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警心 外重民心 实现警营内外的和谐交融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和谐警营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警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公安边防部队警营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边防官兵在执法执勤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边防部队特点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等非物质性因素的总和,具有强烈的职业特点、独特的价值取向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现阶段,公安边防部队警营文化的核心就是孟副部长提出的新时期公安边防精神。
大力加强公安边防部队警营文化建设,弘扬“七种精神”,对于优化部队管理,构建和谐警营,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警营需要警营文化具有凝聚、激励、教育和调节功能,它对于构建和谐警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部队全面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警营文化是确保部队团结稳定的重要手段.在深化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边防官兵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旧思想的交合,中西文化的碰撞,对官兵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用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占领官兵的思想阵地,可以培育健康和谐的警营环境,以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正确引导官兵知荣明耻,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侵蚀,把官兵培养成忠诚可靠的边防卫士,保证边防部队的团结稳定。
(二)警营文化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警营文化建设既是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
它以潜移默化、喜闻乐见的形式集教育、娱乐于一体,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科学文化教育和文艺娱乐之中而深受官兵的欢迎,能收到一般政治工作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警营文化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政治工作的内容更加丰富,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
(三)警营文化是树立部队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
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和警民共建活动,可以在部队内部和社会上,展示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七种精神”,宣传边防部队服务沿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警营文化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官兵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完成以执法执勤为中心的各项边防保卫任务,展现边防部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
浅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警营
浅谈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警营构建和谐警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公安机关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新方向、新趋势。
和谐警营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人本管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在和谐中推动队伍稳定发展,更好地促进公安业务工作开展。
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理解人、尊重人、激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法措施是以科学管理促进和谐,以文明进步引领和谐,实现民警与警营两者的和谐融会。
一是营造和睦温馨的警营氛围,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共处。
加强警营内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建设,需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地引导人、影响人,广大民警真心实意地互助关心,形成共同进步、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领导班子的和谐。
班子成员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注重协调和配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公正、公平、公开地处理警营内部事务,用领导班子的和谐带动警营内部的和谐。
二是干部与民警的和谐。
领导干部要用高尚宽广的胸怀感染民警,用平等民主的作风带领民警开展工作,时时引领人、鼓舞人,理解人、帮助人;另一方面,民警要尊重领导、服从领导、支持领导,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地共同开展工作,实现两者关系的和谐融洽。
三是民警与民警的和谐。
应同心协力、共同奋进、诚心以待,互帮、互学、互补,在工作上讲原则、讲奉献,生活上讲感情、讲团结,努力营造情同手足的友谊与和睦无间的和谐氛围。
二是依靠科学民主的管理方法,实现人与集体关系的和谐共惠。
民警以警营为平台开展工作学习,警营以民警为支撑打击犯罪、服务群众,二者相互依存、共惠发展。
要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管理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形成民主和谐、团结稳定、开拓奋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用科学民主的作风引领人。
在管理上、工作上、生活上充分尊重民警的民主权利,畅通民主渠道,增加工作透明度,创造民主和谐的管理环境。
方法上,要因人而异常谈心,因事而异谈问题,因时而异做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解决问题矛盾,营造民主管理的氛围。
警民合作共建和谐
警民合作共建和谐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有所好转,警民关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
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警民合作共建和谐。
警民合作,是指警方和民众共同合力来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建和谐社会。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阐述警民合作共建和谐的重要性及措施。
一、警民合作能够提高治安防范效果警方作为维护治安的主力军,在日常工作中除了采取侦查手段、巡逻防范等方式来维护治安外,还要注重与民众的沟通协作。
警方与居民区、商圈等密切联系,向民众普及安全知识,同时也能了解民众的安全需求,及时解决群众的安全问题。
警方采取主动、及时的措施,不断提升社区治安水平,有效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让治安环境更加安全稳定。
二、警民合作能够增强民众安全意识警方通过了解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及需要,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反应能力,从而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识别危险、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仅对个人安全有利,也对社区治安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三、警民合作能够加强社区互动交流社区治安的稳定,需要社区居民和警方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我们应该鼓励警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居民进行交流,倾听民意,及时反馈环境问题,共同商讨、解决社区发生的安全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警民关系更加密切,居民也更加热心参与公共事务,积极向警方提供犯罪线索,对犯罪行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力,使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
