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作业环境有害因素

合集下载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作业场所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有效控制和管理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办公室、建筑工地等。

为了避免重复,以下不再使用类似的分段语句。

2. 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和分类2.1 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工作中存在的可能对员工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伤害的因素。

2.2 职业危害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和心理因素。

3. 物理因素的控制管理3.1 规定对作业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例如噪声、震动、辐射等。

3.2 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标准,确保作业场所的物理因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3 强调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耳塞、护目镜等)的重要性,提供必要的培训。

4. 化学因素的控制管理4.1 制定化学品管理制度,包括购买、储存、使用和废弃等方面的规定。

4.2 强调使用化学品的必要性和安全操作方法,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4.3 实施定期的化学品风险评估和监测,确保作业场所的化学因素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5. 生物因素的控制管理5.1 制定生物因素管理制度,包括传染病预防、个人卫生等方面的规定。

5.2 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3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设备和消毒用品,促进员工的个人卫生。

6. 人因因素的控制管理6.1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6.2 实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操作纪律,确保员工按照规定进行工作。

6.3 鼓励员工向管理层汇报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7. 心理因素的控制管理7.1 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7.2 加强员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7.3 鼓励员工参加体育锻炼和放松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紧张。

8. 监督和评估8.1 指定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监督和评估工作。

职业有害因素的调查与评价

职业有害因素的调查与评价

监测(采样)方式
★区域定点采样法:结果用平均值和波动范 围来表示
★个体采样法
生物监测 (biological monitoring)
是指定期、系统和连续地检测人体 生物材料中毒物和/或代谢产物含量或 由其所致的生物易感或效应水平,并与 参比值进行比较,以评价人体接触毒物 的程度及可能的潜在健康影响。
不适用不能进入人体的作用物 急性有害效应、生物半衰期较 短时,生物监测无意义
二、常见生物监测类别
(一)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
通常用的生物材料是尿和血,有时也用呼出气,以及粪、 脂肪组织、乳汁、汗液、头发、指甲或唾液等生物材料。
常见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生物材料
化学物
生物材料

血、尿、头发
(二)实施阶段
注意质量控制,及时总结、调整。
(三)总结阶段
1、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2、调查汇总
3、撰写论文
作业环境监测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职业性有害因素存在的特点
★多样性:种类多,同时存在多种因素 ★状态复杂:固、液、气、气溶胶 ★变动性:强度及其在时间、空间的分布不
100 %
2.患病率
患病率(%)
检查时发现的新旧病例 总数 从事该作业受检的工人 数
100
%
3.疾病构成比
矽肺例数与尘肺总例数
之比
矽肺病例数 尘肺总例数
100 %
4.平均发病工龄
矽肺平均发病工龄
确诊为期矽肺时矽尘作业工龄 期矽肺病例数
总和 100 %
5.平均病程期限
平均病程期限
某时期内某病患者由确 诊至死亡的时间(年、 该时期内死于该病的例 数

GBZ-2.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1-2007
MAC的应用
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 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 容许超过的限值。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
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
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
等。
本部分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GBZ 2.1-2007
1.2 标准解读
(1)职业接触限值( OELs )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 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
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
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
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
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
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
GBZ 2.1-2007
PC-STEL的应用
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PC-STEL水平的短时间接 触不引起: 1) 刺激作用 2) 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
相似的毒性作用(如刺激作用等),或已知这些物质可产生相加作 用时,则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评价: C1/L1+C2/L2+ · · · · · · +Cn/Ln=1 式中: C1,C2 · · · · · · Cn——各化学物质所测得的浓度; L1,L2 · · · · · · Ln——各化学物质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
GBZ 2.1-2007
1.6 标准备注栏说明: 1.6.1(皮):可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工作环境中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个企业和组织关注的重点。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本文档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和描述,以便于企业和组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物理危害因素1.1 机械伤害- 锋利边缘- 尖锐物体- 运动部件- 重物坠落1.2 温度伤害- 高温- 低温- 热辐射1.3 噪声伤害- 持续噪声- 脉冲噪声1.4 振动伤害- 机械振动- 交通振动1.5 辐射伤害-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 紫外线1.6 运动伤害- 搬运重物- 快速移动- 跌倒二、化学危害因素2.1 有毒气体- 一氧化碳- 硫化氢- 氯气2.2 粉尘- 矿物粉尘- 有机粉尘- 金属粉尘2.3 液体- 油类- 酸碱类- 有机溶剂2.4 固体- 毒物- 腐蚀品- 爆炸品三、生物危害因素3.1 病原体- 细菌- 病毒- 寄生虫3.2 动物- 昆虫- 哺乳动物3.3 植物- 毒植物- 过敏原四、心理危害因素4.1 压力- 工作负荷- 职业发展- 人际关系4.2 情绪- 焦虑- 抑郁- 愤怒4.3 环境- 狭小空间- 噪声- 光照五、人为危害因素5.1 操作失误- 不当操作- 忽视安全规程5.2 违章行为- 违反安全规定- 违反操作规程5.3 管理缺陷-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培训不足- 安全投入不足六、环境危害因素6.1 气候条件- 高温- 低温- 湿度6.2 地理位置- 地震带- 洪水易发区- 台风易发区6.3 自然环境-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七、应对措施针对上述危害因素,企业和组织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风险评估: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风险评估,识别潜在危害因素。

