.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α与β的关系为( )A .α+β=k ·360°,k ∈ZB .α+β=k ·360°+180°,k ∈ZC .α-β=k ·360°+180°,k ∈ZD .α-β=k ·360°,k ∈Z解析:选B 法一:特殊值法:令α=30°,β=150°,则α+β=180°.法二:直接法:∵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β=180°-α+k ·360°,k ∈Z ,即α+β=k ·360°+180°,k ∈Z .5.如果将钟表拨快10分钟,则时针所转成的角度是________度,分针所转成的角度是________度.解析:将钟表拨快10分钟,则时针按顺时针方向转了10×360°12×60=5°,所转成的角度是-5°;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了10×360°60=60°,所转成的角度是-60°.答案:-5 -606.若角α满足180°<α<360°,角5α与α有相同的始边,且又有相同的终边,则角α=________.解析:∵角5α与α具有相同的始边与终边,∴5α=k·360°+α,k∈Z.得 4α=k·360°,当k=3时,α=270°.答案:270°7.写出终边在如下列各图所示阴影部分内的角的集合.解:先写出边界角,再按逆时针顺序写出区域角,则得(1){α|30°+k·360°≤α≤150°+k·360°,k∈Z};(2){α|150°+k·360°≤α≤390°+k·360°,k∈Z}.8.已知α,β都是锐角,且α+β的终边与-280°角的终边相同,α-β的终边与670°角的终边相同,求角α,β的大小.解:由题意可知,α+β=-280°+k·360°,k∈Z.∵α,β都是锐角,∴0°<α+β<180°.取k=1,得α+β=80°.①∵α-β=670°+k·360°,k∈Z,α,β都是锐角,∴-90°<α-β<90°.取k=-2,得α-β=-50°.②由①②,得α=15°,β=65°.。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一章任意角和弧度制》示范教案(第2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第一章任意角和弧度制》示范教案(第2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任意角和弧度制第二课时作者:房增凤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在物理学和日常生活中,一个量常常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度量,不同的度量方法可以满足我们不同的需要.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计量单位,如度量长度可以用米、厘米、尺、码等不同的单位制,度量重量可以用千克、斤、吨、磅等不同的单位制,度量角的大小可以用度为单位进行度量,并且一度的角等于周角的1360,记作1°.通过类比引出弧度制,给出1弧度的定义,然后通过探究得到弧度数的绝对值公式,并得出角度和弧度的换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的例子,巩固所学概念和公式,进一步认识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这样可以尽量自然地引入弧度制,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形成弧度的概念,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的一一对应,为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奠定基础.通过探究讨论,关键弄清1弧度角的定义,使学生建立弧度的概念,理解弧度制的定义,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通过电教手段的直观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弧度作为角的度量单位的可靠性、可行性.通过周角的两种单位制的度量,得到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辩证统一的.进一步加强对辩证统一思想的理解,渗透数学中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观点.三维目标1.通过类比长度、重量的不同度量制,使学生体会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单位制来度量,从而引出弧度制.2.通过探究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和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通过总结引入弧度制的好处,学会归纳整理并认识到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会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弧度制的意义,并能进行角度和弧度的换算.教学难点: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 1.(类比导入)测量人的身高常用米、厘米为单位进行度量,这两种度量单位是怎样换算的?家庭购买水果常用千克、斤为单位进行度量,这两种度量单位是怎样换算的?度量角的大小除了以度为单位度量外,还可采用哪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它们是怎样换算的?思路2.(情境导入)利用古代度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日晷,或者利用普遍使用的钟表.实际上我们使用的钟表是用时针、分针和秒针角度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度量一个确定的量所得到的量数必须是唯一确定的.在初中,已学过利用角度来度量角的大小,现在来学习角的另一种度量方法——弧度制.要使学生真正了解弧度制,首先要弄清1弧度的含义,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换算的关键.