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合集下载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小单元(一)历代本草著作细目1.神农本草经2.本草经集注3.新修本草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5.本草纲目6.本草纲目拾遗r rln -Jr-1.中药性能理论学术价值要点2.四气中药与3.五味方剂(二)中药性能4.升降浮沉5.归经(1 )药性理论的内容(2)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1)确定四气的主要依据(2 )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寒凉性所示的效用(4)温热性所示的效用(5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确定五味的主要依据(2 )五味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的效用与临床应用(4 )气味配合的原则与规律(L \ 厶=”4 UU-1 人I - 宀AA JU. K(1)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2)升降浮沉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 )升浮性所示效用(4 )沉降性所示效用(5)顺其病位用药(6)逆其病势用药(7 )依据气机运行特点用药/ —. x rr/-# 、-*t ♦亠4・ / I P / —・・1(1 )归经的理论基础(2 )归经的确定依据⑷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竟义小单元细目要点1.炮制的目的(一)炮制的目的与药物成分2.炮制与药物成分1.炮制常用辅料及作用(二)炮制的辅料与饮片2.常用饮片的质量控制四中药炮 1.炒法制与饮片质(三)常用饮片炮制方法及作用2.炙法(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 )便于调剂和制剂(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成分的影响(2 )炮制对含昔类药物成分的影响(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成分的影响(1 )酒、醋、盐水、姜汁、蜂蜜、油等辅料及作用(2)麦鉄、河砂、米、土、滑石粉、蛤粉等辅料及作用(1)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2)检查(3 )含量测定(4 )限量标准(1)炒黄:牛劳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號子、苍耳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炒焦:山楂、梔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炒炭:大蓟、蒲黄、荆芥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炒:枳壳、苍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 )米炒:斑螫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土炒:白术、山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8)滑石粉炒:水蛭的炮制方法与作用(9)蛤粉炒:阿胶的炮制方法与作用(1)酒炙:大黄、黄连、当归、薪蛇、白芍、丹参、川茸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醋炙:甘遂、延胡索、乳香、香附、柴胡的炮制方3.懒法4.蒸、煮、憚法法与作用(3)盐炙:杜仲、黄柏、泽泻、车前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姜炙:厚朴、竹茹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蜜炙:黄苗、甘草、麻黄、枇杷叶、马兜铃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油炙:淫羊董、蛤翰、三七的炮制方法与作用(1)明熾:白矶、牡蛎、石决明、石膏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锻淬:赭石、自然铜、炉甘石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扣锅锻:血余炭的炮制方法与作用(1)蒸:何首乌、黄苓、地黄、黄精、人参、天麻的炮希百劳逑鹫備?仁、白扁豆的炮制方法与作(2 )煮:藤黄、川乌、附子、吴茱萸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4.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中药的不良反应(二)中药毒理1•中药成分的毒性(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一致性与差异性(2 )中药药理作用的多样性(3 )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4 )中药量效关系的复杂性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1)副作用(2)毒性反应(3)变态反应(4 )后遗效应(5)特异质反应(6)依赖性(1 )含生物碱类中药的毒性(2 )含有机酸类中药的毒性(3)含昔类中药的毒性(4 )含毒蛋白类中药的毒性(5)含祜及内酯类中药的毒性(6)含重金属中药的毒性小单元细目根及根茎类中药八常用中药的鉴别(一)常用植物类中药鉴另U2.茎木类中药3.皮类中药4.叶类中药要点(1)根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3)狗脊、绵马贯众、细辛、大黄、虎杖、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防己、北豆根、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罠、远志、人参、红参、西洋参、二七、白花、当归、羌活、前胡、川号、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龙胆、秦充、徐长卿、白前、白薇、紫草、丹参、黄茸、玄参、地黄、胡黄连、巴戟天、茜草、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白术、苍术、紫苑、三棱、泽泻、香附、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郁金、天麻、白及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1)茎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木通、桝寄生、桑寄生、大血藤、苏木、鸡血藤、降香、沉香、通草、钩藤、石斛、铁皮石斛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1)皮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白鲜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1)叶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侧柏叶、淫羊董、大青叶、寥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罗布麻叶、紫苏叶、艾叶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別(二)常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三)常用矿物类中药的鉴别。