2. 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防护设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危害事件。

5.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1 目的为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改善劳动卫生条件,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法律法规、标准及《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的具体要求,结合公司作业场所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股份公司和投发公司内存在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检测管理。

3控制程序3.1职业危害因素管理3.1.1 在生产劳动场所存在的,可能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及劳动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或有害作用的因素,统称为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一线作业人员在日常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3.1.2 对存在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主管部门要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其监督。

3.1.3 责任部门应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3.2 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管理3.2.1 确保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与生活区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应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3.2.2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等,定期检查并记录。

同时应设置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3.2.3 按照规定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告知牌,告知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3.2.4 不得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

3.3 职业危害检测3.3.1 定期检测作业场所空气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作业地点空气粉尘及有毒物质的浓度应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

3.3.2 各项检测应由检测机构和专职人员按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并对检测结果在岗位显要位置公示。

第11讲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第11讲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第十节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一、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 一、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 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内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它包括设备、工具、物料的布局、放置,物流通道的流向,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范围,事故疏散通道、出口及泄险区域,安全标志,职业卫生状况及噪音、温度、放射性和空气质量等要素。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结合作业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的具体要求,生产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4类。

(一)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内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包括受限空间作业),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二)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室外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交通环境不良,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及地面开口缺陷,建(构)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周界设施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排水系统故障,其他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三)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地下(含水下)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隧道/矿井顶板或巷帮缺陷,隧道/矿井作业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岩爆),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四)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一、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作业现场环境是指劳动者充实生产劳动的作业场所内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它包括设备、工具、物料的布局、放置,物流通道的方向,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规范,事故疏散通道、出口及泄险区域,安全标志,职业卫生状况及噪声、温度、放射性和空气质量等要素。

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现场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已到达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结合作业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具体要求,生产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4类。

(一)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舍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舍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舍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祖业场所空气不亮,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长沙环境不良。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没有固定的存在区域,而广泛存在于设计施工不符合要求、日常维护不到位的生产、生活区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同一生产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存在的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可能不相同。

(二)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地和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和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地基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丢掉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亮,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祖业场所环境不良。

与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类似,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因素没有固定的存在区域,主要存在于设计施工不符合要求、日常维护不到位及周边环境恶劣的生产、生活区域,受人为、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同一生产区域在不同的时间段存在的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因素可能不相同。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文件编号:AQK—Z—12—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提高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德阳市南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范围内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以下简称检测)包括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有毒物质、粉尘和生物因素)的空气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检验;物理因素测量,以及检测档案管理。

第四条检测工作类别包括日常检测、评价检测、监督检测、事故性检测。

第五条检测部门应该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日常的检测;委托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工作。

第六条检测部门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应该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第二章前期工作第七条为保障检测工作规范进行,公司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该签订委托协议书。

协议书内容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或岗位、检测报告书出具方式、费用结算等。

第八条公司应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如实提供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原辅材料、产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措施、岗位设置及接触时间等相关资料。

开始现场检测时,安全消防环保科协助做好此项工作,并对工作场所生产运行状况及职工职业接触情况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负责。

第三章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检测,使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记录单 (以下简称记录单)。

记录单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人员现场填写,填写内容完整,真实,不可缺项,并由公司陪同人员签字。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现代社会,随着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和发展,作业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免受职业危害因素的侵害,保障其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实验室、建筑工地等。

