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恕伯老师: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合集下载

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750-900 - 700-749 - 650-699 - 600-649 - 550-599 - 500-549 - 450-499 - 400-449 - 350-399 - 100-349 -
人数
22 113 275 537 566 378 239 97 39 19
必考(四科) 选考(物理) 必考(四科) 选考(物理) 平均分 平均
肇庆市2001年高考有关选考科目考生的重点线、 肇庆市2001年高考有关选考科目考生的重点线、本科线上线率 2001年高考有关选考科目考生的重点线
物理 重点线上线率% 重点线上线率% 本科线上线率% 本科线上线率% 14.8 44.4 化学 8.8 36.2 政治 4.4 19.3 生物 2.0 11.8
选考物理的考生 选考物理的考生 物理 选考化学 化学的考生 选考化学的考生 选考政治 政治的考生 选考政治的考生 选考生物 生物的考生 选考生物的考生
选考物理的考生必考科目平均比选考生物的高78分,但选考成绩只高8分 78分 但选考成绩只高8 选考物理的考生必考科目平均比选考生物的高78
一、从一个课题的研究看教育科研的意义
必考四科平均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750-900 700-749 650-699 600-649 550-599 500-549 450-499 400-499 350-399 100考生中必考四科平均分为该分数段的考生
中学物理教师的
教育科研
黄恕伯 05.11.1
一、从一个课题的研究看教育科研的意义
1.《广东高考计分方法的改革设想》课题简介 广东高考计分方法的改革设想》 (1)课题背景 ①广东省高考采用标准分计分

黄恕伯谈新课程与高考

黄恕伯谈新课程与高考

新课程和高考黄恕伯几个困惑的问题:●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但高考采用的是纸笔测验方式,怎么处理这个矛盾?●新课程重视过程,但高考是按答题结果来判分的。

怎么办?●新课程重视情感目标,但纸笔测验是难以评价学生真实的情感和价值观表现的,怎么处理这个矛盾?●过去教学大纲中的学生实验项目,有的已规定了明确的实验方法,没有规定方法的实验项目,也有全国统一的教材为根据。

现在《标准》没有指明实验方法,各种版本的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也不同,高考怎么办?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变化的启示高考理综考试大纲“命题指导思想”近几年来有以下变化:这是2004年的提法,保留: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5年增加了下面自然段:试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06年合并为一个自然段: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要重视对科学素养的考查。

新课程理念正在不断地渗透于高考试卷中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1.独立思考是学生自主解题的基本条件,学生在新课程中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自主解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新课程有利于从根本因素上提高学生高考的成绩●实践意识是解题过程中审题环节的基本素质题目要测量一个准确弹簧秤内弹簧的劲度,说出至少需要的器材。

学生对本题失误的主要原因不是知识问题,而是缺乏把题目和实践进行联系的意识。

从几个高考物理题(略),分析为什么这些题得分率如此之低?得出如下观点:意识来自于哪里?意识来自于体验过程,而不是来自知识。

●实践意识是解题过程中审题环节的基本素质新课程重视学习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结、领悟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新高考选科模式对高中生学业规划的指导与建议

新高考选科模式对高中生学业规划的指导与建议

新高考选科模式对高中生学业规划的指导与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高考选科模式逐渐应用于各地的高中校园。

新高考选科模式以培养学生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传统的高中生学业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选科模式的特点、对学业规划的指导以及针对该模式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新高考选科模式的特点新高考选科模式相比传统的高考模式在一些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

首先,新高考选科模式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取消了传统高考的全科综合模式。

学生需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科目进行考试,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其次,新高考选科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评价,除了考试成绩,还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二、新高考选科模式对学业规划的指导新高考选科模式在高中生学业规划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新高考选科模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从而提高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出更具专业性的能力。

其次,新高考选科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评价,这要求学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突出,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学生在学业规划时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养。

三、针对新高考选科模式的建议针对新高考选科模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指导学生的学业规划。

首先,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科目,避免盲目跟风选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科目感兴趣,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考虑职业规划,选择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科目。

学生应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所需的学科背景,选择相应的选修科目。

再次,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开拓视野。

最后,合理安排学业时间,保持学习与兴趣爱好的平衡。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文体活动或社团组织,培养自己的爱好,提高生活质量。

