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12《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12《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94ae2ef8c75fbfc67db24c.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1、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备课时间 2020.11.20教材分析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长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几个学段都有所体现,低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强调家庭生活中的安全与健康问题,以及初步体会家庭的温暖;中年段以家庭为主题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了解自己家史,提高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加深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于身边家人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
本单元前两课呈现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所以,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2.了解自己家庭的过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比如,用采访的形式从长辈那里获得需要的信息。
教学准备:PPT前置作业内容1、请结合生活经验,将78页的“家庭关系示意图进行补充,如有困难可向家长寻求帮助。
2、请对各自的家史进行一个调查,调查内容参照80页的“家庭大事记”和“我和父母比童年”,并完成80页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可爱、温馨、美丽的家。
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说说你的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呢?二、新知讲授活动一:家庭称呼抢答赛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开展“我来问,你来答”的小活动。
学生交流:抢答。
教师:请同学们带着节奏拍手读儿歌。
《称谓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姨妈教师:进行抢答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正确。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12 家庭的记忆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c645cc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4.png)
12 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2.掌握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3.学会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家庭的重要性;2.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3.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教学步骤】1. 预习展示环节教师放映一些有关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家庭的看法,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口语交流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互相分享对家庭的感悟。
2. 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家庭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并且听取学生回答。
之后,引出家庭的各种重要性和家庭角色的概念。
3. 讲解环节教师通过教材和图片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更加了解家庭的概念、重要性、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等内容。
4. 练习环节教师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分析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学会尊敬父母,关爱家人。
5.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等,强化其对家庭的认识和认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概念和重要性;2.学生能够知道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教学难点】学生养成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形成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唤醒思维法;2.讲授法;3.交际法;4.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1.教学课件;2.图片展示;3.PPT展示;4.视频;5.讲义手册。
六、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2.通过学生讲述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且形成珍惜家庭、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良好品质;3.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家庭的了解程度和对家庭有没有正确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语文:《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一年级语文:《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59576492964bcf84b9d57ba1.png)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一年级语文教案东桥中心小学吴志娟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2课《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8个生字,认识两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看懂图意,并结合理解词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第二句包含着的意思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初步读通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第一句,初步理解体会课文第二句的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认识8个生字,掌握其中4个生字,两种笔画,理解新词。
课前准备:1、将课文插图制作成一幅大挂图,把“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制作成小贴图,以备上课作“贴一贴”找家游戏。
2、将儿歌制作成两幅投影片,将课后生字及笔顺规则制成投影片。
3、课文录音带及游戏用配乐录音带。
4、生字卡片及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提示课题: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并板书课题(卡片),齐读课题。
12 . (师边写边叫学生看)过渡: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他们的家又分别在哪儿呢?●二、初读课文1、(出示挂图)听课文录音,请小朋友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看书)3、出示课文投影图,指名试读课文,数数有几行?每人读一行,想想有几句话?●三、讲读课文:1、看大挂图,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y n ni o zh ng z gu①出示卡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祖国指名认读2、讲读课文第一句,并结合贴图理解:⑴出示组织讨论:白云的家哪儿呀?谁上来给白云找找家?贴一贴你怎么知道蓝天是白云的家?谁来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指导朗读蓝天是白云的家。
