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策略

2021年15期┆137研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策略张军安摘 要: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难点。

本文讲了在“空间与图形”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策略。

1:依托多媒体,让课堂动态化、直观化、趣味化。

2:依托学具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空间图概念。

关键词:空间观念;多媒体;制作学具 新课标对于“空间与图形”这部分教学内容,是这样要求学生的:(1)能把实物概括成几何图形,也能把几何图形想象出原来的实物(2)能想象出几何体的三视图和展开图(3)能把综合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4)能想象出几何体的位置变化(5)能想象出几何体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能用画图说明问题,帮助思考。

概括地说就是: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怎样的策略?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呢?一、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课堂动态化、直观化、趣味化随着电子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走进了课堂,他能变静为动,使课堂动态化、直观化、趣味化,学生在类似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并且兴趣盎然。

我们怎样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空间概念呢?我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制作了一个这样的动画课件: 动画演示(1):一段长1分米的直线,平均分成十份(每份1厘米),然后用刀切成10段,字幕:1分米=10厘米;动画演示(2):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先横向平均分成十份,(每份都是1厘米宽),然后用刀再纵向切开,共切成100块(一边演示,一边配合问题讨论)。

字幕: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动画演示(3):出示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先纵向平均分成十份,再交叉着平均分成十份,最后在横向平着平均分成十份。

先纵向切割,把1立方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

提问:我们把1立方分米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是1立方厘米吗?学生回答:不是;然后再按着分割线交叉着纵向切割开。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性教学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性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性教学【摘要】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有效性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花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是实施有效性教学的核心理念。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有效性教学越来越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有效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如何增强”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效果而使学生学得更深更透,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多,通过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并结合自身进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实践有效的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1.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1.1 创设”空间与图形”的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

”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密切联系。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实际去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可以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平移和旋转”教学中,让学生看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电风扇等动画图片,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来说一说他们是怎样运动的,再由同学进行讨论,由此得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让学生了解到”空间与图形”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无处不在。

1.2 创设”空间与图形”的主动参与情景,增强学习信心。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摘要:“空间与图形”是新课程四个学习内容领域之一,在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地关注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由此可见,空间观念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素质。

关键词:空间与图形主动学习认识在生活中存在无数的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空间与图形策略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直观性与实践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关键在于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情境,使小学生增加图形与空间的感性经验。

一、让抽象空间与图形直观化《空间与图形》能对所有画出的图形、图象进行各种“变换”,如平移、旋转、缩放等等。

《空间与图形》还提供了“测量”“计算”等功能,能够对所作出的对象进行度量,如线段的长度、圆的周长和面积、角度、图形的面积等等,并把结果动态显示在屏幕上。

《空间与图形》能够把您认为不必要的对象“隐藏”起来,然后又可以根据需要“显示”出来,形成“对象”间的切换。

1.借助道具小学生的头脑里没有三维立体的形象,更不能理解三维图形中所表达的各个意思,所以要想让学生对几何图形产生概念化,就必须使其形象化、直观化,而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进行几何图形的讲解时,需要运用道具的力量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比如说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时,老师就要提前准备好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以便让学生从实物中去领悟图形的奥妙,让他们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与书本知识进行比对,找出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还有直角三角板认识直角。

通过这种直观、真实的物体来引导他们对图形概念的理解,还要让他们透过实物看到本质,能开动大脑,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空间与图形的模样,用这种步步深入的方式去挖掘小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图形概念的深入理解。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几何直觉的基础。

在教学中,老师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1. 生活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了解空间和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教室、操场、图书馆等不同的场所,让他们观察各种几何图形的存在,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用品如盒子、球、笔筒等,让他们认识不同形状的物品,并了解它们在空间中的位置和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空间和图形的直观认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模型等视觉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可以使用图示法,通过图像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各种几何图形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教师还可以使用立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绘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从而增强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通过视觉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各种图形的性质和空间关系,提高他们的几何直觉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操作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具有操作性的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去探索和体验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折纸、拼积木、组装立体模型等活动,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来认识和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和游戏,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操作性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几何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环境相关的几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认知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摘要: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