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性, 这是 该计 分方 法错 误 的主要 原 因。 选考 物 理 的考生 总体来 说较 优秀 ( 如表 1 ) 。
表 1 肇庆市 2 0 0 1年 高 考
各选 考 科 目 考 生 的重 点 线 、 本 科 线 上线 率
高 中学业 水平 等级考试 的成绩 组成 。语 文 、 数学 、
外 语是 三门必考 高考科 目, 思想政 治 、 历史 、 地理 、
出一 辙 , 导 致 当年 广 东高 考 选 考 科 目考 生人 数 严 重 失衡 的情 况在 浙 江和 上 海重 演 。 本 文 对 该 计 分 方 法有 失公 平 的 理 由作 出分 析 , 并提 出相 应 建议 。 关键词 : 高考 计 分 方 法 ; 物理选考人数 ; 公 平性 : 分 指 标 计 分 法
物理 、 化学 、 生物 等为高 中学业水 平等级 考试 的选
考 科 目。这是一 个科学 、 合 理 的高考改革 方案 。
但是 , 浙江 省 和上海 市 的试 点方 案 在选 考科 目计分 方 法 的设 计 上有 失公 平 , 导致 考 生没 有按 照个 人 兴 趣 特 长和 国家 发展 需 要 来 选 择 选 考科 目 ,而是 利用 上述 一省 一 市计 分方 法 的缺 陷 , 采
省( 全省 ) 选 考 物 理 的考 生 占全体 考 生 的 比例 的
中 图分 类 号 : G6 3 3 .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 ) 0 3 — 6 1 4 8 ( 2 0 1 8 ) 1 — 0 0 0 1 - 4
《 国务 院关 于深 化 考试 招生 制度 改 革 的实施
物理 、 化学 、 生 物 中选 考 一 门 , 文 科学 生 从 政 治 、 历史、 地 理 中选考 一 门 。无 论 必考 科 目和选 考科 目都 采用 “ 标 准分 ” 录取 , 而且 选考 科 目成绩 跟必

名师讲座:特级教师黄恕伯 3系列选修教材分析(共146张PPT)

名师讲座:特级教师黄恕伯 3系列选修教材分析(共146张PPT)

学,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
选修3-1、3-2、3-3、3-4、3-5 在注重物理学的应用 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的内容,进一 步强调 物理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黄恕伯 09.7
引言:教材分析的出发点
1. 模块3 系列课程要求的定位 《课程标准》关于选修 3-1 模块的说明: 本模块是选修模块。 物理学有自己的实验基础和逻辑结构,有广泛的技 术应用,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深刻 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本模块中,学生将
黄恕伯 09.7
做一做 上图中,甲、乙、丙分别是电流表、欧姆表和电压表
的示意图。下图是一个单刀多掷开关,通过操作开关,接线柱 B 可以 接通1,也可以接通2或3。现在要使 B 接通1时,能像图甲那样成为电 流表,接通2时像乙那样成为电阻表,接通3时像丙那样成为电压表, 这就成了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讨论一下,这个多用电表的电路图是 怎样的?请对照两个图,把它在下图基础上画出来。
电势差
E数值等于沿 场强方向单位 距离的电势差
WAB=EpA-EpB
U=Ed
电场力的功
电场强度
电场力做 功与路径 无关
电场力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电场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E = F/q
黄恕伯 09.7
原教材中的 有关知识链 电 势
电势定义:单位正电荷 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 电势)电场力所做的功
黄恕伯 09.7
一、进一步完善了静电学中知识链
黄恕伯 09.7
试探电荷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能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场中两点电势 之差叫电势差
电 势
φ = Ep /q
UAB=φA-φB

高考备考思考(黄恕伯)

高考备考思考(黄恕伯)
选修3-3、3-4、3-5各有一大题,选做其中一道。 每大题分两个独立的小题:一道为计算题,另一道 为非计算题。(通常 10分+5分)
选考题的难度为次难题。
二、新课标理综(物理)卷必考题的内容
1.实验题 (实验题的内容:一力、一电)
年份
08 09 10 11 12 13Ⅰ 13Ⅱ 14Ⅰ 14Ⅱ 15Ⅰ 15Ⅱ
《力的分解》新课的教学,为什么学生总是
觉得很难?我们平时是怎样突破这个难点的?
《力的分解》新课的教学,学生的困惑
教师:如右图,悬吊的球由于重力的作
用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拉绳子,二是压墙。
因此可以把重力按效果分解为 T 和 N 。
学生:分力和合力是指同一物体上两次
受力的的等效替换,但T、N 和 G 并不作用
理解:对某一物理规律的理解
推理:用两个物理规律推出结论
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物理规律综合起来分析问题
2013年也只有一道“分析综合”题,多数是“推理”
2014年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的能力结构(心智技能)

