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研究

合集下载

外泌体的新型疗法研究

外泌体的新型疗法研究

外泌体的新型疗法研究在过去的几年里,外泌体这一突然出现在科学家们研究领域中的新型分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外泌体,是指一种由细胞释放出来的一种类似于小球体的物质,能够在体内传递信号分子、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被认为是未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型策略。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外泌体在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疗法的开发和应用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一、外泌体的来源和特性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大小约为30-150 nm的膜囊泡,通常被划分为微泡体、多泡体和外泌体三种类型。

其中,外泌体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外泌体最初被认识到是由细胞膜的内生皮囊泡状结构分泌出来的,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型泡状结构,内含一定荷载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种细胞因子、蛋白质、核酸等。

经过生物补体分解,并且发生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促进伤口愈合,治疗感染等多方面的作用。

外泌体最初被发现并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是由鳃组织的鲍鱼所分泌的一种胶状物质,叫做鲍鱼胶体(abalone nacre),也称为珍珠母质,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物质不仅在鲍鱼中存在,还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包括人类、植物、动物等等。

外泌体除了沉积在胞内空出的膜囊外,还可以在生物体间进行传递。

二、外泌体的疗法研究外泌体最独特的特性是它不仅能够把内部的生物功能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还能调控其内部的功能。

因此,外泌体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方面,特别是一些顽疾的治疗上,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1. 癌症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外泌体的独特功能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血管的生成和肿瘤细胞移行、转移等方面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肺癌、乳腺癌、肝癌等社会污染的恶性疾病上,外泌体疗法在一些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外泌体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转移的发生。

这主要是因为外泌体能够通过表面上的多种受体,识别并锁定靶向细胞,对其进行有效的抑制。

外泌体研究策略

外泌体研究策略

6、Intercellular Transfer of lncARSR by Exosomes Disseminates Sunitinib Resistance
7、AXL and c-MET Are Responsible for lncARSR-Mediated Sunitinib Resistance
Tan A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2013, 65(3): 357-367.
外泌体研究的兴起
外泌体研究基础技术
1、外泌体分离 1)超速离心 2)磁珠免疫捕获 3)沉淀或过滤法,
2、外泌体鉴定与定量 1)鉴定:电镜或NTA来分析其大小和形态,流式细胞仪或WB检测表面标记蛋白, 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 TSG101、CD63。 2)定量:NTA检测外泌体数量,BCA定量检测蛋白浓度。
2、Annexin V, calcium, and BMP-2 in EMPs from HUVECs stimulated by TNF-a BMP-2表面标记流式检测;SN50 nf-kb抑制剂
3、The effect of EMPs from HUVECs stimulated by TNF-a on VSMC calcification
1、lncARSR Is Highly Expressed in Sunitinib-Resistant RCC Cells
2、lncARSR Is Modulated by AKT/FOXO Axis in Sunitinib-Resistant RCC Cells
3、lncARSR Is Required for Sunitinib Resistance of RCC

外泌体功能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功能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外泌体功能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外泌体,这个在生物医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的名词,正引起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

它看似微小,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外泌体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直径通常在 30 150 纳米之间。

别看它个头小,里面可装着不少“宝贝”,比如蛋白质、脂质、核酸(包括 mRNA、miRNA 等)。

这些成分可不是随便装进去的,而是经过细胞的精心“挑选”,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意义。

外泌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细胞间的通讯。

它就像是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能够在不同细胞之间穿梭,将其所携带的物质传递给靶细胞,从而调节靶细胞的生理活动。

例如,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外泌体向其他免疫细胞传递信号,协调免疫反应;肿瘤细胞也能利用外泌体与周围的细胞进行交流,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

在免疫调节方面,外泌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外泌体可以携带免疫调节分子,如细胞因子和抗原,参与免疫细胞的激活、分化和抑制。

一些研究发现,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激活 T 细胞,增强免疫应答,这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也可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帮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外泌体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心肌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含有特定的 miRNA,这些 miRNA 可以调节心肌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凋亡,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外泌体还能够促进血管生成,在心血管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外泌体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神经细胞通过外泌体传递神经递质、蛋白质和 miRNA 等物质,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研究表明,外泌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可能参与了致病蛋白的传播和神经元的损伤。

那么,外泌体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哪些进展呢?首先,外泌体作为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具有很大的潜力。

由于外泌体中包含了反映细胞生理状态的物质,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体液中的外泌体及其内容物,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为细胞间交流的重要载体,外泌体(Exosomes)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旨在综述外泌体的基本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同时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简要介绍外泌体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产生机制,帮助读者理解其作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重要角色。

接着,我们将重点讨论外泌体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泌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作为疾病标志物的潜力。

我们还将关注外泌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如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肿瘤疫苗以及生物标志物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将对当前外泌体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推动外泌体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外泌体的结构与功能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约为30-150纳米的膜性囊泡,普遍存在于各种体液中,包括血液、尿液、乳汁、脑脊液和细胞培养基等。