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

2015年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第1题气调养护法对空气的要求是A.高氧或低二氧化碳B.低氧或低二氧化碳C.高氧或高二氧化碳D.低氧或高二氧化碳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第2题形胖之人多属A.劳嗽B.阴虚C.血虚D.阳虚E.津亏正确答案:D,第3题下列哪个咳嗽类非处方药糖尿病的患者可不在医师指导下服用A. 二母宁嗽丸 B.橘红片C.半夏止咳糖浆D.蛇胆川贝胶囊E.雪梨膏正确答案:D,第4题痛如针刺的病机是A.食积B.气滞C.湿滞D.瘀血E.血虚正确答案:D,第5题焦四仙是焦三仙中加A.焦山楂B.焦麦芽C.焦神曲D.焦槟榔E.焦鸡内金正确答案:D,第6题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A.脉来较数 B.脉来时止C.止无定数D.脉来缓慢E.止有定数正确答案:B,第7题下列不属于正治法的治疗方法是A.虚则补之B.热者寒之C.实则泻之D.寒者热之E.通因通用正确答案:E,第8题不属于正常的舌象是A.舌色淡红B.舌淡少苔C.舌苔薄白D.舌活动自如E.舌体柔软正确答案:B,第9题血液中的酮体增加出现酮血症,可检验A.尿蛋白 B.尿葡萄糖C.尿液隐血D.尿肌酐E.尿酮体正确答案:E,第10题既含蟾酥,又含雄黄的中成药是A.六神丸B.蟾酥丸C.六应丸D.安宫牛黄丸E.牛黄解毒丸正确答案:A,第11题暑邪伤人可见口渴喜饮,气短乏力是由于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B.暑邪伤气,湿热弥漫C.暑性升散,耗气伤津D.暑邪挟湿,湿困脾阳E.暑性炎热,腠理开泄正确答案:C,第12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气行的失调A.气逆B.气陷C.气脱D.气虚E.气闭正确答案:D,第13题能疏肝解郁、利胆退黄、消炎解毒的藏药方剂是A. 二十五味珊瑚丸B. 二十五味松石丸C. 二十五味鬼臼丸D. 二十九味能消散E.三十五味沉香丸正确答案:B,第14题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病邪是A.燥B.暑C.火D.寒E.风正确答案:C,第15题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关键是A.信息沟通能力B.药历的书写C.具备药学及中药学基本知识D.具备药事管理及法规知识E.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答案:A,第16题清凉油使用注意事项是A.对酒精过敏者禁用B.风寒感昌者不适用C.孕妇慎用D.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E.眼睛、外阴等皮肤黏膜及破损处禁用正确答案:B,第17题“寒者热之”属于A.正治B.反治C.因时制宜D.因人制宜E.因地制宜正确答案:A,第18题洋故纸的处方应是A.破故纸B.草果C.木蝴蝶D.缩砂E.补骨脂正确答案:C,第19题在饮片贮存过程中,为防止害虫入侵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是A.清洁卫生 B.密闭C.通风D.干燥E.高温消毒正确答案:A,第20题正确代表非处方药简称的标志是A. COTB. OCTC. OTCD. TOCE. CTO正确答案:C,第21题卫气行于A.肾中B.脉内C.脉外D.膻中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第22题因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所以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的咳嗽类非处方药是A.止嗽定喘口服液B.芒果止咳片C. 二母宁嗽丸D.雪梨膏E.秋梨润肺膏正确答案:B,第23题若肝癌患者身体赢力极为严重,腹大如臌,此时治疗时应A.扶正B.祛邪C.先扶正后祛邪D.先祛邪后扶正E.祛邪扶正兼顾正确答案:C,第24题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治疗方法是A.实则泻之B.寒因寒用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热因热用正确答案:A,第25题不属于非处方药的是A.双黄连口服液B.双黄连片C.双黄连胶囊D.双黄连粉针E.双黄连气雾剂正确答案:D,第26题下列哪项指标阳性表明传染性大A.抗-HBsB.抗-HBcC. HBeAgD. HbsAgE.抗-HBe 正确答案:B,第27题潼蒺藜的处方应付是A.刺蒺藜B.肉果C.沙苑子D.蛇蜕E.补骨脂正确答案:C,第28题血小板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A. (100 - 200) X109/LB. (90 -110) X109/LC. (100 ~ 300) X109/LD. (200 - 400) X109/LE. (150 ~ 300) X109/L正确答案:C,第29题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监测方法是A.自愿呈报系统 B.重点医院监测 C.记录联结 D.记录应用E.集中监测系统正确答案:A,第30题风为百病之长是指A.风邪致病,常见头身疼痛B.风邪伤人多患风寒表证C.风邪致病病情变化多端D.风为其他邪气致病的先导E.风邪致病,使腠理疏松而多汗正确答案:D,第31题湿邪与寒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A.易黏滞重浊B.易凝滞收引C.易于趋下D.易损伤阳气E.易阻碍气机正确答案:D,第32题虽患伤食伤乳,但因便秘而不宜用的成药是A.小儿消食片 B.小儿化滞散C.健胃消食片D.小儿胃宝丸E.小儿健胃糖架正确答案:D,第33题下列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是A.麻黄B.肉桂C.白芍D.生姜E.当归正确答案:A,第34题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的脏腑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第35题调剂工作中第一个关键环节是A.审方B.计价C.调配D.复核E.发药正确答案:A,第36题根据藏象理论,人体的中心是A.经络B.精C.六腑D.气血津液E.五脏正确答案:E,第37题急性中毒出现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时需A.饮茶 B.用鸡蛋清C.吸氧D.透析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第38题下列对肝功能有影响的中药是A.当归、川芎B.石膏、知母C.银花、连翘D.桃仁、红花E.黄药子、苍耳子正确答案:E,第39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A.实热证 B.虚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第40题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的著作是A.《千金翼方》B.《灵枢经》C.《金匮要略方论》D.《伤寒论》E.《瘟疫论》正确答案:B,第41题更衣丸宜用药引A-焦三仙 B.姜汤C.米汤 D.盐水E.黄酒正确答案:C,第42题大补阴丸宜用药引A-焦三仙 B.姜汤C.米汤 D.盐水E.黄酒正确答案:D,第43题七厘散宜用药引A-焦三仙 B.姜汤C.米汤 D.盐水E.黄酒正确答案:E,第44题瘀血证可出现的面色变化有A.青色、赤色B.黑色、青色C.赤色、白色D.赤色、黑色E.黄色、黑色正确答案:B,第45题湿证、水饮内停,可出现的面色变化有A.青色、赤色B.黑色、青色C.赤色、白色D.赤色、黑色E.黄色、黑色正确答案:E,第46题香白芷A.采时类B.气味类C.产地类D.炮制类E.修治类正确答案:B,第47题冬桑叶A.采时类B.气味类C.产地类D.炮制类E.修治类正确答案:A,第48题田三七A.采时类B.气味类C.产地类D.炮制类E.修治类正确答案:C,第49题医用绷带及医用纱布应在多长时间内沉入液中A. 80 度B. ±5%C.不得大于0.3%D.不得大于0.5%E. 10秒钟正确答案:E,第50题医用绷带及医用纱布的经纬密度应为明示标称值的A. 80 度B. ±5%C.不得大于0.3%D.不得大于0.5%E. 10秒钟正确答案:B,第51题心气虚证可见A.头晕胀痛B.畏寒肢冷C.体倦乏力D.爪甲不荣E.五心烦热,两颧红赤正确答案:C,第52题心阳虚证可见A.头晕胀痛B.畏寒肢冷C.体倦乏力D.爪甲不荣E.五心烦热,两颧红赤正确答案:B,第53题心阴虚证可见A.头晕胀痛B.畏寒肢冷C.体倦乏力D.爪甲不荣E.五心烦热,两颧红赤正确答案:E,第54题心血虚证可见A.头晕胀痛B.畏寒肢冷C.体倦乏力D.爪甲不荣E.五心烦热,两颧红赤正确答案:D,第55题“后天之本”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第56题“先天之本”指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A,第57题妇女月经过多忌用A.破血逐瘀药B.涩肠止泻药C.解表发汗药D.香窜开窍药E.淡渗利湿药正确答案:A,第58题湿热泻痢者忌用A.破血逐瘀药B.涩肠止泻药C.解表发汗药D.香窜开窍药E.淡渗利湿药正确答案:B,第59题砒石的用量是A. 0.03 ~ 0.075gB. 0.05 ~0. 1gC. 0.3 ~0.6gD.0. 03~0.06gE. 0.015 ~0. 03g第60题斑蝥的用量是A. 0.03 ~ 0.075gB. 0.05 ~0. 1gC. 0.3 ~0.6gD.0. 03~0.06gE. 0.015 ~0. 03g正确答案:D,第61题生马钱子的用量是A. 0.03 ~ 0.075gB. 0.05 ~0. 1gC. 0.3 ~0.6gD.0. 03~0.06gE. 0.015 ~0. 03g正确答案:C,第62题蟾酥的用量是A. 0.03 ~ 0.075gB. 0.05 ~0. 1gC. 0.3 ~0.6gD.0. 03~0.06gE. 0.015 ~0. 03g正确答案:E,第63题区分疾病病位的纲领是A.阴阳辩证B.表里辨证C.八纲辩证D.寒热辨证E.虚实辩证正确答案:B,第64题区分病变性质的纲领是A.阴阳辩证B.表里辨证C.八纲辩证D.寒热辨证E.虚实辩证正确答案:D,第65题区分邪正盛衰的纲领是A.阴阳辩证B.表里辨证C.八纲辩证D.寒热辨证E.虚实辩证第66题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的是A.脑心舒口服液B.脑乐静C.脑立清丸D.全天麻胶囊E.清眩丸正确答案:C,第67题能滋补强壮,镇心安神的是A.脑心舒口服液B.脑乐静C.脑立清丸D.全天麻胶囊E.清眩丸正确答案:A,第68题能散风清热的是A.脑心舒口服液B.脑乐静C.脑立清丸D.全天麻胶囊E.清眩丸正确答案:E,第69题能平肝,熄风,止痉的是A.脑心舒口服液B.脑乐静C.脑立清丸D.全天麻胶囊E.清眩丸正确答案:D,第70题酊剂在贮存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是A.挥发B.霉变C.沉淀D.虫蛀E.酸败正确答案:A,第71题片剂在贮存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是A.挥发 B.霉变C.沉淀D.虫蛀E.酸败正确答案:B,第72题口服液剂在贮存中觉见的变质现象是A.挥发 B.霉变C.沉淀D.虫蛀E.酸败正确答案:C,第73题木香应付A.酒炒品B.炒焦品C.姜制品D.制霜品E.煨制品处方中正确答案:E,第74题半夏应付A.酒炒品B.炒焦品C.姜制品D.制霜品E.煨制品处方中正确答案:C,第75题从舌苔的厚薄可A. 了解病情的轻重与病情的进退B. 了解津液的变化C. 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 了解胃气的有无E. 了解病性的寒热正确答案:A,第76题从苔色的黄白可A. 了解病情的轻重与病情的进退B. 了解津液的变化C. 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 了解胃气的有无E. 了解病性的寒热正确答案:E,第77题从舌苔的有根无根可A. 了解病情的轻重与病情的进退B. 了解津液的变化C. 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 了解胃气的有无E. 了解病性的寒热正确答案:D,第78题从舌苔的润燥可A. 了解病情的轻重与病情的进退B. 了解津液的变化C. 了解正邪斗争消长的情况D. 了解胃气的有无E. 了解病性的寒热正确答案:B,第79题如个人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给A.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组B.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測中心C.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D.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E.世界卫生组织的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正确答案:B,第80题如生产厂家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给A.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组B.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測中心C.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D.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E.世界卫生组织的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正确答案:B,第81题如医务人员发现药品引起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给A.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组B.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測中心C.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D.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E.世界卫生组织的药物监测合作中心正确答案:A,第82题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功效的非处方药是A.荆防颗粒B.伤风感冒颗粒C.风热感冒颗粒D.扑感片E.桑菊感冒正确答案:A,第83题具有辛温解表,疏散风寒功效的非处方药是A.荆防颗粒B.伤风感冒颗粒C.风热感冒颗粒D.扑感片E.桑菊感冒正确答案:D,第84题具有散风寒,发微汗功效的非处方药是A.荆防颗粒B.伤风感冒颗粒C.风热感冒颗粒D.扑感片E.桑菊感冒正确答案:B,第85题白梅花的别名是A.绿萼梅B.南豆根C.破故纸D.潼蒺藜E.七叶一枝花正确答案:A,第86题补骨脂的别名是A.绿萼梅B.南豆根C.破故纸D.潼蒺藜E.七叶一枝花正确答案:C,第87题接待投诉者时的举止行为要点、语调表达占A. 55% B. 8%C. 38%D. 37%E. 7%正确答案:C,第88题接待投诉时动作表情占A. 55%B. 8%C. 38%D. 37%E. 7%正确答案:A,第89题接待投诉者语言表达占A. 55%B. 8%C. 38%D. 37%E. 7%正确答案:E,第90题砂仁驱风油的功效是A.驱风健胃B.清暑利湿C.解表化湿,理气与中D.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E.清热解暑,去湿生津正确答案:D,第91题六一散的功效是A.驱风健胃B.清暑利湿C.解表化湿,理气与中D.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E.清热解暑,去湿生津正确答案:B,第92题藿香正气水的功效是A.驱风健胃B.清暑利湿C.解表化湿,理气与中D.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E.清热解暑,去湿生津正确答案:C,第93题药材含水量应控制在A. 100% ~ 120%B. 1/10 ~ 1/100C. 20% -50%D. 9% ~ 13%E. 10% ~ 15%正确答案:E,第94题中药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A. 100% ~ 120%B. 1/10 ~ 1/100C. 20% -50%D. 9% ~ 13%E. 10% ~ 15%正确答案:D,第95题需调配烫制的药物是A.穿山甲B.白术C.侧柏叶D.瓦楞子E.枇杷叶正确答案:A,第96题需调配煅制的药物是A.穿山甲B.白术C.侧柏叶D.瓦楞子E.枇杷叶正确答案:D,第97题需调配麸炒的药物是A.穿山甲B.白术C.侧柏叶D.瓦楞子E.枇杷叶正确答案:B,第98题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是A. 0.20-0. 40B. 0. 50-0. 70C. 0.03 ~ 0.08D. 0.01 -0.05E. 0-0.01正确答案:B,第99题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是A. 0.20-0. 40B. 0. 50-0. 70C. 0.03 ~ 0.08D. 0.01 -0.05E. 0-0.01正确答案:D,第100题嗜碱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是A. 0.20-0. 40B. 0. 50-0. 70C. 0.03 ~ 0.08D. 0.01 -0.05E. 0-0.01正确答案:E,第101题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是A. 0.20-0. 40B. 0. 50-0. 70C. 0.03 ~ 0.08D. 0.01 -0.05E. 0-0.01正确答案:A,第102题阻塞性黄疸可见A.脓血便B.鲜血便C.柏油样便D.白陶土样便E.稀糊状便正确答案:D,第103题上消化道出血可见A.脓血便B.鲜血便C.柏油样便D.白陶土样便E.稀糊状便正确答案:C,第104题香砂枳术丸的功能是A.开胃消食,润肠通便B.行气化湿,健脾与胃C.健脾开胃,行气消胀D.温中散寒,消食化积E.解表祛风,健胃消食正确答案:C,第105题木香顺气丸的功能是A.开胃消食,润肠通便B.行气化湿,健脾与胃C.健脾开胃,行气消胀D.温中散寒,消食化积E.解表祛风,健胃消食正确答案:B,第106题神曲茶的功能是A.开胃消食,润肠通便B.行气化湿,健脾与胃C.健脾开胃,行气消胀D.温中散寒,消食化积E.解表祛风,健胃消食正确答案:E,第107题用药时考虑是否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属于A.安全 B.有效C.高效D.经济E.简便正确答案:A,第108题使患者用药能迅速达到预期目的属于A.安全 B.有效C.高效D.经济E.简便正确答案:B,第109题使用者易于掌握,应用方便属于A.安全B.有效C.高效D.经济E.简便正确答案:E,第110题减少卫生资源的消耗属于A.安全B.有效C.高效D.经济E.简便正确答案:D,第111题去图书馆查找近期专业期刊并制作卡片,属于A.手工积累信息B.软件存储信息C.药物生产信息D.网上下载信息E.临床用药信息正确答案:A,第112题通过查房、会诊与病例讨论获取信息,属于A.手工积累信息B.软件存储信息C.药物生产信息D.网上下载信息E.临床用药信息正确答案:E,第113题解答有关中毒问题的《中毒急救资讯系统》,属于A.手工积累信息B.软件存储信息C.药物生产信息D.网上下载信息E.临床用药信息正确答案:B,第114题通过互联网从药学网站上及时获取DI, 属于A.手工积累信息B.软件存储信息C.药物生产信息D.网上下载信息E.临床用药信息正确答案:D,第115题含淀粉多的饮片应贮存于A.通风、干燥处B.通风、阴凉处C.阴凉、干燥处D.密闭贮藏E.石灰缸内正确答案:A,第116题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多贮存于A.通风、干燥处B.通风、阴凉处C.阴凉、干燥处D.密闭贮藏E.石灰缸内正确答案:C,第117题种子类药材炒后应贮存于A.通风、干燥处B.通风、阴凉处C.阴凉、干燥处D.密闭贮藏E.石灰缸内正确答案:D,第118题含淀粉多的饮片就贮存于A.通风、干燥处B.通风、阴凉处C.阴凉、干燥处D.密闭贮藏E.石灰缸内正确答案:A,第119题含挥发油多的饮片应贮存于A.通风、干燥处B.通风、阴凉处C.阴凉、干燥处D.密闭贮藏E.石灰缸内正确答案:C,第120题种子类药材炒后应贮存于A.通风、干燥处B.通风、阴凉处C.阴凉、干燥处D.密闭贮藏E.石灰缸内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第121题药学服务涉及使用药用的患者有A.住院患者B.门诊患者C.社区患者D.家庭患者E.境外患者正确答案:A,B,C,D,第122题蒙药的传统剂型有A.汤剂B.散剂C.丸剂D.灰剂E.搅合剂正确答案:B,C,D,E,第123题柴胡舒肝丸在使用时应注意A.孕妇及月经量多者忌服B.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C.身体虚弱者不宜服用D.胸胁胀痛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E.糖尿病患者慎用正确答案:A,C,D,第124题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的中暑类非处方药有A.仁丹 B.清凉含片C.十滴水D.六合定中丸E.藿香正气水正确答案:A,B,C,D,E,第125题下列药物需先煎的是A.生龙骨B.草乌C.鹿龟膏D.淫洋藿D.生石膏正确答案:A,B,C,E,第126题煎药时切忌使用A.铜锅B.铁锅C.砂锅D.铝锅E.不锈钢锅正确答案:A,B,D,第127题红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A.造血物质减少B.出血C.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D.骨髓造血功能低下E.继发性贫血正确答案:A,B,C,D,E,第128题下列用于风寒咳嗽的非处方药是A.半夏止咳糖浆B.桂龙咳喘宁胶囊C.蛇胆川贝胶囊D.川贝枇杷颗粒E.通宣理肺丸正确答案:A,B,E,第129题下列属于非处方药特点的是A.缓解轻度不适,治疗轻微的病症或慢性疾病疗效确切B.质量稳定C.有助于治疗、预防与增进人民健康D.需要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在药店或商店购买E.安全有效,有效成分稳定、无毒、无药物依赖性,不良反应小而少,应用方便正确答案:A,B,C,E,第130题药物的“三致”作用指的是A.致癌B.致炎C.致畸D.致残E.致突变正确答案:A,C,E,第131题药历的主要内容与格式包括A.基本情况B.病历摘要C.用药记录D.用药评价E.药物价格正确答案:A,B,C,D,E,第132题玉屏风口服液的功能有A.益气B.养阴C.固表D.补血E.止汗正确答案:A,C,E,第133题从事高空作业工作者禁止使用的非处方药有A.感冒灵颗粒B.维C银翘片C.贯防感冒片D.感特灵胶囊E.扑感片正确答案:A,B,C,D,E,第134题属药学服务具体工作的是A.调配处方B.监测治疗药物C.提供药学信息服务D.参与健康教育E.报告药品不良反应正确答案:A,B,C,D,E,第135题下列各药,用黄酒送服的是A.妙济丸B.活血止痛散C.养血荣筋丸D.颈复康颗粒E.跌打活血散正确答案:A,B,E,第136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A.过敏性疾病B.皮肤病与寄生虫病C.血液病D.疾病或创伤E.用药,维持生理变化正确答案:A,B,C,第137题芍药甘草汤与西药解痉药联用可A.协同增效 B.消除腹胀C.消除便秘D.减少西药用量E.降低药物疗效正确答案:A,B,C,第138题下列毒性中药中哪些为二类毒性中药A.水银 B.生南星C.红砒D.白砒E.轻粉正确答案:B,E,第139题下列用于风热咳嗽的非处方药是A.桂龙咳喘宁胶囊B.风热咳嗽胶囊C.蛇胆川贝胶囊D.通宣理肺丸E.川贝枇杷颗粒正确答案:B,E,第140题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与注射针的单包装上应标有A.公称容量 B.无菌C.无热原D. —次性使用E.失效日期的年与月正确答案:A,B,C,D,E,。