四、警民合作能够促进公平正义在维护治安工作过程中,警方依法行政,加强对治安案件的预防和侦查,在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依法处理,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警方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法律宣传,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增强大众对法律的信仰,共同构建法制社会。
综上所述,警民合作共建和谐,对于维护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构建法治社会和谐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该加强对警方的支持和保障,为其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经费,同时也应该倡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警民合作,发扬社区自治精神,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警营情谊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忠诚、勇敢、正义是警察这一职业的代名词。
在警营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民警们共同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情谊。
以下是我对警营情谊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团结互助,共克时艰在警营这个大家庭中,团结互助是每个民警的基本素质。
面对复杂的治安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始终保持着团结一心的精神,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辖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件,案发后,我们立即展开侦查。
在侦破过程中,同事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最终成功破获了案件。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互助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二、忠诚担当,守护平安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可爱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守护着人民的安宁。
在警营中,忠诚担当是每个民警必备的品质。
有一次,我所在的辖区发生了一起命案,凶手作案手段残忍,给受害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面对这起案件,我们全体民警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侦查工作中。
在侦查过程中,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忠诚担当是警察的责任所在。
三、严守纪律,树立形象警营是一个纪律严明的集体,每个民警都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在警营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严守纪律的重要性。
记得有一次,我在值班时,接到一起紧急求助电话。
在处理这起事件的过程中,我严格遵守程序,做到了文明执法、规范执法。
事后,当事人对我表示感谢,这让我深感自豪。
通过这次经历,我明白了严守纪律、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
四、传承精神,砥砺前行警营是一个传承精神的殿堂,一代又一代的警察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忠诚、勇敢、正义的内涵。
在警营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力量。
在值班期间,我经常听到前辈们讲述他们年轻时在一线奋斗的故事。
这些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警察,要时刻保持敬业精神,砥砺前行。
五、关爱战友,共度难关在警营这个大家庭中,战友之间的关爱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维护社会安定和稳定的重要工作。
以下是我对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一些心得体会:
1. 倾听和沟通:积极倾听民众意见和诉求,建立一个开放和透明的沟通渠道。
警方应该主动与社区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和问题。
2. 公平和正义:警方在执法过程中应该秉持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决不纵容违法行为或滥用职权。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惩,对于冤假错案要及时纠正,以树立警民对公平正义的信任。
3. 社区参与:鼓励警民合作,建立社区治安防控体系。
警方可以组织一些社区活动,例如举办安全教育讲座、义务巡逻等,增加居民对警察的信任,并提供有关犯罪预防的知识和技能。
4. 警务公开:加强警务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
警方应该及时发布有关案件进展和警务工作的信息,增加公众对警方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5. 依法执法:加强警察自身的法律和职业素养,依法执法。
警方要依法处理案件,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避免滥用职权或违法行为。
6. 善于解决矛盾:警方应该善于处理矛盾和纠纷,避免冲突升级。
对于民众的合理诉求和问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增强民众对警方工作的满意度。
7. 持续改进:警方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专业素养提升,及时反思和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和调整。
通过以上的做法和努力,我们可以不断改善和谐警民关系,增强社会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警方和民众应该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基层民警如何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基层民警如何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作为公安机关的最小单元,基层民警怎样促进和谐社会跨越前进、飞速发展,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
我认为只有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技巧,“进百家门、识百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忧”,方能更好的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只有在“进门、交心、知情、办事、惩恶”上下功夫,警民关系才能更加融洽、和谐,才能筑牢稳定之基、平安之基、和谐之基,社会才能安定、国家方能强盛。
我总结归纳如下几点:一、要融入民众群体,进得去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瓶颈问题。
“进门”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前提,唯有进得去门,融入民众群体中,才能谈得上交心、谈得上办事、谈得上和谐。
“进门”有三种:一种是进得去老百姓“家”的门,另一种是能够进得去辖区上“百”户民众的门,还有一种就是进得去群众的“心门”。
“进门”说起来很容易,穿上警服,随便到老百姓家一走一过,任务完成,很简单。
其实仔细做起来却不是很轻松的事儿,而且很难。
我认为,进得去门要做到“三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
基层民警要转变思想认识,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理想、体现价值。
要加深对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认识,善于接近群众、心里想着群众、胸怀包融群众、感情融入群众,把身份尽量摆得低一些,态度更加和蔼一些,把自己当作老百姓家中的一员,平时多串串门、多拉拉家常、多交流感情,在群众中打下深厚的根基,我们的工作方能如鱼得水,无往不胜。
二是方式方法要到位。
我们要带着一颗谦虚的心、诚恳的心,迈进老百姓的家门,要借警务室平台的良性运行,积极调整勤务方式,采用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灵活的勤务模式,解决“进门难”问题。
三是服务措施要到位。
民警要带着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想法去“进门”。
要借“三访三评”、“平安雪城”、“百日护游”、“春季护航”等工作契机,积极深入到群众当中,发放警民联系卡,宣讲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常识。
二、要培养群众感情,交得上心“交心”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基础,“进门”是为了更好的同群众“交心”,培养群众感情。
公安局与群众的互动与沟通
公安局与群众的互动与沟通近年来,公安部门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逐渐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这种互动与沟通是为了增强社会稳定,提升治安环境,以及塑造良好的公共安全意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公安局与群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一、重视互动与沟通的重要性互动与沟通是公安部门与群众之间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基础。