四、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的原则1. 预防为主本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最大程度地保护员工的健康。

2. 管理层负责制本制度明确管理层对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的责任,确保管理层重视并履行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工作。

3. 综合管理本制度要求综合管理,将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纳入到整个作业流程中,从源头上控制危害因素的产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五、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和来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因素:包括噪音、震动、辐射、温度、湿度等。

2.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物质、有害化学品等。

3. 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致病动植物等。

4. 人因因素:包括操作不当、工作负荷过大等。

六、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1. 职业危害因素评价公司在开展新项目或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对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建议的提供。

2. 工作环境监测公司应配备合格的监测设备,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对于超过国家标准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公司应对作业场所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供相应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手套、口罩、耳塞等。

公司应确保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装备,并保证其有效性。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1. 背景介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指的是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员工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人因因素等。

监测和管理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对于维护员工健康、提高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详细阐述其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2. 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 - 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 防止和减少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损害。

- 完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体系。

- 提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管理水平。

3. 管理制度的内容3.1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流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 搜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相关信息,包括工艺流程、作业方式和使用物质等。

2. 制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估方案,明确检测的目标和方法。

3. 进行实地采样和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4.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程度和对员工的影响。

5.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3.2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设备和仪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设备和仪器是进行检测和评估的重要工具。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各种监测设备和仪器,包括但不限于: - 空气质量监测仪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等。

- 噪声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噪声水平。

- 光照度计:用于测量光照强度。

- 颗粒物检测仪器:用于测量颗粒物的浓度。

- 温度和湿度计:用于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3 职业危害因素管理和控制措施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特点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降低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 - 工程控制:改变工作场所的设施和工艺,减少危害因素的产生和扩散。

- 行政控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 个体防护:鼓励员工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护目镜等。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的性质:为了有效的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必须掌握粉尘的性质,以便根据卫生的要求,结合产尘源特点和生产工艺,有针对性的采取防尘措施。

1、粉尘的分散度:粉尘是由粒径不同的尘粒组成,粉尘的分散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粉尘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粉尘中微细颗粒占的百分比大,表示分散度高,粗颗粒占的百分比大,表示分散度低,分散度高的粉尘不易被除尘器捕集。

2、粉尘的密度;指单位体积内粉尘的重量3、粉尘的粘附性:指粉尘尘粒间相互凝聚的能力,粉尘的粒径越小,粘附性越强。

4、粉尘的荷电性:由于尘粒间的摩擦、碰撞和吸附使粉尘具有荷电性。

5、粉尘的湿润性:粉尘是否容易被水湿润,对除尘器的效能有很大影响6、粉尘的燃暴性:有些粉尘(如镁粉、炭化钙粉)与水接触后会引起自燃或爆炸,有些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若存在着能量足够的火源,也会引起爆炸。

粉尘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生产过程中,有尘作业工人长时间吸入粉尘,能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病变,硬化,丧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尘肺病。

尘肺病是无法痊愈的职业病。

此外,部分粉尘还可以引发其他疾病,如造成刺激性疾病(沥青烟尘、石灰、皮毛引起的皮炎),急性中毒(如铅烟、锰尘等),致癌率增高(如石棉、放射性物质粉尘)。

影响粉尘的致病因素: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吸入量。

1)、粉尘在肺泡里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病的首要条件,粉尘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所带电荷越多、越容易在肺泡内沉积。

2)、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不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发展越快,危害越大。

3)、粉尘的吸入量,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粉尘的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病。

2、对生产的影响:(1)、对产品的质量、精度的影响(2)对设备的影响,增加转动部件的磨损,(3)造成材料的消耗等3、对环境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内、破坏生态环境生产性粉尘尘源分类:根据尘源产生特点及生产工艺、生产设备,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归纳为3类: 1、机械振动性产尘:由于机械振动,使机械设备内、外产生压力差,而造成粉尘飞扬。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浅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的关系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浅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的关系

浅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的关系《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规定》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严重的用人单位,除遵守前款规定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由此可见,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企业的法定主体责任之一。

但是,职业健康监管执法人员都有这样的疑惑,如果一个企业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当年是否还需要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法律法规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笔者认为,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都是了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如果一个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当年做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且对不达标的项目进行了完全整改达标,该年度可以不再做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