执业中药师《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执业中药师《一》复习资料—打印版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

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

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

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

作者:赵学敏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即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四气的所示效用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2.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3.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五味(重点)一、五味的含义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此外还有淡味、涩味。

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中药一核心知识点整理

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中药一核心知识点整理
延胡索
延胡索乙素
防己
汉防己甲素、汉防己乙素
糖和苷
苷的水解
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N-苷>O-苷>S-苷>C-苷(记忆:NO!死开(SC))
含氰苷的药材
苦杏仁、桃仁、郁李仁
醌类化合物
蒽醌类
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芦荟
记忆:何首乌拿着虎杖打翻了大紫明宫的丹炉
菲醌类
丹参
萘醌
紫草
理化性质
酸性:含COOH>含二个以上β-OH>含一个β-OH>含二个以上α-OH>含一个α-OH
常温
贮藏温度为10℃~30℃
散剂
不宜制成散剂
易吸湿或易氧化变质,刺激性大、腐蚀性强,含挥发性成分较多且剂量大的药物
有关规定
内服散剂(细粉),儿科用及局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
质量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散剂含水分不得超过9.0%,化学药局部用散剂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中药局部散剂及儿科用散剂,除另有规定外,通过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
香豆素和木脂素
含香豆素
秦皮、前胡、肿节风、补骨脂(记忆:前秦的胭脂总是香)
含木脂素
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记忆:五根细木头连起来比较厚)
荧光性质
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显示蓝色荧光
光化学毒性
光敏作用
黄酮类
含黄酮类
异黄酮类(葛根)、黄酮类(黄芩、银杏叶、槐花)、二氢黄酮类(陈皮、满山红)
(记忆:红橙黄,银槐哥)
百合科
川贝母
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青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部开裂
炉贝:具棕色斑点,习称“虎皮斑”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知识点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重点知识点

