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中的孩子性格塑造
![家庭教育中的孩子性格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2b6dad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0.png)
家庭教育中的孩子性格塑造家庭教育在孩子性格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场所。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性格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
下面将从父母对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以及家庭教育中如何塑造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处事态度、价值观念等对孩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沟通方式、纪律方式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养成。
父母的言传身教可以成为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人格、品行、价值观等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行为修养,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他们健康、积极地成长。
其次,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孩子在家庭中接受到的爱、关怀、教育、引导,对其性格的塑造有着直接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态度、言谈举止、家庭氛围等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
如果家庭环境和谐温馨,父母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那么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很容易形成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中存在矛盾冲突、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或溺爱等不良现象,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孩子性格受损,行为偏离正常轨道。
要想在家庭教育中塑造孩子积极向上的性格,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情感沟通和关注。
孩子是需要被理解、被关爱的,父母要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其次,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要注重教育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
再者,父母要注重对孩子的激励和奖励。
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坚强的性格。
最后,父母要注重塑造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试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
![试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79ced2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5.png)
试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引言:父母是孩子生命的导师,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并思考如何通过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出积极向上、健康豁达的孩子。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1.1 影响内外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基因表达,从而影响孩子的遗传模式,如遗传的情绪稳定性、社交能力等;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通过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来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1.2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行为充当着孩子的榜样,孩子会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塑造自己的性格。
因此,父母的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父母缺乏耐心、暴躁易怒,孩子在同样的环境下容易变得很焦躁,暴躁。
相反,如果父母乐观、温和,孩子更容易变得开朗、积极。
1.3 人文关怀和规范教育父母应注重对孩子的人文关怀,即关注和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和鼓励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合理的规范、约束也是必要的,父母应当在教养过程中给予孩子一定的规则和限制,有助于塑造孩子的自律性格。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2.1 专制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严格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父母过于强调听从和纪律性的行为,几乎无法适应孩子的自主性。
这样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缺乏自信,自尊心低下,无法正确表达情感。
2.2 松懈型教养方式松懈型教养方式缺乏明确的规则和规范,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较低,甚至放任不管。
这样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缺乏自律能力,容易较为任性和不负责任。
2.3 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是一种兼顾孩子的自主性和父母的引导性的教养方式。
父母在制定规则和限制的同时,也尊重孩子的需求和个体差异。
这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律性格。
家庭教育的性格塑造
![家庭教育的性格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a5c1f2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0.png)
家庭教育的性格塑造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性格特点,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父母自身具备正直、宽容和勇敢等品质,孩子很有可能从小就形成这些良好的性格特点。
相反,如果父母在言行中缺乏榜样作用,孩子很容易产生误导和跟风心态。
二、重视情感沟通家庭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情感沟通。
父母要时常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只有通过真诚的关怀和沟通,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其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
三、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至关重要。
父母要适时地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家庭中承担一些小事情,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自主地制定目标、解决问题,并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塑造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四、注重约束与引导在培养孩子的性格过程中,适当的约束与引导不可忽视。
父母需要设立一定的规矩和家庭价值观,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对错、秩序和尊重。
同时,对于孩子的行为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限制不良行为,引导积极行为,孩子的性格塑造将更加顺利。
五、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家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父母可以通过家庭分工、爱心行动等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并对其贡献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家庭中的团队合作也十分重要,通过合作游戏、家庭互助等方式,培养孩子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让他们具备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六、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家长在教育中应该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坚韧和毅力,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a82f2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1.png)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幼儿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较大。
对此,本文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并分别阐述教养差异对幼儿性格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科学教养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营造温馨家庭氛围、科学运用奖惩方式、维护孩子自尊等方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全人格。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且社会判断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进程具有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养成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这就要求家长意识到家庭教养的重要作用,并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采取多样化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性格,实现健康发展。
一、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的主要影响孩子性格除遗传因素之外,还受到生长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因家长的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思想观念不同,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也有所区别,不同方式对孩子性格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一)专制型部分家长对幼儿实施强硬专制管理法,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进行绝对控制,此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全部生活由家长来安排,无论孩子是否喜欢,都必须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事,没有反抗和问“为什么”的权力。
