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及馆藏文物简介PPT课件
202X 中国风三星堆历史文化介绍 PPT模板
三星堆城墙
根据城墙基础可知,三星堆城墙长度为260米,基础宽度为42米。城墙南侧有壕沟,宽度30~35米,壕沟距地表深2.84米,壕沟深2.4米。城墙上开有两个缺口,形成“三堆”,缺口的年代不会早于明代。因此,三星堆是一条内城墙。一些学者将三星堆说成是祭坛,或直接将三星堆说成土坛,应予纠正。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端地面现存部分长约40米,东南端临马牧河岸缘仅存少许夯土边缘,原城墙分布情况基本依稀可见。根据解剖及调查资料,三星堆城墙残存部分高约6米,顶宽5~7米,底宽40~45米。结构、筑法、体量及城墙内的包含物与东、西、南城墙基本一致,唯顶部宽度不及其它城墙
三星堆重要遗迹
青关山遗址
青关山遗址位于鸭子河南岸的台地上。经考古发掘,发现大型红烧土房屋基址一座。从现场揭露部分推测其平面呈长方形,西北—东南走向,现能观察到的面积约为100平方米。西北—东南列残长50米,宽14米。房基宽0.35~1.5米,均系红烧土夯筑,夹杂大量卵石。基槽宽3~4.5米。推测其修筑方法为先挖基槽,然后夯筑房基。在房基内外两侧(距离房基边缘0.5~1米),均发现成排的檐柱遗迹——红烧土块。红烧土块一般为长方形,长为0.45~0.6米不等,宽0.25~0.35米。两排檐柱之间可能为廊道。由于发掘面积有限且未对其进行解剖,该房屋基址的实际面积、修筑方法、残存高度、进深开间眼下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但如此规模的房屋基址在三星堆遗址中是从未遇到的,其功能已远远超过一般居室的需要。推测其极有可能是宫殿性质的建筑,年代为商代
主讲:xxx 时间:xx年x月x日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三星堆遗址历史文化介绍PPT
三星堆城墙
根据城墙基础可知,三星堆城墙长度为260米,基础宽度为42米。城 墙南侧有壕沟,宽度30~35米,壕沟距地表深2.84米,壕沟深2.4 米。城墙上开有两个缺口,形成“三堆”,缺口的年代不会早于明 代。因此,三星堆是一条内城墙。一些学者将三星堆说成是祭坛,或 直接将三星堆说成土坛,应予纠正。
三星堆遗址历史文化介绍
简洁风三星堆文化宣传介绍
目录
01 遗址简介 02 发掘历程
03 重要遗址 04 历史价值
01
三星堆遗址简介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 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 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 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岸 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2~ 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所出土的大量陶 器、石器、玉器、铜器、金器,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自成一个文化体系,已被中国 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月亮湾城墙
月亮湾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中北部的月亮湾台地东缘,按走向可分南北两段,北段为东北—西南走向,南 段略向东折,基本上呈正南北走向,整条城墙与西城墙北段基本平行。城墙地面现存部分总长约650米,顶 宽约20米左右,高2.4~5米。
祭祀坑
著名的一、二号祭祀坑位于三星堆城墙东南50余米,两坑相距25米,是三星堆遗址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 一。两坑坑室走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走向,坑口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坑壁整齐,填土经夯打。 一号坑坑口长4.5~4.64米,宽3.3~3.48米,深 1.46~1.64米,坑口三面各有一条宽约1米,长0.34 (残)~3.85米的坑道,呈对称布局向外延伸。二号坑不带坑道,坑口长5.3米,宽 2.2~2.3米,深1.4~ 1.68米。
走进三星堆ppt
珍贵的文物
人首鸟身像
高12厘米,二号祭祀坑出土,这件人首 鸟身像原铸于小型铜神树树枝端部。该像为 平头顶,头戴頍,面带面罩,脸形方正,大 耳高鼻,其双眼呈外凸状,与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具眼球 造型相类似。其鸟身较短,参考与之造型完 全相同的同树另一枝枝端人首鸟身像,可知 该像现残断的双翼原当呈宽展状,尾羽构型 亦当为分叉相上下卷曲状。
珍贵的文物
青铜人面具
脸方正。长刀眉,三角形立眼。长 方耳。耳垂穿孔。蒜头鼻,高鼻梁直达 额中两眉间。阔口,闭唇,颐方圆。眉 梢末端各有一方孔。
青铜纵目面具
高0.645米,宽1.38米,眼睛呈柱状 向外凸。一双雕有纹饰的耳朵向两侧充 分展开,造型雄奇,威严四仪,为世界 上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青铜面具。
古人有“以上为尊”、“居中为尊”的 说法。人首鸟身像出现在铜神树树枝端部与 铜神坛顶部正中,显然具有神圣的象征意义。 可以肯定的是这尊造像当是古蜀先民诸神崇 拜中的主神。
珍贵的文物
铜鸡
铜鸡长11.7、通高14.2厘米,铜鸡铸立 于“门”字形方座上。器座下端残缺,铜鸡 或许原是某件器物的端部造型,其尾羽丰满, 引颈仰首,气宇轩昂,冠、眼、喙、爪、羽 毛等刻画工细不苟,神形兼备,这件雄鸡的 造型意蕴似表现了其在引吭高歌、呼唤日出, 带给人间无限光明的象征意义。
三星堆这一切的未解之谜都还等待着被我们去挖掘去探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 3000多年的古蜀文明,解开过去的秘密!
