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影响的分析1.性格的涵义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想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或者说,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品质。
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良好的个性包括直率,诚实,热情,大方,勇敢,谦逊,乐观,有礼貌,有信心能忍让,是非观念强,勤奋好学,求知欲望盛等。
而虚伪,奸诈,冷漠,吝啬,怯懦,自卑,高傲,悲观,粗鲁,急躁,懒惰,无所事事,不求上进,则是不好的性格。
2.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诸方面性格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在外界生活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家庭的影响奠定了儿童性格形成的基础。
家长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与养育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家长不同的教养态度是形成孩子不同性格的重要原因。
家庭人际关系,心理氛围对孩子的性格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和睦的家庭气氛对孩子性格有积极影响,争吵的家庭气氛会给儿童性格留下很坏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方面的影响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来。
(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方面的影响儿童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逐渐爱猫扑.爱生活地掌握他所处社会的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适应社会需要。
如果儿童社会化发展顺利,就会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社会变化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现象的技巧。
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要,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
由此可见,儿童的社会化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众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中,家庭教养是最基本动因,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和行为规范,参与社会活动,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因此父母采取怎样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效果。
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
261学习版浅谈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养成的影响■文/欧 冉内容摘要: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造就不同性格的儿童。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家庭中的教养方式,运用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本文主要从教育方式的概念出发,针对父母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父母的教养方式 儿童性格 影响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
它能够使儿童成长出不同的性格。
而儿童的人生开端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还应该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暖爱心的家庭。
刚出生的宝宝就好比是一张白纸。
他们的心灵是纯洁、天真的,而宝宝的教育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在出生以后,长期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中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及教育的态度观念和方法,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儿童在那该所扮演的角色等等,这些都会对儿童的性格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他人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不仅是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正如新课标所言,教育合力是指以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
作为教育合力之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个性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个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虽然个性的发展是不断完善的过程,但儿童期作为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是极为重要的,儿童的个性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所谓“从小看八十”、“三岁之魂,百岁之才”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可塑性比较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父母的影响很大,因此家庭教育,尤其是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讨论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及其分类:(一)父母教养方式的含义。
父母的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如 儿童观、教育观、养子观、人生观)和已经习惯了的教育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有哪些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有哪些影响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有哪些影响父母教养孩子的观念和行为对孩子的情绪情感和各种人格品质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那下面一起详细了解关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有哪些影响吧。
(1)专制的父母父母把孩子作为附庸,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
要求孩子绝对遵循父母所订的规则,不鼓励孩子提问、探索、冒险及主动做事。
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并严格执行对孩子的处罚。
这种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某种情况下对父母而言,可能更省事,但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思考的训练,又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他们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在人际关系方面,如与其他幼儿交往,可能会碰到较多困难,他们始终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没有竞争意识,表现出焦虑和喜怒无常等。
(2) 放任的父母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无足轻重,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不为孩子立任何规矩,无明确要求、奖惩不明。
只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情,孩子没有“长幼有序”的观念,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这种类型的父母忽略了教导孩子尊重,不能适时提供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较缺乏自制力。