⑵出示组织讨论:小鸟的家在哪儿呀?你怎么知道的?谁上来给小鸟找找家?你能在课文的句子中读出来吗?个别读,指导朗读树林是小鸟的家。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3468a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c.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的角色;(2)学习和掌握“宾语补足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等语法知识;(3)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文,并从中领悟词语、句子结构的运用;(2)建立互动式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3、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珍视家庭、尊重家庭成员的良好品德;(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过程1、热身:(5分钟)(1)导入:通过谈论家庭成员和家庭活动等话题,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家庭。
(2)预告:告诉学生将要学习一篇名叫《家》的文章,让他们快速看一遍,简单了解一下故事梗概。
2、讲授:(15分钟)(1)课文讲解:通过读整篇文章,解释词语、句子结构、语法以及文章内容的含义。
(2)语法点拓展:讲解“宾语补足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等语法知识,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掌握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
3、理解:(10分钟)(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文章中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各自的角色。
并让每个小组报告一下自己的讨论成果。
(2)个人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有谁?他们的角色是什么?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各个家庭成员的作用。
4、练习:(20分钟)(1)语法练习:通过简单的语法题,让学生加深对“宾语补足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等语法知识的掌握。
(2)朗读练习:安排学生小组朗读,对练,并指导他们正确运用语音、语调、节奏,提高朗读水平。
5、拓展:(10分钟)(1)阅读:在讲解文章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本文并理解文章内容的含义。
(2)口语练习:运用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换,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反馈:(5分钟)(1)回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Unit6Myparents第一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Unit6Myparents第一课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c020d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7.png)
4. 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总体表现积极,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策略不当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成员的称谓和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 口语交流中的常用短语和句型
- 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技巧
8. 阅读理解:
- 识别和提取文本中关于家庭成员的信息
- 理解作者对家庭成员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 从阅读材料中学习语言表达和句型结构
9. 课堂活动:
- 小组讨论:围绕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喜好展开讨论
- 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场景
- 词汇接龙:巩固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
- Sister ×
- Grandpa ×
- Grandma ×
- Uncle ×
- Aunt ×
2. 描述特征词汇:
- Tall ×
- Short ×
- Fat ×
- Thin ×
- Kind ×
- Strict ×
- Funny ×
- Clever ×
3. 喜好动词:
- Likes ×
- Loves ×
二、核心素养目标
《家》教案设计
![《家》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83219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b.png)
《家》教案设计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讲解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家的概念,并明白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家的尊重和珍惜之情;3. 提高学生对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和支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家?2. 家的成员和角色分工如何?3. 家庭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图片;2. 家庭照片或漫画等相关资料。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家庭照片或漫画,让学生观察并表达对家的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家有什么了解呢?第二步:呈现(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课件,讲解家的定义和家庭成员的概念;2. 教师提问学生: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哪些人呢?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第三步:讨论与分享(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家庭对你们的意义是什么?你们在家中有何重要的角色?2. 随后,鼓励几个组别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第四步:小组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情景”角色扮演活动(如:晚饭团圆、共同制定家规、互相关爱等);2.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和睦。
第五步: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你们通过今天的活动,对家庭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或体会?2. 教师总结今天的授课内容,并强调家庭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五、拓展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庭作业中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文章或绘制一幅属于自己家庭的画作;2. 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个家庭手工制作,在学校展示;3. 邀请家庭某个成员参加班级家庭日或安排家庭成员作为嘉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也使他们产生了对家庭的尊重、关爱和珍惜之情。
同时,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庭的温暖,也增强了他们对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和支持的认识。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03251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1.png)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想要拥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需要所有家庭成员尽责出力。
2.懂得作为子女,要做到自强自立,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3.学会如何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懂得对家人的支持就是在为家庭做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自立自强是承担家庭责任的表现,对家人关心问候、贴心劝慰就是为家庭作贡献。
三、教学过程预设1:我发现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都在承担着不同的家庭责任。
