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式案例——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为例

合集下载

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第2 7卷 第 1 期 20 年 2 09 月
轻工杌糖 Lg t ih 血d咖 l Ma h n y c/e x
V0 . 7 No 1 12 . F b2 o e .0 9
[ 经营 ・ 集
姚 则 东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杭州 30 1 ) 104
co efrn uta cut s nZ e a gt isr it tego a vlec a p rd n eeo t a o a zt n h i d s il ls r i hj n e o h l l au hi t u ga ea dd vl i e t n i i c oi r e i o n tn b nO p n r i l ao n
行业构 成 。一是 化纤 业 。20 0 1年 底 , 纤业 有 纺 丝生 化
产线 15 , 4 条 其中进 口 13 ; 0 条 化纤加弹机 29台, 0 其
中进 口 I5台 , 0 1年共 生 产化纤 丝 4 .5万 t二是 1 20 28 ;
织造业 。20 年底 , 01 绍兴拥有各类 国产及进 口喷水、 喷气、 剑杆 、 片梭无梭织机 2 7 20 6台 , 中进 口 899 其 5 台; 梭织 机 863台。生 产 各 类 化 纤 、 纺 面 料 2 .5 0 混 0 2
1 绍 兴纺 织产 业集 群
末, 绍兴共有纺织企业 42 1 , 5 个 占全市企业数的 4 . 8 7 %。纺织行业总产值 542 亿元 , 1 2 .2 占市工业总产值 的 5 .7 , 93 % 占全 国纺织业 产值的 1%。年织造能力 5 2 0亿 m, 占全 国纺织 品总产量 的 16 年印染能力达 /, 3 O亿 m, 占全 国的 151J / -。 L 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是 由一系列与纺织产业相关的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从企业融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统 产业 集 群 在 我 国浙 江最 为 典 型 , 当地有 称 之 为特 色产业 区 ,也有 称 之 为 “ 状 经 济 ” 目前 浙 江 已 块 。
在 国际 竞 争 中处 于 劣 势 ,但 通 过 中 小 企 业 集 聚 成 群 ,并 以不 起 眼 的 传 统 产 业 ,如 纺 织 、服 装 、制
维普资讯
1 8







20 02
8 0万人 口中 ,约 有 1 0万 劳 动 力 从 事 与 领 带 有 关 的 生 产经 营 活 动 。19 9 9年生 产领 带 2 5亿 条 ( 中出 . 其 口 12亿 条 ) . ,占 国 内 生 产 总 量 的 8 %、 国 际 生 产 0
从 企 业 融 资 的 角 度 看 产 业 集 群 的 竞 争 优 势
— —
以嵊 州领 带 产 业 集 群 为例
魏 守 华 ,邵 东涛
( 北京 大 学 城 市与 环境 系 ,北京 10 7 ) 08 1
摘 要 : 意 大 利 的 中 北 部 地 区 、 国 的 加 州 到 中 国 的浙 江 省 , 小 企 业 产 业 集 群 的 区 域 经 济 模 式 , 现 出 巨 大 的 经 从 美 中 表 济 活 力 。产 业 集 群 的 微 观 基 础 是 企 业 的经 营 能 力 , 资 金 是 企 业 、 别 是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的 “ 液 ” “ 滑 剂 ” 本 而 特 血 和 润 。 文 从 企 业 融 资 的 角 度 分 析 产 业 集 群 内 中小 企 业 融 资 的 特 点 , 资 本 推 动 力 来 阐 释 其 竞 争 优 势 , 以 嵊 州 领 带 产 业 用 并 集群 内中小企业融 资为例进一 步佐证 , 希望供 类似产业集 群参考 和对照 。 也 关 键 词 : 业 集 群 ; 小 企 业 ; 业 融 资 ; 州 ; 带 产 业 ; 争 优 势 产 中 企 嵊 领 竞

产业集群与转型升级_基于浙江纺织业的研究

产业集群与转型升级_基于浙江纺织业的研究

— 2 0 8 —
产业集群与转型升级
在产业链和价 值 链 中 的 地 位 , 进而获取更多的价值和 利益 。 这一点对于传统产业 集 聚 特 色 明 显 的 浙 江 产 业 的转型发展 尤 为 重 要 。 因 此 , 产业升级不仅仅是企业 自身发展的需要 , 也是提升 产 业 集 聚 区 发 展 后 劲 、 增强 地区竞争力的必由路径 。 本 文 从 浙 江 产 业 集 群 现 状 出 发, 描述浙江产业集群的形 成 和 演 化 特 征 , 并以绍兴纺 为传 织行业作为典 型 案 例 剖 析 产 业 升 级 的 演 化 路 径 , 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参考 。 2 0 0 8 年浙江省 分 行 业 的 产 业 集 群 中 年 销 售 收 入 超 过 超过1 1 0 0 0 亿元的 行 业 有 9 个 , 5 0 0亿元的行业有6 个; 其中 , 纺织业和电气机械 及 器 材 制 造 业 内 产 业 集 群 销售收入分别 为 5 7 2 3亿元和3 1 4 6 亿 元 ②。 从 分 行 业 浙江省纺织业产业集群共吸纳 1 从业人员数量看 , 6 3. 8 , 万人 ; 其中 , 电气机 械 及 器 材 制 造 业 ( 纺织 9 7. 4万 人) 、 、 服装业 ( 通用设备制造业( 8 3. 1 9万 人) 7 3. 3 6万人) 皮革羽绒制造业 ( 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6 9. 4 6万 人) ( 。 可见 , 浙江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传 统 产 6 2. 7 7 万人 ) 业。 深入分析浙江产业集群 的 起 源 与 现 状 , 可 以 发 现, 产业集群是以同类产品生 产 企 业 及 相 关 机 构 在 特 定地理区域大规模集聚为 主 要 特 征 , 依托基础设施、 信 息、 技术及劳动 力 等 资 源 的 共 享 而 形 成 的 庞 大 配 套 分 工协作 、 柔性制造和产业 创 新 体 系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产 业集群在浙江省蓬勃兴起与 发 展 壮 大 为 浙 江 省 工 业 经 济的发展注入 了 全 新 的 活 力 , 成为创造浙江经济奇迹 的重要动力 , 其中纺织业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传 统产业 ① 的集 群 是 浙 江 产 业 集 群 中 的 一 个 显 著 特 征 。 据历年统计数 据 , 我们将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情况总 结为表 1。

