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

合集下载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征
最初地下水沿石灰岩中的细小的裂隙流动、 溶蚀,形成溶孔、溶隙等;然后逐步扩大形成 溶蚀漏斗竖井和大溶洞,使岩溶水在局部富集 成地下暗河。进一步溶蚀使分隔的地下河发生 侧向连通,高势地下河系和低势地下河系。
地下水
岩溶地下水的分布
地下水

伏溪流







塌陷坑
塌陷 落水洞
地下水位
不成功的井
地下水
含水层获得水的过程叫补给,失去水叫排泄.
地下水
向 斜 构 造 盆 地 中 的 承 压 水
地下水
水压面
潜水 承压水
砂岩 页岩
砂岩 页岩
单斜构造中的承压水和潜水
地下水
压力面 自流水井
隔水层 隔水层 含水层
山区高位补给 承压水头很高
地下水
断快构造(承压斜地)中水的补给和排泄
地下水
4、孔隙水,指分布于松散土壤或岩层孔 隙中的地下水。在不同的埋藏条件下,孔 隙水分别称为孔隙-上层滞水、孔隙-潜 水、孔隙-承压水。
地下水
风化裂隙水的分布
地下水
成岩裂隙中有时分布有地下水
玄武岩 成岩裂隙 中有时 分布有 地下水
地下水
地下水
构造裂隙水的分布
地下水
好井
干井
好井
变质岩中的构造裂隙水
地下水
6、岩溶水是指赋存并运移于岩溶化岩层中 的地下水。岩溶是水与可溶岩相互作用的产物。 岩层具有可溶性、水具有侵蚀能力和水体流动 是岩溶发育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钙镁离子浓度,可将地下水分为 5 类: 极软水 c<1.5; 软水 c=1.5~3.0; 微硬水 c=3.0~6.0; 硬水 c=6.0~9.0; 极硬水 c>9.0。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三大类: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三个亚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一、包气带水包气带水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上层中,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粘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包气带水的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

包气带水对农业有很大意义,对建筑工程有一定影响。

二、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潜水的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多雨,水位上升,冬季少雨,水位下降,水温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水质易受污染。

潜水主要分布在地表各种岩、土里,多数存在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坚硬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裂隙及洞穴中也有潜水分布。

潜水面随时间而变化,其形状则随地形的不同而异,可用类似于地形图的方法表示潜水面的形状,即潜水等水位线图。

此外,潜水面的形状也和含水层的透水性及隔水层底板形状有关。

在潜水流动的方向上,含水层的透水性增强;含水层厚度较大的地方,潜水面就变得平缓,隔水底板隆起处,潜水厚度减小。

潜水面接近地表,可形成泉。

当地表河流的河床与潜水含水层有水力联系时,河水可以补给潜水,潜水也可以补给河流。

潜水的流量、水位、水温、化学成分等经常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潜水的动态。

潜水的动态有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及多年变化。

潜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有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

人为因素主要有兴修水利。

修建水库。

大面积灌溉和疏干等。

这些因素都会改变潜水的动态,我们掌握潜水动态变化规律就能合理地利用地下水,防止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深层地下水及凝结水。

大气降水是补给潜水的主要来源。

降水补给潜水的数量多少,取决于降水的特点及程度、包气带上层的透水性及地表的覆盖情况等。

常用的地下水分类方法

常用的地下水分类方法

一、常用的地下水分类方法(一)按赋存形式和物理性质划分1.结合水被分子力吸附在岩土颗粒周围形成极薄的水膜,可抗剪切,不受重力影响,不能传送静水压力,在110°C消失,主要存在于粘土中,影响其物理力学性质。

2.毛细管水赋存于岩土毛细孔中,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可被植物吸收,影响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会引起沿海地区和北方灌区的土地盐碱化。

3.重力水赋存于岩土孔隙、裂隙和洞穴中,不能抗剪切,受重力作用,可以传送静水压力。

结合水、毛细管水属专门研究课题,在水文地质勘察中,所指地下水一般是重力水。

(二)按含水介质特征划分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第三系松散~半固结的碎石土和砂性土的孔隙中。

2.碎屑岩类裂隙孔洞水主要赋存于中、新生代红色岩层的孔隙、孔洞中。

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古、中生代灰岩、白云岩的裂隙溶洞中,分为:(1)裸露型:灰岩、白云岩基本上出露。

