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战略危机

合集下载

结合当前形势,谈我国周边安全态势及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结合当前形势,谈我国周边安全态势及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结合当前形势,谈我国周求和平合作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首先是大国关系进一步得到改善和提升。其次是促进与邻国发展友好关系。另外,中国在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问题上,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机制的建立。 2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一方面,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另一方面,我国仍然面临着不安全的因素和潜在的威胁。
主要挑战:1美国始终对我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无论从历史、现实还是为来的角度看,美国都对我国的安全构成重大影响。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潜在的战略对手”,将其对华战略放在全球战略层面上加以谋划,采取“接触+遏制”的手段,西化、分化、弱化中国 2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面临巨大威胁。台湾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也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中国与周边相关国家存在着领土争议和海洋权益争端。 3周边地区影响我国安全的热点问题将长期存在。东北亚朝鲜半岛局势存在较大变数。东南亚东盟十国呈现出扩军态势。南亚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依然存在。恐怖组织和反恐斗争使形势复杂。中亚“三股势力”是该地区安全稳定的主要威胁 4非传统安全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能源冲突、战略通道安全、民族与宗教问题、公民的海外安全等都是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要因素。

浅谈我国安全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浅谈我国安全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环境我认为安全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的“自然与生态安全环境”、“社会安全环境”、“经济安全环境”和“军事政治安全环境”等内部与外部的情况和条件。

二.论述我国安全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1.自然与生态安全环境(浅析)(1)我国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荒漠化问题突出;自然灾害频繁,洪旱灾难交替发生。

(2)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林草覆盖率低(3)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分布不均(4)环境污染严重。

总结:我认为自然与生态是潜在的安全环境的一部分,虽然不是主体的部分,但是一旦造成大量的破坏,则会直接威胁到我国的安全环境,造成我国资源、资金大的量损失和浪费,从而间接影响我国一些政策的实施,同时也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

2.社会安全环境(浅析)(1)人口众多,各个资源需求量大(2)贫富差距较大,底层人民可能出现极端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威胁(3)极端暴力恐怖事件多次发生总结:我认为社会安全环境存在的问题,可以称之为“内忧”。

尤其是第三点,近年来我国极端暴力恐怖事件频繁发生,如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案等,造成了无辜人民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恐慌,严重威胁到了中国国家安全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3.经济安全环境(1)金融安全,内忧外患a金融贷款总量增速下降,资金供应渠道不畅的问题突出;b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活动严重,金融监管体制滞后;c金融开放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外部冲击;d国际游资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2)产业与贸易安全,外部冲击不断加大a外贸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b较高的外贸依存度降低了我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3)战略资源安全,形势极为严峻(4)我国农业及粮食安全面临严重挑战总结分析:国家经济安全是相对于国家政治军事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而言的,是国家安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严峻,国外经济对国内经济影响较大,体制战略不完善、实施不到位是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现实中国的国际安全困境及其挑战

现实中国的国际安全困境及其挑战

现实中国的国际安全困境及其挑战■ 江凌飞/文自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种种事态显示,中国与外部关系的紧张程度明显增高,中国日益“被居中”,为各种外力所限制,利益碰撞与摩擦增多,与外部的潜在争议热点也出现了全方位的显性化和紧张化。

一时间,中国好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安全困境。

这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渡过了崛起起飞阶段,进入到崛起磨合阶段。

究其原委,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社会和国际格局正面临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局;中国力量的快速成长越过了国际社会心理承受的临界点;全球化危机中的各种不平衡态势在中国现阶段对外关系上聚焦;霸权国家对中国崛起改变现有国际体系的预期导致对华政策反弹;中国国家利益的诉求和拓展进入到与相关国家的“核心利益交叠区”;中国发展的“不确定性”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导致预防性反应。

