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人口和城市常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练习
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考点分析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考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TU NAN DIAN突难点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人口迁移的影响(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迁出地的影响(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4)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
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知识扩展]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3)从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4)从具体方面分析,如下表:WU DIAN LI悟典例(2018·江苏卷)下图为“某国2017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C)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2)该国最可能位于(B)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思维过程】设问信息:1.造成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原因;2.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特征。
调动知识:人口的增长、人口迁移。
MING KAO XIANG明考向考向一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2018·四川泸州模拟)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
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B)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未来迁入人口回流规模最大的省区是(C)A.北京B.上海C.广东D.安徽(3)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第(1)题,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工人的工资水平越高,所受教育的条件越高,因此会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而且人口在迁移时多选择距离较近的发达城市;相应城市的房价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较小。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人口城市与交通高频考点2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课件

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 B.经济活力欠佳
C.环境污染严重
D.交通拥堵
解析:第 1 题,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人口数量增
加,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大,就业
机会多,而且工资水平较高,吸引人才前往,并能留住人
才,①对。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
能够留得住人才,⑤对;同时,相对宽松的落户政策,更
文化 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 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 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发达
(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城市是一个 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 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工业 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
大量非欧盟籍劳动力迁入,可以降低欧盟地区平均年龄, 减缓欧盟地区老龄化进程,B 正确;欧盟地区每年 GDP 总量缓慢增长,非欧盟籍人口大量迁入,可以缓解劳动力 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增长,使得人均收入升高,C 错误; 欧盟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而且欧盟籍人口 老龄化严重,需要大量劳动力,不会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 D 错误。故选 B。
引大量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 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所 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 A 正确。交通、文化、教育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 是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提示内容,故 B、C、D 错误。
答案:1.B 2.C 3.A
4.(2019·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1995 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2.与 1995 年相比,2010 年美国本土人口( )
高频考点02人口迁移及其影响-【高考调研】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讲练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2)B
解析:(2)根据题意,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是因为国家“三农”政策利好,外出 务工人数开始减少,①正确。出生人口变化并不会迅速影响到外出务工人数,②错误。2008年国 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业受到影响,外出务工人数开始有所下降,③正确。第二、三产业产值 比重应该是有所上升的,尤其是我国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应该是持续上升,④错误。故选B
●角度二 运用统计图表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例2】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而常住人口则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达到一 定时间的人口。下表是我国某市2012~2017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3.该市最可能为( B )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根据表格可知,该市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大约1 000万,可以推测该城市对外来人口 的吸引力很大,进一步推断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各选项中上海的经济是最发达的,对人口的吸引力是最 大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第4题,常住人口的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人口大量迁入导致的,所以常住人 口增速变缓也主要与人口迁入变少有关,而与死亡率、出生率关系不大,故A错误。根据表格显示,可知, 该市户籍人口一直在增加,故B错误。近些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快,就业机会增多,使得劳动 力输出省份的人口输出量减少,进而导致该市常住人口增速变缓,故C正确。我国没有严格限制人口流动 的政策,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训练及答案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根据迁移的原因和方向,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内部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和城市人口迁移。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内部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其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
内部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居地可能出现人口流失、劳动力减少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人口过剩、社会压力增加等挑战。
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家边界进行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
国际人口迁移对原居地和目的地的影响巨大。
原居地可能面临人口流失、人才流失等问题,而目的地可能面临社会多元化、经济发展等机会与挑战。
城市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城市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
主要原因包括就业机会、教育资源、医疗条件、社交环境等。
城市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都有着重要影响。
农村地区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城市地区可能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
相关专题训练题及答案1. 内部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教育资源、自然环境等)2. 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 经济因素、战争与冲突、政治迫害、自然灾害等)3. 城市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哪些?(答案: 农村地区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城市地区面临人口过剩、城市扩张等挑战)结论人口迁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了解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对于理解地理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高考地理人口迁移专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和思路。
2019版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人口和城市常考点二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8.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 √
B.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C.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
D.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北京市 2016 年常住外来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15.1 万人,这是 18 年来首
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
C.农村劳动力剩余
1 2 3 4 5 6 7 8
D.农民经济条件改善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解析
答案
2.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要
A.严格禁止农民进城
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
1 2 3 4 5 6 7 8
B.转化农民的生活方式
D.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
次出现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情况。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2016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
C.环境
B.交通
D.政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0.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北京
A.外迁第二产业
C.促进产业升级
B.疏解非首都职能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高中地理人口迁移类型、原因、影响!含例题~

一、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原因人口迁移的分类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变化和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如国际难民、永久性移民和外籍工人)和国内人口迁移(招生、分配等)。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原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特别提醒】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适应、控制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是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来好的生活条件,文化联系;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更多的就业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2)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2)影响人口年龄结构(3)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4)改变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而影响人口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地理分布(5)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促进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6)促进了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例1、图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
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中国 ②美国 ③俄罗斯 ④拉丁美洲B. ①中国 ②俄罗斯 ③美国 ④拉丁美洲C. ①拉丁美洲 ②中国 ③俄罗斯 ④美国D. ①中国 ②拉丁美洲 ③俄罗斯 ④美国01 答案解析解析:本题以四幅简单的人口迁移方向图切入,隐形考查人口迁移的类型、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状况等知识,结合世界地理和世界近现代史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二)人口迁移(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人口迁移一、选择题2018年3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几乎同时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
下图为“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推力是()A.生活成本低B.发展空间小C.广阔的发展空间D.超高的房价2.“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B.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C.保护生态环境D.促进经济发展解析:1。
B 2。
D 第1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
中小城市中生活成本低、物质回报实惠、安稳的生活属于人口迁入一线城市的阻力,发展空间小属于推力,A错误,B正确;一线城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属于拉力,而超高的房价属于阻力,C、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第2题,“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大多数属于技术人才的迁移,人才的迁入会促进迁入地的科技实力增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D正确.故答案选D项。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
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
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题。
3.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C 与上海市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目前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①④说法错误;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就会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的大量迁入,因此②③说法正确.故选C项。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1-2人口迁移练习