家长采取此种方式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主要是为了将幼儿在自己的保护与监管下成长,但他们与孩子的沟通较少,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按照父母要求做事时,父母常常会将孩子的过失放大,并且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以高压手段让孩子绝对服从,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想法,一味地以“为孩子好”为理由干预幼儿成长,在孩子面前树立绝对的权威,不但使幼儿感到来自父母的强大压力,还会激发叛逆心理,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在此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一般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且个性叛逆,很容易暴躁、易怒,做事冲动、不顾及后果。
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的郭涛与石头父子,郭涛对儿子的管教较为严格,石头在爸爸面前常常小心翼翼,不敢大喊大叫,在“换爸爸”一期中,他也是唯一没有与爸爸依依不舍的孩子。
试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
![试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d84f2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3.png)
试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引言: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发展和性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的教养方式涵盖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因素。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和观察,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
本文将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1.1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情绪的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情绪发展。
如果父母采用温暖、关爱的方式对待儿童,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概率较高;相反,如果父母以冷漠、忽视儿童的需求的方式对待儿童,儿童情绪问题容易出现。
1.2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信心的影响父母的鼓励、赞美和支持,是儿童培养自信心的重要支持。
当父母采用鼓励、赞美等积极教养方式时,儿童更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增强自信心。
1.3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责任感的影响父母的管理方式、责任观念对儿童责任心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儿童更容易形成责任心强的性格。
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2.1 父母的管制型教养方式父母采用过度管制的方式对待子女,要求严格,缺乏对子女自主性的尊重。
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儿童缺乏自信心,性格内向、消极。
2.2 父母的放任型教养方式父母采用放任的方式对待子女,不加约束和规范。
这种教养方式易使儿童缺乏自律能力,性格孤僻、自私。
2.3 父母的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采用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和合作,鼓励自主性和创造力。
这种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独立的性格特点。
三、父母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3.1 监控自己的言行举止父母要意识到自己言传身教的重要性,要以积极的态度、行为示范给孩子,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特质。
3.2 提供充分的关爱和支持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积极提供帮助和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论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论文
![论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e21b6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1.png)
论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论文提及孩子成才问题,人们会立即想到学校的重大作用,孰不知在成才过程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论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论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论文篇一《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摘要】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良好性格培养对幼儿来说尤其重要。
家长应该高度重视,时刻关注孩子性格发展的方向。
文章分析了家庭教育的现状,对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建立良好家庭教育方式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性格;影响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
不同社会有不同性质的家庭教育。
我国学者对家庭教育也有不同表述。
邓佐君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介绍了郑起龙、赵忠心等家庭教育的观点,并指出:“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
”上述对家庭教育概念的表述,抓住了家庭教育的主线,强调了家庭教育对未成年子女的重要作用。
但是反映出现代家庭教育的全部意义和实质,必须结合现时代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来全面把握和认识家庭教育。
因此,我们认为:现代家庭教育是指发生在现实家庭生活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双向沟通、相互影响的互动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1.家长对幼儿发展的期望过高家长的价值观念往往决定着他们对子女的态度和要求。
数十年来,家长们在反对封闭观念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将期望的重心从原来较多地关心子女的行为规范转移到更多地关心子女的智力发展上。
甚至有些家庭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过早的为孩子的将来设计出了各种美丽、壮观的蓝图。
目前在社会上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对子女性格养成的影响
![父母对子女性格养成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34b265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f.png)
父母对子女性格养成的影响引言: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孩子的性格塑造不仅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还受到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以及亲子关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父母对子女性格养成的影响,并指出在育儿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因素。
一、父母在塑造性格中的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发展。
如果父母表现出积极的品德和价值观,孩子往往也会受到鼓舞,培养积极向上的性格。
相反,如果父母对他人不尊重、冲动或消极,孩子可能会模仿这些行为,培养出消极的性格。
因此,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良好性格的榜样。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性格养成的影响1. 温暖和支持性的教育方式温暖和支持性的父母教育方式对培养孩子积极的性格非常重要。
这种教育方式的特点是关注和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他们爱和支持,鼓励他们探索新事物并从中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情绪,并培养乐观、独立和有创造力的性格。
2. 严格和控制性的教育方式严格和控制性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过多的控制和限制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和决策能力,影响其自我认同和发展。
因此,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他们自由探索和创新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性格。
三、家庭环境对性格养成的影响1. 家庭氛围的影响家庭氛围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亲密、温馨和稳定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培养出安全感、信任感和亲社会性。
相反,冲突、紧张和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孩子焦虑、孤独和不满足的性格特征。
2. 父母间关系的影响父母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和谐、支持性的夫妻关系将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示范,并有助于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性格。
相反,冲突和紧张的夫妻关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四、亲子关系对性格养成的影响1. 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和激励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和激励是培养积极性格的关键。
父母在塑造孩子性格中的作用
![父母在塑造孩子性格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992c12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4.png)
父母在塑造孩子性格中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和榜样。
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父母在塑造孩子性格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以帮助父母在育儿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一作用。