通过积极的互动与沟通,公安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关切,及时掌握社会动态,从而制定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安全措施。
同时,互动与沟通也可以为群众提供一个表达诉求、建言献策的渠道,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和参与感。
二、加强线上互动与沟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互动与沟通成为公安局与群众之间交流的重要方式。
公安局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重要治安信息、宣传安全知识,并提供在线咨询和投诉渠道。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安部门可以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并发布破案进展等信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是公安局与群众之间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
公安部门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
可以组织安全知识讲座、警示教育活动等,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此外,公安部门还可以与社区建立合作机制,共同维护社区治安秩序,加强巡逻和安保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实际的服务。
四、加强群众参与公安部门应积极鼓励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和维稳工作。
可以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如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让群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
此外,公安部门还可以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提供犯罪线索,积极参与打击犯罪的行动中。
通过这些方式,公安部门可以增加群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加强警民联动警民联动是公安部门与群众之间互动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
公安部门可以与社区居民、各类社会组织建立联系和合作机制,形成联动机制。
在日常巡逻和安全防范中,公安部门可以通过社区巡访、志愿者培训等方式,与民众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加强信息的共享和反馈,提高社区的治安和安保水平。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是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宁的重要基础。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我深深体会到了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心得。
下面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享。
一、加强警民沟通要想建立起和谐的警民关系,首先需要加强警民之间的沟通。
在履行职责的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倾听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尤其是在处理矛盾纠纷和调查案件时,要多与当事人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需求。
在接受报警和处理案件时,要及时告知当事人案件的进展情况,让他们感受到公平、公正和公开。
二、提高服务意识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守护者,应该做到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提高服务意识。
对于群众来访和求助,要积极予以回应和解答,尽力帮助解决问题。
在巡逻执勤中,要主动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只有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依法严正执法在维护社会治安的过程中,警察要依法执法、公正执法,树立起权威和公信力。
在处理违法犯罪和纠纷争议时,要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权责边界,避免以权谋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保持清正廉洁的工作风格。
只有依法执法的同时也做到廉洁奉公,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支持,促进警民关系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警民培训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不仅需要警察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为此,警方要加强对警民关系的培训和宣传,提高警察队伍的综合素质。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法律知识、执法规范、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警察既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也能更好地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同时,在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警察工作的了解,提高对警察工作的支持和配合程度。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够建立起真正和谐的警民关系。
五、建立长效机制为了确保和谐警民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建立起一系列的长效机制。
当前警民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公安机关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待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形式、管理机制和警务模式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近年来,甘洛县公安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警民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好转,群众满意率逐步提升。
但客观分析警民关系建设开展情况,制约和羁绊其正常开展的不利因素仍还突出。
笔者结合目前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几个深层次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警民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然而,有些民警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习惯按“老规矩、老思维”思量问题,存在几个深层次问题。
(一)重管理轻服务。
少数民警宗旨观念淡薄、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常以管理者自居,具体表现在:在执行警务活动时耍特权,抖威风;在接待上门办事、求助群众时“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不严、办案不公,不作为、乱作为,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侵害了群众利益,引起群众反感,影响了警民关系和谐。
(二)重打击轻教育。
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少数民警总认为不打击就凸显不了公安机关的职能,在工作的摆布上,总把打击放在首位,而教育挽救似乎与己无关,认为是社会抑或是教育部门、监管场所的事。
为此,他们一味追求破案率、打击处理率,以多破案、多打击为杠杆来要求衡量自己,对教育则不屑一顾,特别是对青少年犯罪,没有严格执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宽严无度,不注重心理矫正,从而引起群众对公安机关的偏见。
(三)重破大案轻管小事。
孟部长指出:小事连全局,小事连民心,不会办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就不会办大事,也办不成大事,一些小事、小情,对我们警察来说也许是司空见怪、微不足道,但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大事、难事。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用真心换真情,办实事换实意群众是一面镜子,你对它横眉冷对,它自然对你怒目而视,你对他和颜悦色,它自然回报你真情实意。
——题记从09年入警至今,一晃已快两年过去了。
期间有过踌躇满志,也有过无所适从,曾有过怅然若失,也有过骄傲自豪,不知不觉间我也成长为一名能为民解难的合格民警。
在这一年多的工作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把人民群众当情人一样对待!‚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就失去了存在的社会阶级基础,拾取了全部的战斗力和生命力。