预设2:我发现家中每个人的具体家庭责任因角色不同,所以内容也不同,爸爸妈妈的家庭责任比我们多。
预设3:我发现虽然两份家庭责任单看似不相同,但父母的家庭责任中也有相同的地方,比如他们都担当着努力工作、照顾老人和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
预设4:我发现在家庭中,孩子的家庭责任也有共同的地方,比如说,我们都有做家务、照顾家人的责任。
过渡:同学们,我们可以得出,由于家庭分工的不同,承担的具体工作就会有不同,但每个家庭的家庭责任也有相同之处。
6.小组讨论:请你们对比这两份家庭责任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和父母要担当的具体家庭责任分别有哪些,用关键词列在表格中。
小结过渡:正如同学们发现的那样,每个家庭,都有着相同的责任,我们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也同样有许多的责任。
其实啊,承担责任不仅要靠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它还是受法律保障实施的。
7.道法广角:出示相关法律条文及行为规范。
活动三:自立自强小达人(8分钟)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立”,什么是“自强”吗?2.说文解字:你们怎么理解自立自强?预设1:做好自己。
预设2:努力让自己更优秀。
小结:自立,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强,指努力向上,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
3.抛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回想自己在家中的表现,看看你在家中是否做到了自立、自强?自我评价:独立完成作业;自己叠被子;自己收拾屋子;饭后主动刷碗。
家长评价:能够主动学习,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照顾好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新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Meet my family! 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Meet my family! 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21e2a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5.png)
新人教PEP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6 Meetmy family!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内容A. Let' s talk; Let' s count课时分析在Let' s talk部分,Amy边翻看家庭相册,边和Chen Jie 争论家庭状况。
她问Chen Jie家里有几口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Chen Jie 简洁地回答:Three. My parents and me. Amy 则告知Chen Jie,她家有六口人,My family has six people.结果Chen Jie数来数去是五个人。
Amy告知她还包括自己的小狗。
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要理解并能够询问、表达自己的家庭成员人数。
同时要关心同学们理解,在西方国家,宠物的地位很重要,多数都被视为家庭成员。
Let' s count中供应了一幅图片,Zoom在问大家树上有多少个苹果。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幅图练习How many句型,如提问有多少蚂蚁,有多少花朵等。
要提示同学留意how many后接的是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
本课的内容一需要复习数字,二需要复习家庭称呼。
可以在学习对话之前关心同学唤醒记忆,复习相关学问,以旧带新,顺当把握学问。
课时目标.能够听懂、会说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My family has six people. That' s only five.1.能够听懂、会说以下词汇:people, but, little, puppy.能够听懂、会读对话,并能分角色表演。
2.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正确使用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询问并回答家中有多少家庭成员课时重难点.重点能够听懂、会说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 for ...) ? I' d like some. . . , please.能够听懂并使用词汇:dinner, soup, vegetables, ready能够听懂、会读对话,并能分角色表演1.难点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正确使用句型What would youlike ?r d like...来征求并表达用餐的意愿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1.家庭成员照片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播放歌曲:Finger family.同学先倾听,后跟唱。
小学英语《Unit2Myfamily(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小学英语《Unit2Myfamily(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e643b7de80d4d8d05a4f69.png)
Unit 2 My Family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听说、认读man, father, grandfather, woman, mother 和grandmother 等单词。
2.能初步听懂、会说:Who’s that man / woman This is my father / mother / .... 的对话。
3.会唱英文歌曲“Father and Mother ”。
4.能听懂The monkeys drag for the moon. 故事大意。
二、教学内容:1.词汇: man, father, grandfather, woman, mother, grandmother 。
2.句型: Who’s that man / woman This is my / mother /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掌握man, father, grandfather, woman, mother 和 grandmother 等 6 个三会单词。
2.教学难点:单词father, mother 的发音。
四、教学准备:课件、录音磁带、单词卡片、猴子一家图片、快板、写有不同家庭成员的小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1. Free talk.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
应用资源建议与说明与学生交流日常口语,帮助学生融① How are you 入英语氛围。
② Do you love animals What do youWarm-up /likeReview2. TPR活动: Let ’s do. (Act like 2.学生观看动画并模仿小动画:调动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回忆动物a ....) 动物的动作。
Let ’ s do 单词,为后面的情境引入做铺垫。
3.Let ’s play a game: Big eyes. 3.学生玩“大眼睛”游戏:图片: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活跃课堂气T: Look! How many cats can you see 5 秒钟时间内,寻找幻灯片猫的数量氛,引出猴子家庭。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家》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4a4c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8.png)
学校一班级语文家教案在表达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同学自主、争辩、探究的场所,让同学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的天地,培育同学分析综合力量和口头表达力量。
要到达上述的目的,老师就要舍得从讲台上走下来,把同学请上去,真正突出同学的主体地位,我的做法是:一、少作主,重点、难点让同学商量打算转换角色,让同学当老师,这不失为一种超群的做法。
假犹如学对所学内容有了爱好,课堂就活了,老师做到心里有数即可。
比方在家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出示课题后,同学就会产生很多疑问:这课到底讲了谁的家为什么蓝天是白云的家为什么树林是小鸟的家为什么泥土是种子的家为什么祖国是我们的家假如以同学的理解水平来衡量同学提出的问题,那么同学弄不明白的问题都可看成是重点、难点,老师切不行把教参上规定的所谓的几个重难点问题强给同学,这是充分表达同学自学的首要前提。