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本文阐述了传统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特点和网络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特点。

并将其进行了比较,得出传统教学的不足,而网络技术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怎样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我们从五个尝试入手。

关键字:新课程;传统教学;网络教学;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第一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第二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由此看来,该部分内容应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

[1]1 传统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特点1.1没有凸显生活化和现实性没有加强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其出发点没有以学生熟悉的居住、生存和活动的现实空间作为学习的背景,没有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与物体、建立丰富表象、形成直觉思维,加强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没有凸显过程性与体验性数学教育研究表明,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

以往的大纲,没有突出了将“过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没有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实例”。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

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如何更科学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始终以学习与思考拓展认识视野,以把握和理解新教材为依托,以案例研究为抓手,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拓展了认识视野。

只有在观念和思想上对要把握的项目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使行动更科学和自觉,也才能居高临下地去辨别实践中的得失、正误。

学生在初中学习数轴、平面几何,高中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数学内容,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小学。

这些高一级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有一种基础性的几何知识,更是要有清晰的空间观念。

例如平面几何中的添辅助线,非常重要的要有一种对图形的切拼构造能力和图形的对称、旋转和平移的几何变换能力。

学生要学习和掌握这些复杂的几何知识,需要丰富的空间观念。

这种能力一方面当然主要是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生成的,但另一方面也要依赖于学生在小学幼儿园阶段的空间与几何的经验、感觉的积累,如果在少儿阶段不积累这些空间感觉和经验,到后来这种感觉就失去了,到要用这种感觉时就困难了。

就像施那普拉在离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时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建言中提到的那样:中国足球队员缺少踢球感觉,这些感觉本应在少儿时期于街道、弄堂里就要完成的,而现在要到专业训练时再来寻找,这就困难了。

没有这种类似于直觉的引领,球队水平就很难提高,也就是没有练好“童子功”。

其实所有的学习都是如此,空间与图形也不例外。

二、推动了学习思考。

我们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的理解,不象对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解那么系统。

促使我们比较多地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比较,并且在比较过程中去辨析、实践与反思,由此逐步形成了一些共识。

1.空间观念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结果。

空间观念是对现实中的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的整体把握。

从现实中的物体和几何体出发,就会涉及把现实空间中的经验迁移到几何空间中,以此把握几何空间,再用在几何空间中抽象而成的特征、性质来解释现实空间、解决现实空间中的问题,在这样抽象、还原的过程中空间观念才能建立。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探析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探析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探析一、引言空间观念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学生对于空间中各种图形和几何体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图形教学,学生可以从实际中感知空间,理解空间,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二、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特点1.引导学生观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并形成对图形的认识。

2.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不易持久,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图形教学的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图形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4.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经验有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经验理解和认识图形,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

1.开展活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感知空间,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勘测、建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入理解和认识图形。

2.注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种特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对空间的正确认识。

例如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观察图形变换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对空间的想象,提高学生对空间的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学 生 对 周 围 事 物 的 理 解 , 展 学 生 的 空 发
间 观 念 。 且 可 以 在 动 手 操 作 、 索 实 而 探
以 是 学 生 在 自己 的 生 活 中 的 所 见 所 闻 、 所感受到 的直观层面 上的现 实状态 , 也 可 以是学 生在 其他 学 习途 径 中思考 或 操 作 的 思维 层 面 上 的现 实 状 态 。对 小 学 生 来 说 ,现 实 情 景 ” 多 的 是 与 他 们 有 “ 更 关 的生活情景 中以直接 或间接 看见 、 听 说 的事和物 。如在教学 “ 圆锥 的 认 识 ”
想 象 出 几 何 图形 。由几 何 图 形 想 象 出 实 物 的 形 状 ,进 行 几 何 体 与 其 三 视 图 、 展
间与图形” 的教学呢 ?


