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培斜村考察报告
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落遗落在闽西的历史(3)
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落遗落在闽西的历史(3)【培田水系】走在培田,直接的感触是无处不在的水。
那些纵横交错的水渠、水塘,构成培田发达的水系。
在培田,村中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水圳、暗沟和水塘组成。
在村中有二条水圳穿街过巷,贯穿全村,直通各户。
据村里的老年妇女回忆,当年沟水清澈见底。
他们足不出户,就靠屋旁这条流动水沟洗涤生活用品。
培田村前有一洼池塘,种植了许多荷花,想必到了每年仲夏时节,荷花盛开时,一定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
培田村现存有30多幢明清时期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和古建筑,一幢连着一幢,布局科学,紧密有序。
其样式几乎囊括了所有常见的建筑模式。
如围屋式的“双灼堂”、土楼式的“绳武楼”和“修竹楼”、日字式的“吴家大院”、田字式的“大夫第”、吊脚楼式的“天后宫”等等。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融和了北方四合院优点的九厅十八井典型建筑。
它截然不同于以外御为特色的土楼和以内闭为特征的围屋。
它没有围墙,没有炮眼,而到处是让人赏心悦目的宇坪、照墙、鱼池、花圃,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休闲和养生的美丽庄园。
培田村的民居基本采用“九厅十八井”的合院建筑平面布局形式。
严格来讲,它应归类于闽、粤、赣一带的“三合天井式”民居建筑。
代表建筑有“官厅”、“继述堂”、和“双灼堂”等。
【大夫第——继述堂】培田村中规模最大的“九厅十八井”合院建筑,当首推继述堂。
继述堂也称大夫第,规模宏大。
它远不止九厅十八井,而是有18 个厅堂24 个天井72 个房间,共占地6900 平方米。
继述堂前的广场当地人称外雨坪,坪边原有月塘和围墙,现已毁。
坪中遗有一对石狮石鼓,两根纹龙旗杆。
门前一副对联“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从联中可以感受到建筑周边环境之美和主人对耕读文化的追求。
门楼上这幅“三台拱瑞”的匾额,已经挂了整整160多年。
过了大庭院来到挂有“大夫第”和“登科”牌匾的中厅,从这两个牌匾可以看出这家宅院祖先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福建龙岩市农业产业化学习考察报告
福建龙岩市农业产业化学习考察报告为了学习闽、浙沿海地区和云南省发展效益农业的先进经验,推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5月21日—6月2日,市政府马承佳副市长带领市府办、农办、农业局、林委、农科所等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和新罗、漳平、永定、上杭、武平、连城等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一行15人赴惠安、湖州、昆明、西双版纳等地进行学习考察。
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惠安县走马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片、中绿公司、森美公司、超大集团公司;湖州市德清县早园竹基地和德华木业公司、安吉县竹种园和竹木加工厂、长兴县梅源食品有限公司和浙北农产品批发市场、菱湖区源泉特种水产养殖场、南浔区木材交易市场;昆明市世界园艺博览园、中国斗南花卉市场;西双版纳森林公园、猛伦热带植物园等15个农业项目点。
并召开小结座谈会,就学习考察体会、启示进行了认真讨论和交流,对如何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成果,推进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一、经验与启示1、立足特色,发展区域优势产业。
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农业结构调整。
如何避免调整后的结构的再次趋同,真正形成区域优势产业,是贯穿于考察团行程始终,也是考察团全体成员一致认为感触最深、启发最大和最热门的话题。
惠安县从实际出发,提出将黄塘溪流域建设成粮食林果区,林辋溪流域建设成粮食果蔬区,泉州湾区域建设成农业综合开发区,湄州湾区域建设成高优水产区,大港湾区域建设成畜牧水产区。
这一“两溪三湾”的发展规划,做到了区域间科学分工,协同发展。
湖州市按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要求,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形成了山区、丘陵、平原、水乡和城郊各具特色的农业新格局。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了以太湖南岸为主的21万亩蔬菜基地,以长兴、安吉为主的17万亩的干鲜果基地,以德清和104国道沿线为主的12万亩早园笋基地,以菱湖、德清为主的22万亩特种水产基地,以安吉为主的21万亩冬鞭笋基地,以长兴为主的16万亩瓜类基地和2万亩花卉苗木基地等。
生态绿满闽西心得
生态绿满闽西心得我们之所以希望跟读者一起分享闽西连城县培田村的经验与启示,恰因当代中国之最大战略转变的指导思想能够在培田得以体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看重培田古村落文化传承,这是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则是培田乡村文化内涵的深远历史意义。
一、耕读传家与乡土永续我们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有一个长期志愿者,是福建的客家人,他回到家乡搞乡村建设活动时,了解到闽西有一个号称中国最美原生态古村落的培田村,就前去考察,之后就在村里建立了社区大学,发掘当地文化推行社区教育。
2011年我应邀给培田社区大学揭牌,并在首届“乡土文化复兴论坛”上做第一场报告,当时去培田参观游玩的旅客还不太多;但到两年后的2013年我第三次去那里参加第二届春耕节时,游客规模已经比较可观了。
置身于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古村落、古民居中,很多人会情不自禁地感动,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沧桑,村庄文化能保护得如此完整,试想这得多少代人的努力!没有一代又一代培田人民对乡土文化的周全保护,没有他们的纯善,后代子孙去哪寻根?去哪里纪念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福建正是由于远离中原,才成为传统文化保留相对完整和在地化资瀛丰富的地方。
看培田村是怎么形成古文化、古民居的要有大历史的视野。
历史上每逢战乱和社会变动,中原成为多种力量的擦脚垫,大户人家是呆不住的!中原一带的中华文明遗产丰富,比如六朝古都开封,往下钻探一两百米都是古迹,但是摧毁的太多——传统文化得到保留与南迁的族群紧密相关,其中南迁说山“十里不同风’’,本地化的乡土文明要保存绵延下来,不仅仅要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重要的是要有文化传承,做到“耕读传家”。
赴福建福州考察报告
赴福建福州考察报告赴福建考察报告201X年11月18日至24日,根据市委组织部和党校的教学安排,作为第十三届县处级培训班的学员赴福建省厦门、泉州、龙岩等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
考察时间虽短,但我感到收获很大。
