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形成原因分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1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
第31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湿地含义与功能 1.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 体之间的过渡带分布广泛,类型多样2.湿地的功能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等。
【疑难辨析1】湿地只存在于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吗?提示半干旱、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也有湿地的分布。
根据湿地的定义,半干旱、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如沙漠中的塔里木河、艾尔湖(澳大利亚)及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湖等。
二、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1.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与表现(2)案例——洞庭湖萎缩①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②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2.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疑难辨析2】保护湿地仅是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吗?提示不全是。
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在面积上不减少,而且要保证湿地的质量,即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还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例1】[2015·安徽文综,35(2)、(3),2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2020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Wo
姓名,年级:时间:第二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纲展示]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7页[基础梳理]一、“地球之肾”—-湿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4.湿地的功能湿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
5.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
二、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错误!―→错误!―→错误!3.案例——洞庭湖萎缩(1)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2)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三、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措施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二是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
[图文拓展]1.东北地区湿地保护措施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森林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因而能涵养水源;森林的树冠减轻了雨水对地面的侵蚀,森林的土质疏松,一部分雨水渗入地下,使地表径流减少,因而森林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08页考点一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高考经典题)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成因和保护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成因和保护措施一、典题示例典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解法指导]读:从材料中获取扎龙湿地的成因,明确图中扎龙湿地和乌裕尔河的位置关系。
提:(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扎龙湿地在乌裕尔河下游,是流域局部地区发育的湿地。
调: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沼泽湿地的形成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排水不畅。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无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思: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视角比较新颖,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很高。
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式,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方法,又要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时,能够结合题目材料信息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考法指导]二、方法讲解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水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基于水量收支平衡的沼泽成因分析——以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试题地理部分37题为例
基于水量收支平衡的沼泽成因分析——以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试题地理部分37题为例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沼泽地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地理学中,了解沼泽地的形成原因对于研究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2018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Ⅰ卷试题地理部分37题为例,探讨基于水量收支平衡的沼泽成因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文中引用的37题。
这道题目描述的是某沼泽地水层丰富,蒸发大于降水的情况。
根据题目提供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数据,要求分析沼泽地的水量收支平衡情况。
这道题目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数据示例,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沼泽地形成的原因。
沼泽地的形成与水量的收支平衡是密不可分的。
在地理上,水量的收支平衡是指沼泽地蒸发的水量与其降水量的关系。
当沼泽地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时,就会形成水量的亏损,使沼泽地处于水分不足的状态,这是沼泽地形成的一种原因。
其次,我们需要探讨沼泽地水量收支平衡状况的原因。
文中提到的某沼泽地的水层丰富,蒸发大于降水,这种现象可能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关。
首先,沼泽地的地形特点使得水分蒸发相对较快。
沼泽地通常位于低洼地带,地势相较较平缓,阳光照射进入沼泽地的面积较大,地表水分容易蒸发。
其次,气候条件也是决定水量收支平衡的重要因素。
如果该沼泽地所在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就会导致沼泽地的水层蒸发大于降水量。
最后,定量地测量和分析地下水体积、流动速度、补给量和排放量等地下水动态参数,对于深入了解沼泽地水量收支平衡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沼泽地的水量收支平衡。
土壤的类型和质地会影响到沼泽地的排水性能,进而影响水量的蒸发和降水的滞留。
植被的分布和特点也对水分的收支产生影响,一些植物具有较强的蒸腾能力,会使得沼泽地的蒸发量增加。
此外,人类活动也可能对沼泽地的水量收支平衡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大规模的土地排水工程会导致水量流失加剧。
湿地的名词解释
湿地的名词解释湿地是指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有着独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地区。
它们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地和河口等。
湿地的形成与水文、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紧密相关,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广泛,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诸多生态服务和资源。
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
它们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等。
湿地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链和栖息地,支持了许多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此外,湿地还是迁徙鸟类的重要中转站和繁殖地,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全的栖息环境。
湿地在环境保护和气候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湿地能够净化水质,过滤掉污染物和营养物质,提供清洁的水资源。
它们是自然的水净化系统,能够减少水中的有害物质,并降低水中富营养化的风险。
其次,湿地能够防止洪水并维持水文平衡。
湿地的植被和土壤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能够减缓降雨的冲击和洪水的威力。
同时,湿地还能够保持地下水供应和维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最后,湿地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碳。
湿地中的植被和土壤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机质,起到缓解气候变化的作用。
湿地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和资源。
首先,湿地是重要的渔业资源。
湖泊、河流和河口湿地是许多渔业活动的主要场所,提供了丰富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资源。
其次,湿地是重要的农业灌溉和水利资源。
湿地的水源可以用于农田的灌溉和城市的供水,为农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水资源。
此外,湿地还是重要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尽管湿地在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它们正面临着许多威胁和压力。
湿地的破坏和退化主要来自于城市化、农业扩张、水资源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
湿地的填充、排水和污染等人类活动导致了湿地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不仅影响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也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高中地理湿地的形成原因
.