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途径问题实证分析——以绍兴市柯桥镇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途径问题实证分析——以绍兴市柯桥镇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主要 以广东 地 区 的 F 集群 模 式为 代表 , 东 莞 的 I DI 如 T产业 集群 ; 内源 型产业 集群 主 要 以浙江 “ 状 ” 块 产
业集群为代表, 如绍兴柯桥 的纺织产业集群。 以往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研究更多的停 留在理论层面, 而且较多地关注外源型产业集群嵌 人全球价值链的问题, 对内源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 的实证研究较少。 鉴于此 , 本文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 群为调查对象, 比较了传统产业集群 中位于价值链不 同层级企业的现状和演变路径, 进而探索我国传统
入; 一类 是 公 司演 变路 径 描 述 , 括公 司现 阶段 所 处价 值 链 位置 , 司上 一 阶段 业 务 , 司未 来业 务 方 包 公 公
向。其 中, 公司现状描述主要 以公司所处价值链位置进行区分 : 表示制版公司 , 表示印花纸公司。 表 1 2 3 示印花加工公司, 表示印花布贸易公司; 4 年经营收入 、 年净利润率和年研发投入均指近两年来的平均值。 ( ) 二 调研过 程 与数据 收集 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为绍兴市柯桥镇纺织产业集群 内的中小企业 , 笔者主要借助当地私人关系 网络 。 以及 当地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引荐 , 通过走访调查 , 电话调查 。 — i调查 以及行业协会内部资料 E ma l 调查等形式 , 共发放问卷 10 , 4 份 回收 18 , 2 份 回收率 为 9 . 其 中有效 问卷 15 。 1 %, 4 1 份 有效 回收率 为 8. 。 2 % 根据问卷填写、 1 笔者走访调查 以及行业协会资料等 区分纸印花加工价值链上的四类企业数为 : 制 版企业 9家 ( 内共有 制版 企业 1 )印花纸 企业 3 群 0家 , 7家 , 印花加 工企 业 3 家 , 1 印花布 贸易公 司 3 家 。 8

全球纺织产业转移背景下绍兴纺织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

全球纺织产业转移背景下绍兴纺织产业升级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全球纺织产业转移背景下绍兴纺织产业升级研究1 相关理论概述1.1 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其他国家或地区转移的现象或过程。

产业转移的基础是各国或地区间由于要素察赋、技术差距和产业分工不同而形成的产业梯度。

国外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随后不断发展深化,形成了很多理论,它们互相补充,为西部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

克鲁默和海特等人(20世纪下半叶)以赫希曼和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托,以美国经济学家费农等人首创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为依据,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证实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产业梯度差异,使得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21世纪60年代,普雷维什借鉴了汉密尔顿、李斯特等人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率先提出了“中心—外围”结构,强调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实现工业化而产生的被迫性产业移入需求,其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分析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

王缉慈等(2007)从国际制造业活动地理转移的视角,结合案例提出集群理论不能只强调企业群聚或共生(co-location)的好处,而应该分析集群是如何演进,以及转移、衰退或消亡的。

王楠(2009)立足于地理学的空间研究,并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与手段,通过对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分析,从基础理论、支撑理论、核心理论及拓展理论四个角度,对产业转移传统理论进行框架重构;从地理学角度重新建立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的理论架构。

1.2 产业升级理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不仅包括产业产出总量的增加,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深入,全球价值链治理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产业升级又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即它一方面包括价值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如何通过企业内部的研发及技术管理的升级,获得比以前更高的价值比例;另一方面又指处于非主导地位的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使自己在价值链上捕捉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得以提升。

产业升级背景下行业协会的发展研究——以绍兴轻纺产业协会为例

产业升级背景下行业协会的发展研究——以绍兴轻纺产业协会为例
维普资讯
产升背下业会发研 业级景行协的展究

以绍 兴 轻 纺产 业 协会 为 例
郑 雨尧 娄钰 华
文 /许 庆 高
行业 协会 是 依 照 国 家有 关法 律 法 政府无法完成 ,依靠单个企业也无法 府决策提供参考。
规 , 同业 经济 组 织 及 相 关 单 位 自愿 完成 ,根 据 西 方社 会学 的公 共 选 择理 有
的“ 贸” 外 革命 , 拉开 了绍 兴轻纺产业 纺 、 绒 等 行 业 协 会相 继 成 立 。 目前 , 政 事 业现 职 人 员 兼 任 ,协 会 变 成 了 行 平 集群 国际化进程 的大幕 。以国际贸易 共有会员企业 10 余 家, 中, 00 其 服装、 政主管部 门的机构 ,不能真正代表行
纺 织 是绍 兴 县 的 支柱 产业 ,而 纺
项 长期展 战略。
决策 。针对行业 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和 织行业协会却是覆盖率 最低、作用发
面对 如 此 重 大 的 产 业 升 级 任 务 , 企业反应 的一件和 的要求 ,开展行业 挥 最 弱 的 协会 之 一 。纺 织 协会 现 有 会
为纽带 , 兴轻纺集群 已经与全球市 家纺等行业覆盖率为 7 % 以上 ; 绍 0 印染 业 的 利益 ,没 有 实 现真 正意 义 上 的 自 场 建 立 起 广 泛 的业 务 联 系 , 大 地 拓 行 业 协 会 已有 会 员 企 业 10家 , 占规 主 办 会 。 极 0 展 了企 业 的 发 展 空 间 。 不 过 , 果 从 模 以上 印染 企 业 的 7 % 。 如 0 ( ) 务 功 能 不 强 , 能 作 用 发 二 服 职
略举措来深度嵌入全球 纺织服装生产 管理 、 负担过重 、 产业链上下游矛盾纠 务理事会 员反 应 ,0 6年协会 的活动 20 网络 , 充分利用 国内外资源 , 以确保集 纷等 问题 ,有行业协会 出面像政府部 就是开 了一次大会 ,组织了一 次赴宁

