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分子与原子(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分子与原子(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分子与原子一.选择题1.(2015•绵阳)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A .原子核B.质子C.中子D.电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A、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错误.B、质子带正电,故选项错误.C、中子不带电,故选项正确.D、电子带负电,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的带电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015•咸宁)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解答;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解答:解: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2015•东营)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错误;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解释错误;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例如碳酸钠,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中和反应的概念、酸碱指示剂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2015•湖州)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A .B .C .D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行解答.解答: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 .故选C点评: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5.(2015•重庆)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A .分子可以再分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是因为涂改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气味.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2015•上海)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来分析;B.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物理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来分析;D.根据物质状态转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都是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而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正确;C.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分子质量不变,故错误;D.水结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概念,难度不大.7.(2015•绵阳)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这个现象说明()A.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温度越高,固体分子运动越剧烈C.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解答:解:两个表面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彼此进入了对方,这就是扩散现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内容的掌握情况,需要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8.(2015•菏泽)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水分子的结构以及分子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C.根据物质状态变化中的分子变化来分析;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的间隔变大的缘故,故错误;D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引起的,故错误.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分子的特征、性质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难度不大.9.(2015•武汉)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④⑤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结合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来分析解答.解答:解:①图2实验是在密封的小容器内进行的,与图1比较更环保、更节约,故正确;②图1中乙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色,丙烧杯中的酚酞不变色;图2中丁试管中的滤纸不变色,丁试管中滤纸条上的酚酞变红色,二者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正确;③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仍可形成对比实验了,故正确;⑤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故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该题题型新颖,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0.(2015•湖北)“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A.分子很小B.分子间可以再分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B、结合事实可知在该过程中看分子有没有再分;C、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A正确;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有没有再分,B不正确;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不能证明分子间有间隔,C不正确;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不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2015•漳州)“”示意图可表示的分子是()A .He B.Cl2C.CO D.CH4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微观粒子示意图来分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是由两个不同的原子构成的.解答:解:A.氦气是由氦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错误;B.一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相同的氯原子构成的,故错误;C.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D.一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进行.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分清分子的原子构成,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2.(2015•乌鲁木齐)“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是指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思考和推论.建立起对微小的原子、分子的认识.下列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蔗糖溶解B.水的电解实验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D.A烧杯中溶液变红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B、根据水的电解实验的实质解答;C、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解答;D、根据分子不断地运动解答.解答:解:A、蔗糖溶解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并且分子不停的运动,故正确;B、水的电解实验的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不能再分,重新组合为氢分子和氧分子,故正确;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利用压力差得出结论,是宏观现象,故错误;D、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水溶液呈碱性,是A烧杯中溶液变红,故正确.答案:C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13.(2015•昆明)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运动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的质量很小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解答:解: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衣服的水以分子的形式运动到了空气中,而在阳光下温度更高分子的运动速度会更快.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运用微粒的特征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14.(2015•威海)汤姆森和卢瑟福都对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论述中,不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的是()A .原子很小,但可以分B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 .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D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化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化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卢瑟福在用a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所以原子很小,但可以分,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电子带负电荷属于他们两人共同观点,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不是.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化学史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15.(2015•温州)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A .A B.B C.C D.D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图示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一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题目较易.16.(2015•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C.通常把PH<7的降水称为酸雨D.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元素的概念.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根据原子的组成分析;B、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C、根据酸雨的PH值分析;D、根据氯化铵的作用分析.解答:解: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正确;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元素,错误;C、通常把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错误;D、氯化铵不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综合,关键是对各项知识的掌握.17.(2015•荆州)原子核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A .中子B.质子C.电子D.质子和中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原子核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据此解答.解答: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中子不一定存在,例如普通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故选B.点评:掌握原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2015•潍坊)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从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方面分析判断即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解答: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是唯一的一种,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说法错误.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物质也就不存在,新的物质和原来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物质不发生变化,它和原来物质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把分子说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在理解“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时,要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在任何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都不能被分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二.解答题1.(2015•江西)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A.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则性质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O3)的性质不同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C.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D.单质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也具有还原性.考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 .根据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来分析;B .根据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来分析;C .根据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来分析;D .根据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来分析.解答:解:A 、臭氧和氧气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和结构不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 、构成纯净物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C 、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只有一个,故错误;D 、一氧化碳也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也具有还原性;故选A ;一氧化碳;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不大.2.(2015•厦门)“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1)从宏观知微观.①50mL 水与50mL 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 ,微观解释为分子间有间隔;②气体X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 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 和H (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①微粒A 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填“得”或“失”)电子;②微粒A 、B 、C 、D 、E 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C 和E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 2CH 3OH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①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的原子种类是N、H、O,故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H;(2)①由微粒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为7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一个电子;②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为8的结构最稳定.则可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知: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C最外层虽然为8,但这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为同种元素,故属于同种元素的为C和E;③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CH3OH;故答案为:(1)①分子间有间隔②N H(2)①7得②B C和E③CO+2H2CH3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一、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数(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____物。

(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2.元素组成物质:如水是有_____组成的,铁是由_____组成的,,氯化钠是_____组成的。

练习:1.研究表明,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从海带中补碘。

这里的“碘”是指A.碘原子B.碘分子C.碘离子 D.碘元素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金刚石、石墨都是____元素的单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人体缺____元素会贫血;老人体缺____元素会骨质疏松;青少年缺____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人体缺____元素,会患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二、物质的组成、构成1.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2. 构成:构成的物质粒子有、、。

(1)由___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红磷、白磷、硅等。

(2)由___构成的物质: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CO2、H2、O2、N2、Cl2、O3。

(3)由___构成的物质: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练习:1.下列粒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分子、中子 B.原子、电子 C.原子、离子 D.离子、中子2.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3.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空。

水由水____构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钠____;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

3.根据化学式表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物质由____组成;(2)物质由粒子(____、____或____)构成;(3)分子由____构成练习:1.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2. 铁是由______组成的;铁是由______构成的3. 氯化钠是由________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4.鱼油中富含的DHA(化学式为C22H32O2)是大脑细胞形成和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DH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HA由三种元素组成B.DH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DHA是有机化合物D.DH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3︰4︰44.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练习班级 _______ 姓名________1、请背诵P62表3-4及化合价顺口溜,每天一遍。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微观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

2.宏观组成:物质由元素和化合物组成。

3.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特点:互为同位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5.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6.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7.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4.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5.胶体: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散质粒子介于1-100nm之间。

五、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六、物质的鉴别与分析1.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

2.分析: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七、物质的制取与合成1.制取: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获取物质。

