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教案_New

合集下载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醉花阴》的词牌特点和词风;(3)解读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李清照的忧国忧民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二、教学重点1. 词牌特点和词风;2. 词中的意象和意境;3. 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抽象意象的理解;2. 修辞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李清照生平介绍、《醉花阴》全文、词牌特点等内容;2. 学生预习《醉花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词牌特点和词风。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写《醉花阴》;(2)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3)探讨词人的情感表达。

3. 合作探讨(1)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2)讨论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词牌特点和词风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背诵《醉花阴》;(2)写一篇关于《醉花阴》的赏析文章。

六、教学拓展1. 通过多媒体展示李清照其他著名词作,如《如梦令》、《声声慢》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其词风特点;2. 邀请专家或学生进行诗词朗诵,增强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知能力。

七、课堂互动1. 设置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及原因;2. 开展诗词接龙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八、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 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如背诵、赏析文章等;3. 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水平;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3. 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醉花阴李清照的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的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

(2)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及李清照的生平。

(3)分析《醉花阴》的艺术特色,体会其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醉花阴》。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的忧国忧民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古代诗词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醉花阴》。

(2)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及李清照的生平。

(3)分析《醉花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醉花阴》中的意境美。

(2)体会李清照的忧国忧民情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李清照的生平及诗歌意境。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醉花阴》的理解和感悟。

3. 欣赏法:欣赏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对比分析《醉花阴》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 学生准备:预习《醉花阴》,了解诗歌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醉花阴》的题目,激发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醉花阴》,感受诗歌节奏。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结构,了解韵律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对《醉花阴》的理解和感悟。

4. 欣赏与拓展(1)欣赏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对比分析《醉花阴》的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5. 情感教育(1)讲解《醉花阴》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2)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醉花阴》。

8. 板书设计《醉花阴》李清照创作背景:宋代词人,忧国忧民艺术特色:意境美、韵律感忧国忧民情怀:寄托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醉花阴》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醉花阴》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醉花阴》的情感内涵。

学生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分析《醉花阴》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李清照的忧伤情感,理解其在宋代社会背景下的心情。

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古典文学,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诗歌背景知识的学习,包括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2 诗歌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难点3.1 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2 诗歌情感内涵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醉花阴》的文本和相关背景资料。

4.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李清照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对作者的好奇心和对诗歌的兴趣。

5.2 文本阅读与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醉花阴》,并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5.3 讨论与思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内涵,并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5.4 写作与分享(10分钟)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personal response,并分享给小组成员。

5.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反思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深度。

6.2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写作环节中对诗歌情感内涵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体现。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李清照的诗歌,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八、教学延伸8.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诗歌创作全貌。

8.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古典诗歌,体验古典诗歌的创作魅力。

2024年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

2024年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

教案:2024年《醉花阴》李清照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醉花阴》的词意、意象和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 引导学生理解词人情感,体会人生的无常和离别之苦。

教学重点:1. 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醉花阴》的词意、意象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词中深奥的意境和词人的情感。

2. 词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相关资料:关于李清照的生平介绍、《醉花阴》原文及其注释、相关艺术作品等。

2.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第一章:李清照简介1.1 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她的家庭、学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1.2 分析李清照的作品风格,引导学生了解她的词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醉花阴》词意解析2.1 展示《醉花阴》原文,引导学生朗读并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2.2 分析词中的意象,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等,帮助学生理解词人的情感。

第三章:意象与艺术特色3.1 分析《醉花阴》中的关键意象,如“花”、“月”、“楼”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3.2 引导学生欣赏李清照的艺术特色,如用词的精炼、比喻的新颖、情感的真挚等。

第四章:情感与人生感悟4.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情感,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离别之苦的感受等。

4.2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思考人生的无常和离别,培养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第五章:综合活动5.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其他李清照的词作。

5.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和解读,促进课堂互动和学习成果的交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李清照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醉花阴》词意、意象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在情感与人生感悟方面的思考和表达。

4. 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参与和表现。

第六章:文学背景与历史脉络6.1 介绍宋代词的发展背景,分析李清照在词坛上的贡献和影响。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完整版)《醉花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醉花阴》,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诗词结构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鉴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词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诗词的艺术手法和意境。

