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第三讲世界变革中的中国
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笔记

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堂笔记第一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我们党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愿望而确立的,系主导地位的、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价值理念。
它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方面。
这些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内容。
我们要通过学习和践行这些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第二讲:中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认识到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了教育现代化作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任务。
中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指导方针;要加强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创新人才;要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要加强基层教育发展,提高教育公平性;要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这些要求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应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探索创新,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第三讲:中共党史和中共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经过千辛万苦和无数牺牲奋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建立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课程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线,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并成为执政党的历史性变革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党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形势与政策3课程描述

形势与政策3课程描述1. 课程概述《形势与政策3》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分析国际形势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国际形势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提高他们对全球事务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对中国外交政策的了解,提高他们参与国家事务的素质。
3.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国际形势分析单元1:全球政治格局演变•国际体系与大国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地缘经济格局•国际安全与军事竞争单元2:区域热点问题•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合作•亚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非洲与拉美地区的挑战与机遇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理论单元3: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国家利益与权力平衡•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单元4:建构主义与批判理论•文化、身份和认同的影响•跨国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第三部分:中国外交政策分析单元5: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原则单元6: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影响•中国在多边机制中的作用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授课、讨论、案例分析、小组项目等。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5. 评估方式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小组项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小组项目占总评成绩的30%,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总评成绩的25%。
6. 参考教材•《国际关系学导论》•《中国外交史》•《世界政治经济学》以上是《形势与政策3》课程的详细描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并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胸怀的优秀公民。
战略机遇期

• 2002年,十六大: “综观全局,21世纪 头20年,对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 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 • 2010年,十七届五中 全会:“综合判断国 际国内形势,我国发 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 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期”。
3、战略机遇期的哲学解读 (1) 从哲学角度看,“机遇”指的是事物 的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 就可能改变事物现存状态的事件和条件, 一般包含外部与内部两个层面。
2、鸦片战争之后的 第二次错失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 抓住了战略机遇期,而中 国仍然沉溺于“天朝大国” 的梦幻中,醉生梦死, 日 本国力迅速超过中国,中 日力量对比出现根本性变 化,以至东亚出现“学生 打教师”现象。中国错失 了第二次战略机遇期。
• 3、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 100年前的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 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 中国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 质的中华民国。。 •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软 骨病”,也由于封建残余势力的强 大和帝国主义干预,孙中山被迫让 位,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和连年内乱。 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 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
2、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 和谐的水平
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坚持把科学 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抓紧抓 好,进一步提高发展的水平。要全面推进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我 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 力有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有明显改 善。
3、进一步提高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 局的水平
1、进一步提高把握和利用机遇的水平。 既要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战略,又要有新 的思考和对策。 要善于把利用机遇与应对挑战统一起来。机遇中往往蕴 含着挑战,挑战也往往是机遇。基于这种特点,我们要更加 善于把利用机遇和应对挑战结合起来,化挑战为机遇,变压 力为动力;既善于创造机遇,又善于转化挑战。
形势与政策PPT: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2020年最新版

美国从充满“救世主情结”的“山 巅之国”越来越变成强调“美国优先” 的普通主权国家。
21世纪以来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列强争夺之域
亚洲
新的世界中心
绝望的大陆ຫໍສະໝຸດ 非洲希望的大陆西方冒险家的 新世界
拉丁美洲
谋求自主现代化的 发展中地区
世界权力中心逐渐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权力分布从美欧等发达国家 向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国家转移。
2022/1/28
语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
2022/1/28
语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 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不会变。
——2017年9月5日,在主持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时指出
2022/1/28
2. 世界格局之变
在国际关系中,“极”是指能够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和产生重大影响的力量。“极”的 数量不同,构成了不同形态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世界形成了“两极”对峙格局
2022/1/28
➢ 中国提供了“一带一路”等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 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2. 大变局充满风险挑战
大国之间博弈加剧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明显上升
2022/1/28
大变局孕育着中国引领时代、塑造时代之机
2022/1/28
随着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整个 亚洲将升起历史新纪元的曙光,世界 文明进步将受到中国的巨大影响。
形式与政策 专题三 联合国与全球治理 本章自测试题及答案