材料一:我国每隔五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示意图(包括预测)
材料二:“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是什么?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说出影响材料二现象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候鸟式”养老对迁入地的影响。
A.东部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寒冷B.东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西部地区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小D.俄罗斯鼓励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
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是经济原因引起的B.是自然生态因素决定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下图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C.从北美迁往欧洲D.从欧洲迁往非洲
11.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北美洲、大洋洲B.北美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D.欧洲、非洲
乡村振兴是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着眼于我国当下国情与未来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保障乡村充分发展,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下图示意广东省农村人口变化与宅基地利用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读“2013年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伏尔加沿岸区人口迁移数量大于西北区
B.中央区人口迁入数和迁出数都是最多的
C.东部地区的人口都迁入中央区和西北区
D.东部地区以人口迁出为主,西部地区以人口迁入为主
6.引起俄罗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12.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七人口和城市常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练习
(2)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宗教
(3)政治因素
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2.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入地的影响:①增加劳动力;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2)对迁出地的影响: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④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
(2018·陕西模拟)2018年“两会”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中提出成立农业农村部,这一举措将会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下图是“我国
农村‘空心化’的成因与演进机制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农村空心化出现关联性最小的是( ) A.第一产业效益低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C.农村劳动力剩余D.农民经济条件改善2.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要( )
A.严格禁止农民进城B.转化农民的生活方式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D.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
答案 1.B 2.C
解析第1题,第一产业效益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促进了农村空心化的出现;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在村外建房,也促使农村空心化;与空心化关联性最小的是第一产业产值下降,产值并没有减少,只是相
对第二、三产业较少,效益低,选B。
第2题,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采取严禁农民进城是不现实的,A错;农村空心化与农民生活方式无关,B 错。
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使得一些房屋闲置并废弃,占用土地,使第一产业效益降低,应加强宅基地管理,C对。
发展劳动集约型农业,无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会加剧空心化现象,D 错。
故选C。
下图为“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增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城市劳动人口数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2018~2022年,农村劳动人口数量多于城市
B.2002~2026年,城市劳动人口不断减少C.2026年我国城市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2028年后,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4.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化可能会造成的影响是( )
A.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 B.城市服务业逐渐衰退
C.我国粮食产量下降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答案 3.D 4.A
解析第3题,有比值无基数,无法判断农村劳动人口数量是否多于城市,A错误;2002~2026年,城市劳动人口增量为正值,说明城市劳动人口不断增加,B错误;我国城市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值时应该是2032年,C错误;2028年后,我国城乡劳动人口增量始终为负值,故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正确。
故选D。
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会直接导致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目前我国城市积
极发展服务业,农村劳动力减少不会导致城市服务业衰退;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粮食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在减弱,农村劳动力减少不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农村劳动力减少与逆城市化现象关系不大。
故选A。
(2018·山东枣庄模拟)下图为“2011~2015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变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2011年苏州市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迁出数量激增
C.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众多
6.2011年后苏州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持续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有效调控房价的上涨
B.户籍管理制度趋严
C.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D.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答案 5.D 6.C
(2018·广东模拟)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2015年减少了171万人,这是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连续第二年下降,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
据此完成7~8题。
7.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B.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落户
C.极端自然灾害频发
D.地区间发展差距缩小
8.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市人口增长率上升
B.城市服务功能增强
C.农村的留守问题得到解决
D.城市的公共服务需求减少
答案7.B 8.A
北京市2016年常住外来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5.1万人,这是18年来首次出现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情况。
据此完成9~10题。
9.影响2016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B.交通
C.环境D.政策
10.外来常住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北京( ) A.外迁第二产业B.疏解非首都职能
C.促进产业升级D.缓解人口老龄化
答案9.D 10.B
(2018·西宁模拟)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11~13题。
1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1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1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答案11.B 12.A 13.C
解析第11题,由材料可知,随着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城归”返乡创业,给家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很多现实影响,因此“城归”返乡创业的出现与国家优惠政策实
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有关,所以B正确。
第12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因此他们可以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使得乡村人口红利升级,所以A正确。
第13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农村老年人口占比上升,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首先带来的,所以C正确。
(2018·兰州模拟)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我国劳动力流动情况。
读图完成14~16题。
14.201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
A.东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B.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C.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15.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县内经济差异变大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小④省际经济差异变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教育水平的差异
C.区域经济的差异
D.居住环境的差异
答案14.B 15.D 16.C
17.(2018·湖北咸宁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
下图是第六次人口统计中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分析人口迁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主要原因。
(2)分析河南在北京、上海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随着人口大量迁入,对北京、上海、广州的
影响有哪些?
答案(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
(2)河南距京沪的距离均较近;河南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人口迁入促进了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18.(2018·北京东城区模拟)易地搬迁扶贫是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
四川凉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国家贫困县,占全省总数的1/3,贫困地区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68.9%。
2018年凉山州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17万人。
据此回答问题。
分析凉山州实施易地搬迁扶贫的主要原因。
答案地形崎岖,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政府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