(2)覆盖型:灰岩、白云岩被第四系松散层覆盖。

(3)埋藏型:灰岩、白云岩被非碳酸盐岩类覆盖。

4.火山岩裂隙孔洞水赋存于火山岩的裂隙、孔隙、气孔、气洞(熔岩隧道)中,在广东主要分布于雷州半岛。

5.基岩裂隙水(1)块状岩类裂隙水赋存于侵入岩、混合岩、正变质岩的裂隙中。

(2)层状岩类裂隙水赋存于沉积岩、副变质岩的裂隙中。

(三)按埋藏条件和水力特征划分1.上层滞水位于不连续隔水层之上的季节性潜水。

2.潜水位于地表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具自由水面的水。

3.承压水充满两层隔水层之间,具压力水头的水。

(四)按地下水矿水度划分1.淡水:M﹤1g/L。

2.咸水:M≥1g/L,分为:(1)微咸水:1g/L≤M﹤3g/L;(2)半咸水:3g/L≤M﹤10g/L;(3)咸水:M≥10g/L,可分为:①盐水:10g/L≤M﹤50g/L;②卤水:M≥50g/L。

(五)按地下水的出露温度划分1.冷水:水温低当地年平均气温(即常温带温度),一般t﹤25℃(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2.温水(低温热水):25℃≤t﹤40℃;3.温热水(中温热水):40℃≤t﹤60℃;4.热水(高温热水):60℃≤t﹤100℃(沸点);5.过热水(超高温热水):t≥100℃。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区别和联系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区别和联系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区别和联系潜水是地下水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潜水的特征:1、潜水与包气带直接想通2、潜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泉、泄流、蒸发等、3、潜水的动态受季节影响大、4、潜水的水质取决于地形、岩性和气候5、潜水资源易补充恢复6、潜水易受污染、承压水的特征:1、承压水有上下两个隔水板,2、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也有越流补给,排泄是以泉和其它径流方式向地表水体或地表排出,也可以通过上下部的含水层进行越流排泄。

3、动态比较稳定,气候、水文因素的变化影响较小。

4、水质取决于埋藏条件及其与外界联系的程度。

5、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资源具有多年调节性6、受污染时难治理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上层滞水的形成是在大面积透水的水平或缓倾斜岩层中,有相对隔水层,降水或其他方式补给的地下水向下部渗透过程中,因受隔水层的阻隔而滞留、聚集于隔水层之上,形成上层滞水。

保存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含水层中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潜水可存在于松散沉积物中,也可存在于基岩裂隙中。

潜水要素有: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潜水位、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面的水力坡度充满两个稳定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上部隔水层称隔水顶板(或叫限制层),下部隔水层叫隔水底板。

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承压含水层的厚度。

当钻孔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隔水顶板时,就见到地下水,此时井孔中的水面高程称为初见水位。

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

承压含水层某一点,由隔水层顶界面到测压水位面的垂直距离叫作该点处承压水的承压水头(也即静止水位高出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当测压水位面高于地面时,承压水头称为正水头,反之为负水头。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区别和联系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区别和联系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区别和联系承压水是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潜水是地下水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潜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泉、潜水的特征:12、潜水与包气带直接想通泄流、蒸发等、3、潜水的水质取决于地形、岩性和气候4、潜水的动态受季节影响大、、承压水有上下两个隔水16、潜水易受污染、承压水的特征:5、潜水资源易补充恢复、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也有越流补给,排泄是以泉和其它径流2板,、动态比较稳方式向地表水体或地表排出,也可以通过上下部的含水层进行越流排泄。

3 定,气候、水文因素的变化影响较小。

4、水质取决于埋藏条件及其与外界联系的程度。

6、受污染时难治理5、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资源具有多年调节性上层滞水的形成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降水或其他方式补给的地下水向下有相对隔水层,是在大面积透水的水平或缓倾斜岩层中,部渗透过程中,因受隔水层的阻隔而滞留、聚集于隔水层之上,形成上层滞水。

潜水可存在于松散沉保存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含水层中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积物中,也可存在于基岩裂隙中。

潜水要素有: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潜水位、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面的水力坡度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充满两个稳定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上部隔水层称隔水顶板(或叫限制层),下部隔水层叫隔水底板。

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承压含水层的厚度。

此时井孔中的水面高程称为初见当钻孔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隔水顶板时,就见到地下水,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水位。