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古工作。
已出土的文物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 百件青铜器。
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 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盘等。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详细讲解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详细讲解三星堆博物馆是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旁的一座博物馆,建于1997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的展览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米,共展示了三星堆遗址的文物1500余件,涵盖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多种类型。
三星堆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分为三个展厅:历史展厅、文化展厅和艺术展厅。
历史展厅主要介绍了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历程和该遗址的历史背景。
通过精美的模型、图文资料以及相关实物展示,观众可以了解到三星堆遗址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三星堆文化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渊源。
文化展厅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重点展览区域,通过展示大量精美的文物,向观众展现了三星堆人独特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三星堆人的面具,这些以青铜制成的面具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形象生动。
面具是三星堆文化最具标志性的文物之一,也是研究三星堆文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除了面具,文化展厅还展示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展现了三星堆人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
艺术展厅则主要以三星堆文化的艺术作品为主题,展示了三星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造力。
这些艺术作品包括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玉器的雕刻技艺以及陶器的制作艺术等。
在这里,观众可以欣赏到千年古老的艺术作品,领略到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展览室,三星堆博物馆还设有多个教育功能的区域。
比如,博物馆设有讲解员讲解服务,观众可以通过讲解员的引导,更深入地了解三星堆文化和各个展品的背后故事。
此外,博物馆还有专门的教育活动区域,举办各种趣味互动活动,让观众在参观中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获得乐趣和启发。
总之,三星堆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三星堆文物的地方,也是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通过观赏展品、聆听讲解,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感受到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高对历史的认识和传统文化的重视。
这样的体验将对观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行为和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星堆文化宣传介绍PPT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重700多克,上有刻划的人头、鱼鸟纹饰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2厘米,重逾180千克,被称为铜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高64.5厘米,两耳间相距138.5厘米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铜人头像,面具。达50多件
谢谢你的观看
月亮湾城墙
月亮湾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中北部的月亮湾台地东缘,按走向可分南北两段,北段为东北—西南走向,南段略向东折,基本上呈正南北走向,整条城墙与西城墙北段基本平行。城墙地面现存部分总长约650米,顶宽约20米左右,高2.4~5米。北端底宽约30~45米,中段有拐折,夹角为148度,北端为32度,南端成正南北走向。城墙南段较高,被农耕平整较甚,宽度达80米。城墙东(外)侧有壕沟,壕沟宽度40~55米。在发掘的断面处,壕沟距地表深3.5米,壕沟沟口距沟底深2.95米。
三星堆重要遗迹
仁胜村墓地
仁胜村墓地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西城墙外)的仁胜村,系首次在三星堆遗址发现成片分布的公共墓地,也是首次在古城以外发现重要文化遗迹。仅在约900平方米的范围内就发掘29座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和狭长形竖穴土坑墓葬。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墓向基本一致,墓室加工较为考究,绝大多数墓葬有一具人骨架,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共有17座墓葬出土有玉器、石器、陶器、象牙等几类随葬品,其中玉石器大多是三星堆遗址首次发现的新器形,如玉锥形器、玉牙璧形器、玉泡形器、黑曜石珠等,其中玉牙璧形器极为罕见,玉锥形器则明显地具有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风格,引人瞩目。另有1件玉牙璧形器表面钻有9个圆孔,可能与古代占卜术有关。学者认为这29座墓葬的下葬年代基本一致,约相当于中原的夏王朝时期。仁胜村墓地的发现,对于进一步摸清三星堆古城的布局,了解三星堆文化的丧葬习俗及占卜礼仪,以及与其它地区考古学文化的联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星堆博物馆及馆藏文物简介PPT课件
1
•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 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 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 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 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