实际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对我的触动和启发很大,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增长才干,拓宽视野,进一步增强县处级干部为转型跨越率先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坚定建设具有 __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耳闻目睹,对比分析,厦门经济特区,快速发展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是正确的,发展是硬道理。
我于一九八五年在福建泉州市学习进修时,曾两次到过厦门,时值改革开放之初,厦门作为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在艰难中起步,在争议中发展。
当时的经济特区只是湖里工业园区,三平方公里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不断解放,经济特区 __领导的支持下,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的面积也扩展到整个厦门,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速车道。
在经济发展中曾出现过在全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 __事件,无论怎么讲,厦门经济特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注目的成绩。
今年来厦门进行学习考察,时隔二十七年,今昔对比,感触很深。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美丽的城市,旖旎海岛,宜人的亚热带气候、璀璨的历史文化,绚丽的侨乡风情。
如今海上修建了大桥,隧道打通,交通十分便捷,旅游设施更加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旅客。
厦门是面向世界开放的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开放改革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是中国东南沿海著名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是重要国际口岸和对台贸易口岸。
厦门还得到了 __人居、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名片。
厦门经济特区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未走过的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积累了许多经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龙岩家乡调研报告
龙岩家乡调研报告
去年我前往龙岩市进行家乡调研,对其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以下为我调研的主要发现和分析:
一、经济状况:
1. 龙岩市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和养殖业。
特色农产品如茶叶、毛竹和竹编制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
2. 工业方面,龙岩市的纺织、医药和建材行业发展较快。
这些行业的增长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机会。
3. 旅游业在龙岩市的经济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市内的山水风光和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旅游收入占据了一定比例。
二、社会状况:
1. 教育方面,龙岩市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尤其是农村地区。
学校设施的改善和教师队伍的建设亟待加强,以提高教育质量。
2. 医疗保障仍然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不足。
需要加大对医疗设施和人员的投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需要更多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这种不平衡问题。
三、环境状况:
1. 龙岩市的环境质量整体尚可,但一些工业污染和水源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防止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2. 大气污染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冬季采暖季节。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大气质量。
综上所述,龙岩市的经济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在未来的发展中,龙岩市应该注重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培田古民居调查报告
培田古民居调查报告“民间故宫”福建培田古民居调查时间:2010年11月调查地点:福建培田古民居调查方法:实地参观考察人: 调查学院:学号:【摘要】在福建省闽西山区,有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这就是已有800多年历史的连城县培田明清古民居。
培田古民居建筑群由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二道跨街碑坊和一条千米古街构成。
各座建筑布满浮雕、楹联、名匾、石雕等,工艺精巧,十分壮观。
一些建筑专家和国外友人前来考察后认为,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关键词】装饰雕刻;寓意;造型, 引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河源溪上游的培田古民居是客家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客家古民居建筑群。
培田古民居始建于宋末,大部分建筑成于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的乾隆和光绪年间。
它由50多座建筑联在一起,总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面积超过600平方米的建筑占了一半以上,有15座建筑的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其中官厅、继述堂、务本堂的建筑面积都约有7000平方米,如此宏大之规模,在古代闽西以至于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地区都是鲜见的。
整个村落大体由两牌坊、两庙、三庵、两座书院、六座学堂等传统文化宗教建筑和二十一座古祠、三十余栋民居以及一条古街、五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
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整体布局尊卑有序,考量周到,配置得体,可与福建永定土楼、广东梅州围拢屋相媲美。
, 800年前的自来水工程南方的山城离不开山和水,培田的建筑更能体现山水的韵味。
在培田,你会发现每家每户房边均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
村里的老人介绍,水圳可谓古时“自来水工程”,想想早在800年前培田就是户户通“自来水”,村民常常在自家门前洗菜淘米。