1.《神农本草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2.温热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的功效,有伤阴助火之害。

3.寒凉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有伤阳助寒之弊。

4.辛味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具发散(荆芥、薄荷)、行气(香附)、活血(川芎)。

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5.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泄:通泄如大黄,降泄如苦杏仁、赭石,清泄如黄连、栀子;②燥: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如治湿热的黄柏、苦参等;③坚阴: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坚厚肠胃如黄连。

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6.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

如昆布、芒硝等。

不宜多食,脾虚便溏者慎用。

7相反: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原则上应绝对禁止,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

8相恶:减效,如:人参恶莱菔子。

9.佐药:①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直接治疗次要兼证;② 佐制药: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③反佐药: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10.〃四大怀药”——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11.党参道地产区:山西。

12.砂仁道地产区:广东。

13.肉桂道地产区:广西14.皮类中药: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

15.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16.采收加工方法为〃发汗”的中药: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秦艽。

17.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

18.常用到的超临界流体物质有:三化碳。

19.聚酰胺吸附色谱法的吸附原理:氢键吸附。

20.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原理:大孔吸附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和分子筛的性能。

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推断化合物的共轭体系、骨架类型。

22.红外光谱(IR):提供官能团信息。

23.山豆根的指标性成份: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氧化苦参碱(吡啶类生物碱的双稠哌啶类)。

2015年中药师经典考题-中药(一)(答案和解析)

2015年中药师经典考题-中药(一)(答案和解析)

201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师经典考题一、最佳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A.新修本草•B.神农本草经•C.本草经集注•D.图经本草•E.本草纲目【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历代本草著作的学术价值。

《神农本草经》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温热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A.腻膈•B.助湿•C.伤阴•D.败胃•E.敛邪【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中药四气的性能。

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3.治咳喘痰黄,宜选用的药是•A.归脾经的热性药•B.归肺经的寒性药•C.归心经的温性药•D.归大肠经的寒性药•E.归小肠经的寒性药【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中药归经的性能。

由于肺主呼吸,咳嗽是痰热阻碍肺的呼吸,所以痰热是在肺部。

•4.体现处方主攻方向,药力居方中之首的是•A.君药•B.臣药•C.佐药•D.使药•E.助药【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方剂的组成。

君药: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5.属对因功效的是•A.发散风寒•B.平肝潜阳•C.收敛固涩•D.退热除蒸•E.降逆止呕【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

对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

具体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

其中,属于祛邪的功效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等;属于扶正的功效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的功效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痰、排石、排脓等。

2015执业中药师_中药学1

2015执业中药师_中药学1

第1.章中药与方剂历代本草代表作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1.四气四气的主要依据: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寒凉性有伤阳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2.五味五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辛:散、行发散、行气、活血甘:补、缓、和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酸:收、涩收敛固涩涩:收、敛收敛固涩苦:泄、燥、坚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坚厚肠胃咸:软、下软坚散结、泻下通便淡:渗、利渗湿利水3.升降浮沉确定依据: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物的气味厚薄;药物的性味;药物的效用。

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1)对因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

具体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

如: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毒、杀虫、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

(2)对症功效:是指某些中药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或某种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等。

(3)对病证功效:是指某些中药对疟疾、赘疣、痹证、黄疸、肺痈等病证,具有明显优于它药的疗效,如截疟、祛风湿、利胆退黄、消痈排脓等。

(4)对现代病症功效:是指某些中药对现代医学所描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

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等。

配伍:(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增效】(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的药物,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的形式配伍,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考试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考试知识点汇总知识讲解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一)《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奠定了本草学理论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著,载药730种。

在各论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又称为《唐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共载药850种。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唐慎微,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

(五)《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七)《中华本草》:当代。

中药,民族药,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

含药最多。

第二节中药的性能一、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寒热偏性不明显者。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

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所示作用: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

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等作用。

二、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

确立依据: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功能。

今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三)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

(1)泄:①通泄,如大黄;②降泄,如苦杏仁;③清泄,如黄连。

(2)燥指苦能燥湿,如苍术。

(3)坚:①坚阴,即泻火存阴; ②坚厚肠胃。

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名词解释每日一练(2015.12.26)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名词解释每日一练(2015.12.26)

1.名词解释火力和火候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
火力:是指火的大小,即温度的高低。

火候:指炮制的时间和程度。

2.名词解释中药炮制品产生变异现象的原因是都有哪些?参考答案
原因概括起来有两方面,一是自身因素,一是外部因素。

(1)自身因素,包括含水量、化学成分
(2)外部因...【查看详解】3.名词解释如盐知母参考答案
用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

4.名词解释牡丹皮参考答案
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主产安徽、四川,含丹皮酚原苷。

