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_公共政策概论_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2020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必考重点

2020电大公共政策概论必考重点

公共政策概论综合练习题一、名词解释B1扁平式组织: 扁平式组织削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结构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D2德尔菲法: 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F3非正式评价: 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4分权制: 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G5公共利益: 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7公共责任: 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8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9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1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

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11公共政策监控系统: 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2公共政策评价: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1、因果理论包括两类内容:一是把决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二把政策中潜在下因果假设合成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技术能力。

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后过程。

3、顺序决策思维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

4、德尔菲法资源,免费空间,休闲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后希腊神话中的神渝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油原址“德尔菲”命名。

简答题:1、举便说明浴盆模型。

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失效;第二阶段:偶然失效;第三阶段:耗损失效。

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把这种曲线称为“浴盆模型”,安提醒人们在政策早期失效时,不要为早期失效率一时较大的现象迷惑,而应着重于失效后质的分析。

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

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4、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不是矛盾的渐进思维、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的进展和小心改变现实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它能便剧烈变革思维更加符合实际。

国开电大2023年春季期末考试《公共政策概论》试题(试卷代号1183)

国开电大2023年春季期末考试《公共政策概论》试题(试卷代号1183)

试卷代号:1183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公共政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 )。

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2.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

A.詹姆斯. E.安德森B.古德诺C.托马斯.戴伊D.罗伯特.达尔3.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

A.史密斯B.西奥多.罗威C.威廉.邓恩D.德罗尔4.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A.系统性B.互动性C.全球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5.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 )。

A.米歇尔.希尔B.托马斯.戴伊C.艾莫尔D.保罗.A.萨巴蒂尔.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7.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 )。

A.结构优良性问题B.结构适中问题C.结构平衡问题D.结构不良问题8.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 )。

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D.经济性工具.9.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的重要因素包括( )。

A.理想化的政策B.执行机构C.目标群体D.政策环境10.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 )。

A.政策制定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执政党12.目标群体13.补贴14.追踪决策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简述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有别于立法机关的两大特征。

公共政策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专题讨论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00分)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30分)2、个人的讨论提纲。

(30分)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

(40分)4.每个小组学习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字数不少于1000字。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考核内容:主题: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100分)考核要求:1、认真学习《公共政策概论》第七章—第十章内容,选择一个比较熟悉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2、综合运用相关理论、方法、知识。

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可以查阅有关文献,可以到网上搜索资料,也可以发调查问卷或召开座谈会等,但必须注明资料来源。

凡资料详实、来源清楚的至少可以得及格分;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的为不及格。

4、不得抄袭,抄袭者成绩为不及格。

3、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公共管理方式方法如何转型?(10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正确答案: D2.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正确答案: A3.()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正确答案: C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正确答案: B5.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正确答案: A6.公共政策是()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011电大公共政策概论选择名词解释(存手机直接搜索)

2011电大公共政策概论选择名词解释(存手机直接搜索)

一单项选择1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惩罚性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最早提出的。

10政府主体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1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伙伴。

19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20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

21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外脑。

22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行政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29决策过程中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所在,确定决策目标。

28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共识。

30决策过程中的第二步是探索和拟定各种可能的备择方案。

31西蒙把决策过程分为三步,分别称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和抉择活动。

32西蒙认为,决策的基本程序中应包括审查活动,即决策过程中的反馈。

33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选择)。

38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正常状态的失效。

39史密斯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40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型。

41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四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

4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46 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价值判断。

47 在任何决策过程中,理性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48 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中,应坚持加以突出的是技术可行性原则。

49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方案所做的分析。

50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所做的判断。

56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国开电大2022春本科各专业复习资料--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国开电大2022春本科各专业复习资料--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指导

第一部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利益 B.权力 C.公共 D.权威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 C.限制性 D.利益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 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超前性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 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 C.条件 D.行为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 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2、公共政策的功能3、公共政策的公共性4、利益选择四、简答题1、为什么说“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3、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4、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5、公共政策在美国诞生的现实条件。

五、论述题1、试述公共政策的本质。

2、试述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一、单项选择题1.()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 D.执政党2.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