形式与政策专题三联合国与全球治理本章自测试题及答案1.下面不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是。
选择一项: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英国反馈正确答案是:印度题目2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2.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任期,每年改选半数,不得即行连选。
选择一项:A. 1年B. 2年C. 3年D. 4年反馈正确答案是:2年题目3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3.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入选标准为:一是对国际和平安全的贡献;二是。
选择一项:A. 地域均衡B. 国家实力C. 经济发展D. 国际影响力反馈正确答案是:地域均衡题目4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4.联合国秘书长的任期是,可以连任。
选择一项:A. 4年B. 5年C. 6年D. 7年反馈正确答案是:5年题目5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5.中国从年开始一直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会员国。
选择一项:A. 1954B. 1971C. 1981D. 1995反馈正确答案是:1971题目6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6.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行使否决权最多的国家是。
选择一项:A. 美国B. 英国C. 中国D. 苏俄反馈正确答案是:苏俄题目7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7.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却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
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A. 国民党集团的非法占据B. 美国等国家的极力阻挠C. 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分散D. 新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反馈正确答案是:美国等国家的极力阻挠题目8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8.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193国,每个国家拥有票投票权。
选择一项:A. 1B. 2C. 3D. 4反馈正确答案是:1题目9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标记题目题干9.联合国大会的每个会员国在大会的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人。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前,中国正处于自近代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世界正在经历着一百年来从未发生的巨大变化。
他们两个人彼此相遇并互相搅动。
在2018年6月22日至23日的中央外交事务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这一点。
放眼世界,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信心和决心都不会改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也不会改变。
谈论中国和世界的巨大变化。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上个世纪的空前变化,其中国际力量平衡最明显的变化是“东升西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成群上升。
从经济总量看,国际数量平衡正在朝着更加统一的方向发展。
在世纪格局的变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两层”对抗格局;20世纪末,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形成了“一个超级很多强”的局面。
自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激化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大量的新产业,新格式和新模式正在重写人类发展的历史,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并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未知数和挑战,影响了每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以及国际秩序和格局的演变。
同时,我们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建立并发展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它建立了最广泛,最真实的人民民主制度,并促进了经济,国家和人民的现代化。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
巨大的变化催生了新的机会。
它孕育了加速新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系统变化的机会。
它是开放的,包容的,包容的,平衡的,双赢的,新型的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领导的,以实现共同的发展,繁荣与繁荣。
大变化也充满了风险挑战,大国之间的博弈加剧了。
国际秩序的改革令人痛苦,有发高烧的热点问题;更多的全球经济风险正在累积。
最后,我们必须谈谈中国在巨大变化中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与振兴是上个世纪大变革的重大变革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一心一意地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智慧,勇气甚至牺牲。
形势与政策 改革开放出硕果 神七飞天扬国威

形势与政策
4、90年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神舟”再次点燃中国航天人 的飞天梦
形势与政策
5、21世纪初:载人航天到了收获季节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的成功上天,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 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成为首位飞上 太空的中国人。 2005年10月12日,万众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 人飞船神舟六号搭乘两名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 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 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形势与政策
长征二号捆绑运载火箭(CZ-2E),简称长二捆,是一枚大型两级 捆绑式运载火箭,在其一级外部捆绑有四个直径为2.25米,高为15米 的助推器。长二捆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LEO)有效载荷。 配以合适的上面级,可进行中高低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卫星的 发射。长二捆火箭的研制成功,使我国首次突破了助推器捆绑技术、 首次研制成功了推进剂利用系统和大型发射台等36项关键技术,为我 国的运载火箭进入国际发射服务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形势与政策
改革开放出硕果 神七飞天扬国威
形势与政策
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我国的改 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的历史巨变。改革开放30年 的成就举世瞩目,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 乐业。中国正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迎来中国历史 上的空前盛世,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
形势与政策
(二) 神七飞天的意义
《纽约时报》引用一位美国太空史专家 的话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中国已 经加入了一个很特别的俱乐部,在这个俱 乐部里原来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个会员。”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所谓大变局,指的是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秩序发生重大变化。
这些重大变化,经历了一个从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当我们讨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或许可以从历史的长镜头中,从外部世界与中国关系的变化中,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的重要因素。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原本在世界上处于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就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建立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大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其代表就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和以美国、日本为主要力量的多极格局,以及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
后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不断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各个大国的实力对比不断消长,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摇摇欲坠。
二战导致欧洲衰落,形成了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之上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同时带来了新的以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代表的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中国在在动荡风云变幻的世界变局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封建王朝统治下的闭关锁国,导致中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而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容不得中国独善其身。
鸦片战争的爆发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牺牲和努力,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斗争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中华民族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新中国提倡并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所提倡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理念相一致。
随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角色从一个被排斥者转变为参与建设者。
《形势与政策》第三讲 ppt课件