其实每家每户的院里均有天井,每当雨季,雨水顺着天井蜿蜒而下,顺沟而出,流入石砌的水池中,这样的房屋布局也应了风水学中的“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布局。
深藏在闽西的民间故宫---培田古村
深藏在闽西的民间故宫---培田古村培田古村位于福建省龙岩连城县宣和乡,古村依山傍水,钟灵毓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因全村皆姓吴,故又称“吴家坊”。
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发达,明清时期培田出现一批富商巨贾和文武官宦。
他们相继在家乡建造了高堂华屋和多座宗祠、书院、庵庙及一条千米古街、两座牌坊。
形成村内面积达7.9万平方米的古民居建筑群。
村中人文荟萃、历史遗迹丰富,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甚至有“民间故宫”之称。
2月25日我们慕名前往培田古村一探究竟。
恩荣牌坊 一座古朴的石牌楼矗立于村口大道上。
见惯了皇家园林牌坊的金壁辉煌,欣赏了棠越牌坊群的威武壮观,眼前这座牌坊显得过于简单无华,不免有些小小的失望。
走近牌坊细看说明方知此牌坊建于光绪年间,牌楼上“恩荣”二字乃光绪皇帝御赐。
是光绪皇帝为表彰御前侍卫、武将军吴拔祯而建的一座忠正牌坊。
(关于吳拔祯详情见后)沿路进村一片南国早春的田园风光,十分养眼。
培田古村最大的看点是具有鲜明的明清建筑特点的古民居,据说有30余座。
统称为“九厅十八井”的高堂华屋。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
“九”和“十八”只是一个表示多的意思,不一定就只是九个厅十八个天井,往往很多民居都有超过九厅十八井的格局。
其布局合理,各有功用。
我们只看了其中部分代表。
这些老宅外墙为清一色防火砖,内建以木制构架为主,门楼泥塑石雕,屋脊飞檐彩陶,梁檀窗屏木刻雕花彩色漆画,用料考究、工艺精湛,无一不体现出客家人的聪颖和智慧。
继述堂 1884年始建,历十一年完成。
共十八厅二十四井一百零八间房,占地7200平方米。
房主吴昌同父子诰封“奉直大夫”、“昭武大夫”,故也称大夫第。
我们站在大夫第门前宽阔的雨坪(广场)上:坪中遗有一对石狮栩栩如生,两根纹龙旗杆矗立两边。
门楼门额横刻“三台拱瑞”已经挂了160多年了,两侧门联隐约可见:“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
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基于福建调研
智库时代·25·智言智语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基于福建调研杨 倩(中共高平市委党校,山西高平 048400)摘要: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就要在路径选择上下功夫,我们通过调研,学到了一些先进地区的经验,以期为我市的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关键词:振兴;乡村旅游;模式中图分类号:U69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609(2019)31-0025-00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次调研我们去到了福建省龙岩市和泉州市,就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两个课题进行调研。
从对发展先进地区的调研、参观、学习来看,这些地区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多具体思路和做法都值得借鉴。
一、完善设施,助推振兴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抓手。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不管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还是乡村旅游发展好的地区,基础设施都非常完备。
(一)完善硬件设施以新罗区培斜村为例,培斜村是“竹茶之乡”“全国文明村”“中国淘宝村”,培斜村原生态休闲观光乡村游资源丰富,据了解,培斜村目前已建成集农家乐、停车场、农民公园、幸福长廊、瓜果长廊、水果采摘、漂流等吃、住、玩、行为一体的景区。
吃、住、行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给游客提供了基本的、人性化的服务,大大方便了游客。
而且休闲、娱乐项目的多样化也解决了采摘农业的季节性问题,这些游乐项目足够留住游客,这也解决了留不住游客的问题,而且多样化的休闲项目还能带来回头客。
(二)进行深度开发还有惠安县潮乐村,保存了整个潮乐旧村的风貌,发扬潮乐的水关文化。
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体验,潮乐村对每个景点都进行了深度开发,从保护古建到故事挖掘,再到制作统一风格的标牌、扫微信二维码听讲解,达到了一步一景的效果。
这样游客由走马观花的看风景,转变为驻足听故事,无形中发扬了潮乐的水关文化,也是对潮乐古城的一种宣传。
三年级研学活动龙岩培斜村一游作文
三年级研学活动龙岩培斜村一游作文我们去了培斜村!哇哦,那是一个好玩极了的地方!我们是三年级的同学,去那里参加了学校的研学活动。
老师说,那里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呢!一到培斜村,我们就被眼前的美景给迷住了。
哇,村子里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田地,还有很多梯田,像是大自然的阶梯一样。
我们看到了种植茶叶的农民大叔,他们正在田里辛勤地干活。
我问一个大叔:“大叔,你们每天都要干多久呀?”大叔笑着说:“小朋友,我们从早到晚都在这里啊,茶叶的生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呵护呢!”听了这话,我觉得他们真的好厉害,每天这么辛苦,但是他们却没有抱怨,而是用心地照顾着这片田地。
我们还去了一个叫做水车村的地方,那里有一条很清澈的小河。
我看到了一个水车,就像小时候看书里的插图一样,转啊转的,好像它也在给村里的田地浇水呢!我问老师:“老师,这个水车是怎么工作的啊?”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这个水车是利用水流的力量来转动的,这样就可以把河里的水引到田地里,为作物们提供水源。
”哦哦,原来还有这样的神奇工具呢!我们还去了一家茶厂,看到了制作茶叶的过程。
哇,工人们把新鲜的茶叶放在一个大大的篮子里,然后放在烘茶的大炉子上。
炉子里传来了阵阵香气,我不禁想到了家里奶奶泡的那一杯茶,真香啊!我问工人姐姐:“姐姐,这些茶叶要烘多久才可以用来喝呢?”姐姐笑着回答说:“小朋友,要看茶叶的种类和炉子的温度,时间长短都会不一样哦。
”听了这话,我更加想学会炒茶叶了,回去我也要试试给家人泡一杯香喷喷的茶!晚上,我们住在了当地的一家客栈里。
客栈里有很多温暖的灯光,我和同学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突然,一位大叔拿着一把大大的古筝,开始了一场动听的表演。
大叔的古筝声像是在给我们讲述着培斜村的故事,我们都沉浸在了音乐的海洋里。
这次研学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看到了真实的农村生活。
我想起了老师说的一句话:“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才能真正了解生活。
”是啊,培斜村给了我们一个难忘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三年级研学活动龙岩培斜村一游作文
三年级研学活动龙岩培斜村一游作文我们去培斜村啦!那天,我们三年级全体小朋友都去了,老师说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奇奇怪怪的东西,我就特别特别期待!