一、塑造价值观念1. 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通过言谈举止、家庭规范等方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勇敢面对困难、诚实守信等,这些都是积极的价值观念,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正向心态父母要引导孩子积极看待问题,尽可能以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和挫折。
通过鼓励孩子面对挑战并从中学习,帮助他们培养出坚韧不拔的性格。
二、培养独立性1. 培养自理能力父母应该适度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完成一些任务。
例如,教会他们穿衣、洗澡、整理书包等基本生活技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在孩子面临问题时,不要立刻替他们解决,而是引导他们思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自信心1. 给予鼓励和认可父母要时刻给予孩子鼓励和认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努力和成就是被重视和肯定的。
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更加勇敢和乐观。
2. 提供合适的挑战父母要适时地给予孩子一些合适的挑战,以推动他们不断进步。
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能让他们明白努力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四、培养社交能力1. 培养合作意识父母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与其他孩子的合作活动,如团队游戏、合作探索等,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培养沟通能力父母要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反馈。
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使他们与他人更加融洽相处。
结语:父母在塑造孩子性格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独立性、建立自信心和培养社交能力,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健康、积极的性格特质。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d67c4e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c.png)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方面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行不一,言传身教不一致,孩子容易感到困惑,无法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相反,如果父母言传身教一致,积极向上,孩子会受到良好的榜样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其次,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氛围紧张、冷漠,孩子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性格可能会变得内向、消极。
因此,家庭氛围的温馨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
此外,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同样至关重要。
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融洽,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而父母之间的和睦、支持会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性格。
总的来说,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方面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家庭氛围的营造,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积极地成长。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
![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a6900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2.png)
浅谈父母的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环境的各种影响,而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行为表现。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并分析父母教养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具体影响。
首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自尊心产生影响。
父母以尊重、鼓励和认可的态度对待儿童,可以增强儿童对自身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相反,如果父母过分苛求、批评和诋毁儿童,将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
因此,父母应当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以积极的方式引导他们养成自信的性格。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交行为产生影响。
父母的行为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社交行为。
如果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友善、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孩子在成长中将更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
相反,如果父母以暴力、冷漠或者过度保护的方式对待孩子,将对他们的社交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孤僻、自闭等问题。
再次,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良好的父母教养可以提供安全、温暖和稳定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反,如果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关注和支持,甚至存在家庭暴力等不健康的现象,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父母应当注重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最后,父母的教养方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成就动机。
父母在教养过程中,如果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将对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态度漠不关心或者过于苛求,将抑制孩子的学习动机,使其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父母应当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对待孩子在学习中的表现,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父母教养可以培养出有自尊心、友善、善于与他人交往、心理健康、积极学习的孩子。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研究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6c8c6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d.png)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研究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塑造。
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是全方位的,涵盖了孩子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
本文将从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机制、影响因素、影响方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为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机制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家庭环境、亲子关系、教育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引导者,他们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
父母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从而塑造孩子的性格特点。
其次,父母的情感态度和教育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父母的爱护和支持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而父母的严厉和批评则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和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
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
二、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因素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情感态度等因素。
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因素。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从而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健康发展。
而一个家庭中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环境则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偏执和消极。
其次,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影响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严厉和溺爱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而父母的理性教育和引导则会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
最后,父母的情感态度也是影响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因素。
父母的爱护和支持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而父母的冷漠和批评则会导致孩子的自卑和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