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

承压含水层某一点,由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也即静止水位高出含隔水层顶界面到测压水位面的垂直距离叫作该点处承压水的承压水头。

当测压水位面高于地面时,承压水头称为正水头,反之为负水头。

水层顶板的距离)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区别和联系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上层滞水的形成是在大面积透水的水平或缓倾斜岩层中(常分布于砂层中的粘土夹层之上和石灰岩中溶洞底部),有相对隔水层(粘性土充填的部位),降水或其他方式补给的地下水(由雨水、融雪水等)向下部渗透过程中(渗入时),因受隔水层的阻隔而滞留、聚集于隔水层之上,形成上层滞水(被局部隔水层阻滞而形成)。

消耗于蒸发及沿隔水层边缘下渗。

由于接近地表和分布局限,上层滞水的季节性变化剧烈,一般多在雨季存在,旱季消失。

上层滞水仅能用作季节性的小型供水,并容易受到污染。

上层滞水,简称上滞水,是指包气带内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是保存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第一个含水层中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潜水可存在于松散沉积物中,也可存在于基岩裂隙中。

潜水有自由水面,地表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层以上没有连续的隔水层,不承压或仅局部承压。

降水和地表水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

潜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较浅,分布较广,开采方便。

但易受污染,应注意保护潜水要素有: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潜水位、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面的水力坡度。

承压水,充满在两个稳定不透水层(即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

上部隔水层称隔水顶板(或叫限制层),下部隔水层叫隔水底板。

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承压含水层的厚度。

当钻孔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隔水顶板时,就见到地下水,此时井孔中的水面高程称为初见水位。

此后井中水位不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便稳定下来,不再上升,此时该水面的高程称为稳定水位,也即该点处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位(也叫测压水位)。

承压含水层某一点,由隔水层顶界面到测压水位面的垂直距离叫作该点处承压水的承压水头(也即静止水位高出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当测压水位面高于地面时,承压水头称为正水头,反之为负水头。

承压水由于顶部有隔水层,它的补给区小于分布区,动态变化不大,不容易受污染。

2-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2-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地表以下是土壤水,地表面到地下水水面之间与大气相连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叫做非饱和带,也叫包气带。

在包气带中有时会存在局部隔水层,局部隔水层上会积聚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做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与大气连通,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以蒸发形式或隔水底板边缘进行排泄。

上层滞水的显著特点是动态变化大,雨季时获得补充积存一定水量,旱季水量逐渐耗失。

当分布范围较小或补给不足时,便不能终年保持有水。

因此一般不能作为供水水源,但在缺水地区往往成为较有意义的小型供水水源地。

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在了解潜水和承压水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概念。

含水层指能够给出和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地层,隔水层是指给水性和透水性均极弱的地层。

也就是说含水层既能储水也能导水,而隔水层透水性很弱,起到阻隔地下水的作用。

第一个稳定分布的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之为潜水。

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资源易于补充恢复,但受到气候影响,且含水层厚度一般比较有限,其资源通常缺乏多年调节性。

充满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具有一定静水压力的水称为承压水。

从上至下分别叫Ⅰ承压含水层、Ⅱ承压含水层,以此类推。

地下水和地表水一样,都是水循环的一部分,但是两者也有区别,地下水比地表水流动的慢,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

含水层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水量交换。

含水层之间发生水量交换的条件是:1.含水层之间存在水头差;2.含水层之间具有水力联系。

在地下水系统中,含水层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天窗、导水断层、越流等方式进行水量交换。