大量的事实证明,只有拿群众当亲人,体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群众,才能夯实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基础,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看到最鲜活的东西,才能顺利推进的各项公安工作的展开。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深深的扎根于人民群众这片沃土之中,‚老百姓才会从内心喊‘共产党万岁!’‛做好群众工作是民警的基本功,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在做群众工作中,尤其要正视新社会阶层人士、困难群众、年青人、农民和老干部等五类对象。
要善于用真理、感情、人格、艺术的力量去做群众工作,‚要亲民、忌辱民,要近民、忌疏民,要惜民、忌扰民,要助民、忌压民。
‛在做群众工作时,要做到和群众平等对话,情感交流,要学会运用风趣的语言,掌握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注意语言表达细节,要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艰深的问题,善于以事说理,以事明理,要学会听的艺术,掌握随机应变的艺术。
作为基层派出所民警,在日常的执法活动中难免会与这样那样的群众打交道,怎样与群众沟通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与群众沟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我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要诚心。
诚心,是指真挚诚实的情感和心理。
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民警要放下架子,以诚相待,尊重对方的人格,切实把自己摆在与群众同等的位臵上,努力消除群众的戒备心理和拘谨心态,为说服群众奠定基础。
树立“四个”理念 共建警民和谐关系
树立“四个”理念共建警民和谐关系作者:王峰波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04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诚信友爱的社会。
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情民意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安机关重点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树立服务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公安机关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警民共建的一切内容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服务对象来展开。
公安机关只有树立服务理念,在公安队伍中组织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教育广大民警真正理解公仆的含义,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强化服务意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切实把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转化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行动。
(一)是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
有的将管理与服务对立起来,认为管理就是收费、审批、处罚;有的对群众“冷硬横推”、“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有的甚至在办理证照中搭车违规收费。
这些问题的存在背离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不仅损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而且影响了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形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建警民和谐关系,顺民意、得民心是关键。
为此,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必须努力做到关注民生、贴近民生、体察民情,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进一步端正服务态度,改进管理方式,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是切实加强群众工作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公安工作制胜的法宝。
离开群众支持的公安工作必然陷于被动。
当前,不少民警不愿意、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有的甚至“进不了门、谈不上话、交不上心”。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
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范文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为一名警务工作者,我积极参与和推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和心得。
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实际工作经验,分享我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沟通,促进互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第一步,就是加强警民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组织警民座谈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主动听取居民对社区治安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向居民宣传普法知识、防范犯罪常识等,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此外,我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警务信息,回答居民的问题和疑虑,积极与居民进行线上互动,增加双方之间的联系和了解。
二、关注民生,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是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关注民生。
在工作中,我经常组织开展社区治安巡逻、防火安全检查等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在控制犯罪的基础上,注重引导犯罪嫌疑人接受法律教育和心理疏导,在帮助他们改过自新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居民的侵害。
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增强了警民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三、注重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需要培养和提高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在工作中,我通过组织法律讲座、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形式,向居民宣传普法知识,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同时,我还积极开展青少年防暴和法制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居民和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逐渐树立,对警察的支持和信任也在不断增加。
四、加大执法力度,维护社会秩序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仅需要警务人员主动沟通和解决问题,也要强化执法力度,维护社会秩序。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要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在工作中,我积极配合上级的执法工作,对社区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及时查办各类案件,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范本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我始终认为与民众的良好互动和信任可以提高警方的工作效率,加强社会治安,并且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心得,来建立和谐警民关系。
首先,建立和谐警民关系必须始于互相尊重和理解。
警察的角色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安全,而公民则有自己的权益和需求。
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权益,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且善于倾听他们的诉求。
当与民众交流时,我始终保持耐心和友善的态度,尊重对方的身份和权威,尽力帮助解决问题。
其次,透明和公正的执法是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