二、少表态,疑点、难点让同学争辩解决这个过程是培育同学口头表达,思辨和归纳等力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先可以把问题分到小组,让同学充分争辩后,再派代表沟通,这是课堂最精彩的地方,只要同学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
例如:"为什么树林是小鸟的家'这一问题。
有的同学说:"小鸟在林中飞累了,会停在枝头休息,所以小鸟把树林当成自己的家。
'有的同学说;"小鸟在林间自由拘束地飞行,一展它们奇特的歌喉,所以小鸟把树林当成自己的家。
'还有的同学说:"小鸟离不开树林,只有在树林里,小鸟才能筑巢,所以小鸟把树林当成自己的家。
'同学之间单向、双向和多向的沟通,就形成了课堂内一个信息沟通的立体网络,在沟通中不同层次同学的优势就得到了互补,这时,老师是听众,是评委,同学对同一个问题争辩不休时,只适时地赐予引导和点拨:"同学们,你们答得都不错,分别从小鸟的处所、飞行、筑巢等方面来说明都很对。
一年级语文上册《家》教案模板8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家》教案模板8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9d01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b.png)
一年级语文上册《家》教案模板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语文上册《家》教案模板8篇教案通常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陈述,以确保学生能够实现特定的学术成就,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可能的教学问题并提前准备解决方案,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语文上册《家》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215d472af90242a895e59f.png)
9、我和我的家
我来到我家
我的家人
教学反思
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关系。
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聆听歌曲,导入新课
1、师:孩子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认真听,仔细看,歌中的宝宝生活的快乐吗?让我们跟随歌中的宝宝一起唱起来吧!
道德与Hale Waihona Puke 治教学设计学校备课人
年级
一年
课题
9、我和我的家(第1课时)
组长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追问(2)你的家里有伯伯吗?他是你爸爸的什么人?
追问(3)你们家乡把爸爸的哥哥叫做什么?
追问(4)为什么伯伯、大爷都是爸爸的哥哥呢?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回答问题。
小结: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都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伯伯、大爷都是对爸爸哥哥的称呼,只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同,叫法不同。
5、课件播放儿歌: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儿歌。
2、学生说说自己刚出生时的情况……
3、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发言。
活动二:我的家人
1、教师出示自己的全家福,向学生介绍全家人的情况
2、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家里有很多我们的家人,你的家里还有谁呢?
3、出示教材第35页的两棵大树:你的家里还有谁?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2篇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4848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9.png)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挂图,看图回答问题。
2、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
指名在图上找到它们的家,将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
3、我们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优美的儿歌:《家》。
板书,齐读。
注意读准三拼音。
二、初读指导1、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要求看准音节,读准字音。
3、指名试读,教学生字。
强调读准边音、前鼻音、翘舌音和轻声。
4、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指导书写部分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课文后笔顺提示,书空。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安排。
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词,相机正音,加点的字口头组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句。
蓝天是白云的家(1)点名读。
(2)作者把蓝天比做什么?(3)为什么说蓝天是白云的家?(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让老师感受到白云像在蓝图悠悠地散步?树林是小鸟的家(1)点名读。
(2)多媒体演示。
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说树林是小鸟的家。
(3)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自读三四行,读后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句。
(1)这句话很长,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连贯。
(2)白云、小鸟、鱼儿都有自己的家,该多幸福啊!让我们来读好这句话。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
(2)小黑板出示句子。
点名读。
(3)什么叫&“祖国&”?引导感受交流,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花园里的花朵。
(4)小结。
(5)齐读第二句。
3、指导朗读全文。
4、练习背诵。
(1)各自练习背诵。
(2)指名配上音乐背。
(3)全体起立,加上动作齐声背。
三、练习说话1、激趣。
这首诗写得多美啊!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一个小诗人,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来作诗。
2、练习。
四、指导书写生字1、指名读。
2、教学偏旁:禾木旁、宝盖儿;认识新笔画弯钩。
3、集体书空。
4、教师范写生字,着重强调关键笔画。
Unit4MyHome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Unit4MyHome教学设计(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991b80676eeaeaad0f33044.png)
2.全班学生跟唱
生们之前所学 的知识。
Brief comments 问候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复 习学过的问候 语,一是舒缓紧张的气 氛。唱一唱学过的歌曲, 活跃了气氛,能使学生 尽快地融入英语课堂学 习的氛围, 歌曲 《Books
and Pencils》,既复习了 文具,也为新课的导入 作铺垫。
Step2 : Presentation of the new words (13minutes)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1、教材内容 本课时是 PEP 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包括
A 部分 Let's Learn、
Let's do。第四单元主要话题之一是 room 。所以首先应让学生掌握各个房间
的名称,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是接下来的话题学习的基础。
A部
分的 Let's Learn 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五个单词
兴趣,把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推向高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合作
的精神。
2、学法:视听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学习法和 等学习方法。
“听、说、玩、唱、做 ”
听、说、读、游戏、多媒体、 VCD 、单词图片。
六、教学重点
听说认读单词 study、 living room 、 bedroom、 bathroom、 kitchen ,能用简单 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家,如: “This is my home. ……”
四、教学策略方法及学法 教学手段
1、教学策略方法:坚持以单词为主线,以话题为核心,以任务型活动安排 本课教学。用富有韵律的歌曲将学生带入英语学习的乐园;设疑引入,多媒