|第三讲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与突破口
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挑战与机遇并存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一、“中考”成绩亮丽:质量效益不断提 升(P36)
我国经济仍旧呈现出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第一:宏观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需求和服务业贡献 提高; 第二:质量效益继续提升,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第三:改革开放红利释放,经济预期和信心向好。
工程、水电油气、医药制造; 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讯、
教育、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一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产超过三产”。
2018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4.3%,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二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18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 2017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2。
了解我国GDP发展的状况
视频播放页
就业向好的表现(P37)
物价稳定的表现(P38)
CPI=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 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PPI=Producer Price Index,生产价格指数是衡量工 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 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 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GDP平减指数进一步下降,二季度降至102.9。 受其影响,上半年GDP名义增速持续回落到 9.8%,为最近6个季度以来首次降至10%以下。
GDP的探讨
人均GDP是GDP除以人数。 贫富差距越大,人均GDP越不能体现生活水平。 你和王健林的人均GDP大于王思聪,你生活水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后习题答案目录第一讲 (1)一、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1)二、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的认识? (1)三、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四、新世纪大学生应如何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2)第二讲 (2)一、举例说明当前按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2)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有? (2)三、如何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第三讲 (3)六、为什么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4)第四讲 (5)一、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5)二、当前两岸关系出现哪些积极变化? (5)三、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5)第五讲 (6)一、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有哪些? (6)二、如何从金融危机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6)三、当前国际竞争态势如何? (6)四、当前国际非传统安全形势如何? (7)五、谈谈中国外交的机遇和挑战。
(7)第六讲 (7)一、当前加快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什么意义? (7)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志是什么? (8)三、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统筹城乡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强调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该怎样理解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8)四、大学生如何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9)第七讲 (9)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二、当代大学生应怎样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贡献? (9)第八讲 (9)一、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9)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10)三、福建农林大学的“五种品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福建农林大学的“八型校园”建设体现了那些建校理念?他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什么作用?.10四、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10)第九讲 (11)一、阐述在大学生中加强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11)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11)三、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1)第十讲 (11)一、如何理解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二、大学生消防意识淡薄表现在那些方面? (12)三、火灾紧急疏散逃生自救十要素具体内容是什么? (12)四、大学生就业中的试用期陷进主要有哪些? (12)五、你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哪些建议? (12)第一讲一、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形势与政策笔记

