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在农产品贸易中,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迅猛,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中国是东盟的第四大进出口国。
2004年,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进口额为37.6亿美元,中国农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额为18.4亿美元,贸易逆差为19.2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25.3%。
1994—2005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口额虽然有些波动,但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后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总额和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增长非常快,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相对较慢(图1)。
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份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RCA ij =(X ij /X it )/(X wj /X wt )式中,RCA ij 为i 国第j 种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 ij 为i 国第j 种商品的出口值;X it 为i 国所有商品的出口总值;X wj 为世界第j 种商品的出口总值;X wt 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总值。
RCA 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产品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的相对优势。
虽然它是为了表示比较优势而提出的,但由于该指标由贸易数据计算得出,而贸易数据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结果的体现,因此它反映了一国某产品在生产及出口上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RCA 指数剔除了国家总量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能较好地反映该产品的竞争力,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以来被广泛采用。
本文利用1990—2005年《FAO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笮唐盛尧摘要:本文利用1990—2005年《FAO 贸易统计年鉴》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已不具有国际上的优势,而东盟国家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
图11994—2005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进出口情况贸易统计年鉴》中的农产品贸易数据,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了东盟各国和中国的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图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差为 1 . 美元 , 92亿 占中国农 产 品 贸 易逆差 的 2 . 53 %。
20.( 5) 081总35 1
世棼 业 Wr clr 象 od uu lA te
中国与东盟 农产 品 贸易 比较优势 分析
唐 盛 尧
摘要 : 本文 利 用 19 --0 5年( A 贸 易统计年 鉴》 90 20 ( O F 中的农产 品 贸 易数 据 , 算 东盟各 计
国和 中国的农 产品 显示 比较 优势 。 计 算结果 可 以看 出 , 从 中国农 产品 已不具有 国际上 的 优 势 。 东盟 国家的 竞争优 势 比较 明显 。 而
在 农产 品贸 易 中 ,中国与东盟 R A= / ( C ( Xi ) / )
而提 出的 . 由于该指标 由贸易数据 但 市场上竞争结果 的体现 。 因此它 反映
农 产 品贸 易发 展迅 猛 .东盟是 中国
式 中, A RC 为 国第 种 商 品 计算得 出, 而贸易数据是产 品在 国际
势 . A在 1 ~. 间 : RC . 2 8 5之 马来 西 亚 R A居 中 , C 基本上 大于 1 中国则相 菲律 宾 被 称 为 “ 。 水果 之 乡 ”具 有 很 ,
的 RC 值相 对稳 定 , 本上 在 1 5 反 , A 基 . 2 油料 作 物 RC 相 对较 大 。 有 强 的比较优势 ,泰 国也具 有较 强 的 A 具
公 式表 示就是 :
一
图 1 19 - 20 94 0 5年 中 国与 东 盟 的农 产 品进 出 口情 况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加深,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的贸易竞争力也逐渐增强。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这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东盟市场的竞争激烈,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和标准也存在差异,因此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仍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种多样化。
中国的农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大豆、水稻、小麦、玉米、糖、食用油、水果、蔬菜等多个品种。
这使得中国在东盟市场上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中国的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居全球前列,能够提供大量的优质农产品。
二是质量优势。
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创新和质量监管,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培育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中国农产品生产中的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等也受到东盟国家的欢迎,这为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是价格优势。
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价格通常较为有竞争力。
尤其是一些主要农产品如大豆、水稻等,中国的价格在东盟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
中国政府也通过一系列的农业补贴政策支持农产品的出口,这也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
尽管中国在东盟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是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的不同。
东盟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存在差异,这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往往需要符合多个国家的标准,增加了贸易的成本和难度。
二是贸易壁垒的存在。
东盟国家对一些农产品设定了进口关税和配额,同时设立了一些非关税壁垒,例如审批程序繁琐、进口限制等,这限制了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进口规模和市场份额。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自身农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中国应该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以满足东盟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 竞争关系分析
目录
01 一、中国与东盟主要 国家农产品贸易关系 分析
二、中国与东盟主要
02 国家农产品竞争关系 分析
03 三、政策建议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之间的农产 品贸易、竞争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农产品贸易不仅关系到双方的经济利益,还 对双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深远影响。本次演示将对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 产品的贸易和竞争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 贸易关系分析