2.合成:通过化学反应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新的物质。

八、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1.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2.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涉及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多种概念,以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鉴别、分析、制取、合成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世界,为学习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区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方法: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因此,选项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2.习题: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方法: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的比例结合成的纯净物。

1.42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

1.42物质的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
AlO
+3 -2
AlO
+3 -1
Al2O3
2、书写氢氧化铝的化学式 Al OH Al OH
+2
Al(OH)3
-2
3、书写氧化钡的化学式 Ba O Ba O Ba2O2 BaO
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Fe2 Na2O 氧化铁____ O3 氧化钠______ FeO ZnSO4 氧化亚铁_____ 硫酸锌______
5 硼 B
15 磷 P
6 碳 C
16 硫 S 锌 Zn 铂 Pt
7 8 氮 氧 N O
17 氯 Cl 钡 Ba 金 Au 18 氩 Ar
9 氟 F
19 钾 K 溴 Br
10 氖 Ne
20 钙 Ca 碘 I
钠 镁 铝 Na Mg Al 铜 Cu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汞 银 铁 Hg Ag Fe 铅 Pb 锡
训练: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2N
四、元素符号组合的基本规则------- 化合价 多种元素符号组合成物质符号时,必须 遵循化合价规律
观察:
氧原子
CO2
H2 O
HgO
问题:为何氧元素与其他元素化合时,原子组合的个数 比会不同呢?
(1)化合价定义: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 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2、物质中各元素或根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
例如单质:O2 02=0 3、遇氧氧为负 化合物中:H2O (+1) 2+(-2) =0 +4 -2 +6
例如:SO2
H2S
SO3
五、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1、书写规则: (1)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但CH4 NH3 例外)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

专题2 物质的宏观组成一、中考复习要求1、理解元素的涵义,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描述元素与原子的区别,简单了解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

2、正确描述元素符号的含义,记住并会正确读写常见26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3、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和酸、碱、盐的初步概念,能据此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从宏角度看,自然界中一千多万种物质均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础。

目前已发现了112种元素。

1、元素(1)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3)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品种(宏观):表示 微粒(微观):①表示该元素的 ②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分类及在自然界存在状态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 和 。

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形态,分别是游离态和 。

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按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依次为:2、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 单质 单 质 物物混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碱盐性氧化物性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 4 C 2H 5OH CH 3OH CH 3COOH(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3CaO CuO FeO Cu2OCO2 CO SO2 P2O5三、重点疑点讨论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吗?请举例说明。

2、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吗?3、怎样理解纯净物是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混合物是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或2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吗?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5、为什么说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四、解题方法指导例题1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B、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C、任何一种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D、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题2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纯净的盐酸B、净化后的空气C、高纯度的硅D、蓝矾例题3①金属单质②非金属单质③酸性氧化物④碱性氧化物⑤碱⑥含氧酸⑦无氧酸⑧盐五、知识能力训练巩固知识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2、不同元素之间肯定不同的是( )①核电荷数②电子数③质子数④电子层数A、①③B、④C、③④⑤D、①②③3、下列物质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水银C、食盐水D、干冰4、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金属元素,按含量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NA、CA、Fe AlB、Al Fe NA、CA、C、Fe Al CA、NA、D、Al Fe CA、Na5、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氧化镁、液态氧B、铁、二氧化硫、石油C、铜、二氧化锰、甲烷D、磷、二氧化碳、水银6、现有①银②硝酸③烧碱④纯碱⑤苛性钠⑥汽水⑦氧化镁⑧硫酸钡⑨消石灰⑩生石灰⑾熟石灰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盐类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B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
分析: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根据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考虑;D、根据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限制考虑.
解答: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A错;
B、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
C、金属与盐反应,溶液质量的变化需要考虑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比较,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大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增加,进入溶液金属的对原子质量小于置换出来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溶液质量减小,故C错;
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D正确.
故选D.
点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知道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
1。

2014—2015初中化学中考题按考点分类整理解读

2014—2015初中化学中考题按考点分类整理解读

2014—2015初中化学中考题按考点分类整理一、物质的构成和变化1.1 物质的多样性1.1.1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1.1.1.1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1.1.2 物质的分类1.1.2.1 物质的分类从元素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1.1.2.2 从组成上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1.1.2.3 知道无机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1.2 微粒构成物质1.2.1 物质的微粒性1.2.1.1 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1.2.1.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2.2 原子的构成1.2.2.1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1.2.2.2 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2.2.3 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1.2.3 原子与分子、离子的关系1.2.3.1 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1.2.3.2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1.3 化学元素1.3.1 常见元素1.3.1.1 知道什么是元素。

1.3.1.2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1.3.1.3 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1.3.2 元素的简单分类1.3.2.1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1.3.2.2 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1.4 物质组成的表示1.4.1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4.1.1 记住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1.4.2 化学式1.4.2.1 认识化学式的含义。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1.4.2.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1.4.2.3 能用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推求化合物的化学式。

1.4.2.4 能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

1.4.3 常见化学符号的含义1.5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1.5.1 物质的变化1.5.1.1 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物质的构成 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 1常见的微观解释 1运动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物质的构成 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 1常见的微观解释 1运动

物质的构成(18乐山)27.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18新疆)5.右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下列现象与结论错误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分子在不断运动C.乙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会改变(18成都)3.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诗人间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体积小D.分子间有间隙(18岳阳)5.汨罗长乐甜酒,香醇扑鼻。

我们能闻到甜酒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18台州)28.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方案I:在两玻璃片上同时分别滴加少量相同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2张湿润的pH 试纸分别置于距玻璃片上方15厘米处(如图甲),比较2张pH试纸变色的时间。

方案II :将一支约35厘米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将一湿润的pH试纸置于玻璃管的中间。

在玻璃管两端同时分别滴加2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后,迅速塞上橡皮塞(如图乙),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1)方案I实验中,观察到两液滴间的上方出现白烟。

针对此现象,你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

(2)请指出方案I的两点不足之处________。

(3)多次进行方案II的实验,均观察到试纸先变蓝色,得出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

为使该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继续研究_________。

(18仙桃)57.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②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