提 供 生活 材 料 , 学 生亲 近数 让

《 学课程标 准》指 出 : 提供给学 数 “
生 的 学 习 内容 必 须 是 现 实 的 、有 意 义
算 式 ,具体 表 示 怎 样 的 数 学 模 型 无 疑 将 是 一 个 非 常 困 难 的 事 。 然 而 , 明 的 学 生 通 过 画 相 对 应 的 线 段 图发 现 了 蕴 涵 其 中的 数 聪
量 关系 , 也能做 出第③种算 法 , 这只是学 生通过观 察线段 图 但
发 现 的 数 量 之 间 的 倍 数 关 系 , 是 没 有 真 正 理 解 一 个 数 ( 除 还 0 外 ) 以 05的 具 体 算 理 意 义 。这 时 , 师 们 往往 利 用 公 式 : 除 . 教 师 傅 每 小 时 的 织布 米 × 布 时 间 = 布 总 米 数 , 这 个 公 式 进 行 变 织 织 将 形 — — 师 傅 每 小 时 的织 布 米 = 织布 总米 数 ÷ 布 时 间 , 学 生 明 织 让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其中“空间与图形”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认知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让学生感知和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图形认知水平。

教会学生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图形的组合、分解和变换。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图形的绘制和空间的构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基本图形的认知。

学生要掌握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基本图形的特征,能够准确地辨认和描述这些图形。

2.图形的组合、分解和变换。

让学生通过图形的拼接和分解活动,培养他们对图形的整体和部分的认识,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图形的旋转、翻转等变换操作。

3.立体图形的认知。

教会学生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并能够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4.空间的构造和表达。

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空间的构造,学会用简单的形状和图案来表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三、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幼儿园建筑师游戏、拼图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兴趣。

2.启发式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搭积木、拼图等实际操作,感知和认识图形和空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游戏教学。

可以设计一些图形拼接游戏、立体模型拼装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他们对图形和空间的认知水平。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一点体会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一点体会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一点体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只重简单的几何知识的传授,偏重于计算。

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

依据这些变化,新教材也作出了较大的调整。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从而联系生活进行“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注重生活性。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注重操作性。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注重探究性。

下面是《认识方向》教学片断1、复习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多媒体课件演示)师:我们来到了方向王国的学校,以学校为参照物,也就是以学校为中心,在平面图上谁先来介绍一下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生:学校的东面是少年宫,南面是电影院,西面是火车站,北面是汽车站。

我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的。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师: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点击课件)除了汽车站、火车站、少年宫和电影院外,你想去哪儿玩,它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生1:我想去人民公园玩儿,人民公园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生2:我想去儿童公园玩儿,儿童公园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师:你们说的很好,其他小朋友谁也想来说说?3、小结:师生一起归纳并记忆四个方位师:在平面图上判断方位时人们习惯上先看东和西,再看南与北,所以就有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习惯说法。

比如:东和北之间的方向称作东北方……东北方和西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东南方和西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

我们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你会用一个词来表示平面图上的8个方向吗?生:四面八方4、认识指南针上的8个方向,并制作方向板师:在我们生活中,辨认方向还有一个很好的工具,你们知道是什么? (指南针)师:对,是指南针。

浅析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析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析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惑。

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概念,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成为当前教师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研究背景:随着数学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也日益受到重视。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因此,研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归纳整理小学数学空间概念的发展历程,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空间的内涵和特点;分析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特点,探讨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创新的教学策略;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提升他们的几何观念和解题能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总结,总结出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发展,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通过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可以探究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也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空间与图形教学方法之研究