这些囊泡在细胞间的物质传递、信息交流以及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外泌体研究的深入,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被人们所揭示。

结构上,外泌体由磷脂双分子层膜包裹着内部的水溶液组成,其膜上嵌有多种蛋白质,包括四跨膜蛋白、热休克蛋白、整合素等。

这些蛋白质不仅参与外泌体的形成和分泌过程,还负责将外泌体与靶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实现精准的物质传递。

外泌体的膜上还含有丰富的糖类和脂质,这些成分对于外泌体的稳定性和功能也至关重要。

功能上,外泌体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外泌体可以传递信息分子,如mRNA、miRNA、蛋白质等,这些分子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外泌体可以参与免疫反应,通过传递抗原或免疫调节分子,影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外泌体还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外泌体的功能与其来源细胞密切相关。

外泌体研究概述Exosome

外泌体研究概述Exosome

案例2
Exosome-Mediated miR-155 Transfer from Smooth Muscle Cells to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s Endothelial Injuryr Therapy (2017)
1. 外泌体概述
2. 外泌体分离方法
(1)超速离心:
2000 g for 20 min to eliminate dead cells; 10,000 g for 30 min to remove debris; filtrated though 0.22 μm filter; 100,000 g for 70 min.
密度梯度超速离心:
蔗糖、碘克沙醇 1.15-1.19 g / mL
案例1
Adipose Tissue Macrophage-Derived Exosomal miRNAs Can Modulate In Vivo and In Vitro Insulin Sensitivity, Cell (2017)
/
EXOCARTA
/
VESICLEPEDIA
/
EVPEDIA
HTTP://STUDENT4.POSTECH.AC.KR/EVPEDIA2_XE/XE/
外泌体研究概述
exosome
| 1. 外泌体概述 | 2. 外泌体分离方法 | 3. 外泌体检测方法 | 4. 外泌体常用数据库
外泌体是细胞向胞外分泌的囊泡类小体,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 可存在于细胞培养上清液、血浆、血清、唾液、尿液、羊水和恶 性腹水以及其它生物体液中。
外泌体携带特异性的蛋白质、脂质以及功能性的 mRNA、 ncRNA等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促 血管新生和抗肿瘤免疫等生理过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程密 切相关。由于外泌体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使得它具有潜在的应用 价值,一方面可以作为诊断多种疾病的生物指标,另一方面也可 以作为治疗手段,未来有可能作为药物的天然载体用于临床治疗。

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及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小型脂质囊泡,直径约为30-100纳米,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mRNA、miRNA等。

近年来,随着对外泌体生物学效应的深入研究,外泌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一种新的诊疗手段。

外泌体的分类根据来源和分泌方式的不同,外泌体可以分为三类:外分泌体、内分泌体和直接释放体。

外分泌体主要由上皮细胞、肝细胞等分泌,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间通讯有关;内分泌体主要由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分泌,与血管收缩和心血管疾病等相关;直接释放体主要与细胞凋亡和坏死有关。

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外泌体可以调节免疫系统。

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抑制或增强免疫功能,对病原体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外泌体还参与了细胞增殖、转化和凋亡等过程。

在肿瘤发展中,外泌体及其携带的生物分子可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转化和浸润。

此外,外泌体还可以影响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生理过程。

外泌体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使其成为一种新的疾病诊疗手段。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展示了外泌体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以下简要介绍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1. 肿瘤诊断外泌体携带着肿瘤细胞的信息,可以作为肿瘤的标志物。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离、分析血液或组织中的外泌体,诊断肿瘤以及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2. 神经系统疾病外泌体携带神经元信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应用潜力。

研究表明,大量的突触形成的外泌体可以作为神经损伤的标志,并且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

3. 心血管疾病外泌体可以通过调节血管壁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外泌体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靶点或作为新型治疗方法的载体。

4. 免疫性疾病外泌体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在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研究表明,外泌体携带的RNA和蛋白质等分子可以促进或抑制细胞间信号转导,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外泌体科学研究策略与方法

外泌体科学研究策略与方法

外泌体科学研究策略与方法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小型膜囊泡,具有丰富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和受体分子,能够通过体液循环进入其他细胞并调控其状态。

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间通讯方式,已经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研究外泌体的功能和应用价值,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系列研究策略和方法。

首先,外泌体的纯化和鉴定是外泌体研究的基础。

目前常用的外泌体纯化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滤膜浓缩、亲和析取和尺寸排除等。

其中,超速离心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连续离心将外泌体从细胞碎片、蛋白质聚集体和其他细胞分泌物中分离出来。

纯化后的外泌体可以通过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大小,并通过蛋白质和核酸的检测确认其特征标志物。

其次,外泌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是外泌体功能的关键。

外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分子可以通过质谱分析、RNA测序、代谢组学等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

通过对外泌体中的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可以鉴定外泌体特有的标志物,并推测其功能和信号通路。