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目(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2分)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C.你的身体就是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做成的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2.(2分)某混合物其组成特点是“各成分彼此完全混合,处处相同”,这种混合物不可能是()A.食盐水B.黄泥水C.空气D.不锈钢3.(2分)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二者的不同点有()①原子中的电子数;②原子核内的中子数;③原子核内的质子数;④原子的质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2分)两种化合物都有甜味,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组成元素一定相同B.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一定相同C.分子中某些原子的结合方式可能是相似的D.性质、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5.(2分)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原子可以被创造,但不能被消灭C.原子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创造D.原子总是不断地被创造和被消灭6.(2分)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7.(2分)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解释的是()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③8.(2分)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化学工厂”提供能源的是()A.汉堡B.花生油C.矿泉水D.馒头9.(2分)常温下,某气体无色、无味、无毒、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在实验室里采用如图装置且不需要加热制备该气体,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②和④D.②和⑤10.(2分)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提纯甲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3分)11.(7分)宏观与微观的桥梁﹣﹣粒子结构模型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化学之用通过模型来说明他们心目中粒子的“模样”,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特点,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模型化的方法是化学科学重要的思想工具,试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的结构一百多年来,化学有借助构建原子结构模型,逐渐揭开了原子构成的神秘面纱,并通过不断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逐步形成了今天的原子结构理论.①如图1两种模型是汤姆生和卢瑟福分别于1897年和1911年提出的,其中(填代号,下同)是由汤姆生提出的.②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汤姆生的观点是(填代号,下同),卢瑟福的观点是.A、原子是不可分的B、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呈球形D、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E、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F、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G、电子带负电H、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的空间内高速运动(2)离子的结构在初中化学中,离子的结构可以用离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在如图2中:属于阳离子的是(填代号,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3)分子的结构如图3中(Ⅰ)和(Ⅱ)分别是两个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你认为它们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相同?.二者是不是同一种物质?.12.(11分)探秘海滩上的物质在海滩上,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质,除海洋生物外,最常见的有海沙,贝壳和海水,虽然他们性质与用途各异,但从元素组成的角度看,这些物质都是由氧、硅、氟、钾、钙等有限的几种元素组成的。

2014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4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4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目目(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分)(2014•北京)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 pH ,其中呈碱性的是( ).液体肥皂 B . 西瓜汁 C . 酱油 D .柠檬12.(1分)(2014•北京)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分析解答本题即可.解:A、木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错误;B、浓盐酸会挥发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变稀,需要密封保存,故正确;C、石灰石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错误;D、氯化钠在空气中很稳定,不需要密封保存,故错误;故选:B.此题是对药品储存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变化情.(1分)(2014•北京)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C.称量固体D.过滤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B、倾倒液体时,注意容器口与试管口的接触程度,瓶塞的放置等;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D、过滤的具体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有:一贴,二低,三靠.解:A、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1分)(2014•北京)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2P+5O2 P2O5B.2KMnO4 K2MnO4+MnO2+O2↑.2CO+O═2CO D.H SO+NaOH═NaSO+H O解:A .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是:4P+5O 22P 2O 5; B .反应方程式完全正确; C .没有正确注明反应条件,正确的是:2CO+O 22CO 2;D .生成物硫酸钠的化学式错误,正确的是: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19.(1分)(2014•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灰,不属于物理性质.解:A 、干冰用作冷冻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原理,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 、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是利用硫酸的酸性,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 、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 、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不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二氧化碳、硫酸、氧气等物.(1分)(2014•北京)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干燥CO 2 B . 收集O 2 C . 验证CO 2性质 D .监控气体流速21.(1分)(2014•北京)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 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和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中的反应 TiO2+C+2Cl2TiCl4+CO2.②中的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22.(1分)(2014•北京)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D、根据用过滤的方法去除难溶性的杂质进行解答.解:A、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不能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验证 NaCl 溶液中混有盐酸,故A错误;B、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铁丝表面会有铜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铜丝浸入AgNO3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金属铜的活动性大于银,从而比较出Fe、Cu、Al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正确;C、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同时稀硫酸也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故C错误;D、用过滤的方法去除难溶性的杂质,所以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方法是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本题是一道除杂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鉴别与鉴定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相关物质23.(1分)(2014•北京)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来源:学.科.网]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A、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原子质量是:12+1×4+16=32、故A错误;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每4个反应物的分子生成了2个生成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故D正确.故选D.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24.(1分)(2014•北京)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g25.(1分)(2014•北京)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 Ca(HCO3)2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 CaCO3不分解),其中A B C D二、填空题目目(共5个小题,共30分)26.(6分)(2014•北京)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B(填字母序号).A.单质B.氧化物C.碱D.盐(4)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5)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导热性.(6)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金属与金属材料.27.(6分)(2014•北京)水是生命之源.(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4)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分别为50g、450g ,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溶解.液的步骤和所需要的仪器进行解答即可.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2)硬水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的现象不同,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填:肥皂水;(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故填:氧气; 2H2O2H2↑+O2↑;(4)配制 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溶液,需葡萄糖的质量为:500g×10%=5og,需要水的质量为500g﹣50g=450g;主要步骤有称量、量取、溶解,故填:50g、450g;溶解本题考查了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8.(6分)(2014•北京)二氧化碳不仅能产生温室效应,还能作化工原料.(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 CO2.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H2O .(2)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二氧化硅(SiO2)能用于制造 CO2分离膜.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图1所示),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①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②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 C8H8O3)(如图2).①香兰素由C,H,O 3 种元素组成.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③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无水乙醇.(1)根据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2)①根据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利用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计算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②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3)①根据香兰素的化学式解答;②根据题中信息解答;③根据图示解答.解:(1)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H4 +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2)①在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学式为SiO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2)×2=0解得x=+4;②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7%.(3)①香兰素含有C、H、O 3种元素;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③根据图示可知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O2,无水乙醇.答案:(1)CH4 +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2H2O(2)①+4;②17.7%(3)①C,H,O;②物理;③CO2,无水乙醇本题考查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尤其注意氧化物中氧元素29.(6分)(2014•北京)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C (填字母序号,下同).A.青花瓷瓶B.橡胶充气艇C.不锈钢锅(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4)黄铜渣中约含 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2(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ZnO+H2SO4═ZnSO4+H2O; CuO+H2SO4═CuSO4+H2O①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CuSO4+Zn=ZnSO4+Cu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b.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c.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d.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1)据合金的定义及常见的合金分析;(2)合金属于混合物;(3)合金要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4)据金属与酸、盐的溶液反应的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解(1)青花瓷瓶属于硅酸盐材料;橡胶充气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锅属于30.(6分)(2014•北京)下列字母 A~H 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 2﹣3种元素组成.(1)A 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无色酚酞溶液遇A的稀溶液变红,A 的俗称是火碱(烧碱,苛性钠).(2)红色粉末B与气体C反应得到黑色粉末,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3)D和E均含两种元素.如图所示,将D的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变黄,有气泡产生;烧杯中聚集的肥皂泡能被点燃.E中含有的元素是Fe,O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4)F、G、H 分别与D的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H.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氧化钙和碳酸钠.(1)根据A的性质易潮解,稀液呈碱性,可推断出A是NaOH;(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单质的铁和二氧化碳,注意C不能是氢气,因为题目要求是2﹣3种元素组成;(3)由溶液变黄可知反应物中含有铁元素且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有气泡产生且可燃,判断生成了氢气且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说明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故可推断是生锈的铁与D稀盐酸反应;(4)根据三者与D盐酸溶液反应均有水生成可知,反应物应该是碱和碳酸盐,F、G、H中都含有O元素;又由将F的溶液与G的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H可知,H是碳酸钙,进而得出F和G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故答案为:(1)火碱(烧碱,苛性钠)(2)Fe2O3+3CO 2Fe+3CO2(3)Fe,O; Fe+2HCl=FeCl2+H2↑,Fe2O3+6HCl=2FeCl3+3H2O(4)Ca(OH)2+Na2CO3=CaCO3↓+2NaOH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6分)(2014•北京)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如图 F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3Fe+2O2Fe3O4(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32.(6分)(2014•北京)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Ⅱ推入适量H2O2溶液推入适量H2O2溶液(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助燃;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先变大,一段时间后变小.(3)根据信息: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分析解答.解:(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推入H2O2溶液后,生成氧气,氧气通过导管进入烧杯,所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助燃;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先变大,一段时间后变小.故答案为:(1)2H2O2 2H2O+O2↑(2)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O2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3)助燃性;先变大,一段时间后变小.此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压强的变化等知识,有一定的难度.33.(7分)(2014•北京)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盐,通过实验验证、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查阅资料】①Na2CO3+CaCO3═CaCO3↓+2NaCl②2NaHCO3 Na2CO3+CO2↑+H2O③Ca(HCO3)2易溶于水.④CaCl2溶液分别与 NaHCO3、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现象(表中的百分数为溶液中溶质的NaHCO3Na0.1% 1%序号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实验向NaHCO实验向Ⅱ中加入试剂Na间实验5%溶【解释与结论】(1)实验1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2)实验2中,试剂a为澄清的石灰水.(3)实验3中,NaHCO3与 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CaCl2═CaCO3↓+2NaCl + CO2↑+H2O【反思与评价】(1)实验 2 中,加热 NaHCO3后,试管Ⅰ中残留固体成分可能为Na2CO3;Na2CO3,NaHCO3(写出所有可能).(2)资料④中,NaHCO3溶液与 CaCl2溶液混合的现象中,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C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生成的CO2量较少,CO2溶于水,因此没有气泡.(3)用2种不同的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实验方案分别为:①各取少量0.1%的NaHCO3和Na2CO3加入等质量的5%的C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为NaHCO3,若观察到浑浊则为Na2CO3.②各取少量Na2CO3和NaHCO3固体于实验2装置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为NaHCO3,若观察到无明显现象,固体为Na2CO3.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34.(3分)(2014•北京)利用化学反应2Na+H22NaH收氢气的质量.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230g金属钠最多可吸.解:设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x,2Na+H22NaH46 2230g x=,x=10g,答: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10g.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35.(3分)(2014•北京)某厂烟气中SO2的平均含量为0.032g/L,用780g硫化钠(Na2S)溶液恰好能吸收2000L 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4NaHSO3+3S↓.求理论上得到NaHSO3溶液的质量(假设烟气中其他成分不能被吸收).答;解:2000L 该厂烟气中的SO2的质量:2000L×0.032g/L=64g设生成 S 的质量为 x,2Na2S+5SO2+2H2O═4NaHSO3+3S↓320 9664g xx=19.2g溶液质量 64g+780g﹣19.2g=824.8g.答:得到 NaHSO3溶液的质量为 824.8g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解答,要学会巧用质祝福语祝你马到成功,万事顺意!祝福语祝你马到成功,万事顺意!。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A. 7
B. 9
C. 10
D. 19
选B
13.(2012•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
B. 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选D
18.(2012•北京)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
分子( )
A. 间隔增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
6H2O+2N2.
故答案为:2N2.
-3-
A. 硅
B. 氧
C. 铝
D. 铁
选C
6.(2012•北京)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选C
-1-
11.(2012•北京)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O2 选B
B.MnO2
C.CO2
D.H2O2
12.(2012•北京)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9 个质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5.(1 分)(2014•北京)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电子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选B
11.(1 分)(2014•北京)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来源:Z§xx§]
A.分子的质量变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 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3 .