在引入弧度制后,可以引导学生建立弧与圆心角的联系——弧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度数.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圆心角和弧的概念也随之推广:从“形”上说,圆心角有正角、零角、负角,相应的,弧也就有正弧、零弧、负弧;从“数”上讲,圆心角与弧的度数有正数、0、负数.圆心角和弧的正负实际上表示了“角的不同方向”,就像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可以用三角函数线(有向线段)的方向来表示一样.每一个圆心角都有一条弧与它对应,并且不同的圆心角对应着不同的弧,反之亦然.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问题①:在初中几何里,我们学习过角的度量,1°的角是怎样定义的呢?问题②:我们从度量长度和重量上知道,不同的单位制能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方便.那么角的度量是否也能用不同的单位制呢?活动:教师先让学生思考或讨论问题,并让学生回忆初中有关角度的知识,提出这是认识弧度制的关键,为更好地理解角度弧度的关系奠定基础.讨论后教师提问学生,并对回答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关键.教师板书弧度制的定义:规定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在弧度制下,1弧度记作1 rad.如图1中,的长等于半径r ,AB 所对的圆心角∠AOB 就是1弧度的角,即l r=1.图1讨论结果:①1°的角可以理解为将圆周角分成360等份,每一等份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就是1°.它是一个定值,与所取圆的半径大小无关.②能,用弧度制.提出问题问题①:作半径不等的甲、乙两圆,在每个圆上作出等于其半径的弧长,连接圆心与弧的两个端点,得到两个角,将乙图移到甲图上,两个角有什么样的关系?问题②:如果一个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是l ,那么α的弧度数是多少?既然角度制、弧度制都是角的度量制,那么它们之间如何换算?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归纳角度制和弧度制的关系,提问学生归纳的情况,让学生找出区别和联系.教师给予补充和提示,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和鼓励.引入弧度之后,应与角度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第一,弧度制是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角度制是以“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第二,1弧度是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或这条弧)的大小,而1°的角是周角的1360;第三,无论是以“弧度”还是以“度”为单位,角的大小都是一个与半径大小无关的定值.教师要强调为了让学生习惯使用弧度制,本教科书在后续的内容中尽量采用弧度制.讨论结果:①完全重合,因为都是1弧度的角.②α=l r ;将角度化为弧度:360°=2π rad,1°=π180rad ≈0.017 45 rad ,将弧度化为角度:2π rad =360°,1 rad =(180π)°≈57.30°=57°18′.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设一个角的弧度数为α rad =(180απ)°,n °=n π180(rad). 提出问题问题①:引入弧度之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终边相同的角应该怎么用弧度来表示?扇形的面积与弧长公式用弧度怎么表示?问题②:填写下列的表格,找出某种规律.的长对一些特殊角填表,然后概括出一般情况.教师让学生互动起来,讨论并总结出规律,提问学生的总结情况,让学生板书,教师对做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没有总结完全的学生进行简单的提示.检查完毕后,教师做个总结.由上表可知,如果一个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是l ,那么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l α.这里,应当注意从数学思想的高度引导学生认识“换算”问题,即角度制、弧度制都是角的度量制,那么它们一定可以换算.推而广之,同一个数学对象用不同方式表示时,它们之间一定有内在联系,认识这种联系性也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给学生指出,角的概念推广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每一个角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即这个角的弧度数)与它对应;反过来,每一个实数也都有唯一的一个角(即弧度数等于这个实数的角)与它对应.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在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时,有弧度制与角度制两种单位制,要根据角α的单位来决定另一项的单位,即两项所用的单位制必须一致,绝对不能出现k ·360°+π3或者2k π+60°一类的写法.在弧度制中,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以写成β=α+2k π(k ∈Z )的形式.如图2为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图2讨论结果:①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以写成β=α+2k π(k ∈Z )的形式.弧度制下关于扇形的公式为l =αR ,S =12αR 2,S =12lR . 的长例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一弧度是一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B .