对于成长着的中国来说,这不是偶然出现的困境,而是国家崛起、民族振兴必然要跨越的门槛。

此种局面才刚刚开始。

今后五年,中国在国际安全上将面临复杂困境和更多挑战。

国际总体安全环境恶化对中国现代化转型造成不利局面2011年国际社会释放出了强烈的动乱信号。

一是全球持续恶化的经济危机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动叠加发生,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基本盘面严重不稳;二是国际力量对比旧的平衡被打破,权力政治博弈影响大国关系走向的确定性;三是全球性的贫富两极分化加剧,政治极化导致对抗因素显著上升;四是西方国家陷入多重危机,面临体制和结构变革的震荡,并把危机转嫁到发展中地区;五是伊斯兰国家对社会现代性的诉求出现无序化状态,正在酿成地区规模级的持续动乱并严重外溢;六是全球普遍工业化进程推动海洋工业文明时代开启,基于物质资源利益的海上争夺与对抗凸起;七是地球生态持续恶化,各国对自然灾难的社会负荷几近极限,自然危机正向社会危机演化;八是网络传媒的消极作用发酵,网络安全的脆弱性暴露,公民社会利用网络劫持和挑战国家权力的危险性陡增,网络战争与核扩散危险双双升级,并列成为最现实的大规模杀伤性威胁;九是美国霸权稳定体系动摇,影响国际公共物品供给缩减,缺乏管理的国际权力真空地带增多;十是国际公共认知能力严重滞后,国际社会对全球化治理的新情况、新需求准备不足,反应不力,举措失当,国际社会的理性稳定遭致扰乱与破坏。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摘要:国家安全就是国家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国家的威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外部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包含不同的内容,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也发生着变化。

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信息安全随着网络的出现也被提上日程,全球环境变化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字:国家安全国防经济文化信息环境自国家诞生起,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永恒的根本目标。

一、国家安全的发展变化传统安全观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安全单元,以解决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为主要内容,以行使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

这种安全观自主权国家诞生之日起出现,于两极冷战对峙时期为盛。

传统安全观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国家的国际目标是谋取最高权力,国家安全也主要限于军事领域,军事实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手段,国家的军事力量越强大,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也越强。

"冷战" 结束后,世界无论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 ,还是在经济、科技、文化领域,都开始出现许多以往没有的新特征。

后冷战时期,苏联解体,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但是,也使得使世界安全形势变得更为复杂,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形成的暗中较量,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政治、意识形态等领域。

在科技革命继续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在综合国力竞争取代了军备竞赛的新时代 ,科技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随着出现并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成为国家和军队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这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许多新的威胁。

同时,工业社会几百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各种矛盾和遗患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以及能源的过度消耗,各国之间能源的互相争夺,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信息安全、生态安全以及能源安全。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在当今国与国之间互助合作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也发生着变化。

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当前世界下,中国面临着复杂多元、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

中国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和影响力的提升,但也面临着国际格局和国内发展的相互影响、矛盾和冲突。

以下文章将就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进行详细描述。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当前,世界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方面,全球治理体系难以应对世界范围内的诸多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世界走向不稳定化和不可预测性;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地缘政治热点和冲突不断加剧,例如朝鲜核问题、中东地区冲突、乌克兰危机等,这些导致地区治理难度提高,更令定位不精准的全球治理体系难以及时防范和解决地区冲突。

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能源进口国和重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变化中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

首先,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正变得日益强势,这些贸易壁垒不仅会限制中国的出口,还会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和价格上升;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问题,特别是严重污染程度,实在是令中国局势愈加困难;最后,一些地缘政治热点问题影响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利益。

例如,朝鲜半岛问题和南海主权争端,这些问题都对中国的战略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带来了机遇。

由于美国的“退群”和国际责任分担的重构,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因此,中国有机会在全球治理的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增强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

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机遇,对我们来说是极其关键的。

二、国内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且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但是,中国的发展也遭遇了很多挑战和阻碍,如需解决贫困、农村经济转型、城市化、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

因此,中国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面对自身困境,加强内部修复和调整,保持高速增长步伐。

【论文资料】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

【论文资料】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谈谈对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问题的思考一、对当前国际环境的思考我认为当前国际环境的基本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

2、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

3、国际反恐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主义问题仍然严重。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局部动荡十分剧烈。

1、和平与发展是365000时代的主题20世纪可以说打了一个世纪的战争:有人统计,3650天中,只有23天没有战争。

首先是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有一战(一战死了2000万);二战(二战死了9000万);苏美冷战;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

其次是中国境内的战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中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美朝战争;中美越战争;中越战争;中印战争;珍宝岛战争。

最终,人人思安、人人思治、人人思和,迎来了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新局面。

2、局部动荡十分剧烈。

(1)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因战争导致的流血和死人依然存在。

每天有近100人死伤。

2009年1月50000 14日计,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已死亡42242211人。

现在估计可能有近500人。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没有下降,而年年在增加。

(2)三股恶势力蔓延全球:民族矛盾;阿拉伯国家的民族矛盾和仇恨始终未缓和。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矛盾。