度 0.9
0.8
系 0.8 0.71 数 0.7
0.67
0.6
0.5
0.4
0.63
0.67
0.48 0.39
红字为第25题。2013年起打破了压轴题的命题惯例。
二、新课标理综(物理)卷必考题的内容分析
3.选考题
选考模块的考试内容
选修 3-3
●分子动理论 ●固体与液体 ●气体定律 ●热力学定律 ●单位制 ●实验(1)
选修 3-4
●简谐运动 ●机械波 ●干涉衍射 ●电磁波 ●几何光学 ●相对论 ●实验(3)
力学 打点计时器测动摩擦因素 游标卡、螺旋测微器 验证机械能守恒 用平均速度图象求加速度 螺旋测微器测 用光电门测动摩擦因数 用平抛运动研究弹性势能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探究弹簧圈数与劲度的关系 用托盘秤测通过凹形桥底速度 斜面上用打点计时器测μ动

黄恕伯老师: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黄恕伯老师: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黄恕伯老师: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黄恕伯一、高考计分方法事关国民科学素养,改革迫在眉睫1.历史事实证明,当前浙江省等新高考计分方案是一种错误方案本世纪初开始的广东省高考改革试点,所实施的计分方案差不多上确实是当今浙江省等的新高考计分方案。

当年广东省的高考方案是“3+综合+1”,后面的“+1”,确实是选考1门学科:理科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考一门,文科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考一门。

不管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都采纳“标准分”录用,而且选考科目成绩跟必考科目一起,作为高校招生录用的总成绩。

由于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化学、生物的考生不是同一总体,不同总体的标准分没有可比性,这是该计分方案错误的要紧缘故。

选考物理的考生总体来说专门优秀。

如下表。

表1:肇庆市2021年高考各选考科目考生的重点线、本科线上线率从表中能够看到,选考物理的考生,重点上线率大约是选考生物考生的7倍,本科上线率大致是选考生物考生的4倍。

这说明选考物理的考生,其成绩比选考生物的考生优秀,假如选考物理的考生改为选考生物,将能够获得更高的标准分,能得到更好的高校录用。

因此,选考物理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以下是连续6年广东省(全省)选考物理的考生占全体考生的比例的数据。

表2:广东省2021-2021年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占全体考生的比例选考物理的考生以约17%的比率逐年减少,它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定缘故造成的。

这一必定缘故确实是高考计分方法的错误,造成学生不按爱好和特长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选考科目,而是利用计分方法的缺陷,从有利于录用的功利视角选择了投机。

其结果,不仅阻碍了高校的合理招生,也对高中教学产生了严峻的负面阻碍。

在发觉这种弊端的情形下,从2021年开始,广东省舍弃了以上高考方案,改用“文综”“理综”方式,意味着这次试点的失败,该失败的关键缘故,确实是高考计分方法的错误。

当今浙江省等新高考方案,跟当年广东省高考试点方案大体相同:差不多上以选考科目来表达选择性;差不多上以等级方式出现选考科目成绩;都把选考科目成绩跟必考科目成绩合并一起,作为高校招生录用的总成绩,两个方案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特点。

高考第三轮复习的思考(黄恕伯)

高考第三轮复习的思考(黄恕伯)

难 度 系 数
14 1
15 2
16 3
17 4
18 5
19 6
20 7
21 8
22 9
23 10
24 11
题号
25 12
理解:对某一物理规律的理解 推理:用两个物理规律推出结论 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物理规律综合起来分析问题
2013年理综高考试卷也只有一道“分析综合”层次的物理题
2013年新课标Ⅰ卷物理试题的能力结构(心智技能)
第三轮复习题的难度应根据学生的期望值来设计,盲 目地把各省高考题(模拟题)的压轴题让学生训练,无论 从难度系数还是能力结构来说,都是对学生的误导。
三、对往年高考试卷难度的分析
4.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的难度因素 ——高考试卷中的难题难在什么地方?
2012年新课标物理试题的难度系数
难 度 系 数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合‛? 可以根据《考试大纲》的说明进行区分(质性)
它们是心智技能的不同层次,也可以从物理问题
本身的复杂程度来区分(量化)。以此来审视教学内 容和教学资料,对高考复习具有指导意义。
2012年新课标物理试题的能力结构(心智技能)
难 度 系 数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必考内容: ●‚理想变压器‛由要求‚Ⅰ”变为要求‚Ⅱ”。 选考内容: ●说明‚相对折射率不作考试要求‛变为‚相对折射 率作要求‛。 ●删除‚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
●主题‚碰撞与动量守恒‛中,说明‚只限于一维两 个物体的碰撞‛变为‚只限于一维‛。
二、对往年高考试卷的内容进行分析
1.历年新课标理综(物理)必考题的内容结构状况

