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如何树立正确就业观

中职生如何树立正确就业观
中职生如何树立正确就业观

中职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摘要】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选择喜欢的专业;中职学校激烈的招生竞争扰乱了学生冷静选择专业的思维,家长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盲从社会潮流;选择岗位时良好的心态,随时接受挫折,

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关键词】就业观;心态;挫折;承受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就业观点是

中职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中职学生该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呢?笔者从本人的工作经历、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经历、为公司介绍员工的经历、在公司的管理经历等几方面谈一些看法。

由于中职教育是实行2+1模式,学生在高二结束时就会面临就业性实习,俗称顶岗实习。因此,中职生从踏人职业学校的校门这天起,就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而不是仅仅按照课程设置,从书本中

了解的几点知识。虽然中职教育从高一就开设了《职业道德》这门课程,但理论化教条化,而实践教育才是培养正确就业观的最好途径。

何为正确的就业观?具体来说,就是:

一、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

初中毕业学生在进人中职学校学习时,首先要面对选择专业学

习的问题。学生在面对“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并且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时,却有许多现实的障碍,需要打破。其一,学生往往不了解自己。十四、五岁的初中毕业生,个子看来不小,思想

树立正确就业观演讲稿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心态 内容提要 从设问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 到引发出心态问题,通过案例联系到引发心态问题的诱因。包括就业环境,就业观阐述,到认识自我,回到心态问题。 一、就业环境 通过数据了解目前的毕业生人数来了解就业形势,危机与机遇并存。学生需要克服的困难。 1、是要有关注时事和形势的习惯。自我判断形势,不要听信传言。“三人成虎”。 2、是就业永远是个人的问题,核心是个人的素质。“有了金刚钻,就不怕瓷器活”。 3、是要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做什么?到哪里?应当早做准备,做哪些准备?“贫僧”有“一瓶一钵”,我们的“一瓶一钵”是什么? 二、就业观阐述 应当树立怎样的就业观既然当前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那么,作为大专毕业生,应当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呢? 1、要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定位,以顺应发展变化了的就业形势何谓"就业"?案例穿插 2、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先就业,后择业"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共识.案例穿插。

3、有专业人才向全通人才发展 三、认识自我 1、认识自己很重要 2、如何自我评价,多方面分析 3、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多个现象分析 结尾寄语 各位同学们,我们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也许两年三年你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成长成为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进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点分析(共5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点分析(共5篇) 第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一、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有诸多不足。目前全国各地地方高校目前已经 普遍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负责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其 工作仍存有很多不足,如:1、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从 就业指导内容上看,多数是对毕业生进行求职技巧的培训,忽视了全学 程的系统培养与指导;从形式上看,多数停留在举行经验交流会、讲座、现场招聘和发布信息方面,缺乏系统的、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2、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数量往往不足,其中还有很 多属于兼职人员,其本身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都存有很大问题,对 学生的指导水平更无从谈起。就业指导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往往是由辅 导员兼职,他们年纪轻并且流动性较大。另外,学校和学院两级就业 指导和服务部门和人员,往往处于“孤军奋战”的工作状态,没有形 成强大的合力,高校的就业指导机制难以得到有效运转。3、就业指导 渠道、信息相对闭塞。缺乏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已经成为制约地方高 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瓶颈。大多数的地方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或是 通过校园网发布的招聘信息,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看,完全不 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二)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观念有待提升1、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但实践能力较差。地方高校毕业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受应试教育的影 响很深,平时往往非常注重学校所安排课程的学习,但是不注重自己 中和素质的提升,平时很少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造 成了只会考试,但实践和动手能力不强的现象。2、心里素质相对比较差、适应性较弱。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虽然吃苦耐劳,但是往往 比较内向甚至是自卑,人际交往能力和心里素质相对比较差。他们对 社会的认识也比较有限,面向社会时适应能力较弱。3、就业观念存有 一定偏差。因为地方高校毕业生信息相对闭塞、对本人的实际情况和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问卷调查报告 政法学院团委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关于我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我校各专业学生对于就业的了解、态度取向以及认识,以便为同学们的求职提供积极的引导意义。 二、调查对象:西北师范大学毕业生 三、调查样本:400毕业生 四、调查时间:2011年05月17日—2009年05月22日 五、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调查) 六、调查地点:西北师范大学 七、调研者: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学生分会信息调研部 八、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400人参加,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7份,问卷收回率为96%,本次调查采用的是等距调查的抽样调查法,样本中法学专业的学生占12%,教育学专业的占8%,管理学专业的占9%,工学专业的占14%,文史专业的占15%,理学专业的占14%,经济学专业占20%,哲学专业的占6%,覆盖专业面广,在接受调查的400名大学生中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女性占52.4%,男性比例是47.6%。在调研活动中,我们主要从毕业生对毕业后的打算、求职要求、就业方面、职业发展、自主创业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一)毕业后的打算 1、调查显示,36%的同学想毕业后直接找工作,如果求职不成功可能才会转而去考研或者深造;41 %的同学想求职考研两手准备,在他们看来,考研和找工作并不冲突,认为自己可以兼顾二者,同时也有23%的同学打算直接考研,继续深造,另外,还有近5%的同学想出国深造,以上数据显示,同学们毕业后的打算普遍会倾向于找工作,同时考研比例也颇大,对于毕业不管有何打算,只要同学们在心里有明确的目标就行了。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已经使得现在社会上大学生多如牛毛,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尤其是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即使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例如,IBM中国区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有:第一个方面是服务意识,能不能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去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沟通的能力;第四个方面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 然而,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任职资格模型”。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他们使用和配置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用人单位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即个人环境与劳动力市场环境。由于大学生是作为一个“产品”在一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被制造出来的,因此就业能力不足主要是与大学联系在一起的。这既与传统上相对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联系。 长期以来,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此外,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