5.名词解释防己参考答案
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主产浙江、安徽、湖北。

含异喹啉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

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专业知识(一)》.doc

最新2015年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专业知识(一)》.doc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目录第1章中药与方剂/001第一节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001)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003)一、概述 (003)二、四气 (003)三、五味 (004)四、升降浮沉 (006)五、归经 (008)六、有毒与无毒 (009)第三节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011)一、功效 (011)二、主治病证 (014)三、功效与主治的相互关系 (014)第四节中药的配伍 (015)一、中药配伍的目的 (015)二、单味药配伍 (015)三、中成药配伍 (016)第五节方剂与治法 (017)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017)二、常用的治法 (018)三、方剂的组成 (020)第2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023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23)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3)二、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3)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 (24)一、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4)二、道地药材 (24)第三节中药材的采收 (25)一、采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25)二、药材的适宜采收期 (26)三、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 (26)四、采收中的注意事项 (28)第四节中药材的产地加工 (28)一、产地加工的目的 (28)二、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 (28)第3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030第一节绪论 (31)一、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 (32)二、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 (32)三、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33)四、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 (47)五、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51)第二节生物碱 (53)一、基本内容 (53)二、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57)三、含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62)第三节糖和苷 (72)一、糖及其分类 (72)二、苷及其分类 (74)三、糖和苷化学性质 (77)四、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83)第四节醌类化合物 (83)一、结构与分类 (84)二、理化性质 (86)三、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88)第五节香豆素和木脂素 (91)一、结构与分类 (91)二、理化性质 (93)三、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95)四、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96)第六节黄酮类 (99)一、结构与分类 (99)二、理化性质 (101)三、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05)第七节萜类和挥发油 (109)一、萜类 (109)二、挥发油 (113)三、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16)四、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18)第八节皂苷类 (120)一、结构与分类 (120)二、理化性质 (124)三、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25)四、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31)第九节强心苷 (132)一、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与分类 (132)二、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 (133)三、理化性质 (135)四、含有强心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 (138)第十节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140)一、胆汁酸类及含该类成分的重要中药 (140)二、含强心苷元成分的常用动物药 (142)三、含其他成分的常用动物药 (143)第十一节其他成分 (144)一、有机酸 (145)二、鞣质 (148)三、蛋白质和酶 (151)四、多糖 (151)五、蜕皮激素 (152)第4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154第一节炮制目的与药物成分 (154)一、炮制的目的 (154)二、炮制与药物成分 (156)第二节炮制的辅料及饮片的质量 (159)一、炮制常用辅料及作用 (159)二、常用饮片的质量控制 (162)第三节常用饮片的炮制方法及作用 (164)一、炒法 (165)牛蒡子(166)芥子(167)王不留行(167)莱菔子(167)苍耳子(167)山楂(168)栀子(168)大蓟(169)蒲黄(169)荆芥(169)枳壳(170)苍术(171)斑蝥(172)白术(172)山药(173)马钱子(173)骨碎补(174)鳖甲(174)鸡内金(175)水蛭(175)阿胶(176)二、炙法 (176)大黄(177)黄连(178)当归(178)蕲蛇(179)白芍(179)丹参(180)川芎(180)甘遂(181)延胡索(181)乳香(181)香附(181)柴胡(182)杜仲(183)黄柏(183)泽泻(184)车前子(184)厚朴(185)竹茹(185)黄芪(186)甘草(186)麻黄(186)枇杷叶(187)马兜铃(187)淫羊藿(188)蛤蚧(188)三七(188)三、煅法 (189)白矾(190)牡蛎(190)石决明(190)石膏(191)赭石(191)自然铜(191)炉甘石(192)血余炭(192)四、蒸、煮、禅法 (193)何首乌(194)黄芩(194)地黄(194)黄精(195)人参(195)天麻(196)藤黄(196)川乌(197)附子(197)吴茱萸(198)苦杏仁(198)白扁豆(199)五、其他制法 (199)半夏(199)天南星(200)六神曲(201)麦芽(202)巴豆(202)西瓜霜(203)肉豆蔻(204)木香(204)芒硝(205)朱砂(205)雄黄(206)第5章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207第一节中药的质量标准 (207)一、国家药品标准 (207)二、地方药品标准 (209)第二节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 (209)一、中药的真实性鉴定 (209)二、中药的安全性检测 (219)三、中药的质量评价 (220)第6章中药制剂与剂型/224第一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 (224)一、中药制剂的原料 (224)二、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 (225)三、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 (225)第二节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 (226)一、制剂卫生 (226)二、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229)第三节散剂 (231)一、散剂的特点 (231)二、散剂的分类 (231)三、散剂的质量要求 (231)第四节浸出制剂 (232)一、浸出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32)二、汤剂与合剂 (232)三、糖浆剂与煎膏剂 (233)四、酒剂与酊剂 (234)五、流浸膏剂、浸膏剂与茶剂 (234)第五节液体制剂 (235)一、液体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35)二、表面活性剂 (236)三、真溶液型液体制剂 (236)四、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 (237)五、乳浊液型液体制剂 (237)六、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238)七、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240)第六节注射剂…………………………2-11一、注射剂的特点与分类 (241)三、注射剂的溶剂 (242)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243)五、中药注射剂的半成品 (245)六、输液剂、乳状液型注射液与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 (245)七、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46)第七节眼用制剂 (247)一、眼用制剂的特点与分类 (247)二、眼用制剂的附加剂 (248)三、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 (248)四、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49)第八节外用膏剂 (249)一、外用膏剂的特点与分类 (249)二、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250)三、软膏剂、乳膏剂 (251)四、膏药 (253)五、贴膏剂 (253)六、贴剂 (254)七、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254)第九节栓剂 (255)一、栓剂的作用特点与药物的吸收途径 (255)二、栓剂的基质 (255)三、栓剂的质量要求与贮藏 (256)第十节胶囊剂 (257)一、胶囊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257)二、胶囊剂的囊材与质量要求 (257)三、空心胶囊及其质量要求 (258)四、胶囊剂的质量要求 (258)第十一节丸剂 (259)一、概述 (259)二、水丸 (260)三、蜜丸 (260)四、浓缩丸 (261)五、糊丸 (261)六、蜡丸 (262)七、滴丸 (262)八、糖丸 (263)九、丸剂的包衣 (263)十、丸剂的质量要求 (263)第十二节颗粒剂 (264)一、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264)二、颗粒剂的分类 (264)第十三节片剂 (265)一、概述 (265)二、片剂的辅料 (267)三、片剂的包衣 (271)四、片剂的质量要求与常见的质量问题 (271)第十四节气雾剂与喷雾剂 (273)一、气雾剂、喷雾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273)二、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的吸收与影响因素 (273)三、气雾剂、喷雾剂的构成 (274)四、气雾剂、喷雾剂的质量要求 (275)第十五节胶剂、膜剂、涂膜剂及其他传统剂型 (276)一、胶剂 (276)二、膜剂 (277)三、涂膜剂 (277)四、其他传统剂型 (277)第十六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278)一、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278)二、中药制剂新技术 (281)第十七节药物体内过程 (282)一、生物药剂学基本知识 (282)二、药物动力学基本概念 (284)第7章中药药理与毒理/287第一节中药药理 (287)一、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与认识 (287)二、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 (293)三、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298)四、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99)第二节中药毒理 (308)一、中药的不良反应 (309)二、中药成分的毒性 (309)第8章常用中药的鉴别/312第一节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 (312)一、根及根茎类中药 (312)(一)根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12)(二)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12)(三)常用根及根茎类中药 (313)狗脊(313)绵马贯众(313)细辛(314)大黄(314)虎杖(315)何首乌(315)牛膝(315)川牛膝(315)商陆(316)银柴胡(316)太子参(316)威灵仙(317)川乌(317)草乌(317)附子(318)白芍(318)赤芍(319)黄连(319)升麻(319)防己(320)北豆根(320)延胡索(320)板蓝根(320)地榆(321)苦参(321)山豆根(321)葛根(322)粉葛(322)甘草(322)黄芪(323)远志(323)人参(323)红参(324)西洋参(324)三七(325)白芷(325)当归(325)羌活(326)前胡(326)川芎(326)藁本(327)防风(327)柴胡(328)北沙参(328)龙胆(328)秦艽(329)徐长卿(329)白前(329)白薇(330)紫草(330)丹参(330)黄芩(331)玄参(331)地黄(331)胡黄连(332)巴戟天(332)茜草(332)续断(333)天花粉(333)桔梗(333)党参(334)南沙参(334)木香(334)白术(335)苍术(335)紫菀(336)三棱(336)泽泻(336)香附(336)天南星(337)半夏(337)石菖蒲(337)百部(338)川贝母(338)浙贝母(339)黄精(339)玉竹(340)重楼(340)土茯苓(340)天冬(340)麦冬(341)山麦冬(341)知母(341)山药(341)射干(342)莪术(342)姜黄(343)郁金(343)天麻(343)白及(344)二、茎木类中药 (344)(一)茎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44)(二)常用茎木类中药 (345)木通(345)槲寄生(345)桑寄生(345)大血藤(346)苏木(346)鸡血藤(346)降香(346)沉香(347)通草(347)钩藤(347)石斛(347)铁皮石斛(348)三、皮类中药 (348)(一)皮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48)(二)常用皮类中药 (349)桑白皮(349)牡丹皮(350)厚朴(350)肉桂(351)杜仲(351)合欢皮(351)黄柏(352)关黄柏(352)白鲜皮(352)秦皮(353)香加皮(353)地骨皮(353)四、叶类中药 (354)(一)叶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54)(二)常用叶类中药 (354)侧柏叶(354)淫羊藿(354)大青叶(355)蓼大青叶(355)枇杷叶(355)番泻叶(355)罗布麻叶(356)紫苏叶(356)艾叶(356)五、花类中药 (357)(一)花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57)(二)常用花类中药 (357)辛夷(357)槐花(357)丁香(358)洋金花(358)金银花(358)山银花(358)款冬花(359)菊花(359)红花(359)西红花(360)六、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360)(一)果实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60)(二)种子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60)(三)常用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361)地肤子(361)五味子(361)南五味子(361)葶苈子(361)木瓜(362)山楂(362)苦杏仁(362)桃仁(363)乌梅(363)金樱子(363)沙苑子(364)决明子(364)补骨脂(364)枳壳(364)吴茱萸(365)巴豆(365)酸枣仁(365)小茴香(366)蛇床子(366)山茱萸(366)连翘(366)女贞子(367)马钱子(367)菟丝子(367)牵牛子(367)枸杞子(368)栀子(368)瓜萎(368)牛蒡子(369)薏苡仁(369)槟榔(369)砂仁(369)草果(370)豆蔻(370)益智(370)七、全草类中药 (371)(一)全草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71)(二)常用全草类中药 (371)麻黄(371)鱼腥草(371)紫花地丁(372)金钱草(372)广金钱草(372)广藿香(373)荆芥(373)益母草(373)薄荷(374)半枝莲(374)香薷(374)肉苁蓉(375)穿心莲(375)车前草(375)茵陈(376)青蒿(376)大蓟(376)蒲公英(377)淡竹叶(377)八、藻、菌、地衣类中药 (377)(一)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性状鉴定 (377)(二)常用藻、茵、地衣类中药 (379)海藻(379)冬虫夏草(379)灵芝(379)茯苓(380)猪苓(380)九、树脂类中药 (380)(一)树脂类中药的鉴定 (380)(二)常用树脂类中药 (382)乳香(382)没药(382)血竭(382)十、其他类中药 (383)(一)其他类中药的鉴定 (383)(二)常用其他类中药 (383)海金沙(383)青黛(383)儿茶(383)冰片(383)天然冰片(384)五倍子(384)第二节常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 (384)一、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 (384)二、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385)三、常用动物类中药 (385)地龙(385)水蛭(385)石决明(386)珍珠(387)牡蛎(387)海螵蛸(387)全蝎(388)蜈蚣(388)土鳖虫(388)桑螵蛸(389)斑蝥(389)僵蚕(389)蜂蜜(390)海马(390)蟾酥(390)龟甲(391)鳖甲(391)蛤蚧(391)金钱白花蛇(392)蕲蛇(392)乌梢蛇(393)鸡内金(393)麝香(393)鹿茸(394)牛黄(395)人工牛黄(395)体外培育牛黄(395)羚羊角(396)第三节常用矿物类中药的鉴别 (396)一、矿物的性质 (396)二、矿物类中药的分类 (397)三、矿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 (398)四、常用矿物类中药 (398)朱砂(398)雄黄(398)自然铜(399)赭石(399)炉甘石(399)滑石(399)石膏(400)芒硝(400)硫黄(400)附录中药各录/401。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名词解释每日一练(2015.12.21)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名词解释每日一练(2015.12.21)

1.名词解释反制参考答案
药性相对立的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制约药物的偏性或副作用,称为反制。

2.名词解释天麻参考答案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主产四川、云南,有鹦哥嘴和红小辫之称,含天麻素。

3.名词解释关木通参考答案
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含马兜铃酸。

4.名词解释大理石花纹参考答案
药材横切面具棕色种皮嵌入乳白色胚乳组织中形成的纹理。

如槟榔。

5.名词解释瘤状突起参考答案
药材表面具半圆形的突起。

如三七、白术等。

2015年执业中药师.

2015年执业中药师.