如烟海 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
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
2
•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 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古蜀国各种工具和器物, 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三星堆博物馆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 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11公里处的三星村鸭 子河畔。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 究和社会教育等多种职能为一体,采用现代化科 学手段实施管理。这里不仅是学习古蜀历史的基 地,古蜀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中心, 而且还将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又一新的旅游胜地。
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
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
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
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
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
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
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
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
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 奇异诡谲
(jue2)的青铜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
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
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
的边璋(zhang1)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
三星堆遗址历史文化介绍PPT
祭祀坑
二号坑共出土各类遗物6095件(合残片和残件可识别出的个体),其中青铜制品736件,黄金制品61件(片), 玉器 486件,石器15件,绿松石3件,象牙67件,象牙珠120件,象牙器4件,虎牙3件,海贝4600枚。 两坑出土器物的种类,除部分中原地区夏商时期常见的青铜容器、玉石器和巴蜀文化遗址常见的陶器外,大多是 过去从未发现过的新器物,如青铜群像、青铜神树群、青铜太阳形器、青铜眼形器、金杖、金面罩等。它们的发 现,对研究中国巴蜀地区青铜时代的历史提供了罕见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青铜艺术和文化史上的一些重要空 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商代四川盆地社会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必将引起人们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早期发 展历程的重新审视,在中国考古学研究课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星堆遗址历史文化介绍
简洁风三星堆文化宣传介绍
目录
01 遗址简介 02 发掘历程
03 重要遗址 04 历史价值
01
三星堆遗址简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南距 四川省省会成都40公里,东距广汉市区7公里,是一座由众 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考古学家将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分为四期,其中一期为早期 堆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 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 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 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02
三星堆发掘历程
偶然发现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 的一坑玉石器。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 州发掘简报》。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 掘就长期停滞
最新三星堆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三星堆遗址
引语: 夏朝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尚且不是信史, 距今也只有约4000年的历史;信史中第一个王朝 商朝的历史距今也只有3600年。这,对于中国作 为文明古国的形象无疑是不大相称的。而三星堆, 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将我们的历史向 前推到了4800年前,而它自己只不过是默默地躺 在富饶的四川盆地,默默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灵魂 的滥觞……因此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不 是因为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夏、商、 周,而是因为我们有三星堆。”
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 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 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以及神秘性和唯 一性的特点,使三星堆古遗址成为极具开发价值和市 场竞争力的旅游资源。
三星堆的命名
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 名
剪刀
天平
小镊子
10mml离心管/试管 离心机
试管架
恒温水浴箱
95%氧气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
0.4%戊巴比妥钠溶液 玻棒
【实验对象】
小白鼠
【肝损伤模型】
硫代乙酰胺(TAA) 其原理是TAA入肝后延长肝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川三星堆遗址》课件
