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香菱学诗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香菱学诗课件 新人教版
背景链接
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 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 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 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 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 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 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香菱跟黛玉学作诗。
2、自由朗读课文,概述香菱学诗的三个 过程。
拜师: 拜黛玉为师,黛玉指导她读诗。
香菱读诗后,与众人谈读诗体会。
香菱在黛玉的指导下,苦心作诗。
深层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香菱学诗的专心?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 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如此茶饭 无心,坐卧不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 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至三更以后上床卧 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 芹溪、芹圃。祖籍今辽宁省辽阳市。曹雪芹 约于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开始写作《石头 记》,后来雪芹贫病交迫,乾隆二十七年壬 午(1762年)又殇子,禁不起丧子之痛,此年 除夕(1763年2月12日)雪芹病逝,终年虚岁 48岁。
曹雪芹生于荣华,中经巨变,历尽沧桑, 于世态体味甚深,而又博学通识,才华富赡, 胸多波澜,笔无滞碍,才得成此绝世之作。
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之称,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
现实主义的高峰。
《红楼梦》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 其中称得上典型的也有数十人。如贾宝 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 袭人、史湘云、妙玉、贾母、刘姥姥等 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 香菱学诗课件 新人教版
美文悦读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 (shén me)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shén me)吃的,什么(shén me)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 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 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5.语段开头是写王熙凤的出场,她的出场有什么(shén me)特点?作者 这样写的用意主未要见是其什人么,先(s闻hé其n声m。e)?(4分) (1)出场特点: 表现(biǎoxiàn)了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 (2)写作用意: 位。
第十一页,共14页。
美文悦读
6.文中画线部分表现(biǎoxiàn)了王熙凤的哪些特征?(5分)
应玚( yán)g
颦儿( )
pín
nì( )烦
胡zh腻ōu( )
蘅芜苑( hé)ng
画zēnɡ( )
缯
笑吟吟( )
怕臊( )yín
三mèi( 诌)
暧( )sào
昧
ài
墟里( xū)
鳏鳏(
)
guān
揣mó( )
摩
暖香坞( )
wù
第五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共14页。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B )(5分) A.自嚗自弃 坐卧不定 地灵人杰 B.聪明伶俐 诸事(zhū shì)不顾 有理有情 C.嘟嘟浓浓 茶饭无心 呆头呆脑 D.挖心搜胆 精血城聚 忙忙碌碌
第八页,共14页。
美文悦读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 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 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 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 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 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dàhóng)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 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 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九年级语文上册 20 香菱学诗1 新人教版
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 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 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 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 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 “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 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 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 的贾、王、史、薛四 大家族的兴衰史,反 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 阔的社会现实。
香 菱 学 诗
曹 雪 芹
导入:
•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 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 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
云:
•
根并荷花一茎香,
•
平生遭际实堪伤。
•
自从两地生孤木,
•
致使香魂返故乡。
• 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 香菱。
目标:
• 1.介绍曹雪芹与《红楼梦》。 • 2、整体感知课文。 • 3、划分段落
2、《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 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 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 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 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 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 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 薛宝钗、晴雯、王熙风、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 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其中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 贾巧姐、李纨、秦可卿称为金陵十二钗。
【香菱形象分析】
• 默读课文, • [思考]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香菱学诗的专心?
从那里可以看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找 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 加以分析。并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 法?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
精品九年级语文上册20香菱学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精品ppt课件
3.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请用自己的话进 行概括。
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她热 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宽大的襟怀。
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 的深厚!
5.结合香菱的三首咏月诗及其赏析,说说香菱学诗成功的
原因是什么?