1、贸易总额和增长趋势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的农产品贸易额持续增长。根据海关统计数据, 2022年,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362.2亿美元,同比增长7.5%。其中, 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187.1亿美元,同比增长5.6%;从东盟进口农产品175.1亿 美元,同比增长9.7%。
3、行业联合抵制不正当竞争。农业行业协会和其他相关组织应加强合作, 共同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行业的整体竞 争力。此外,行业协会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结论
总体来看,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和竞争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 态势。但随着自由贸易区的深入推进和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双方在农产品 市场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因此,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潜在的竞争威 胁和挑战,推动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此外,考虑到中国与东盟在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上的差异,双方可以在农业 生产上形成垂直分工,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例如,在中国北方地区生产 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而在南方地区则可以生产水产品、蔬菜和水果等。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设计)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系别:外贸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2级完成日期:2014年5月6指导教师:***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摘要:截至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建设完成,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出口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挖掘二者贸易发展的空间,指出约束双方贸易的诸多现实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关键字:经济合作;比较优势;出口贸易;优势互补目录一、比较优势理论 (1)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1)(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1.概况 (1)2.特点 (2)(二)东盟出口贸易概况。
(3)1.概况 (3)2.特点 (4)三、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5)四、加强中国和东盟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10)(一)实现资源性产品的优势互补 (10)(二)避免同质 (10)(三)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合作 (10)(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以联合开发为突破口 (11)参考文献: (12)一、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从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 1790)到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如果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占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都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在不同的产品上的优劣程度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庞大的农业人口,对东盟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竞争优势。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中国广袤的土地面积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使得中国的农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谷物、油料、瓜果蔬菜、畜禽肉类等。
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为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保障。
由于东盟国家相对缺乏农业资源,中国的农产品可以填补东盟市场的供需缺口,满足东盟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
中国的农产品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由于中国农业规模庞大,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
与此中国还加大了对农产品的技术改良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生产和运输成本,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这为中国的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到东盟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不断增加,质量逐渐提高。
中国还与东盟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准入条件。
中国通过参加东盟相关展会和推广活动,扩大了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的知名度,增强了品牌形象和产品认同度。
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农产品资源丰富、价格具有优势以及不断提升的贸易合作和市场准入条件。
中国的农产品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东盟市场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较高,中国的农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中国的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寻找差异化竞争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贸易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现状及前景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现状及前景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一趋势的出现,既是双方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间合作的深入推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双方的优势和潜力,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中国和东盟地区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具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互补性优势。
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双方的经济联系不断密切,贸易额稳步增长,尤以农产品贸易为重要领域。
在贸易结构方面,中国主要出口粮食作物、肉类和水产品等农产品,而进口水果、植物油和木材等。
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满足东盟地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人口增长和中产阶级扩大的推动下。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东盟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商也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
二、前景展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前景广阔。
