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摘要介绍了周口市川汇区和西华县桃区的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桃树;果实病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桃疮痂病和桃褐腐病都是桃树上常见的果实病害[1],在周口川汇区、西华县桃区发病率较高。现将这2种病害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桃疮痂病

1.1症状鉴别

果实的肩部受害最早最重。病斑早期为暗褐色小圆点,后期变成黑色痣状斑点。病斑大小为2~3 mm,严重时病斑连片。病菌只在果实表皮组织内扩展。当病组织死亡后,果肉继续生长,造成果实表皮龟裂。嫩枝受害后则形成稍隆起的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常有流胶产生。叶片受害后,其背面出现不规则的淡褐色病斑。病斑较小,后期病斑可造成穿孔[2]。

1.2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半知菌类嗜果枝孢菌。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翌年4—5月,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果实、枝条和叶片上,引起初次侵染。病菌在果实上的潜伏期较长,为40~70 d,在新梢和叶片上为25~45 d。因此,早熟品种的果实尚未表现症状就被采收,往往被误认为是抗病品种,而晚熟品种发病症状严重,往往被认为是不抗病品种。气温在10 ℃以上时,枝条上的病斑开始产生孢子。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0~28 ℃,湿度为80%以上。多雨和潮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1.3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在冬剪时,剪除重病枝及枯梢,以减少越冬菌源。生长季节适时夏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可有效地减轻发病。对大型果品种,在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和定果,然后套袋,既可防病,又可提高桃果的外观品质。二是化学防治。春季发芽前全树喷1∶1∶100倍波尔多液,或3~5 °Bé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倍液。谢花后15 d,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3]。

2桃褐腐病

2.1症状鉴别

该病主要危害桃的果实,也能危害花和新梢。果实被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条件适宜时数日内可扩展至全果,果肉变褐腐烂,之后在烂果表面长出灰褐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常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容易脱落,但不少果实失水后变成僵果,悬挂枝上,翌年也不落。花瓣及柱头受害,开始出现褐色斑点,逐渐蔓延至花梗。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表面丛生灰霉,若天气干燥时则萎垂干枯,残留枝上,长久不脱落。嫩叶受害,自叶缘开始,病部变褐萎垂,最后病叶残留于枝上。病花、病果上的病菌可通过花梗、果梗蔓延到枝梢,形成溃疡斑。病斑长圆形,边缘紫褐色,中央稍凹陷,灰褐色。初期溃疡部常流胶,严重时小枝可被环缢而枯死。天气潮湿时,溃疡斑上出现灰色霉丛[4]。

2.2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为子囊菌链核盘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僵果或枝梢的溃疡部越冬,僵果是由病菌菌丝与果肉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大型菌核,病菌在僵果中可存活数年之久。升温后,僵果上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气流、水滴飞溅及昆虫传播,引起初次侵染。经伤口及皮孔侵入果实,也可直接从柱头、蜜腺侵入花器,再蔓延到新梢,以后在适宜条件下,还能长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花期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及采收贮运期温暖多湿发病严重。褐腐病的发生情况与虫害关系密切,在果实生长后期,若蛀果害虫严重,并且湿度过大,桃褐腐病常流行成灾,引起大量烂果、落果。病伤、机械伤多,有利于病菌侵染,发病较重;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也重。果实成熟后,一般果肉柔软多汁、味甜以及皮薄的品种较易感病。

2.3防治技术

一是农业防治。合理冬剪,适时夏剪,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雨季及时排除果园内积水,保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生长季节随时清理僵果、病枝,集中烧毁,同时进行深翻,将地面病残体深埋地下,以减少越冬菌源。加强治虫,有条件套袋的果园,果实膨大期进行套袋防病。二是药剂防治。桃树发芽前喷1次4~5 °Bé石硫合剂,或1∶1∶100倍波尔多液,以消灭树体上的越冬病菌。谢花后每隔10~14 d喷1次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

3参考文献

[1] 冯玉增,胡清坡.桃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2] 徐满成,王会玲,韩国英.桃树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果树,2004(3):41.

[3] 林晓安.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4] 李玉明,董人珲.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22):115,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