通过外泌体中的RNA测序,可以发现外泌体携带的mRNA和miRNA,了解其在细胞间通讯中的作用。

通过代谢组学的研究,可以分析外泌体携带的代谢产物,揭示其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第三,外泌体功能研究是外泌体研究的重点之一、外泌体功能研究主要包括外泌体的分泌机制、目标细胞的识别和摄取、信号传递和功能调控等方面。

通过抑制外泌体分泌的相关因子,可以阻断外泌体的释放,从而探究外泌体的分泌机制。

通过标记外泌体表面的受体和底物,可以观察其在目标细胞上的相互作用和摄取情况。

通过干预外泌体释放和摄取的相关蛋白质和信号通路,可以揭示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最后,外泌体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应用是外泌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外泌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间信号载体,可以通过改变外泌体的组成和功能来调控细胞的生理状态。

通过人工制备外泌体,可以将特定的蛋白质、核酸和药物等载体到外泌体中,改变外泌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实现治疗效果。

外泌体的功能和应用研究

外泌体的功能和应用研究

外泌体的功能和应用研究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是一种由细胞膜包裹的小囊泡,大小约为30-150纳米。

它们被广泛存在于体液、组织和细胞培养基中,是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环境间重要的信息交流媒介。

近年来,外泌体在多种生理和疾病状态下的分泌和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外泌体的功能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外泌体的功能1. 传递细胞信息外泌体是细胞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组织发育方面尤为重要。

外泌体能携带多种类型的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这些分子可在外泌体与受体细胞结合后产生作用。

外泌体还能调节受体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从而进一步影响细胞信号网络的调控。

2. 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外泌体还能参与生物体的废弃物清除和细胞内环境的调节。

因为外泌体能提供一种从细胞内到体外的分子承载平台,这有助于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膜蛋白和代谢产物排泄。

此外,外泌体也能调节细胞外环境,如在肿瘤微环境中外泌体可通过传递信号分子促进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肿瘤生长。

3. 治疗用途外泌体可以被设计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例如,外泌体可以携带各种类型的药物或基因,以达到通过穿透血脑屏障等传统难以实现的治疗效果。

二、外泌体的应用研究外泌体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诊断、治疗、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1. 诊断应用外泌体在诊断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肿瘤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和结缔组织疾病诊断中等,因为外泌体能传递疾病标志物、具有代表性的蛋白、核酸等分子,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在体液样本中稳定保存。

通过对外泌体中分子组成和数量的分析,可以有效实现早期诊断和真实分类诊断。

此外,外泌体还可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将药物靶向到病变组织中,优化治疗效果。

2. 治疗应用外泌体作为治疗用途的生物制剂可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疾病中。

例如,外泌体可以将基因和药物靶向输送到病变组织,以达到治疗效果。

经过合理的修饰,外泌体还可以延长血液循环时间、提高细胞摄取率和靶向性,同时保护药物免受降解和组织损伤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外泌体提取方法及鉴定分析研究进展

外泌体提取方法及鉴定分析研究进展

外泌体提取方法及鉴定分析研究进展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膜泡,包含了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泌体提取方法和鉴定分析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外泌体提取方法及鉴定分析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直径约30-100nm的膜泡,由细胞内吞摄取并加工处理形成。

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物质运输以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主要采用离心和沉淀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将细胞培养液进行高速离心,去除细胞和较大的膜泡,然后加入沉淀剂沉淀获得外泌体。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提取量较大,适合大量样本的处理。

但是,该方法纯度较低,可能会影响后续的鉴定和分析。

生物法是一种利用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免疫吸附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将外泌体进行免疫吸附,再通过洗脱得到纯度较高的外泌体。

该方法的优点是纯度高、对细胞损伤小,适用于珍贵样本的提取。

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提取量较小,需要大量的抗体。

基因工程法是一种利用细胞表达特定基因的外泌体提取方法。

将目的基因转染到细胞中,通过表达特定膜蛋白,诱导细胞分泌出外泌体,再对其进行纯化和提取。

该方法的优点是纯度高、提取量较大,适用于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泌体提取。

但是,该方法需要特定的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系,操作较为复杂。

蛋白质组学在外泌体研究中的应用不断深入。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鉴定外泌体中的蛋白质种类、相对丰度以及修饰情况等。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差异,可以研究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序列分析在外泌体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外泌体中的核酸进行测序,可以鉴定其中的基因序列和表达水平。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外泌体基因序列的差异,可以研究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和疾病诊断等方面的作用。

转录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可以分析外泌体中的mRNA、lncRNA和miRNA等转录本。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物质,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

近年来,随着对外泌体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其在医学、生物和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外泌体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和应用前景进行全面探讨。

一、外泌体的研究现状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小泡,直径约30-100纳米,包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

近年来,随着对外泌体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参与了细胞间通信、物质运输等多种生物学过程。

同时,外泌体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组织工程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外泌体的研究方法1、实验设计:外泌体的研究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的实验设计。

2、样本处理:外泌体的提取和纯化是研究外泌体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方法包括超速离心法、免疫磁珠法、聚合物沉淀法等。

3、基因表达分析:采用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外泌体中的核酸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基因表达特征。