处于中温带,纬 度高,Biblioteka 季寒冷 漫长。蒸发微弱 支出少
.
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支出少
.
土质黏重,有季节性的冻土和多年 冻土层分布,使地表水下渗缓慢
支出少
.
的过渡地带。
水量:收入>支出 收入: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潮汐、河
流、湖泊 支出:流出、蒸发、下渗
.
.
.
三江平原,位 于中国的东北角, 西起小兴安岭,东 达乌苏里江,北迄 黑龙江,南抵兴凯 湖。由于地壳下沉, 由黑龙江、松花江、 乌苏里江冲击物堆 积而成。
.
温带季风气候, 夏秋多雨,河网 密集。
.
湖泊
红树林
稻田
沼泽
水库
以上哪些属于湿地呢?
.
1、湿地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河流、
天然湿地 湖泊、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 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池塘、稻田等
.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
12分析沼泽的成因
12分析沼泽的成因沼泽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环境,常常充满了苔藓、灌木和稀疏的树木。
它们通常存在于低洼地区或河流边缘,水分充足。
沼泽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沼泽的成因对于保护这一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环境意义重大。
沼泽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过程。
下面将详细解析引起沼泽形成的主要因素和过程。
因素一:地形和地貌地形和地貌是形成沼泽的重要因素。
低洼的地形会导致水在这些区域停滞不流,形成湿地环境。
这些低洼地区可以是凹陷盆地、山麓或平原。
因素二:水源供应水源供应对于沼泽的形成至关重要。
水源可以来自地下水、降雨、融雪以及邻近的河流。
沼泽的水源通常可靠且充足。
因素三: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沼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通常,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更容易导致沼泽的形成。
高降雨量和长湿润季节是形成沼泽的重要气候条件。
过程一:水积累当低洼地形与丰富的水源供应相结合时,水开始在这些区域积累。
这可能是由于降雨量或地下水位上升等原因。
积聚的水无法迅速排出,开始在低洼地区形成湿地。
过程二:湿地植被生长随着水积聚,适应湿润环境的植物开始生长。
矮禾草、苔藓和灌木是常见的湿地植被。
这些植物能够在潮湿的土壤中存活,并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过程三:有机质堆积湿地植被的生长导致有机质的积累,这是沼泽形成的另一个关键过程。
植物的死亡和腐烂会导致有机物质富集在土壤中,形成有机质层。
这些有机物质的堆积可以抑制氧气进入土壤,使得土壤酸化并形成湿地。
过程四:湿地水文循环沼泽的水文循环是维持其湿度和生态功能的关键。
水源供应和地形条件使得沼泽内部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
这种水位周期性地上升和下降,维持着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湿地的水文循环是通过降水和蒸发的过程来实现的。
总结起来,沼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地形和地貌、水源供应以及气候条件是沼泽形成的主要因素。
水积累、湿地植被生长、有机质堆积和湿地水文循环是沼泽形成的关键过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考试内容(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2)湿地的重要价值(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二、考查方式常以非选择题形式出现。
多以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湿地的价值、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三、考点分析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河流、湖泊、水库、稻田、退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浅海区。
(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4)我国主要湿地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与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有关)。
2.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等。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1)湿地出现的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在减少,质量在下降等。
(2)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退田还湖、还沼泽,禁止滥捕滥猎,防止湿地水污染等。
注意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产出功能。
湿地保护并不是不去发挥湿地的生产功能,而是使其在发挥生产功能的同时又不丧失环境保护功能。
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
在保护、开发和利用湿地的同时,重视湿地的环保功能,为人类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四、考点训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
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1—2题。
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林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我国两块著名的湿地分布图材料二 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是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被称为“北大荒”。
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是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
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1)分别阐明A B 两大湿地形成的原因。
( 6分)(2)以B地区为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4分)【答案】(1)A :纬度高,降水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低层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下渗;河流凌汛,导致洪水蔓延,造成土壤积水B: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水来源主要是冰雪溶水;地势平坦,水流不畅;地下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下渗。
(6分)(2)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恢复已经盐渍化、沙化(退化)的湿地。
(4分)【解析】(1)读图,结合材料二分析,A湿地的纬度高,降水较多。
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底层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下渗。
河流有凌汛现象,导致洪水蔓延,造成土壤积水。
由材料二可知,B湿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水来源主要是冰雪溶水。
地势平坦,水流不畅,地下冻土发育,阻碍地表水下渗,形成沼泽湿地。
(2)湿地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所以要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
恢复已经盐渍化、沙化、退化的湿地。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原因,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读下面洞庭湖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是A.南水北调B.城市面积扩大C.围湖造田D.毁林开荒【答案】C【解析】从图中分析,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减小,是因农业用地占用水域。
以王家坝湿地治理为例分析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生态修复技术的要素
以王家坝湿地治理为例分析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生态修复技术的要素王家坝湿地是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一个重要湿地保护区,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湿地之一。