一到了培斜村,哇哦!真的好美啊!我们先去了一个叫做“土楼”的地方,老师说那是古人住的地方。
我看了看,好高大啊,像一个巨人的房子一样!我问小明:“你看这
个土楼,我们能不能住进去?”小明笑着说:“不行啦,这是历史遗迹,不能随便进去的。
”我觉得好可惜,因为里面一定有好多宝藏!
接着我们去了一个叫“榕树”的地方,老师说榕树很厉害,可以长很大很大。
我看了看那棵榕树,哇,真的好大啊!就像一个大大的雨伞,可以挡住所有的雨水。
我问小红:“这棵榕树是不是会变成魔法树啊?”小红笑着说:“不会啦,但它能长很久很久,比我们都老呢!”我听了觉得好神奇,想象这棵树能陪我们很久很久。
最后,我们还去了一个小小的溪边,那里有好多好多的小鱼。
我和小李捉了好多小鱼,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一样。
我问小李:“这些小鱼会不会
变成大鱼啊?”小李笑着说:“是啊,它们会长大变成大鱼,然后再生很多小鱼!”我听了开心极了,觉得这个世界真是奇妙无比。
回到学校后,我把培斜村的事情都告诉了爸爸妈妈。
他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还夸我写得真好!我觉得这次研学活动太棒了,我学到了好多新知识,也见识到了好多美丽的风景。
以后我还要去培斜村,找找看还有没有更多更多的宝藏等着我发现!。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福建龙岩
历史社会实践报告福建龙岩XXX年X月X日下午,福王泽东老师和一行11人到龙岩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进行调研学习,与龙岩市农业农村局综合科科长林璋钦进行密切的交流和沟通,对龙岩市乡村振兴计划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同学们对乡村振兴的体会与感受,受益匪浅。
林科长先是和我们介绍了龙岩市乡村振兴项目的具体情况,让我们对于乡村振兴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而后与我们畅谈龙岩市乡村振兴计划的下一步方案。
第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按照中央、省的部署安排,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梳理、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确保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稳步推进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落实“一键报贫”工作要求,实行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
继续抓好脱贫地区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深化激励性扶贫,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促进搬迁群众更充分更稳定发展。
第二,努力促进农业产业提质提升.要以实施“十四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契机,努力构建“1172”产业体系,即1个基础产业粮食,1个传统产业烟草,7个特色优势产业畜禽、蔬菜、果茶、薯业、林竹花卉、食用菌、渔业,2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
按照“立足现状,补齐短板,广拓市场,精准发力”的原则,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培育和壮大一批重点产业链。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加强与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的衔接,完善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扩大龙头企业认定范围,加强重点企业辅导,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好、企业发展潜力大的一批龙头企业。
第三,努力完成好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继续实施好乡村振兴。
一县一片区”建设,形成示范带动新样板。
要采取统筹资金、改策、项目的方式,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片区建设,通过片区化打造,促进片区内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坂收集处置全覆盖,每个片区形成有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
龙岩历史乡村振兴事迹作文
龙岩历史乡村振兴事迹作文《龙岩乡村之变:从旧时光到新希望》龙岩,这个有着丰富历史底蕴的地方,乡村的变化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术。
我记得我去的那个小乡村,叫培田村。
培田村一直以来就像是一位深藏在大山里的沉稳老者,守着过去的故事默默度日。