尤其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父母若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那么,孩子有如独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该往何处,即使犯错也不自知。
所以,给孩子这种自主,反而阻断了他学习做人的机会。
这种孩子在与别的同伴交往时,会处处将自己的地位放在最高,,好胜斗强,经常出现攻击行为。
(3)拒绝否认的父母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做什么都做不好,给孩子立过于苛刻的规矩,一味地指责,给孩子温情太少,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教育的孩子不会赞美别人,不会与人合作,利他行为很少。
(4) 权威的父母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
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这类孩子易形成稳定的依恋,与同伴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专制的父母为孩子规划所有事,将孩子训练成听话的机器,并不能帮孩子获取必要的知识技能。
论述家庭教育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论述家庭教育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通过日常生活和交流互动,对儿童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接受到来自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行为榜样以及行为规范的引导。
家庭教育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亲子关系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父母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依赖和最亲近的人。
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亲子关系的亲密和支持性对儿童的性格发展至关重要。
当父母能够以温暖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给予他们安全感和情感支持时,儿童能够培养出积极、开朗、合作等积极的性格特点。
相反,当亲子关系较冷漠、疏离或存在较多的冲突时,儿童容易出现性格上的问题,如内向、孤僻、焦虑等。
因此,亲子关系的质量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父母的教养方式也直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和态度。
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儿童的性格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溺爱式教养容易导致孩子性格上的自私和依赖等问题,而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则容易导致孩子性格上的叛逆和自卑。
相比之下,理解式教养、民主式教养和激励式教养等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性格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些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自律性、合作性和责任感等良好的性格特点,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理发展。
最后,家庭环境也是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家庭价值观念以及社会文化等。
一个稳定、温馨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相反,一个矛盾冲突、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导致性格上的问题。
此外,家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也会对儿童的性格发展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对于清廉、勤劳、合作等价值观的传递能够培养儿童积极向上、正直守信的性格特点。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一、选题背景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教养方式的培养,这也使得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不同的父母往往有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年龄、学历、职业、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
因此,探究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探究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差异,并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为家庭教育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建议和指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探究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探究不同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家庭亲子关系、教育方式、严格度等方面。
(2)分析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探究如何避免负面影响,发挥正面影响。
(3)提出可行的家庭教育方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可行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家庭教育提供更科学、更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设计题目涉及家庭亲子关系、教育方式、严格度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2)访谈法:采取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幼儿家长进行访谈,深入探究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3)统计分析法:通过统计分析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1)了解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2)分析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可行的家庭教育方式。
(3)提供科学、实用的家庭教育建议和指导,有助于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意义:(1)对于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改进和优化。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五分钟答辩稿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五分钟答辩稿溺爱型。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幼儿放到特殊的地位,一切服从、服务于幼儿,不适当地满足幼儿生活上的要求和欲望,处处迁就,事事代劳。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幼儿往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自傲或自卑,能力低下,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容易形成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
当幼儿长大后面临迥然不同的社会竞争时,则会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
