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0-3-31 admin
中共老河口市委老河口市人民政府
为把握当前全省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把老河口市建设成为鄂西北的“浪漫之都、休闲之都、文化之都”,促进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文化旅游业作为现代先导型的朝阳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强,产业链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我市历史积淀深厚,丰富的文化遗存与秀美的山川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我市文化旅游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老河口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务必要提高思想认识,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度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乃至整个地方经济互促、互补、互兴发展格局,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我市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古城、名人、名胜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坚持文化旅游产业和城市建设相互融合,全面发展,打响老河口市文化旅游品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定位,以省级旅游经济强市为目标,以文化旅游为载体,以自然景观旅游为依托,加快旅游资源的建设、开发、保护和
利用。用三到五年时间,基本构筑以滨江风情文化景观带和城区历史文化景观为主,近郊儒学文化观光园景观为辅的文化旅游基础框架,努力将我市打造成集文化教育、观光旅游、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75万人次,年均增长13%;旅游总收入达到6.7亿元,年均增长14.2%。力争创建1至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把老河口市建成中国著名的休闲之都和宜居城市,使老河口市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北大门和核心景区之一。
二、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开发建设项目
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建设任务繁重,应按照因地制宜、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先期以梨花湖生态风景区、张光年文化广场、光化黉学文化旅游观光园等3至4个重点项目为龙头,采取示范带动、由点及面的方式,全面推进我市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1、推进梨花湖生态风景区及滨江景观带建设。在梨花湖生态风景区建设中确立“休闲之都,宜居城市”的旅游形象定位,高标准打造滨江景观带,在规划和建设中要融入老河口人文历史元素,以微缩景观、碑刻、群雕、雕像等形式,体现出历史文化、码头文化、抗战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历史主题;修复翔鹤楼和望江楼;在胜利码头复建汉江渔船码头,体现“小汉口”历史风貌;在洋油栈码头附近建设汇集茶馆、歌厅、酒吧等休闲娱乐一条街,把梨花湖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
2、推进张光年文化广场建设。张光年文化广场要全面整合老河口历史上伍子胥、欧阳修、张宗逊和近现代张光年、李宗仁、恽代英、袁书堂等人文资源,体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在文化广场中规划建设几组大型群雕,题材以黄河大合唱、抗战文化名人(老舍、胡绳、碧野、臧克家等)风云际会老河口、老河口保卫战等内容为主,同时对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的对外开放进行提档升级,使张光年文化广场与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融为一个整体,打造老河口独具特色的名人文化核心景区。
3、加快光化黉学文化旅游观光园开发。强化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和社会捐助等方式,全貌修复光化黉学,彰显光化黉学这座鄂西北最大的庙校合一建筑群的独特魅力,加快光化黉学文化旅游观光园项目建设步伐,把该项目建设成为河南内乡至襄樊隆中、武当山旅游线路上的亮点,形成“北有内乡吏治文化、南有河口儒学教育文化”的格局,完善和丰富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
4、开发建设太平街。太平街是老河口市清末民初繁盛一时码头商贸的缩影,在196米长的街道上分布着以天生行、鸿昌行、万昌行等商行、货栈共计38家。合理规划复原太平街,再现鼎盛时期太平街商贾云集的历史风貌,形成一个集古建筑群观光和特色地产品展示为一体文化旅游景区。
5、抓好乡村旅游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开发。将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李楼办事处方营村和朱楼村为龙头,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农家、生态农庄和“农家乐”。在此基础上指导一批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旅游型村镇建设;重点发挥洪山咀百里梨桃基地的规模优势和特
色优势,在付家寨至陈埠梨花湖沿线,建设梨花渡码头、梨花碑林、桃花山庄等几处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将牛郎织女传说、汉水连天河故事与现代农业景观有机结合,形成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区。
6、建设大型湿地公园。我市沿汉江全部是淹没区及滩涂组成的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在梨花湖望江楼区段建设湿地公园,打造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7、抓好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整合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加大投入,挖掘袁氏姐妹人文资源,以扩建袁书堂纪念馆为核心,争取早日将袁冲乡革命老区建成本地域内知名度较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向游客开放。
8、抓好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我市是一座宗教文化悠久的城市,修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清真寺,是鄂西北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是新教在中国传播最早的地区;在民国初年,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流传到老河口,在我市均留有遗迹。对清真寺、天主堂等历史遗迹加以开发、利用,可以形成伊斯兰风情等宗教特色旅游。
9、抓好水利工程旅游的开发。我市分布有大中型水库57座,赵岗乡杜槽河“西瓜秧”式灌溉法在建国初期曾经得到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王任重曾撰文“伟大的创举”;清泉沟泵站3号洞是我国大兴水利建设的典型代表;以孟桥川水库为代表的一批水利工程自然风光秀丽,水产资源丰富。利用这些水利工程资源,做好与淅川南水北调源头的对接,整合
宋长城历史景观资源,形成集南水北调源头游、水上游玩、库区垂钓等为一体的水利工程旅游。
10、抢救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陈义文木版年画、老河口丝弦、国乐锣鼓、抬妆故事、曹桂英剪纸、玩梆等民间传统文化,借鉴南昌赣江市民公园中用铜雕塑表现掏耳朵、接新娘、打箍、打陀螺、踢毽子、磨剪刀、滚铁环等往事的方法,用群雕形式在滨江景观带立体展现我市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1、开发马窟山自然生态资源。马窟山(又名百花山)自然风景秀美,流传着“神马出山”的美丽传说,为纪念宋代欧阳修任光化县令而修建的欧阳文忠公祠,曾经是马窟山上的一处胜迹。对马窟山环境风貌加以整治,重修欧阳文忠公祠,利用自然山洞展现“神马出山”传说,开发打造一处人文历史景观与自然生态相结合的风景旅游区。
12、加强特色餐饮文化的开发。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林果产品等资源优势与老河口市独特的饮食文化相结合,开发以老河口地方名特食品、汉水菜谱、风味小吃等为主的饮食文化旅游商品。采取以政府牵头、民间自主搞研发,收集、整理民间食谱,开发地方特色餐饮文化。推荐一批信誉好、设施配套完善的餐饮企业,形成规模化旅游餐饮中心区。定期组织老河口名特美食展示、烹饪技艺表演及品评活动,提升旅游餐饮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13、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和推介。鼓励和指导各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经济从事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和推介。认真研究具备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以木版年画、赞阳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