4、蛋白质组学: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外泌体中的蛋白质进行分析,以鉴定其蛋白质种类和功能。

三、外泌体的研究成果1、肿瘤治疗:研究发现,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可以传递信号给正常细胞,诱导其恶性转化。

因此,通过研究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2、药物传输:外泌体具有保护和输送物质的特性,可被用作药物载体。

通过加载抗癌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可以实现药物的定向传输,提高疗效并降低副作用。

3、组织工程:外泌体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的能力,因此在组织工程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例如,将特定外泌体加载到生物材料中,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

4、环境监测:外泌体在细胞间通信和物质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了环境因素的响应和适应。

通过研究外泌体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可以为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新手段。

四、外泌体的应用前景1、生物治疗手段:通过调节外泌体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望开发新的生物治疗手段,如上文提到的肿瘤治疗和药物传输等。

外泌体研究

外泌体研究

外泌体研究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类常见于多种生物体内的小型胞外小泡,具有细胞外囊泡的形态特征。

外泌体中包含了富含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的细胞内物质,可以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

外泌体最早是在1983年被发现的,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泌体对于免疫调节、抗原呈递等方面的功能。

随后的研究发现,外泌体还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迁移转移、血管生成、免疫逃逸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外泌体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认为是研究细胞间通讯的重要途径之一。

外泌体的组成较为复杂,主要由质膜包围的囊泡组成。

质膜中有丰富的脂质,其中包括磷脂和胆固醇等成分,同时还有一些膜蛋白和配体分子。

在外泌体内部,一些细胞内的蛋白质、细胞器(如内质网、线粒体)残留、核酸(如mRNA、miRNA)等也会被封装进去。

这些组分的组合和含量可以根据不同的细胞类型、状态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外泌体的生成机制还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有内质网分裂和内吞体分泌两种途径。

内质网分裂途径主要指在内质网合成的蛋白和脂类结合后,通过膜蛋白复合物的作用逐渐生成新的囊泡,并在细胞质内迁移并与高尔基体融合,最终释放至胞外。

内吞体分泌途径主要指细胞通过内质网结构、细胞吞噬作用等途径摄入物质,并通过溶酶体分解后产生外泌体。

外泌体的功能种类繁多,包括参与免疫调节、调控细胞周期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介导细胞间通讯等。

外泌体可以通过膜蛋白、miRNA、mRNA等分子在细胞间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影响目标细胞的功能状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可能还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肿瘤、心脑血管病、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外泌体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胞间通讯机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的外泌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学特性、功能分析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外泌体研究将有望为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和新的发现。

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外泌体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生物质,它是由细胞分泌出的一种小型泡状结构,其直径一般为50-100纳米左右。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外泌体不仅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中,也存在于植物、真菌等各种生物中,并且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外泌体的形态、组成、数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外泌体的主要结构包括膜以及膜内包含的生物学分子,例如蛋白质、核酸、脂类等。

在哺乳动物的外泌体中,主要的膜是来源于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这种双层膜包含了外泌体所含有的各种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学分子。

此外,外泌体膜内还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小泡,也被称为包泡或帽泡。

这些小泡包含了许多生物学分子,包括蛋白质、RNA、次生代谢产物等,并且这些小泡还可以进一步被分离成很多的小囊泡,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很高层次的复杂结构。

外泌体的功能也非常丰富多样,并且不断在挖掘中被发现。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主要将外泌体看作一种向外分泌分子的媒介。

尤其是在肿瘤细胞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会将许多肿瘤标记物和其他蛋白质等分泌出来,并且形成一个由外泌体构成的小型泡囊,从而使得肿瘤标记物得以迅速传播到周围的细胞和组织中。

这种现象因而引发了人们对于外泌体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兴趣。

同时,外泌体也被发现参与了许多人体内的重要生理过程,例如免疫细胞的活化、神经元的增殖等。

例如,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外泌体中包含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够与人体中的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刺激免疫系统的反应,加强人体对于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

虽然外泌体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研究进展,但是研究者们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和困难。

其中最主要的是外泌体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由于外泌体的形态非常小巧玲珑,在提取和分离的过程中很容易与其他杂质混杂在一起,影响其分析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更加精细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

总的来说,随着对于外泌体的深入研究,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外泌体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泌体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研究

外泌体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研究

外泌体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细胞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而关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研究也愈加成熟。

近年来,人们对于外泌体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间通讯的载体,逐渐变得备受关注。

本文将会从外泌体的概念、产生机制、种类以及外泌体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泌体的概念外泌体是指细胞内生物膜结构体,通过随分泌出细胞外,并能直接与其他细胞或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类小体。

通俗的说,它们就像一种微小的膜囊,能够将细胞内的信息传递给周围的细胞或环境,从而在细胞间进行信号传递。

外泌体能够帮助细胞在环境变化下快速适应,并在修复细胞损伤、成长和免疫调节等重要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外泌体的产生机制外泌体大多数是由内泌体产生的。