一方面,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仍然旺盛,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推动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东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质的农业生产能力,能够满足中国市场对多样化、健康、安全的农产品的需求。
随着中国农村人口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愿意进口更多的农产品,并在东盟地区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保障供应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挑战与应对然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可能会对双方的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需要加强监管和合作机制,确保双方市场的食品安全。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和东盟可以加强政策沟通和合作,通过贸易谈判和合作协议来降低贸易壁垒和提高贸易便利化。
此外,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合作,推进标准化和认证体系的发展,可以增强双方消费者的信任,促进贸易的持续发展。
四、结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前景值得关注。
中国_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中国_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中国和东盟是紧密的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在两者之间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中国是东盟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而东盟是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地之一、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从东盟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包括水果、米、糖等,而东盟则从中国进口大豆、食用油等农产品。
这种相互依存的贸易关系促进了两者之间的经济合作。
其次,中国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着一些特点。
首先,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需求量大,这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且日益富裕,对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其次,东盟农产品通常价格较低,质量较好,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此外,东盟成员国中有许多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因此可以满足中国的需求。
最后,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性,中国和东盟各自的优势互补,彼此合作能够实现互利共赢。
再次,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格局在近年来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中国对东盟农产品的进口规模逐渐增加。
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中国和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两者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额和贸易种类都在不断扩大。
另外,中国在农产品贸易中也在积极进行多元化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以降低对东盟农产品的依赖性。
最后,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和东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种贸易关系有助于促进两者之间的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贸易双方的收入。
此外,农产品贸易也有助于加强中国和东盟的友好关系,增进两者之间的政治和文化交流。
综上所述,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关系紧密,并且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变化。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相互依存,存在互补性,有助于推动两者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东盟农产品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同时中国也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以减少对东盟农产品的依赖性。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首先,中国与东盟在贸易领域存在较多的互补性。
中国的经济规模大、工业基础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东盟国家的主要商品进口市场。
特别是在对外投资领域,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规模逐年增长,为东盟国家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了东盟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补性贸易,有助于提高双方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中国与东盟在贸易领域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中国与东盟在一些产品上存在直接竞争关系,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如纺织品、服装、鞋类等。
双方产品的相似性导致价格竞争激烈,助长了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倾向。
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争还涉及到市场份额和贸易协定等方面的竞争。
由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竞争中,东盟国家相对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双方积极探索各种方式来扩大贸易规模。
东盟和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ACFTA),旨在推进双方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ACFTA的签署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拓宽了双方的市场准入。
此外,中国还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通过投资建设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等,深化双方合作,增强互利共赢。
在加强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应对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双方应加强沟通协商,妥善处理贸易纠纷,避免贸易战和贸易壁垒的发生。
同时,双方还可以通过加强贸易促进和投资便利化,推动相关市场的开放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深化贸易合作。
总之,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
