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思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读书思想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事的主体活动。本文论述了怎样用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课外阅读的指导思想,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供课外阅读书目,授予课外阅读技巧,以及进行课外阅读评价,以达到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读书

古人学诗提倡“工夫在诗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工夫”在课堂外。课外阅读是一个广阔无比、奇妙非凡的世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就是一座建筑,那么,文化素养便是它的基石,而课外阅读就是构成基石的一块砖,“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那些基础坚实、文化素养好的人,他的人生如摩天大厦般宏伟壮丽;反之,基础不扎实,文化素养又缺乏的人,他的人生就是遥遥欲坠的危楼。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中国古人亦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阅读对人的影响之大。

一、学校应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提供保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颇具危险性的通病是缺乏读书气氛,没有读书的需求,整个教育制度就会垮掉。”如果一个学生的兴趣仅仅局限于课本,除了一些必修课的知识, 别的什么东西都不去掌握,学生的智力活动只是局限在学习课本里的内容而缺乏创造性劳动,那么,学校对学生来说就会是毫无吸引力的地方。

“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如果大家不热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是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放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无疑为我们指出了,学校在学生吸取知识,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方面担负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学校图书馆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最有利的保障。

图书是人类知识的记录。人类关于自然界、社会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成果大都蕴藏在图书之中。有人曾这样预言:假如人类社会的一切劳动成果都遭到毁灭,然而只要保留一座藏书完备的图书馆,就可以借此重建美好的人类家园。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鉴于此,我国的各级学校都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作为教师更应大力倡导学生去充分利用这一知识宝库,经常光顾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汲取课本之外的知识,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教师应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1. 教师自身要热爱读书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学识和精深的学业,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通晓和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理论知识和发展动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力。及时吸取、存储学科前沿知识和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做学生知识的领路人。能否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籍的热爱,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精神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的个人藏书比喻为“使学生通过读书而进入知识海洋的第一个出发港。”他建议教师要多读书。既要读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教育理论书籍,还要读关于人的学问的书籍,同时还应订几份报纸和杂志。教师的真才实学来源于大量的读书。“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脑壳挖空,精神上的财富耗尽而无以补充。”(苏霍姆林斯基语)

2.教师应精心为学生挑选课外阅读书目

庄子曾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世界每天出版的图书,一个人即使整天闭门阅读,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别林斯基也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教师必须独具慧眼,精心挑选有价值、适合学生阅读的读物。苏霍姆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在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时,教师应根据阅读内容,处理好书籍的内在价值与学生主体体验之间的关系。他说:“就是好的书籍也面临着跟其他信息来源进行竞争的局势。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因此要挖掘不同读物的审美特质,必须科学地选择,让学生乐读。

3.教师要授予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学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

其次,让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文章和书籍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一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指的就是做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笔记形式有:(1)提纲式:阅读科学著作时把主要的、关键的、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罗列出来。这种方法能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2)摘抄式: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把其中的一些好句子和段落摘录下来,抄在本子或卡片上。所摘抄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可以摘录领袖人物的教导,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的至理名言等。(3)评注式:此种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长用的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的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批注,也可用提纲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述下来。(4)心得式,即读后感:是读文章和书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以上这些方法可根据读物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单一或者综合使用。作读书笔记不仅能够提高阅读书和文章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

三、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在这种刺激和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愿望并形成这种愿望。他在长期的研究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能够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能够流畅地、有感情地、有理解地阅读;能够区分所读内容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评价;会思考,提出疑问;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会写作文。教师可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评价。

四、结束语

著名的美术家吴为山说过:“读书的宗旨是使自己进步,恰如聆听大智大哲大贤之教诲。”阅读的价值在于改变人生、完善人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塑造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精神境界,构建完备的人生理念。

参考文献:

1.寿永明. 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G] 教育研究成2007.(5)

2.王天一.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 [M]人民教育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M] 教育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