谈大学生的就业观

敬业乐业勤业——谈大学生的就业观 院系:电子系 作者: 学号: [引言] 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梁启超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强调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一、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军的变化,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12、140、212、240、280、340万人,5年间增长两倍多。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增幅,这是公认的现状。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突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的给自己定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发展观、人才观,培训他们的求职技能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树立正确的的就业观促进就业

树立正确的绿色就业观促进就业 摘要:当今社会高等学院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市场人潮鼎盛,就业岗位拥挤不已、人满为患。不树立正确就业观就要被淘汰,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一个人的成材。因此,我们要树立自主择业观、平等就业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关键字:就业观、就业岗位、就业形势、就业市场。 当今社会我们发现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市场人潮鼎盛、就业岗位拥挤不已、人满为患以致于毕业后学生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强,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岗位越来越少甚至被迫改行,从事不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9月成都冬季大型人才招聘市场高校毕业生供需会落下帷幕,参加招聘的324家单位总计提供6226个岗位,入场大学生约6万人,现场签约约200人,达成意向者也才304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招聘单位减少27.2%,提供的岗位减少27.3%。开展前62个单位临时退展,取消岗位数1620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今年也取消了组团招聘。从2008年到2012年这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3千万人,2000年至2007年8年间高校毕业生只有1700万,省教育厅厅长李孝武认为,大学生进入主动寻找就业机会的阶段。 近几年,由于美国赤贷危机的影响,使国际面临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我国无法逃脱次货风暴席卷大半个中国之困。基此,今年我国地产、金融、纺织、制造等行业纷纷调整了用人计划,实施大量裁员,减少用人计划。其中犹为突出的就属中小企业。有些甚至放弃了招聘,这就使当今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各路大学生愁眉不展,在家待业,形势也变的日益严峻。而且据有关消息,预计到2009年,全球的就业人数将猛增2千万至2.1亿,如此巨大就业人数增势,给一些较大的城市带来巨大的挑战,就如我国上海市虽然没有面临全面冲击,但不少上班族与毕业生已萌生了就业焦虑症。鉴于就业人数惊人增加的危害,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定需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一定要面向世界,改善自我、提高自我、突破自我,养成正确的多样性就业观。 大量实践都已证明树立正确的多样性就业观有利于我们顺利就业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们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困难作出巨大成绩和贡献,得到社会的承认,为自己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很大的益处,并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既然如此,到底什么影响人们的就业观呢?不正确的就业观又有何危害呢?怎么做才能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呢? 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更影响一个人的成才。举个例子来说,一般的家长都会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物色良好的就业岗位,如果是男生就希望他们能够从事工程师、教授、科学家之类的职业,若是女生就希望她们能够从事教师、白领层面的人,这些职业既有优厚的待遇与福利又有良好的生活条件。而且在亲戚朋友之间既有面子,又能让人羡慕,所以小孩子从小就会产生家长或其亲戚朋友灌输给他们的思想,长此以往,便定格了孩子的思维方式,抹杀了他们的天性,于是以后在找工作的时候只会专注于这类条件优厚、待遇不凡的工作岗位,走上了成长道路的死胡同,换言之,就是在一棵树上吊死。孟母三迁,虽然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氛围,但其潜移默化地在培养孩子的天性,使其自己去主观能动地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并不是父母长辈们的强制政策,而是其循循善诱,给孩子提供一个透气的绿色的成长空间,加上孩子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之,孟母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成长环境,可以说是一个绿色的成长环境,这对于孟子来说,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养成多方位的思维方式,自然也可以陶冶其情操,在以后的就业道路上,抗打击能力也会曾强起来,诸如就业焦虑症之类也相应的随之减少。在绿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的择业观也是多变的,能够灵活应对就业压力,就业恐慌,他们总能给子找到适合的生存空间,在社会这个大蛇井里,不会失去攀爬的方向,也总能独占鳌

