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教学的几点认识

合集下载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感悟(3篇)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有幸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中耕耘。

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地理学科的丰富内涵和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在地理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地理学科的丰富内涵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自然、人文、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各种现象,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文化等。

地理学科具有以下特点:1. 实践性强: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各种现象,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必须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操作。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2. 跨学科性强:地理学科与多个学科密切相关,如历史、政治、经济、生物等。

地理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空间性强: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各种现象,这就要求地理教学具有空间观念。

地理教师应善于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4. 综合性强:地理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地理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地理教师应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地理教学的重要意义1.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球及其表面各种现象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教学涉及多个领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地理学习,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理教学关注地球及其表面各种现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可以通过地理学习,了解地球面临的挑战,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方式,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地理教学心得体会1. 热爱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首先要热爱地理学科,将这份热爱传递给学生。

用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诱发地理教学活力

用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诱发地理教学活力

用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诱发地理教学活力《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因此地理教师应在兼顾新课程共性的前提下开发个性化课程,所选课程要从提高协调人地关系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角度,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前提、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用贴近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诱发地理教学活力。

这种课堂教学目标对老师的业务素质要求更高。

既包括教学知识的贴近和激活(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也包括学生思维的贴近和激活(教材中问题的问答,突发性奇想),这就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

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具等),还要备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心理活动等),同时还要备情感与认知的和谐统一。

一贴近学生,闪现地理教学的智慧《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地理在各个不同的级别的教育中都可以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科目,并有助于终生欣赏和认识这个世界。

”中学地理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丰富性、趣味性、边缘性与实用性,作为地理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根据学科特点,注重地理学科的实践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教学的唯知识目标、无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违背了生命发展的需求,只能造成生命的畸形发展,非但不利于未来的发展,也使当下的课堂变得单调、乏味、效率低下。

事实上,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养成对于知识目标的落实有着积极的意义。

那么,地理课堂怎样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有机整合呢?1.从不同的视角分解教材中贴近学生发展需求的目标需要是动机的源泉,需要决定主体对行为目标的价值实现的需求。

布鲁姆认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对目标来说,最终要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描述,目标必须清楚、具体、可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把教学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必须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细节化和可操作化,建立贴近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的、具有饱满精神情感生活的教学体系,把教学目标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递增的形式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使之体系化。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解析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解析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调研分析解析一、调研目的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生活化地理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困境以及推进的途径,为进一步优化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教师和学生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看法和体验,了解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和课堂观察,了解生活化地理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三、调研结果1.教师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认知2.生活化地理教学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法,发现生活化地理教学具有以下优势:(1)增强学生的学科意识和实践能力:生活化地理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和应用地理知识,增强学科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地理教学使地理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趣、有用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3)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生活化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提升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3.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困境(1)认识偏差:一部分教师对生活化地理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教学深度。

(2)教材不足:现有地理教材中关于生活化地理教学内容较少,教师难以找到合适的教材资源支持生活化地理教学的展开。

(3)评价困难:生活化地理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思考能力,给教师的评价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四、推进生活化地理教学的途径1.教师培训与交流针对教师对生活化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组织相关培训和教学研讨会,通过分享经验和交流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养。

2.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加大对生活化地理教学教材资源的研发力度,提供更多的生活化案例和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参考。

“关注学生身边地理”的探索

“关注学生身边地理”的探索

害 ;舟曲临近汶川 ,是 “. 地震”重灾区之一 ,地震 51 2
导致舟 曲地 区山体松动 ,极易垮塌 。而后 ,我又出示了
向学生展示的是7 2 月2 日发生的 日全食奇观 。这年夏天 许多人翘首以待这难得一见的美妙奇景 ,而上海当 日却 因阴雨天气使大家错失观赏佳机。课上 ,当我用图片展 示 日全食的发生过程和美丽的钻石环 、借助动画演示 日 全食产生的原理时 ,学生都惊奇地瞪大了双跟 ,他们不
系图”,引导学生发现舟 曲发生泥石流的必然性 ,即舟 曲地处我国地震泥石流分布带上 ,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
俗 话说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 的一半 ”,因而 ,如
何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课 ,留给学生 良好的第一印象 , 对 他们今后的地理学习影响极大 。为此 ,我特别重视预备
年级的第一节绪言课。譬如 ,2 0 年9 0 9 月的第一课 ,我
节地理课的前5 分钟 ,我安排了一个 “ 地理社会热点搜