一弧度是长度为半径的弧C .一弧度是一度的弧与一度的角之和D .一弧度是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它是角的一种度量单位活动:本例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弧度制与角度制的联系与区别,以达到熟练掌握定义.从实际教学上看,弧度制不难理解,学生结合角度制很容易记住.根据弧度制的定义:我们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和所对的圆心角叫做一弧度的角.对照各项,可知D 为真命题.答案:D例2象限:①-15π4;②32π3;③-20;④-2 3. 活动: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终边相同的角,教师给予指导并讨论归纳出一般规律.即终边在x 轴、y 轴上的角的集合分别是:{β|β=k π,k ∈Z },{β|β=π2+k π,k ∈Z }.第一、二、三、四象限角的集合分别为:{β|2k π<β<2k π+π2,k ∈Z }, {β|2k π+π2<β<2k π+π,k ∈Z }, {β|2k π+π<β<2k π+3π2,k ∈Z }, {β|2k π+3π2<β<2k π+2π,k ∈Z }. 解:①-15π4=-4π+π4,是第一象限角. ②32π3=10π+2π3,是第二象限角. ③-20=-3×6.28-1.16,是第四象限角.④-23≈-3.464,是第二象限角.点评:在这类题中对于含有π的弧度数表示的角,我们先将它化为2k π+α(k ∈Z ,α∈[0,2π))的形式,再根据α角终边所在的位置进行判断,对于不含有π的弧度数表示的角,取π=3.14,化为k ×6.28+α,k ∈Z ,|α|∈[0,6.28)的形式,通过α与π2,π,3π2比较大小,估计出角所在的象限活动:本例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用弧度制求终边相同的角,并通过独立完成课后练习真正领悟弧度制的要领,最终达到熟练掌握.从实际教学来看,用弧度制解决角的问题很容易但却难掌握,很有可能记错或者混淆或者化简错误,学生需多做些这方面的题来练基本功.可先让学生多做相应的随堂练习,在黑板上当场演练,教师给予批改指导,对易出错的地方特别强调.对学生出现的种种失误,教师不要着急,在学生的练习操作中一一纠正,这对以后学习大有好处.解:由已知,得7θ=2k π+θ,k ∈Z ,即6θ=2k π.∴θ=k 3π. 又∵0<θ<2π,∴0<k 3π<2π.∵k ∈Z ,当k =1、2、3、4、5时,θ=π3、2π3、π、4π3、5π3. 点评:本题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求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一般地,首先将这样的角表示为2k π+α(k ∈Z ,α∈[0,2π))的形式,然后在约束条件下确定k 的值,进而求适合条件的角.例4已知一个扇形的周长为a ,求当扇形的圆心角多大时,扇形的面积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活动:这是一道应用题,并且考查了函数思想,教师提示学生回顾一下用函数法求最值的思路与步骤,教师提问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并对回答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回答不全面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提示和鼓励.教师补充,函数法求最值所包括的五个基本环节:(1)选取自变量;(2)建立目标函数;(3)指出函数的定义域;(4)求函数的最值;(5)作出相应结论.其中自变量的选取不唯一,建立目标函数结合有关公式进行,函数定义域要根据题意确定,有些函数是结构确定求最值的方法,并确保在定义域内能取到最值.解:设扇形的弧长为l ,半径为r ,圆心角为α,面积为S .由已知,2r +l =a ,即l =a -2r .∴S =12l ·r =12(a -2r )·r =-r 2+a 2r =-(r -a 4)2+a 216. ∵r >0,l =a -2r >0,∴0<r <a 2. ∴当r =a 4时,S max =a 216.此时,l =a -2·a 4=a 2,∴α=l r=2. 故当扇形的圆心角为2 rad 时,扇形的面积取最大值a 216. 点评:这是一个最大值问题,可用函数法求解,即将扇形的面积S 表示成某个变量的函课本本节练习.解答:1.(1)π8;(2)-7π6;(3)20π3. 点评: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2.(1)15°;(2)-240°;(3)54°.点评: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3.(1){α|α=k π,k ∈Z };(2){α|α=π2+k π,k ∈Z }.点评:用弧度制表示终边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的角的集合.4.(1)cos0.75°>cos0.75;(2)tan1.2°<tan1.2.点评:体会同数值不同单位的角对应的三角函数值可能不同,并进一步认识两种单位制.注意在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之前,要先对计算器中角的模式进行设置.如求cos0.75°之前,要将角模式设置为DEG(角度制);求cos0.75之前,要将角模式设置为RAD(弧度制).5.π3m. 点评:通过分别运用角度制和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6.弧度数为1.2.点评:进一步认识弧度数的绝对值公式.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弧度制的定义,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与方法.教师强调角度制与弧度制是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单位制,它们是互相联系的,辩证统一的;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关键要理解并牢记180°=π rad 这一关系式,由此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三个注意的问题,同学们要切记;特殊角的弧度数,同学们要熟记.