小学数学课空间与图形教学方法之研究

小学数学课空间与图形教学方法之研究一、引言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起点,数学教育早期的基础在于数学概念与形象的相结合。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空间与图形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要性1.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空间与图形,学生可以培养观察、综合、想象、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2. 增强数学概念的理解空间与图形教学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种生动形式,通过图形的几何性质和变化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掌握。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与图形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1. 利用教学资源空间与图形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具、多媒体资源等,让学生从多方面接触到丰富的空间与图形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活动教学法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法,多进行实物展示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通过实际操作操控,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 图形的观察和分析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图形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各种图形的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图形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可以引入创新教学法,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如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实践性教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活动进行空间与图形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加深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理解。

5. 认知冲突教学法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可以采用认知冲突教学法,例如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中感受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教学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觉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空间与图形”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观察、认识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空间和图形,并通过几何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关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真实感受空间和图形在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空间和图形。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园内寻找各种形状的图形,用校园中的建筑、树木、操场等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图形,从而提高他们对图形的感知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教具,比如木块、穿线珠等,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这些教具来认识三维图形,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各种图形,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乐趣。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空间结构的拼凑、折叠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空间结构的感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立体结构的观察和分析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他们对于三维结构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立体模型或者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体验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深化他们对于几何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几何知识,比如设计一些手工制作活动、利用几何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实际,直观操作——谈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一点认识

注重实际,直观操作——谈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一点认识
形 的 概 念 . 现 图形 的 特 征 , 学 生 积 和 体 积 单 位 ” 教 学 中 , 积 概 念 的 子 体 的 体
程 , 发 展 学 生 的空 间观 念 奠 定 基 础 。 为
( 编 责 蓝 天)
概念比较多 , 其是 “ 尤 占空 间 ” “ 、 占空 间的 大 小 ” 较 为 等
例 如 ,圆的 周 长 ” “ 的教 学 , 示 课 题 前 先 让 学 生测 揭
量 比 较 一 大 一 小 两个 圆 的 半径 、直 径 ,并 引导 学 生 思
价 值 , 进 对 数学 的理 解 和 应用 数 学 的信 心 , 学 生 认 增 使 识 到 数 学 很 有趣 , 学就 在 自己身 边 。 数

教学应 从学 生生活
械 记 忆 。用 这 种 学 习方 式 学 到 的知 识 , 生 不 仅 会 用 , 学

实 际 入手 。 出 现 实性 突
还 知道 推导 过程 , 更加体现了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 、
科学性 。
《 学 课程标 准 》 出 : 数 指
“ 间 与 图 形 知 识 涉 及 现 实 空
和 练 习为 主 ,忽 视 了学 生 动
面 一 认识 书 教 手操作 、 自主探 究 、一 参与 主动 图形 教学中的 的 空 间变 小 了 , 包 占去 了一 定 的 空 间 ; 室 里 不 放 点
直 观 操 ~ 作
变 得拥挤了 , 手在里面活动不怎么 自由了 , 因为抽屉里
的过程 。《 小学 一2 0 一 马春 圣 空 荡 荡 的 教 室 里 能 自 由 自在 地 活 动 , 果 大 数学课程 标准》0 你 如 2 对 课 桌 , 在
如 在 “ 识 角 ” 课 中 , 师 拍 摄 了 多 幅 带 有 角 的 认 一 教 实 物 图 形 , 学 生 每 天 都 接 触 到 的 事 物 导 入 , 学 生根 用 让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策略探究

天 想到 了这些方法 : 失 () :÷0所 以 l÷ 1三 3 1 8
l 0
l O
= 8 (÷ O = 8 3 1 = 0 2 因为 — = ., 1 ÷ 3 1 ) 1+ x 0 6 。( ) _ J o3
所以l÷J=80 -0 ()J小时里有3 8— 1-.- 。 3— _ :36 _ 个
Lite Lea n r M ag zi t l r e a ne
Te h n a tc ac i g Pr c i e
Febr uar 201 y 2
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 ,应如何培 养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呢 ? 我 认 为 可 以从 数 学 思 维 的培 养人手 , 学生思 维更 敏捷 、 使 更灵 活 、 更深刻 。 创造性思维 要求尽快联想 。 尽可能 多地做 出假 设和 提 出 多种解 决 问题 的方 案 ,而发 散思维正是反映 了创 造性思维的 这 一 特 点 。因 而 成 为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一 种 主
培养发散思维首先要 注意引导学生从 不同的角度思考 问题 ,从 而想 出尽可能 多 的方 法。如一年级的《 分一分》 习中, 练 我们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 把下面的图形分一分 :