专题一:中美关系从世界格局角度关注世界:力量和秩序从热点问题角度关注世界:集中和跟踪从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关注世界:略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90年代初: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有超强实力美国有谋求单极秩序的愿望和行动新世纪初: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当前: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美国受到危机冲击,实行战略收缩调整新兴国家实力渐增,积极参与构建秩序文明的冲突制度的竞争秩序的正义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力量:实力增强势头强劲秩序:积极参与规则制定三、世界格局中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展望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贸易问题台湾问题人权和西藏问题能源和气候问题专题二:台湾问题美国亚太政策的核心:确保美国主导地位保持美国以外各种力量的均衡态势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一、台湾问题的由来第一次危机:1949.第二次危机:1954.第三次台海危机:1957. 第四次台海危机:1995、1996. 第五次台海危机:1999.第六次台海危机:2000.陈水扁承诺: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
第七次台海危机:2003.二、台湾问题的解决(一)大陆台湾双方推动1、加强经济交流2、加强文化交流3、加强人员交流“台湾地位未定”论“台湾不属中国”论“台湾民族主义”论“台湾政治实体”论“台湾事实主权”论“台湾住民自决”论新国家联盟新潮流办公室新国会联合研究室新国会联合研究室政治受难者联谊会台湾建国联盟台湾国际关系基金会台湾公民投票基金会台湾教授协会蓬莱岛基金会民主统一论:与美推广民主的战略契合台湾的政治民主化模式台独的外衣是”民主化”颁布反分裂法独立和分裂势力近期在岛内很难形成共识与美国共同制独(二) 国际关系框架下运作1、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50年代—70年代初:协同台湾对峙大陆70年代—冷战:模糊的双重性冷战后向“战略清晰”转变积极发展同台湾实质关系遏制中国,纵容台独发展。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安全形势

授课章节名称第三讲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授课时间课次:3 周次:第8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把握当前国际、地区安全形势及各大国现行安全战略,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与走向有轮廓性质的了解。
进而认识到在当今时局中中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讲授为主,辅以少量视频作业无授课内容:第三讲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一、大国安全战略相继调整主要大国加紧调整各自安全战略,预示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国“战略竞争”将更为激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性挑战凸显与世界格局重组,世界主要大国纷纷“变法”,强化国家安全战略谋划,欲在新一轮大国博弈中抢得“先机”、争得“主动”,进而占据“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制高点。
1.美国:维护国际安全的“四大要素”。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所谓维护国际安全的“四大要素”。
一是制止核武器扩散,致力于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
二是继续围剿“基地”组织。
三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投资于清洁能源和推行“大幅度”减排; 四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美国将同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开辟一条均衡、可持续增长的道路。
2.俄罗斯全力延续强国崛起进程俄安全政策将突出两大重点:一是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为依托,发展独联体的一体化;二是对美国“两手并用”,在共同利益上开展诸多合作,同时确保与美国的“核均势”,对美形成有效威慑。
3.英国:突出反恐与网络安全首先是强化反恐。
其次是提升网络安全。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网络安全战略》,决定将网络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整体框架,成立“网络安全行动中心”和“网络安全办公室”,加强网络监管与部门协调。
4.法国:萨科齐的新“安全构想”法国总统萨科齐于2009年3月在巴黎高等军事学院发表演讲,系统阐述新“安全构想”:一是国内安全与外部安全密不可分,法国面临与全球化有关的各种威胁,包括金融危机引发的“战略突变”;二是“三管齐下”应对国际危机,包括立足西方“大家庭”开展“强大外交”,建设“强大国防”及强化情报预警、网络防卫与军队投放能力,加强欧洲防务建设与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形势与政策》答案

《形势与政策》答案一、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是什么?1. 多极化趋势加剧: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2.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3.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对全球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4. 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对国际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5.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性挑战过程中,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成为必然要求。
二、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挑战有哪些?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挑战主要包括:1.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战略遏制: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遏制我国发展,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2. 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有所加剧,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3. 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对我国的国内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挑战。
4.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压力: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但同时也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和挑战。
三、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国际形势?1.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我国应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3. 推进科技创新:我国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国家竞争力,为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提供有力支撑。
4. 深化改革开放:我国应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5. 提升全球治理能力: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四、我国在应对国际挑战中的优势有哪些?1. 经济实力雄厚: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为应对国际挑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开放大学形势与政策专题三测试答案