专题05 物质微观构成与物质宏观组成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5 物质微观构成与物质宏观组成 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5 物质微观构成与物质宏观组成考点01 微粒的性质考点02 原子结构与离子的形成考点03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考点04 元素元素周期表考点01 微粒的性质1.(2024安徽,7)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B.冰融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C.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2.(2024四川成都,4)空气受热实验如图。

从微观角度分析,正确的是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个数增多C.分子运动加快D.分子种类改变3.(2024四川乐山,4)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的原因是A.袋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多B.袋内单个气体分子质量变大C.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袋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变多4.(2024甘肃白银,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自行车轮胎夏天容易爆裂气体分子受热变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5.(2024河北,10)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

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改变D.数目改变6.(2024江苏苏州,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铜B.氯化钠C.水D.金刚石7.(2024重庆A卷,8)“微粒观”是一种化学观念,在化学符号5SO3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A.2B.3C.4D.58.(2024重庆B卷,6)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

下列模型可以用来表示“HCl”的是A.B.C.D.9.(2024河北,17)“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走进白洋淀。

(1)盛夏时节,满淀荷花盛开,荷香四溢。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端午节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C.液氢和氢气都可以燃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100毫升水与10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间隔3、(2014•郴州)原子的质量主要决定于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4、(2014•赤峰)在“2H2O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A.H2O B.H2C.O2D.H和O5、(2014•广西崇左)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一现象说明()A. 分子的体积很小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 分子在不断运动D.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6、(2014•大庆)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 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有离子构成的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7、(2014•丹东)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8、(2014•广东)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相对应的是()A.碳酸钙﹣纯碱B.氯化钠﹣食盐C.碳酸钙﹣小苏打D.氧化钙﹣熟石灰9、(2014•贺州)每年春天,贺州市富川县的脐橙果树开花了,果园周围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分裂成原子D.分子之间有间隔10、(2014•嘉兴)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11、(2014•定西)2014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的铯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A . 188B . 78C . 55D .23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B )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 .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的衣服在阳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13、(2014•青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 ),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mg ~50mg .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A . 28B . 53C . 74D .103 14、(2014•上海)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A . 原子B . 分子C . 单质D . 元素15、(2014•上海)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 K ClB . N aOHC . N H 4ClD . B aSO 4 16、(2014•上海)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A .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 .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 .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D . 分子和原子都市构成物质的微粒17、(2014•泰安)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在整个地壳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 . F eB . S iC . OD .A l 18、(2014•泰安)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物质只能有分子、原子构成B .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与原子质量C .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19、(2014•泰安)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 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 和53127I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B . 属于同种元素C .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 .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20、(2014•泰州)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微粒大小发生变化B . 微粒质量发生变化C .变成了新微粒D . 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 21、(2014•铜仁市)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5mL 水与5mL 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 ,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C .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用肉眼看不见,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D . 水结成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22、(2014温州)6.最近某科研小组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和17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9B.117C.176D.29323、(2014•扬州)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 蒸馏水B . 氯化钠C . 金刚石D . 氧气24、(2014•扬州)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 . 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C .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D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25、关于过氧化氢和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都是氧化物B .都能分解放出氧气C .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D .组成元素相同 26、利用右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分子间隔变大了B .分子体积变大了C .分子运动加快了D .分子个数变多了 27、(2014•永州)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28、(2014•张家界)今年3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师生吸食“二手烟”.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B . 分子之间有间隔C . 分子的体积很小D . 分子的质量很小 29、(2014•长春)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 金刚石B . 氯化钠C . 氧气D . 水30、(2014•资阳)某元素X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X 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16B . X 属于金属元素C . X 与氢形成化合物时,X 原子得到电子形成X 2﹣D . X 的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1、下表列出了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A B C DE(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用ABCDE 表示);(2)表格中共有种元素的粒子;(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的粒子是(用ABCDE 表示)。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1物质的构成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1常见的微观解释2间隔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1物质的构成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1常见的微观解释2间隔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物质的构成和变化考点1物质的构成1宏观现象微观解释1常见的微观解释2间隔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8河南)9.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8梧州)6.体积为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8黄石)3.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间距
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
D.原子大小
(18襄阳)9、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
A.分子个数增多
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间隔增大
D.
分子体积变大
(18潍坊)3.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这主要说明()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质量很小
(18娄底)5.陕西西安咸新区,记者在一个植树现场看到发放罐装空气。

据介绍是秦岭深处的富氧空气,采用压缩罐包装。

下列关于压缩
罐高氧空气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被压缩分子之间间隔减小
B.空气被压缩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空气被压缩分子停止运动
D.空气被压缩分子变小。

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解答:解:A、减少燃煤量,使用清洁能源,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排放,提升燃油品质,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多部门齐抓共管,减少扬尘污染,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建立区域联合机制,发布大气雾霾预警信号,不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3.(2分)(2014•莱芜)“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C . 可以利用反应2Cu+O 22CuO ,测定“人造空气”中O 2的含量D . “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 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 2,因此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继续燃烧,不会熄灭,因为人造空气中含20%以上的O2;可以利用反应2Cu+O 2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因为铜只与氧气反应,并且产物是固体;“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因此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选项错误;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继续燃烧,不会熄灭,因为人造空气中含20%以上的O2,故选项错误;C、可以利用反应2Cu+O 22CuO,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因为铜只与氧气反应,并且产物是固体,故选项正确;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让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同样,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评: 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2分)(2014•莱芜)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 . 如图,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C . 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差异,是因为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D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题:分析:A.根据金属和固态的非金属元素,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利用排除法,即可解答.B.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解答.C.根据碱的组成解答.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解答:解:A.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错误B.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故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正确;C.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差异,是因为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正确;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正确.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微观粒子的观点,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5.(2分)(2014•莱芜)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B . 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C . 不锈钢是一种金属材料D . 玻璃是一种纯净物考点: 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 A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B 、判断师是否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可抓住两个特征: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C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D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有其他成分,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解:A 、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而成答: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B、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锈钢是铁的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说法准确.D、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含有其他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的特征、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判别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2分)(2014•莱芜)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D.