双方在贸易领域进行合作,一方面可以互补发展,提高彼此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应对贸易竞争和保护主义的挑战,加强沟通协商,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为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产品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与东盟国家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重要经济体,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对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以期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概述,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分析内容涵盖农产品的种类、品质、价格、市场份额等多个维度,以揭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潜在的合作空间。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从现实角度看,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可以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从理论角度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际农产品贸易理论,为国际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全面揭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推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二、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双方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进口来源地之一,而中国也逐渐成为东盟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在贸易规模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持续攀升。
双方不仅在传统的粮食、水果、蔬菜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还在水产品、畜产品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合作。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绿色、有机等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双方在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贸易结构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呈现出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比较分析 (一)出口规模 随着我国纺织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和生产技术的不断
提高,纺织品出口额逐年攀升。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
. All Rights Reserved. 的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额有所下降,但从 2010年开始 恢复性增 长,且 成 为 增 长 速 度 最 快 的 一 年。出 口 额 从 2000年的不足 200亿美元,增至 2012年的近千亿美元, 201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出口 2839亿美元,较 2000 年增长超过 13倍。 东盟国家纺织业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 和低成本劳动力,纺织业成为东盟多国的传统支柱产业, 目前 已 形 成 了 较 为 齐 全 的 产 业 门 类,产 品 包 括 丝 绸、黄 麻、毛纺等。东 盟 纺 织 品 出 口 额 相 对 平 稳,总 体 保 持 在 200亿美元左 右。中 国 纺 织 品 出 口 额 始 终 高 于 东 盟,我 国对外贸易对纺织品的出口依赖程度要高于东盟。
手;其余国家比较优势由强到弱排名依次为马来西亚、柬 埔寨和新加坡。从 RCA指数来看,在东盟国家中,印尼、 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未来可能成为中国纺织品出口的 主要竞争对手。
2007 269 019 049 190 024 119 159 032
从表 3可以看出,纺织品纱线是东盟国家具有比较
2008 296 017 050 170 026 117 161 021 2009 296 016 051 159 023 117 209 018 2010 295 015 051 159 020 118 257 022
纺织品主要出口市场有较大的重叠,包括美国和欧盟国 家等,双方在纺织品国际市场中竞争关系十分明显。
表 1 2012年中国与东盟对主要贸易伙伴纺织品出口额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中国与东盟国家是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双方之间农产品贸易交流密切。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农产品进口开始逐年增加,而东盟国家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国之一。
因此,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深入了解双方农业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情况,促进双方贸易的合作和发展。
同时,还能够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分析,探讨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合作潜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在主要农产品生产、贸易方面的地位和发展趋势,重点探讨两种农产品在技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上的比较优势。
2.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竞争力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探讨贸易政策、市场需求、供应链、贸易壁垒等因素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3.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合作潜力和互补性,提出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合作的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主要数据来源包括政府统计数据、相关研究报告、学术期刊文章、企业年报等资料。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期能够深入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生产、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和差异性,探讨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和合作潜力,提出案例和对策性建议,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创新点在于:首先,本研究将全面比较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合作潜力,为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合作提供科学决策;其次,本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使得对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教材
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设计)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系别:外贸学生姓名:李斯特学号:08575216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2级完成日期:2014年5月6指导教师:李雨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摘要:截至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建设完成,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出口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挖掘二者贸易发展的空间,指出约束双方贸易的诸多现实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关键字:经济合作;比较优势;出口贸易;优势互补目录一、比较优势理论 (1)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1)(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1.概况 (1)2.特点 (2)(二)东盟出口贸易概况。