上层滞水、潜水与承压水

上层滞水、潜水与承压水
人工水井长期抽水后,井周围 测压水位下降,潜水转化为承压 水由开采排泄,而承压水也逐步 转化为潜水。
练习题
1.P点处承压水的流向是( B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东南向西北
2.a、b、c、d四口水井中,井深最大的是( B )
A.a B.b C.c D.d
3.a、b、c、d四口水井中,为自流井的是 ( D )
水文地质学基础
上层滞水、潜水与承压水
徐智敏
上层滞水、潜水与承压水
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类型综合分类表
含水介质
孔隙水
条件 (疏松岩石空隙中
埋藏条件
的水)
裂隙水
岩溶水
(坚硬基岩裂隙中 (岩溶化岩石中的
的水)
水)
上层滞水 各 含包 层 存水在气上。带的层中水及局,其部季隔节隔水性水坚 季层节硬在性基存岩在风的化水壳。中
特征:
分布区与补给区经常一致; 具有自由水面,不承压; 动态变化大,资源调节性差,随季节性调节明显; 潜水在重力作用下,始终由高水位向低水位不断运动; 埋深浅、无隔水顶板,易受地面污染的影响;
2、潜水
潜水等水位线图:
潜水面上任一点的高程称为 该点的潜水位,将潜水位相等的 各点连线后获得,可反映潜水流 的向、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等。
2、潜水
概念: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或位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 之上)且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补给: 大气降水、地表水下渗;
排泄: 泉,河,蒸发;通过含 水层厚度变化储、释水;
特征: 水量小,季节性存在,变化显 著,易污染;包气带中唯一具 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水源,一般 作为小型供水水源。
2、潜水

一建矿业实务记忆口诀

一建矿业实务记忆口诀

一建矿业实务记忆口诀
1. 地下水类型: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埋藏条件: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按矿化程度分: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卤水。

记忆口诀:上学前搞(5个字代表: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包气带水、潜水)一(1个字代表:淡水)单挑卤(3个字代表:盐水、卤水)。

2. 直接顶稳定性分级:一级特别稳定、二级稳定、三级中等稳定、四级不稳定。

记忆口诀:稳定直接一(1个字代表:特)二(2个字代表:稳)三(3个字代表:中)四(4个字代表:不)。

3. 露天开采境界:垂直境界、水平境界、最终边坡。

记忆口诀:手机充值(3个字代表:垂直境界)后,水平解封(4个字代表:水平境界)了,最终刷(3个字代表:最终边坡)评。

4. 地下气矿开采技术条件比较表里有个表格,要记住哪些适合采用单纯排水降压开采,哪些适合采用带压开采。

记忆口诀:带压开采要慎重,适合采用就几种,三软煤层不适宜,有疑积水须禁忌。

另外中硬覆岩也注意,采空水域莫逾越。

超过一缓二近三。

记忆口诀解释:
“带压开采要慎重”代表有底板等高承压水时带压开采要慎重;“适合采用就几种”代表适合采用就几种排水降压开采方式;“三软煤层不适宜”代表三软煤层不宜采用带压开采;“有疑积水须禁忌”代表有疑似积水时要禁忌;“另外中硬覆岩也注意”代表中硬覆岩地带压开采也要注意;“采空水域莫逾越”代表采空水区域不要超过;“超过一缓二近三”具体参考表格,说的是不同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超过煤层采出厚度的倍数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2.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2.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一、不同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 •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潜水、

• 1.上层滞水 1.上层滞水 • 上层滞水动态变化显著。 上层滞水动态变化显著。 • 2.潜水 潜水 • (1)特征 • 无压水。潜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无压水。潜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潜水的动态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潜水的动态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 • 有关名词: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潜 有关名词:潜水面,潜水埋藏深度, 水位,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流。 水位,潜水含水层厚度,潜水流。
• (3)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 矿化度较低(HCO3型),水硬度较大。 矿化度较低( ),水硬度较大 水硬度较大。 • 深埋藏型,水化学类型可由HCO3型→SO4 深埋藏型,水化学类型可由HCO →Cl型 型→Cl型。
• 三、泉的分类及特征
谢谢!
• 平面图:潜水等水位线图 平面图:
• 3.承压水 3.承压水 • (1)特征 • 承压性。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 承压性。 动态稳定。 致。动态稳定。
• 有关名词:承压水位,承压水头 有关名词:承压水位,
• (2)承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承压水的补给、径流、 • 补给:大气降水、地表水、潜水 补给:大气降水、地表水、 • 排泄:泉、河流、人工抽排。 排泄: 河流、人工抽排。 • 径流:补给区→排泄区 径流:补给区→
• 矿区水文地质图主要反映的水文地质内 容: • (1)含水层(组)及其富水性 含水层( • (2)断裂构造特征 • (3)地表水体。 地表水体。 • (4)控制性水点 • (5)已开采井下主干巷道、回采范围、 已开采井下主干巷道、回采范围、 井下突水点、 井下突水点、涌水情况
• 二、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 1.孔隙水 1.孔隙水 • 地下水的存储空间 地下水的存储空间——松散岩层中的孔隙 松散岩层中的孔隙 • (1)洪积层中地下水 • (2)冲积层中地下水

