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理解诗句含义专练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练及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词鉴赏专练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于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

B.“春蚕食叶响回廊”一句生动贴切地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

C.“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廓之携书佩剑踏上前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隐含了担忧之情。

D.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

【答案】C【解析】词中“又携书剑”展现的是儒雅、刚健、自信的形象,“路茫茫”是写廓之会踏上广阔辽远的应考之路,而不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整句流露出的是诗人的鼓励、赞赏之情,而不是“担忧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张榘①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②。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注】①张榘:南宋词人。

②辛弃疾有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秋清晨,天边淡月,板桥浓霜,瑟瑟西风,枯叶漫舞,菊花含羞;悠远的鸡鸣声中,“嘚嘚”的马蹄,朝那宁静的山野之村行去:一幅荒村行旅图首先呈现于眼前。

B.“马蹄”三句,化用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意境,一词一景,使本不相关的景物组合起来,构成一幅感情浓烈的图画。

C.“秋在黄花羞涩处”一句,“羞涩”二字极妙。

以拟人、动作描写和双关手法写出黄花经一夜浓霜摧打,还没有抬起头来,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情状,又表达出词人无限愁苦的心情。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专题测试:专题6 诗歌鉴赏 题型3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六|诗歌鉴赏1个客观题3个主观题题型3赏析语言,分析技巧——主观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9分)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著枝。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词的标题看,这是一首奉和词,奉和的对象是杨元素,内容是写梅花。

B.上阕末句,芳英散落,不偏不倚,掉在客人的酒杯之中,可爱又可恼。

C.上阕由寒雀争看梅花,逗引客来花下,梅花惹人喜爱的美姿不言而喻。

D.末句“一点微酸”是写梅子,诉之味觉,新颖形象,读来意味无穷。

解析:选B B项,“可爱又可恼”有误,从作者写的内容来看,这里并无“可恼”之意。

2.(对点题)词的首二句写景极为高妙,请加以赏析。

(6分)答案:①写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葳蕤如玉的梅花;②运用拟人手法,侧面烘托梅花的姿态、神韵与品格;③“满”形容寒雀之多,“争”刻画竞相之态,“看”仿佛寒雀很有欣赏眼力,字字写雀,句句写梅,手法高超;④写出了春回大地,诗人会友赏梅的无限喜悦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9分)牧童词①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②!【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截尔头上角: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在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交代了牧童远牧的原因: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

B.“白犊时向芦中鸣”写出了牛儿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的情状。

C.“还鼓长鞭三四声”用“鼓长鞭”这一动作写出牧童们放牛时相互嬉戏的情景。

D.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明白如话,结尾借放牛娃之口,点明全诗主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初归石湖[南宋]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①,横塘②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蝸翠扫空。

【注】①朝、(zhāo tūn) :初升的太阳。

绀(gàn) :稍微带红的黑色。

②横塘:湖名,在苏州市西南。

越城:古代越国的城池。

(1)请赏析本诗前两联的渲染烘托手法。

(2)本诗颈联中的“自能”和“时复”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欧阳修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

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

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

②颍:指颍州。

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月改知应天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开篇交代了春天农夫们的生活情状:忙于农耕者多,闲居者少。

B.诗人深知田园风光的优美和农家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心。

C.诗中“知者谁”和“吾独知之”自问自答,暗含远离官场归隐的意思。

D.诗人在颍州水畔种田为生,垂钓自娱,表达了悠闲生活的快乐与惬意。

(2)有评论者认为“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

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四句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董元达谢逸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

先皇召见延和殿,议论慷慨天开顔。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长江滚滚蛟龙怒,扁舟此去何当还?大梁城里定相见,玉川①破屋应数间。

【注】①玉川:唐卢仝,号玉川子,家中贫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六句意即董元达归来之后,曾被先皇在延和殿召见,他在廷对的时候,议论慷慨,连天子也为之开颜。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3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 古诗文阅读3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3)1.(2020年河南开封统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ɡòu):野鸡鸣叫。