教 研 学究
大降低。如学习 “ 地图的语言”一课时 ,我首先出示了 张学校平面地图 , 请学生猜猜 :这是哪个学校的平
搜搜”的环节 ,请学生寻找一个新闻 , 并尝试从地理的 角度去分析解释。一开始不少学生觉得有点困难 ,需要 我提前几天进行审查指导 ,一段时间过后 ,学生逐渐适 应 了这种方式的发言,话题越来越多 , 地理味也越来越 浓了。 ̄ 2 1年世界杯期间 ,一位学生谈到了去南非观 1 f0 0 战球迷必须注意的几个事项 :一是注意合理安排好休息 和观赛观光活动。因为中国位于东8 区,南非在东2 , 区 时差6 小时 ,需要提前几天适应人体生物钟对时差的变 化 ;二是准备好外套以防挨冻。南非位于南半球 ,与处 在北半球 的我国季节相反 ,7 月的南非处在冬季 ;三是 注意防晒和常备饮用水 。南非的9 个观赛城市中除开普 敦 、伊丽莎白港 、德班外大多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降 水少 ,太阳辐射强 ,应带好太阳镜 、遮阳帽和防晒指数 高的防晒用品,常备饮用水注意补充水分。我让这位学 生把精彩的分析整理成文 ,拿到其他班级去展示,引来 了一群跃跃欲试的参与者,有人谈到了世界杯对南非经 济发展的影响,有人搜集了一些南非主要景点和特色旅 游纪念品,一股世界杯的地理新闻探讨风由此刮起。在 这个教学环节中除了涌现一部分 “ 小小演说家” ,其实 更多的是 “ 激情 的听众 ”。 此后 ,2 1 年世博会 的举 00 办让生活在上海的小主人们自豪而得意 , “ 小小听众 ” 中有人互相攀比去的次数和参观的场馆数 ,评价出最佳 的个人与场馆合影照片。究其原 因,我想主要是因为热 点新 闻是新近发生 ,它新鲜而时尚,容易引起学生的兴 面图?并说 出判断理 由。1 分钟不到有人惊呼 :这个学 校就是我们塘桥中学。接着更多的学生纷纷给出了 自己

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点滴

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点滴

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点滴[摘要]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本文从五方面论述了地理教与学的方法,期望为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思维地图图表案例教学学习兴趣教学后记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改变传统观念,转到重视学生的探究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来。

笔者从教中学地理多年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谨此归纳几点,抛砖引玉,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培养地理思维, 是搞好地理教学的基础首先,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地理思维是人们运用地图和空间概念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地理思维的特点具有形象性和综合性。

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建立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等空间概念,发展其空间形象思维的地理能力,是地理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学科特色。

其次,地理教学讲究艺术,在授课中不要讲全、讲完、讲死,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自己来填补空白。

对学生的提问采取“以问代答”“答而必问”“问而不答”,教给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基本的学习方法。

同一个问题不同学生的答题思路往往是多样的。

二、多方面运用地图,图表, 地理模型是搞好地理教学的关键地图是经过概括抽象化的表示地理空间关系的图形,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直观工具,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其承载者许多被抽象和概念化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地理问题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纵观历年地理试题的很多信息来源于图表,从地理图表中正确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进而解决问题,是历届高考地理试题德一个考点。

图表在地理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多元能力的培养好和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

首先,从地图基础知识开始,让学生能够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通过对比例尺的运算计算出地理事物间大致的直线距离;熟悉各种图例,能在地图上认识和查找各种地理事物;掌握表示地面起伏的方法,了解图像要展示的主要的地理事物和大致范围。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心得在最近的几年里,我有幸参与了义务教育的地理课程学习。