走进村子,老式的青石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曾经往来行人的匆匆脚步。
两边一排排的明清古建筑,虽然破败却透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庄严。
这些古房子的墙皮已经有些脱落了,瓦片也有参差不齐的现象,雕梁画栋之处也是蒙上了不少灰尘。
我走进一座古民居,里面住着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
她的屋子昏暗潮湿,老式的灶台熏得墙壁发黑。
她对我说,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觉得在这村里没前途。
种地吧,收成也不是很好,村里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得让人迈不动腿。
而且像她这样做传统手工刺绣的手艺,在当时也快被年轻人遗忘了。
但是嘿,这几年不一样喽。
村里开始搞乡村振兴啦。
首先就是这路,一条条水泥路修得又平坦又宽敞,汽车都能轻松开到家门口了。
再看那些古建筑,一群人来考察之后,开始细致地修复。
原来坑洼的地面铺平了,墙壁重新进行了加固和粉刷,那些腐朽的雕花重新被精心雕琢,恢复了往日的精美。
阿婆的日子也发生了大变化。
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她的刺绣手艺成了游客们眼中的宝物。
阿婆有了自己的小工作室,就在自家堂屋。
她戴着老花镜,坐在明亮的窗前飞针走线。
游客们在她身边围坐一团,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
阿婆手中的手帕、荷包等刺绣品被游客们抢购。
她笑得合不拢嘴,对我说现在每个月靠这个能赚不少钱,比孩子们在外面打工都强呢。
村里还开了几家农家乐。
有一家的老板是以前出去打工又回来的大叔。
他告诉我以前村里没什么活力,现在每天他都忙得脚不沾地。
他家的农家乐紧挨着农田,游客们在这里既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像香煎小河鱼、红菇炖鸡,又能去田里体验一把采摘的乐趣。
如今的培田村像是一位焕发青春的老人,重新站在了时代的舞台上,展现着它独特的魅力,这就是龙岩乡村振兴带来的魔力。
福建龙岩项目调研考察报告
福建龙岩项目调研考察报告第一篇:福建龙岩项目调研考察报告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龙岩项目调研组赴福建省龙岩市调研考察报告2010年3月上旬,在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副主席秦池江、王连州的率领下,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论坛组委会考察团一行4人赴福建省龙岩市进行了为期2天的考察调研。
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龙岩市旭日经济贸易有限公司、龙岩市兴荣贸易有限公司、龙岩市文翔矿业有限公司三家单位,并与龙岩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龙岩中心支行、龙岩银监分局以及龙岩市涉农金融机构举行调研座谈会。
考察组依据对龙岩市调研考察所掌握和汇总的各方面情况,形成以下考察调研报告。
一、龙岩市概况:1、区域环境: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1区1市5县,人口291万,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也是福建省重要的矿区和林区。
已经发现的矿物种类64种,探明储量33种,其中稀土、金、银、铜、铁、无烟煤、高岭土、石灰岩等16种矿储量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78%,居全省设区市首位。
同时,龙岩市还是闽粤赣边的重要交通枢纽。
近年来,先后建成龙梅、龙赣铁路,龙岩冠豺山机场,厦门至长汀高速公路;开行龙岩至北京始发终到快速列车和龙岩至上海旅客直达列车。
辖区内还拥有古田会议旧址和永定客家土楼两大旅游文化品牌,正在形成以红色旅游和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为核心的新兴旅游经济。
龙岩市截至2009年底,全市GDP达到784.5亿元,增长14.1%,增幅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6亿元,增长21.9%,增幅居全省第三;财政总收入134.4亿元,增长13.4%,增幅居全省第三,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4.3亿元,增长17.4%,增幅居全省第而;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值、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等六项指标增幅居全省首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连续68个月居全省首位。
2、金融环境:截止009年末,龙岩市共有金融机构网点410家,其中,农村金融机构网点279个,城市金融机构网点131个。
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感...