产业集聚与外部规模经济_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_刘跃军

产业集聚与外部规模经济_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形成机理_刘跃军

Business !
·257·
商界论坛
产业经济
图 1 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图 1 中,ACa 表示东部地区纺织品生产的单位产出成本,ACb 表示 具有资源禀赋的中西部地区纺织品生产的单位产出成本。在外部规模经 济作用下,两个区域的单位产出成本曲线 ACa 和 ACb 都向右下方倾斜。 而在任何给定的产出规模下,ACb 总是位于 ACa 之下,表明具有资源禀 赋的地区更具有纺织品生产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东部地区纺织生产 的集群化,由产业集聚而形成的总产出规模达到 Q1 水平,单位产出成 本为 AC1 ,而中西部地区纺织生产呈分散状态,产出规模在 Q2 水平, 单位产出成本为 AC2 。AC2 > AC1 ,说明具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尽管存在 潜在的成本优势,但由于产业集聚程度低,难以分享外部规模经济效 应,反而使东部地区的纺织产业借助外部规模经济获得竞争优势地位, 并且这种优势会如同滚雪球一般自我积累和自我强化,形成持久性优 势。
这种既定的甚至是不合理的分工模式之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当东部 地区纺织企业通过产业集聚获得竞争优势时,强烈的外部规模经济会巩 固已有的分工模式。即使当其它地区已经具备了更低成本优势时,这些 地区仍会为维护其优势地位而人为控制成本,造成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 的损失。
事实也是如此,在纺织业持续增长的背后,东部地区已渐渐感觉到 了危机: 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土地价格迅速攀升,劳动力 成本逐渐攀高,劳动密集度高且附加值较低的纺织品生产开始出现向中 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二是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实力、完善的市场网 络、品牌及资金优势,继续主导着高附加值的纺织品市场,基于外部规 模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面临挑战。
作者简介: 刘跃军 ( 1963 - ) ,男,汉族,河南郑州市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单位: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方向: 企业战 略管理、企业创新。 李亚南 ( 1988 - ) ,女,汉族,河南南阳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 中原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企业战略管理。

建设创新平台 服务产业集群——浙江绍兴依托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

建设创新平台 服务产业集群——浙江绍兴依托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

营造创新氛 围
平 台 积 极 营 造 纺 织 创 意 设 计 环 境 ,先 后 与 意 大利 、德 国 、韩 国等 多
家 知 名设 计 公 司合 作 创建 “ 织艺 术 纺
构建全程服务体 系 , 实现联动高效运行
设 计 中心 ” ,创新 设 计服 务 得 到 了纺 下诞 生 的 。所 以说 “ 代 纺织 技 术及 新 服务 平 台 ” 紧紧 围 绕纺 织 技术 创 新 现 装备 创 新 服务 平 台 ” 的创 建 ,既 是绍 为 中 小 企 业 提 供 先 进 适 用 的 专 业 技 织 企 业 的普 遍 认 可 ,原创 花 样成 了纺 兴 产业 发展 和 转 变 发展 方 式 的需 求 , 术 服务 。其 下设 的 产 品质 量检 测 、纺 织 产 品提 高 附 加值 的 杀 手锏 。 目前 平 O 余家 ,使用户企 也是 市场催 生 的 。 织 技术 推 广 、创 新 花样 设 计 、流 行 面 台已有 固定客户 1 0 倍 料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 、面料小样制 业 的产 品 附 加值 普 遍 提 升2 以上 ,
高 ,纺 织 业劳 动 力密 集 型 的优 势 逐渐 授 权 14 ,培 养 硕 、 博 及 高 级 专业 3项
6 丧 失 ,企 业 利润普 遍 较 低 。 出于 市场 工程 技术 人才4 人 。
培育创 意产业 、
的需求 和竞 争 的 需要 ,绍 兴纺 织 业急 需提 高 产 品质 量 和档 次 ,开 发 新 产 品 和 新工 艺 ,绍 兴 纺 织业 急 需技 术创 新 的 支撑 ,浙 江 绍 兴 “ 代 纺织 技 术及 现 装备 创 新 服务 平 台 ”就 是 在这 种 背景 绍 兴 “ 代 纺 织 技 术 及 装 备 创 现
绍 兴 “ 代 纺 织 技 术 及 装 备 创 服 务质 量 ,力 求技 术创 新 服务 全 面 、 现

企业集群的营销效应分析--以绍兴县纺织面料中小企业集群为例

企业集群的营销效应分析--以绍兴县纺织面料中小企业集群为例
力 的限制 , 提升其基于特殊能力和专业性 的区域形 象 , 发挥产品
着很重要 的作用 。 3集群营销优势。 . 集群的营销优势体 现在集群整体 为满足共 同市场 目标而形成 的营销组 合优势 , 括产品 、 包 价格 、 道和促 渠 销等因素 的相互配合 。 市场 和产 品优势 。 企业聚集形成规模生产 , 同时创造 了巨大 需求空间 ; 集群 的弹性生产 机制 、 于企业 和市场 之间 的 “ 介 中间