电大09行管本《公共政策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电大09行管本《公共政策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P7)二、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B)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政府C.个人 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A),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P13)A.倾斜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权威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最早提出的。

(P22)A.拉斯韦尔 B.西蒙C.伊斯顿 D.史密斯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P7)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2.政策的导向是(AB)的导向。

(P10)A.行为B.观念 C.条件 D.文化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BCD)。

(P10)A.规制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四、问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P7-P10)答:(1)整体性。

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

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连结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整体性不仅表现于政策的内容与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政策过程中。

作为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以及政策过程诸环节的整体作用,除取决于自身的联系之外,还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2)超前性。

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

任何政策都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即解决政策问题所要达到的目的、结果和状态。

先进的政策目标,决定了政策应是超前的。

除目标外,相关的政策内容,也能揭示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样具有超前性。

政策的超前性,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是建立在科学预测与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十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库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号:1183;资料整理于2020年3月30日,涵盖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既是“多数人”的公共性,同时又是“少数人”的公共性,一方面它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数,另一方面它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少数;在对强势群体特别是由少数人组成的强势群体加以限制的同时,也应该对具有正当的利益要求的弱势群体加以保护。

12.目标群体: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

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13.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

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14.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20XX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利益集团: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

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

利益集团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

12.公共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公共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目标群体)两个方面。

一方面,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围绕着社会问题展开的,只有首先界定好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制定良好的公共政策。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彬考值务2曲题及答案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五章至第六章之后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五、论述题(共25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荷兰经济学家()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答案]D2.第W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A.公共责任B.公共利益C.公共服务D.公共道德[答案]A3.()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管理B.强制C.管制D.限制[答案]C4.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B.小论证C.二级论证D.一级论证[答案]B5.卡%.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理解公共政策》D.《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0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答案]ABCD7.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

A.慈不足8.鲁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答案]ABCD8.威旋.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0A.结构平衡9.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答案]BCD10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0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答案]ABCD10.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0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答案]ABCD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公共政策工具:是在特定的政策环境下,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影响政策客体、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公共政策概论(精)

公共政策概论(精)

偶然失效
耗损失效
时间
• SMITH 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执行机构 政策制定过程
目标群体
政策
理想化的政策
紧张
环境因素
处理
反馈
建制
第六章
公共政策评价
1. 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
2. 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
投入工作量 绩效 效率 充分性 公平性 适当性 执行力 社会发展总目标
第九章 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
1. 知识经济 含义: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 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特征: 社会主体知识化 社会组织扁平化 政策信息公开化 民主参与大众化
2.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 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 3.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知识化和信息化 民主化 科学化 高效化
3. 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程序
评价准备阶段
评价实施阶段 评价总结阶段
4.公共政策评价方法
前后对比法
(1) 前---后 政策执行后 政策执行后代 政策执行前 政策执行前
(2) 投射---实施后
时间
时间
•前后对比法(续)
(3) 有---无 政策执行后 (4) 控制对象---实验对象
政策执行后 政策执行前
第八章 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
系统: 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 具有一定 结构和功能, 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 体. 系统方法: 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 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系统分析: 就是系统方法的具体运用.
1. 系统的基本属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动态性 层次性 环境适应性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习题及解答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习题及解答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习题及解答一、单选1公共政策是(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A),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倾斜性B.合法性C.系统性D.权威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最早提出的。

A、拉斯韦尔B西蒙C伊斯顿D史密斯5.(A)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B.非营利组织C.非政府组织D.社会公众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A)。

A.伙伴B.对立者C.被统治者D.被管理者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B),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利益B权力C关系 D.制度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C)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C.个人负责制D.集权者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A.外脑B.助手C.领导者D.秘书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D)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社会团体D行政1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C)。

A.协调B.补充C.排斥D.一致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A).A.共识B.选择C.理解D.互动13.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A.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B.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4.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电大 公共政策概论 名词解释

电大 公共政策概论 名词解释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府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加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到处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是与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等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在形成的演化过程。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名词解释题库(珍藏版) 说明:内部考试资料,涵盖95%以上期末纸质考试的原题和答案;更新至2020年1月试题。