专制型。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往往强迫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办事,不容许孩子有差错或失误,频繁采用惩罚来强制执行。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幼儿,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放任型。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幼儿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
由于父母没有给予幼儿必要的行为准则和强化,对孩子冲动的行为缺乏约束,致使孩子缺乏社会责任心,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幼儿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不重要的,因而失去归属感。
民主型。
持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幼儿信任、尊重和平等,重视启发引导,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自主和自由的空间。
这类父母与幼儿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幼儿,又对幼儿提出严格要求; 既高度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幼儿独立自主,激励幼儿去做他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 既让幼儿敢于发表意见,又循循善诱,对幼儿的幼稚和错误不是无端训斥。
因此,在民主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幼儿,往往性格开朗,意志坚强,积极向上,有自信心,能与人和睦相处。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自交往的实质。
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忽视型。
在多数情况下,权威型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一种理性且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
父母为孩子设立恰当的目标,对孩子的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并且奖惩分明。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较强,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喜欢与人交往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专断型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很严厉,提出很高的行为标准,稍有不顺,非打即罚。
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缺乏社会责任感。
长此以往,将会与父母关系疏远,产生叛逆心理。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充满了爱与期望,但对孩子缺乏控制和要求,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训斥儿童。
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表现得很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信、恒心、毅力和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父母缺乏孝心。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既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方面的要求和控制。
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有时会对孩子流露出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种极端的忽略也可以视为对孩子的一种虐待,这是对孩子情感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剥夺。
它会使孩子出现适应障碍,对学校生活缺乏兴趣,学习成绩和自控能力差,具有较高的攻击性,感情冷漠,并且在长大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
在现代家庭教育活动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大致可分成三种,即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影响的研究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家庭。
每个家庭教养子女的方式又是各不相同的。
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个性。
有的孩子大方、豁达,有的却自私狭隘;有的热心、善良,有的却蛮横霸道;有的自尊、自信、敢作敢为,有的却自卑、自贱、胆小懦弱……。
这些性格的形成无一不是家庭教养方式下的产物。
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父母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专制型的父母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
这种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存在于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十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一不顺心或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愿望,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这种父母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对孩子的行为控制很严,容易使子女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情绪,产生恐惧或焦虑、敌意或残忍的心理,容易发生不能克制的逆反、倔强、攻击和冲动行为。
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往往缺乏安全感,并且由于父母对幼儿缺少沟通容易造成幼儿的自闭、忧郁、不与他人交往,社会性差的性格。
(二)父母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与学习不感兴趣,也不关心,很少去管孩子,“小时候交给保姆或父母,上学了交给老师,长大了交给社会。
”这类父母存在着典型的角色问题,他们或性格内向或缺乏权威意识和责任感或社交能力差。
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一些不良的个性与态度会影响学业。
另一种放任是对子女过分的溺爱和宽容,使子女容易养成放纵骄横、自私自利的品德和嫉恨的心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模糊不清,不能学会在欲望不能满足时应有的忍耐,结果,不合理的需求、欲望不断增加,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道德观念薄弱,缺乏行为准则和规范,事事依赖成人,与人交往产生挫折后,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从而发生侵犯行为。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内容摘要:孩子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孩子独创出来的,而是与父母的家教方法有直接的联系。
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性格发展时期影响是最为深刻和重大的。
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性格取决于其0至6岁时所接受的教育,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如何,将决定一个人成长后的性格,乃至今后的人生观、处事观。
本文针对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类型,从教养方式不同类型的特点和对孩子性格的影响等方面,具体分析、阐述并提出培养幼儿良好性格的个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子女性格特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作为个体最重要的社会化的载体之一,从幼儿刚出生一直到成人,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