(3)1.概况 (3)2.特点 (4)三、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5)四、加强中国和东盟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10)(一)实现资源性产品的优势互补 (10)(二)避免同质 (10)(三)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合作 (10)(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以联合开发为突破口 (11)参考文献: (12)一、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到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如果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占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都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在不同的产品上的优劣程度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19 90阜 19 . 9 5年 2 0 00 20 0 6年
矿 产 品 农 产 品 机 电 产 品 纺 织 品 和服 装
07/.3 . 4 3 0 13/.6 . 3 2 7 04/.7 . 6 1 8 53/.1 . 6 1 8
( ) 二 对结 果 的分析
1 9 年 东盟向中国主要 出口商品 96 石 油和燃料 、 木材 、 动植物油脂、 计算机机械、 电器设备 自 动数据处理设备零 件、 纺织纱 线、 汽车 、 托车 、 摩 建材 、 20 年 中国向东盟主要 出口商品 06 机床
集 成 电路 及 微 电子 组 件 、 自动 数 据 处 理 设 备 零 件 、 级 形 初 20 年 东盟向中国主要 出口商品 状的塑料 06 天 然橡 胶 、 油 和 成 品 油 原
对外贸易
中 国与东盟出 口商品 比较优势变化分析
章 辉
( 西北 民族 大学经 济管理 学院 , 肃 兰州 703 ) 甘 300 摘 要 :02 l 月 中国和 东盟签 署 了《 20 年 1 中国与 东盟全 面经济合 作框 架协议 》 该协议 和后 续协 议 的签 署和执 行 , 大 , 极 的促 进 了双方的 贸 易往 来。本文通 过分析 中国与 东盟 出 口商品 比较优 势的 变化 , 为双方更好 的扩 大 出 口提 供 简单 的
建议 。 关键 词 : 中国 ;东盟 ; 出口;RC A指数
品的 出 口额 , i Y 分 别表 示 i 和世 界 的全 部 产 品 出 口 Y和 国
一
、
双边 贸易 的现状
额 。当某 国的某种 产 品的 RC A指 数大 于 1时 , 示 i 的 J 表 国
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比较优势研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实证分析
7 4
① 陶媛媛 、蔡茂 森 :中国与东盟 出口商 品比较优势变化 《 的实证 分析 》《 ,广东财经职业学 院学报> 0 4年第 3 。 >o 2 期 ② 来源 : 民 日 ( 《 人 报》 海外 版 )转引 自中国新闻 网,t : , hp t
比较 优 势进 行 了研 究 。孙林 、 岳 云 (o 3年 ) 用 李 20 运 刘 明行 、岳 昌君 等改进 后 的 比较 优势 指数 对 中国和
东盟( 东盟的出口数据是马来西亚 、 印度尼西亚 、 泰
成为该论坛 的创始成员之一后 , 中国与东盟的双边
贸易 额在 19 以后 以超 过 1%的幅度增 长① 9 5年 5 。目 前 中 国 已是 东 盟第 一 大 贸易 伙 伴 ,东 盟 也 超 过 日
Ke y wor :Ch n ds i a;AS EAN;Re e ld Co v a e mpa a ieAd a t g n e r tv v n a e I d x;Empii a ay i rc lAn lss
引 言
自从 19 94年 中 国参加 了首 届东 盟 地 区论 坛 并
Y n a & L nig a gH i i Wej n
Ab t a t s c :W i h ii g o r d o u e w e h n n EAN,b t i e e o r mp ra t r t t e rsn ft e v l me b t e n C i a a d AS h a o h sd s b c me mo e i o t n a n h t e i e’ r d a t e s mo g t e o h r sd S ta e p rn r .Ou e e r h a p is r v ae o a ai e a v n a e i d x t o t e r r s ac p l e e l d c mp r t d a t g n e o d h e v e i c la ay i w t a a o x o r d c so h n n E mp r a n l ss i d t fe p r p o u t fC i a a d AS AN c u t e r m 9 5 t 0 9。a d c n l d s i h t o nr sf i o 1 9 o 2 0 n o cu e t e e p r p o u t t o a ai e a v n a e o h n n EAN c u tis n h s r d c s e e l d h x o r d cs wi c mp r t d a t g f C i a a d AS t h v o n re ,a d t o e p o u t ’r v ae c mp r t e a v n a e j d x T er s a c a t d e h o io t l n e ia h n e ft e e p r p o u t ’ o a a i d a tg e . h e e r h t m su i st e h r n a d v r c l a g so x o r d cs v n e z a t c h t RC d x, n f r es g e t n r h c n mi p l e f h n wa d E o n re . A i e a d of st u g si s o ee o o c o i s i at r s n e h o f t c o C o AS AN c u t s i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东盟市场也成为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
然而,在东盟市场上,中国的农产品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压力。
因此,进行竞争性分析,了解其他国家的优势和劣势,可以帮助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更好的发展。
一、与东盟国家的农业比较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农业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东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适宜种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
而中国则覆盖更广泛的气候类型,既有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也有温带和寒带地区。
这就使得中国的农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多样。
在作物方面,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比东盟国家大。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之一,而东盟国家则以棕榈油和天然橡胶产量居多。
此外,中国在生产水果和蔬菜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橙子、苹果、西瓜、黄瓜、番茄等。
1.棕榈油东盟国家的棕榈油是中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两大棕榈油生产国。
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出口量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95%以上。
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了中方进口棕榈油的关税,使得中国成为了东盟国家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市场之一。
然而,由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在棕榈油生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成熟的加工技术,使他们的棕榈油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也使中国的棕榈油进口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2.水果中国在水果方面拥有着多种多样的资源优势。
中国产的橙子、苹果、葡萄、梨子、猕猴桃等水果在东盟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中国南方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还产出各种熱带水果,如西番莲、芭乐、番石榴等。
然而,东盟国家的水果种类繁多,价格比中国便宜,这也使得中国的水果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东盟国家比较特色的水果有:泰国的芒果、越南的柑桔、印度尼西亚的水果等。
3.水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国之一,豆腐渔村、三亚等地的海鲜印象深刻。
同时中国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
在东盟市场上,中国的水产品主要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
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变化的实证分析
T A0 u n y a Y a — u n, C a —e AIM o s n