《中学物理教师的》PPT课件

《中学物理教师的》PPT课件

1.《广东高考计分方法的改革设想》课题简介 (1)课题背景
①广东省高考采用标准分是高考计分方法的一大进步 ②“3+综合+x”使广东高考计分方法遇到了新问题
●系统误差对选考科目报考人数产生强烈的反馈作用。
广东省2001-2004年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占全体考生的比例
年份 所占比例% 比前一年下降%
2001 31.5 ——
广东省采用标准分计分是 高考计分方法 Nhomakorabea一大进步
标准分 (Z)
4.00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标准分 (T)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0万人 排名 3 135 2275
15866 50000 84134 97725 99865 99997
①概念基础(假设): 整体文化素质水平高的考生群体,各科成绩的
平均水平都高
②方案的设计思路: 代表一群考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是必考
四科成绩的平均分。该群考生选考成绩的总水平 应该和他们必考四科成绩的总水平相平衡。
一、从一个课题的研究看教育科研的意义
1.《广东高考计分方法的改革设想》课题简介 (3)对假设的初步检验
某x选考科目第n名的 选考成绩标准分
②所体现的原则:
选考该x科目考生必考4科总 分第n名的必考成绩标准分
在对考生群体来说具有合理性;对考生个体来说具 有公平性。
一、从一个课题的研究看教育科研的意义
1.《广东高考计分方法的改革设想》课题简介
(5)对计分方法改革方案的论证 ①科学性论证
●深圳市2004年高考不同分数段考生必考成绩和选考成绩 比较,说明两者成高度正相关

黄恕伯心得体会

黄恕伯心得体会

黄恕伯心得体会篇一:黄恕伯廛座心得体会听黄恕伯讲座心得体会2013年9月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全国知名物理教育专家黄恕伯老师应邀为我们初中物理脱产置换研修国培班学员做了一天的讲座,讲座的专题为《我的职业观》和《学习课程标准深化评价改革》。

在我看来,这本来是很枯燥的两个话题,尤其是《学习课程标准深化评价改革》这个话题,可黄老师讲起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全然不觉乏。

25号下午,在讲《我的职业观》的时候,黄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职业观作了很好的诠释。

刚下火车的黄恕伯老师略显疲惫,但是一到我们的研修课堂上却立马精神焕发起来,是什么让一位年过花甲的物理老师不远千里,顶着寒风来到我们的研修课堂?我觉得黄老师把物理教育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物理教育和他分不开了。

正如黄老师自己所说的职业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撞钟”是“和尚”的天职;做一行、爱一行;做一天和尚要撞一天钟,不是半天,也不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分钟;“撞钟”总会有“报酬”。

纵观黄老师的发展历程:高中毕业即走上讲台,从一名初级教师逐渐成长为全国闻名的物理特级教师,整个过程恰好应证了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虽然“出家”前的“和尚”未必爱“钟”,但只要有“做一行、爱一行”的决心,即使是历史使他选择了物理教育,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凭着对物理教育的浓厚兴趣,几十年来,在反复的理论研习与教学实践过程中,黄老师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物理教学经验,还从理论及实践的层面对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深入地探索。

26号下午讲的是《学习课程标准深化评价改革》。

新课程实施十多年以来,提的最响的就是三维目标及理科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对于新课程,做为一名刚出道的和尚,也许是我们缺少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也许是现有教学条件的制约,总之,我有很多困惑。

听过黄老师的讲座,心中的困惑得到缓解,黄老师通过对课标的深刻解读及对教材的深入领会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基本素养。