学前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父母以及其家教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家庭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特点,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替代不了的。
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更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也是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的关键,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养,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
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不太满意。
因此,通过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使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对于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形成幼儿健康人格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几种类型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1.溺爱型。
溺爱型家庭的孩子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缺乏社会性和竞争性,容易形成怯懦、盲从、依赖、被动、不愿探索、不敢冒险、不能创造等性格弱点。
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执拗。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导语】家庭教育对于孩⼦们来说,⾄关重要,家庭是孩⼦们的第⼀所学堂,家长是孩⼦的第⼀任⽼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
因为家庭的⼼理⽓候对孩⼦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着孩⼦的素质,培养他们的某些性格特点。
那么,家庭教育对孩⼦的成长的影响有哪些呢?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1.家庭教育对孩⼦成长的影响 ⼀、对孩⼦⼼理的影响。
⽐如,家长脾⽓暴躁的时候,经常在家中发泄不满情绪。
这样久⽽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在内的每个的家庭成员信念迷失,这样孩⼦往往有⼀种迷茫⽆助的感觉,不良的⼼理就此形成。
如果⽗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的态度,⼜能带动孩⼦们将这种⼼⾥影响到⾃⼰的交往中去。
⼆、对孩⼦习惯的影响。
孩⼦长时间的⽣活在特定的环境中,久⽽久之也就在这种环境中⽣成⾃⼰的性格,家长的⼀⾔⼀⾏也会影响到孩⼦,⽐如家长每天养成整洁的习惯,孩⼦也会这样,⽽且脏⼀点家长也不会满意,这样⽆形中对孩⼦有⼀个每天的养成教育。
三、对孩⼦交往的影响。
什么样的孩⼦有什么样的朋友,孩⼦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也会把这种意识带到⽣活中去,所以也会决定⾃⼰的交往环境。
四、对孩⼦未来的影响。
孩⼦的性格⽣成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成的,虽然在学校⾥能够受到⽼师的教育,但是如果家庭教育不是理想的,孩⼦在学校也会⾛弯路,⽐别⼈多⾛⼀些路,这样如果成功的话,还能慢慢调整⾃⼰的⾏为、性格,如果不成功,可能会失去很多,对于他们的将来也会有不⼩的影响。
总之:教育孩⼦,家庭最重要,他是孩⼦⽩纸上的第⼀笔,希望家庭教育更能引起家长的重视。
2.家庭教育对孩⼦成长的影响 影响孩⼦的⼼理健康 有些家长对孩⼦总是采取⼀种激进的教育⽅式,⽐如孩⼦犯错他们只会向孩⼦发脾⽓。
骂他们能⼒不⾜才解决不了问题,这样的教育⽅式使孩⼦⾃尊受损,从⽽变成⼀个⾃卑懦弱的⼩孩。
作为⽗母不能强加望⼦成才的⼼,去严格要求孩⼦零犯错零失败。
影响孩⼦的思维能⼒ 家长应该传达给孩⼦更多的正能量,孩⼦才会更有⾃信去实现⾃⼰所想,去努⼒经营⾃⼰的⼈⽣,对于未来的现状更有能⼒去攻破。
家庭教育的性格塑造
家庭教育的性格塑造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和性格特点,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一、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家庭教育中,父母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父母自身具备正直、宽容和勇敢等品质,孩子很有可能从小就形成这些良好的性格特点。
相反,如果父母在言行中缺乏榜样作用,孩子很容易产生误导和跟风心态。
二、重视情感沟通家庭教育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情感沟通。
父母要时常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只有通过真诚的关怀和沟通,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其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
三、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至关重要。
父母要适时地给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家庭中承担一些小事情,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可以自主地制定目标、解决问题,并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塑造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四、注重约束与引导在培养孩子的性格过程中,适当的约束与引导不可忽视。
父母需要设立一定的规矩和家庭价值观,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对错、秩序和尊重。
同时,对于孩子的行为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通过限制不良行为,引导积极行为,孩子的性格塑造将更加顺利。
五、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家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父母可以通过家庭分工、爱心行动等方式,让孩子参与其中,并对其贡献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家庭中的团队合作也十分重要,通过合作游戏、家庭互助等方式,培养孩子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让他们具备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六、教育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
家长在教育中应该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坚韧和毅力,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幼儿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受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较大。
对此,本文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并分别阐述教养差异对幼儿性格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科学教养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营造温馨家庭氛围、科学运用奖惩方式、维护孩子自尊等方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形成健全人格。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且社会判断力较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化进程具有引导作用,特别是在孩子性格养成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这就要求家长意识到家庭教养的重要作用,并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采取多样化措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性格,实现健康发展。