考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操作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A、实验室使用块状固体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需要加热的发生装置;装置中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B、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把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浓硫酸,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采取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与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解答:解:A、图示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中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以下,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A不正确;B、图示为使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进气导管未伸入浓硫酸中,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通过浓硫酸,未达到干燥的目的;故B不正确;C、图示为气体的收集装置,集气瓶瓶口向下,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应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正确;D、图示为把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伸入试液中的导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制取气体反应所使用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7.(2分)(2014•莱芜)元素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原子和氯离子都属于氯元素B.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人体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D.碳和碘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合金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的种类来分析.解答:解:A.氯原子和氯离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B.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症,故正确;D.碳元素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错误.故选D.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不大.评:8.(2分)(2014•莱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波尔多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食用油溶于汽油,食用油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C .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 .根据波尔多液的组成来分析;B .根据溶质的和溶剂的判断方法来分析;:C.根据乳化作用来分析;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的热量变化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熟石灰混合反应而成的一种含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钙微溶物的物质,既不透明,也不均一稳定,故错误;B.食用油溶于汽油中,食用油是被溶解的物质,是溶质,汽油是溶解食用油的物质,是溶剂,故正确;C.洗涤剂中含有具有乳化作用的乳化剂,故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故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难度不大,结合课本知识就能顺利解答.9.(2分)(2014•莱芜)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B . 如图a ,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 . 由图b 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D . 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 A 、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B、燃烧的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C、根据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分析回答.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解答:解:A、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在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而不是为了延迟煤燃烧的时间,故A错误;B、火柴梗竖直向上时,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使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而不是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故B错误;C、由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C正确;D、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不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D 错误.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燃烧及灭火的现象,明确常见的做法是否有利于充分燃烧,并注意在生活中做到燃烧充分及合理利用能源.10.(2分)(2014•莱芜)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 4═FeSO 4+CuB . 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 .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 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考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点:见的金属矿物;铁的冶炼;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古代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金矿中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据此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解答:解:A、古代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选项说法正确.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同时生成氯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 、金矿中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湿法炼铜的原理、分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2分)(2014•莱芜)A 、B 、C 、D 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表.A 和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 和D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 [ AB CDA . 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B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 . 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B 、CD . C 、D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7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及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 ═2CO 2+N 2,据此进行判断.解答: 解:A 、由四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4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该说法正确;B 、反应前后物质中氧元素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该说法不正确;C 、4种物质中A 、B 、C 三种物质都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氧化物;故该说法正确;D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C 、D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2×44):28≠11:7;故该说法不正确;答案:C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12.(2分)(2014•莱芜)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要证明Cu 、Zn 、Ag 的活动性顺序,必须要做的实验是()A .①②B . ②③C . ①③D .①②③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析: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Cu、Zn、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而判断必须要做的实验.解答:解:①铜丝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②锌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锌>铜;③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锌>氢;由①②即可证明Cu、Zn、Ag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实验③无需做.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分)(2014•莱芜)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成功修改了“PX”的网络词条,其关键词如下:“PX”是对二甲苯的缩写,化学式为C10H8,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X”属于碳氢化合物,能完全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B . “PX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C .“PX ”由10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组成D . “无色液体,不溶于水,低毒性”均属于“PX ”的物理性质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B .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 .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 .根据物理性质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解:A .二甲苯的化学式为C 10H 8,能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B .二甲苯的化学式为C 10H 8,甲烷的化学式为CH 4,对比可知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错误;C.“PX”是由二甲苯分子构成的,1个二甲苯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错误;D.低毒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故选A.点评: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利用化学式可判断物质的分子构成以及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及质量分数等,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4.(2分)(2014•莱芜)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情况如表(温度保持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4.2 2 0 9.2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丙溶液C .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丁 D .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A 、根据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进行分析;B 、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大进行分析;C 、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进行分析;D、根据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为50g,然后结合溶解的固体质量换算成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解:A、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溶剂质量相同而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大,所以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B正确;C、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所以20℃时四种物质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故C错误;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都为50g,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所以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饱和溶液的判断,应注意条件的变化来分析解答.15.(2分)(2014•莱芜)化学实验操作中常涉及“先后”问题,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 .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 . CO 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 ,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D . 出去H2中混有的CO 2和H 2O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净化(除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 、制取气体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各步骤不能颠倒;B 、可燃性气体在使用前,必须检验纯度;C 、CO 与氧化铁反应制取铁的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灯,再停一氧化碳得输入;D、根据除去杂质的顺序解答.解答:解:A、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说法正确,故正确;B、试验气体的可燃性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说法正确,故正确;C、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固体,热铁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重新生成氧化铁.所以实验的先后顺序关系错误.D、除去H2中混有的CO2和H2O,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故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探究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制取常用气体的方法原理和注意事项.16.(2分)(2014•莱芜)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鉴别硬水和软加肥皂水搅拌水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D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A .A B . B C . C D .D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硬水与软水;盐的化学性质;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 A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碳酸钠能与过量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B、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除去水分,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能与过量氯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分离出碳酸钙,但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氯化钠,同时无法得到碳酸钠,故选项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合成纤维,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7.(2分)(2014•莱芜)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反应的因素A 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催化剂B 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反应物的种类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反应的温度气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D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的浓度A .A B . B C . C D .D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 根据题意,确定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可选用控制变量法,即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 、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由于反应物的种类不同,:可能是物质的种类影响了化学反应的进行,无法得出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正确.催化剂B、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所取用的金属种类不同,说明反应物的种类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错误.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两者中温度不同,说明反应的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错误.D、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两种中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因素,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2分)(2014•莱芜)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2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2