(完整版)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谈学习《就业指导》的体会 班级:网络11-1 学号:姓名:成绩: 作为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选择,也是对自己未来事业发展方向及社会定位的选择。就业观、就业心理和职业定位等问题都会影响我们能否顺利就业。对当前的我们来说,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对于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而我们的就业不仅牵涉我们自己的利益,还牵涉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坚定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材的意志和信念,对于大学生顺利地走进职业生活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人才市场的开放,大学生就业制度已逐步转变为国家政策指导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该政策落实了就业单位的就派遣到具体单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就派遣到生源所在地人事局,外省的毕业生派往生源所在地省教育厅或省人事厅。择业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并持省教育厅签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办理报到就业手续。如今,这一进程已不可逆转,再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全社会整体就业压力加大;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社会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国家、地方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毕业生需求量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毕业生需求量减少;社会对毕业生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下岗再就业人员的竞争等因素,使大学生的择业观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的挑战,一部分毕业生能够正确地把握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主动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然而,也有不少毕业生由于没有人生规划的意识及行动,处于迷茫甚至颓废的状态。加上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也使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的沉重。 大学生的择业观误区 择业观,是指择业者对择业问题的看法、信念和态度,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指导思想。目前虽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政策给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营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氛围。但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择业取向的功利化。受市场经济利益观的影响,毕业生择业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的功利化倾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其择业取向不是“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部分大学生在择业上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只求工作单位薪资福利,重功利性日益突出。这些大学生思想上较为懒惰,责任心不强,在择业过程中常表现出自负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过分看重眼前利益,结果是挑来挑去,错过许多良机。 滞后的择业观。就业制度改革在稳步中进行,大多数学生具有主动择业的意识,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于就业制度。其明显滞后的就业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留恋过去的“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不敢面对人才的竞争;二是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这种跟不上时代的就业观念,会让大学生错过获得工作的机会。 择业价值期待的理想化。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但“精英意识”却还存在于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如今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在学校和家长的呵护下,在生活上已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很少从实际出发,造成了自身期望和社会需求的差异。“精英意识”使得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自谋职业和积极创业的观念,缺乏对自己对社会的正确定位,缺乏主动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与价值观