②《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反衬手法。

如:“穷巷牛羊归”“田夫荷锄至”,以动物、人皆有所归,归得惬意,反衬自己独无所归,归隐太迟的惆怅。

或:运用白描手法。

如:“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不加渲染地描绘出老人等候牧童回家的画面,亲切质朴。

2.(2020年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注]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

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3.(2020年海南嘉积中学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见欢朱敦儒①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

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含解析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此诗前六句绘写雪后黄楼之景,后两句抒发之情。

写景精微细腻,写情深远绵邈。

答案长忆(思念)友人2.《诗林广记》评曰:“‘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尤妙。

”这两句妙在何处?试作赏析。

答:答案①意象繁密。

“云日”“松雪”“溪山”“晚风”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一字一意,用最简练的意象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情感。

②用词精炼。

“明”形象地刻画了松雪在阳光照射下明亮耀眼的状态;“进”写出了雪后冷风吹拂而带来的阵阵寒意。

“明”“进”的使用,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有了生气。

③动静结合。

“云日明松雪”表现出薄云遮掩的日光映照松雪的静态,“溪山进晚风”写出晚风吹进溪水纵横的山间的动态。

④多种感觉的融合。

既有“云日、松雪”等所见之景,又有隐含在“溪山进晚风”里的所听之声,还有“晚风”吹拂下,带来阵阵寒意的所触之感。

⑤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借助“云日”“松雪”“溪山”“晚风”等意象,营造空明澄净的意境,抒发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

(写出三点即可)1.诗歌开头四句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答案雪后空明澄净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答案诗歌通过描写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清白交映的松雪图,并借用典故传达诗人冲淡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思念。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颈联中的“句中眼”分别是和。

答案静闲2.本诗为忆友之作,而全诗并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怀友的。

答:答案①首联对仗,以“寒更”对“清镜”,见“衰颜”而生迟暮之感,为怀人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②中间两联调动听觉和视觉,透过雪景传达无处不在的静寂寒冷,用环境描写为转写对胡居士的忆念蓄势。

③尾联借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回忆胡居士。

借用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思念。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22:诗歌鉴赏(三)(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22:诗歌鉴赏(三)(含答案)

专项训练二十二诗歌鉴赏(三)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闻觱篥杜甫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点题,点明了时间和觱篥声传来的位置,暗示了诗人漂泊无着的处境。

B.诗人时值“衰年”,漂泊江湖,前路茫茫,听到悲壮的觱篥声,悲情油然而生。

C.五、六两句,写积雪飞霜凝结着冬夜的严寒,觱篥管吹奏出急风猛浪的声音。

D.全诗内情和外物和谐统一,营造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

《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

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

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

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

”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

“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

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

诗歌鉴赏之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题:诗歌鉴赏之理解句子的含义考点梳理【题型问法】1.诗的“×××”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3.“×××”句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容简要分析?4. 请简要赏析诗歌“×××”句的意蕴。

【题型分析】句子含义,就是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结构、句子的语气语调、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等,结合句子在文中所处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对句子本身的含义,或句子的语境义,或句子的隐含义,做出恰当的解释。

文章结尾处的句子含义,往往涉及文章的主旨和中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句子含义题是高考古诗词阅读的一种常见题型,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1.句子含义题的命题原则及特点(1)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点等关键处设题。

(2)答题有根据:一般依据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3)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做思考,文本中一般有提示性语句。

(4)答案有限制:答案相对单一性,不会出现多样性答案,需要考生联系文本分析整合原文语句。

具体做法:(1)把握句子所处的位置。

(2)读原文(仔细读)。

(3)勾画关键词,勾画出来的词语往往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由原句中的关键词词性决定)。

(4)用勾画出的关键词去替换原句中需要解释的词语。

(5)翻译。

尽量保持原句语序,适当调整。

(6)答案的主题是复述的内容即句子本身解读,应适量参照主要段落或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