内泌体是一种负责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并负责通过骨架支架系统将这些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系中。

在高尔基体系中,蛋白质会被修剪,分离并包装进内泌体中。

接着,内泌体会被运输到细胞膜并融合成外泌体,最终将外泌体释放到周围环境中或者其他细胞中。

除此之外,外泌体的产生机制还包括溶酶体、血小板等其他细胞器的作用等。

三、外泌体的种类外泌体按照其分泌的细胞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红细胞外泌体、神经元外泌体、肝细胞外泌体、免疫细胞外泌体等多个种类。

常见的外泌体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外质体(Exosomes)、微粒体(Microvesicles)以及凋亡体(Apoptotic bodies)等。

外质体是一种直径约为40~120nm的细胞间小体,由细胞分泌出来的小型膜囊;微粒体是直径大约在50~1000nm左右的细胞间小体,为细胞膜蛋白结构,通过细胞膜直接释放到细胞外;凋亡体是一种直径约为1~5μm的细胞间小体,是在细胞凋亡时由死亡细胞分离的,包含死亡细胞内部的大量蛋白质,通过Phagocytes细胞在后续过程中进行吞噬。

四、外泌体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外泌体在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机制较为复杂。

以外质体为例,外质体具有含有RNA、DNA、蛋白质、酶等复杂的分子组成,能够通过黏附、内化、融合等方式对其它靶细胞起到相应肽或蛋白质的编码,从而实现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外泌体研究思路解析

外泌体研究思路解析

外泌体研究思路解析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膜囊泡,其直径一般在30-150纳米之间。

近年来,外泌体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被证明在各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间通信、免疫调节、细胞增殖和转化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外泌体的研究思路,并阐述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其次,研究者可以通过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来进一步探索其功能和应用。

目前,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包括差速离心、滤膜分离和亲和纯化等。

这些方法能够选择性地分离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并提取其纯净的样品,以便于后续的功能分析和应用研究。

从纯化的外泌体中,研究者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免疫荧光染色和质谱分析等方法来进行外泌体的表征和定量。

在功能研究方面,研究者可以通过体外细胞培养等方式,研究外泌体对目标细胞的调控作用。

例如,外泌体中的特定蛋白质和RNA分子可以通过细胞内信号通路传递,从而调节目标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同时,通过外泌体的功能分析,研究者还可以了解外泌体在疾病中的作用,以及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潜在应用。

最后,外泌体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多个领域。

首先,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媒介,可以用于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其次,外泌体中的蛋白质和RNA等分子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此外,外泌体还可以用于生物治疗的制备,例如利用外泌体激活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等疾病。

综上所述,外泌体的研究思路包括了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物合成机制的探究、外泌体的分离和纯化、外泌体的功能分析以及外泌体的应用前景探究。

通过深入研究外泌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外泌体对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

外泌体对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

外泌体对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外泌体是指一种微小的细胞分泌物,大小在30到500纳米之间。

它是细胞宿主通过胞吐与外界进行通讯,传递生物信息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调控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细胞分化、增殖、凋亡、代谢等等。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介绍外泌体对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外泌体的来源与组成外泌体来源于各种类型的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微生物。

它们往往包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酸、蛋白质和糖脂等复杂的成分。

外泌体分为三种类型:外泌小体、微体和大型膜泡。

其中,外泌小体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内皮细胞、神经元和恶性肿瘤细胞等生成的。

这些小体具有分泌的功能,可释放胞内蛋白质、核酸和代谢产物等物质。

第二部分: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1. 细胞间通讯外泌体通过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调控细胞和组织间的通信机制。

例如,神经元释放的外泌体可以传递神经递质和RNA分子,对接受者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产生影响。

此外,外泌体还可以在体内或体外通过体液传递进行细胞间通讯,从而调控生物许多过程。

2. 感染和免疫调节外泌体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miRNA、细胞因子和免疫因子等,这些分子参与了机体的免疫调节和感染应答。

例如,外泌体可以携带病毒RNA,通过诱导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增强病毒的传播;同时,外泌体还携带了一些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

第三部分:外泌体与细胞生物学过程的调控1. 细胞增殖和分化外泌体参与了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的多个方面。

例如,外泌体可携带miRNA,对宿主细胞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进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其次,外泌体中的微RNA也可以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在肿瘤生长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2. 细胞凋亡外泌体还可以影响细胞凋亡,其中包括通过调控DNA修复机制来影响DNA损伤识别和修复、改变线粒体通道功能来促进线粒体介导的凋亡以及通过外泌体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诱导细胞凋亡。

外泌体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外泌体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外泌体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研究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于细胞组成和生命周期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

而在其中,外泌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信息传递方式,也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次文章将对外泌体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外泌体的概念及结构外泌体是细胞释放出去的一种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其具体函数是将细胞外的信息和内容传递到其他细胞内部,从而实现细胞之间的沟通与调节。

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内部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比如DNA、RNA、蛋白质等,并且其大小和成分种类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目前外泌体被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外泌体、外翻体和凋亡体。