民众对警方的信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公正。
在执法过程中,我始终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不偏袒任何一方,并确保执法程序的透明和公正。
如果遇到争议,我会主动解释我们的决策原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和解释,以增加民众的信任。
第三,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是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方法。
作为警察,我们不能仅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才出现在社区中,更应该主动融入社区,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并与社区居民一起解决问题。
我和我的团队会定期参加社区活动,组织安全演习和讲座,教育居民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社区的治安防范能力。
此外,我们也会定期组织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让居民感受到警方的温暖与关怀。
第四,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是改善警民关系的关键。
我们应该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包括电话热线、社交媒体、邮件等,方便民众与警方的交流和咨询。
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回应民众的问题和需要,确保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关心。
此外,我们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民众对我们工作的评价和意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方法。
最后,建立和谐警民关系需要警察本身具备优秀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时刻以身作则,严守职业道德底线。
助推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
助推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和谐警民关系是指警方与民众之间积极、友好、互助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和谐警民关系对于社会稳定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互信、沟通和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安宁和和谐稳定。
下面是我对于助推和谐警民关系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构建一个和谐反恐形势。
近年来,恐怖活动在世界范围内频发,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而警民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对于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警民关系的和谐可以通过提高警民之间的互信,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进行一些相关的培训等方式来实现。
只有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情况下,才能够形成不可触犯的抗击恐怖的共同意识,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和谐的反恐形势。
其次,我们应该增强警察的责任心和公正性。
警民之间的关系牵涉到公民权益和治安问题,警方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公正性。
只有树立起“为民服务”的理念,才能够增强社会对警方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警方在办案过程中要坚持法律原则,确保公正执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警察的行为合法、公正,遵守职业道德和执法规范,确保权益不受损害,从而提高警民关系的和谐性。
第三,我们应该加强警民之间的互助和合作。
在日常的求助和应急事件中,民众通常会选择向警方求助。
因此,警方应该积极主动地派出力量协助处理,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障。
同时,应该积极倾听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此外,警民之间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通过这种合作和互助,警民关系将更加和谐,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警民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有效的沟通和信息交流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
警方应该加强与民众的沟通渠道,提高对民众的信息透明度,及时发布一些重要的治安信息,让民众知情权得到保障。
同时,警方也应该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民众可以通过舆论渠道和公众参与活动等方式,向警方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在这个社会中,警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警民关系不仅可以带来安全感和融洽感,还能促进社会稳定。
作为一名警务人员,我们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要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我接触过的居民中,有善良、孝顺、诚实的,也有傲慢、不诚实、不尊重警察的。
但无论对方的态度如何,我都始终以平和的心态来应对。
我相信,真正的和谐警民关系取决于互相尊重和理解。
我们不能因为对方的态度不好而对他们偏见。
其次,我要表达中心思想,即注重在工作中与居民建立良好、亲切的关系。
在居民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
我们必须主动向居民介绍我们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解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这样可以让居民们对我们的工作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也能让他们更愿意与警察合作。
我们还应该多次上门走访、咨询、讲解,使居民与警察之间建起密切联系,并对警察队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样以来,居民们和警察之间的社会信任会逐渐增加。
居民们会更加愿意相信我们的工作,希望我们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帮助。
第三,突出重点,即在维护和谐警民关系中,我们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以关心居民为出发点,尽力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
每当居民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所能来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是我们必须以诚实守信为基本原则。
我们的做法应该透明,公正,切实地维护警民关系和平相处。
避免制造误解及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第四,注意思辨。
我们不能太过于相信表面现象和刻板印象,应该全面的分析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
当遇到烦恼或难题时,我们应该冷静思考,综合考虑问题的各种因素。
我们应该对居民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充分的理性分析,以便在解决问题时做到合理、公正、科学。
第五,遣词造句准确、简练。
警民关系的建立不仅取决于我们提供的帮助,还取决于我们的沟通技能。
我们应该用友好的语言与居民交流,尤其在遇到语言不通或落后社会情况的不便时,我们需要有耐心的询问和解释。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作为“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安机关提升工作效能、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迎接新时期挑战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是衡量公安工作的一把标尺,也是公安机关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群众的满意率直接影响到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的评价,也是公安机关发挥职能,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更关系着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如何在公安工作实践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群众满意率,我们就必须去分析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深挖原因,进而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和原因(一)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与部分民警陈旧的执法观念之间存在矛盾。