(c olo E o o i S ho f cn m c s& M n gm n,T n U i r t , hn h i 0 0 2 hn ) a ae e t o nv s y S a g a 2 0 9 ,C ia ei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第 1 期
20 0 6年 3月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lo e igUnvri f eo at sad A t n uisS ca Sin e dt n o ra fB in i syo rnui n s o at ( o i cec sE io ) j e t A c r c l i
t c n mi eain ewe n Chn n he e o o c r lto sb t e ia a d ASEAN ,r f cigte i or n c n mi n e rt n o s i e e tn h mp t te o o c itgai fEatAsa.F l w— l a o ol o ig ti rn n hste d, ti a e to l aiae h e eo me to n u ty hea c y o s i hs p p rno ny v ld tste d v lp n fid sr irrh fEa tAsa,b tas aye e u lo a l z st n h c a gn iu to fc mp aie a v ntg so x rso o ie h n ig st ain o o a t d a a e fe p t n b t sd s.T e a tos u g s h tato g h r sa r v o h h uh r sg e tt a h u h t ee i n l e omo sp tni fe o o cc o e ain.teco er lto sa d d ti d id sra iiin ewe n tet os o l n r u e t o c n mi o p rto o l a } ls eain n eal n u ti dvso sb t e h h ud l e l w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
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市场竞争性分析随着中国农产品贸易逐渐走向国际化,东盟市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东盟市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该市场,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首先,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性优势主要表现在价格上。
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此外,中国农产品生产规模大、产量稳定,能够满足东盟市场的需求,保证供应的稳定性,这也是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竞争力强的原因之一其次,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性表现还体现在质量上。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和保障,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保障,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质量得到认可。
中国农产品的良好质量也为其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性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性还体现在品种和种类上。
中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种类繁多,能够满足东盟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中国还在不断研发新的农产品品种,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性。
然而,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性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东盟国家自身也是农产品生产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优质的农产品品种,竞争力较强。
东盟国家还在加大农业发展的力度,提高自身的农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这也加大了中国农产品在该市场上的竞争压力。
其次,东盟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可能影响中国农产品在该市场上的发展,限制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规模和市场份额。
综合来看,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优势,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提升中国农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性,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质量水平;二是加强研发创新,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中国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三是加强对东盟市场的市场调研和了解,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提高中国农产品在该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东盟贸易与比较优势
中国-东盟贸易与比较优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邻近地区东南亚与中国有着互补性的贸易结构,使得东盟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本论文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进行,对比并分析中国与东盟各产品的贸易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进行探讨,探讨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实现双赢,中国在与东盟的贸易中得到了什么。
比较优势理论(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根据教材中李嘉图的理论,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成本劣势,互利贸易仍然能够发生. 低效率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效率低的相对较少(绝对劣势最小)的产品,高效率的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效率高的相对较多(绝对优势最大)的商品.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且完善的理论,由比较优势理论更进一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要素产品。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又诞生出特定因素理论等等.作为我们分析比较优势的基础。
东盟成立于1967年,目前包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文莱十个国家。
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宣布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80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买一总额比重达11%,东盟日益成为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作为相邻地区,中国与东盟具有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组织进行分析呢?目前世界上有172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区域经济—体化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安排的内部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
通过建立优惠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首要政策选择。
作为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加入了WTO的情况下,面对各国纷纷进行合作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更是跟着这个贸易潮流,与许多国家或组织建立了贸易关系,而与东盟的贸易更是一大贸易举措。
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
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随着中国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摩擦有增无减,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赢得一个良好的对外经贸环境之需。