第一首
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1.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 2.诗中“月挂”“玉镜”“冰
盘”等,词藻陈腐。
珍珠帘外挂冰盘。 3.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
良宵何用烧银烛,
晴彩辉煌映画栏。
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1.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讴歌这个钟灵毓秀的薄命女子,而她的境遇着实让人
同情, 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无情扼杀。 2.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
首先,要多读。诵读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 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我 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 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不怕失败,大胆 创作,敢于想像。
1.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 月相关。
2.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 致。
3.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 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 感。
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1.刻苦好学,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写 诗上,执著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2.她的天资好,有较高的领悟力。 3.得到黛玉这个好老师的正确指点。 4.大观园优雅、温暖的环境,使香 菱的聪明才智得以展现。
九年级语文上册20+香菱学诗教案+新人教版
香菱学诗教师寄语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
2.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3.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4.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教学难点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助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1. 温故知新展示收集的资料:①关于《红楼梦》②关于曹雪芹③关于香菱2.探索新知①字音王摩诘应瑒颦儿诲人不倦香榭鳏鳏沁芳亭怔怔②释义起承转合:不以词害意:地灵人杰:穿凿:诲人不倦:③文学知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名,字,号,代家。
二、互助探究1.互助学习①大声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粗知文章大意。
(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②疏通文意,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
(逐段疏通,学生提问不理解的词语义,小组内及小组间解答,师帮助,生在书上或讲学稿上做好记录,以便积累。
)三、2.合作探究学生利用圈点勾画法,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三、分层提高1.分层练习1、请拿出你的阅读笔记,说说你眼中的香菱。
2、在学生分析人物的同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明晰: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2.交流提高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香菱的学诗经历中,你有何所获?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语文学习呢?。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香菱学诗》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香菱学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和方法。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学习并运用本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诗歌的情感。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和方法。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香菱学诗的心理变化过程。
诗歌鉴赏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香菱学诗的画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香菱学诗的过程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是什么?”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克服的?”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汇报内容包括:香菱学诗的过程、方法、心理变化等。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借鉴,完善自己的答案。
4.课堂讲解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讲解,重点分析香菱学诗的心理变化过程。
讲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把握诗歌主题、分析诗歌结构、品味诗歌语言等。
5.课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
学生展示自己的鉴赏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香菱学诗的心得体会。
2.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练习,下周上课时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失败与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
《香菱学诗》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感知香菱形象,体会人物的悲剧命运及作者对人物的情感。
2、方法与过程:通过课堂研讨与学生讨论深入理解文本。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把握及作者情感品味。
教学难点:作者的创作意图,小说的主题思想。
课前准备:1、搜集《红楼梦》相关资料,理清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了解香菱身世。
2、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并提出自己对人物把握方面的质疑。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个人,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铸就成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文学巨著,这个人就是:曹雪芹;这部巨著就是:《红楼梦》。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生:宝玉、黛玉、宝钗……看来同学们对《红楼梦》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红楼梦》里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美丽的女子形象。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女子,她只是书中一个次要人物,但作者也把她塑造得光彩照人。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走进《香菱学诗》,走进香菱的内心世界。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假如在标题中添进一个字,来形容香菱学诗的状态,你觉得应填什么字?香菱学诗生:苦、乐、善、喜、痴……作者曹雪芹会怎么填?板书: 苦出示该回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三、品读课文:抓关键词句品读香菱形象。
过渡:读书只停留在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的巨著,下面我们来具体品一品香菱刻苦学诗的情景,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走进文本呢?(出示)曹雪芹在开篇写道: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这里的“按”就是探究。
对于香菱我们有个大概的感受是绝对不够的,我们必须去仔细体会人物形象。
请找出小说哪里描摹出香菱“苦学诗”?1、重点寻找一两处细节,同桌交流。
(约4分钟)2、全班交流,师点评,期间插入朗读品味。
预设:(体现刻苦学诗的细节)①“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0.香菱学诗 课件
首句“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 是莲根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 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 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
“自从两地生孤木”的“两 地 生孤木”寓一个“桂”字, 点出夏金桂的名字。
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 指的是死亡,暗示香菱被夏金 桂虐待致死。
• 讨论交流:
• 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 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
题?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 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 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 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 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 度。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 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 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 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 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 2、聚焦侧面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丰满、 生动。
❖ 3、请同学们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 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香菱学诗的态度对 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 写作上有哪些启示?
乐于学习,勤学多问。
专心致志,废寝忘食。
敢于实践,不怕失败。
•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 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 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 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道 理。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 思考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香菱学诗》课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香菱学诗》课文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
你可不许腻烦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说,便命紫娟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又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
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香菱学诗》课件 新人教版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忆红楼,怨梦里红楼若梦; 思红颜,叹烟中红颜如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只见得满目残红,只听得悲歌如泣! 歌毕,剧终。 梦一场,
怎一个愁字了得!