其中外泌体和外翻体是特定的细胞分泌方式,且一般都是由细胞膜内颗粒通过外胞质体膜以外的方式释放出来。

而凋亡体则是某些细胞在细胞凋亡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一种含有细胞内成分的囊泡。

二、外泌体的功能外泌体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细胞间信息传递,其中蕴含的生物分子也是其功能发挥的基础。

下面将分别介绍外泌体的三个主要功能。

(一)调节免疫反应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介导细胞免疫反应的重要信号传递器。

例如,某些细胞释放的外泌体中含有一定量的抗原类分子,并且当这些外泌体进入到其他免疫细胞内部时,它们可以直接通过与其抗原结合,从而激活细胞免疫应答。

此外,许多外泌体中还包含了可以调节细胞内外情况的生物分子,比如趋化因子、炎性介质等,它们也会直接影响免疫反应的程度和效果。

因此,外泌体的存在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免疫稳态,并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发挥调节细胞增殖和衰老的作用细胞内的周期调节和凋亡是细胞生长、发育和修复的关键步骤,而在这个过程中,外泌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外泌体中的分子可以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通路,直接影响靶细胞中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功能,从而对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产生影响。

另外,外泌体内的一些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可以通过调节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衰老和增殖状态。

外泌体生物学起源和发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外泌体生物学起源和发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外泌体生物学起源和发展及其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外泌体(Extracellular Vesicles,简称EV)是细胞膜包裹的纳米级别的小体,可以分成三个类型:外泌体(exosomes),胞吐体(microvesicles)和细胞核外膜片(ectosomes)。

它们可以随着细胞分泌出来,通过受体介导促进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物质交换,从而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脂质等,从而在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外泌体的具体功能非常复杂,它不仅能够协调细胞间相互作用,还能够在医学上充当诊断和治疗的工具,在干细胞治疗、癌症、神经变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一、外泌体的起源和发展外泌体是一种自然的细胞间交流系统,研究其起源和发展,对理解细胞内信号传递、并发症的分子机制、检测疾病的标志物等多个方向均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认为,外泌体的形成主要分为3个不同的途径:受体介导的胞吐体形成、线粒体外膜泡和外泌体的形成、内质网分泌途径。

这些形成途径是有联系的,并且可以相互转化。

不同途径形成的外泌体有不同的微观形态和表观特征。

二、外泌体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外泌体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可以为多细胞体系中的细胞间交流提供载体,从而促进细胞内信息的传递,并且可以在针对一些低表达的蛋白质或被剪接变异的RNA等方面提供一种有效的匿名标志物,对于研究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神经元导向、免疫应答及感染的分子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外泌体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外泌体能够通过代表性的分子组分,反映出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和疾病进程,从而在医学研究和治疗中有很多应用前景。

例如,研究外泌体的miRNA可以为癌症分子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微创治疗方面,通过改变miRNA的表达水平,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

此外,外泌体在神经病学和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外泌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

外泌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

外泌体功能及其应用研究外泌体(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Research)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细胞释放体系,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它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包含膜结构的小颗粒,具有与细胞功能有关的重要分子信息,如核酸、蛋白质、脂类等。

外泌体内的成分可以传递到受体细胞中,引起相应的反应。

外泌体功能的发现也使得人们对细胞间相互影响的认识有所提高。

外泌体具有的功能(一)细胞通讯与调节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外泌体具有促进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重要作用。

外泌体内的成分可以通过外泌体的分泌刺激或抑制受体细胞的生理反应,从而直接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

外泌体中的某些分子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发挥生化调节的功能。

外泌体的形成和释放是一种重要细胞间通讯的手段,而这种通讯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都会发生变化。

(二)病理状态的指示物外泌体释放受损细胞的成分,可以作为病理状态的指示物。

例如:在炎症反应中,细胞可以分泌含有炎症因子的外泌体,这些外泌体会激活附近细胞从而促进了炎症反应的发生。

另外,肿瘤也可以释放含有癌细胞信息的外泌体,这些甚至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携带到远处的组织,引起相关细胞的变异。

因此,研究外泌体在病理状态下的作用,对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治疗药物载体外泌体在治疗药物载体方面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外泌体的特殊结构使其能够快速进入细胞,并通过结构的差异性避免免疫系统的意外反应等问题。

当前,利用外泌体做为基础的纳米药物载体研究已得到广泛关注。

外泌体可以作为有机载体,在有效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的同时,提高药效和交付的精确性。

因此,外泌体以其特殊的优势为研究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

外泌体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外泌体应用的研究进展很快。

(一)以外泌体为治疗产物早在2018年,Siniscalco等学者就发表了一篇题为“基于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细胞疗法是一种脊髓灰质炎神经退化病治疗策略”的文章。