重要的一点是,同学们自己找到了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 的一一对应关系,对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要把这两个公式记下来,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表扬学生能总结出引入弧度制的好处,这种不断总结,不断归纳,梳理知识,编织知识的网络,特别是同学们善于联想、积极探索的学习品质,会使我们终生受用,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会发现数学王国的许多宝藏,以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作业①课本习题1.1 A 组6、8、10.②课后探究训练:课本习题1.1 B 组题.设计感想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通过类比引入弧度制这个概念并突破这个难点.因此一开始要让学生从图形、代数两方面深入探究,不要让开始的探究成为一种摆设.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很好的理解,那么以后有些题怎么做就怎么难受.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确知识依附于问题而存在,方法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将弧度制的概念的形成过程自然地贯彻到教学活动中去,由此把学生的思维推到更宽的广度.本节设计的特点是由特殊到一般、由易到难,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中积累知识,发展能力,对形成科学的探究未知世界的严谨作风有着良好的启迪.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本节不能扩展太多,建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总结归纳用弧度来计量角的好处并为后续三角函数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本节特点可考虑分层推进、照顾全体.对优等生,重在引导他们变式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对正确的要予以肯定,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剖析纠正,使课堂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备课资料一、密位制度量角度量角的单位制,除了角度制、弧度制外,军事上还常用密位制.密位制的单位是“密位”.1密位就是圆的16 000所对的圆心角(或这条弧)的大小.因为360°=6 000密位,所以 1°=6 000密位360≈16.7密位,1密位=360°6 000=0.06°=3.6′≈216″. 密位的写法是在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之间画一条短线,例如7密位写成0—07,读作“零,零七”,478密位写成4—78,读作“四,七八”.二、备用习题1.一条弦的长度等于圆的半径,则这条弦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A.π3B.π6C .1D .π 答案:A2.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而弧长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 )A .扇形的面积不变B .扇形的圆心角不变C .扇形的面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 .扇形的圆心角增大到原来的2倍答案:B3.下列表示的为终边相同的角的是( )A .k π+π4与2k π+π4(k ∈Z ) B.k π2与k π+π2(k ∈Z ) C .k π-2π3与k π+π3(k ∈Z ) D .(2k +1)π与3k π(k ∈Z ) 答案:C三、钟表的分针与时针的重合问题弧度制、角度制以及有关弧度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时钟上的时针、分针的转动,其实质都反映了角的变化.时间的度量单位时、分、秒分别与角2π(rad),π30(rad),π1 800(rad)相对应,只是出于方便的原因,才用时、分、秒.时钟上的数学问题比较丰富,下面我们就时针与分针重合的问题加以研讨.例题 在一般的时钟上,自零时开始到分针与时针再一次重合,分针所转过的角的弧度数是多少(在不考虑角度方向的情况下)?甲生:自零时(此时时针与分针重合,均指向12)开始到分针与时针再一次重合,设时针转过了x 弧度,则分针转过了2π+x 弧度,而时针走1弧度相当于经过6π h =360πmin ,分针走1弧度相当于经过30π min ,故有360πx =30π(2π+x ),得x =2π11, ∴到分针与时针再一次重合时,分针转过的弧度数是2π11+2π=24π11(rad). 乙生:设再一次重合时,分针转过弧度数为α,则α=12(α-2π)(因为再一次重合时,时针比分针少转了一周,且分针的旋转速度是时针的12倍),得α=24π11, ∴到分针与时针再一次重合时,分针转过的弧度数是24π11(rad). 点评:两名同学得出的结果相同,其解答过程都是正确的,只不过解题的角度不同而已.甲同学是从时针与分针所走的时间相等方面列出方程求解,而乙同学则从时针与分针所转过的弧度数入手,当分针与时针再次重合时,分针所转过的弧度数α-2π与时针所转过的弧度数相等,利用弧度数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高中数学:弧度制学案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弧度制学案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4