江苏省2014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3.(2分)(2014•南京)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铁C.硅D.氧选:D.15.(2分)(2014•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21%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A错误;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B错误;C、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故C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D错误.故选:C.35.(7分)(2014•苏州)溶液的微粒构成决定其性质,溶液的宏观组成是其成分计算的依据.(1)氯化钠晶体是由Na+、Cl﹣(填微粒符号)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的缘故.(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200g.(3)某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试列式计算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S(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解:(1)氯化钠晶体是由Na+、Cl﹣构成的.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蔗糖溶于水,溶液很难导电,是因为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2)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质量:=200g;(3)由题意可得,=26%;解得:S=35.1g答案:(1)Na+、Cl﹣;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溶液中不存在自由移动带电的离子;(2)200;(3)35.1g.4.(2分)(2014•连云港)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C.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解:A、该元素的名称是铱,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7,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外有7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A.4.(1分)(2014•泰州)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大小发生变化B.微粒质量发生变化C.变成了新微粒D.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解:A、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大小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质量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微粒变成了新微粒,故选项错误.D、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微粒间有空隙,且微粒间有空隙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正确.故选:D.13.(2分)(2014•泰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B.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在水中加入蔗糖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C.光合作用可以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解: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但是质子数不变,故A正确;B、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能除去油污,蔗糖在水中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所以在水中加入蔗糖不能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故B错误;C、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发光、放热;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例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故选:B.5.(1分)(2014•无锡)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氧气C.金刚石D.硫酸铜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3.(2分)(2014•扬州)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氧气解:A、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11.(2分)(2014•扬州)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正确;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故选项说法错误;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2014•常州)5.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金刚石C. 氯化钠D.水选:B.(2014•常州)15.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种氢原子1个原子的质量为3.348×10-27kg,则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B.2C.3D.4答案:B (2014•常州)18.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BC.。

201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word版-含专题分析与解答及点评).

201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卷-word版-含专题分析与解答及点评).