有些地区高考模拟试题中,经常出现“带有手法的句子含义题”,如找一个含有明显修辞手法的句子来考“句子含义”。

这类题型的答法具有争议性,我们建议,按照正常含义题组织答案后,将“手法”在答案末端点出。

凡是关于“句子”的考查,都是从句子的含义、结构作用及表达效果等方面来考查。

04.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鉴赏

04.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古诗鉴赏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诗歌鉴赏(泥坑老唐)A组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骢马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骢马的毛色、装饰与气派。

青色的皮毛配以金饰的笼头白玉的马鞍,主人高扬马鞭奔跑在京郊大道上,华贵而不凡。

B. 颔联写骢马的敏捷、矫健。

“朝”“暮”极言时间短促,“东道”至“河源”写空间的阔远,表现骢马飞奔的雄风。

C. 颈联刻画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性。

这是一匹汗血宝马,它跟随主人征战沙场,不惧边地艰苦,不惧伤痛严寒。

D. 前三联写外在美,第四联写内在美,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格调高亢,豪放旷达,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1. D 。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语言、形象、手法、情感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D项,“前三联写外在美,第四联写内在美”错,首联写外在美,二三四联写内在美。

故答案为D。

2.这首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主人对骢马的信任。

“能”、“尽”二字,表达主人认为其定能为人驰骋,为国尽职,肩负起横行关塞、守边保疆的重任。

②对骢马历尽艰难险阻建功立业精神的赞颂。

“长城窟”“行路难”写边地艰险,但这匹马只要能有机会,哪怕是奔赴长城内外和天山也在所不辞。

③展现了诗人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和立功边陲的宏伟抱负。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柳宗元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柳宗元作品精选精练

柳宗元作品精选精练溪居①柳宗元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指在冉溪居住的生活。

诗人贬谪永州司马后,曾于此筑室而居,后改冉溪为“愚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南。

②簪组:古代官吏的饰物。

簪:冠上的装饰;组:系印的绶带。

③榜(bàng):船桨。

1.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与陶渊明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面意思相近,实则情味不同。

B. 颔联作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着笔,“闲依”与“偶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醉心田园,隐逸闲适的诗人形象。

C. 全诗结构严谨,文脉晓畅,诗歌以“溪居”为题,首联即点明“溪居”原因,后三联具体写溪居生活。

D. 全诗语言不假雕琢,自然恬淡而又含蓄深沉,作者身处贬谪困厄之境,发出的却是清夷淡泊之音。

2.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此诗为“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先要准确地理解评价语,再根据评价语,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解答】(1)B.“醉心田园,隐逸闲适的诗人形象”有误,“闲依”写出诗人的无聊,“偶似”说明他并不真正具有隐士的淡泊,是强作闲适。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23:诗歌鉴赏(四)(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23:诗歌鉴赏(四)(含答案)

专项训练二十三诗歌鉴赏(四)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石鼻城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三国时期蜀魏古战场所在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出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

B.领联紧承首联展开,写蜀地山势险峻的意图与李白《蜀道难》不相同。

C.诗人入蜀的旅途是艰辛的:有暗夜穿行的孤独,也有大河难渡的担忧。

D.本诗写诗人游历石鼻城的所见所感,前三联在意境上明显区别于尾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道边修竹水潺潺”之句。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谢逸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

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

脍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1)“笛声吹彻云山翠”的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表达技巧。

(2)围绕“渔事”,词人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苏轼①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②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③。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窗。

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

②本词截取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白居易《画竹歌并引》、曹希蕴《墨竹》中的部分诗句拼集而成。

③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集用他人诗句作词,写自己眼中之竹,自然贴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上阕中“秀”字照应“雨洗”,暗写雨后竹子的光泽,“乱”字则照应“风”。

•C.下阕中“先生”指王文甫,他画的竹子很形象,比萧悦笔下“肥”竹更胜一筹。

D.苏轼借笔下的“墨竹”,暗表自己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怀。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张孝祥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张孝祥作品精选精练

张孝祥作品精选精练水调歌头·金山观月①张孝祥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②,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③,飞霞佩④,切云冠⑤。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⑥。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⑦更骖鸾⑧。