1.1.2 弧度制一、教学目标①了解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②认识弧长公式,能进行简单应用. 对弧长公式只要求了解,会进行简单应用,不必在应用方面加深.③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弧度制,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难点: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三、学习方法:自学完成学案四、学习过程(1)复习引入.1、复习初中学习过的知识:角的度量、圆心角的度数与弧的度数及弧长的关系. 提出问题:①初中的角是如何度量的?度量单位是什么?② 1°的角是如何定义的?弧长公式是什么?③角的范围是什么?如何分类的?二)概念形成(1)初中学习中我们知道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它们是60进制,角是否可以用其它单位度量,是否可以采用10进制?1.自学课本第7、8页.通过自学回答以下问题:①角的弧度制是如何引入的?②为什么要引入弧度制?好处是什么?③弧度是如何定义的?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2.学生动手画图来探究:①平角、周角的弧度数②角的弧度制与角的大小有关,与角所在圆的半径的大小是否有关?③角的弧度与角所在圆的半径、角所对的弧长有何关系?3.角度制与弧度制如何换算?4.初中学过用角度制计算弧长及扇形面积,现在用角的弧度制如何计算弧长及扇形面积呢?5.角度制、弧度制是度量角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虽然单位、进制不同,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变,改变的是不同的观察、处理方法,因此结果就有所不同. 角度制与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之间建立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三、应用举例例1:(1)把'3067 化成弧度(精确到0.001)(2)把'3067 化成弧度(用π表示)例2:把radπ53化成度例3:填写下表:度0°30°45°60°90°120°135°150°弧度度180°210°225°240°270°300°315°360°弧度例4:直径为20cm的圆中,求下列各圆心所对的弧长⑴3⑵165例5:已知扇形周长为10cm,面积为6cm2,求扇形中心角的弧度数.归纳小结:我的收获:我的疑问:我还想知道:1.布置作业:练习2.3.2.习题A的4、7正角零角负角正实数零负实数1 / 1。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 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章 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教案

任意角与弧度制任意角与弧度制【教学目标】(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360︒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学前准备】:多媒体,预习例题电脑、三角板2.象限角3.终边与角α相同的角 α+K×360°,K ϵZ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六.教学反思弧度制【教学目标】1.理解1弧度的角、弧度制的定义。

2.掌握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3.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弧度制的概念,弧度制与角度制的互化; 教学难点:弧度制概念的建立与理解. 【学前准备】:多媒体,预习例题 教学课程 第一课教学环节导案/学案师生互动//随堂测试备注一、复习引入(5分钟) 1. 有一个扇形的篱笆,半径为3m ,圆心角为135°,则篱笆的弧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2. 有一个扇形的篱笆,若已知其周长为10m ,求扇形的面积最大时圆心角的大小?a. 置角的顶点于原点b. 始边重合于X 轴的非负半轴c. 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是第几正角:射线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 负角:射线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不作旋转形成的角二..探究新知(25分钟)1.在角度制下,扇形的弧长公式180n Rlπ=看上去有点繁琐,能不能想办法简化?形成概念,构建知识2. 这样我们就有180=πo,依次类推360=290=60=23πππo o o L,,,,我们发现了衡量角度大小的另一种单位.那么这种度量角的公式是怎么样的?3. 这样定义合理吗,这个角会不会随着圆的半径变化而变化呢?4、即1lnR=.同时会思考,这样一个定义的合理性,对于这个问题,通过代数上的公式变形及几何上的相似比的显示,都可以验证定理的合理性.那么1弧度的角是怎样定义的呢?它有什么特殊含义?若1R=,即单位圆的圆心角的弧度数跟弧长。

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1.2弧度制

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四第一章 三角函数1.1.2弧度制

[归纳升华] 角度与弧度互化技巧
在进行角度与弧度的换算时,抓住关系式π rad=180°是关键,由它可以得 到:度数×1π80=弧度数,弧度数×1π80°=度数.
1.将下列角度与弧度进行互化: (1)5611π;(2)-71π2 rad;(3)10°;(4)-855°.
解析: (1)5611π=5611×180°=15 330°;
2.5 弧度的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 因为32π<5<2π,因此 5 弧度的角的终边在第四象限.
答案: D
3.扇形圆心角为 216°,弧长为 30π,则扇形半径为________.
解析: 216°=216×1π80=6π5 ,l=α·r=6π5 r=30π,∴r=25. 答案: 25
(3)如图所示,扇形 AOB 的面积是 4 cm2,它的周长是 10 cm,求扇形的圆心 角 α 的弧度数及弦 AB 的长.