2015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对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用药角度考查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

本科目考试大纲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常用单味中药与常用中成药,具体涉及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方剂学等内容。

其中方剂学不另单列,具体体现在各成药的方义简释中,釆用方解方式解析成药处方的配伍意义。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掌握临床常用单味中药的药性(寒热温凉平及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注意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等内容;熟悉典型单味中药的基本配伍意义和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相似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证的异同点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中成药的功能及主治证候的异同点,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2015执业中药师_中药学

2015执业中药师_中药学

理气药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半夏,治湿痰)
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注射能治胃扩张、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香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木香:行气止痛调中(生用专行气滞,煨熟用实肠止泻)
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延胡索,治血瘀气滞)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治湿脚气)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治睾丸肿痛)
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绿萼梅:行气解郁和中化痰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瓜蒌,治痰浊闭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
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柿蒂:降气止呃
温里药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上助心阳、中补脾阳、下壮肾阳)(+干姜,治亡阳证)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畏赤石脂)
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补骨脂、五味子、肉豆寇,治五更泻)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小回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荜茇:散寒止痛(治龋齿牙痛)。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些包括中药的基础知识、方剂的配伍原则、中药炮制和制剂的制作方法、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中药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以下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的一部分:
1. 中药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品种、药性、功效、归经、味道、性能、药源等基础知识。

2. 中药方剂的配伍原则:中药方剂是由多味药物组合而成,混合使用时需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确保方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3. 中药炮制和制剂的制作方法:中药药材需要进行炮制处理,如洗净、切割、炒制、煅炼、蒸制等。

同时,中药还可以制成不同的制剂,如丸剂、散剂、冲剂、浸剂、煎剂等等。

4. 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代动力学: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对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影响,药代动力学是指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5. 中药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中药的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

执业药师需要掌握中药的临床应用和常见疾病的中药治疗方案。

以上只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的一部分,该领域的知识十分广泛和深入,执业药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笔记完整版2015大纲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笔记完整版2015大纲