3. 诗词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和古代文化常识。

2. 诗词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3. 鉴赏法:品味诗词的语言、形象、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词朗读:让学生齐读《醉花阴》,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字词解释:讲解诗词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4. 翻译:对诗词进行逐句翻译,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含义。

5. 艺术手法分析:分析诗词中的意象、象征、对比等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词的主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7.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词的重要性和美感。

10. 板书设计:设计合理的板书,突出诗词的主题和艺术手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评价内容:(1)学生对诗词字词的解释和翻译能力。

(2)学生对诗词艺术手法和意境的理解。

(3)学生对诗词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4)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小组讨论表现。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醉花阴》的内容,了解作者李清照的背景资料,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醉花阴》,查找相关的资料,对诗词有一定的了解。

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三篇

高二语文下册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设计思想 1⽂本维度。

这⾸词被安排在⼈教版⾼中《语⽂》必修四宋词单元。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乐性,语⾔富有张⼒。

《醉花阴》弥漫着浓浓的相思,浓浓的愁绪,教师要带领学⽣深⼊品味。

2学⽣维度。

时下的中学⽣,喜欢阅读⼀些⽂化快餐式的作品⽽远离了⽂学经典,很难再被⼀⾸⾸古诗词感动。

很难再与古⼈的思想感情融合。

语⽂教师有责任带领学⽣在美丽的古典诗歌家园⾥徜徉,让其⼼灵得以滋养,得以净化。

3教学理念。

依着本真阅读的理念。

引导学⽣实实在在地与诗词语⾔亲密接触,去感悟诗词内在的意义和神韵,发现其魅⼒,获得恒久的感动。

教学⽬标 1反复吟咏,体会词的声律之美。

2运⽤联想和想象,领悟情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3品味语⾔,充分感受相思的凄苦与美丽,体悟词⼈⾼雅的品格和⾮凡的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语⾔,使学⽣⼈情⼊境。

难点:深⼈品读词中的意象,领悟意境。

教学设想 1课型:品味鉴赏课。

2教学⽅法:诵读、品评、点拨。

3学习⽅式:⾃主发现、⾃主品味、⾃主表达。

4运⽤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1课时 资料链接 徐北⽂主编《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傅兴林《情深调苦意雅技⾼》(《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陶⽂鹏《帘卷西风,⼈⽐黄花瘦》(《古典⽂学知识》,2008年第3期) 教学过程 ⼀、导⼊ 出⽰幻灯⽚⼀: ⼀⽇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 红⾖⽣南国,春来发⼏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相思。

(王维《相思》)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憔悴。

(柳永《风栖梧》) 你*喜欢哪⼀句诗?请先读⼀读,然后说⼀说理由。

现在,就让我们⼀起来欣赏⼀幅相思的图画,品读李清照独守空闺时向远在⼭东的丈夫赵明诚寄去的浓浓的相思。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6篇)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1【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此愁是相思之苦,是寂寞之痛。

三愁聚集一处,于是借酒销愁,但“借酒销愁愁更愁”,何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呢!因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瘦”就在所难免了。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

(2)理解《醉花阴》的字词含义和诗人的创作背景。

(3)分析《醉花阴》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醉花阴》。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理解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醉花阴》。

(2)理解《醉花阴》的字词含义和诗人的创作背景。

(3)分析《醉花阴》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把握《醉花阴》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清照诗词,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醉花阴》,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课文注释,自行解决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醉花阴》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5. 欣赏与提高(1)分析《醉花阴》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醉花阴》。

2. 结合课文,分析《醉花阴》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写在日记中。

3. 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诗词,进行鉴赏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1)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醉花阴》的字词理解和诗人的创作背景的掌握情况。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内容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内容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醉花阴》这首诗;(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醉花阴》;(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词作中的哀愁情感,理解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情;(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醉花阴》的诗意和词风特点;2. 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2. 理解李清照词作中的哀愁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包括《醉花阴》全文、李清照生平简介、词风特点等;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播放音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李清照的画像,让学生对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醉花阴》,理解诗意;(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醉花阴》的词风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欣赏与鉴赏(1)引导学生欣赏《醉花阴》的词句,体会其哀愁情感;(2)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醉花阴》的情感体验;(2)教师总结,强调李清照词作中的哀愁情感。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醉花阴》的诗意和词风特点;(2)强调李清照在古典诗词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7. 作业布置(1)背诵《醉花阴》;(2)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词风特点的短文。