外泌体研究

外泌体研究
外泌体研究
外泌体简介
•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被体内大部分细胞分泌的直径大约为30至150nm的小膜囊泡, 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中,能够携带和传递重要的信号分子,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状态 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进展有关。外泌体要来源于细胞内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 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 。作为一种重要的囊泡, 其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外泌体鉴定
• 透射电镜(TEM):检测外泌体形态。 • Nanosight:检测外泌体粒径及颗粒数。 • WesternBlot :检测外泌体标志物 •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泌体标志物
外泌体提取
超速离心法
将欲提取的细胞培养上清液10ml,在4 ℃的环境下,300×g 10min ,2000×g 20min,弃沉淀,去除细胞;然后 l0,000×g 30min ,弃沉淀,去除亚细胞成分;再用10,000×g 60min,弃掉上清液,最后所得沉淀既为exosome,用 30ml PBS 溶液重新悬浮沉淀物,混匀后再以10,000×g 60min,用 l ml PBS溶液悬浮沉淀物提纯的exosome溶液分别装 入eppendorf 管内,置于-80℃冰箱内保存备用。
预后存活显著相关
图1 研究路线
图2 外泌体RNA种类及 含量分布图
图3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分析显示, miR-375和miR1290表达与预后存活显著
相关
外泌体miRNA研究二----biomarker
IF:11.841
外泌体miRNA研究二----biomarker
血清外泌体分离及鉴定 156例MM患者和10个健康人
免疫磁珠法
外泌体相关抗原的抗体(如CD9、CD63、Alix)与外泌体共同孵育,蒸馏水冲洗后,重悬于PBS缓冲液中。这种方法可 以保证外泌体形态的完整,特异性高、操作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但是非中性pH和非生理性盐浓度会影响外 泌体生物活性,不便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 或血小板等其他组分的独特性. 他们将其命名为外泌体(exosome)。

A
3
研究生科研汇报

外泌体却并没有因为初次被发现而被引起重视,反而被误 认为是细胞处理胞内垃圾的一种囊泡外泌形式,用于装载和运

送细胞在成熟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如质膜受体一类的废弃物。

1996年, Raposo等人发现 外泌体具有呈递抗原, 并刺激T
利用外泌体表达的特异性抗体标记的免 疫磁珠进行富集,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外泌体, 但操作复业化的外泌体提取试剂 盒逐渐得以推广。
A
9
研究生科研汇报
外 泌 体 的 分 离 与 鉴 定
透射电子显微镜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观察外泌体的大小、 形态,测量直径
充分认识并利用外泌体的特点优势,筛选并发现新型 标志物,有望克服肿瘤异质性等难题,在肿瘤早期诊断、 治疗、监测与预后评价等方面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外泌体有望作为一种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方面可能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
A
19
研究生科研汇报
随着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高通量测序等
技术平台以及纳米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等的飞
于被降解
几乎存在于人体所有的体液里 是液体活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体液中含量多于CTC 每毫升血液超过10个 比CTC更加灵敏
体积较小,直径30—150nm 通透能力较强 较为容易进入体液被检测到

目前被看好的作为液体活检的检测靶点之一
A
14
研究生科研汇报
外 泌 体 与 肿 瘤 的 关 系
含有癌细胞信息的外泌体 被分泌到细胞外环境中, 可以被利用作为肿瘤早期 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现已经发现天然外泌体中含有 的包括蛋白质、RNA、细胞因子等在 内的众多生物活性分子,说明外泌 体的装载物范围广,大部分药物可 以被有效装载。
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外泌体作为包装、递送紫杉醇的载体已得到广泛应用
A
18
研究生科研汇报


外泌体作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小囊泡内容物丰富、稳 定性高,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是近年肿瘤研究领域关 注的热点。

通过内吞作用,将“货物”运入胞内。
A
8
外 泌 体 的 分 离 与 鉴 定
研究生科研汇报
超速离心法


沉淀法




免疫亲和

捕获法
超速离心法获得的外泌体数量多,但常 有蛋白杂质。
改良后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操作简 便,成本较 低,得到了广泛应用。
使用聚乙二醇沉淀法获得的外泌体,蛋 白污染少,分离效率高,但颗粒大小不一。
乳腺癌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扩散,促进周围正常 乳腺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它们的凋亡
外泌体递送EGFR调节肝脏微环境促进胃癌肝转移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胃癌细胞的生长
胶A 质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以促进其自身的增殖
11
研究生科研汇报




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肿瘤潜在的治疗靶点
研究生科研汇报
外泌体
——精准肿瘤学的明星——
A
1
研究生科研汇报
1 外泌体的发现与研究 2 外泌体的特征 3 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 4 外泌体与肿瘤的关系 5 总结与展望
A
2
研究生科研汇报

1983年, Pan等人在绵羊网织红细胞体 外成熟的过程中,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或者

125I标记的转铁蛋白受体的抗体, 对转铁蛋 白受体进行追踪, 发现细胞膜的转铁蛋白受
A
肿瘤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抗肿瘤药物的有效载体
12
外 泌 体 与 肿 瘤 的 关 系
研究生科研汇报
早期检测难 早期确诊难 容易引发扩散
影像学 生化
病理学
循环肿瘤细胞
(CTC)
微创
液体
循环肿瘤DNA/RNA
活检
(ctDNA/RNA)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 泌体
早期 诊断