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南北长1600米、东西宽750米、残高4-8米的城墙遗址,是蜀国古 代城市防御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城墙采用土夯筑而成,结构坚实,对研究蜀国古代城市 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04
三星堆遗址的研究与价值
研究现状
考古发掘
自1986年以来,三星堆遗 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 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和遗 迹。
1986年的重大发现
两个祭祀坑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 的文物,包括青铜面具、神树和象牙 等。
四川省博物馆组织了首次发掘,发现 了大量青铜器和陶器。
发掘历程
1934-1937年的初步发掘
01
四川省博物馆组织了三次发掘,发现了房屋、墓葬和祭祀区等
遗迹。
1986-1997年的大规模发掘
0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了多次发掘,发现了多个祭祀坑和
与国际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三星堆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
拓展利用领域
在现有利用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 利用领域,如影视拍摄、主题活动等,提
高三星堆遗址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数字化保护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三星堆遗址进行数 字化保护,建立数字博物馆和虚拟展览, 提高保护和展示水平。
建筑遗迹。
2001-2007年的再次发掘
03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新的祭祀区和
建筑遗迹。
重要发现
01
02
03
珍贵的青铜器
包括大型青铜面具、神树 和青铜神像等,这些文物 代表了当时高度发达的青 铜文化。
精美的玉石器
发现了大量的玉石器,包 括玉璧、玉圭和玉环等, 这些文物显示了当时精湛 的玉石加工技术。
三星堆历史文化简介PPT背景模版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大气国潮风三星堆文化宣传介绍PPT
古蜀文化
第四章节
三星堆历史价值
目 录
第三章节
三星堆重要遗迹
第二章节
月亮湾城墙
月亮湾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中北部的月亮湾台地东缘,按走向可分南北两段,北段为东北—西南走向,南段略向东折,基本上呈正南北走向,整条城墙与西城墙北段基本平行。城墙地面现存部分总长约650米,顶宽约20米左右,高2.4~5米。北端底宽约30~45米,中段有拐折,夹角为148度,北端为32度,南端成正南北走向。城墙南段较高,被农耕平整较甚,宽度达80米。城墙东(外)侧有壕沟,壕沟宽度40~55米。在发掘的断面处,壕沟距地表深3.5米,壕沟沟口距沟底深2.95米。
西城墙
西城墙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部鸭子河与马牧河之间的高台地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地面现存部分总长约600米,顶宽约 10~30米,底宽约35~50米,高约3~6米。在城墙的中部和北部各有一宽约20余米的缺口,将西城墙分为北、中、南3段,其中中段南端在缺口处向东拐折延伸约40米,与中段北段略成垂直相接。根据局部试掘情况结合从北端鸭子河和南端马牧河冲刷暴露出的城墙剖面及夯土内包含物分析,西城墙的结构、体量、夯筑方法和年代与南城墙及东城墙相近。
三星堆遗址简介
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的古蜀文化(共8张PPT)
玉凿,分为方形抹脚和细长两种,多 用来祭祀神灵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青铜神鸟像---神圣的象征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玉凿,分为方形抹脚和细长两种,多用来祭祀神灵 三星堆的青铜面具是古代科技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古代人们以铜贝为交换物质的工具,这串铜贝是至今最完整的一串 玉凿,分为方形抹脚和细长两种,多用来祭祀神灵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青铜神鸟像---神圣的象征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三星堆的古蜀文化
金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贵
玉石项链——美丽的象征
玉凿,分为方形抹脚和细长两种,多用来祭祀神灵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玉凿,分为方形抹脚和细长两种,多用来祭祀神灵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玉石项链——美丽的象征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古蜀酒器呈三角状,韵味十足 玉凿,分为方形抹脚和细长两种,多用来祭祀神灵 玉凿,分为方形抹脚和细长两种,多用来祭祀神灵 玉石项链——美丽的象征 古代人们以铜贝为交换物质的工具,这串铜贝是至今最完整的一串 古蜀酒器呈三角状,韵味十足 古人称玉器为“六器”,玉之用,天地四方,无所不包
古蜀酒器呈三角状,韵味十足
沉
睡
数
千
年
,
一
醒
青铜神鸟像---神圣的象征
惊 天
下
三星堆的青铜面具是古代科技与艺术完 美的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 奇异诡谲
(jue2)的青铜器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
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
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
的边璋(zhang1)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
-
1
•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 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 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 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 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
如烟海 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
水牛头、鹿、鲶鱼等。
-
7
• 器形高大、造型生动、结构复杂
是三星堆青铜器重要特点。二号
祭祀坑中出土的立人像高达2.62
米,重180多公斤,人像头戴兽面
形高冠,身着衣服三层,最外层
衣服近似“燕尾服”,两臂平抬,
两手呈持物献祭状。这样高大的
青铜铸像在商代青铜文明中是独
一无二的。同坑出土的大型兽面