六、教学延伸1. 对比分析(1)让学生选取其他词人的作品,与《醉花阴》进行对比分析;(2)讨论李清照与其他词人的差异,总结其独特之处。

2. 课外阅读(1)推荐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2)了解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加深对词作的理解。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3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3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2、疏通词意,理清思路,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3、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4、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醉花阴》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三、解决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对词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2、通过找出词作中的意象来理解抽象的“愁”。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并能总结出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诵读法:⑴播放示范朗诵录音,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感受。

⑵学生齐读,加深感受。

2、情感教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播放配乐朗诵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的情感的体3、情境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

4、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内容讲解:一、导入:同学们,从高一直至现在的学习,就诗词这一块,我们已经接触过不少的作家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有哪些?点拨: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李商隐《锦瑟》《马嵬》《其二》、李白《蜀道难》、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性别层面上来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点?但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首词却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在封建社会,男性掌握着话语权,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领域,在文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因此,作为女性的李清照能够在当时由男性所掌控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创作出为世人所称颂的佳作,她是以怎样的魅力和才智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醉花阴·李清照》,使学生了解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词作,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词作《醉花阴·李清照》的背景及作者生平。

2. 词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3. 词作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词作中的意象解析。

2. 词作艺术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研读词作:让学生自主阅读《醉花阴·李清照》,感受词作的美感,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词作中的意象、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词作。

4. 总结提升:教师点评讨论成果,总结词作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5. 拓展延伸:推荐其他李清照的词作,让学生进一步欣赏和研究。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词作解析:检查学生对词作意象、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对词作情感的把握,评估学生的审美情趣。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深入学习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作品,搜集相关资料,准备教案和PPT。

2. 学生准备:预习《醉花阴·李清照》,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对词的内容有初步理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李清照的生平及作品进行系统的讲解。

2.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词中的意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词的意境。

八、教学内容1. 李清照的生平简介:介绍李清照的生活年代、个人经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1教学目标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

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3、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2、探讨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作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教法建议1、朗读;2、讨论;3、比较拓展;4、多媒体技术支持。

教学过程一、导入郭沫若先生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大家知道郭老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吗?李清照!我们从对联中哪些信息可以看出来?1、金石录是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一起写的一本研究考古金石的论著。

2、漱玉集是李清照的作品集。

后主,南唐后主李煜,沈谦《古今词话》里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是说二李是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来学习《漱玉集》中一篇重要作品《醉花阴》。

二、组织诵读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可以男女学生比较诵读,齐读,老师示范朗读。

三、切入提问1、找出全诗的词眼——愁“愁”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好一个“凉”字,是心凉吧。

2、李清照表达的什么愁?从何处看出来?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即“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3、李清照是如何表达她的闺中之愁的?讨论。

把握表达手段:细节,形象,意象运用,情境,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真个事俗而词雅)。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内容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内容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李清照》。

(2)理解诗歌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李清照的才情与个性。

(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背景知识。

2. 诗歌的情感分析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意境的把握。

2.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醉花阴·李清照》的原文及其注释。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诗人李清照的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李清照的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激发学生对《醉花阴·李清照》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情感变化。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2)解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炼字、意象、韵律等。

5. 应用拓展(1)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锻炼表达能力。

(2)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能力的训练,欣赏其他类似的诗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情感分析和艺术特色。

7. 作业布置(1)背诵《醉花阴·李清照》。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

七、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积极性、讨论投入度等。

醉花阴李清照的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的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花阴·李清照》。

(2)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及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诗歌主题思想的分析。

3.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2. 学生预习《醉花阴·李清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欣赏李清照的画像,简介作者生平和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清照其他诗词,复习旧知识。

2. 诗歌学习(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韵律美。

(2)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分析主题思想。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艺术特色的见解。

3. 诗歌鉴赏(1)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字词,如“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等。

(2)品味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情感。

4.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诗歌填空练习,巩固知识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李清照诗词,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6.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醉花阴·李清照》。

(2)写一篇关于李清照诗词的赏析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诗歌填空练习和赏析文章,评价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背诵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熟练背诵《醉花阴·李清照》,评价学生的记忆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醉花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

2、理解内容,体味意境。

教学过程:导语: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接触女诗人的作品。

的确,中国新文学的传世作品出自女子之手的确实比例很少,但这决不是女子们没有才情,而是因为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受教育的机会太少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位宋代女词人作品——李清照的《醉花阴》。