一、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的主要影响孩子性格除遗传因素之外,还受到生长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因家长的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思想观念不同,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也有所区别,不同方式对孩子性格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一)专制型部分家长对幼儿实施强硬专制管理法,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进行绝对控制,此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全部生活由家长来安排,无论孩子是否喜欢,都必须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事,没有反抗和问“为什么”的权力。
家长采取此种方式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主要是为了将幼儿在自己的保护与监管下成长,但他们与孩子的沟通较少,当孩子犯错或者没有按照父母要求做事时,父母常常会将孩子的过失放大,并且严厉地批评和指责,以高压手段让孩子绝对服从,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想法,一味地以“为孩子好”为理由干预幼儿成长,在孩子面前树立绝对的权威,不但使幼儿感到来自父母的强大压力,还会激发叛逆心理,与父母之间产生隔阂。
在此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一般容易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且个性叛逆,很容易暴躁、易怒,做事冲动、不顾及后果。
例如,在《爸爸去哪儿》中的郭涛与石头父子,郭涛对儿子的管教较为严格,石头在爸爸面前常常小心翼翼,不敢大喊大叫,在“换爸爸”一期中,他也是唯一没有与爸爸依依不舍的孩子。
浅议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影响
浅议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影响摘要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家长教育方式以及行为理念会导致孩子不同的性格。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家长对孩子性格个性的形成越来越重视。
他们不仅给了幼儿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更多的家长注意到了孩子性格以及心理的成长。
但是大部分家长的教育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浅议当前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的影响。
幼儿性格发展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父母的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认知和性格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性格培养;幼儿性在幼儿出生开始,父母以及养育者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感知、认识、以及运用。
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只是抚养孩子长大,更加要注重孩子的性格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一个人的性格都在3至6岁这个时期塑造起来,以及到未来性格能力的养成,这个时间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成长初期都是以父母为榜样,很多时候性格也会偏向于养育的一方。
比如父母亲开朗热情、善良,那么这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拥有父母这样的性格,相反,若一个小孩成天生活在父母脾气暴躁、忧郁,或经常吵架的家庭环境中,那么这个孩子也会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叛逆、暴躁的行为。
因此,对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是有深远的影响。
一、幼儿性格发展的家庭因素分析根据父母性格的不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不同。
性格温和的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会以幼儿为主,尊重孩子的看法,尝试沟通和表达。
性格急躁的家长,很多时候往往会使用一些不恰当的语言去跟孩子沟通,或者以威的语气跟孩子交谈,强迫幼儿服从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通常这种家庭不会考虑幼儿自我发展与心理状态。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维果斯基认为,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成人所提供的指引和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探究(论文)》8800字】
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探究一、绪论 (1)(-)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三、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2)(-)研究设计 (2)(二)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3)1.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性格影响表现 (3)2.权威性教养方式的性格影响表现 (4)3.放纵型教养方式的性格影响表现 (5)4.忽视型教养方式的性格影响表现 (6)(≡)研究结果 (6)四、良好父母教养方式的实现建议 (7)(-)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水平 (7)(二)父母增加对幼儿的陪伴时间,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8)(≡)父母增加冲突情境,促进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8)(四)家庭成员统一教养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9)结论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一、绪论(-)研究背景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从古至今已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例如“父慈子孝”、“养儿防老〃等传统思想,父母这一代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所以基本是在传统权威式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而如今的年轻人多受西方自由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思想行为较开放、独立,现在许多子女在追求自由平等与传统孝道之间寻求平衡点。
而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希望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却忽视了过度的“插手〃将使孩子失去主见,影响了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近几年,我国因不融洽不和谐的亲子关系而造成儿童一系列悲剧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越来越多,正确的了解儿童内心需求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健康成长极为重要。
同时,也有许多孩子受亲缘关系的“绑架”导致亲子关系更加紧张,“我们这么辛苦工作都是为了你能有个好生活”、“你是我生的,就该听我的么家长随口而出的一句话或许是发自内心的无奈也或许是望子成龙的气话,但事实上,这些不经意的言语以及父母的“权威”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可将孩子作为自己的投资。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摘要: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幼儿人格的形成、幼儿行为方式的发展、情绪的发展以及幼儿的社会化等多个方面,应倡导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多给予正性的情感,予以温情与慈爱,并充分地接受幼儿,对幼儿的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多沟通引导,使之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特征。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涵义(一)教养方式的概念方式是人们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由于说话做事的对象不同,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如工作中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就叫工作方式;生活上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就称之为生活方式;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就可称为家长教养方式。