地下水分类

地下水分类

地下水分类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

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

潜水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

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

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

按含水空隙的类型,地下水又被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

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按含水层埋藏深度划分,这种分类用于存在多层地下水的大型自流盆地、三角洲平原和滨海平原。

1.浅层水:埋深﹤30m的地下水,多属潜水或微承压水。

2.中层水:埋深介于30~200m的承压水,多属温水。

3.深层水:埋深介于200~500m的承压水,多属温热水。

4.超深层水:埋深﹥500m的承压水,为温热水或热水,部分为咸水。

第三章 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  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 即山口砂砾带,中间砂砾粘土交替带,边缘粘性土带.
(2)在铅直方向上的规律
由于洪流的季节反复性堆积,使洪积扇在纵向剖 面上呈相互叠置的倾斜沉积层。洪积扇的上游铅 直剖面上是以粗碎屑为主的厚层组合;下游铅直 剖面上是粗粒与细粒的互层,其中粗粒物质往往 愈来愈细而尖灭。
(3)在成分上的规律
• 洪流碎屑物质,一般搬运距离较近,所以 常常是磨圆度和分选性都较差,在纵向上 随着物质搬运距离愈来愈远,其磨圆度和 分选性就愈来愈好。当为冲积扇时,由于 长期水流作用,故磨圆度及分选性较洪积 物好。洪积扇中的水流经常集中的某些部 位,也会出现分选性良好的粗粒碎屑透镜 体或带状体。
(三)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绘制方法:
等水压线图绘制的方法与潜水等水位线 图相同。制作时,将各钻孔及地下水的 天然露头(泉)的承压水标高,标于一定 比例尺的地形图上,然后以内插法求出 各等间距的等水压线,即得等水压线图 (图3-15)。
承压水的等水压线图:分析承压水的形 成条件,掌握承压水的补给、径流、排 泄的情况,如确定地下水流向、水力坡 度、各含水层及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 含水层厚度及透水性的变化等,同时对 于工程建筑及供水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潜水面在图上的表示:剖面图,等水位线图
(1)水文地质剖面图 剖面线方向,包含水 位,含水层岩性、厚度、隔水层位置,以及它 们的变化等。如图3—9。潜水面可以是倾斜曲 线、水平线或上拱半椭圆曲线。
(2)潜水等水位线图(等高线图),图3-10
(3)潜水等水位线图的用途(1、2、3、4、5、6、7)
图3-9 甘肃古浪保和附近水文地质剖面示意图
三、承压水
承压水是充满在 两隔水层或弱透 水层之间含水层 中的地下水。 当这种含水层中 未被水充满时, 其性质与潜水相 似,称为无压层 间水。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什么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什么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什么
【学员问题】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是什么?
【解答】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地下水按其埋酪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1.上层滞水:是指埋藏在地表浅处,局部隔水透镜体的L郎,且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它的分布范围有限,其来源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补给。

因此,它的动态变化与气候。

隔水透镜体厚度及分布范围等因素有关。

2.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的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称为潜水。

潜水一般埋藏在第四纪沉积层及基岩的风比层中。

潜水直接受雨水渗透或河流渗入土中而得到补给,同时也直接由于蒸发或流入河流而排泄,它的分布区与补给区是一致的。

因此,潜水水位变化,直接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


3、承压水: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它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

在地面打井至承压水层时,水便在井中上升甚至喷出地表,形成所谓自流井。

由于承压水的上面存在隔水顶板的作用,它的埋藏区与地表补给区不*致。

田此,承压水的动态变化,受局部气候因素影响不明显。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三大类: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三个亚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一、包气带水包气带水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上层中,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粘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包气带水的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

包气带水对农业有很大意义,对建筑工程有一定影响。

二、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潜水的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多雨,水位上升,冬季少雨,水位下降,水温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水质易受污染。

潜水主要分布在地表各种岩、土里,多数存在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坚硬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裂隙及洞穴中也有潜水分布。