口 豳
o 彩

让学 生尽可 能从 不 同的角度 去思 考 ,
例如可 以按照颜色分 , 也可 以按照形状分 , 从 而感 悟 解决 问题 的方 法 是
在 实际教学 中, 我们要善于设计 , 教 在 学的细节处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一般发生在 知识 联系 比较 强 的问题情境 中 , 这时我们就要抓 住细节 , 引 导 学 生 充 分 回顾 以 往 的 知 识 经 验 ,并对 相 关 的知识经验组 合 ,形成独特 的问题解 决 策略 。如在“ 比例的意义 ” 练习中 , 我有意设 计 了这样 的习题 :写 出两个能 与0 :.组 . 05 2 成 比例 的比。 .:.( : ).:. : 02 05 02 05 ( ) 评讲 时 , 我把孩子的答案放在投影上 ,.: 02 05 2 5 O2 05 4 1 )我这 样追 问 : 是 .( : ).:.( :O , 你 怎 样想 到2 5 :的? 孩子们 根据本 堂课 的学 习, 都知道要判 断两个 比能不能组成 比例 , 可 以有两种方法 ,一是求 比值 ,二是化简 比, 因此分别从 这两个角度来 回答 。 我继续 追问 : 系你们所 学的知识 , 联 还有不 同的想 法吗?这时 , 又有一个孩子胆怯 地举 起手 , 说 :我利用 比的基 本性质 ,把 比的前项 和 “ 后项都扩大 l倍 。” 0 这正是我所 期待的 , 也 是这道 习题 的设计 意图所在 , 我很惊喜 , 充 满激情地表扬他 :多有创意 的思考 呀 !他 “ 没有被今 天所学的知识缚住手脚 ,而是综 合运用 前面所学的知识 ,想 到了这么简单 的方法 ! 数学是求简的。 以上教例中 , ” 我着 力 唤醒学 生的知识 和经 验 中储 备 的信息 , 引 导学 生捕捉知识 间的有机联 系 ,从而迅 速综 合解决这个 问题所需 的各元素 ,形成 简洁而有创意 的解题思 路。直觉思维离不 开猜想 。大数学家高斯认 为 :没有大胆 而 “ 放肆的猜想 , 就谈 不上科学 的发 现。” 是 想 “ 合情推 理” 的最普 遍 、 最重要 的一 种数学 思想。因此 , 我们要在教学 中经常地引导学 生就 问题解 决 的 策略 和结 果 进 行合 理 猜 想 ,从而逐渐 在头脑 中建立属 于 自己的心 理图像 , 以便快速解决问题。冲破思维定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 那就是勇敢地批判 。思 维 的批判 性首先体现在敢 于用科 学的怀疑 精神 , 对待 自己和他人 的原有知识 , 包括权 威 的诊 断 。敢于独立地发现 问题 、分析 问 题、 解决 问题 。曾经听华应龙老师执教 《 游 戏的公平性》 一课 。华老师与教材中注重游 戏规则的公平性 的做法 相反 ,让孩子从 另 个视角——游戏用具 的材 质是 否均匀人 手, 重新解读游戏的公平性 。从抛啤酒 瓶盖 决定一张篮球赛 门票的所有权 ,从抛 骰子 来发现骰子背后 的秘密等等 ,一路带 着孩 子用怀疑 的眼光小 心审视着 自己所用 的游 戏用具 , 孩子 经历遇 到问题 , 让 进行试 验 , 分析数据 , 形成推断这一理 眭思考过程 。在 这节课上 , 我们看到孩子 的思 维非常活跃 , 处处闪动着创造 的火花 。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 大丰 市三龙第三小学 )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
手 实践 ,其 实 践能力 、空 间观念 和创 新 意识 都将在
丰 富 的情 景 所 承 载 的是 生 活 中鲜 活 的 问题 , 学 生喜 欢解 决这 样 的 问题 。所 以 “ 间与 图形 ”知识 空
的教 学 ,应 该 从 学 生 的 生 活 经 验 和 已有 的 知 识 出
自主 探索 和实 践 的过程 中得 到提 高和 发展 。 4促 进 学生全 面 、持续 、和 谐地 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准 》指 出 :“ 务 教育 阶 段 的数 学 课程 , 标 义
值 首先表 现在 使学 生更好 地认 识 、理解和 把握 生存
空间。
工具。 ”因此 空 间与 图形 的教 学是 小 学数 学教 学 的
重 要组 成部分 。小学 数学 的空 间与 图形主要 分 为四
个 部分 : 图形 的认识 , 量, 测 图形 与变 换, 图形与位 置 。 主 要研 究现实 世界 中 的物 体和 几何 图形 的形状 、大
“ 间图形 ”在继 承和 发扬传 统几何 课程优 势 空
的基 础上 ,在各 个学段 都增 添 了图形 与变换 、图形 与位 置 、操 作与 探索 的 内容 ,并提 出了具 体 的学习
空 间, 发展形 象思 维, 培养 空 间观念和 创 新意识 。