在过去长期执法过程中,在惩罚与教育的问题上偏重于惩罚,在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上偏重管理。
另外,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要求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呼声日益高涨。
许多群众在遇到公安部门管理时,不再唯命是从,唯唯诺诺,而是用法律法规来衡量执法者的行为是非对错,部分民警的陈旧的执法观念导致一些执法工作不但没有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反而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增加了社会矛盾。
(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比以前更高了。
在我国贫富差距日渐拉大,部分群众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很容易因为治安、环保、福利待遇等敏感性问题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从而产生对社会、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的不满情绪,希望找一个倾诉对象,解决问题,希望民警能到社区、居委会、厂矿、企事业单位多走访,了解情况,与他们沟通。
但对于群众的这些要求,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因警力和经费保障不足以及其他实际困难等而达不到群众的要求,有的民警工作方式方法不对,工作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客观上造成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信任。
对有些涉及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公安民警不可能面面俱到、及时解决,也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心得体会和谐的警民关系是社会治安稳定和社会共同繁荣的基础。
作为一名警察,与民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警务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您分享。
首先,建立信任是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石。
作为一名警察,我们必须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对人民施加压力。
我们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理解民众的需求,并尽力满足这些需求。
只有建立起民众对警察的信任,才能建立起和谐的警民关系。
其次,及时回应民众的问题和关切是维护和谐警民关系的关键。
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我们都应该尽力回应民众的问题和关切。
即使我们无法立即解决所有问题,也应该向民众解释情况,并告知他们我们会尽力帮助他们。
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民众的信任,也能够解决潜在的矛盾和纠纷。
再次,提供便利服务是维护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办事流程、优化服务环境等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加强与民众的互动和交流。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民众对警察的信任和满意度,还能够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的稳定性。
另外,警察执法的公正和透明是维护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保障。
我们必须依法执法,对所有违法行为都要坚决打击,不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宣传执法政策和依法执法理念,增强公众对警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公正和透明的执法,我们能够赢得公众的尊重和支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最后,警察本身的素质和形象对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赢得民众的尊重和信任。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个人形象的塑造,通过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来树立良好的警察形象。
总之,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警民双方的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警察,我深知这一点,并一直努力不懈地与民众沟通和互动,以建立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
我将继续坚持以上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社区警务模式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创新社区警务模式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民关系问题,既是公安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际操作的难点问题。
公安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影响公安机关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作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公安机关应当以沟通、理解、携手、和谐为主题,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情于民为目标,推出阳光警务新模式,架起警民新型的连心桥,构建新型的警民互动关系,以此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有效地回应新时期广大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要求、新期待。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稳定工作的根本保证。
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在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社会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挑战,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处置突发事件、驾驭社会治安局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各级公安机关的重大任务和迫切要求。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可以进一步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更好地依法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责,更有效地发动、组织、依靠群众共同做好公安工作,更广泛地利用群众的力量和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既是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服务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和谐、良好、紧密的警民关系是公安工作之根,是做好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是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打牢群众工作根基全力构建民心警务
打牢群众工作根基全力构建民心警务
范永显
【期刊名称】《公安教育》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警民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维系和谐党群关系中居于基础性
地位。
孟建柱部长要求,要不断创新执法理念,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为我们提供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新的支撑点,特别强调要把“三项建设”作为事关公安工作全局的大事来抓,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着力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根基。
公安机关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其中首要的是群众工作能力。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范永显
【作者单位】陕西省淳化县公安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52
【相关文献】
1.构建民意警务·民生警务·民心警务新格局
2.筑牢根基聚民心谋远固本抓党建——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巡礼
3.依托自身优势筑牢脱贫根基——陕西移
动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4.民心相通:为“一带一路”建设筑牢社会根基5.