2014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 卷)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 (2分)(2014?重庆)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 水与能源”.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 是( ) A .水力发电B .水作冷却剂C .水作溶剂D .电解水获得氢气2. (2分)(2014?重庆)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 蛋奶工程”和 爱心午餐”,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某校 为学生提供的一次 爱心午餐”含有下列食品,其中含蛋白质最少的是( )A .炒青菜B .豆腐汤C .红烧肉D .水煮鱼3. (2分)(2014?重庆)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4. (2分)(2014?重庆)下列气体中,属于纯净物的是(连接仪器6. (2分)(2014?重庆)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B .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C .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D .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7.(2分)(2014?重庆)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A . O 2B . N 2C . SO 2D . CO 2A .洁净的空气B .汽车的尾气C .水蒸气D .香烟的烟气5. (2 分)(2014?重庆) A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 )全幄的耗柴-检查气密性取用石灰石验满BC . 石R石A .水的化学性质B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8 (2分)(2014?重庆)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 •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 •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 •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 •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9.(2分)(2014?重庆)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深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A .补充氧气B •增加可燃物C •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 •升高细铁丝的温度10. (2分)(2014?重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 •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11 • (2分)(2014?重庆)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 • PM2.5与雾霾天气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12 • (2分)(2014?重庆)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 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A • +1B • +2C • +3D • +413 • (2分)(2014?重庆)某矿物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若要检验其中含MgSO4,需要的试剂之一是()A •稀硫酸B • AgNO3溶液C • BaCl2溶液D •金属镁14 • (2分)(2014?重庆)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 •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B •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pH小15. (2分)(2014?重庆)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D . 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16. (2分)(2014?重庆)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6个小题,共20分) 17. (2分)(2014?重庆)用化学符号填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防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是 (2) 4个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___ .18 . (3分)(2014?重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___________H11 2 S 1干石蕊纸花直接放入CQ 中 实验1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CQ 中①CO 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 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 2不支持燃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j ))(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 一(填序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19. (4分)(2014?重庆)我国 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_________________ 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 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___ ,根据方 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A •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B •氢气资源丰富 20. (4分)(2014?重庆)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1)人类向大自然提取量最大的金属是铁.写出高温下一氧化碳把铁从赤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2)锰(Mn )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取少量锰钢碎屑加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浸泡以后烧杯底 部剩有固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锌,如果用实验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 性强弱,下列所给试剂组能够达到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 . Fe 、Mn 、40%H 2SO 4 溶液 B . Fe 、Mn 、MgSO 4 溶液 C . Fe 、Mn 、ZnSO 4溶液D . Cu 、FeSO 4溶液、MnSO 4溶液.21. (3分)(2014?重庆)下表是 NaCI 、KNO 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C 0 20 40 60 80 溶解度NaCl 35.7 36.0 36.6 37.3 38.4KNO 313.331.663.9110169(1) 若要比较KNO 3与NaCl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需要控制的变量是水的质量和__ . (2) 20C 时,各取NaCl 、KNO 3固体3.5g 分别加入1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_一 溶液.(3) 若将上表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 NaCl 和KNO 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_—@ •——碳原子 © 0——氧厚子C .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D •获得氢气成本低.(填序号).A. 0 C 〜20 CB.20 C 〜40 CC.40 C 〜60 CD.60 C 〜80 C22. (4分)(2014?重庆)某同学为了绘制 叶脉书签”,用A 、B 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1) 反应③中的白色沉淀是CaCO 3,则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 A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 ; B 的化学式可以是 _____________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_ _.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个小题,共11分)23. ( 5分)(2014?重庆)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ABCD(1)仪器a 的名称是 __.(2) C 是进行 ____________ 操作装置中的一部分.(3) 若选用D 装置收集CO 2,则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___ (填“①”或“②”)端进入.若D 装置中盛有NaOH 溶液, 则可以除去CO 气体中混有的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4) 向装置A 、B 中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 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该试剂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 (填相同”或不同”).24. (6分)(2014?重庆)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 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 _____________ 产生.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填 序号).A •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B .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住射3二-二二-三D .除去铁钉上的锈迹叶的混合溶液,A 、B 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下关系:(2)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一_==^,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160g .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电解槽中NaOH 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填序号). __ •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A. 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B. 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C. 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D. 加入金属Cu 片,产生气泡.盐釀玻璃棒滴有酚駄的且溶液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个小题,共7 分)25. ( 7分)(2014?重庆)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35%- 48%.某学习小组为了验证附近氯碱化工厂产生的 NaOH 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 算:(1) 到工厂采集了电解槽中的 NaOH 溶液100g . NaOH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 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浓硫酸配制200g24.5%的稀硫酸,计算所取浓硫酸的体积(计算结果取整数)(3) 进行中和测定,向采集到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所配制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定溶液的pH 值,当pH=7时,消耗稀硫酸2014 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A 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4?重庆)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以下对水的利用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水力发电B .水作冷却剂C.水作溶剂 D .电解水获得氢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力发电是利用了水的冲力,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 •水作冷却剂是利用水吸收热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 •水的溶剂是溶解溶质,形成溶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2分)(2014?重庆)重庆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蛋奶工程”和爱心午餐”,努力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某校为学生提供的一次“爱心午餐”含有下列食品,其中含蛋白质最少的是()A •炒青菜B •豆腐汤C •红烧肉D •水煮鱼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只有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素,才能促进人体健康.解答:解:A、炒青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含有的蛋白质很少;B、豆腐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C、红烧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水煮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相比之下,炒青菜中含蛋白质最少.故选:A .点评:要了解各种食物的成分,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搭配膳食,促进身体健康.3.(2分)(2014?重庆)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A .O2 B .N2 C.SO2 D .CO2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冰雪消融是因为温度升高,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解答:解:A、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可以供给呼吸,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B、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高,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含量增高会造成酸雨,不会形成温室效应,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会造成温室效应,会使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对空气的影响,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4. (2分)(2014?重庆)下列气体中,属于纯净物的是()5. (2分)(2014?重庆)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洁净的空气B .汽车的尾气C .水蒸气D .香烟的烟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汽车的尾气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水蒸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洁净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在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故A 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B正确;C、向试管中装块状石灰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石灰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故 C错误;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用余烬的火柴,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 (2分)(2014?重庆)下列洗涤方法主要利用了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无水酒精洗手机屏幕B .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C •清水洗涤衣服上的食盐D .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迹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洗涤的原理判断,洗涤可利用溶解原理或乳化作用原理,还可利用化学反应把难溶物转化成能溶物除去解答:去解:A、无水酒精可以溶解手机屏幕上的赃物,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A不符合题意;B、水垢不易溶解于水,但可以和酸反应生成可溶的盐,故食醋洗去水壶内的水垢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B 符合题意;C、食盐易溶解于水,可以用水溶解后洗净,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C不符合题意;D 、植物油不易溶解于水,不能用水洗净,可用汽油洗去,是根据溶解作用原理洗涤,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7.(2分)(2014?重庆)自然界里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 •水的化学性质 B •水分子之间的间隔C •水的物理性质D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 微粒之间存在间隔且温度越高微粒之间的间隔越大,③ 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体积发生改变是由于微粒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解答: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转变,主要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大小、质量不发生改变,分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微观粒子之间的间隔在固态时很小,在液态时较小,在气态时较大,但是水分子没有变8.(2分)(2014?重庆)“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 .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 .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 •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 •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A 、根据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考虑;B 、根据石墨的颜色考虑;C、根据碳单质的溶解性考虑;D、根据碳完全燃烧的产物考虑•解答:解:A、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A说法正确;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故B说法正确;C、碳单质难溶于水,碳海绵难溶于水,故C说法不正确;D 、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 D 说法正确.