1 . 9
51 .
85 .
1. 4 6
1. 99
3. 00
5. 73
1 . 纺织 面料 的 区域 优势地位 62 . 1. 30 3. 5 0 3. 78 4. 21 4. 80 5. 1 6
到威廉姆森 的中间性组织 ,众 多学者认 为企业 集群具有 规模 经
济、 成本节约 、 学习创新 、 品牌广告等集群效应 , 相应地为集群带 来 了生产成本 、 差异化创新 、 区域 营销 和国内国际市场等多方面 的优势。 波特 的企业 集群新 竞争优 势理论 ( EP r r 9 8《 群 M. .o e, 9 , 簇 t 1 与新竞争 经济学 》) 出了包括市场需求 、 提 用户和替代产 品竞争 者等要素在 内的 “ 菱形”框架 , 开始强 调市 场因素对提升集群竞 争优势 的重要作用 , 集群营销效应也因此 日益受到关注 。
场销售基础 。 培育 区域专业市场是发挥集群 营销效 应的重要 途径 。所谓 专业市场 , 是指 在一 定区域内形成并具有一定规模 , 以一种或几
随着近年来 国内外企业集群发展 的巨大成功 ,企业 集群的
组织形式及各种集群效应 日益受 到学术界 内外 的关 注。 从亚 当・ 斯密的专业化分工 , 马歇尔 的外部经济 , 到韦伯的工业 聚集 , 再

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分类研究——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

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分类研究——以中国纺织产业为例
业 区 分 类 》 一 文 中提 出 了 四 种 典 型 的 产 业 区 类
种 集 群 经 济 对 应 不 同 的 表 现 形 态 。 通 过 区 域 问
型 : 马 歇 尔 式 产 业 区 , 大 利 式 产 业 区 为 其 变 ① 意 体 形 式 ; 轮 轴 式 产 业 区 , 地 域 结 构 围 绕 一 种 ② 其 或 几 种 工 业 的 一 个 或 多 个 主 要 企 业 ; 卫 星 平 台 ③
二 、 业集群 形态分 类研究 的国 内外 动态 产
S h t( 9 5 认 为 集 群 有 两 种 差 异 明 显 的 c mi 1 9 ) z
前 在 这 两个 省 份 , 个 别 市 、 、 或村 为 范 围 , 以 县 镇
集 中 某 种 产 品 的 社 会 化 生 产 所 形 成 纺 织 产 业 集
态 分 类 问题 并 总 结 相 互 关 系 , 而 为 中 国 纺 织 产 业 集 群 的 演 化 研 究 奠 定 了基 础 。 从 关 键 词 产 业 集 群 演化 形 态 纺 织
方 澜 , 海 理 工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讲 师 上 王 莉 , 济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讲 师 同
产 业 集 群 或 产 业 集 聚 ( n u tilCl se ) 是 I d s a u tr , r
指 在 某 一 特 定 的产 业 领 域 , 常 以 一 主 导 产 业 为 通
核 心 , 量 联 系 密 切 的 企 业 及 相 关 支 持 机 构 在 空 大
德 鹏 ,0 2 , 争 优 势 逐 步 增 强 。所 以 产 业 集 群 20 )竞 演 化 发 展 的基础 是 集 群形 态 , 态也 是 产业 集 群 形
式 产 业 区 , 要 由跨 国公 司 的 分 支 工 厂 组 成 。 这 主 些 T厂 可能 是 高技 术的 , 主要 由低 T资 、 税 、 或 低 公 众 资 助 的 机 构 组 成 ;④ 围 家 力 量 依 赖 型 产 业 区 。Ha tr 1 9 ) 新 产 业 区 归 纳 为 两 种 类 型 : ye ( 9 7 将 ① 大 量 中 小 企 业 为 主 的 产 业 区 ; 以 大 企 业 为 核 心 ② 的 中 小 企 业 集 聚 区 。 P trK orn a和 Jr y ee n rig ogMe - e tme ( 9 8) 对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产 业 集 群 研 究 r a r 19 在 S

纺织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策略研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纺织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策略研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维普资讯
纺织产业集群供应链 管理信息化策略研 究
— —
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 为例
孟 万 化
( 兴 文 理 学 院 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 江 绍 兴 3 20 绍 浙 1 00)
摘要 : 应 链 管 理 作 为 现代 企 业 管 理 的重 要 手 段 , 企 业 信 息 化 发 展 到 一 定 程 度 后 的 产 物 , 企 业 信 息 化 是 实 施 供 应 链 管 供 是 而 理 的基 础 。 过 对 纺织 产业 集 群 的企 业 内部 供 应 链 信 息 化 和外 部 供 应 链 信息 化 状 况 的 分 析 , 出 了供 应 链 管 理信 息 化 建 设 通 指 存 在 的问 题 , 出 了相 应 的对 策 , 求 寻 找 出一 条 适 合 纺 织 产业 集 群 整 体 发 展 的供 应 链 管 理信 息化 道 路 。 提 力
地 向更高层 次发展 。2 世 纪 的竞争将 不单 是企业 与企 1
县 市 已形 成 了以纺 织 生产 为 特色 的专业 化 产 业 区 , 纺
织 品产 量居 全 国之首 , 中 1 其 1家化纤 企业 年产 化纤 原 料 9 0万 t 区域 内有 28 3家织 造企 业 , 有 3 3万 台 , 3 拥 1 各 类织 机 ,面料 年产 量 达 2 7亿 1,6 T 16家 印 染 厂每 年 I 可生 产 6 2亿 1 印 染 布 ,4 T I 4 3家 服 装 厂 每 年加 工 服装 112亿 件 , 成 了从 纤 维生 产 到纺 纱 、 造 、 整 、 3 形 织 染 服
装、 纺机 的完 整 的纺织 产业 链 。绍兴 纺织 产业集 群 中 , 市 区和 绍兴 县 以化纤 产品 为主 ,周边 4个 县市 的上虞