形势与政策专题三测试答案1、下面不属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是。
选择一项:A.中国B.俄罗斯C.印度D.英国正确答案是:印度2、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任期,每年改选半数,不得即行连选。
选择一项:A.1年B.2年C.3年D.4年正确答案是:2年3、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入选标准为:一是对国际和平安全的贡献;二是。
选择一项:A.地域均衡B.国家实力C.经济发展D.国际影响力正确答案是:地域均衡4、.联合国秘书长的任期是,可以连任。
选择一项:A.4年B.5年C.6年D.7年正确答案是:5年5、中国从年开始一直为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会员国。
选择一项:A.1954B.1971C.1981D.1995正确答案是:19716、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行使否决权最多的国家是。
选择一项:A.美国B.英国C.中国D.苏俄正确答案是:苏俄7、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却长期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
主要原因是( )选择一项:A.国民党集团的非法占据B.美国等国家的极力阻挠C.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分散D.新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正确答案是:美国等国家的极力阻挠8、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193国,每个国家拥有票投票权。
选择一项:A. 1B. 2C. 3D. 4正确答案是:19、.联合国大会的每个会员国在大会的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人。
选择一项:A. 3B. 4C. 5D. 6正确答案是:510、联合国大会每年开会时,每个会员国座次由决定。
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2/3决定。
选择一项:A.各国投票B.国家实力C.美国D.秘书长抽签正确答案是:秘书长抽签。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无先修和后续课程),是“两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当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家改革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自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深刻理解党和政府治国方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学分析我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特征,冷静思考国际阵营面对中国崛起的种种反应,主动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刻苦学习、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主动成才、报效祖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分项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教育,实现三个基本的能力目标:一是认知时事,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知国内外重大时事,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
二是认同政策,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从而激发投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三是认清趋势,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大局和大趋势,对未来形势的趋向有一定的前瞻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让学生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法,形成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立场、观点,为今后独立地把握好形势与政策发展趋势和大局,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智慧。
(2)知识目标《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
《形势与政策第三讲

第二节 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①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②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③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 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用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 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理。
2.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汲取了 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 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地深化了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 政规律的认识。
二、十年实践的基本总结
1.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抓住机遇、战胜挑战的十年奋斗历程 中形成和不断完善的。
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 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 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们深化改革开放,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 契机,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 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 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
形势与政策第三章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项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A、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B、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也多C、我国自然资源缺乏,人均占有量少2、我国现有土地约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居世界第()位,人均仅及世界人均的()。
A、6.1%,三,1/2B、7.2%, 二,1/3C、7.2%,三,1/33、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已知矿种配套较全的少数国家之一,但是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A、一半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4、我国水资源量。
A、分布不均,南多北少B、分布不均,北多南少C/、分布均匀5、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有哪些?○1岛礁主权○2海洋划界○3海洋资源争端○4海洋生态环境问题○5海上通道安全○6海上恐怖主义A、○1、○2、○3B、○1、○2、○3、○4C、○1、○2、○3、○4、○5、○66、我国人口状况:A、总量大但人口素质较低,结构变化和流动性加慢B、总量大但人口素质较高,结构变化和流动性加快C、总量大但人口素质较低,结构变化和流动性加快7、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A、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B、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土地革命的胜利C、土地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8、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数额会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9、当前,我国正处在的关键时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A、改革开放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政治制度上,实行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1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当家作主C、改革开放12、2006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年;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doc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潍坊科技学院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制订时间:2015年3月课程编号54 理论课时36总课时0 教学性质必修√选修实践课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制4 年学分 3 开设学期第一软件与工程学期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形势与政策》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1987 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绩。
该课的特点是重要、特殊、难度大,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
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讲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新举措——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解读(4学时)1.教学基本内容(1)认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2)明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3)了解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典型经验2.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 把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原则。
(2)难点 : 明确落实创建“五个好”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做“五带头”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卓越案例——从经济特区创立30 周年说开去( 2 学时)1.教学基本内容(1)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扩版。
(2)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3)深圳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
2.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 探讨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
(2)难点 : 明确深圳经济特区 30 年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社会主义,坚持“四个结合”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讲给地球降温的良药——从“低碳经济”到“低碳生活”(4 学时)1.教学基本内容(1)气候变暖带来的新问题与“低碳经济”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