台湾朱瑞玲认为:“所谓教养方式,即是父母给予子女行为的奖罚;而子女透过对这种行为奖罚力量的判断,形成内外控信念,进而影响其行为。
”①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我们认为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一般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有四个方面:1、父母的社会地位 ,家长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不同导致其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差异。
2、教育背景,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会对儿童有不同的认识,而且还会影响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性格,父母的性格对其做人处事有明显的影响,父母本身是怎么样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都会有反应出来。
4、成长经历,极少数为人父母者是经过正规培训的,绝大多数都是参照其父母教育抚养自己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二)教养方式的类型在心理学中,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接受—拒绝维度和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娇惯溺爱型、忽视冷漠型。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摘要: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父母应赋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只是物质上的,重要的是一个使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
这个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儿童的早期教育是社会培育一代新人的初始阶段,其地位和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不断揭示和证明。
那么,儿童的性格形成有什么规律?儿童早期教育应该关注儿童发展的哪些方面我们从中要借鉴和注意什么方面都是我们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性格;发展;一、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及现状家庭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气氛。
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又可分为硬环境与软环境。
硬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结构、家庭的资源配置、父母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状况;软环境指家庭成员关系和教养方式。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特征。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中。
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影响的特点:(1)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具有早期性。
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
(2)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影响的连续性。
父母的行为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影响着子女。
这些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给予影响和示范。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
家庭影响孩子性格形成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方面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家庭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言行不一,言传身教不一致,孩子容易感到困惑,无法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相反,如果父母言传身教一致,积极向上,孩子会受到良好的榜样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其次,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可以给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相反,如果家庭氛围紧张、冷漠,孩子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性格可能会变得内向、消极。
因此,家庭氛围的温馨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
此外,家庭关系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同样至关重要。
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否融洽,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之间的争吵、冷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其性格的形成;而父母之间的和睦、支持会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性格。
总的来说,家庭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家庭关系等方面都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家庭氛围的营造,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积极地成长。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
深度分析四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深度分析四种教养⽅式对孩⼦性格的影响深度分析四种教养⽅式对孩⼦性格的影响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教授、⼼理学家鲍姆令德曾经进⾏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理学史上具有⾥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
⼀、实验⽬的⽗母教养模式与⼉童个性特点之间的关联⼆、实验过程⾸次是将学前⼉童按个性(⼉童的独⽴性、⾃信、探究、⾃我控制、交往等⽅⾯)成熟⽔平分出最成熟的、中等成熟的和最不成熟的三个组,然后对这三组⼉童⽗母的教养⽔平从A控制,B 成熟的要求,C⽗母与⼉童的交往,D教养四个⽅⾯进⾏评定。
⽽在第⼆、三次实验研究时采⽤与第⼀次实验相反的研究程序,⽅法是对三种不同教养类型⽗母的幼⼉做个性评定,等这些⽽通长到9岁时再做⼀次个性评定。
三、实验结论⾸次试验的测评结果是最成熟组⼉童的⽗母教养⽔平最⾼,依次往下,最不成熟组⼉童⽗母得分最低。
鲍姆令德将这三组⼉童的⽗母分别称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娇宠型。
第⼆、三次的实验结果发现,权威型⽗母的男⼥孩⼦在认知能⼒和社会能⼒发展⽅⾯都胜过其他两组⼉童;专制型⽗母的孩⼦发展平平;娇宠型⽗母的⼥孩在认知和社会能⼒⽅⾯的得分都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特别低。
四类教养⽅式决定孩⼦性格从鲍姆令德的实验中明显可以看出,权威性的⽗母教养⽅式对于孩⼦的培养和发展是最有利的。