本文旨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为指导,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获得潜在利益从而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标签:中国;东盟国家;贸易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的现状分析1、贸易总量变化分析(一)以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为主,边境小额贸易平稳增长。
(二)国别集中度较高。
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前二十位的贸易国中,东盟成员国占五个。
合计占同期全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的91.3%,国别集中度较高。
(三)进出口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市,云南、广西发展迅猛。
近年来年均增速均超过五成,2007年前三季度排名分列全国第十位和第十一位。
2、贸易结构分析(1)贸易国别结构分析现阶段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多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市场为目标的,我国大多是把低加工,低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到这三大市场,然后从这几个市场进口深加工,高科技,知识密集度较高的产品。
我国在出口方面表现出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特征,这是由我国低层次的产业结构造成的。
(2)贸易商品结构分析虽然现在我国已经实现了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目标,但是出口的产品大多是低附加值的中低技术产品,我国在2004年的时候高科技制成品占了27.96%,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机电产品,家用电器,大多是以加工贸易的方式,从国外进口材料,零件到国内进行组装,然后再出口的,准确的说,它们是组装劳动密集型产品,还脱离不了劳动密集型的特征。
3、东盟的产品出口结构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各个国家的出口产品也不太一样,按东盟国家经济水平划分为三个档次,他们的出口产品结构分别如下(1)新加坡是东盟里面唯一的发达国家,经济上属于第一档次,新加坡发展的是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对他们国家的经济尤为重要,几十年来一直发展资本密集,高附加值的工业,如今新加坡出口的多为资本密集型,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信息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设计)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系别:外贸学生姓名:李斯特学号:08575216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12级完成日期:2014年5月6指导教师:李雨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摘要:截至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全面建设完成,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出口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挖掘二者贸易发展的空间,指出约束双方贸易的诸多现实因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关键字:经济合作;比较优势;出口贸易;优势互补目录一、比较优势理论 (1)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 (1)(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 (1)1.概况 (1)2.特点 (2)(二)东盟出口贸易概况。
(3)1.概况 (3)2.特点 (4)三、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分析 (5)四、加强中国和东盟出口商品贸易结构优势互补的对策及建议 (10)(一)实现资源性产品的优势互补 (10)(二)避免同质 (10)(三)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合作 (10)(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应以联合开发为突破口 (11)参考文献: (12)一、比较优势理论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处于劣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到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如果一个国家各种产品生产都占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都处于劣势,但是他们在不同的产品上的优劣程度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不同的。
按照李嘉图的观点来说,应该依据“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
后来产生的赫克歇尔-饿林定理: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要素产品。
在赫克歇尔-饿林模型基础之上,巴拉萨提出了阶段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会导致该国的要素禀赋发生变化,进而使出口商品构成和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一国的要素禀赋在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的要素会发生变化,资本积累在增加,技术在改进,在出口商品的构成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会增加,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
本文就以上理论分析中国与东盟出口商品比较优势。
二、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概况及特点(一)中国出口商品贸易概况1.概况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阶段性,大致是这样分段的。
建国后致1978年,是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国家管制的内向型的、国家垄断的保护贸易政策。
这一时期对外贸易体制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为主。
国家管理主要通过进出口许可制度、保护关税制度、外汇管理制度、货运监督与查禁走私制度和出口商品检验制度等。
进口受到很大的限制,出口由国家垄断和控制。
不可否认这样的贸易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不再适应经济形势了。
管的过死、缺乏利益激发机制、产销脱节,这样就使的对外贸易整体发展缓慢。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额仅占世界出口额的0.75%,在世界贸易排名32位。
第二阶段(1979-1989),这个时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成长阶段。
在此期间,外贸在管理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规划、中央和省分级管理的体制。
这样就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外贸易总额就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6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1117亿美元。
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是12.6%。
第三阶段是稳步发展的一个阶段(1990-1999),在这个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逐步转变为开放型的适度保护贸易政策。
国家改革了计划外贸体制,权力下放,运用价格、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降低了对外贸易的计划成分。
同时加强对外贸易立法,进一步的完善了对外贸易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进出口贸易总额1999年比1980年增长9.5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1 154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3 606亿美元,年均增长13.5%。