中学物理教师

中学物理教师

序号 语文 数学 英语 理基 平均
1 148 150 150 150 150 2 148 148 148 150 148 3 145 147 146 150 147 4 144 147 146 150 147 ………………
一、从一个课题的研究看教育科研的意义
1.《广东2007年高考计分方法操作建议》课题简介 (3)把“卷面分”转换为“录取分”的操作方法
其中的内在规律 (3) 能感受到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对本职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提高教师关于科学探究的教学能力
二、中学物理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特点
1.需要独立思考
教育(包括中学物理教育)是一个大家都可以评 论的话题,工人、农民、公务员、大学生、艺术家、 物理学家,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教育。
语文 536 478
必考科目平均标准分
数学 英语 综合 四科平均
565 542 551
549
466 463 471
471
物理考生的必考成绩平均分比生物考生高 78 分,但他们的 x分相差无几
一、从一个课题的研究看教育科研的意义
1.《广东2007年高考计分方法操作建议》课题简介 (1)课题背景
②“3+综合+x ”使该计分方法遇到了新问题 ●系统误差对选考科目报考人数产生强烈的反馈作用。
一、从一个课题的研究看教育科研的意义
1.《广东2007年高考计分方法操作建议》课题简介 (4)对《建议》科学性的论证
①《建议》体现了对各 x 学科考生群体的公平性 ②体现了 x 学科内部不同考生“录取分”的合理性 ③《建议》使 x 科目的录取分具有合理的区分度 ④“3+文基/理基+x”方案有了进一步的科学解释
标准分 (Z)
4.00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优化201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的思考(黄恕伯)

优化201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的思考(黄恕伯)
(2) 2013新课标理综(物理)必考题的内容结构特点 通过分析希望所了解的信息: ●各主题(章)、各模块的权重 ●所考查的‚主干知识‛
内 容
学史、基本测量
2013年Ⅰ卷
22
14 19 21 16 20 22 25 25 14 20
2013年Ⅱ卷
19
25 15 22 25
1.直线运动 2.相互作用 3.机械能 4.曲线运动
2012年 系列1 2013年 系列2
50 40 30 20 10 0
必修① 1 必修② 2 3-1 3 3-2 4
39 26 25 19 12 26 18 25
●2013年各模块内容权重更加合理
一、对2013年新课标理综(物理)卷的分析
1.关于必考题内容结构的分析
(2) 2013新课标理综(物理)必考题的内容结构特点 (小结)
横波
3 4
形成和图象
干涉、衍射、 多普勒效应
2
1
1
1
波动性
电磁波

反射、折射 干涉、衍射、偏振
1
2
2
2
相对论
动量守恒
3 5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光电效应
2 1
2
2
2
1 1
1
新课标理综Ⅰ卷物理高考选考题内容分析 内 容
简谐运动
含共振
07年 08年 09年 10年 11年 12年 13年
1 2 1 1 填空题(6分) 20.47 1 难度系数:
15 23
20 18
22
20 17 24 23 15 16
21
24
15 14 18 21 22
23
6.电场
7.电路 8.磁场 9.电磁感应 10.交变电流

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作者:黄恕伯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8年第01期摘要:本世纪初,广东省进行了以选择考试科目为主要特征的高考改革试点。

这原本是一个正确的高考方案,但由于计分方法有违公平,造成了许多弊端,最终广东省放弃了该方案,意味着试点的失败。

如今浙江省和上海市的新高考方案,也是以选择考试科目作为主要特征,其总框架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选考科目的计分方法和当年广东高考改革的方法如出一辙,导致当年广东高考选考科目考生人数严重失衡的情况在浙江和上海重演。

本文对该计分方法有失公平的理由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考计分方法;物理选考人数;公平性;分指标计分法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0001-4《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总框架。

《意见》指出,考生高考的总成绩由三门必考科目的高考成绩和三门选考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是三门必考高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为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选考科目。

这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高考改革方案。

但是,浙江省和上海市的试点方案在选考科目计分方法的设计上有失公平,导致考生没有按照个人兴趣特长和国家发展需要来选择选考科目,而是利用上述一省一市计分方法的缺陷,采用功利性投机做法,使选考物理等科目的学生人数急剧减少,扭曲了各科目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修习人数的合理分布,为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 高考计分方法事关国民科学素养,改革迫在眉睫1.1 历史事实证明,当前一省一市新高考计分方法是一种错误方法本世纪初开始的广东省高考改革试点,所实施的计分方法基本上就是当今一省一市的新高考计分方法。

当年广东省的高考方案是“3+综合+1”,后面的“+1”,就是选考1门学科:理科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考一门,文科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考一门。

新课程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研究

新课程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Scoring Methods of Optional Subject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New Curriculum 作者: 刘志敏[1] 刘同胜[2] 宁革[3] 黄恕伯[4]
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2]广东省肇庆市教育局教研室 [3]广东省深圳市滨河中学 [4]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出版物刊名: 中国考试
页码: 3-8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1期
主题词: 新高考 选科计分 分值转换
摘要:新课程高考必须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选择性,高考要体现选择性,需要设置不同的选考科目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选择。