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 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 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脂砚斋评香菱
甄英莲——香菱——秋菱
真应怜
相怜
求怜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 何缘不使永团圆。
他,外号“呆霸王”。幼年 丧父,寡母纵容溺爱,终日斗鸡 走马,游山玩水。
根据自己的理解,你对香菱的 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初作:
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 用语直露,堆砌词藻,没 珍珠帘外挂冰盘。 真情实感。 良宵何用烧银烛, ——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 晴彩辉煌映画栏。 出来。
再作:
非银非水映窗寒, 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 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 恍若轻霜抹玉栏。好:能用比喻,情景烘托。 梦醒西楼人迹绝,不足:用词陈旧,有些跑题。 余容犹可隔帘看。
三作: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 缘何不使永团圆。
典雅含蓄, 意趣真切 ——离别、孤独 思乡、自伤身世
忆红楼,怨梦里红楼若梦; 思红颜,叹烟中红颜如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只见得满目残红,只听得悲歌如泣! 歌毕,剧终。 梦一场,怎一个愁字了得!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0《香菱学诗》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2.分析香菱的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播放《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并配上红楼女子图片。
一曲曲调悠扬的《枉凝眉》,领我们走进文学巨著《红楼梦》!“平生不读《红楼梦》,满腹诗书亦枉然。
”《红楼梦》在中国文化领域中占有极高的地位。
为什么这部书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们且以其中的一个片断来分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香菱学诗》。
课堂实录一、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红楼梦》【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曹雪芹及相关的写作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进而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1.关于作者曹雪芹名霑,雪芹是他的号。
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
康熙二年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共约60年。
康熙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因参与宫廷斗争,被免去江宁织造。
过了一年,又被抄家。
待到乾隆继位,曹家被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
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遭重大打击,从此“百年望族”一败涂地。
势败家亡后,他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只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
乾隆二十八年秋冬之间,他唯一的儿子病死,因伤感太甚,他于这年除夕病逝。
《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2.关于《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充分揭露了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香菱学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A.三昧.(mèi) 仄.声(zè)
揣.摩(chuāi)
) 蘅芜苑.(yuàn)
B.姊.妹(zǐ) 怔.怔(zhèng) 腻.烦(nì) 李纨.(wán)
C.庾.信(yǔ) 画缯.(céng) 鳏.鳏(guān) 暖香坞.(wù)
D.颦.儿(pín) 抠.土(kōu) 胡诌.(zhōu) 沁.芳亭(xīn)
20*.香菱学诗
第一页,共25页。
◆走近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雨沾,字梦阮,号雪芹,祖籍今辽宁省辽阳市, 生于南京。《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贾、史、王、薛)的 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fēngjiànshèhuì)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有“中国 封建社会(fēngjiànshèhuì)的百科全书”之称。
第十七页,共25页。
温馨提示 赏析人物外貌(肖像)描写 定义: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 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miáo shù)出来。 作用: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生活境遇、社会地位 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答题模式:交代了(暗示了)人物________的身份、________的地位、________ 的处境、________经历,反映了人物________的心理状态,表现了人物______的 性格特点。
第二十页,共25页。
14.填空。 (1)在《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成立了一个诗社,倡议者是____探__春__, 在 秋爽斋 (填地点)成立,诗社的名字叫____海_棠__(_h_ǎ_it_á_n。)诗社 (2)仿照示例写出下列人物在诗社的别号。 例子(lìzi):稻香老农:李纨 ①怡红公子:___宝__玉__(bǎo yù) ②蕉下客:__探__春___ ③潇湘妃子:___黛__玉____ ④蘅芜君:__宝__钗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
香菱的三首咏月诗
香菱的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 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1、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 珍良晴彩珠宵帘 何辉外用煌挂烧映冰银画盘 烛栏。 ,。2镜堆、”砌“诗。冰中盘“”月等挂,”词“藻玉陈
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 的主要内容。 2、香菱学诗的过程可分 为哪几个环节?