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感...曾祥裕率弟子考察龙岩古村落培田感受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风气曾祥裕曾海亮(温馨提示:好消息!曾祥裕将在3月19日在赣州古城举办新春第一期杨公古法风水和择日班,咨询电话以及微信号137****7454)在偌大的中国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古迹深藏在山水之间。
这些地方有着美丽的风光和很好的人文景观,只是因为地区交通不便,旅游设施落后而少有游客,但这里却往往有着淳朴的笑脸,原生态的生活,无雕琢的美景,值得我们去用心体验!当我们走进龙岩培田,才惊艳这里深藏着一个美丽而古老的村落,通过考察,发掘古村人才辈出的内因,切身感受到客家人崇文重教,是对家族持续兴旺所作的最好投资。
培田位于在福建省闽西山区,至今保存完好的连片成群的客家古老村落。
一些建筑专家和国外友人前来考察后认为,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枝奇葩,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是一块人杰地灵的神奇土地,据载,吴姓先祖早于1344年迁至培田,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时近700年。
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
在培田的祖先中,最出名的要数一武一文,一官一商的两个人--吴拔祯、吴昌同。
他们两个在村前村尾建的两座跨街牌坊也是文武竞秀、遥相辉映。
培田代代人才出。
清朝名才子邱振芳、翰林院庶吉士曾瑞春曾执教于此,科举时登科入仕191人(进士4人),官至五品以上14人,民国时出4个留学生(吴乃清与周总理同窗),三个黄埔生,建国后输送培养大中专生270余人,海外华裔20余人获博士学位。
培田人有出息。
这得益于培田祖先祟尚读书。
培田古民居除了它的建筑本身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值得玩味外,认真考察它的附加物也是很有意思的。
琳琅满目的楹联,除了书法铁划银钩非常耐看外,内容多是处世箴言极有品位。
且看:“饥能壮志寒能壮气志气不凡定多安泰;耕可养身读可养心身心无恙自获康宁”,不是勉励后人要不畏饥寒勤耕苦读么?“世重博施轻财仗义;家承至德睦族敦亲”不是教育后人要乐善好施以和为贵么?“希贤希圣希天此等地位岂肯让他人做去;立言立功立德这般事业还须自平日修来”,不是规劝后人要见贤思齐、加强修养么?“积德润身如积玉,遗书教子胜遗金”,“水如环带山如笔,家有藏书垄有田”不是告诫后人留下精神财富比留下物质财富更重要么?“欲高门第须行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不是在倡导一种行善积德、课子读书的风气么?可以说,这些联文,字字都体现客家人的精神追求。
新罗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骥200900522岩土(5)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调查时间:2011年清明假期期间调查地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调查对象:适中、苏坂、大池、西陂等乡镇调查方法:实地调研走访群众查阅相关资料调查人:前言:为了更加充分了解家乡人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产、生活、环境、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在清明返乡期间,深入周围乡镇实地调研并走访当地群众得出此调查报告。
一、我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我区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工业化促农、城市化带农、产业化富农”的思路,“三农”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20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32.5亿元,比2007年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8010元,比2009年增长13.4%,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1、特色产业持续发展、一是畜牧业健康发展。
建成12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成为了海西最大的无公害生猪基地,连续两年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二是林业发展势头强劲。
完成植树造林4.73万亩,引进金源木业等竹木加工企业100多家,建成丰产毛竹林基地40万亩。
三是果蔬产业持续推进。
共有无公害蔬菜基地2.2万亩、水果无公害基地1.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0.8万亩。
四是茶叶产业加快发展。
重点培育壮大“优质高山茶”,建设了白沙产坑、岩山玉宝、小池镇培斜村等茶产业发展示范项目。
2、产业经营持续推进一是培育企业舞龙头。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生猪、竹木、果蔬、花生、茶叶五大主导产业逐步壮大。
积极开展农民互助活动,建立经济合作社和产业经济组织,全区现已组建生猪、密柚、茶叶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拥有会员750户,注册资金1247万元,资产总额4800多万元,专业合作社地域分布覆盖率90%。
三是健全体系促流通。
扎实开展农村“新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游玩培斜九溪庐
游玩培斜九溪庐
钟育煊
【期刊名称】《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年(卷),期】2017(000)011
【总页数】1页(P50)
【作者】钟育煊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二(2)班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旅游形象一体化的感知与构建过程r——以龙岩小池培斜为案例分析
2.闽西九溪庐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3.福建省龙岩市培斜村淘宝电商发展的SWOT 分析
4.培斜:“三大产业”培植乡村发展优势
5.乡村旅游项目风险管控研究——以龙岩市培斜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区域概况培田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西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13.412平方公里。
2002年,全村共335户,1436人,原辖于长汀县宣河里六图,1956年划归连城县。
明清时期这个村先后修建的村庄建筑群,诸如宗庙、社坛、碑坊、书院、“九厅十八井”宅第等,是福建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历史特色培田村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吴氏先祖吴拔仕(八四郎公)于元朝末年从浙江迁至河源里上篱,其孙吴文贵(三世祖文贵公)迁往上篱北侧一里处,到六世祖郭隆公时将该村称为培田。