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策略研究作者:乔红学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7期摘要:纺织业是绍兴县的支柱产业,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群。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双重影响,特别是纺织产业长期快速发展产生的积累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绍兴县纺织产业的发展正经受着十分严峻的考验。

生产性服务是产业集群形成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中嵌入生产性服务,可提升纺织制造企业的附加值、降低制造企业成本和增强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45-02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纺织产业集群之一,绍兴县纺织业已经形成了由聚酯、化纤、织造、印染、服装行业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围绕该产业链出现了纺织机、印染助剂、技术服务、纺织软件等辅助性行业,形成了较为完成、配套协作的产业体系。

这些内在联系紧密并频繁互动的行业及其所有企业,构成了一个产业链比较完整、业内各子产业集群区域分布比较集中、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集群。

但在发展过程中,绍兴县的纺织产业也积累起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纺织业的持续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绍兴县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至2010年末,全县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027家,其中,化纤企业63家,织造企业699家,印染企业197家,服装企业95家。

固定资产545.33亿元,产值1538.74亿元,销售1518.76亿元(占全县工业销售的63.1%),实现利润60.72亿元,上交税金38.90亿元,纺织品出口73.32亿美元。

尤其是化纤、面料和印染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有一定比重。

化纤年产达256.85万吨,约占全国的8%;各类面料年产53.6亿米,约占全国的10%;印染年产量达到187亿米,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索_娄淼英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索_娄淼英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索_娄淼英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索*娄淼英,李海燕,⾦丹妮,陆姣姣(绍兴⽂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摘要:纺织业在我国是⼀个劳动密集程度⾼和对外依存度较⼤的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绍兴地区形成了⼀定的纺织产业规模,但还没有形成⼀个有机协作的纺织产业集群。

本研究通过对绍兴地区纺织产业集群现状的分析,深⼊探讨中国尤其是绍兴在纺织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客观分析绍兴地区在未来⼏年中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发展策略纺织是我市国民经济传统⽀柱产业和重要的民⽣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等⽅⾯发挥着重要作⽤,在今后相当长⼀段时间,纺织⾏业在稳定就业,稳定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仍然会产⽣重要的作⽤,所以纺织⾏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事关国计民⽣和社会稳定。

近⼏年,纺织业虽稳步增长,但从增长态势上看正在逐步放缓,⽽全球⾦融危机的爆发,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这恰好暴露并放⼤了纺织产业集群上的⼀系列问题,从⽽促使⼈们把焦点汇聚到整个纺织产业结构上去。

绍兴是以依靠纺织作为经济命脉的城市,纺织的未来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绍兴的经济增长。

因此,研究和探索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态势,有利于绍兴纺织产业摆脱困境,推动其更好的发展,并为政府和企业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有利于其作出更好的决策和发展策略。

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纺织业已经成为绍兴的⽀柱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0%以上,但其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且是粗放型发展。

受美国次贷危机、⼈民币升值、出⼝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加⼯贸易政策调整、劳动⼒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业界巨头也出现严重危机,这给绍兴县的纺织企业和商家们⼼头蒙上了⼀层厚厚的阴霾。

产业集群的演进规律探析——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产业集群的演进规律探析——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小生意 , 早在 6 o年代 , 绍兴农村 从事 副业 的人就很多 了。 到了改
罗、 绸三大类 ; 齐贤产品主要为缎类 , 素缎 、 有 玄色缎 、 藏青缎等 。 12 9 4年 , 人造 丝传 人中国 , 齐贤镇 瑞云祥绸厂率 先使 用 , 织仿 丝 花缎 , 投放市场称 “ 摩登 花缎 ”, 以假乱真 , 益颇 丰。 效 各厂 、 各机
象 , 的关联 、 内在 交流 、 合作与竞争 才是产业集群 的本质 。 ‘


产 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产业集群作为产业发展演进过程 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是特
定 的资源禀赋 、 文化基因 、 制度安排 以及 人力 资本 等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有序运行的必然产物。 ( ) 一 自然 禀赋
集聚创造了十分便利 的资源性条件 。
维普资讯
■■■l
关注政府 ・O E N E T G V RM N
产 业集群 响 演 进 规 律 搞 析
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
文/ 刘孟 达
产业集群是指 由众多 自主独立企业 ,在某一特定领域 内和


位优势 , 如靠近大学和科研 机构 , 本地能够提供产品生产初期所
成区域性分工 , 中嵊县 、 其 诸暨 、 昌以生产 蚕丝为 主 , 新 山阴 、 会
稽 以丝织 、 印染为主 , 并且成为 当地 经济发展 中的支柱产 业 。 清 末, 丝绸纺织业 主要集 中在山阴华舍 、 贤一带 , 齐 已形成 了颇具 规模的丝绸 染织集 聚地 , “ 有 日出华舍万丈绸”之誉 。 民国初期 , 华 舍 、 贤两地 开始采用 日本产 铁制拉机 。 齐 华舍 丝绸织品有 纺 、
销往全 国各地并 由香港转销东南亚 国家。