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与价值观的问题思考 <<论文服务请加QQ3307873989>>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在继续不断发展,全国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多。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能够让人满意,现在高校毕业生实际的就业观念,同传统的就业观念有非常大的差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着特别大的影响,就业价值观的改变也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正确的价值观对就业的影响这一方面,提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价值观<<论文服务请加QQ3307873989>>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企业的经济发展遭遇到特别大的打击,人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比以往更大,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大学就像一座象牙塔,使大学生免收来自社会的压力,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特别多的大学生一毕业,没有办法很快的融入到社会里面,就业问题成为了一大难点。不仅仅是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都不是很乐观,在社会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我们可以在一些方面看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价值观的影响特别大,我们可以从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两个方面考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背景<<论文服务请加QQ3307873989>> 最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都特别严峻,我们就拿2013年来说吧,全国毕业的大学生就高达690多万,2014年一举突破700万,达到了727万,再加上2013年没有获取工作的大学生,总数估计就有810多万,希望获得就业的大学生的队伍是特别庞大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严峻,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部分企业没有办法适应经济的发展步伐,倒闭了;还有一部分企业,大量的裁员节支,在成本方面减轻负担;还有一部分企业采用高科技的技术方法,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大大的减少了人力,企业的工作采用现代化的方法,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的需求。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企业需要的人力减少了,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就业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我们对企业的招聘进行一下研究,不难看出,企业不是不需要人才,只是在人才选用的条件上面更加严格了,许多工作岗位待遇优厚,但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大学生刚走向社会,不像其他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许多企业不愿意花费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去培养新人;尽管也有一些就业岗位的招聘条件不是很高,但是这些岗位在工资待遇方面不太好,而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总是以“天之骄子”自居,不愿意去应聘这些岗位。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特点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特点进行一些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职业价值观功利化 大学生在开始找工作之前都应当给自己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要清楚自己理想的工作是什么,也要清楚自己不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更要清楚自己究竟适合哪种工作,只有给自己定好位置,还可以找一个适合的工作岗位。如果一个大学生自己都没有弄清楚自己的需求,那么即使找到工作了,就很难坚持下去,迟早面临辞职的局面。现代的大学生的工作受自我影响的因素特别大,原来的大学生就业找工作,首先考虑的是工作的待遇,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最后才会考虑工作同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不是一致,而现在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通常将兴趣爱好放在第一位,然后才会考虑工资待遇的问题,另外,把工作的社会地位当成一个考虑的重点,很少有人会想到国家的需求。从这一个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定位的时候,往往会将个人的价值体现作为就业的目标之一,

树立正确就业观演讲稿

---------------------------------------------------------------最新资料推荐------------------------------------------------------ 树立正确就业观演讲稿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心态今天我想给大家讲的内容是: 心态,什么心态?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中的心态。 我们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赚更多的钱,拥有不错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身体,整天快快乐乐地过着高品质的人生,似乎他们的生活就是比别人过的好。 而许多人忙忙碌碌地劳作却只能维持生计。 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 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 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有一则故事,某贫穷的乡村里,住了兄弟两人。 他们抵受不了穷困的环境,便决定离开家乡,到海外去谋发展。 大哥好像幸运些,被奴隶般卖到了富庶的旧金山,弟弟被卖到比中国更穷困的菲律宾。 40 年后,兄弟俩又幸运地聚在一起。 今日的他们,已今非昔比了。 做哥哥的,当了旧金山的侨领,拥有两间餐馆,两间洗衣店 1 / 15

和一间杂货铺,而且子孙满堂,有些承继衣钵,又有些成为杰出的工程师或电脑工程师等科技专业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了一位享誉世界的银行家,拥有东南亚相当分量的山林、橡胶园和银行。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都成功了。 但为什么兄弟两人在事业上的成就,却有如此的差别呢?兄弟聚头,不免谈谈分别以来的遭遇。 哥哥说,我们中国人到白人的社会,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才干,唯有用一双手煮饭给白人吃,为他们洗衣服。 总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们华人统统顶上了,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但事业却不敢奢望了。 例如我的子孙,书虽然读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担当一些中层的技术性工作来谋生。 至于要进入上层的白人社会,相信很难办到。 看见弟弟这般成功,做哥哥的,不免羡慕弟弟的幸福。 弟弟却说,幸运是没有的。 初来菲律宾的时候,担任些低贱的工作,但发现当地的人有些是比较愚蠢和懒惰的,于是便顶下他们放弃的事业,慢慢地不断收购和扩张,生意便逐渐做大了。 以上是真实的故事,反映了海外华人的奋斗历史。 它告诉我们: 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心态控制了个人的行动和思