培田与上篱为同宗的兄弟关系,合称为吴家坊。
培田居上游,称吴家坊上村,上篱则称吴家坊下村。
20世纪50年代,上篱村改称升星村。
从明朝初年三世祖迁居到正统年间,为培田的形成时期;嘉靖到清乾隆年间为繁荣时期;其后受太平军的影响,村落破坏严重,至光绪年间很多建筑重建;到20世纪30年代,受红军以及现代交通发展的影响,培田逐渐衰败。
文化特色培田古村吴姓人非常注重教育,吴祖宽奠定了耕读,把培田带入学堂时代,重金聘请进士办学。
创立六田,专门为读书人提供学习经费比如秀才田为秀才提供读书经费,重视女子教育,一共有秀才、举人、大夫、进士238人,其中有23人进入仕途,官至二品。
培田十户建立一个书院,至今保存着6座古书院,培田村的南山书院,被当地人称为“入孔门墙第一家”。
该书院建于500多年前,曾经为这个小小的山村培养过140多名秀才。
在培田村的古建筑中,有一座很别致的“容膝居”,据说这是专为妇女构建的。
房间不大,三开间,中间是用来讲课的厅堂。
这是妇女受教育的地方。
由此可见培田村的客家人,对妇女的教育也相当重视。
墙上写着可观风月,可见思想的解放,对女性的重视。
建筑特色培田村的民居群落有“官家”与“百姓”之分。
“官家”的房屋分别为“大夫第”、“进士第”门楼。
楼内规模很大,多数是庄园休闲隐居式的建筑,有所谓“九厅十八井”之称。
龙岩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龙岩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对象和方法我们选择了龙岩市的四个主要区县进行了调研,分别是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区和长汀县。
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城乡发展差异、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环境保护等问题。
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问卷调查对象包括了各行各业的民众,访谈对象主要是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专业人士。
二、城乡发展差异龙岩市的城乡发展差异比较明显。
在城区,尤其是新罗区,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而在永定区、上杭区和长汀县等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
对此,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制定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三、教育龙岩市的教育发展较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到了400多所,覆盖了城乡各个角落。
但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城区教育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此外,龙岩市的教育投入相对较低,师资力量不够充裕,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医疗卫生龙岩市的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到了200多家,其中综合医院20多家。
但是,医疗资源的配置也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城区医疗资源相对充裕,而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同时,龙岩市的医疗卫生水平还有待提高,医疗费用相对较高,医疗服务质量也不够稳定。
五、就业龙岩市的就业形势总体较好,全市就业人口比例达到了90%以上。
但是,由于龙岩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岗位相对较少,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针对此问题,当地政府正在积极出台措施,促进就业,提高全市就业率。
六、环境保护龙岩市的环境质量整体不错,全市空气质量较好,自然风貌优美。
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环境保护形势相对严峻。
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全市的环境保护水平。
七、结语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我们对龙岩市的社会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例如去龙岩培斜村游玩怎么写作文
例如去龙岩培斜村游玩怎么写作文驾车路线:全程约8.5公里起点:龙门镇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X609行驶20米,进入厦成线 2.沿厦成线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罗龙西路 3.沿罗龙西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罗龙中路 4.沿罗龙中路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龙腾北路 5.沿龙腾北路行驶160米,过右侧的宏鑫大厦约220米后,左转进入人民西路 6.沿人民西路行驶460米,过右侧的明珠城市广场约120米后,右转进入龙岩大道 7.沿龙岩大道行驶70米,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420米,直行进入龙岩大道 9.沿龙岩大道行驶1.2公里,左转进入华莲路 10.沿华莲路行驶200米,右转 11.行驶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食上村长。
我的家乡——龙岩,地处海峡西岸,这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人居环境天蓝、水清,空气清新。
这里的人民诚实、淳朴、善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创造不平凡的成绩,在平常生活中不懈努力,为建设和谐革命老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这里还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宝地,有曾经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一生的老一辈革命家杨成武、刘楼、邓恢等,有举世闻名的奥运冠军——石智勇、何雯娜、张湘祥、林丹,他们是祖国的骄傲,也是龙岩的自豪。
在龙岩城中,有一座大自然公园,这里是岩城市民最佳休闲、健身、旅游的场所,是岩城主要的天然氧吧,更是岩城难得的一片绿洲。
每天清晨,当太阳从山头爬起,小鸟早已醒来在那吱吱喳喳地叫着,这时,山中万物醒了,水也流动着,像一条飘带,悠悠扬扬地飘然而去;小草也加快成长了,那一望无际的草,脸上带着晶莹的露珠迎接晨曦。
金色的晨光,火红的朝霞,银色山水,翠绿的树林,多美的景色啊!这就是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大自然公园—天马山公园。
下面跟随我的脚步来到天马山公园吧。
在公园的山脚下有一块宽敞的空地,空地中央的石壁上刻着红色醒目的大字“天马山公园”。