[注]①此词为南宋词人张孝祥舟过金山(位于长江南岸)时所作。

②白银阀:月宫,借指金山寺。

③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

表,作为标记的木柱之物,这里指像表一样。

④飞霞佩:以飞霞为玉佩。

⑤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

⑥毫端: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⑦翳凤:以凤羽作华盖。

⑧骖鸾:用鸾鸟来驾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开头二句,点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从不同角度写登高的感受。

B.上片后七句以月为姊,写自己借月姊的珍贵的玉镜以瞭望雄奇的江山。

C.下片前三句,既写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又暗写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D.下片后七句写自己澄明洁净之所感、幽远清晰之所见及登仙而去之所想2.陈应行评价张孝祥词“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本词是怎样在虚实融合之中创造出令人“冷然洒然”的雄奇、缥缈的意境的? (6 分)1. C (3分)理解失当,“写了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错,“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指卓然独立,以飞霞为佩,戴切云之冠,这是作者在描写自己的形象。

2.①上片侧重实写,以虚写实,借助借镜观景的奇妙想象表现出江山的雄丽、月色的皎洁;②下片侧重虚写,以实写虚,借助卓然独立、群仙邀我的美好画面表现出自己潇酒出尘的飘然之感。

③综合全篇来看,写实,由景象到自身,写虚,由外在直觉到内在感受,实虚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一种雄奇、缥缈的意境。

(6分,每点21分,意思对即可。

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①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鉴赏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北塘避暑①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注】①大约作于韩琦晚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相退居北京(今河北大名)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紧扣题目“北塘避暑”,交代时间、地点、事件,渲染了林塘幽静的自然环境。

B.颔联中的“清风”,一语双关:一指炎夏的凉风,也可理解为“两袖清风”的“清风”。

C.颈联写景富有层次:“水鸟得鱼”是近景,俯视所见:“岭云含雨”是远景,仰观所见。

D.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

2、诗歌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答案】1. D2. ①具有乐观旷达、不以挫折为念的宽阔胸怀。

诗人身处环境幽静、清风拂面的林塘,以沐浴清风自娱,悠然自得,乐观旷达。

②具有知足常乐、不计尘世得失的思想境界。

诗人以水鸟得鱼自享其乐、岭云含雨来去自由为喻,表达了知足常乐、不计得失的思想。

③具有超凡脱俗、清廉高洁的气度。

尾联以塘里万枝香莲、枕上几座青山来衬托自己的高洁。

【解析】【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D项,“诗人逃入酒乡以求忘忧,但酒醒之后,面对万枝香莲,青青山峦,愁苦又涌上心头”理解错误,“旷然”一词表明了主旨,“水鸟得鱼”自得其乐,“岭云含雨”去而空回;“长自足”“只空还”,表现作者虽遭贬谪,却超凡脱俗、乐观旷达的情怀。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歌阅读综合练(二)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歌阅读综合练(二)

古诗歌阅读综合练(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河湟杜牧元载相公曾借箸①,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②,忽遗弓剑③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 ①借箸:《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 ②衣冠就东市:《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就东市”。

③忽遗弓剑:采用黄帝乘龙升仙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

1.本诗尾联“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两句,与杜牧《泊秦淮》中,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分)参考答案: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1分)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用典。

(1分)“借箸”“衣冠就东市”分别运用了张良、晁错的典故,写出了元载相公提出收复失地建议而未被采纳的故事,突出了作者想收复失地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忽遗弓剑”运用黄帝乘龙升仙的典故,写宪宗之死,表达了收复失地无望的痛心。

(2分)②对比。

(1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而此“闲人”又与前四句中有安边之志的元载、宪宗形成对比,强调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讽刺。

(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8分)旅怀江为①迢迢江汉路,秋色又堪惊。

半夜闻鸿雁,多年别弟兄。

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

欲寄东归信,裴回②无限情。

[注] ①江为:公元950年前后在世,字以善,五代时建州人,其先宋州考城人,曾避乱外地。

②裴回:徘徊,彷徨。

3.本诗中所写的秋色包括和两个场景。

(2分)参考答案:高风云影断微雨菊花明(每空1分,用自己的语言作答亦可)4.本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羁旅愁怀的?请加以分析。