高考有了选考科目,就一定会涉及不同选考科目成绩的可比性问题。

本文提出把“卷面分”转换为“录取
分”的操作方案,很好地解决了高考不同选考科目成绩的可比性问题。

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的比较分析

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的比较分析

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的比较分析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启动了新高考改革,新高考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中毕业生,同时降低升学门槛,减轻学生学业压力。

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与传统高考存在差异,本文将对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选修课程,二是基础学科。

选修课程包括文科、理科和艺术体育等专业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基础学科则包括语文、数学和外语,是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的科目。

与传统高考相比,新高考采用了学分制度来评估学生在不同科目中的学习成绩。

学分是以0.5为单位,根据学生所选课程的难度和获得的成绩来计算。

不同学科的学分要求也有所不同,如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学分要求较高,而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相对较低。

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的改变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学生在学科选择上更加灵活。

新高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选修课程,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强调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等专业课,通过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

再次,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

相比传统高考,新高考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较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减轻了因为应试而带来的压力。

然而,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学分制度的实施需要有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

当前,新高考的评价标准还不够明确,评价体系相对简单,容易出现评分偏差等问题。

此外,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

对于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而言,可能很难适应新高考选考科目赋分方式的要求。

这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关于高考备考的思考黄恕伯PPT课件

关于高考备考的思考黄恕伯PPT课件

对这些能力的发展造成冲击,使学生思维钝化,而且难以
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成绩
习题需要恰当的“运动量”。
最佳量
作业量8
一、现实高中物理总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过分重视教辅,忽视对考纲、教材的研究 2.年年变换教辅,严重影响教学研究和备课 3.教辅质量低劣,教师对教辅缺少总体规划 4.大运动量训练,错误理念降低了教学效率 5.教学目标混乱,对各阶段性目标缺乏研究 ……
5
一、现实高中物理总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过分重视教辅,忽视对考纲、教材的研究
2.年年变换教辅,严重影响教学研究和备课
3.教辅质量低劣,教师对教辅缺少总体规划
习题和试题的功能是不同的。试题的功能主要是甄别
和检测。而习题除了检测知识缺陷之外,帮助学生建构知
识、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解读和补充教科书、拓展思维
大运动量训练是体育技能训练的一种方法,把它用 在学习上是不适合的。
技能训练要达到“下意识”的效果,需要建立条件
反射,每一次动作的重复,都有利于两系统(中枢)之
间的建立直接联系,形成条件反射,它不需要经过大脑
的逻辑判断。
7
一、现实高中物理总复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过分重视教辅,忽视对考纲、教材的研究
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结构(心智技能)
难 0.9 度 0.8 系 0.7 数
0.6 0.5 0.4 0.3 0.2 0.1
0
114 125 136 147 158 169 270 281 292 1230 1241 12题52号
理解:对某一物理规律的理解 推理:用两个物理规律推出结论 分析综合:运用多个物理规律综合起来分析问题
活动、增强实践意识等,都是习题的重要功能。习题的设

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物理学科考试内容改变

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物理学科考试内容改变

高考改革新方案:高考物理学科考试内容改变物理选修3-5归入必考,主要内容是动量«通知»要求,物理要进一步细化对〝了解才干〞、〝推理才干〞、〝剖析综合才干〞、〝运用数学处置物理效果的才干〞和〝实验才干〞的考察要求。

需关注的是,现行考试纲要规则的4个选考模块区分为选修2-2、3-3、3-4和3-5。

修订后的考试纲要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他两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剖析:难度或增大但也不用恐慌
华南师范大学隶属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潘克勤表示,去年备考时,广州市物理教研会就没有把选修2-2的内容拿出来备考,所以删去选修2-2的内容对考生的影响不大。

而另一个变化——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对考生主要有两大影响。

一方面,去年高考运用全国卷,很多学校在备考时只选讲了选修3-3、3-4、3-5其中一个模块。

如今将3-5归入必修,这意味着往年高三生将多学一个模块。

这对温习时间有一定的冲击,但大家都一样。

另一方面,从难度上看,3-5的主要内容是动量,是处置动力学效果的三大支柱之一。

如今归入必考,完善了先生的知识架构,让其取得更好的物了解题思想,实践上关于处置物理效果是有协助的。

但这有能够使得一些综合标题的难度加大。

但先生不用
过于恐慌,备考时跟好教员脚步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方案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建议
黄恕伯
一、高考计分方法事关国民科学素养,改革迫在眉睫
1.历史事实证明,当前浙江省等新高考计分方案是一种错误方案
本世纪初开始的广东省高考改革试点,所实施的计分方案基本上就是当今浙江省等的新高考计分方案。