产业集群发展中人文因素的作用分析——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产业集群发展中人文因素的作用分析——以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f co e o c sma k nt ee rysa eo em a k t,heh n i a t r a n i p  ̄a tr l nt eprncp lp rsa d fco e o c s’ a trr s ur e r et a l tg ft r es t uma t f co plya m o n oe i i i a a t n a trr s ure i h h y s h
【 摘要 】 人文 因素是在人们的长期 交往 中形成的 , 涵盖传统文化、 文网络等要素 , 人 它在产业集群发展 中经历 了一 个功 能转变 的过程。 对浙江绍兴纺织产业集群 的研究 可见 , 市场发展 早期要素市场缺失的情 况下, 文因素对产业集群 中集群主体和要素 从 在 人 资 源的聚集发挥 了重大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产业集群 中的人格化 交易 日益成为 市场交 易的障碍 , 文因素治理经济交易 人 的功能制约 了区域经济发展 。 因而, 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 中, 保持人文 因素的开放性 、 实现与外部环境 的同步变化就显得 十分重要。
— —
A C s td e ete n ut h o ig Z e a g rvn e ae u y fh x l Id s y nS axn . hj n o ic S ot T i ri i P
Z uXig h n T n ine g XuYu h i h n z e , a g a fn , e a J
t n l u t r , u n it e s n n B t h r safn t n l r so ain o u n t fco ed v lp n f n u t a cu tr i a l e h ma si n t a dS o 、 u e ewa ci a a f r t f ma i tr i t e eo me t d sr l s - o c u c O t u o tn m o h ya s n h oi i l e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成功案例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成功案例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成功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升级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在特色产业集群中,数字化升级的成功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本文将通过介绍一个实实在在的成功案例,为大家展示数字化升级对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

浙江某小县城的柴杂果蔬批发市场,作为当地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依靠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运作。

然而,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线下交易的繁琐性开始制约市场的发展。

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市场管理方决定进行数字化升级。

首先,市场管理方采用了在线交易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交易的无缝对接。

通过线上平台,供应商可以发布产品信息,并与买家进行交流和洽谈。

买家可以在平台上查找所需产品,并直接与供应商进行交易。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消除了传统交易方式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其次,市场管理方引入了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货物流向的实时监控。

通过在货物上安装传感器,监控货物的位置、温度和湿度等指标。

这样一来,供应商和买家在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了解货物的状态,避免了因为信息不及时导致的误解和纠纷。

同时,也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货损的概率。

此外,市场管理方还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市场分析系统。

通过对交易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市场管理方可以了解市场的动态,发现潜在趋势和机会,制定更加科学的经营策略。

供应商和买家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市场定位,迎合市场需求,提高销售额。

数字化升级使得这个小县城的柴杂果蔬批发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

供应商和买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简便和高效,货物的流通速度加快,市场的整体运作更加规范和可控。

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这个成功案例生动地展现了数字化升级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中小企业可以打破传统交易的限制,提高交易效率和准确性。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案例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案例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案例案例一:某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培育某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是该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的典型案例。

该地区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促进了相关企业的集聚和合作发展。

首先,该地区政府制定了针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优惠政策,给予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方面的扶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政策环境。

其次,政府积极组织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活动,举办纺织服装行业的展览会和研讨会,为企业提供了发展交流的平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合作和创新。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政策,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为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推动了该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

案例二:某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培育某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该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的成功案例。

该市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培育产业集群为重点。

首先,该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提供现代化的厂房和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电子信息企业落户。

政府还为入园企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贷款支持等,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其次,政府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电子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分享,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政府还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和协同发展。

政府鼓励企业间进行技术合作和项目合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升了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该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培育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政府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了电子信息企业的集聚和合作发展,使得该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绍兴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绍兴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绍兴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绍兴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引言绍兴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浙江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绍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繁荣的经济中心。

在过去几十年里,绍兴逐渐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如纺织、婴童用品、酿酒和文化创意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绍兴的产业集群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绍兴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绍兴的产业集群竞争力。

一、绍兴产业集群的现状和特点1.1 绍兴的产业集群绍兴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纺织、婴童用品、酿酒和文化创意等领域。

各个产业集群之间形成了一个协同发展的关系,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纺织产业集群是绍兴最早兴起的产业之一。

绍兴的纺织产业起源于宋代,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纺织产业基地。

绍兴的纺织企业主要以家庭式小作坊为主,但在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以创新为核心的中小企业。

婴童用品产业集群是绍兴的另一个亮点。

绍兴的婴童用品企业以制造高品质、高质量的产品而闻名。

目前,绍兴的婴童用品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

酿酒产业集群是绍兴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绍兴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其中以绍兴黄酒最为著名。

绍兴的酿酒产业集群包括了酒厂、糟坊、调配厂等各个环节。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绍兴的新兴产业之一。

绍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地域特色,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1.2 绍兴产业集群的特点绍兴的产业集群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绍兴的产业集群规模适中。

绍兴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小,但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这种适中规模的产业集群更容易形成协同效应和核心竞争力。

第二,绍兴的产业集群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绍兴的产业集群往往以某一特定产业为核心,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绍兴的产业集群拥有完善的产业链。

绍兴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节地型分散化产业组织模式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对策探讨——以绍兴纺织产业为例