潜水面随时间而变化,其形状则随地形的不同而异,可用类似于地形图的方法表示潜水面的形状,即潜水等水位线图。

此外,潜水面的形状也和含水层的透水性及隔水层底板形状有关。

在潜水流动的方向上,含水层的透水性增强;含水层厚度较大的地方,潜水面就变得平缓,隔水底板隆起处,潜水厚度减小。

潜水面接近地表,可形成泉。

当地表河流的河床与潜水含水层有水力联系时,河水可以补给潜水,潜水也可以补给河流。

潜水的流量。

水位、水温、化学成分等经常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潜水的动态。

潜水的动态有日变化、月变化、年变化及多年变化。

潜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有气象、水文、地质、生物等。

人为因素主要有兴修水利。

修建水库。

大面积灌溉和疏干等。

这些因素都会改变潜水的动态,我们掌握潜水动态变化规律就能合理地利用地下水,防止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对建筑工程的危害。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深层地下水及凝结水。

大气降水是补给潜水的主要来源。

降水补给潜水的数量多少,取决于降水的特点及程度、包气带上层的透水性及地表的覆盖情况等。

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三大类: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可分为三个亚类: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一、包气带水包气带水处于地表面以下潜水位以上的包气带岩上层中,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以及基岩风化壳(粘土裂隙)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包气带水的主要特征是受气候控制,季节性明显,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

包气带水对农业有很大意义,对建筑工程有一定影响。

二、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潜水的自由表面,承受大气压力,受气候条件影响,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夏季多雨,水位上升,冬季少雨,水位下降,水温随季节而有规律的变化,水质易受污染。

潜水主要分布在地表各种岩、土里,多数存在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坚硬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裂隙及洞穴中也有潜水分布。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深层地下水及凝结水。

大气降水是补给潜水的主要来源。

潜水的排泄,可直接流入地表水体。

一般在河谷的中上游,河流下切较深,使潜水直接流入河流。

在干旱地区潜水也靠蒸发排泄。

在地形有利的情况下,潜水则以泉的形式出露地表。

三、承压水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或自流水。

由于地下水限制在两个隔水层之间,因而承压水具有一定压力,特别是含水层透水性愈好,压力愈大,人工开凿后能自流到地表。

因为有隔水顶板存在,承压水不受气候的影响,动态较稳定,不易受污染。

承压水的形成与所在地区的地质构造及沉积条件有密切关系。

只要有适宜的地质构造条件,地下水都可形成承压水。

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大致有两种:一为向斜构或盆地,称为自流盆地;另一为单斜构造亦称为自流斜地。

四、裂隙水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叫裂隙水。

这种水运动复杂,水量变化较大,这与裂隙发育及成因有密切关系。

裂隙水按基岩裂隙成因分类有:( 1 )风化裂隙水分布在风化裂隙中的地下水多数为层状裂隙水,由于风化裂隙彼此相连通,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地下水也是相互连通的水体,水平方向透水性均匀,垂直方向随深度而减弱,多属潜水,有时也存在上层滞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上层滞水的形成是在大面积透水的水平或缓倾斜岩层中,有相对隔水层,降水或其他方式补给的地下水向下部渗透过程中,因受隔水层的阻隔而滞留、聚集于隔水层之上,形成上层滞水。

保存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含水层中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潜水可存在于松散沉积物中,也可存在于基岩裂隙中。

潜水面是一个仅承受大气压力的自由水面。

充满两个稳定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上部隔水层称隔水顶板(或叫限制层),下部隔水层叫隔水底板。

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承压含水层的厚度。

潜水,shallow water;phreatic water
潜水是地表以下埋藏在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承压水(confined groundwater ),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承压水由于顶部有隔水层,它的补给区小于分布区,动态变化不大,不容易受污染。

它承受静水压力。

在适宜的地形条件下,当钻孔打到含水层时,水便喷出地表,形成自喷水流,故又称自流水。

人们利用这种自流水作为供水水源和农田灌溉。

在中国,承压水的发现和利用始于距今2000多年。

汉朝初,中国四川省开始打自流井取卤水生产食盐,井深可达100多丈。

承压含水构造主要有自流盆地和自流斜地两类。

含有一个或多个承压含水层的构造盆地称自流盆地。

自流盆地有3个组成部分: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

补给区在盆地边缘位置较高的地区。

由于上面没有隔水层,水不具有承压性质,实际上这里的地下水是潜水。

位置较低的边缘为排泄区,这里往往有泉水出露。

承压含水层之上有隔水层覆盖的区段为承压区。

斜含水层在下端因构造变动或岩性变化而使水流受阻,便构成自流斜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