当年广东省的高考方案是“3+综合+1”,后面的“+1”,就是选考1门学科:理科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中选考一门,文科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考一门。

无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都采用“标准分”录取,而且选考科目成绩跟必考科目一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

由于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化学、生物的考生不是同一总体,不同总体的标准分没有可比性,这是该计分方案错误的主要原因。

选考物理的考生总体来说很优秀。

如下表。

表1:肇庆市2019年高考各选考科目考生的重点线、本科线上线率
从表中可以看到,选考物理的考生,重点上线率大约是选考生物考生的7倍,本科上线率大概是选考生物考生的4倍。

这说明选考物理的考生,其成绩比选考生物的考生优秀,如果选考物理的考生改为选考生物,将可以获得更高的标准分,能得到更好的高校录取。

于是,选考物理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以下是连续6年广东省(全省)选考物理的考生占全体考生的比例的数据。

表2:广东省2019-2019年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占全体考生的比例
选考物理的考生以约17%的比率逐年减少,它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原因造成的。

这一必然原因就是高考计分方法的错误,造成学生不按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选考科目,而是利用计分方法的缺陷,从有利于录取的功利视角选择了投机。

其结果,不仅影响了高校的合理招生,也对高中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发现这种弊端的情况下,从2019年开始,广东省放弃了以上高考方案,改用“文综”“理综”方式,意味着这次试点的失败,该失败的
关键原因,就是高考计分方法的错误。

当今浙江省等新高考方案,跟当年广东省高考试点方案大体相同:都是以选考科目来体现选择性;都是以等级方式呈现选考科目成绩;都把选考科目成绩跟必考科目成绩合并一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总成绩,两个方案具有完全相同的本质特征。

浙江省连续两年选考物理考生的人数变化,正在沿着当年广东省的轨迹前行,浙江省选考物理的考生人数,由8.9万人变成了第二年7.5万人,减少了1.4万人,占原有人数16%,竟然跟当年广东省如此相似!
2.浙江省等新高考方案将大幅削减高中生学习物理课程的平均课时量
现把建国以来教育部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课时数列表如下(如表3)。

为简明扼要,罗列了代表五个年代的典型年份,即文革前、文革后、本次课程改革前、本次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9年正在修改的新课程方案。

表3:建国以来教育部规定的高中物理课程的课时数(五个典型年份)
从表中可以看到,物理课程除了选修课时在逐次减少之外,更严重的是,按照浙江等省的方案,学习选修物理课程的学生将要发生塌方式爆减。

表2中广东省连续6年选考物理考生的递减数据便是前车之鉴,2019年14.2%的比例还是一个没有到底的数据,即便是这样,选修物理课程的高中生将由目前的66%爆减为14%,也就意味着这次高考改革,将有一半以上的高中生,由继续学习选修物理课改成了不再选修物理课,相当于这次高考改革后全体高中学生平均少学物理课程3学分。

如果加上这次物理选修学分的减少,实际上高中学生平均学习物理减少的课时量还远不止3个学分。

这样的高考计分方法对我国国民科学素养的冲击不能不说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二、对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改革的建议
为克服浙江等省高考计分方法的弊端,以下建议高考选考科目的录取分采用
FZB模型。

“FZB”是“分指标”的拼音缩写。

所谓FZB模型,即:在用等级制记录学生选考成绩的情况下,把选考科目各个等级的指标,按各选考科目考生的总体水平,有区别地分配给各科目,然后根据本选考科目的考分,由高到低赋予每个考生该选考科目的等级分。

以下作具体说明。

1.FZB模型的理论根据
表4:深圳市2019年高考不同层次考生的必考、选考科目平均标准分对比
表4是深圳市2019年高考分数的有关统计表,统计对象是选考物理的全体考生。