三、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影响方式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包括模仿、认同和塑造等方式。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9433d47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1.png)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环境中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以及家庭的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家庭氛围和家庭价值观三个方面来探讨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如果父母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孩子往往会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性格。
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或者以暴力和压迫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可能会形成消极抵触、自卑自闭的性格。
二、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和家庭的情感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关爱和支持,孩子会感受到温暖和安全,从而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冷漠、争吵和暴力等不良氛围,孩子可能会形成胆小、内向的性格。
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和家庭的情感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三、家庭价值观家庭的价值观念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的价值观念包括对人生、人际关系、成功和失败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如果家庭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孩子往往会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对孩子灌输消极的价值观念,比如只追求物质利益、只看重外表等,孩子可能会形成功利主义、自私自利的性格。
因此,家庭的价值观念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和家庭的价值观念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传递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念,以促进孩子健康、积极地成长。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引导,为家庭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和帮助,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性格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
父母陪伴对孩子性格养成
![父母陪伴对孩子性格养成](https://img.taocdn.com/s3/m/56ff53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5.png)
父母陪伴对孩子性格养成父母陪伴对孩子性格养成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和引导者。
他们的陪伴不仅仅是供应物质支持,更重要的是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培育他们的品行。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孩子的一生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的支持和鼓舞,以便建立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父母的陪伴可以关心孩子克服挫折和困难,培育他们的坚韧和毅力。
通过父母的陪伴,孩子可以学会面对困难并从中成长。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起着榜样的作用。
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
假如父母具有正直、诚恳和和善的品质,孩子也会受到这种榜样的影响而培育出类似的品质。
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人,从而塑造孩子的性格。
父母的陪伴可以培育孩子的情商和社交力量。
孩子在家庭中的互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要。
父母可以赐予孩子关爱和敬重,并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心情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通过与父母的亲热关系,孩子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社交力量。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养成还包括培育他们的性和自主性。
父母应当赐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责任,让他们学会思索和做出决策。
父母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制造力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他们的自主性。
这种陪伴和引导将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形成、自信和有责任心的性格。
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关爱、引导和榜样作用可以关心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乐观的性格特质,并提升他们的情商和社交力量。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行或缺的一部分,对孩子一生的进展都将产生乐观而深远的影响。
父母陪伴对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性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与生俱来就具备了极强的社交需求。
在人的一生中,最初的社交圈就是由父母构建起来的。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陪伴和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进展。
试论原生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中的作用
![试论原生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d719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2.png)
试论原生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中的作用原生家庭是儿童个性形成的第一步,也是塑造儿童性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包括了父母、兄弟姐妹、家庭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原生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中的作用。
1.父母行为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家长的陰影實驗 (Bobo Doll Experiment) 最早表明儿童行为不仅直接受父母行为的影响,而且父母的价值观和交往模式也会对其塑造性格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一个温和、耐心、理解的父母可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而过分严厉、厌烦、掌控欲强的父母则可能使儿童内向孤僻、焦虑不安。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意识、态度、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
家庭环境作为儿童身心成长的主要栖息地,它的质量和稳定性对儿童的性格形成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环境包括了物质、生活、教育、文化、社会等多个因素。
一个和谐、稳定、温馨、友善的家庭环境可以培养出积极向上、自信乐观、勇于拼搏的儿童。
相反,寂寞孤立、贫困不安、暴力恶性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儿童沮丧、抑郁、反叛、疯狂。
3.兄弟姐妹关系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兄弟姐妹关系也是家庭关系中的一环。
如果兄弟姐妹之间有着良好交往关系,能够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则儿童心智成熟和社交能力会更强,同情心和责任心也会更强。
相反,如果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矛盾和暴力冲突,则会使儿童情感深深的受伤,并导致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总之,原生家庭对于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面的家庭氛围、良好的父母行为、适宜的亲子互动、积极的兄弟姐妹关系等等都会培养出健康积极的性格特质,而负面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儿童个性扭曲、生理不正常,具有极大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
因此,家庭成员应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让孩子成长为强大、勇敢、自信和有爱心的人。
家庭对幼儿性格塑造的影响
![家庭对幼儿性格塑造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695a04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9.png)
家庭对幼儿性格塑造的影响《家庭对幼儿性格塑造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幼儿性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周围的一切,而家庭则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和模仿对象。
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会给幼儿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这样的家庭中,幼儿会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父母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和理解,也会让幼儿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出友善、宽容和善良的性格特点。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权威型的父母在给予孩子适当指导和规范的也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通常更自信、独立和有责任感。
而放任型的父母可能会过于纵容孩子,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可能会表现出任性、自私等不良性格。
专制型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缺乏民主,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胆小、懦弱或叛逆。
家庭中的沟通方式也非常重要。
积极、开放的沟通可以让幼儿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理解他人的从而培养出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家庭的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性格。