①第四阶段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入世对世界经济带来了活力与机遇2000年到2008年(有学者认为2000-2004年是一个阶段)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从开放的适度保护的转向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的贸易政策。
到2004年中国对外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1 547亿美元年均增长24.9%。
2008全年进出口总额25 6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7.8%。
其中,出口14 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 331亿美元,增长18.5%。
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 95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328亿美元。
中国的外贸总额也在不断的增长,到2004年中国的外贸规模世界排名已经从世界32位跃到3位,到2008年也一直保持在第三位未有变化。
②第五阶段应该就在2008年经济危机过后了。
危机的到来会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一定冲击,保护主义的抬头会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增加。
世界范围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是迅速的,这也使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增加。
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一直以来就是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源头,在危机后世界贸易也会有一次深刻的主动或者被动调整,这样也能使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变得更加平衡,其中原因不再表述。
2.特点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之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贸易地位显著提高,从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
贸易产品机构逐步优化。
中国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以来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一①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8年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直是连年增长,但是比例也在一直在下降。
机械设备、能源和原材料等进口明显增加。
出口产品中制成品在一直增加,出口较快的是集成电路,手提电脑和液晶电视显示器等电子产品类。
贸易地区逐步扩大。
对中国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不断的扩大,而且中国从发达国家进口比重一直在下降,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而且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也一直在增加。
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
加工贸易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保持较快的增长。
这和中国政府的引进来战略有着直接的联系。
但是近年来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也在紧张的开展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在较快的增长。
经济危机的到来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是也有利于中国的资金走出去,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在慢慢的改变。
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1995年到2004年间就有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411起。
而且贸易摩擦的方式也由以前的关税、配额许可证,向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以及社会和劳工标准转变。
特别在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更是加剧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贸易顺差使得世界针对中国的摩擦进一步升级。
中国对国际贸易的应对能力在增强,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未来也会出现一些有利于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变化。
例如,我国加入WTO时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特保机制”)将于2013年底到期后中止,届时其他WTO成员方不能再运用此条款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
另外,随着我国进口增加、贸易顺差减少以及对国际规则熟练运用能力的加强,我国对外贸易报复的能力也将增强,这也会迫使其他国家慎重考虑与我国的贸易冲突。
(二)东盟出口贸易概况。
1.概况东盟前身是东南亚国家联盟(1961年在曼谷成立)到2002年止东盟共有十个成员国。
东盟在国际影响力在不断的加强,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并在2010年建成,这样东盟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并且极大的拉动东盟贸易的增长,下表为东盟进出口在世界所占比重的变化:①东盟的贸易自由度在不断的上升,贸易政策在不断的透明化,公开化,关税水平在不断的下降。
东盟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由1990年的20.1%和16.2%上升到2007年的26.4%和25.1%,区域内贸易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东盟的进出口对象以亚洲、欧洲和中北美洲为重点,其中对东亚的进口呈上升趋势。
伴随着东盟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机械产品出口增加,由1990年的59.3%上升至2007年的74.2%;进口变化较小90年为74.2%,2007年的为74.1%。
②2.特点东盟各国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
一般的情况,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能够利用贸易和投资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但是实际上东盟国家的GDP增长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1997年的金融风暴对东南亚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新加坡经济腾飞的势头却没有被压制,也丝毫动摇不了其工业化的决心!新加坡已经走在东南亚的前列。
但是并不是只有新加坡一个走在前面,作为第二梯队,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国也已经恢复元气并且在不断向前,虽然有西方国家的帮助。
在东盟并不是两极分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国走在了后面,但是也已经走上正轨,正在飞速发展。
东盟各国的人均GDP可以比较直观的反映国家的实力,但是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与贸易自由度和进出口贸易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说国际贸易直接与国家GDP有关。
下表为东盟人均GDP增长率。
①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②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东盟各国1995-2007年GDP增长率①东盟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还存在水平不一问题,这也算是东盟经济的一个特点。
新加坡在世界自由化程度中一直是名列前茅的,2009年排名是第二。
而东盟很多国家的排名还是倒数。
就整体而言东盟国家的贸易政策是偏向保守的。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共同有效普惠关税方案协议”规定成员国之间的关税逐步降到0-5%,这样东盟的自由化程度会得到普遍的提高。
东盟的出口贸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贸易结构相似。
东盟大多数国家和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贸易结构相似,出口商品附加值较低,竞争较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