体辅助创造教学情境,直观呈现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听、
《家》教案
![《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69a5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5.png)
《家》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进行表述与朗诵。
2. 在表演中进行仿编,体验仿编的乐趣。
3. 让幼儿尝试叙述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 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二、活动准备
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等背景。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引出诗歌主题“家”。
2. 理解诗歌内容: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家”的含义。
提问幼儿关于诗歌内容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回答。
3. 朗诵诗歌: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发音和节奏的把握,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仿编诗歌:鼓励幼儿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例如“蓝天是白云的家”,让幼儿思考并表达其他事物的“家”。
5. 表演诗歌:让幼儿扮演诗歌中的角色,如白云、小鸟、小鱼等,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6. 分享与总结:鼓励幼儿分享自己仿编的诗歌,并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家的重要性和温馨。
四、活动延伸
1. 美术活动:让幼儿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家”。
2.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诗歌内容,进一步理解家的意义。
3. 区角活动:在语言区提供与家相关的图书、图片,让幼儿继续探索和表达对家的感受。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9637dd6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b.png)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理解家庭贡献与责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为家庭做出贡献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家人分享家庭责任。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家人共同分担家庭事务。
二、教学内容1. 家庭角色的认识: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各自的职责和贡献。
2. 家庭责任的理解:家庭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如何为家庭做出贡献。
3. 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如何与家人有效沟通,分享家庭责任。
4. 家庭合作的实践:如何与家人共同分担家庭事务,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理解家庭贡献与责任的重要性,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为家庭做出贡献。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家庭主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 新课导入:讲解家庭角色的认识、家庭责任的理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家庭合作的实践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家庭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学会主动承担家庭责任。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家庭中承担更多责任,为家庭做出贡献。
5. 课堂实践:让学生模拟家庭场景,实践家庭沟通和合作,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2. 副第一课时3. 教学内容:家庭角色的认识家庭责任的理解家庭沟通的重要性家庭合作的实践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家庭角色调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并记录下来。
2. 家庭责任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份家庭责任计划,包括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为家庭做出的贡献。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ef2934b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0.png)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贡献”与“责任”的含义。
2.掌握自己在家庭中的分工与责任。
3.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家庭贡献”与“责任”的概念。
2.让学生了解家庭中每个成员分工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贡献与责任。
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学生手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程(5分钟)为了引入本课程的主题,先通过展示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们看到许多不同的家庭图片。
然后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家庭对大家来说有多重要?2.家庭成员之间有哪些责任和贡献?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向学生介绍“家庭贡献”和“责任”的概念,讲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重要性。
通过PPT演示文稿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家庭贡献”与“责任”这两个概念。
3. 学生交流(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职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分工与责任。
4. 分配角色(10分钟)老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和描述一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贡献。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自己家里的情况或者用想象中的家庭成员来进行讨论。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引,例如:1.什么是你角色的职责?2.每次你们家庭做特别的事情时,你会被要求做什么贡献?3.你认为你的任务对家庭的繁荣和安宁有多大的影响?5. 表达结果(10分钟)每个小组指派一个学生来表达其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同其他学生分享和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理解不同家庭成员角色的相互依赖和重要性。
6. 总结这个活动(5分钟)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家庭贡献”和“责任”,学会评述每个家庭成员的职责和贡献,并更加珍惜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培养责任感。
在结束本课程之前,要鼓励学生们写下他们在家庭中的贡献和责任,以及对自己今后如何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读10个词语,能展开合理想像,学会模仿编诗,学会自编动作。
2、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读识记方法,采用以图导义的手段,培养孩子们倾听习惯,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促发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孩子从“小家”到“大家”的感悟、体认,联系生活经历,初步感知“家”的概念,意义和作用,渗透爱动物,爱自然,爱祖国的教育。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几个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师简要说明。
师:你们觉得这些房子怎么样?