在进⼀步的研究中,鲍姆令德提出了划分教养⽅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
根据这两个维度,把⽗母的教养⽅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四种。
(1)'权威型'⽗母 (⾼要求、⾼反应)此类⽗母对孩⼦的要求⽅⾯有适当的'⾼'和'严'。
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设⽴⼀定的⾏为⽬标,对孩⼦不合理的任性⾏为作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努⼒达到⽬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能够耐⼼的倾听孩⼦的述说,⽽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我成长。
这类⽗母施⾏'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的教育⽅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作者:————————————————————————————————日期: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担任起了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个重要角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弗洛姆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是通过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 由此可见,家庭对幼儿性格影响的重要作用。
父母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媒介,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为其提供了生理和物质的需要,而且也提供了心理需要。
父母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
一、家庭教养方式和性格的界定根据资料表明:“所谓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当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家庭教养方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
这种互动的结果不仅从父母对儿童的生理养育活动中体现,而且也从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规范中传递体现。
性格是一种心理特征,陈帼眉教授认为:“性格主要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幼儿性格是在先天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幼儿与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
”幼儿性格形成起源于婴幼儿期的生活。
每位父母都以自己独特的教养方式教养幼儿,使幼儿产生固定性反应,即形成了习惯,每个习惯统一起来,作为一种素质存在,便构成了幼儿的性格特征。
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形成起着制约和导向的作用,它与幼儿的性格有密切联系。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据调查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根据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同,可分为常见的以下几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严厉型、保护型、民主型这五种类型。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据调查显示,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是不同的。
1、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这种类型的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一切听自己的,并用权利强制孩子听自己的,孩子没有绝对的自由,父母已经为孩子勾画出了他们“理想”的蓝图,只要孩子照做就行了,父母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永远加以保护和监督。
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和温暖少、强制作风比较多、批评多于表扬;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两代人之间有一层隔阂,有一条代沟。
实际上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也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孩子并不能够理解和接受家长的所有做法。
(2)专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这种类型的父母们,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可是岂不知长期受父母的高压影响下的孩子,他们一般都比较容易形成幼稚、依赖、神经质的心理,他们没有什么独立性和自主性,创造力也较差,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见、懦弱。
有的则更加反抗、暴烈;有的不接受纪律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约束。
六•一,许多人都会说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可是事实上,这个节日并不属于孩子们。
家长们并没有把这个节日还给孩子们,他们用各种方式限制着孩子们,让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但是家长们有没有考虑到,六•一这一天是专门为孩子而设的,这一天应该是孩子们的假日,他们有权利支配这一天的所有时间,在这一天里他们可以尽情的与同伴一起玩耍、嬉戏。
家长们的“剥夺”让孩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交流的机会,无法享受与同龄人游戏的快乐。
他们没有了欢笑,有的只是孤独、胆怯,并且慢慢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上的孤僻。
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都是以独生子女为主。
在溺爱型的家庭里,独生子女自然而然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小祖宗”,这些父母对孩子事事依着,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常会无条件的满足:他们要吃什么父母就买什么,穿的要华贵、要名牌,用的要高档。
要星星不会摘月亮,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父母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更过度包容孩子的行为和要求。
案例一:有位大班老师想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环境布置时,让幼儿回家找材料,自己动手制作。
有些家长很不理解地说:“我的孩子是来上学的,可不是来劳动的!”这里不得不感叹与其说是教小孩难,倒不如说家长难教。
案例二:有这样一则漫画:一个孩子在值日当天,他自己没有动手值日,而是站在教室的中间,指挥着他的爸爸妈妈为他擦桌子,扫地…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的发展会是怎样呢?(2)溺爱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利己的温床。
在这种类型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以至于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果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就会有情绪波动或攻击性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容易被别人所接受,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家如虎,出门如鼠”养成名副其实的窝囊废性格,更容易产生不信任、依赖、神经质等心理特征。
他们只懂得获得,不懂得付出;只有被爱、被关怀,不知道去爱父母和长辈,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他们对父母麻木不仁,认为这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爱的回报;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大小事都依赖别人,胆小怕事,碰到任何问题解决能力很差。