石壁的下方有一口大水池,水池里的水从山上流水下来,池里养着无数的小蝌蚪和小鱼,吸引着无数来这锻炼人们的观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龙岩培斜村考察报告
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城市中工业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也悄然地改变着农村的经济面貌。
根据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关于国内“淘宝村”的调研报告指出国内已经发现了14个大型的“淘宝村”,包括“”山东博兴湾头村、河北清河东高庄、浙江义乌青岩刘村、浙江临安白牛村、福建龙岩培斜村、广东揭阳县锡场镇、江西分宜双林镇等等。
而我们本次考察的主角就是——福建龙岩培斜村据了解龙岩培斜村现在已经是“福建第一淘宝村”了,而培斜村真正大力气发展淘宝产业也就是2013年的事情,目前已经有近百家商户入驻,经营范围除了当地竹席和茶叶产品之外,还拓展到汽车用品、生活用品和服装等。
为何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如此的效果,我想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首先是当地是“竹席之乡”,藉着本地物资资源丰富,结合但长期因道路,
通讯,网络等问题,一直以来缺少一个所谓的“销售”渠道和平台。
而作为创业“鼻祖”的华勇良就很好地分析到了这个关键所在,利用现在网络的巨大覆盖面,很好地利用到了本地资源在“竹“上大做文章。
2、当第一步小试牛刀获得一定的可持续发展后,就是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专业
化发展的方向了。
而此时就需要结合到两委干部的政策导向了。
村里开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给村子里的年轻人提供创业的平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培斜村创业。
同时考虑到现时代“O2O”模式的运用,村里特意
设立“淘宝街”,一方面又明确的主题可以更容易地把创业人群集约起来一个地点,另外实体店提供免租一年的优惠条件吸引。
3、然而小村子本地人口,人才,知识等方面毕竟有限,在经历了念乡情结式的
创业引进之后,就必须面临到专业度以及规模化不足的问题,这时需要做得就是不只是引进本土人员,更多的需要吸引全国各地的人过来做淘宝产业,这样才能巩固自身的不足,把淘宝产业做大做强。
这个阶段营造创业氛围和宣导资源优势就起到了关键。
培斜村就在原本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对外来创业人员给予支持和补贴。
4、而如今能发展至此,离不开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多元化发展—商品的多样性
以及渠道的多样性。
因此培斜村就目前主要是竹产品为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生活用品,男女服装,食品以及汽车用品等等。
另外在淘宝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天猫品牌旗舰店,实行线上线下同价的销售模式。
藉此该如何做好小区域电商?我国小区域电子商务正处在快速崛起的时期,电子商务借着互联网本身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内在特征,大大的超越了一种新的贸易形势所具有的价值,它不仅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更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和运行。
区域电商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客观看待电商人才问题:首先,人才和钱一样,始终是缺的,这是不论哪个行业都一样的共同规律。
目前的情况,要人头确实很多,但要人才确实不多,电商人才缺也大体符合这一规律。
2、要有清晰的发展模式:每个同城市区域业态差别很大,电商涉及环节众多,到底怎么搞,需要因地制宜,不同的市县发展电商的模式不尽相同,因此要有清晰的发展模式。
3、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区域电商,要成为经济,肯定是有进有出,不可能光卖自家东西,企业、人才、资金、产品大流通,内外一齐发力,才好发展。
4、把握好政府角色定位首先,政府是风向标,引领产业发展。
政府决策之后才能有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也才能吸引企业和人才、技术与资金的落户。
区域电商要向什么方向发展,做到什么程度,政府要把明晰的战略提出来。
5、加快区域电商发展:一是持续打牢基础。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平台建设,电商园区的问题,配套的通信、物流、包装加工等产业链建设问题,政策扶持问题等;另一方面是人才问题,把培训实践型人才作为一件大事,常态化开展,同时继续引进企业和人才。
二是做好大小兼顾。
大的战略问题要研究,小的战术问题也要考虑,长远目标是什么,当前的阶段特征是什么,配套的措施是什么,应该明晰。
大的企业要引进,小的创业网店也要扶持,各有侧重,共同发展。
宏观层面的思考要有,微观层面的分析也要有,不同企业、不同产品面临的问题不同,应该有细分的理念,因企而异、因产品而异。
而结合增城本地的社会环境水平以及增城万达广场的实际情况,目前正值处于80以及90两代的创业爆发期,近两年来增城涌现了比较多创业的年轻人。
而这个现象就如同初期培斜村一样,本土的创业意愿以及人员条件已经具备。
然后就是集约化的问题—而增城万达广场是三十多万个方的商业综合体,拥有众多品牌以及未来双地铁贯通,增城金街拥有六百五十家的商铺,我们可以把这部分有梦想但缺少平台的年轻人聚集在此,同时结合政策导向加大品牌建设以及政府相关的民生工程建设,这样才能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增城万达广场可以把金街里1栋—3层部分连贯性的铺位整体作为增城本土电商村的示范基地,三层的铺位普遍每个面积约40-50平方,属于小铺型;再者租金相对会比较低廉,非常适合电商创业的年轻人在此成立公司驻点。
产品方面以增城农产品为首要考虑对象—增城荔枝、派潭凉粉草、三江全牛宴、水晶粉葛、西山乌榄、黄塘头菜、增城黑糯米、小楼冬瓜、仙村马蹄、正果腊味等当地特色资源。
一方面本地资源丰富同时也是土特产,另外这些土特产正正就是缺少一个可以整合资源推广和扩大产销范围的平台。
万达广场藉着其得天独厚的增城品牌影响力,已经是深入人心,如果能跟随着增城市委市政府的政治指导下,电商村的成立定能水到渠成。
自2013年始,增城市委市政府开展了各种民生工程——诸如“挂绿湖工程”“增城富余劳动力春风行动”令到很多农民都能得到合理满意的征收土地款项,但是后续要解决这部分市民的再就业问题就是比较棘手的事
情。
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环节中,要是电商村的成立必定能为增城富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样一来“政府村委来牵头,万达跟随政策带领”的方式定能将电商人群集约化起来,而增城电商村成立就事半功陪了。
如若电商村成立后,我们还可以藉此打响品牌效应。
采用大整合的模式由万达广场统一宣传推广造势,解决小电商之间存在货品、人员等问题上的互斥性。
真正地将电商村整合成一个品牌,这样还能吸引外地人才、知识、资金等到穗进行投资。
这对于促销增城市的经济发展可谓百利而无一害,同时能进一步开拓万达广场的经营思路,造福增城市民,共同迈进创业致富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