在此期间,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地理学的知识,而且对于如何有效地教授和学习地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地理课程标准学习过程中的心得。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地理不仅仅是关于地图和地名的知识,它更涉及到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地理的复杂性和其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这使我更加明白,作为学生,我们需要扎实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实践和应用。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没有实践是无法真正掌握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一些实践活动,如绘制校园地图,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地图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地形、气候、植被等地理元素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这些实践活动使我对地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明白,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学习地理不仅仅是记忆和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能。

比如,如何使用地图来获取信息,如何分析数据来理解地理现象等。

这些方法和技能不仅对我现在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我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价值。

通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学习,我对地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学到了许多有关地理的知识和方法。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也希望我能继续保持对地理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以便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特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够客观看待地理问题和现象,激发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理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理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理念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理学科教育也逐步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理念。

一、人地关系观地理学科的核心观念是人地关系。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特色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地理空间观念地理空间观念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

教师应充分利用地图、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掌握地理要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有趣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地图绘制、地形模型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三、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然、人文等多个角度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地理知识。

五、地理审美观念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的地理审美观念,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地理环境的魅力。

通过欣赏地理景观、分析地理现象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能力。

六、终身学习观念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终身学习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地理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地理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地理蕴涵的内容博大精深。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同时,现代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相关。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也是地理课改的关键所在。

要想轻松跟上新课标的步伐,必须很好的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那么,如何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扩充地理知识家乡的地形、土壤、河流、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

初中学生大多好奇、求知欲望强,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

学习完“地图上的三要素”时,要求同学们画一副学校平面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这就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地理知识的有用性,促使其学习地理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

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

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让地理教学贴近热点,融入生活

让地理教学贴近热点,融入生活

让地理教学贴近热点,融入生活摘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

将社会热点问题灵活巧妙地应用于地理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社会热点地理教学“让学生掌握对生活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让地理教学贴近社会热点,融入生活,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知识、技能、思维、能力、观念、精神、情趣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生活。

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社会热点”创设学习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本身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动机,有助于引发问题意识,而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对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了解热点往往是他们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重要手段,所以联系社会热点来创设情境,就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深受学生欢迎。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恰当地与教材联系,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他们对本来感到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在讲述《城市化》一节时,利用上海世博会这一社会热点,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了解城市化的内涵及发展历程,理解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在《世界文化地域类型》教学中,可通过图片或资料向学生展示世博会主要参展国的文化特色,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尊重、包容和欣赏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开拓学生视野。

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再比如介绍《地球自转》一节中时区的知识点时,引用今年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这一热点事件,进行时区的学习,就会激发学生对这部分学习的兴趣,枯燥乏味的计算也会变得更为有趣。

地理教研活动感想(3篇)

地理教研活动感想(3篇)

第1篇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最近的一次地理教研活动。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丰富内涵,也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的感想和收获。

一、地理学科的丰富内涵1.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学科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了解到地理学科不仅关注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还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这种综合性使得地理学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2. 地理学科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认识到地理教学应注重实践环节,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地理学科具有很高的前瞻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科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了解到地理学科在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前瞻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教育教学的感悟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学科。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了解到地理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地理学科不仅关注地理知识的学习,还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认识到地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精品3篇)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精品3篇)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精品3篇)地理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篇1发挥地理的学科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入手,从生活中需要的地理知识入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调整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实用性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难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备课,依据教学参考书确定教学中的难点。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是”难点的难点却出现了。

当学生感到某一方面难学时,就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我认为确定教学难点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和知识层次等确定教学难点,再配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科知识更易于理解。

如果学生能够学会某些知识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一些问题,就会产生自豪感,一种好奇心会驱使学生继续探索。

2、贴近生活并能解释实际问题的内容易吸引学生由于中学地理的研究对象—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各种地理过程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有密切联系。

所以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广泛联系实际的有利条件。

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学习实际、乡土实际、国内外实际等。

力争贴近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有用。

从而不断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的特征一节时,分析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怀柔也是山区面积大,想一想,然后进行客观的评价。