如果家庭注重诚实、勤劳、善良等品质,幼儿也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这些价值观,并体现在他们的行为和性格中。
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也可能对幼儿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对富裕的家庭可能会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但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优越感或物质主义倾向。
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孩子可能会更早地面对生活的压力,但也可能培养出坚韧、勤奋的性格。
家庭并不是影响幼儿性格的唯一因素。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受到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
但不可否认的是,家庭始终是幼儿性格塑造的基础和核心。
为了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性格,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与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1b058628ea81c758f578f6.png)
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作者:刘庆刘小静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10期摘要:孩子优良的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关键词:性格;形成;作用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
俗话说“勤能补拙”,就是说勤奋能弥补智力的不足。
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良好的性格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孩子优良的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性格标志着一个人人格的成熟,对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条件,对营造积极上进、奋发图强的社会氛围也有促进作用。
笔者认为孩子应该具备和养成以下良好的性格:具有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有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
孩子性格的形成要受父母性格的重要影响,因为孩子从来到人世间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
一般来说,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最多,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长者,也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举止谈吐、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打下深深的烙印。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做父母的:“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样这一切对儿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家长怎样生活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呢?一、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老舍先生在分析自己的性格的时候就曾说:“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可见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所以,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的良好品质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
其他(心得)之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其他(心得)之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1075f9168884868762d68f.png)
其他论文之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
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良好的性格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积极意义。
孩子优良的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性格标志着一个人人格的成熟,对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条件,对营造积极上进、奋发图强的社会氛围也有促进作用。
笔者认为孩子应该具备和养成以下良好的性格:具有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有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
孩子性格的形成要受父母性格的重要影响,因为孩子从来到人世间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
一般来说,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最多,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长者,也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举止谈吐、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打下深深的烙印。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做父母的:“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这一切对儿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家长怎样生活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呢?1、家长以身作则,起好榜样作用老舍先生在分析自己的性格的时候就曾说:“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可见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所以,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的良好品质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
如果有的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吵架,那么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急躁;如果家长在困难面前常常显得胆小怯弱,那么孩子也不易形成坚强的性格。
可见父母对于自己不良的性格要善于控制和纠正千万不要让孩子从自己的坏脾气、坏习惯中受到感染孩子的性格。
2、把握好教育内容,起好引领作用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孩子的性格,这就需要把握好性格培养的内容,性格不同于气质。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958e4f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a.png)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式、家庭的氛围和价值观都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塑造出他们独特的性格特征。
本文将重点讨论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并分享一些建议,帮助父母在家庭中创造更积极的环境,促进孩子健康、积极的性格发展。
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家庭环境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基石。
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们往往会展现出自信、积极和善良的性格特质。
相反,一个家庭存在冲突和紧张的环境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变得胆怯、消极和易怒。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和教育者。
他们的行为和教育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还会对其性格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父母表现出积极、乐观和宽容的态度,孩子也更有可能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
另一方面,如果父母经常争吵或以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可能会变得胆怯、消极或反叛。
家庭的氛围和关系家庭的氛围和亲密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使他们成为理解和关心他人的人。
相反,一个冷漠或疏离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导致孩子感到孤独和不安全,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家庭的价值观家庭的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家庭注重诚实、正直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孩子也更有可能形成诚实、有责任心和善良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环境不重视道德和价值观的传承,孩子可能会缺乏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创造积极的家庭环境父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造积极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积极的性格发展:1.打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建立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接纳。
父母应该互相尊重和理解,以身作则,培养积极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2.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支持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孩子性格培养的策略与家长角色
![孩子性格培养的策略与家长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a09d1a9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3.png)
孩子性格培养的策略与家长角色在现代社会中,孩子的性格培养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良好的性格不仅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有着深远影响,还直接关系到其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
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性格,是每位家长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孩子性格培养的策略,并深入分析家长在其中的角色与责任。