(拜师)读诗、谈诗、 作诗
品读课文 感受人物
• 找一找有关香菱读诗体会的文段,谈谈你 的体会
香菱把王诗中的炼字功夫说的头头是道,说到 “墟里上孤烟”这一句,还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 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都说活了。
2、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 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3、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 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 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细读课文 揣摩人物
4、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5、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
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 6、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
香菱学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
黛玉教诗
拜师
初作 呆
“不以词害意”,先读王维 五言律,再读杜甫七言律, 再次李白七言绝句
“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 雅”,不要受缚,放胆去作
疯 再作
“过于穿凿,还得另作” (宝钗:不像吟月——不扣
题)
魔 三作
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品读课文 揣摩人物
苦学
1、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 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 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四十岁后,他进入了凄苦的晚 年。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 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 大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 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 离开了人间。
香菱身世
香菱,本名甄英莲 (偕音真应怜),是 甄世隐的女儿。三岁 那年元宵节被骗子拐 走,长大后被薛蟠买 去做妾。
香菱 身世
香菱被薛蟠强买为妾后,被改名为香菱。当 薛蟠外出经商时,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 观园。后来在园子里,周瑞家的问她:“你几岁 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在那里呢?今年 十几了?本处是那里的人?”香菱只摇头说: “不记得了。”
《红楼梦》
《石头记》 《金陵十二钗》 《情僧录》 《宝玉缘》
《红楼梦》塑造了一 群被侮辱被欺压的女性形 象,香菱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曲折而不幸的遭遇引 起人们深深的同情。“香 菱学诗”是《红楼梦》中 很有情趣并蕴含深意的一 个片段。作者以饱蘸深情 的笔,讴歌了这精华灵秀 所钟的薄命女儿。学习本 课要理解香菱为什么那样 执著地学诗,要认识这个 人物的性格。
腐。 3、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
香菱的第二首诗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 1、 “玉盘”“玉栏” 看晴空护玉盘。淡淡 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 梅花香欲染,丝丝柳 带露初干。只疑残粉 2、全诗在咏月色而不 涂金砌,恍若轻霜抹 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 玉栏。梦醒西楼人迹 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1、能用“花香”“轻霜”等比 喻2、。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
香菱 身世
香菱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 安静。但后来薛蟠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 命运就更为不堪,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 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 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和本文相关联的故事情节:
香菱被人贩子卖与呆霸王薛蟠为妾后,随 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平日里 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 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 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 她是“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 急切的很,于是去找黛玉。课文就是从这里开
学习目标
• 一、理清香菱学诗的过程,并且体会 诗句用词的精当。
• 二、通过对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 的分析,把握香菱的苦志和勤奋。
• 三、从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得到启示, 培养大家勤学苦练的学习精神。
注音
仄(zè )声 应瑒( yáng) 庾( yú )信 蘅( héng)芜苑 三昧( mèi) 暧暧( ài ) 请柬( jiăn) 胡诌(zhōu) 颦( pín) 嘟哝( nóng) 姊( zĭ )妹 怔怔(zhèng ) 暖香坞(wū ) 画缯( zēng) 鳏鳏( guān )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 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 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 吗?
《红楼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曹雪芹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 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 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 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 程。
曹雪芹
(1715──1764) 名霑,字梦阮, 号雪芹,是我国 伟大的现实主义 作家。
曹雪芹的家庭是一个百年望族 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到 他父亲都任江宁织造要职。曹雪芹 的童年,正当曹家极盛时期,过着 的豪华生活。
雍正五年曹雪芹十三岁,他的 父亲被革职,全部家产被查抄,他 的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 中度过的。
不好?”
对香菱的侧面描写
“……越发成个呆子了。” (宝钗)
“这个人定要疯了!”(宝钗) “可真是个诗魔了。”(宝钗) “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宝钗
侧面描写 进一步突出香菱学诗的 作用: 投入与专注
品一品
在塑造香菱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运用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等)和 侧面描写,这些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香菱 的形象,表现出香菱学诗时的认真、刻苦、废 寝忘食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具体可感、 仿佛立于眼前。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 何缘不使永团圆? 1、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