一,解表药--味辛 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麻 黄--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宣肺平喘 风寒表实无汗桂 枝--发表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 苏--发表散寒 行气宽中 安胎解毒生 姜--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解毒荆 芥--散风解表 透疹止痒 疗疮止血防 风--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解痉引经药 无所不达 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 活--散寒解表 祛风除湿 止痛 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 苯--散寒解表 祛风除湿 止痛 巅顶头疼细 辛--散寒祛风 温肺化饮 通窍止痛 阳虚感冒 用量<3克 白 芷--发散风寒 燥湿止带 通窍止痛 消肿止痛 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香 薷--发汗解表 利水消肿 和中化湿苍 耳--散寒通窍 除湿止痛有小毒辛 夷--散寒通窍风寒头痛鼻塞 河柳--发表透疹 祛风除湿2.辛凉解表药薄 荷--宣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解郁蔓 荆--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 子--疏散风热 宣肺利咽 解毒透疹 消肿疗疮 兼可通便 蝉 蜕--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透疹止痒 息风止痉 喑哑咽痛 木 贼--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止血桑 叶--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肺润燥 凉血止血 菊 花--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葛 根--解肌退热 生津透疹 升阳止泻 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柴 胡--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举阳气 少阳之寒热往来 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 升 麻--发表透疹 清热解毒 升举阳气 丹毒 痄腮 温毒发斑 豆 鼓--解表除烦 辛甘微苦凉 归肺胃经 浮 萍--发汗解表 透疹止痒 利水消肿1.清热泻火药石 膏--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收湿敛疮 生肌止血 煅用收湿敛疮 生肌止血知 母--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配黄柏阴虚火旺 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 清肺润燥 消肿排脓 注射液引产 不宜与乌头 孕妇禁用 栀 子--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 散结消肿 瘰疬 芦 根--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生津止呕 利尿竹 叶--清热除烦 利尿通淋 生津 心火上炎之口糜淡竹叶--清热除烦 利尿通淋 生津 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 润肠通便谷精草--明目退翳 疏散风热 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 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 养肝血除虚热 2.清热燥湿药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清中上焦湿热 清肺经热邪 少阳寒热 胎热胎动不安 黄 连--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清中焦湿热 清泄心经实热和中焦实热 黄 柏--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虚热 治下焦湿热 肾阴虚 龙胆草--清热燥湿 泻火肝胆 清泄肝胆湿热苦 参--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 利尿通淋 肝胆湿热黄疸 下湿热赤白带 3.清热凉血药养阴生津 润肠通便 温病热入营血 骨蒸劳热 内热津亏消渴 玄 参--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润肠通便牡丹皮--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退虚热 凉血不留淤 无汗骨蒸 水牛角--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清心定惊 热入心包 热极生风 赤芍药--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清肝火 温毒发斑紫草--活血凉血 解毒透疹 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 4.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肠肺乳痈连 翘--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通淋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蒲公英--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紫花地--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丹毒 乳肠痈 毒蛇咬伤 大青叶--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咽喉肿痛 大头瘟 痄腮青 黛--清热解毒 凉血利咽 清泻肝火 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 牛 黄--清热解毒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 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 鱼腥草--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肺痈后下射 干--清热解毒 祛痰利咽 散结消肿 热结痰盛尤宜 久疟疟母白头翁--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败酱草--清热解毒 消肿排脓 祛瘀止痛重 楼--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息风定惊穿心莲--清热解毒 燥湿 长于清肺经和大肠经热 白鲜皮--清热解毒 祛风燥湿止痒 长于除肌肤湿热及下焦热毒 半边莲--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 土茯苓--解毒除湿 通利关节 解梅毒 汞中毒 山豆根--清热解毒 消肿利咽马齿苋--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 通淋 性寒味酸 清中兼收大血藤--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祛风活络 长于清大肠经热毒 主治肠痈 蛇舌草--清热解毒 消痈利湿 抗癌 胃癌 食管癌 直肠癌 野菊花--清热解毒 疏风平肝熊 胆--清热解毒 清肝明目 息风止痉 丸剂1.5-2.5克 不入汤剂 金荞麦--清热解毒 祛痰排脓 散瘀止痛鸦胆子--清热解毒 燥湿杀虫 止痢截疟 腐蚀赘疣 有毒 不宜入汤剂,10-15粒治疟疾 10-30粒治痢疾 垂盆草--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 甘淡凉 归肝胆小肠经 秦 皮--清热解毒 燥湿止带 清肝明目 苦涩寒 归肝胆大肠经 马 勃--清肺解毒 利咽止血 辛平 木蝴蝶--清热利咽 疏肝和胃半枝莲--清热解毒 散瘀止痛 利水消肿 癌肿 5.清虚热药截疟解暑配鳖甲治阴虚发热 地骨皮--退虚热凉血 清肺降火 生津配桑白皮治肺热咳喘 白 薇--退虚热凉血 利尿通淋 解毒疗疮 产后血虚发热 银柴胡,胡黄连--一退虚热 二退疳热三,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 1.攻下药大 黄--泻下攻积 解毒止血 活血祛瘀 利湿退黄 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 芒 硝--泻下软坚 清热回乳 味咸 外用回乳 芦 荟--泻下清肝 杀虫 性寒番泻叶--泻热通便 消积健胃 缓下1.5-3克 攻下5-10克 体弱慎服 2.润下药热秘通行 老人产妇及体虚便秘 甘平大肠脾经 郁李仁--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养神有功 宜于水肿脚气便秘者 3.峻下逐水药(多数有毒)消肿散结 有毒 孕妇忌 丸散0.5~1克 内服醋制 大 戟--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有毒 孕妇忌 京戟逐饮 红戟散结茜草科芫 花--泻水逐饮 祛痰止咳 杀虫疗疮 有毒 头疮白秃 汤剂1.5~3克 散剂0.5~1克 醋制减毒 巴 豆--泻下逐水 寒积退肿 祛痰利咽 疗疮祛腐 喉痹痰阻结胸 丸散0.1~0.3克 畏牵牛 牵牛子--泻下逐水 去积杀虫 水肿推崇 畏牵牛 体弱忌 有肾毒性 千金子--泻下逐水 破血消癥 制霜入丸散服0.5~1克 别名-续随子四,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 缓解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1.祛风寒湿药善治痹痛 解表发汗 辛苦 主治下半身 少阴头痛 威灵仙--祛除风湿 通络止痛 骨鲠消痰 咸 治骨鲠30~50克木 瓜--舒筋活络 化湿和中 生津开胃 酸温归肝脾经 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 脚气肿痛 蕲 蛇--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 入归肝经 甘咸 乌梢蛇--祛风通络 定惊止痉徐长卿--祛风止痛 活血通脉 止痒解蛇毒 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 牙痛 术后痛 癌肿痛 川 乌--祛除除湿 散寒止痛 麻醉力宏 大毒 不宜久服 寒疝腹痛 局部麻醉外用 伸筋草--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 屈伸不利 孕妇月经多慎用 2.祛风湿热药--带腾字的一般都能通络利水消肿 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 秦 艽--祛风通络 清虚热 利湿退黄 重点在清虚热 苦辛 雷公藤--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杀虫解毒 有大毒 归心肝经 豨签草--祛除风湿 通络止痛 清热解毒 降血压 治疗疮肿毒臭梧桐--祛除风湿 通络止痛 降血压 外洗又能治疗皮肤瘙痒 湿疹 络石藤--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善治风湿热痹及筋脉拘挛兼热 3.祛风湿健骨药五加皮--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 兼肾虚有寒者最宜 阴虚火旺者忌服 脚气浮肿香加皮--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利水 有毒 强心利水而消肿 心衰性水肿最宜 桑寄生--祛风湿 补肝肾 强筋骨 安胎 胎漏下雪而胎动不安 千年健--祛风湿 强筋骨 止痹痛 入药酒尤宜老人 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 4.其它类 桑 枝--祛风通络 利水消肿 祛风止痒 上肢肩膀痛者最佳 横走肢臂 丝瓜络--祛风通络 活血 胸胁痛 乳汁不下 跌打损伤 路路通--祛风活络 利水消肿 通经下乳 乳房肿痛乳汁不下 鹿衔草--祛风湿 强筋骨 调经止血 补肺止咳 穿山龙--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化痰止咳 海风藤,青风藤---祛风湿 通经络 青风藤又能利小便 五,芳香化湿药--气味芳香 性偏温燥 具有化湿运脾作用 苍 术--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发汗明目 配黄柏风湿痹症 厚 朴--燥湿行气 消积平喘既除无形之满又除有形之满 藿 香--芳香化湿 发表解暑 和中止呕配佩兰凡湿浊中阻无论兼寒兼热 也无论有无表征 均可 佩 兰--芳香化湿 解暑辟秽 辛平 善除中洲秽浊陈腐之气-口臭 砂 仁--化湿行气 温脾止泻 理气安胎 脾胃虚寒之呕吐 泄泻 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 白豆蔻--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辛香 湿阻中焦 多用于湿温初起 草豆蔻--燥湿行气 温中止呕 寒湿中阻 不宜久煎 草 果--燥湿温中 除痰截疟 除痰截疟-寒湿偏盛-重点记忆 六,利水渗湿药--以通利水道 渗透水湿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 1.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 适用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大单元小单元细目要点一、中药与方剂(一)历代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学术价值2.本草经集注3.新修本草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5.本草纲目6.本草纲目拾遗7.中华本草(二)中药性能1.中药性能理论(1)药性理论的内容(2)中药防治疾病的机制2.四气(1)确定四气的主要依据(2)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寒凉性所示的效用(4)温热性所示的效用(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3.五味(1)确定五味的主要依据(2)五味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的效用与临床应用(4)气味配合的原则与规律(5)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4.升降浮沉(1)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2)升降浮沉与所疗疾病的关系(3)升浮性所示效用(4)沉降性所示效用(5)顺其病位用药(6)逆其病势用药(7)依据气机运行特点用药(8)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5.归经(1)归经的理论基础(2)归经的确定依据(3)归经的表述方法(4)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6.有毒与无毒(1)“毒”的特性(2)确定中药有毒无毒的依据(3)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1.功效(1)功效的认定(2)功效的表述(3)功效的分类2.主治病证主治病证的表述3.相互关系(1)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关系(2)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的关系(四)中药的配伍1.配伍目的配伍的目的2.单味药配伍(1)七情配伍的内容(2)七情配伍的应用原则3.中成药配伍(1)功似配伍(2)功异配伍(五)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常用的治法“八法”的内容与应用3.方剂的组成(1)组成原则(君臣佐使的内容)(2)组成变化(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二、中药材生产与(一)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1.品种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2.栽培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二)中药材的产地1.产地与药材质量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2.道地药材主要道地药材的产地(三)中药材的釆收1.釆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釆收与药材质量的关系2.药材的适宜釆收期适宜釆收期的确定品质3.各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原则(1)植物药的釆收原则(2)动物药的釆收原则(3)矿物药的釆收原则4.采收中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四)中药材的产1.产地加工的目的目的、具体内容2.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搓揉、发汗、干燥(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与性质1.结构类型与理化性质(1)结构类型(2)理化性质与作用2.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1)提取分离方法(2)结构鉴定方法3.化学成分与质量标准、药效物质基础(1)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2)化学成分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二)生物碱1.生物碱的分类和分布(1)生物碱的分类(2)生物碱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1)吡啶类、莨菪烷类、异喹啉类、吲哚类和有机胺类生物碱的结构特征(2)生物碱的性状、旋光性、溶解性和碱性(3)生物碱的沉淀反应与显色反应3.含生物碱的常用中药(1)苦参、山豆根、麻黄、黄连、延胡索、防己、洋金花和天仙子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和生物活性(2)川乌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毒性及其在炮制过程中的变化(3)马钱子、千里光和雷公藤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类型与毒性(4)上述中药在《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分(三)糖和苷1.糖的分类、结构特征和化学反应(1)糖的分类(2)常见单糖和二糖的结构特征(3)糖的氧化反应、羟基反应和羰基反应2.苷的分类和水解反(1)苷类化合物的分类及三、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应结构特征(2)苷的水解反应3.含氰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苦杏仁、桃仁和郁李仁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四)醌类化合物1.醌类化合物的分类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2.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1)醌类化合物的性状、升华性、溶解性和酸碱性(2)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3.含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和紫草中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基础(五)香豆素和木脂素类1.香豆素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1)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和结构(2)豆素的性状、溶解性、荧光性、与碱的作用和显色反应(3)呋喃香豆素的光化学毒性2.木脂素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木脂素的结构特点、溶解性和旋光性3.含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秦皮、前胡、肿节风和补骨脂中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4.含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五味子、厚朴、连翘和细辛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六)黄酮类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2.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溶解性、酸碱性和显色反应3.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1)黄芩、葛根、银杏叶、槐花、陈皮、满山红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2)上述中药在贮存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七)萜类和挥发油1.萜类化合物的分类萜的分类2.挥发油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化学常数3.含萜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穿心莲、青蒿和龙胆中主要萜类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生物活性4.含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薄荷、莪术、艾叶和肉桂中主要萜类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八)皂苷类1.特点和分类皂苷的分类2.皂苷的理化性质(1)皂苷的性状、溶解性、发泡性和溶血性(2)皂苷的水解反应和显色反应3.含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人参、三七、甘草、黄芪、合欢皮、商陆和柴胡中主要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4.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麦冬和知母中主要甾体皂苷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质量控制成分(九)强心苷1.特点和分类(1)强心苷苷元部分的结构分类及特征(2)强心苷苷元与糖的连接方式2.强心苷的理化性质强心苷的溶解性、显色反应和水解反应3.