按选考物理考生的必考四科(语、数、英、综合)平均标准分划分10个档次,统计每档考生必考科目的平均标准分和物理科目平均标准分。

从表中的数据很容易看出:必考科目成绩高的考生选考科目的成绩也高,必考科目的成绩跟选考成绩具有高度的正相关。

我们把表4中的数据绘成以下柱状图(图1),就能清楚地看出选考科目成绩跟必考科目成绩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因此,对于一个必考科目总分较高的群体(不是个人),该群体的选考科目应享有相应较高的赋分,一个必考科目总分较低的群体,其选考科目平均分也理应较低。

一个群体选考科目成绩的各等级人数比例,应该跟该他们必考成绩各等级的人数相匹配,必考成绩较高的群体,应该给他们分配较多更高等级的选考成绩指标。

这就是FZB模型的原理。

2.FZB模型的操作方法
下面以7个选考科目,每个选考科目成绩都划分为21个等级的浙江省方案为例,说明FZB模型的操作方法。

(1) 先按全体考生必考三科(语、数、英)的总分由高到低分成21档,即A、
B、C、…等21个等级。

然后统计各等级中各个选考科目考生的人数,把同一科目各等级考生人数作为该科目各等级赋分的名额指标,分配给该科目。

(2) 在同一科目内,依照所分配的各个等级的名额指标,按本科目的考试成绩由高到低赋予每个考生选考成绩的等级分。

(以上操作详见本文后的附件)
以上方案不仅体现了不同科目考生群体赋分的公平性,也体现了同一科目考生个体赋分的公正性。

坚持了“公平、公正”的高考招生原则。

按以上方案,各选考科目学生的赋分,与各科试卷的难易程度无关,只要试卷能把考生区分成不同的等级就可以,它能解除考生和家长对不同科目高考试卷难度差异的担心和焦虑,有利于社会情绪的平稳与安定。

3.对浙江等新高考方案计分的进一步建议
(1) 提高选考科目的权重
略早期的高考方案,理综试卷中物理试题的权重为120分,不久前,全国各地高考理综试卷中物理题的权重下调至110分(语数英各150分),已经比原来有所下降,而现在上海新高考方案,物理试卷在招生中的权重剧减为30分。

是英语权重的五分之一,极不合理。

这样实施,将严重影响国民的科学素养,选考科目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必需大幅度提高。

(2) 减少等级分的级差
现行上海高考方案,把100档等级(原卷面原始分为百分制)变成10档等级(每档3分),人为地增大了测量误差,违反了高考的公平性原则。

建议在增加选考科目权重的情况下,改为1分一个等级(仍然保留由高到低、分成等级的原则不变)。

4.对“权重法”调节高考选考科目成绩的思考
按“权重法”来调节高考的选考成绩,也是新高考方案计分方法改革的一条思路。

它的理论根据和FZB模型一样,也是“对一个群体来说,各科成绩和学生的总成绩呈正相关”的原理。

用“权重法”调节选考科目的成绩,就是不同选考科目,先按相同的等级人数比例赋予考生的原始等级分,再给不同科目赋予一个恰当权重值,把选考科目的原始等级分乘以权重值,转化为选考科目成绩的录取分。

这种“权重法”对各不同选考科目来说,只要权重系数的制定是科学的,对各科目的群体来说是合理的,但对学生个体来说,却有失当的地方。

例如:优势群体的选考科目的权重值大于1,高分学生乘以大于1的权重后,其最后获得的分数就有可能超过本科的卷面满分,将会带来很多文件表述的困难;另外,非优势群体的选考科目权重值小于1,这就导致选考本科目的考生,无论成绩怎样优秀,也是得不到满分的,这也是不合情理的。

FZB模型不会出现上述弊端。

附:浙江省3+3方案FZB模型计分方法的操作说明
设选考21个等级由高到低的序号为A、B、C、…、U。

为便于表述,设政、史、地、理、化、生、技七个选考科目的名称序号为1、
2、3、4、5、6、7。

按语数英的总分把全体考生分成21个等级,由高到低为A、B、C、…、U,统计每个等级中各选考科目考生的人数填在表中(即各小写英文字母)。

表中a1、b1、c1 、…、u1 共21个数据,便是选考1科目(政治)共21个等级的人数指标。

统计这些数据时既不会有人员的重叠,也不会有人员的遗漏,因此,设Z1=a1+ b1 + c1 + …+ u1 ,则Z1 便是选考1科目(政治)的考生人数。

他们考的是同一份试卷,不同考生的分数是具有可比性的。

考生按该考试分数的高低依次占有a1、b1、c1 、…、u1 的等级指标,这就选考科目1(政治)的等级分。

其它选考科目2至7的赋分跟科目1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