空间图形的教学意义
目标 ,这 为学生 适应社 会 生活 和继 续学 习打下 必要
的基础 。“ 间 与 图形 ”教 学 的 内容 、情 境 、方 式 空
1 . 帮助 学生 更好 地认 识 、理 解和 把握 人类 赖 以
生存 的空 间
等对 于学 生形成 空 间观念 都具有 重要 的价值 。
3培养 学生 的创新 思维和 实践 能力 .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不够生动、学生对空间概念理解模糊、学生缺乏实践操作机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以及缺乏趣味性教学活动。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教学应增加生动性,加强空间概念的讲解,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入趣味性教学活动,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对空间与图形概念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问题、教学对策、生动性、空间概念、实践操作、教学方法、趣味性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而“空间与图形”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

空间与图形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涉及到三维空间的认知、平面图形的结构与特征等重要知识点。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教学挑战。

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有些教材设计比较抽象,缺乏生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常常比较模糊,缺乏直观的认知。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无法将抽象的空间概念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劳。

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也是一个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升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质量。

我们应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加强空间概念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学习;引入趣味性教学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探索摘要: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空间想象思维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现时期教学中的难点。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准备教具,或是在黑板上画图及板书的形式让学生练习习题,之后再辅助教师的相应解说。

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知识;教学探索引言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数学教师为了让小学生更加专注,科学为小学生提供适宜学习动力支持,就必须从正确定位自身教育角色入手,以“指导者”、“启迪者”的身份,实效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趣味预习、情景模拟,自发对学习任务进行了解,进而轻松接触学习材料,确保数学教学循序渐进,润物无声。

一、开展主题绘图活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与意识学生在开展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不进行一些具体的图形绘制活动,在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时就无法做到充分内化和运用。

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带领学生进行一些主题绘图活动,让学生绘制和本节课或者本单元教学主题相同的图形,可以是平面图形,也可以是几何图形。

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拓展的内容来更好地达到教师的要求,提高空间与图形知识实践探索的水平。

教师可以布置具体的绘图任务,如绘制边长为3、4、5厘米以及6、8、10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绘制边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探索边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之间的关系。

教师也可以设置多个主题,供学生自主挑选,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绘图活动,也可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绘图活动,这样更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绘图氛围,丰富绘图活动的形式,在无形之中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保证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给出数学图形,培养数学思维围绕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有关知识发起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相关数学知识的授课特点:空间与图形板块的数学知识极为抽象,虽然给出了几何图形,但大部分数学知识都需要学生独立探索才能理解。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