(3)宗教问题;恐怖暴力活动。

(4)还有:伊朗的核问题非常尖锐。

朝鲜核实验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老的安全威胁不断,新的安全威胁又上升。

(5)如洗钱、非法移民、难民、诈骗银行、种族冲突、海盗、粮食和能源短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转基因食品、毒品走私、金融危机、电脑病毒、债务危机等问题。

贫富差距加大。

(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与单极的斗争十分激烈。

1、世界多极化趁势十分明显。

冷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美国一极;欧盟一极;俄罗斯一极;阿拉伯国家一极;非洲一极;中国一极。

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

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国际大国竞争、恐怖主义威胁、网络安全风险、境外势力干涉、台独分裂势力挑衅、疫情传播等。

为了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一、国际大国竞争当前,国际上的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大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在面对国家安全的挑战时,我国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

1.合理利用国际舆论,加强国际交流,积极争取各国支持与帮助,增强国际影响力。

2.加强军事准备,提高国防能力,确保国家安全。

3.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依靠市场力量,增强国家竞争力。

二、恐怖主义威胁恐怖主义是全球性的威胁,对于国家安全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我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恐怖主义。

1.加强边境管理,防止恐怖分子进入我国。

2.积极开展反恐斗争,加大打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3.提高警惕,加强危机管理。

三、网络安全风险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应对网络安全威胁,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网络安全。

2.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体系,规范网络行为。

四、境外势力干涉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是世界各国不能容忍的事情。

我国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境外势力干涉,维护国家安全。

1.加强情报侦察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境外势力的干涉行为。

2.加强外交交流,通过外交手段培植友好关系,避免其干涉我国内政。

五、台独分裂势力挑衅台独分裂势力长期以来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分离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安全的一大隐患。

我国应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挑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国家舆论工作,引导社会舆论,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谣言与言论。

3.坚决打击台独分裂势力的分离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六、疫情传播疫情传播对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应对疫情传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疫情预防和控制,保证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当前一个时期是中国和平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和平、发展与合作的世界潮流,多极化、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大趋势都有利于中国的持续发展。

但是也要看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参与度的提高,中国已进入国际社会各领域的深水区,国家安全也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冷静、客观地分析这些困难与压力,并探讨如何化解矛盾乃至化挑战为机遇,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 在传统安全方面,“涉台问题”与“涉藏问题”是对中国主权、领土安全和国内稳定的最现实威胁。

“涉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大业,是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事实说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如不予以坚决反对和遏制,势必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断送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涉藏问题”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的根本利益问题。

西藏分裂分子不仅在海外有达赖这样有影响的政治头面人物,同时得到国际社会某些势力的一定支持。

更应引起我们警惕的是近些年西藏当地发生的武装暴乱事件。

西藏发生武装暴乱的危害性极大,不仅严重破坏当地的生产生活,而且影响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安定,并易招致国际社会对我国人权、民主、民族自治等问题的非议。

2. 在非传统安全方面,以“东突”为主的恐怖主义转向长期化和意识形态化,并加大同外部势力的勾结。

从近十年的情况看,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的“东突”恐怖势力和恐怖分子等进行的各种恐怖活动。

来自公安部的数字显示,最近十几年来,新疆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在中国境内共制造了260多起恐怖事件。

前国际恐怖活动的趋势是“本土化”,即利用本地人在本国发动袭击事件,因此不能排除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势力相互勾结,或反美反西方的国际恐怖组织支持“东突”、“藏独”组织伺机在中国制造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怖袭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的战略危机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环境。

中国当前的安全环境,内忧与外患并存,虽总体稳定,但局部严峻,安全问题趋于复杂且风险加大。

一、中国国内形势
中国新疆及西藏等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伊斯兰极端势力将可能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大患, 并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最高国家利益和国家统一.
“台独”分裂活动是影响中国安全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两岸关系虽出现了某些缓和迹象,但总体严峻的局面没有改变。

台湾问题仍处于可能爆发严重冲突的高危期。

二、中国周边形势
中国是海陆兼备的东方大国。

经济上,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政治上,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定对中国构成诸多严峻挑战。

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从来都是是中国最大的威胁。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担心有朝一日被中国所赶超,丧失其霸主地位,故它千方百计地给中国的发展制造各种障碍,以阻止延缓中国的强大。

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

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中日关系的发展非常重要,日本拥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中日关系友好对大家都有好处,两国关系的友好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但是,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的安全存在着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日本作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

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此外,自近现代以来,东南亚国家部分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针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中国应在认清其来源和性质的基础上设法适应所处的国际环境,战胜压力,捕捉机遇,有效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