节地型分散化产业组织模式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对策探讨——以绍兴纺织产业为例

决 于 其 资源 优 势条 件 , 以具有 比较优 势 的 要素 和 条件 选 择 产 业 分 工和 专 业 化 , 成 相 对 优 势 。但 是 , 形 随着 产 业 集 群 的 扩 大 , 兴 也 面 临 着 一 个 很 大 的 问题 一一 即 土 地 资 源 的 稀 缺 绍 性 。随 着企业 的增 多 , 土地 资源 越来 越稀 缺 , 业面 临着 土地 企 成 本 、厂房租 赁成 本的增 加等一 系列 的成 本 问题 。 为 了 更 好 的 解 决 土 地 资 源 制 约 的 问 题 , 兴 纺 织 产 业 积 绍 极 创新 组 织模 式 , 变 了先前一 体化 的生产模 式 , 转 采取 了分 散 化节地 型 生产 模式 , 以工 贸一 体 的纺 织企 业为 龙头 , 即 以牵 经 户为 中介 , 以织机 户为最 终生 产者 。 绍 兴市 的纺 织 企 业将 订 单 交 由外包 生 产 , 外 包 的对 象 其
Os -t c n my l区域经济 i i o o bc e
节地型分散化产业组织模式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对策探讨
— —
以绍兴纺织产业为例
李 晓 冰
杭 州 电子 科技 大 学 管理 学 院
浙 江杭 州 的情 况下 , 江某些地 区通过 组织模 式创 新 , 充分利 用土 地资 源的基础上 实现 了产业 竞争 浙 在
二 绍 兴 纺 织 业 的 节地 型 分散 化产 业 组 织 模 式 分 析
( ) 绍 兴 纺织 业 的运 行 模 式 一 本 文称 之 为牵 经户 ( 当地 称牵 经 车户 )牵 经 户接 到订 单 , , 在预 浙 江 绍 兴纺 织 产 业 具有 较 强 的 竞争 力 , 很 大 程 度上 取 在 期 完成 牵 经生产 时 间前提 下 , 算 出所需 织机 量 , 外 包给 织 计 再 地 区 已经 跨 越 了 “ 技 起 飞 ” 阶段 , 入 了一 个 相 对 稳 定 科 进 的 阶 段 。 目前 大 多 数 发 达 国 家 R&D强 度 在 3 %左 右 。 ( 图 如 1 ) 因此 , 科 技 经 费 的 投 入 总额 上 来 看 , 京 市 经 费 投 入 从 北 已经 占到 地 区GDP的5. 2 处 于 一 个 较 为 饱 和 的位 置 。 8 %, 要 进 一 步 发挥 R&D投 入 对 科 技 产 出 的作 用 , 应将 注 意力 转 移 到 R&D投 入 的结 构上 面 来 。 科 技 投 入 来 源 主 要 有 政 府 经 费 、企 业 资 金投 入 、 与 其 他 机 构 三 种 。发 达 国 家 的 R&D经 费 普 遍 呈 企 业 导 向 型 投 入 结 构 , 业 资 金 占R&D经 费 比例 在 7 %左 右 。根 据 北 京 企 0 市 2 1 相 关数 据 , 京市 2 1 年度 , 01 年 北 00 R&D经 费 筹 集 总 额 为 8 1 2 4 元 , 中 来 自政 府 的有 4 2 7 9 元 , 自企 2 3 万 8 其 704万 来 业 的为2 6 6 0 元 , 184 万 占R&D经 费 筹 集 总 额 的 2 4 与 6. %, 发达 国 家 和地 区 的7 %左 右 的 国 际 经 验 相 去 甚 远 。 这 也 是 O 阻碍 科 技 资 金 发 挥 效 用 的桎 梏 之 一 , 时也 说 明北 京地 区 , 同 研 发 主体 仍 然 没 有 完全 转 向企 业 。 按 照 支 出分 类 , R&D支 出按 活 动 类 型 分 为基 础 研 究 、 应 用 研 究 、 与试 验 发 展 三 个 方 向 。 根 据 2 1 年 北 京 统 计 0 1 年 鉴 , 京 市 2 0 度 在 基 础 研 究 、应 用 研 究 、实 验 与 发 北 01 年 展 研 究 领 域 的 支 出额 分 别 为 9 6 0 万 元 、2 6 6 0 元 、 5 19 18 4 万 5 9 4 8 元 。 其 中 , 础 研 究 占总 支 出 额 的 l . %, 发 0 37万 基 16 与 达 国 家 1 %左 右 的 水 平 仍 然 有 一 定 差 距 。这 和 我 国 科 技 经 5 费 来 源 由 政 府 导 向 型 向企 业 导 向型 转 变 有 一 定 的 关 系 , 由 于企业 更加重视研 发投入的短期经济 效益 , 而试 验 发 展 的 经费 投 入 较 应 用 研 究 与 基 础 研 究 的 经 济 效 益 发 挥 周 期 短 , 因 此企 业 更 倾 向于将 研 发投 入 投 向试 验 发展 。 2 &D 、R 人员 的产 出弹性 分 析 在 计 量 方 程 中 , =1 4 3 9 这说 明 当R&D人员 投 b . 1 0 。 1 入 增 加 1 , 技 产 出 将 增 加 1 4 3 9 % 科 . 1 0 %左 右 。这 样 的一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nterprise E conomy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探索式案例分析———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为例□陈瑾[摘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成为经济体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但与国外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相比,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因此,加快构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其进一步转型升级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发现集群演进轨迹经历了从培育、发展、成熟到转型这一生命周期,集群各阶段既呈现出与其他集群都具有的共性,又有其特质。

该集群各阶段持续更替的动因,也印证了集群各阶段升级的一般条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造成了极大影响。

这一方面暴露出集群发展中存在着隐忧问题,对集群抗危机、风险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阐明成熟期集群只有不断进行转型升级,通过着力提升产业链、营销链、价值链、循环链、服务链五大路径,才能实现更具国际综合竞争力的现代纺织产业集群这一宏伟目标。

[关键词]中小企业;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中图分类号]F27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12-0076-0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分层梯度式升级模式研究”(批准号:09BJY051)[作者简介]陈瑾,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江西南昌330077)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luster become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conomic force,while,compared with thatof foreign countries,our competitiveness is relatively weak.Therefore,how to quick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luster and guide them for furthe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as become a highlight of our country.Based on case studies on the Shaoxing textile industry cluster,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cluster evolves from cultivation,development,maturity to transition,with same similarities as other clusters and also its own features at various stages.The causes of continuous alternations of the cluster at every stage confirm general conditions of cluster upgrading of every stage.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made a great impact on the Shaoxing textile in-dustrial cluster,indicating that there exist some wor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uster and new challenges for crisis and risk resistance capabilities come out.In addition,the mature cluster can achieve the grand goal of a modern textile industrial cluster with mor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y means of continuous transformations and the promotion of chains of industry,marketing,value,circulation and service.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haoxing textile;industrial cluster;upgrading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临杭州,面积1177平方公里,人口71万人。