教学篇•高效课堂空间与图形部分知识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内容,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难以实现良好的理解和深度内化。

对此,教师还应充分结合新课标要求,深入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优化其对空间和图形的认知,进一步增强教学实践效果,实现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情况分析目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的教学,整体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相对陈旧,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难以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用具等的运用上也相对单一,学生无法根据教师讲解,对空间与图形知识进行理解,难以形成空间观念,不利于其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将更多的时间运用在知识讲解中,学生操作活动不足,多采用一名学生操作,其余学生观察的方式开展操作活动,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操作体验。

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小学生自制力不足,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因而不予安排操作活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并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从而导致学生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仅是对公式和参考答案进行死记硬背,无法深入理解知识内容,一旦题目稍有变化便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学习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方法(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开展教学设计当前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学生兴趣不足问题严重。

产生这一问题的缘由众多,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以学生兴趣为引导,实现个性化、创新化教学设计。

1.教师应结合学生兴趣选择教学方法。

据相关调查表明,小学生好奇心较强,且对自身周围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更加感兴趣。

结合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兴趣予以引导。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是否玩过呼啦圈。

摇呼啦圈是小学生中较为盛行的一种体育运动,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事物时,会立即产生共鸣,并产生探讨的兴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大量增加了几何教学的内容。

面对这一领域的变化,如何更科学地实施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始终以学习与思考拓展认识视野,以把握和理解新教材为依托,以案例研究为抓手,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拓展了认识视野。

只有在观念和思想上对要把握的项目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使行动更科学和自觉,也才能居高临下地去辨别实践中的得失、正误。

学生在初中学习数轴、平面几何,高中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数学内容,非常重要的基础在小学。

这些高一级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有一种基础性的几何知识,更是要有清晰的空间观念。

例如平面几何中的添辅助线,非常重要的要有一种对图形的切拼构造能力和图形的对称、旋转和平移的几何变换能力。

学生要学习和掌握这些复杂的几何知识,需要丰富的空间观念。

这种能力一方面当然主要是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生成的,但另一方面也要依赖于学生在小学幼儿园阶段的空间与几何的经验、感觉的积累,如果在少儿阶段不积累这些空间感觉和经验,到后来这种感觉就失去了,到要用这种感觉时就困难了。

就像施那普拉在离任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时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建言中提到的那样:中国足球队员缺少踢球感觉,这些感觉本应在少儿时期于街道、弄堂里就要完成的,而现在要到专业训练时再来寻找,这就困难了。

没有这种类似于直觉的引领,球队水平就很难提高,也
就是没有练好“童子功”。

其实所有的学习都是如此,空间与图形也不例外。

二、推动了学习思考。

我们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的理解,不象对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解那么系统。

促使我们比较多地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比较,并且在比较过程中去辨析、实践与反思,由此逐步形成了一些共识。

1.空间观念是各方面整体协调的结果。

空间观念是对现实中的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的整体把握。

从现实中的物体和几何体出发,就会涉及把现实空间中的经验迁移到几何空间中,以此把握几何空间,再用在几何空间中抽象而成的特征、性质来解释现实空间、解决现实空间中的问题,在这样抽象、还原的过程中空间观念才能建立。

从几何体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出发,就会涉及到平面从几何体上剥离下来的;如何剥离,就又涉及到视图,从各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从方向与位置出发,就会涉及到距离和角度,涉及到前后左右上下、东南西北以及关于垂直与水平方向组成的座标;会涉及到有关变换,平移、旋转与对称,以及这些变换过程中的变化部分与不变部分等等,由此就形成了一条知识链。

只有以上这些都能够协调起来,而且各方面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由此组合成一个整体,空间观念才能真正得以确立。