因为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9.(2 分)(2014?重庆)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深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 的作用是( ) A .补 充氧气 B . 增加可燃物C •升高铁丝的着火点D •升高细铁丝的温度 考点 : 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 :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 火柴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给铁丝预热,提高铁丝温度,利于铁丝燃烧,火柴杆起引燃作用.据此分析分析 判断. 解答:解:A 、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能补充氧气•故A 错误;B 、 增加可燃物,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故 B 错误;C 、 铁丝的着火点是铁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 错误;D 、 火柴燃烧的作用是升高细铁丝的温度,利于铁丝燃烧,故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的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对实验中的一些小细节,但小细节决定实验是否能够成功. 10.(2 分)(2014?重庆)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 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 .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考点 :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 :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 、溶液可以有颜色;B 、根据溶液的组成考虑; C 、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考虑;D 、根据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考虑.解答:解:A 、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 说法错误;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 B 说法正确;C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C 说法正确;D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 D 说法正确.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溶质、溶剂的组成情况,溶液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11.(2 分)(2014?重庆)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 可能是( )B .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D .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 考点 : 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 :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 、 PM2.5 属于空气中的烟尘;B 、 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苯(C 6H 6)等有毒物质;C 、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 、 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解答: 解: A 、 PM2.5 属于空气中的烟尘,与一氧化碳无关,故 A 错误;B 、 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苯(C 6H 6)等有毒物质,与一氧化碳无关,故B 错误;C 、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与一氧化碳无关,故C 错误;D 、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与一氧化碳有关,与主题相符,故 D 正确.故选: D .点评: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 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PM2.5 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12.(2分)(2014?重庆)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 CaC 2O 4), CaC 2O 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1B . +2C . +3D . +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A . PM2.5 与雾霾天气C . 形 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草酸钙的化学式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解答:解:草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2)+x疋+ (- 2)>4=0,解得x=+3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能训练学生知识迁移使用的能力.13. (2分)(2014?重庆)某矿物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若要检验其中含MgSO4,需要的试剂之一是()A .稀硫酸B . AgNO3溶液C. BaCl2溶液 D .金属镁考点: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 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题意,要检验其中含MgSO4,即是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据此结合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稀硫酸不能与硫酸镁反应,不能用于检验其中含MgSO4,故A错误;B、AgNO3溶液能与MgSO4反应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也能与矿物质水中的氯化锌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确定其中是否含MgSO4,故B错误;C、BaCl2溶液与氯化锌溶液不反应,与Mg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能检验其中含MgSO4,故C正确;D、金属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不能用于检验其中含MgSO4,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 . (2分)(2014?重庆)下列比较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 .空气中氮气比氧气多B .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pH小C .钢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D .化肥KNO3比NH4NO3营养元素种类多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据空气中各气体的成分回答;B、据厕所清洁剂显碱性,而炉具清洁剂县酸性回答;C、据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分析;D、化肥硝酸钾中含有两种营养元素,而硝酸铵中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为78%,氧气体积分数为21%,故A不符合题意;B、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而炉具清洁剂县碱性,故厕所清洁剂比炉具清洁剂pH小,故B不符合题意;C、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比钢铁更耐腐蚀,故C符合题意;D、硝酸钾中含有两种营养元素,钾元素和氮元素,而硝酸铵中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难度不大,本题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15.(2分)(2014?重庆)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B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D . 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浓度增大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不同化学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作用进行分析; 根据溶液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解:A 、有的化学反应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有的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察觉不到,故A 不符合题意;B 、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 不符合题意;C 、 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量不变,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故 C 不符合题意;D 、 当溶液是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不会发生变化,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6. (2分)(2014?重庆)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③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 2不支持燃烧.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视角新颖,这类题通常起点高,落点低,可用类比的方法寻找与该物质性质 相似的课本中的物质.观察图示,大家很容易就回忆起二氧化碳曾做过类似的实验,联想验证二氧化碳溶 于水的实验设计思路即可解答.解答: 解:①对比试验1、2,无法得到CO 2密度比空气密度的比较,故 ① 错误;② 对比试验1、2,干石蕊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 蕊变红,故②正确;③ 由试验1证明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 ③ 正确;④ 对比试验1、2,不能得到CO 2不支持燃烧,故 ④ 错误. 故选:B .点评:二氧化碳本身不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二氧化碳通到酸碱指示剂中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6个小题,共20分) 17 . (2分)(2014?重庆)用化学符号填空:干石蕊紙花直接诫入g 中实验1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匚6中①CO 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 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 .①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変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端午节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液氢和氢气都可以燃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100毫升水与10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3、(2014•郴州)原子的质量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
C.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
4、(2014•赤峰)在“2H2O2H2↑+O2↑”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
A.H2O B.H2C.O2D.H和O
5、(2014•广西崇左)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6、(2014•大庆)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
C.N 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有离子构成的
D.
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7、(2014•丹东)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8、(2014•广东)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相对应的是()
A.碳酸钙﹣纯碱B.氯化钠﹣食盐C.碳酸钙﹣小苏打D.氧化钙﹣熟石灰9、(2014•贺州)每年春天,贺州市富川县的脐橙果树开花了,果园周围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D.分子之间有间隔
10、(2014•嘉兴)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11、(2014•定西)2014年4月14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的铯原子钟,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A . 188
B . 78
C . 55
D .
23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B )
A .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给轮胎打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的衣服在阳关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13、(2014•青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I ),具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元素含量为25mg ~50mg .已知碘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则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A . 28
B . 53
C . 74
D .
103 14、(2014•上海)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单质
D . 元素
15、(2014•上海)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 . K Cl
B . N aOH
C . N H 4Cl
D . B aSO 4 16、(2014•上海)关于原子、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 C .
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D . 分子和原子都市构成物质的微粒
17、(2014•泰安)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在整个地壳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 . F e
B . S i
C . O
D .
A l 18、(2014•泰安)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质只能有分子、原子构成
B .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与原子质量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 .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19、(2014•泰安)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
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 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 和53
127I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B .
属于同种元素 C .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D . 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20、(2014•泰州)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微粒大小发生变化
B . 微粒质量发生变化
C .变成了新微粒
D . 微粒间的空隙发生改变 21、(2014•铜仁市)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花香满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5mL 水与5mL 食醋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 ,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用肉眼看不见,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 D . 水结成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
22、(2014温州)6.最近某科研小组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和17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9
B.117
C.176
D.293
23、(2014•扬州)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蒸馏水B.氯化钠C.金刚石D.氧气
24、(2014•扬州)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25、关于过氧化氢和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氧化物B.都能分解放出氧气
C.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D.组成元素相同Array 26、利用右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
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间隔变大了B.分子体积变大了
C.分子运动加快了D.分子个数变多了
27、(2014•永州)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28、(2014•张家界)今年3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的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师生吸食“二手烟”.从分子和原子的有关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29、(2014•长春)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B.氯化钠C.氧气D.水
30、(2014•资阳)某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16
B.X属于金属元素
C.X与氢形成化合物时,X原子得到电子形成X2﹣
D.X的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1、下表列出了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子是(用ABCDE表示);
(2)表格中共有种元素的粒子;
(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电子的粒子是(用ABCDE表示)。

32、据2014年6月9日“中国之声”报道,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汇报本国用于核电事业的放射性原料时,漏报了640公斤钚(元素符号Pu,原子序数94,相对原子质量244),
据悉,这些钚足可以制造80枚核弹头。

请回答:构成金属钚的粒子是,其原子核外共有个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