生:这些房子很漂亮。
生:这些房子都不一样。
生:这些房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进去瞧一瞧。
(学生很少看到这么美的房子,忍不住发出赞叹,教师有意创造一个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艺术美的雏形)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领略了不同地方的人所住的家,那你们知道吗不仅我们人有不同的家,白云、小鸟、鱼儿也分别有不同的家,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
生:白云的家在蓝天上。
生:小鱼的家在河里。
生:小鱼的家在大海里。
生:小鸟的家在森林里。
生:小鸟的家在树上。
生:燕子的家在屋檐底下。
(二)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让我们一起看看书本是怎么写的?首先,我们来听听录音。
1、配乐听朗读
师:请同学们闭眼边听边想像: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鸟儿在林间唱歌。
生:我好像看到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生:我好像看到种子在发芽……
(通过配乐听朗读,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放飞思绪的自由空间,在轻柔、愉悦的曲调感染下,学生们真切地“听到了”、“好像看到了”,有了强烈倾诉的欲望。
)
2、游戏
师:这是什么(
一个个出示图片,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生(集体回答) 师(出示这四个词语)引读,强调轻声读法“鱼儿”。
师:这些小家伙很贪玩,太阳下山了,它们却迷路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出示背景图,让学生贴画)
师:谁能看着这张图画说说这(师分别指着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谁的家?
生:蓝天是白云的家。
生:树林是小鸟的家。
生:小河是鱼儿的家。
生:泥土是种子的家。
师:说得真好,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
你有家,我有家,我们还有一个大家庭叫“祖国”(出示“祖国”一词卡片)所以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而你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把你们说的话连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小诗。
你们看(贴出课文内容)
(通过运用直观、形象、趣味的贴图游戏,既激发了孩子的思维情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达到“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
3、朗读学文
①听师范读;②跟师习读;③小老师带读;④同桌互读;⑤齐读;⑥找自己喜爱的诗句读。
(朗读的形式,层次化,多样化,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差异,既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搭建展示的平台,又促发孩子在活泼、自由的空间里尽情舒展,在引导、激励、唤醒中展示自我。
在学生的正音校句中体验“语感”,在教师的再创重读机会中体验成功的自信与快乐。
)
(三)拓展延伸
师: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1)蓝天除了是白云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
乌云、太阳、月亮、星星、小鸟、卫星、飞机……)
(2)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
老虎、狮子、杜鹃、老鹰、树、草、花……)
(3)小河除了是鱼儿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
小虾、鲤鱼、小蝌蚪、青蛙、荷花、水……)
(4)泥土除了是种子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
花生、地瓜、白菜、蚯蚓、小草、萝卜、小树……)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说别的。
生:书包是书本的家。
生:文具盒是铅笔的家。
生:学校是学生的家。
生:衣柜是衣服的家。
生:大海是轮船的家……
(立足于“用教材”的课改理念上,大胆地拓展教材进行构思创新。
充分体现从教师的创意中激发孩子的思维创新,让知识从学习、积累到创新、运用。
整个应答过程活跃而思绪万千。
)
四、放飞思绪
1、表演
师:老师发现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小小的舞蹈家,请你们为这首诗编一段舞蹈好吗(
学生自编舞蹈动作,教师适时指导,然后请编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并鼓励他们)
(既让学生当舞蹈家,又让学生当小诗人,完全把学生看成一个有思想有才能的主体。
既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当小诗人
师:同学们想像力真丰富。
你们有没有兴趣当一回小诗人( 有)那好,把你们所说的句子编成一首小诗。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教师进行整理)
蓝天是太阳的家。
书包是书本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文具盒是铅笔的家。
小河是青蛙的家。
教室是桌椅的家。
泥土是小草的家。
校园是师生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绿苗,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五、布置作业
1、现在你们已经知道了许多小动物和植物的家,你们回去把它画出来,然后我们一起评出几个小画家,好吗?
2、请大家回家以后,把这篇诗歌读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