近年来,王家坝湿地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为了有效治理王家坝湿地的富营养化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
一、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1.农业面源污染王家坝湿地周边地区主要为农田和果园,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农业面源污染物通过径流和农田渗漏方式进入湿地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2.城市污水排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周边城市污水的排放也是导致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通过排放到湿地水体中,促进了水体中藻类和藻类生长,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3.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边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
部分湿地被填埋、水体被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
二、生态修复技术的要素1.植被恢复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的生长,达到水体生态修复的目的。
2.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也是湿地水体富营养化修复的重要技术要素。
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输入,提高湿地对于污染物的吸附能力,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3.水质净化技术采用适当的水质净化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湿地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程度。
如采用生物除磷技术、生物消营养技术、人工湿地净化技术等,可以有效提高水体的水质,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4.管理与监测对于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的修复,需要加强对湿地的管理与监测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湿地水体的质量。
三、结语王家坝湿地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提高湿地水体的质量。
【考点整合与训练】2019年高考地理考点46湿地资源的保护
考点46 湿地资源的保护考点热度★★★☆☆1.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湿地的类型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2.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34考向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1.沼泽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
2.湖泊面积变化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湖泊面积变化时间长短。
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
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
短期内,外流湖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造成的;湖泊面积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
干旱区内流湖萎缩,短期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造成。
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其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
3.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湿地
(5)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湖泊数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自然原因:湖泊的沼泽化;其本身就是泥沙淤积的自然 消亡过程。 人为原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小的最 直接、最主要的成因。上游地区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和毁 林种粮,使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增大,也加快了湖泊 的沼泽化过程。 影响:①农业生态遭到破坏, 加大了旱涝灾害的发生频 率; ②削弱了湖泊对长江的调蓄功能;③破坏了水平衡,改 变了这里原有的水循环方式;④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 的吸收和分解的功能; ⑤使水分的蒸发量减少, 影响了 局部地区的小气候; ⑥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水生 生物大量灭绝。
A
6.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 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 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 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学案于测评P38 D 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7.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治理
工程措施
打坝淤地、修筑梯田、 兴修水库等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原因
自然原因:
1、地形坡度比较大,土层比较薄 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并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快,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陡坡开荒,砍林取薪等 使植被遭到了破坏
措施
1、封山育林,保护植被 2、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3、建水土保持工程 4、实施生态移民 5、采取措施解决农村的生活用能问题
D、②④⑤
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 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
2020年地理高考自然地理大题部分。一轮复习必备
自然部分大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200km,流域面积210万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图14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表1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表1(1)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尼日尔河“水塔”,请分析原因。
________(3分)(2)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4分)(3)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________(2分)(4)简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________(4分)2.图20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21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________(4分)(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________(3分)(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________(3分)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葡萄喜光,耐旱。
图5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
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图5(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8分)(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8分)(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6分)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