3、严厉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严厉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认为必须全力以赴地保证孩子完成学业才行。
他们忽视了孩子独立性与自主性,而是用许多规矩来束缚孩子,让孩子过多和过早地对孩子进行正规的学业教育。
通常这类父母把孩子当成他们实现梦想的工具。
案例:美国西部有个叫尤尼斯的八岁男孩,他是家庭的独生子,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高,他也很优秀。
但是尤尼斯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优秀,更不能容忍别人在他面前低声耳语,表现为神经质,他整个人显得比较压抑。
一次他和同伴玩耍,同伴说他的玩具汽车太旧了,他没有任何反驳也没有做出其他举动,只是一味的尖叫。
这个小男孩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主要是因为他的父母对他的教养方式太过严厉造成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我们对儿童有两个极端心理都是对儿童有害的,其中之一就是希望太切,希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 (2)严厉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严厉型的父母太过严厉,要求过高,致使孩子非常努力也不能达到目标,不但如此,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如果父母再责备、训斥几句,孩子便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做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而且变得非常胆怯,甚至没有勇气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4、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保护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怕孩子吃亏,就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游戏;怕孩子摔倒就为孩子扫清路上一切障碍。
这样做的结果会对孩子今后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案例:4岁的莎莉和妈妈一起到公园里去玩。
莎莉想荡秋千,妈妈同意了并带着她从秋千后面小心地绕过去,深怕莎莉被秋千打到。
莎莉坐在秋千上要自己荡,可是妈妈不肯却要推她,因为妈妈怕莎莉从秋千上掉下来。
不一会儿莎莉就玩累了,她看到单杠就请求妈妈让她去玩,妈妈不同意,认为那太危险。
妈妈带着莎莉去玩滑滑梯……过了一会莎莉就厌倦了,于是莎莉拉着妈妈的手要回家。
大家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莎莉没有大声叫过,放开嗓子笑过,也没有跑过、跳过,而是非常的安静。
你认为莎莉正常吗?这应该是一个4岁小女孩的表现吗?不是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父母太过保护她所造成的!(2)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保护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父母过度保护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使孩子缺乏闯劲;社会能力差,怕吃苦,贪图安逸和舒适,生活和学习上惰性较大;沉默、自卑,甚至连一点点小的挫折、困难都不敢面对。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多留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有独立机会,给他们树立自信心,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成为真正人格健全的人。
5、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父母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他们与孩子之间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意见;他们对孩子的某些不成熟的观点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与限制相结合,让孩子更好地锻炼自己,发展其所长。
(2)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的影响民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民主,有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信心、自尊心和动手能力的养成。
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直爽、亲切;知道关心他人;会和他人合作;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待人诚恳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识。
三、父母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不同,幼儿的性格表现也不同。
那么针对幼儿的不良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培养出幼儿的良好性格呢?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建议:(一)让孩子学会关心、分享自己的快乐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宝贝,父母们整天围着他们转,他们在家中有一定的“地位”,时间长了便养成了孩子自私、孤独、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等不良性格。
为了改变这一性格特征,家长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让孩子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得到情感和行为上的熏陶。
比如在吃东西时,让孩子把东西分给长辈吃,让孩子明白自私独霸的行为不好,懂得与他人分享是很快乐的。
当孩子第一次这样做时,父母、长辈们一定要吃,并且要对他说:“谢谢”。
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时,要让他学会关心比自己小的幼儿,并把玩具与他们一起玩…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懂得关心、友爱、谦让,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关心别人,并与他人分享的种子。
(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天性,但是父母在爱的同时,有没有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呢?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需求,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溺爱和迁就,他们要什么给什么,时间长了,孩子大了,一旦某天提出更高的物质要求而得不到满足时,因为孩子缺乏判断是非的标准,而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他们会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孩子的正确言行和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如果要求不合理,言行不正确,不但不能给予满足还要给予耐心说教,使孩子懂得道理,学会做人。
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三)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尊与自信是人的精神支柱,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差,只要我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并给予鼓励,他就有成功的一天。
对于他的一点点进步都给予表扬,就可以发挥他内心无限的潜能。
作为家长更应该尊重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没有被尊重的权利,切记在公众场合,不要批评孩子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失去自信。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能用打骂或说些难听的话来刺激孩子,反之应该抓住某一些长处和优点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