原因如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整体与分项的关系。

现状评价是对企业职业卫生现有的状况全方面的评价,其中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的各项数据。

根据AQ/T4279—20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中有关规定,现状评价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及检测,而且现状评价时的检测较每年度的定期检测又增加了检测频次,确保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无误。

综上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周期应该是:第一年检测➝第二年检测➝第三年现状评价➝第四年检测➝第五年检测➝第六年现状评价➝第七年检测……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弄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职监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才不至于出现失之于宽,失之于严等偏差,既避免企业重复检测,又避免使法律法规的规定留于形式。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1、职业中毒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化粪池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三、防治措施(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某工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某工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某工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为了保障工厂作业场所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造成的伤害,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规范性文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及其实施条例- 国家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标准及其评价标准- 国家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规范- 《工伤保险条例》- 《职业卫生管理条例》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的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工厂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粉尘、有害气体、毒物等对空气质量危害的控制;2. 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3. 作业现场危险物品的分类存储和使用;4. 噪音、震动、光线等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5.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6. 防火、防爆措施;7. 职业病防治;8.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9. 紧急事故处理等方面的管理。

四、责任和义务1. 工厂管理者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健康保障措施,定期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2. 工厂管理者应制定并实施职业危害防控措施,并确保全体工人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

3. 工人有权要求获得个人防护用品,按照规定使用,并配合工厂管理者的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工作。

4. 工厂管理者应组织职业卫生检查,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和健康水平。

5.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工厂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6. 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应积极参与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1. 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控制- 采取合理装备除尘设备,保证工作场所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建立通风系统,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通风良好,排除有害气体;- 配发个人防护口罩,要求工人佩戴。

2. 机械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 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状况,及时修理和更换不安全的设备和工具;- 配备必要的防护装置,如安全护罩、防护网等,确保工人的安全;- 开展设备和工具的操作培训,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

GBZ-2.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1-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1-2007
MAC的应用
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 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 的不应超过的最高容许接触限值,即任何情况都不 容许超过的限值。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 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 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 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 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 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GBZ 2.1-2007
1.2 标准解读 (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 PC-TWA)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
GBZ 2.1-2007
1.2 标准解读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 浓度。
GBZ 2.1-2007
PC-STEL的应用 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
GBZ 2.1-2007
1.6 标准备注栏说明:
1.6.1(皮):可因皮肤、黏膜和眼睛直接接触蒸气、液体和固体,通过完 整的皮肤吸收引起全身效应。
使用(皮)的标识旨在提示即使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等于或低于PCTWA时,通过皮肤接触也可引起过量接触。对于那些标注有(皮)标识并 有低OELs的物质,在接触高浓度,特别是在皮肤大面积、长时间接触的情 况下,需采取特殊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皮肤的直接接触。当难以准确定量 其接触程度时,也必需采取措施预防皮肤的大量吸收。对化学物质标识 (皮)并未考虑该化学物质引起刺激、皮炎和致敏作用的特性,对那些可 引起刺激或腐蚀效应但没有全身毒性的化学物质也未标以(皮)的标识。 患有皮肤病时可明显影响皮肤吸收。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内容:职业卫生概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内容:职业卫生概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内容:职业卫生概述一、职业卫生基本概念(一)职业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 15236--2008)中对职业卫生的定义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其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1•生产过程。

指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工序进行连续或间断作业的过程,它随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而改变。

2•劳动过程。

指在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中,从事有目的和有价值的职业活动过程,它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和体力劳动的比例。

3•生产环境。

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大自然环境。

4•工作场所。

也称作业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

5•职业性有害因素。

也称职业性危害因素或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6.职业性有害因素分类(1)按来源分类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

包括生产性粉尘和化学有毒物质。

生产性粉尘,例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

化学有毒物质,例如铅、汞、锰、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

②物理因素。

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

③生物因素。

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②精神性职业紧张。

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制度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制度一、引言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作业场所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带来的伤害、疾病和事故,规范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和使用的一项制度。

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包括机械、电气、化学、生物等各种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科学合理地管理作业场所危险因素、建立健全危险因素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进行探讨。

二、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根据《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依法管理: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规定管理作业场所危险因素。

2. 预防为主: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 统一管理:对作业场所内的危险因素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和标准。

4. 全员参与:要求全员参与危险因素管理工作,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5. 连续改进:不断改进危险因素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6. 整合资源: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共同保障作业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三、作业场所危险因素的分类作业场所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机械、电气、化学、生物等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非常重要。