1.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分类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分类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分类 1.协议类就业的主要形式 (1)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书,到用人单位就业的; (2)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经劳动(人事)部门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的; (3)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含入伍预征、基层项目等)就业; 3-1.入伍预征要有生源地县(市、区)级武装部的入伍证明材料; 3-2.基层项目要有用人单位接收证明材料; (4)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的;要出具定向委培协议。 (5)出国、升学,包括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出国留学、工作; 5-1.出国留学、工作要有出国留学相关的证明材料; 5-2.升学要有录取通知书; 2.非协议类就业的主要形式 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尚未签订协议书,只提供按要求填写的就业证明登记表(用教育厅统一的用表),到用人单位工作的; 3.灵活类就业的主要形式 毕业生签订灵活就业登记表(用教育厅统一的用表),并以灵活方式就业的,其中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 (1)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该就业形式要提供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证或合伙证明材料。 (2)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二)不列入就业统计范围的几种形式 1.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2.毕业前顶岗实习、见习的毕业生,即使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3.不能提供就业证明材料(三方协议书、劳动合同、就业证明登记表、灵活就业登记表、签约就业的相关证明等)的毕业生; 4.原来已就业,但经核实目前没有就业单位的毕业生; 5.原来已就业,现变更就业单位后,不能提供新的就业证 明材料毕业生; 6.联系不上不能确定是否就业的毕业生; 7.毕业生的就业证明登记表、灵活就业登记表填写不规范、不完整; 8.没有工商登记注册证明的自主创业毕业生;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择业观的概述 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以及职业的发展,改变了职业的构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择业观。然而,择业主体在接受新观念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受过去固有的观念的影响。所以,必需对大学生的择业观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劳动。择业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选择职业。职业理想是指个体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作出的想象和设计,青年大学生掌握职业的形成规律及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仅有利于自己正确地求职择业,迈好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而且有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青年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都有着美好地憧憬,对未来的职业都寄予厚望,都期望在自己将来在从事的职业岗位上有所建树。但是,古今中外,即使在相同的背景下,有的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有的人却碌碌无为;有的人从事的职业虽然平凡,却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们的赞扬,有的人虽名躁一时,却最终遭到人们的唾弃。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的结局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一条则在于有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一个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总是把造福人类、造福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既是历史上一切品德高尚、功勋卓著的人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同样也是新一代大学生应树立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是大学生对于择业的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大学生的择业观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的,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在择业活动中集中的深层的反映。择业观是与大学生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两个直接的前提条件:需要和自我意识。需要是形成价值观的客观前提,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观条件。大学生的择业观就是在就业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择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大学生的择业观首先来自于社会。它一方面通过社会舆论和学校教育管理等方式,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则通过文化传播、家庭和社区活动等形式,把社会的职业观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给每个大学生,促使他们择业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如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择业受周围人特别是他所属的青年群体的观点和行为的直接熏染。家庭成员对职业的认识和评价也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电视等大众传媒,利用生动的画面或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寓教于乐,在不知不觉中熏染大学生的择业观。 大学生个人价值观在择业观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评价和价值体验一旦为实践所证实,被他人或社会认可,就会在他的头脑中强化,成为一种较为固定的看法和态度,即形成一种新的择业观。 择业观对大学生择业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择业观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指导着择业主体对未来职业进行评价和选择,作出择业决策。第二,择业观是择业行为的动力。它支配着择业主题对择业目标的期望、定位和选择,支配着择业主体的择业行为。

就业观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目前,大学生遇到严峻的就业形势挑战,同时也遇到了难得的人才发展、培养、成长机遇。一是我国经济稳步增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足够的就业空间;二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逐步完善,政策性障碍正在消除;三是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项目正在逐步实施,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但就业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大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职位数在600万—900万之间,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已势在必行。 (2)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