绍兴是我国传统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纺织业在绍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素有“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工贸之城”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纺织业持续繁荣发展,现已成为中国著名纺织产业基地县和我国最大的纺织县。

全县有各类纺织企业4500家,纺织从业人员30余万人。

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作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是因为绍兴纺织产业的演化历程是我国纺织业发展的典范,具有鲜明的中国产业集群崛起发展特色。

同时,在2008年国际76中小企业研究|SMEs ResearchE nterprise E conomy金融危机中,绍兴纺织产业集群普遍遭受影响,目前其发展所面临压力和挑战的困局,正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共同难题。

探索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升级思路、目标、模式和路径,对我国其他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可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绍兴纺织产业历程溯源绍兴纺织工业历史悠久。

隋唐五代时期,绍兴柯桥一带已“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纺织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奇迹,奠定了其全球纺织制造基地的重要地位,也记载了绍兴纺织业集群式创新和不断超越的发展历程(戴红梅,2006)。

(一)培育期(1978—1991年)这一时期是绍兴纺织产业初步集聚化兴起的阶段。

由于区域资源禀赋、政府推动作用和市场拉动效应,绍兴纺织业在逐步积累竞争优势。

(1)区域资源禀赋优势。

它主要包括:在自然环境方面,绍兴位于浙江沿海地区,具有毗邻海洋、港口和上海的有利区位优势。

临近宁波港,为绍兴的经济带来了便利。

近邻上海,为绍兴纺织产品提供了大市场。

在人文环境方面,千百年来纺织文化的积淀,是孕育绍兴纺织集群形成的核心要素。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绍兴不仅积累了质朴的纺织文化,还使当地人得以积累起深厚的商品经济意识,以及从事工商贸易活动的经验、技能和人才,这些特殊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是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源泉。

(2)政府推动作用突出。

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取消了化纤原料的国家计划限制,为绍兴化纤工业异军突起铺平了道路。

绍兴化纤纺织乡镇企业广泛兴起,开始形成纺织产业集群雏形。

这些企业从上海、杭州等地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从广东、辽宁、河南和陕西购入涤纶丝、晴纶丝等生产原料,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1984年绍兴化纤纺织品产量超亿米,为纺织集群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杨霞,2004)。

(3)“市场革命”发挥效应。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绍兴柯桥只有自发形成的类似农村集贸市场————以交易布匹为主的“布街”。

1987年前后,绍兴纺织业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为了有效解决市场交易等问题,1988年政府高瞻远瞩地集资650万元筹建了绍兴柯桥轻纺交易市场,199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

由于一开始小企业的小农经济思想仍较为严重,极其不愿进入轻纺市场,政府采取了行政命令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动,轻纺市场才得以建立和最终稳定,这被称为绍兴纺织业的“市场革命”。

轻纺市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企业集聚程度的相对增强和销售向轻纺市场的相对集中,还使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较为明显,极大地推动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

培育期阶段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关系基本建立在交易之上,因而集群降低交易成本的优势很弱。

企业技术以传统的纺织工艺为主,技术模仿盛行而极少进行科研投入,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很少,因此谈不上集群的创新效应。

集群协调大多依赖于传统,出现了一些非正式的行业交流组织,但正式的协调机制尚未形成。

(二)发展期(1992—1998年)这一时期,绍兴纺织集群步入了黄金成长时期,迅速崛起。

集群内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开始聚积,出现了专业化市场,集群竞争力迅速提升,在国内市场上构建起明显的竞争优势,逐步实现了产业集群化。

其发展表现在:一是横向关联企业的聚积。

开始纺织厂家和有梭织机大量扩张、扩容。

1980-1989年间,全县纺织企业从100余家发展到1000余家,各类纺织机从5000余台增加到4万余台,职工从2万余人增加到13万人,化纤布产量占全国的1/3。

二是向上关联企业的聚积。

化纤纺织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合成纤维制造业、纺织机械制造业等上游企业的发展,如绍兴纺机集团和华源纺机厂开发的各种纺织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畅销各地。

三是向下关联企业的聚积。

绍兴印染业在加快发展,到1990年已有印花业务企业25家,年产印花布3653万米。

印染厂121家,从业人员2.48万人,年加工印染布7.02亿米。

中国柯桥轻纺城的建立,使产业集群优势通过大市场达到充分体现,为绍兴纺织产品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中介服务机构的聚积。

从集群协调机制的发展看,出现了正式的行业协会,在传统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行规,有某个环节比较重要的企业组成的协会,也有按地域来源不同组成的协会。

更重要的是集群内一批从事科技、金融、物流等中介服务机构也根据市场的需求应运而生,他们成为了该产业集群网络的辅助系统,为集群提供知识、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并起着规范和协调集群内部行为的作用(池仁勇,2005),将集群内部各类不同的组织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发展期阶段,企业集聚程度不断提高,从化纤纺纱直至织造、印染、整理、加工的产业链基本形成,织造成为核心产业链的主导环节。

核心产业链周围还有基于功能分布的辅助产业,使得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市场销售进一步集中于中国轻纺城。

企业之间除了交易联系,生产联系也迅速增强并逐渐形成规模,企业生产合作的范围经济开始显现,同时企业之间开始建立以生产和交易双因素为基础的信任关系,基于长期合作的反复博弈降低了交易成本。

发展期阶段区域资源的内涵进一步丰77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升级的探索式案例分析E nterprise E conomy富,本地大批优秀企业家不断涌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