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这样学生不仅轻而一举的解决问题,而且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家乡这么美好。

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整个课堂的气氛异常活跃。

3、知识内容联系越广学生越易参与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多,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教学中应不断的利用外界事物进行刺激,而地理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可以涉及到各个领域利用这个优势进行旁征博引,学生能够体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知识渊博的表现。

4、教学过程中也要投学生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尤其是中学生活泼爱动且兴趣广泛,教师对此应有所了解。

到地理课堂中感受“生活”

到地理课堂中感受“生活”

到地理课堂中感受“生活”我在从2008年开始接触地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在“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个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理念呢?我认为:要以“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为切入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到地理课堂中充分感受“生活”。

为此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教学。

一、结合生活常识,变“苦学”为“乐学”对于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逼迫式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

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苦学是一种不能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愉悦的劳动,“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

于是我在教学中,把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内容,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改变学生“受逼”学习的状态,让学生“乐学”。

这样做能大大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能充分适应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学习地理的成功乐趣,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例如:在讲“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有何影响时。

我让学生们分4组,每组分别讨论一个内容后,选代表把本组的讨论结果展示出来,由于这些问题都是生活常识,讨论异常热烈。

负责讨论“对衣着方面的影响”的学生们可以说反应是最快的:“气温对衣着影响最大”“夏天气温高我们穿裙子,冬天气温低我们穿毛衣”等等,他们就这样把生活常识的东西自然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了;负责“对行的影响”的这组学生也不甘示弱:“南方水多有船”“内蒙古有大草原骑马”“西藏有牦牛”“沙漠里有骆驼”等等,孩子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就这样被激发出来了;负责“对食、住的影响”的两组学生更是迫不及待:“北方吃面,我们吃大米”“北方有窑洞很温暖”“我们的教室通风很好”等等,学生们就这样把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课堂上,体验了学习地理的乐趣,自然会树立学好地理的自信心。

参加地理教研活动的收获(3篇)

参加地理教研活动的收获(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地理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地理教研活动,收获颇丰,以下是我对此活动的几点感悟。

二、活动收获1. 深化地理教学理念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对地理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在活动中,我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了解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我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学习了他们的教学设计方法。

通过对比分析,我认识到教学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这些理念使我受益匪浅,为今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丰富教学方法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分享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

这些方法使我意识到,地理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地理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使我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这种团队精神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

5. 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教研活动让我了解到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如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这些新知识、新理念使我对地理教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拓宽我的视野,更新我的知识结构。

6.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教研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如何进行课堂评价等。

这些技能的提升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教育教学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反思1. 强化地理教学研究意识通过参加教研活动,我认识到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思考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思考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高中地理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的理论知识,而后围绕理论知识进行不断问题的生发与变化,而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判断和操作能力,让来源于生活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应试教育而进行学习。

而提升学生在理论知识上实际生活的观察与运用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其应对不同学习考核。

一、 生活化教学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1.实现教学的最根本价值。

地理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应对高考和相关考核,但是应试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演进,人们不断意识到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实际生活的意义,只有提升学生对世界、生活的观察、判断和操作能力,让知识服务于生活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而教学中的考核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高中地理学习也并不是让学生成为纯理论派,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

而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有效的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让教学理论源于生活,并且很好的回归与服务到生活。

2.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兴趣。

作为高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压力较大,对世界与社会的认识经验不足,而课本教学内容较为滞后,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无法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贴合,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实际经验,而选择学生更加有体会的生活化内容,学生的感受力更强,理解更为透彻,便于知识点的教学效果提升。

同时引用学生所关注以及有体会的生活化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较为实用性的生活常识问题,学生会有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摆脱课堂满堂灌的理论教学,或者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的案例教学。

3.弥补教材的不足。

教材课本由于顾忌到大多数人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的编撰中,无论是理论的深度还是案例的选择,都较为滞后,很多内容都已经不再受到学生的关注,或者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淘汰话题,教材的滞后性问题无法的改变。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定义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学科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创设真实的环境和情境,使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知识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1. 个性化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践性原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3. 贴近性原则:要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实际中发现和运用地理知识。