(6分)答: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诗人精心选取了迢迢江汉路、夜半鸿雁鸣等凄清冷落的秋景,抒发游子羁旅情思;②直抒胸臆:诗人用“堪惊”“多年别弟兄”“无限情”直接抒发逢秋的悲凉、惊惧之情和思念亲人的煎熬之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 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语文诗歌鉴赏含解析解析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苏轼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二年徐州任上。

②炯:光明,明亮。

③青蘋: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多次换韵,不符合律诗的一般要求。

B.本诗写初春之景,乍暖还寒,故言“春风恶”。

C.“明月入户寻幽人”是喻指友人夜访。

D.“争挽长条落香雪”道出雪中赏花的兴致。

(2)以下评析不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A.由首句观之,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

B.最后两句写的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的凋零之花,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C.本诗将写人、写花、写月、写酒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D.本诗情景交融,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

(3)“炯如流水涵青蘋”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探春令赵长卿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①都姑媂②。

戴得更忔戏③。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立春(节选)杜甫春日春盘④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⑤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⑥。

【注】①幡儿胜儿:新年里的装饰品。

②姑媂:整齐。

③仡戏:可爱。

④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⑤行:赐予。

古代立春前皇帝会赐大臣春盘。

⑥青丝: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1)下列对赵词、杜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词以“笙歌间错华筵启”开篇,营造了新春时节笙歌高奏、宴席摆开的热闹气氛。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羁旅思乡诗专练(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羁旅思乡诗专练(含答案)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5—6)题。(9 分)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注,风又飘飘,雨
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 【注】: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译文: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 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 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 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 作了辛酸的眼泪。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 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 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答案: 1、C 解析 C 项应为“天”字境界阔大,与起句相呼应。 2、词人设想自己登上归船,蜷缩在低矮的船篷下,聆听敲打着船篷的雨声,从 船舱中望去,只见断桥一带的杨柳,迷迷蒙蒙,似乎笼罩着一层烟雾。词人借 想象之景写出心境的凄凉和心中欲去而流连、不去更思归的复杂情绪。词的最 后以景作结,寄情于景,渲染了情境,使词含蓄隽永,意犹未尽,比直抒别情 更富感染力。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
的孤苦。
内容情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感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
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
寞、幽怨愤慨之情。
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理解诗句含义专练真题回顾【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故C错误。

(2).“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评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

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对点综合提升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9分)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注】①泰阶,古星座名。

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诗写与朋友相遇,“各如萍”的情感内涵与文天祥“身世浮沉雨打萍”略有不同。

B. 诗人综合运用了对比、比喻、借代等多种手法,使情感表达鲜明、生动。

C. 诗人人生起伏跌宕,但仍然寻“春”赏“月”,追求美好、诗意的生活。

D. 颔联描摹心理,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历经沧桑、年华蹉跎、辛酸悲苦的形象特点。

2. 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C C项,“仍然寻‘春’赏‘月’,追求美好、诗意的生活”理解错误。

根据“陋巷春偏少”“豪家月最明”可知诗句是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是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

2、尾联的意思是姑且拼得--醉,破涕为笑,趁着未及衰老,应该可以看到国泰民安的那一天。

这既是对自己的开解和安慰,也流露出隐忧、无奈和不安,也表现了对国泰民安、海晏河清的期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尾联的意思是:姑且对着这尊美酒大笑,未衰之年应见海内清平。

趁未衰之年,暂拚一醉,而破涕为笑,这是聊以解嘲;期望今后能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自许和自慰。

诗人就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而开怀一笑。

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9分)苏子瞻哀辞张舜民①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②。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注:①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

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作大盆盛之,数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

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茸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

②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

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

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

D.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

2、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

(6分)答案:1、B.“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分析有误。

“人亡石存”,更是悲凉,充满一种物是人非之悲;2、①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实则以石喻人;②墨石坚重之质,不轻易改变本性,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③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格的赞美及对其逝世的悼念之情。