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3)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还是一种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都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态度。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4要转变社会观念 而已就业的大学生频繁跳槽,也给当下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不过,臧辉表示,已就业大学生的频繁跳槽大多是情非得已。“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想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种环境下,多数毕业生只能先找份工作干着,等积累了工作经验或者找到更好的单位再跳槽。 5个人要调整好心态 由于“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使人们的就业方向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故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理性的选择就业。转变自己的一些观念: 2.1 大学生普遍薪资期望过高,使的一些企业和单位不敢大规模的招人,而且培育新人也将会浪费不少资源,从而抑制了企业对大学生等劳动力的需

中职生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刘望松)

中职生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刘望松 当前许多中职生在择业观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错误认识、落后观念。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所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是求职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事业成功的起点。在全球经济尚未复苏的大背景下,作为中职生,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呢? 一、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本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就是“竞争上岗”。毕业生必须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打破“等、靠、要”的消极就业观,从被动的“等、靠”向主动的“找、闯”观念转变。在择业中,勇敢地“推销”自己.以自信、冷静的态度,扬长避短的比较,主动出击,突出介绍自己的“闪光点”和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以赢得择业的最后胜利。如果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挑战面前,就会显得手足无措,更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顺利实现就业。 二、先就业。后择业,再发展 “先就业,图生存;再择业,谋发展”,这是就业观念的一个新趋势。当前,用人单位处在优势地位,拥有较大的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就业压力使毕业生不能够、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先就业,意味着先生存。中职毕业是一个人独立生活的开始,当务之急就是挣钱养活自己,直面生存,才是真实。 再者,从选择的角度来说,人们不断变换职业,无疑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中国人平均一生就业l.1次,而美国人平均一生就业6 5次。市场经济把“铁饭碗”换成了“泥饭碗”,中国人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并终身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更何况年轻就是资本。对于中职生而言,人生之路刚刚开始,以后的路还很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就业比择业更现实、未来比今天更重要”的观念,抱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态度,求职之路、职业生涯之旅一定会越来越通畅。 三、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 目前,在我们国家,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工作条件和分配上的差别,但三百六十行,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年刘少奇同志对掏粪工时传祥就曾说过:“虽然我是国家主席,你是普通工人,但只是分工不同,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在为人民服务。” 建造一座大厦,需要钢筋水泥,也需要砖瓦木石;建设一个国家,离不开钱三强、华罗庚等学识渊博的科学泰斗,也需要像徐虎、李素丽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切社会需要的职业和劳动岗位都是平等的、光荣的,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可以说工作无高低,自食其力就是光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是成功人士。俗话说得好:“没有没出息的职业,只有没出息的人。”所以,应该承认,大中专毕业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还都能够做好。四、一技成.天下行 据统计,我国目前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当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l.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7000万人。在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左右,高级工仅占5%。工人技术素质低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

热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演讲稿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是每位学生走出学校学习生活,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我们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能力、培养的素质的综合性的检验,是我们人生中要走的关键的步履之一。我们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就业优势。职校学生在学校经过一定阶段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提高后,由学校招生安置部门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推荐安置在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或事业单位上班,就是给每位学生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学校对每个学生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平台是相同的,机会是均等的。那么,为什么有的同学在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而有一部分同学却表现不尽如人意呢? 我这几年一直在学校招生安置部门工作,根据我们的老师、同学的反愧我本人的观察、在企业的调研及在企业的回访发现凡是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的同学,他们的成功法宝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就业观。