4. 活跃性原则: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环境,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玩游戏:通过设计地理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参与度。

3. 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地理现象的原因和规律。

4. 调查研究:让学生利用调查问卷、实地收集资料等方式进行地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调查和分析能力。

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多媒体形式学习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五、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案例1. 实地考察——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市区进行城市规划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可以观察城市的布局、建筑风格等特点,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总结。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规划的原则和作用。

2. 玩游戏——地理知识竞赛在地理知识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地理知识竞赛的游戏,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地理相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竞赛,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时间限制,学生需要尽快回答,并给出解释。

让身边的地理走进课堂

让身边的地理走进课堂

让身边的地理走进课堂摘要:地理就在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实践,这样的地理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学;培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科考查的学科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

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

“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怎样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以《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节课为例,在教学中,我引入了乡土地理教学,课前让学生收集招远发展农业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布局的资料,并让学生利用周末到招远特色农业基地参观,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展示成果。

课堂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积极参入,踊跃发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地理就在学生身边,贴近学生生活实践,这样的地理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迁移深化,活学活用鲁教版《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这节内容是以东北地区为例,讲解了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难点是针对所出现问题应采取什么途径来解决,从而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本人从教20多年,对于这节课我也接触了很多遍,而自从新课改以来,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自然也就孕育着巨大的德育功能,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和目标,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让地理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两者成为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

为此,我在教学中引入了乡土地里的教学,通过让学生收集招远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材料,学生实地考察招远特色农业基地,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思考摘要: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

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呢?具体的做法是: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地理知识运用生活化;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23.4一、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对地理学产生亲切感。

例如,在学习”有关建筑物(民居)的朝向”这一知识点时,可从下面的问题入手:①我国古代得寺院和道观均建在深山密林之中,往往背靠青山,前临绿水,被民间认为是”风水宝地”。

这是为何呢?②为什么”坐北朝南”的房子冬暖夏凉呢?这两个问题在我们的日产生活中会经常看到、感受得到的。

而且,”风水”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很神秘,很不可思议,到底它跟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都急切想知道答案,学习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使得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因为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中。

从根本上说,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与它的关系,达到”天人合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在地理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周围的生活现象,并适时地引入课堂,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地理原因。

将地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自然科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科学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教学的几点认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地理课程应该反映其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并研究生活中的地理。

”作为地理老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结合地理课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可联系实际生活的与课堂相关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架起生活与地理知识两者之间的桥梁。

因此,地理老师要在上课的时候,多教学生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知识,多领导他们深入生活,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能促进教师的教学。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常常在认识地理特征与理解地理概
念、规律、原理时产生障碍,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也大为减弱。

要知道,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是学生学习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必备心理条件。

如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课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这节课,让学生谈谈身边的地理知识,教他们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又如何从地理中体验生活。

在我上这节课时,有的同学就说到了冬天为什么会下雪,夏天为什么会下雨;有的同学说到气候;还有的学生说自己喜欢夏天,能游泳什么的,一节课气氛很活跃。

所以说在地理教学中,插入生活知识,既能用来构建本节课堂上的地理知识,又能避免枯燥的教授、被动地听讲模式,还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
知识,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大胆质疑,最后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入的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基本的例子,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本地最基本的地理
知识,如在“世界文化遗产”这个框题中,我引用了我们渭源的“伯夷叔齐庙”,附近的“马家窑文化”等,然后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搜集本地其他的名胜古迹来进行交流,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本中的知识,还了解了很多本地的地理知识。

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坚信能逐步树立起“以双基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我在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改变了以往那种老师讲授、学生听课和做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如在上《世界地形》这一课时,为了增强直观性,我用多媒体演示了陆地地形的五个种类: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和平原,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这五种地形的认
识,还领他们去野外观察当地的地形地貌,一路上学生和我有说有笑,争论不休。

这样的课程既增强了地理这门学科的实用性,也加深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在这样的师生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模式,进而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我们的生活跟地理知识息息相关,只要我们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活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我相信学生的未来学习之路一定会更加顺利。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会川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