解析:首先要理解这两句诗歌的含义。

这两句是墨石质地坚硬凝重,不减当年洁白的浪花状脉痕。

表面在称赞墨石坚硬厚重,其实是以石喻人。

“不减浪花痕”是说墨石任凭风吹日晒,不改气节,坚定不移。

这里借石来称赞苏轼在险恶的政治风浪中坚重不迁的高贵品质。

作者借赞美墨石传达的是对苏轼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坚贞乐观品质的赞美,通过称赞他的品质来抒发一种对友人的悼念之情。

白话译文:你自定州贬官到岭南,雪浪石因此与世不闻;而今你竟谢世而去,石却在故地留存。

可爱可敬的墨石,质地是如此的坚硬凝重,不减当年洁白的浪花状脉痕。

我要像你当年酌酒赏石那样,把中山酒向杯中满斟;还要像你当年用大盆盛石那样,重新修治雪浪斋并添置丈八盆。

你终于不愿归北与亲人团聚,客死江南也是出于避祸之心;我今只能在万里外的定州城,写此哀辞为亡友洒泪招魂。

诗歌赏析:首联“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从人石俱贬写到石存人亡,一开头就具有强烈的感伤色彩。

诗人从“石”入手,自然浑成。

石存人亡的衬托,突现了苏轼的不幸。

当年,苏轼被贬南方,这块心爱的玩石,随其同往,可谓同病相怜;而如今人去石存,大有人不如石之慨。

而赞美“石”质的“坚”与“重”,则暗含诗人对苏轼为人立世之本的钦佩。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从不因一己之利而朝三暮四,始终坚持独立的品行。

石随人贬,一个“俱”字,道尽了当时的世态炎凉。

更伤感的是,苏轼所欣赏的雪浪石虽“不闻”而“尚存”,雪浪斋还可重新“葺治”,而石和斋的主人苏轼却再也见不到了,充满了物是人非之感。

中间两联承“石尚存”生发。

“坚重质”既是写雪浪石,又是苏轼的象征。

苏轼一生爱石,在于石具有“震霆凛霜我不迁”的“节概”,也就是诗人所说的“坚重质”,而苏轼一生在险恶的政治风浪中正具有这种坚重不迁的高贵品质。

颈联隐括苏轼《雪浪石》诗和《雪浪斋铭》入诗,写珍惜和复原友人遗物。

“满酌中山酒”,是说诗人也要像当年苏轼那样“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重添丈八盆”,是说要重做“玉井芙蓉丈八盆”以盛装雪浪石。

珍重友人遗物正表现了思念友人的深厚之情。

尾联承“人亡”。

“不归北”,语意双关,既指苏轼卒于常州,又指苏轼鉴于政治原因,决意“不归北”。

苏轼本来“已决计从弟之言,同居颍昌”,但行至真州,“颇闻北方事,有决不可往颍昌近地居者,今已决计居常州。

”所谓“北方事”是指宋徽宗上台仅一年多,就由调停新旧两党转为再次打击元祐党人。

苏轼为“省力避害”,决意留在离京城较远的南方。

不料突然卒于常州,失去了同弟弟和老友重见的机会,诗人也只能在遥远的定州为友人招魂而已。

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开生面,它睹石思旧,借物写人,以“贬”字领起全篇,以“亡”字,贯穿始终,层层递进,环环入扣,诗中无一“哀”字,而哀情则从隙缝中透露出来。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9分)和董传留别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①寻春马②,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释】①囊空不办:囊空,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

引自《南史•虞玩之传》,原指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易。

②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粗丝绑发,粗布披身,诗歌首句描绘董传的生活常态,画面感强。

B.董传生活清贫,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C.颈联巧于用典,蕴藉含蓄,鼓励董传“穷且益坚”,坚定人生目标。

D.尾联在祝福董传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的同时,也批评董传字迹潦草。

2、诗中“腹有诗书气自华”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D.尾联没有“批评董传字迹潦草”的意思。

“字如鸦”指如鸦的黑字。

2、①它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人的修养的关系。

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占有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尤其是经常读书,日积月累就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