2.儿童空间观念的形成有其特定的认知特点。

我国的心理学家刘范、张增杰等通过研究得出一些有启示性的结论。

其中对儿童几何发展的路径作出了分析,“儿童是先认识一个笼
统的三维空间、整体,再分别认识其中的二维、一维空间,或者部分;在已获得了有关概念时,再理解在构成上部分到整体,由一维到二维、三维的关系。

后者是前者在高一级认知水平上的逆转”;对感知与概念、感知与推理之间的矛盾作了分析,其本质是“守恒”,提出了概念守恒与多样的两个属性,并由此联系到变式问题等等。

只有理解与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组织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才能使教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三、促进了对教材的理解。

教材是结合教学现实,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创造。

它是一个全息系统,蕴含着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所有信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这样几个方面认识。

1.整体推进,线索清晰。

教材的整体框架是依据空间与图形的四个方面有序地展开,整体上是螺旋式上升,让学生对几何事实和空间观念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围绕两条大的线索:一条是以图形的空间关系研究为线索,主要是研究空间的三个方面:(1)现实空间和几何空间之间的关系。

几何空间源于现实空间,是现实空间的抽象,同时在几何空间中获得的认识只有再回到现实中去进一步认识、把握现实空间,才能使抽象空间与现实空间融为一体,推动学生空间观念的生成。

(2)体与体、面与面、线与线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位置、方位与变换,就产生了平行、垂直与角,就有各种不同的拼搭与组合。

由此内化成关于空间的若干结构,这是空间观念。

(3)体与面、面与线、体与线
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形成依赖于视线与投影、分解与分析、想象与推理,在这些关系的探求就会有三维、二维和一维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这种转化越多、越灵活,空间观念的生成就越迅速与牢固。

另一条是以数量关系研究为线索,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用一维长度研究图形中线段的长短,图形之间的距离;(2)用二维面积来把握图形的大小;(3)用三维体积来研究图形占据空间的多少。

以上两条线索不是分离的,而是融合的。

2.综合、渗透。

教材在编写中非常注重综合与渗透。

例如在低年级的认识基本的规则图形时,是从长、正方形出发,再通过把长、正方形分割成若干三角形,再由这些三角形通过拼搭形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样的设计既渗透了面积守恒的观念,又渗透了拼搭中相等边的理解,这些拼配对以后学习对称、旋转、图形面积的推导都是一个基础。

还有在认识三角形,特别是等腰等边三角形时,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不仅是一种实际操作,更可引发学生的平面逻辑推理,而且这种推理还相当重要,要用到图形对称、正方形的特征和边与边的互换。

综合产生集聚效应,生成突变;渗透能使认识达到透彻和深入。

这样的设计安排,就有可能使学生生成的知识是“一个带钩的原子”,由此形成坚固的知识结构,产生组合质变。

四、提升了对经验的总结。

围绕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我们进行了有主题、有实践、有反思的案例研究,通过课堂这个充满创造的教学领域,获得了一些
认识。

1.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中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条原理时,分两个层次教学:先是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的;接着让学生边围边有序地记录每根小棒的长度,并对此进行必要的分类;最后让学生在空间直觉引领下形成的三边关系几何模型和基于数据寻找三边关系的代数模型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在操作与实践活动的探究中才能把握几何空间特征和性质的实质,也就是把握空间既要有活动,又要有思考。

2.知识是过程与结果的双重建构。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

所以在编写中为了加强教学的探究性,很多地方都只是展示了知识生成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对基本的几何知识和概念都不直接出示。

例如我校有一位教师上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提供了大量资源和素材让学生围绕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想一想、比一比把握其大小,应该说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也较丰富。

课后凌老师给我们评课时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但同时提出了一个建议:是否在学生大量生动的实践活动和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抽象和概括,提升到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这样既有丰富的过程,
又有基本的抽象,过程与结果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的理解既稳定又开放,既抽象又具象。

以上是几年来对这一课题研究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到这些认识的肤浅,越来越感到研究的难度,也越来越感到研究的必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