具宽138厘米,重80多公斤,造
• 古蜀人为什么如此重视刻画眼睛?铜面具眼睛瞳孔部分为 什么要作圆柱状呢?原来,这与古蜀人崇拜祖先有关。前 面提到,《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从,其目纵,始称 王”,其墓葬称为“纵目人冢”。据学者研究,所谓“纵 目”,即是指这种铜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圆柱,三星堆出土 的突目铜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蚕丛的神像。
-
4
•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南兴镇,遗址分布 范围达12平方公里。是四川境内目前所 知一处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 涵最为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 的发现纯属偶然,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研究却数十年持续不断。经考古发掘证实,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 续时间近2000年,该遗址从新石器时代 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曾为古蜀国都 邑所在地,其影响之大、价值之高,堪称 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遗址考古的重大发 现,揭开了川西平原早期蜀国的面纱,将 蜀国的历史推前了两千多年,填补了中国 考古学、青铜文化、青铜艺术史上的诸多 空白。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型极度夸张,方形的脸看起来似
人非人,似兽非兽,角尺形的大
耳高耸,长长的眼球向外凸出,
其面容十分狰狞、怪诞,可谓青
铜艺术中的极品。青铜神树高384
厘米,树上九枝,枝上立鸟栖息,
枝下硕果勾垂,树杆旁有一龙援
树而下,十分生动、神秘,它把
有关古代扶桑神话形象具体地反
映出来了。
-
8
•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现人“眼睛”的文 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文物本身珍贵、奇特,如一件 大面具,眼球极度夸张,瞳孔部分呈圆柱状向前突出,长 达16.5厘米。又如此件突目铜面具,双目突出的圆柱长9 厘米。此外,还有数十对“眼形铜饰件”,包括菱形、勾 云形、圆泡形等十多种形式,周边均有榫孔,可以组装或 单独悬挂、举奉,表现了对眼睛特有的重视。
-
9
• 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 杖上;出土时尚见金皮内残留的炭化木渣。 金杖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 金杖上端有46 cm长的平雕纹饰图案,内容
为鱼、鸟、人物等。其内涵尚待深入探讨。
-
10
• 耳、眼采用嵌铸法铸造。方颐,倒八字形刀眉,眼球呈
圆筒状向前伸出约16厘米。鹰钩鼻,鼻翼呈旋涡状,阔
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
2
• 三星堆因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 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大量古蜀国各种工具和器物, 在世界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现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三星堆博物馆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 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11公里处的三星村鸭 子河畔。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 究和社会教育等多种职能为一体,采用现代化科 学手段实施管理。这里不仅是学习古蜀历史的基 地,古蜀文化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的中心, 而且还将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又一新的旅游胜地。
口,口缝深长,舌尖外露,下颌略向前伸。大兽耳向两
-
5
•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
角。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dian4)基,1997年10月落 成开放。主馆面积7000平方米,同类别的展厅,馆内
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展线长逾800米,以《古城古国古 蜀文化陈列》为主体内容,全面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 一、二号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陶器、玉器、骨器、金器
和青铜器等上千件珍贵文物。 陈列充分运用各种现代表 现手法,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力求在内容设计和艺术形 式有所突破和创新,旨在使三星堆这一大批精华荟萃的文 化瑰宝在博物馆这座神秘梦幻般的艺术殿堂得到充分的展 示,文物内涵得到更深的发掘,从而使更多的观众熟悉中
华历史,热爱中国文物。
-
6
•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铜器、金器、玉
-
3
• 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下撒下了三把土,落在了广汉的湔江 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堆,犹如一条直线上 分布的三颗金星,故称三星堆。与三星堆隔河相望,为一 处高出周围的弧形台地月亮湾,月亮湾曾有一 颗高大的马桑树,虬(qiu2)枝怒放, 玉树临风,被称之为婆罗树, 月夜此地别有一种清幽神秘, 形成闻名遐迩的汉州八景之一的 “三星伴月一婆罗”。现在考古发 掘确认:三堆土实际是这个千年 古都的南城墙,城墙上有两个缺口, 因年代久远,城墙坍塌剥蚀而成。 三星堆的实体已在7.80年代烧砖瓦 的热潮中夷为平地。而仅存的半 个堆也是在1986年砖厂取土中发 现两个祭祀后停止挖土才保存下来。
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铜器。其中,
一号坑出土青铜器的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
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
戈、环、戚形方孔璧、龙虎尊、羊尊、瓿、器盖、
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大型青铜立人像、
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
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
挂饰、铜戈、铜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