含强心苷的常用中药(1)香加皮和罗布麻叶中强心苷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及毒性表现(2)上述中药在《中国药典》中的质量控制成分(十)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1.含胆汁酸类成分的常用动物药(1)胆汁酸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特点(2)牛黄和熊胆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2.含强心苷元成分的常用动物药蟾酥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成分3.含其他成分的常用动物药麝香、斑蝥和水蛭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十一)其他成分(1)桂皮酸类衍生物的化学结构特点(2)金银花、当归和丹参1.有机酸中有机酚酸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3)马兜铃酸的化学结构特点(4)马兜铃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毒性2.鞣质(1)鞣质的基本结构和分类(2)鞣质的理化性质(3)除去鞣质的主要方法(4)五倍子主要化学成分3.蜕皮激素(1)蜕皮激素的结构特点(2)牛膝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四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1.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3)增强药物疗效(4)便于调剂和制剂(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2.炮制与药物成分(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成分的影响(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成分的影响(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成分的影响1.炮制常用辅料及作(1)酒、醋、盐水、姜汁、蜂蜜、油用等辅料及作用(2)麦麸、河砂、米、土、滑石粉、蛤粉等辅料及作用2.常用饮片的质量控制(1)净度、片型、色泽、气味的要求(2)检查(3)含量测定(4)限量标准(1)炒黄: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炒焦:山楂、栀子的(三)常用饮片炮制方法及作用1.炒法炮制方法与作用(3)炒炭:大蓟、蒲黄、荆芥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麸炒:枳壳、苍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米炒:斑蝥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土炒:白术、山药的炮制方法与作用(7)砂炒:马钱子、骨碎补、鳖甲、鸡内金的炮制方法与作用(8)滑石粉炒:水蛭的炮制方法与作用(9)蛤粉炒:阿胶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炙法(1)酒炙:大黄、黄连、当归、蕲蛇、白芍、丹参、川芎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醋炙:甘遂、延胡索、乳香、香附、柴胡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盐炙:杜仲、黄柏、泽泻、车前子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姜炙:厚朴、竹茹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蜜炙:黄苗、甘草、麻黄、枇杷叶、马兜铃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油炙:淫羊藿、蛤蚧、三七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煅法(1)明煅:白矾、牡蛎、石决明、石膏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煅淬:赭石、自然铜、炉甘石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扣锅锻:血余炭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蒸、煮、燀法(1)蒸: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人参、天麻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煮:藤黄、川乌、附子、吴茱萸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燀:苦杏仁、白扁豆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其他制法(1)复制:半夏、天南星的炮制方法与作用(2)发酵:六神曲的炮制方法与作用(3)发芽:麦芽的炮制方法与作用(4)制霜:巴豆、西瓜霜的炮制方法与作用(5)煨:肉豆蔻的炮制方法与作用(6)提净:芒硝的炮制方法与作用(7)水飞:朱砂、雄黄的炮制方法与作用五中药质量标准与鉴定(一)中药的质量标准1.国家药品标准(1)中国药典(2)部颁药品标准2.地方药品标准(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2)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二)中药鉴定的内容和方法1.中药的真实性鉴定(1)基源鉴定(2)性状鉴定(3)显微鉴定(4)理化鉴定(5)其他鉴定方法和技术2.中药的安全性检测(1)主要的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及检测(2)外源性有害物质及检测: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3.中药的质量评价(1)传统经验鉴别(2)纯度检查:杂质、水分、灰分、色度、酸败度(3)与有效性有关的定量分析:全草类中药含叶量的检查、浸出物和含量测定(4)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法六中药制剂与剂型(一)(一)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选择1.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制剂原料的类型2.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剂型的不同分类方法及涉及的剂型3.中药制剂的剂型选择(1)剂型与疗效(2)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二)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1.中药制剂卫生(1)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2)中药制剂可能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2.中药制剂的稳定性(1)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2)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三)散剂散剂的特点、分类与质量要求(1)特点(2)分类(3)散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4)散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四)浸出制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汤剂与合剂(1)汤剂的特点、影响汤剂质量的主要因素(2)合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3.糖浆剂与煎膏剂糖浆剂、煎膏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4.酒剂与酊剂酒剂、酊剂的特点及质量要求5.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1)流浸膏剂、浸膏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2)茶剂的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五)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表面活性剂(1)表面活性剂的毒性(2)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3.真溶液型液体制剂(1)特点(2)分类4.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1)特点(2)分类5.乳剂型液体制剂(1)特点与分类(2)乳剂不稳定现象(3)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6.混悬型液体制剂(1)特点与分类(2)常用附加剂及应用(3)影响混悬型液体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7.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1)液体制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液体制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六)注射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热原(1)热原的来源及致热特点(2)热原的基本性质(3)污染热原的途径与去除方法3.注射剂的溶剂(1)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应用(2)注射用水与注射用油的质量要求4.注射剂的附加剂(1)增加药物溶解六中药制剂与剂型度的附加剂及其应用(2)防止药物氧化的附加剂及其应用(3)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及其应用(4)调节pH的附加剂、抑菌剂、减轻疼痛的附加剂及其应用5.中药注射剂的半成品中药注射剂半成品(二)的基本要求6.输液剂、乳状液型注射剂与中药注射用无菌粉末(1)特点(2)分类7.注射剂的质量要求(1)注射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注射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七)眼用制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眼用制剂的附加剂(1)渗透压调节剂(2)pH调节剂(3)抑菌剂(4)黏度调节剂(5)其他附加剂3.眼用制剂的质量要求(1)眼用制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眼用制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4.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1)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途径(2)影响眼用制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八)外用膏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1)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2)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3.软膏剂(1)特点(2)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3)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应用4.膏药(1)膏药的特点及种类(2)黑膏药基质的组成5.贴膏剂(1)橡胶贴膏的特点与组成(2)凝胶贴膏的特点与组成6.贴剂特点与组成7.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外用膏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九)栓剂1.分类、作用特点与吸收(1)分类(2)作用特点(3)直肠给药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2.栓剂的基质(1)基质的要求(2)基质的种类、代表品种及应用3.栓剂的质量要求与贮藏(1)栓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2)贮藏(十)胶囊剂 1.分类与特点(1)分类(2)特点(3)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4)软胶囊对填充物料的要求2.胶囊剂的囊材与质量要求(1)明胶空心胶囊的囊材组成(2)软胶囊的囊材组成(3)胶囊用明胶及其质量要求3.空心胶囊与质量要求(1)明胶空心胶囊及其质量要求(2)肠溶明胶空心胶囊及其质量要求4.胶囊剂的质量要求胶囊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六中药制剂与剂型(三)(十一)丸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水丸(1)特点(2)常用赋形剂与选用3.蜜丸(含水蜜丸)(1)分类及特点(2)蜂蜜的选择与炼制4.浓缩丸分类及特点5.糊丸特点与常用赋形剂6.蜡丸特点与常用赋形剂7.滴丸特点与常用基质8.糖丸特点9.剂的包衣(1)包衣目的(2)包衣种类及包衣材料10.丸剂的质量要求丸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二)颗粒剂1.特点与分类(1)特点(2)分类2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颗粒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三)片剂1.特点与分类(1)片剂的分类(2)中药片剂的类型2.片剂的辅料 片剂辅料种类、主要品种及其应用3.片剂的包衣 包衣目的、种类及要求4.片剂的质量要求 片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四)气雾剂1.特点与分类(1)气雾剂的特点及分类(2)喷雾剂的特点及分类2.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的吸收与影响因素(1)吸收(2)吸收的影响因素 3.气雾剂与喷雾剂的构成(1)气雾剂的构成(2)喷雾剂的构成4.气雾剂与气雾剂的质量要求(1)气雾剂、喷雾剂生产与贮藏的有关规定(2)气雾剂、喷雾剂质量检查项目与要求(十五)胶剂、膜剂、涂膜剂剂、涂膜剂及其他传统剂型1.胶剂、膜剂、涂膜剂(1)胶剂、膜剂的特点与分类,涂膜剂的特点(2)胶剂原料的种类,辅料的种类和作用(3)膜剂常用成膜材料及其他辅料(4)涂膜剂常用成膜材料及附加剂 2.其他传统剂型锭剂、灸剂、线剂、熨剂、糕剂、丹剂、条剂、钉剂和棒剂的应用特点(十六)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1.药物新型给药系统(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及类型(2)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3)靶向制剂的特点及分类2.中药制剂新技术(1)环糊精包合技术及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2)微型包囊技术的特点与应用(3)固体分散体的特点、类型、常用载体与应用(十七)药物体内过程1.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1)生物药剂学及其研究内容(2)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3)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2.药物动力学常用术语(1)药物动力学及其研宄内容(2)隔室模型、生物半衰期、表观分布容与参数积、清除率、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等术语参数及其应用七中药药理与毒理(一)中药药理1.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1)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能量代谢等方面的关系(2)五味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关系(3)升降浮沉与药理作用的关系(4)归经与药理作用、有效成分分布、微量元素、受体的关系2.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1)药物因素:品种、产地、采收季节、炮制、贮藏、剂型和制剂工艺、剂量、配伍与禁忌(2)机体因素:生理、病理及心理因素(3)环境因素3.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1)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一致性与差异性(2)中药药理作用的多样性(3)中药药理作用的双向性(4)中药量效关系的复杂性4.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1.中药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2)毒性反应(二)中药毒理(3)变态反应(4)后遗效应(5)特异质反应(6)依赖性1.中药成分的毒性(1)含生物碱类中药的毒性(2)含有机酸类中药的毒性(3)含苷类中药的毒性(4)含毒蛋白类中药的毒性(5)含萜及内酯类中药的毒性(6)含重金属中药的毒性(一)常用植物类中药鉴别根及根茎类中药(1)根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根茎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3)狗脊、绵马贯众、细辛、大黄、虎杖、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商陆、银柴胡、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防己、北豆根、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山豆根、葛根、粉葛、甘草、黄芪、远志、人参、红参、西洋参、二七、白花、当归、羌活、前胡、川号、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龙胆、秦充、徐长卿、白前、白薇、紫草、丹参、黄苳、玄参、地黄、胡黄连、巴戟天、茜草、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白术、八常用中药苍术、紫菀、三棱、泽泻、香附、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山药、射干、莪术、姜黄、郁金、天麻、白的鉴别及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2.茎木类中药(1)茎木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木通、槲寄生、桑寄生、大血藤、苏木、鸡血藤、降香、沉香、通草、钩藤、石斛、铁皮石斛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3.皮类中药(1)皮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杜仲、合欢皮、黄柏、关黄柏、白鲜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4.叶类中药(1)叶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侧柏叶、淫羊藿、大青叶、寥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罗布麻叶、紫苏叶、艾叶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5.花类中药(1)花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辛夷、槐花、丁香、洋金花、金银花、山银花、款冬花、菊花、红花、西红花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6.果实及种子类中药(1)果实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3)地肤子、五味子、南五味子、葶苈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巴豆、酸枣仁、小茴香、蛇床子、山茱萸、连翘、女贞子、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薏苡仁、槟榔、砂仁、草果、豆蔻、益智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7.全草类中药(1)全草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麻黄、鱼腥草、紫花地丁、金钱草、广金钱草、广藿香、荆芥、益母草、薄荷、半枝莲、香薷、肉苁蓉、穿心莲、车前草、茵陈、青蒿、大蓟、蒲公英、淡竹叶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8.藻、菌、地衣类中药(1)藻、菌、地衣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海藻、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猪苓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9.树脂类中药(1)树脂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2)乳香、没药、血竭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10.其他类中药(2)海金沙、青黛、儿茶、冰片、天然冰片、五倍子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二)常用动物类中药的鉴别动物类中药(1)常用动物类中药的药用部位(2)动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3)地龙、水蛭、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螵蛸、全蝎、蜈蚣、土鳖虫、桑螵蛸、斑蝥、僵蚕、蜂蜜、海马、蟾酥、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鸡内金、麝香、鹿茸、牛黄、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羚羊角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三)常用矿物类中药的鉴别矿物类中药(1)矿物的性质(2)矿物类中药的分类(3)矿物类中药的性状鉴别特征(4)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硫黄的来源、产地、釆收加工及药材、饮片性状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