随机性

半衰期短
监测病人 即时情况
10
外 泌 体 与 肿 瘤 的 关 系
研究生科研汇报
免疫激活
肿瘤分泌的外泌体膜上携带肿瘤细胞的抗原, 被树突状细胞识别并呈递给T细胞, 从而诱发免疫反应, 促进免疫激活
免疫逃逸
黑色素瘤所分泌的外泌体膜上含有Fas配体分子,可与T细胞的Fas受体相互作用, 介导T细胞凋亡以逃脱免疫监视
恶化 转移 发展 发生
不确定性
不能反映肿瘤的 病理状态
对肿瘤远端转移不
循环肿
瘤细胞 (CTC)
循环肿瘤DNA/RNA (ctDNA/RNA)
检测与肿 瘤细胞类 型、疾病 进程、治
含量波动 准确度较低
是一个可靠的标准
疗手段等
有关
敏感性差
A
13
研究生科研汇报




肿 瘤



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


保护内部的核酸分子免

外泌体 速进展,
必定会成为精确肿瘤学中一颗
璀璨明星



A
20
研究生科研汇报
A
21
源自特定细胞的外泌体具有 靶向性和特异性,增加药物供给 的精准性。
大部分内容物在外泌体的保 护下能够存在较长时间不被降解 并保持活性,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能够增加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 时间,从而达到对药物的有效利 用。
药 物 载 体
肿 瘤 治 疗 的
外泌体分布广泛,能够存在于大部分体 液中,使用其装载的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并且能作用于体内大部分器官,甚至于中枢 神经系统。普通药物会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 而被拒之脑外,无法发挥其药物活性,而外 泌体作为一种脂质囊泡则能够通行自由,对 于靶向脑部的药物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体在与一种包含多肽的囊泡结合后, 囊泡与

细胞膜分离, 分泌到上清, 这是人类首次观测 到游离于细胞外存在的囊泡。

现 与
1987年, 他们发现这些囊泡中含有在网织红细胞成熟过程中丢失的一些成分(乙酰 胆碱酯酶、葡萄糖转运蛋白、核苷转运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等),同时, 他们发现这些 囊泡膜具有网织红细胞细胞膜的特征, 比如也有极高的鞘磷脂含量, 显示了其区别于细胞
参与肿瘤细胞免疫逃逸

和治 工疗

影响细胞成纤维化
具的
可以被癌细胞内吞



A
16
研究生科研汇报


体 与
siRNA/miRNA 相关蛋白 小分子化合物





A
17
研究生科研汇报
外 泌 体 与 肿 瘤 的 关 系
外泌体来源于机体细胞本身, 属于内源性物质,故可以轻松逃 逸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少因 为治疗而对人体造成的额外伤害。
5
研究生科研汇报
细 胞 内 由 多 囊 泡 胞 内 体 (multivesicular
bodies, MVBs)向外出芽形成, 通过MVBs与细

胞膜融合, 由细胞主动分泌释放到细胞外的
腔内囊泡 (intraluminal vesicles, ILVs)。

直径约为30-150nm,具有“杯状”或
纳米粒子跟踪分析 (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 NTA)
测量外泌体的直径
Western-blot ( WB ) 法 或 磁 珠 分选的免疫学方法等可清楚地 分析外泌体表面存在标志蛋白
流式细胞技术
(flow cytometry, FACS) 分离外泌体并分析其纯度
A
被认为是细胞间分子交换和信息传递的生物纳米颗粒。
A
6
研究生科研汇报

人体中大约有1014个外泌体,近乎于平均每个细胞产生 1000-10000个。

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均分泌外泌体,恶性肿瘤细胞较非

恶性细胞能分泌更多外泌体。通过分析外泌体可以直接获得
癌细胞的基本信息。


被分泌出的外泌体会进入血液、唾液、尿液及乳汁等体


蛋白质

分子

细胞膜
细胞质
外泌体中生物 标志分子
蛋白质分子
核酸分子
核酸分子
反应癌细胞的状态, 具有作为衡量 细胞生理状态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由于其中丰富的内含物
可作为诊断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及其恶化程度的标志物
A
15
研究生科研汇报


体 与
改变细胞微环境 促进细胞重编程
靶肿 点瘤

“碟状”形态, 外侧含有脂质双分子层。
的 特 征
携带母体细胞特征性生物信息分子,如蛋白质、脂质、脱氧核糖核酸(DNA)、信使 RNA(mRNA)、微小RNA(miRNA)以及非编码RNA(Non-codingRNA)等。
表面标记蛋白主要有 Alix,TSG101,CD63,CD9,CD81和 HSP70。主要含有以下几种 物质:MHC I 类和/或 II 类分子、热休克蛋白(hsp)、四跨膜蛋白、整合素、细胞骨架 蛋白以及一些生物酶类。
液中,通过循环系统到达其他细胞与组织,产生远程调控作

用。
A
7
研究生科研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