扁平式组织:是指内部层级减少,结构相对简单,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入力资源开发的组织。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

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政策的货币成本和总的货币收益量化进行比较,该方法使用统一的价值单位来衡量所有因素,通常以货币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衡量成本和收益。

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电影、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其信息量大、覆盖率高、影响面广、冲击力强,对政策制定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西方有人将其称作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为政府部门和工商业部门所采用,并扩展到教育、科技、运输、开发研究、太空探测、住宅、预算和生活品质等领域。

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试图建立能够结合由上而下与由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其主要目的在于界定和解释为何政策执行会随着时空、政策、执行机关的不同而有差异,因而可以预测未来出现的政策执行类型。

多数规则:所谓多数规则(majority tule),就是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则。

发展型公共政策理念:具体内容包括:人本观念;公平优位观念;科学化观念;民主化观念;法制化观念和创新超前观念。

2021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试题及答案:公共政策概论

2021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期末试题及答案:公共政策概论

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A. 管理
B. 管制
C. 强制
D. 限制
(1183 号)公共政策概论试题第 1 页(共 8 页)
5. 所有的政策问题都源千(
)。
A. 个人问题
C. 领导者的需求
B. 突发事件 D. 大众传媒的传播
得分 1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6.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
(1183 号)公共政策概论答案第 3 页(大学 2021 年春季学期期未统一考试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
-o—
骂 弥 郎 长

- ---
I四
2021 年 7 月
五三
得分 1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美国学者戴维· 伊斯顿认为(
13. 志愿失灵:大部分现实问题严重限制、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有效性。志愿者组织对许 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不适用的。在实践中,最大的志愿组织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而与 政府组织趋同,这将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即出现志愿失灵。
14. 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勹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 案投赞成票,或者在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

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
0-1 I
A. 公共政策主体
B. 公共政策客体
C. 非官方决策主体
D. 执政党
3.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
A. 系统性
B. 互动性
C. 全球性
D. 复杂性和多样性
4. (

电大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电大公共政策学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公共政策学: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政策内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选择和确定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指的是一项政策由谁制定,它的合法化经过什么样的程序,目标群体是谁,适用范围和生效时间怎样,执行者是谁,主要的执行手段是什么等在政策文本上有正式规定的特征。

公共政策的内容构成:指的是具有不同政策效力的各项公共政策构成的一个统一的、相互作用的政策体系。

5公共政策的结构:指的是公共政策系统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及其各要素之间互动的相对稳定的方式。

是公共政策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和秩序。

政策系统:是一个由若干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政策子系统(要素)构成的一个政治巨系统。

公共政策的主体: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和监控的行为者。

公共政策的客体: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

政府能力:指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制定并有效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

治理能力:指政府在一个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社会里,运用公共权威,协调各类主体、维持公共秩序、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利益的能力。

公共政策问题:指统治集团和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实中出现的某一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着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组织或团体活动要求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政策议程:通常是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和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政策目标:指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政策规划: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和行动步骤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

2、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府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是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6、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加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8、行动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9、组织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

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

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

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10、因果理论大致包括三类内容:(1)把政策决定看成是一种假设,一张“指导人们从当前情况到处设计目标的地图”,政策执行是按地图所指引方向到达目的地;(2)把政策中的潜在因果假设分为两个因素:贯彻影响力和技术能力。

11、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

12、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13、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是与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

14、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等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在形成的演化过程。

15、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16、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7、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8、完全理性思维是指决策者可以搜集完整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19、经济合理性思维是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

20、渐进思维是指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

21、顺序决策思维是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下进行公共决策。

22、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

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23、头脑风暴法是专家会议法,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提出的,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26、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发明的,以古希腊神话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

27、系统指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的有机整体。

28、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29、系统分析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

30决策支持系统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科特和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31、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是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

32、扁平式组织消减了许多内部层级,使自身结构变得相对简单,这种组织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利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33、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34、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35、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

36、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37、公共利益是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38、公共责任意指社会成员对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也意指他们对其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