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
高中地理最困难考点系列考点湿地的生态效益新人教必修
考点4 湿地的生态效益1.湿地的概念: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它一种广义的定义。
这个定义包括海岸地带地区的珊瑚滩和海草床、 滩涂、红树林、河口、河流、淡水沼泽、沼泽森林、湖泊、盐沼及盐湖。
(1)湿地的产出功能: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粮食、药材、木材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宝库”)。
(2)湿地的调节功能:湿地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
(3)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生命的摇篮”)。
(4)湿地的降解功能:湿地中的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分解、吸收有害物质, 降解环境污染(“地球之肾”)。
(5)湿地的其他功能:美化环境,可作为旅游地,具有航运功能,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盐城沿海滩浮湿地 丰鹿槌自然保护区 祟明东徐自然保护区~ 青卷湖鸟岛自黜i 保护区 上江 自孰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训凯湖1:自然保护区 大堆用海豹自抠屏扪区 2.湿地的功能和效益主要3.我国重要湿地分湿地艳泞红朝林自然保护区 定霰港红树林自搬保护区1.湿地资源的功能旅游功能:英化环境A-3.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 (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
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
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3.沼泽湿地形成原因分析方法:沼泽地的形成原因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
高考地理复习:湿地与湖泊
高考地理复习:湿地与湖泊一、湿地1、含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2、形成原因湿地的形成一般与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有关。
例如:(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
千湖之国——芬兰(2)青藏高原湿地的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积雪冰川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多冻土层,不易下渗。
(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二、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地区具体措施洞庭湖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三江平原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三、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1、生态功能2、产出功能芦苇荡3、调节功能4、降解功能5、旅游功能四、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
1、大河中下游湖泊: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2、内陆干旱区湖泊: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
3、河流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4、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5、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五、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湿地减少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六、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分析思路1、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由气候变干,蒸发加强引起的;如果是近几十年的变化,则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补给)有关。
分析敬信湿地成因
分析敬信湿地成
敬信湿地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辉春市敬信镇。
地理位置为42°27’N ~42°40'N,130°25'E ~130°39'E。
海拔高度5 ~15 m。
湿地面积8 063 hm2(枯水面积5 000 hm2;丰水面积11 126hm2:平水面积8 063 hm2)。
受日本海影响,敬信湿地春、秋季多风,气候温和潮湿,多阴寡照,属中温带近海性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5.6℃,极端最高气温36.3℃,板端最低气温-32.5℃,无霜期156 d。
年降雨量823.7 mm。
土壤共分8个土类,以白浆土、草甸土为主。
敬信湿地江河纵横、湖泡棋布,均属图们江水系。
图们江下游呈西北、东南流向贯穿湿地,流程54.6 km,圈河为其主要支流。
敬信湿地有湖泡、水库12处,水面总面积757 hm2。
在雨量充沛年份,形成面积逾600 hm2的明水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 积水较浅。
•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不断增大。(3分) • 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3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湿地水 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 因。(6分)
若尔盖
山东 东营黄河三角洲区
扎龙湿地
巴音布鲁克
1答案解剖
思维链
• 季风气候,夏
秋多雨
气候思路:三江平原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蒸发量
• 气温低,蒸发弱 小,气温低,蒸发较弱,利于湿地形成
• 地势低平,排水
• •
不畅; 冻土阻隔(土质 黏重),水分下 渗少; 河网密集,地下
地形思路:该地区为平原地形,排水不畅 土壤思路:该地区冬季严寒,下部有冻土发育,阻 隔地表水下渗
希望大家以后:
志存千里,看遍天下美景。
沼泽湿地的成因
双流艺体中学 曾兆熙
湿地与沼泽湿地
湿地: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
• 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之一。 • 湿地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浅海滩涂、河流等。
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中国国家地理》2005
辽宁盘锦---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
黑龙江 佳木斯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 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 。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分)
• 不同意。原因:应当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 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仅答观点不得分, 原因任答2点得4分)
• 同意。原因:可以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养殖规模; 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仅答观点不得分,原因任答2点得4分
河流思路:该地区河网密布,夏季河水泛滥
水位高;
人类活动思路:结合材料信息,该地区湿地形成,
故地面长期潮湿 人类活动不是主要因素
、积水形成湿地。
气候:纬度较高,(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蒸发较 弱,利于湿地形成
地形:平原洼地地形,排水不畅,易造成积水
土壤:冻土或黏重的土质、地下水位过高,不利于地表 水下渗
河流:河网密布,夏季河水泛滥,易造成积水 人类活动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 积水较浅。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 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 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 变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