[边听边记] (1)由公式|α|=rl,可知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 2 倍,弧长也变为原 来的 2 倍时,圆心角大小不变;但扇形面积 S=12lr,故面积变为原来的 4 倍.
(2)设扇形的弧长为 l,半径为 r,则 l+2r=40,则 S=12lr=12(40-2r)r=20r -r2,所以 r=10 时,扇形面积最大,此时 l=40-2r=20,圆心角的弧度数 α=rl =2100=2.
π (2)如图,330°角的终边与-30°角的终边相同,将-30°化为弧度,即- 6 ,
而 75°=75×1π80=51π2 ,
∴终边落在阴影部分内(不包括边界)的角的集合为
θ|
2kπ-π6 <θ<2kπ+51π2 ,k∈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半径为120mm的圆上,有一条弧的长度是144mm,则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_;
4.下列四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半圆所对的圆心角是π;
B.周角的大小等于2π
C. 1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等于该圆的半径
D.大圆中1弧度角比小圆中1弧度角大
【课外拓展】
1.若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弧长也变为原来的2倍,则()
3.角度制下弧长与扇形的面积公式: , ;
(其中半径为R,弧长为l,扇形面积为S,扇形的圆心角n为角度制)
4.弧度制下弧长与扇形的面积公式
; 。
(其中半径为R,弧长为l,扇形面积为S,扇形的圆心角 为弧度制)
即学即练:
1.三角形的三内角之比1:1:4,则各角的度数分别为_,弧度数分别为:
2.扇形的面积是1cm2,半径为2cm,它的周长为__;
【当堂训练】
1.弧度化角度: 角度化弧度:-720°=____________
2.某扇形的面积为1 ,它的周长为4 ,那么该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A.2°B.2C.4°D.4
3.下列与 的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2kπ+45°B. k·360°+
C. k·360°-315°(k∈z)D. kπ+ (k∈z)
【拓展探究】
探究1.一钟表的分针长10 cm,经过35分钟,分针的端点所转过的弧长为()
A.70 cmB. cmC.( )cmD. cm
探究2.如图,已知扇形 的周长是6cm,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变式: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 cm,当扇形的中心角为多大时,它有最大面积,最大面积是多少?
一周时,小链轮转过的角度是多少度?多少弧度?
【课堂检测】
1. 弧度的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已知扇形的半径为 ,面积为 ,那么这个扇形中心角的弧度数是()
A.1B. C.2D.4
3.把 化成度,即 ________
4.用弧度表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难点]
理解弧度意义
[教学器材]
多媒体
[教法学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备注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1.长度等于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换算关系:1弧度记作; ;
; ______。
2.正角的弧度数为,负角的弧度数为,零角的弧度数为;“弧度”可用“rad”表示,但通常略去不写。圆心角计算公式:(其中 是圆心角 所对弧的长, 是圆的半径);
课题:1.1.2弧度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弧度制的定义,学会弧度制与角度制互化,并进而建立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一一对应关系的概念
2.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和转化变换的思想分析解决数学问题
3.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换算
④ 度;⑤ 度;⑥ 度。
5.已知中心角为 的扇形,其弧长为 ,则它所在圆的半径为。
6.已知扇形 的圆心角 为 ,半径长为6。
(1)求弧 的弧长;(2)求弓形 的面积。
7.把 写成 的形式;(2)若 且 与(1)中 终边相同,求 。
8.(选做)自行车大链轮有48个齿,小链轮有20个齿,彼此由链条连接,当大链轮转过
【小结与反馈】
1.用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用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弧度制.在表示角时,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用.
2.度与弧度的换算关系,由180°= rad进行转化,今后一般用弧度为单位度量角.
3.利用弧度制,使得弧长公式和扇形的面积公式得以简化,这体现了弧度制的优点.
[教学反思]
A.扇形的圆心角变来原来的2倍B.扇形的圆心角变来原来的4倍
C.扇形的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D.扇形的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
2.终边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角的集合为()
A. B.
C. D.
3.若一段圆弧等于其所在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所对的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A. B. C. D.2
4.① ;② ;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