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筑牢安全防范根基
——郑州公交集团全力构建新时期城市公交安全发展新格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聚警心外重民心实现警营内外的和谐交融长宁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刘拯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公安部党委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三项建设”,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切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国公安机关实际,提升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长宁县“建设大竹海,兴办大旅游”步伐加快,旅游产业迅速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所以,长宁公安构建和谐警营必然与地方旅游经济发展适应,必然要能适应足民警、群众、游客、社会等共同的需求。
为此,构建内外交融的和谐警营,必须创新思路,内聚警心,外树形象,实现警营内、外的和谐交融。
一、抓“警心”凝聚,将警营建设成民警学习进步的“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公安民警承担着特定的使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等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治安形势的变化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以及民警个体的自主性、选择性、差异性加大,导致部分民警在工作条件、素质能力、执法环境、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挫折感增强,职业归宿感、荣誉感和认同感下降,警营不和谐、公安民警不在状态、公安机关人才流失等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抓“警心”凝聚,是构建和谐警营的基础和前提。
(一)政治上关心,营造成长进步的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终身学习的长效机制。
通过建立奖学金激励等办法,鼓励民警参加学历再教育,为民警全方位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条件;将政治业务、科技知识、警务技能与“三个必训”制度、常态练兵机制、“战训合一,轮值轮训”训练模式相结合,学、考、比核相结合,使民警不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民警文化素质和警体技能。
二是建立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
加强制度的建设,以制度管人,让民警知道哪些不能做,努力做什么,形成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
三是建立正确的选人用人机制。
按照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倡导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钻营者得利”的选人用人导向。
进一步规范干部任免审批程序、非领导职务晋升程序、表彰奖励审批程序,为想干事的人创造机会,为能干事的人展示平台,对干成事的人给予鼓励,正确培养引导民警在政治上的进取心。
(二)工作上爱护,营造减负释压的宽松环境。
一是加大科技强警和警务保障力度。
2006年以来,全局投入2000千余万元,改善办公环境,更换交通工具、技术设备,加强科技强警以科学技术置换警力,降低民警工作强度,为民警创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是树立科学用警观念。
建立机关联系派出所工作制度、延时错时工作制度、机关民警定期参加巡防制度,有效拓展警种职能,整合警力资源,形成“警力随着警情走”的动态布警机制,减轻基层民警工作负荷,切实为基层民警“松绑”。
三是维护民警正当权益。
针对当前执法环境不佳,侵害民警权益行为日益增多的现状,加强法制宣传和外部协调工作,坚决为民警依法行使职责“撑腰打气”。
2008年我局打击妨碍人民警察执行公务团伙3个,刑事拘逮捕涉案犯罪嫌疑人9名,树立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
(三)生活上体恤,营造拴心留人的和谐环境。
一是努力提高民警物质待遇。
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根据国家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执行人民警察值勤岗位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解决落实了民警的执勤岗位津贴等津补贴,修建160套民警宿舍,力争物质生活待遇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二是高度关注民警身心健康状况。
坚持每年体检,建立民警健康档案,加强与医疗机构的沟通协作,延伸民警因公负伤救治的“绿色通道”,为民警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保护。
举办民警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民警学会选择途径和方法去预防、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状态。
同时,还还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帮助解决困难民警家属、子女解决就业、就学难题,把从优待警延伸到民警家庭、家属。
(四)管理上互动,营造民主和谐的内部环境。
在管理上、工作上、生活上充分尊重民警,高度重视队伍内部沟通特别是上下沟通,因人而异常谈心,因事而异找问题,因时而异做工作,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营造民主管理的氛围和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队伍凝聚力。
在坚持民警思想状况分析制度的基础上,坚持对因公负伤民警的慰问、患病住院民警看望、民警及直系亲属病故慰问、民警生日慰问、女民警生育看望、领导参加民警婚庆等制度。
在公安网上开设“局长信箱”,畅通领导与民警直接沟通对话的渠道,掌握民警的思想脉搏,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真心爱护民警,关心民警,营造学习上进、积极向上的氛围,把警营建设成学习进步的课堂。
二、抓“阳光”执法,将警营建设成群众追求公平正义的“公堂”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对敌斗争复杂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大量存在,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和谐警营的焦点难点问题。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给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果执法能力不强、执法水平不高,势必会给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和谐警营建设造成致命的硬伤。