1. 机械因素机械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工具和设施等,如:高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施工作业等等。

这些机械因素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伤害和事故,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危险性。

2. 电气因素电气因素主要包括各种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等,如:高压电线、电气设备操作、线路维护等等。

这些电气因素一旦存在问题会引发电击、火灾等安全事故,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包括各种有害化学品和有害化学物质等,如:化学品接触、化学泄漏、化学品储存等等。

这些化学因素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需要加强对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

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培训试题

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培训试题

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培训试题“有毒有害的环境”是指()。

A.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的物质的种类 B.生产场所的毒物浓度 C.有害物质的种类 D.职业卫生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 U.有害物质含量 U.危险因素 U.环境因素 X.危害因素及环境因素 X.评价和控制环境因素工作场所有害物质与环境因素 X.评价和控制环境因素的基本原理()。

根据《职业卫生作业环境评价规范》(GBZ/T23525-2009)给出的评价结果以及评价说明和标准实施后对危险与卫生作业条件中其他方面有关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进行评价比较和分析后得出该行业安全现状评价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根据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设计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1.职业病基本情况;2.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性分析;3.有害气体和其他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健康危害事件的环境因素与危害程度分类依据等4.职业危害因素分类原则及监测控制要求。

选择适合行业特点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应特定工作要求、反映本行业特点的评价方法体系。

该体系对开展作业区域范围内、危险因素范围内工作环境及危害因素专项评估以及建立职业病隐患整改落实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1.危害因素是在职业活动中与劳动者接触,而在生产过程中又会产生或可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

影响职业病的因素有多种,如劳动的方式、岗位和防护用品等,但各种因素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在所有因素中,影响因素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其他的如气候、环境、职业活动、作业条件及其技术等都会对危害因素发生作用、减弱或消失。

由于个体和整个环境的因素对劳动者的影响是相互的、相互制约的;当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时,其结果是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渐进的和逐步发展的,不是突然发生的或突然消除的。

如企业内有尘肺病患者或其他作业者,这些影响因素可能突然消失或逐渐增加导致企业中发生职业病人数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就是职业病的发生风险不断增加。

有些因素既是有害于劳动者的直接因素又是一些间接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
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这些因素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不同作业环境所存在的有害因素类型也不完全相同,但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1)化学性因素
①生产性粉尘
据有关资料,由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中,尘肺约占60%。

在有粉尘产生的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长期在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条件下作业,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发生尘肺病。

粉尘中的有害化学因素为游离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根据接触不同成分和浓度的粉尘,尘肺又可分为矽肺(游离二氧化硅所致)、硅酸盐肺(如滑石肺、石棉肺,系硅酸盐所致)、煤肺(煤尘所致)、金属粉末沉着症、铸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②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化学毒物可引起急、慢性职业中毒。

作业人员可能接触到的生产性毒物类型很多,取决于实际生产条件。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有: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氟、氯、溴、二氧化硫等刺激性气体;正己烷、苯、三氯乙烯、二氯乙烷等有机溶剂;铅、汞、砷等金属毒物和类金属毒物。

毒物引起中毒是有条件的,与机体健康状态,毒物的性质和剂量,以及作用方式、接触时间等都有关系。

(2)物理性因素
①不良的气象条件
生产场所的气温、气湿、气流及热幅射构成了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

在强烈热幅射、高气温、气湿等不良气象条件下作业,可能引起中暑。

而在寒冷气候条
件下工作,不仅可引起冻伤,还可增高感冒、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的发病率。

②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按其生物学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指引起物质原子电离的射线或微粒子,如α、β、γ射线和中子等,可引起生物分子结构的破坏。

而非电离辐射引起的伤害是灼效应,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无线电波电磁场等。

高频和无线电波电磁场对人体的作用主要由电磁场能量所转化的热量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

高频电磁场和短波电磁场主要是引起中枢神经失调,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等症状。

强烈的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可引起职业性眼病。

如接触到较大量的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主要见于各种电焊、气焊、氧气焰切割金属、电弧炼钢、紫外线太阳灯、水银灯的应用;冬天在冰雪上工作或行路,在沙漠、海洋上工作或航行,也有大量紫外线反射到人的眼部,引起紫外线所致的角膜结膜炎。