一、文学常识: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背景:此词是李清照前期作品。

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远游在外,李清照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用婉转含蓄的笔调,表达了无比深厚的相思之情。

词以重阳为背景,喻佳节思亲之意。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赏析。

1、“永昼”是漫长的白天。

作者为什么会为白天漫长而发愁?作者为什么会感觉白天会漫长?——因为丈夫不在身边,作者倍感孤独寂寞,因此而感觉到白天漫长,也因此发愁。

2、“瑞脑消金兽”这一景物有何特点?是从谁眼里看出来的?——这一景物是变化的,但变化极为缓慢,不是长时间注意,根本看不出来变化。

这一景物是从作者眼里看到的。

作者两眼紧盯着香炉,希望香燃得快一些,但香却燃得非常缓慢。

表明作者极盼无聊的白天赶紧过去的焦急心情,实际是写孤独难耐。

3、“佳节又重阳”喻每逢佳节备思亲之意。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

《醉花阴·李清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醉花阴·李清照》。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醉花阴·李清照》。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醉花阴·李清照》的诗意和情感。

2.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词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醉花阴·李清照》全文。

3. 李清照生平简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李清照的作品有哪些特点?2. 诗歌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醉花阴·李清照》,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逐句讲解,分析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等,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3. 修辞手法分析(1)提问:请大家找出诗词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醉花阴·李清照》,并写一篇赏析文章。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如《如梦令》、《声声慢》等,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情感表达。

(2)学生分享比较学习的感悟和收获。

2. 文化传承(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所处的宋代词坛,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学生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醉花阴》的词牌特点和艺术特色;(3)品味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词句;(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词人李清照的才情与品格;(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1. 词牌特点和艺术特色;2. 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词牌特点和艺术特色的把握;2. 深入解读词句,品味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词句、注释、背景资料等;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李清照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词句,体会词的意境;(2)学生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词的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词牌特点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词人李清照的才情与品格;(2)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词牌特点和艺术特色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背诵《醉花阴》;(2)写一篇关于李清照或《醉花阴》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如《如梦令》、《声声慢》等,分析其词风的演变和艺术特点。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作品,讨论其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七、课堂互动1. 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抢答与李清照和《醉花阴》相关的问题,增强课堂趣味性。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醉花阴》的场景,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八、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2. 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重难点
1. 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 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导入: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他们,其中有一个是中国古代女性,她的名字叫李清照。

作为一个封建时代女性,这是一种何等的荣耀啊!那她为什么获得如此名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词人的世界,感受她的非凡才气。

一、知人论世:
父亲李格非,饱读诗书,精通儒家经典,进士出身,才学之士。

母亲王氏,其祖父是王拱辰,宋仁宗时的科举状元,先后担任过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国家人事部部长)、三司使(财务部部长),王氏从小在诗书世家里长大。

李清照:(1084-1151?) ,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她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比当时的女孩子有着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

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婉约词的正宗”,“乱世中的美神”。

丈夫:赵明诚。

为人品行端正,情趣高雅,从小喜欢收集金石字画文物,其父赵挺之,与李格非是同乡人,但在政治上是变法派,与李格非刚好相对,后政治矛盾暂趋缓和,故赵明诚与李清照得以结为秦晋之好。

这时李18岁,赵21岁。

命运转变:婚后不久,新旧两党又开始争斗,赵挺之打击李格非,李格非被贬回老家。

后新党内部争斗,赵挺之死于京师,赵家也遭受灾祸。

靖康事变后,北宋灭亡。

北方大乱,赵家大多书册文物被焚,逃难到南方。

丈夫病逝,李清照也一个人在孤独中去世。

二、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
A.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前期代表作:《一剪梅》、《醉花阴》
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B.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后期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
如《武陵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醉花阴》写于前期。

夫妻俩婚后不久,感情甚笃。

后来,赵明诚宦游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因思念远行的丈夫,在重九当日,便写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深入鉴赏
整首词笼罩着一种氛围,即“愁”。

里面写了很多景,融入了作者的“愁”情,运用了情景交融。

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词眼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薄雾浓云:雾气不散,犹如心中无法消散的惆怅;浓浓的云,给人压抑之感。

“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时间难熬,这一切何时才是尽头!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