因此,执法规范化建设,是构建和谐警营的必然要求。
(一)健全执法制度,落实执法责任。
一是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
明文明确各个执法领域、执法环节的程序性、实体性的操作规范,从第一次接处警、每一次讯(询)问,每一页材料、每一个案卷、每个执勤动作做起,真正做到每一个执法行为、每一个执法活动都有章可循,规范运作。
二是健全、逗硬执法制度。
制定和出台《执法质量考评细则》、兼职法制民警到法制部门轮训制度和“逐案把关,四级审核、实时监督、个案评判、季度考评,”等执法制度,将执法制度进行全面延伸,进一步规范执法。
以执法质量考评为载体,狠抓制度、措施的到位落实,完善考核办法,逗硬奖惩,加大奖惩力度。
三是开展“执法标兵”评选活动。
将执法质量考核延伸到具体经办民警,使民警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
通过执法标兵的评选,带动全局办案民警依法规范执法。
(二)强化公众监督,公开阳光承诺。
为满足旅游发展对公安机关公正、公开、透明执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法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更新执法理念,长宁县公安局以“阳光”执法为目标,在执法制度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进一步落实的前提下,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公开阳光执法“五要五不”承诺(一要及时出警,不冷硬横推;二要及时调查,不敷衍塞责;三要依法扣押,不吃拿卡压;四要公正办案,不徇私枉法;五要及时结案,不久拖不决)。
通过加强民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促使公安基层队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确保公安人员在办案工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而实现群众满意度、警务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让警营真正成为可供老百姓追求公平正义的严正公堂。
三、抓“旅游警务”,将警营建设成和谐警民关系的“天堂”构建和谐警营,除了注重警营内部的和谐外,更应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外部和谐环境。
坚持群众路线,树立双赢理念,在主动考虑并照顾群众的利益时,寻求公安工作的长足发展。
(一)特色做亮,“五心”级服务博肯定。
“旅游警务”,是长宁公安为服务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将基层基础、警务机制、执法理念、防范举措、服务意识等各个方面的便民利民举措融入警务工作,为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提供服务,为群众提供便利,以新换心,以诚换诚的特色警务模式。
我们提出了“和谐警营、温馨驿站”的设想,即在旅游公路沿线的基层所队增设游客休息区(室),力所能及地为过往游客提供停车、商务、饮水、休憩等便利。
2009年3月,四川省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总结表彰会在我县召开。
会议代表参观考察了我局“旅游警务”模式,独具地方特色和便民效应的“旅游警务”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肯定,认为这一警务模式正是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有益举措,让群众既感受到人民警察威严庄重,又感受到人民警察的可爱可亲,塑造了新时期公安机关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二)“小事”做细,以小见大做文章。
改变以往重大案、轻小案、重大事、轻小事的习惯,坚持在工作中“化小苗头、调小纠纷、破小案件、治小隐患、查小问题、办小事情”,小处着眼,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把小事做细、实事做实、好事做好,才能架起警民联心桥。
一是化小苗头化解民声民情。
坚持“小苗头”化解不出村,进一步深化“大走访”爱民实践,在走访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走访中了解群众的心声,及时化解群众心中的不满,解决群众的困难。
二是调小纠纷平息民争民怨。
对群众间发生的“小纠纷”,坚持调处不过夜的原则,该调解的当即调解,不能当即调解的必须稳控当事人情绪,及时平息群众纷争,避免事态扩大,酿成后果。
三是破小案件维护民利民权。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随时关注街面、农村等全县范围内案件发生情况,针对发案时段、区域适时开展巡查防控和“天网”行动;组织专门力量加大力度侦破自行车、摩托车及农村入室盗窃案件,维护群众利益。
努力处理好破大案与破小案,破案与追赃的关系。
增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四是治小隐患保护民生民安。
坚持清理整治安全隐患,特别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隐患、群众财产安全,在权限范围内能督促整改的,限期业主整改;对超越权限范围的主动上报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整改,绝不容许安全隐患危及群众,切实保护民生安全。
五是查小问题解决民忧民难。
坚决把“游戏厅毒害青少年”、“噪音影响居民休息”等“小问题”作为“大事”来抓,无半点懈怠和推诿,解决群众忧虑和困扰。
六是办小事情赢得民心民意。
坚持“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积极推行“三零”服务(服务群众零距离、服务时限零延误、服务态度零投诉)、开通“绿色通道”、服务上门,为群众寻亲解难,赢得群众好感,支持、理解公安工作,深受群众好评。
四、抓公安文化,将警营建设成英雄倍出的“礼堂”建立高起点的形象塑造机制,得到群众的广泛赞同和认可,是达到警营和谐的一个重要途径。
打造公安文化,树立崇高的警营精神,在队伍中形成风正心齐的良好局面,引导民警个个当标兵,人人做模范,树立公安民警执法规范、亲民爱民的形象,增强群众对公安机关、公安民警的认同感,才能进一步和谐警关系,促进公安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树警营精神,建“精品”文化。
精神是一支队伍的灵魂,是民警工作的原动力和内驱力。
因此,提炼警营精神,并通过教育和宣传,使民警将对党忠诚、公正无私、顽强拼搏、不怕牺牲、勇于进取等精神转变为自觉的行动,是构建和谐警营的精神需求。
同时,创建符合时代发展,具有公安特色,适应民警需求,具备较高品位的警营文化。
以“精品”文化的营造,培育民警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全面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才能确保队伍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育先进典型,激进取之心。
发挥榜样的力量,拓宽视野,在宣传好老典型的同时,面向各警种,多层次、全方位地选树更多新典型,激发民警争当典型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