性格培养的重要性性格是一个人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它不仅影响个人的社交能力、学业表现,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表明,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业、职业及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
他们通常更乐于合作,具有较高的情绪智力,并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
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固定的,而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尤为关键。
通过适当的方法和策略,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特征。
家长在孩子性格培养中的角色家长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者。
从出生起,父母就是孩子观察和模仿的对象,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家长在孩子性格培养中需承担以下几个主要角色:1.榜样作用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范本。
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诚实守信,那么自身就必须展现出这样的品质。
当家庭中充满着诚信、善良、尊重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时,孩子更容易接受和内化这些品质。
相反,如果父母习惯于撒谎、抱怨或是表现出负面情绪,孩子也可能会逐渐构建这样的性格特征。
2.支持与鼓励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要祝福孩子在各项活动中的尝试与努力,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因此,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家长都应该及时关注并反馈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
3.引导与规范引导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要通过适当的言语与行动来引导孩子分辨是非、了解社会规范。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6bc9a15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1.png)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性格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直接塑造着孩子的性格特点。
本文将探讨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家庭如何促进孩子健康积极的性格发展。
家庭氛围家庭氛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这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氛围紧张冷漠,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怯弱,性格内向抑郁。
父母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走向。
温和但坚定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孩子的自信与独立,而过分溺爱或严厉苛刻的父母会导致孩子性格偏差。
父母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榜样力量,言传身教比言传更为有效,让孩子在模仿中学会积极向上的品质。
家庭沟通良好的家庭沟通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孩子积极性格的关键。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沟通是情感交流的桥梁,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性格。
家庭价值观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影响深远。
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行为规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行为习惯。
家庭应该注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建立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包括表扬和批评,奖励与惩罚等手段。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有耐心和爱心,以鼓励和支持为主导。
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而不当的批评和惩罚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其性格的健康发展。
总结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父母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引导者和榜样。
通过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加强家庭沟通,传递正确的家庭价值观,以及灵活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性格,迎接未来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说:“性格决定命运。
”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
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良好的性格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积极意义。
孩子优良的性格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性格标志着一个人人格的成熟,对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条件,对营造积极上进、奋发图强的社会氛围也有促进作用。
笔者认为孩子应该具备和养成以下良好的性格:具有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有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
孩子性格的形成要受父母性格的重要影响,因为孩子从来到人世间后,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和家庭环境。
一般来说,从出生到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和父母接触的时间最多,他们对父母的行为耳濡目染。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长者,也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模仿的榜样,父母的举止谈吐、音容、笑貌都会给孩子的性格打下深深的烙印。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告诫做父母的:“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或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的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样这一切对儿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家长怎样生活来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呢?
1、家长以身作则,起好榜样作用老舍先生在分析自己的性格的时候就曾说:“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可
见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榜样作用,所以,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的良好品质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
如果有的父母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吵架,那么孩子的性格就会变得急躁;如果家长在困难面前常常显得胆小怯弱,那么孩子也不易形成坚强的性格。
可见父母对于自己不良的性格要善于控制和纠正千万不要让孩子从自己的坏脾气、坏习惯中受到感染孩子的性格。
2、把握好教育内容,起好引领作用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孩子的性格,这就需要把握好性格培养的内容,性格不同于气质。
性格有社会评价意义,也就是说性格有好坏之分,它标志一个人的为人方向。
比如善良、勤奋是好的性格特征;虚伪、懒惰就是不良的性格特征。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的方式把好的性格特征传递给孩子。
例如:故事《滴水穿石》可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良好性格传递给孩子。
故事《狼来了》可让孩子从中深刻的领会到撒谎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培养孩子诚实的性格。
父母在生活中应抓住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例如:通过劳动节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观看纪录片等培养孩子勤劳的性格。
儿童节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类表演活动从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3、注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的影响,起好促进作用一直以来,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孩子”的地位是“中心”、是长辈们的“心头肉”、父母的“掌上明珠”,常说“一切为了孩子”这句话。
那么孩子脾气大、以自我为中心、倔强,难道跟在家庭的地位没关系吗?常常也听妈妈们说:有了孩子老公也顾不上了、自己也顾不上修饰了……注意力、精力全集中到孩子身上去了,孩子就是一切,慢慢的自己就给孩
子“养成坏毛病了”。
孩子知道自己是“中心”,一旦受了点“冷落”就“争风吃醋”,这对孩子的性格成长非常不利,而且对以后上学、跟人接触都有不良的影响。
听有位家长讲了一个游戏故事:一个人写下十位亲友名字,然后陆续删除,最后只留一位亲人的名字,这真是一个残忍的游戏,但是大部分的人在筛选到最后时就剩下孩子和伴侣的名字,真是难以割舍,但是必须再删掉一个,狠狠心再删掉一个,大部分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的配偶,因为只有配偶才能和你一起慢慢老去、一起做伴,而孩子能自己独立、可以放手。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告知孩子:你就是家里的普通一员,家里人彼此之间的爱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虽然孩子是最小的家庭成员,需要精心培养,但是长辈也一样需要关爱和孝顺。
为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家长给孩子的爱要“悠着点”,让孩子从小在心灵上就摆正自己在家的平等地位。
可见,家庭环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熏陶和培养。
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了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言行,是不是看为孩子的表率、把握好教育的内容并引领孩子摆正自己的家庭地位。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