大量的实践证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利于我们顺利就业,并在今后工作中克服困难、做出成绩和贡献、得到社会的承认,为自己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矗反之,如果没有正确的就业观作指导,就像一艘没有航向的轮船,最终会东撞西撞,迷失航程,惨重的可能会葬身大海。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呢?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多强。根据这些自身基本条件去对照,自己干什么工作比较适合。没有正确地估价自己,盲目去就业,就是错误的就业观。 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求我们在就业之前,应该对以下几个相关问题,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 一、选择单位和具体工作时,要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 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行为,既是同学们对单位的各项条件的要求,如单位性质、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福利条件、劳动强度的选择,也是单位对同学们所具备的条件,如专业技能水平、实践操作能力、道德品行、待人接物的态度、思想觉悟水平、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等的选择。只有双方的条件都能被对方接受时,就业才能实现。所以同学们在选择单位和具体工作时,要实事求是地从自身条件出发,对就业单位提出的'要求,要选择基本一致的单位。切不可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要求工作轻松、工资高、待遇好的单位。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在学校里,同学们必须刻苦锻炼,培养自己,

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毕业生落实率:专科生最高 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如果将上表中第1~6项均视 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83.1%。 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落实率差异不大,都在80%以上。专科 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7.4%;其次是硕士生,为84.5%;第三是本科生,为81.5%;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81.3%。 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高于女性。男性落实率为85.3%,女性为80.8%,两者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上,男 性高出4.8个百分点。 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89.4%;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86.5%;独立学院和民办 高校排第三,为80.6%;普通本科院校最低,为77.7%。 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落实率低于东部和中部。东、中、西部高校的落实 率分别为85.9%、81.6%、78.4%。 起薪比较:科研单位最高 为了排除奇异值,调查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30000元之间的 观测值。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4187元。 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640元;本科生为4010元;硕士生为6363元;博士生为6753元。 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4448元, 女性为3896元,两者相差553元。

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包括“985”)重点高校为5571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944元,高职院校 为2597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993元。 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 5449元,东部地区为3401元,中部地区为2866元,西部地区为2680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2.03倍。 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472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605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 平均为306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909元和3247元。最高 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63倍。 第六,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平均起 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科研单位5407元;三资企业5329元;国有企业4801元;高等学校4404元;医疗卫生单位4056元;党政机 关3967;其他企业3889元;其他事业单位3740元;私营企业(民营、个体)3647元;中小学3422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58倍。 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25.9%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53.6%的毕业生感到满意;19.0%的毕业生感到一般;1.2%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0.3%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历之间存在差异:博士生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生和本科生,专科生的满意度最低。 第二,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高;第二是西部地区;第三是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低。 第三,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城市越大满意度越高: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是县级市或县城;第四是农村,在乡镇就业的满意度最低。 第四,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 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国有企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所谓中职生即指普通中专、技工学校、职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学校的毕业生。近几年来,在人才招聘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把学历定位在本科、大专以上,把中职生挡在就业大门之外,中职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经验,现将中职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一、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学历偏低,发展后劲不足 造成中职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职生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远比不上大学的办学条件;三是中职生学制短,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较少;四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前基础较差;五是中职生所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学习较少。以上因素决定了中职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 (二)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造成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且表现不突出;二是中职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三是受到社会上只有考上高中或大学才是人才的不正确舆论的引导;四是中职生在求职时常常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以上因素致使部分中职生认为升学无门,求职无路,从而给其学习和心理上带来了较多不利因素。 (三)就业期望值过高 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 (四)部分用人单位用人制度不规范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它们抓住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在招工用人方面不能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在用人条件、用工待遇等方面过于苛求,降低了中职生及其家长对用工单位的信任度。 二、中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对策 (一)学校要为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创造条件 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生存,学校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工作重点之一。一是学校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知识讲座等方式,使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有目的地实现教学和管理。三是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及毕业生情况,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建立多个毕业生就业基地。四是学校应通过定期举办就业知识咨询活动、模拟招聘活动,请在工作单位已取得突出成绩的毕业生来校作报告等活动,使毕业生树立自信心,掌握就业技巧。 (二)树立自信心 不少中职生在和大学生的竞争中认为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大学生比自己的理论知识深厚,各方面素质较高,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职生亦应看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 遍存在要求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劣势;应认识到无论哪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有层次之分,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有层次之分;要看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际动手能力上及工作务实程度上的优势,抓住机遇,抛开自卑,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要因一两次求职找不到工作就心灰意冷。 (三)要积累就业资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