微波和红外线可导致眼的热性白内障,红外线来自高热物体,如熔化的钢铁和电弧等。

③噪声和振动
在生产过程中,噪声和振动通常同时存在。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损害听觉,可引起职业性耳聋。

振动也影响人体健康,可以引起振动病。

振动的频率和振幅大小是决定振动对人身健康危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噪声和振动还可引起中枢和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神经衰弱症状,常影响人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④高气压与低气压
人们在正常大气环境下生产、生活,人体的内部压力与大气压力处于平衡状态。

但在某些作业中,如潜水作业、航空飞行等,有时却须在短时间内,在高气压或低气压下进行工作,这种气压与大气压相差甚远。

当人体从正常大气压状态进入气压降低或升高的状态时,由于人体内部压力与周围气压的压差变化或由于周围气压降低导致氧气含量降低,将引起人体生理系统功能的一系列变化,严重时可引起病变,如高山病、潜函病等。

某些物理、化学性职业性因素还可导致职业性损伤,如异物可导致眼的机械性损伤,强酸、碱可导致皮肤和眼的化学性损伤以及热烫伤。

另有些职业性因素可引起职业性皮肤病,如长时间接触柴油、机油、润滑油等的工人可患职业性座疮及接触性皮炎。

(3)生物性因素
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致的传染病。

该菌为革蓝氏阴性小球杆菌,共有6个生物种,即羊布鲁氏菌、牛布鲁氏菌、猪布鲁氏菌、犬布鲁氏菌、森林鼠型布鲁氏菌及绵羊附睾型布鲁氏菌,各生物种又可分若干生物型,共18型,均以内毒素致病,以羊型致病力最强,猪型次之,牛型最弱;犬型偶使人致病,未见森林鼠型及绵羊附睾型使人致病。

布鲁氏菌可在各种动物间转移,当羊型菌感染牛时,对人特别危险。

布鲁氏菌在自然条件下,可使60多种动物感染,传染源以羊、牛、猪等为主,尤其以羊最重要。

猫、马、驴、骡、驯鹿、牦牛、禽类也可成为传染源。

人与人间传染机会极少。

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通过粘腹、眼结膜和皮肤(尤其是破损皮肤)细菌进入体内。

此种方式是牧业人员及某些职业人群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

经呼吸道吸入带菌的飞沫尘埃也可造成感染,此为加工皮毛等有关企业中职工发病的主要途径,也是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方式。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炭疽杆菌为革蓝氏染色阳性需氧芽孢菌,可产生强烈的炭疽毒素而致病。

主要引起草食性动物发病,但细菌也可经不同途径传给人类和肉食动物。

临床上有皮肤炭疽、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炭疽及炭疽败血症等不同类型。

以草食动物牛、马、羊、骆驼为主要传染源。

人类在接触病畜的血、皮毛、骨粉、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物时,病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人体而致皮肤炭疽;或吸入带芽孢的尘埃、气溶胶而致肺炭疽;或进食带菌的病畜血、肉而患肠炭疽。

森林脑炎又称苏联春夏脑炎、远东脑炎、蜱媒脑炎,是钩虫媒病毒乙群、远东型脑炎病毒引起的由蜱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突然高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及上肢、颈部、肩胛肌瘫痪为特征。

病死率约30%,部分人可留有后遗症。

因本病主要见于林区采伐工人,与职业有密切关系,故被列为职业性传染病。

森林中野生脊
椎动物尤其是野生啮齿类动物及鸟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借硬蜱叮咬而传播。

全构蜱为远东地区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

根据卫生部门公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它们是:
①粉尘类(矽尘、煤尘等);
②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③化学物质类(铅、汞及其他有毒化学品);
④物理因素等(高温、高压或低气压、局部振动等);
⑤生物因素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
⑥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硫酸、沥青等);
⑦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氮氧化物、紫外线、激光等);
⑧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噪声、铬及其化合物、氟化氢等);
⑨职业性肿瘤的职业危害因素(苯、砷、石棉等);
⑩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氧化锌、二异氰酸甲苯酯、棉尘等)。

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机体的影响,与劳动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数量、接触时间的长短、侵人体内体的量,以及劳动者个体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性别、年龄、敏感程度等均有直接关系。

由于人对环境因素的耐受力存在不同的个体差异,因此,是否导致职业病发生,还要综合机体内、外多种因素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