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算法,可视为一个有限而确切的计算序列,用以按照要求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来实现学习、记忆、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二是受人和动物大脑神经结构启发,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
阿尔法围棋战胜人类棋手,即在于其能够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涌现性。
以棋类游戏智能算法为例,棋子数有限,游戏规则简单,但棋局变化无法穷尽。
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决定棋局走向的不是底层的简单规则,而是由它们生成的更高层的组织过程。
阿尔法围棋在对弈时有一些人类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后竞成为取胜的“神之一手”。
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
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人工智能算法具有异于传统的行为特征:人工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不由“某一”行为决定,亦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完全决定。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另一个复杂性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质检试题(合肥市有答案)
201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质检试题(合肥市有答案)
5 c 合肥市9题。
宿彭蠡馆
罗隐
孤馆少行旅,解鞍增别愁。
远矜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里见时态,醉中思旧游。
所怀今己矣,何必恨东流。
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领联。
(4分)
答
9、在诗中流露的情感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
(6分)
甲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巫峡气萧森。
(1) ,(2) 。
(3) ,(4) 。
(5) ,(6) 。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乙(1) ,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2)诏书切峻,。
(李密《陈情表》)
(3 ) ,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说》)
(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龙吟》)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1一14题。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
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殷人将日月之神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
“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
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
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
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
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清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
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
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
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的?生命?哲
①中国人对汉字情有独钟,把汉字看作一种特殊的?生命体?,且从中结晶出一种?生命?哲。
②中国的文字最早称为?书契?,《说文解字?叙》中说:?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
?为什么叫?书契??《尚书?序》:?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
?《说
页1第。
最新-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
是具有学习的能力。
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学的方法是“习”。
“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
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
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
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
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
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如果记忆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
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
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座书屋,坐落于城郊山谷之中。
书与自然的交融,让它荣膺诸多美誉。
书屋除了服务当地社区,也开始服务越来越多远道而至的游客。
但有心者发现:这家公益图书馆在接受读者捐赠几年后,竟然充斥着大量盗版书。
书屋负责人回应,此前从未意识到书屋会出现盗版书;不少网友“爱屋及乌”,也更多是持宽容体谅的态度。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拒绝盗版,从我做起在21世纪的今天,盗版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危害。
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大街小巷,盗版商品,侵权商品随处可见。
那些打着所谓的商标,泛用别人的版权买东西的小贩,或是打着自己商标售买物品的商人。
都是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都是在偷窃别人的果实,侵犯了法律和版权规定,对《版权保护法》内的相关法律条文熟视无睹,这样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去卖东西呢?要想做遵纪守法的青少年,就应该尊重别人的劳动,知识与创造。
从我做起,拒绝盗版。
对侵占版权的商品我们应该主动拒绝,因为商家并不是按照合法权益去出售商品的,我们应该对那些“法盲商家”表示鄙视,我们要知道,版权是法律给予文学、艺术科学作品创作者的一系列专有权益,是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受的各种的权利。
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自觉购买和使用正版产品,既可以使创作者享受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对他们的劳动又给予了尊重。
所以我们要维护创作者自身版权,从我做起,拒绝盗版。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使用正版商品,可以体现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可以看出其对道德、文化、法律的认识。
反之,一个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人,认为版权保护与自己无关,购买盗版商品心安理得,就大大地暴露了他对科学、个人素养的缺失。
所以,让我们都做一个好公民,提高素质,保护版权,从我做起,拒绝盗版吧!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产业的发展对其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所谓算法,可视为一个有限而确切的计算序列,用以按照要求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算法的传统通常有两个:一是主张智能行为依赖于符号操作,通过基于符号表征的计算来实现学习、记忆、推理、决策,甚至情感活动;二是受人和动物大脑神经结构启发,认为通过大量底层简单的“激活单元”相互交织,可在高层自发涌现出复杂的智能行为。
阿尔法围棋战胜人类棋手,即在于其能够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突破。
以复杂性视角观之,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有一个突出特质一一涌现性。
以棋类游戏智能算法为例,棋子数有限,游戏规则简单,但棋局变化无法穷尽。
棋局的最终输赢是一种涌现,决定棋局走向的不是底层的简单规则,而是由它们生成的更高层的组织过程。
阿尔法围棋在对弈时有一些人类棋手难以理解的“昏招”,可这些昏招最后竞成为取胜的“神之一手”。
这表明“招数系列”比“某一招”更有意义。
在伦理上,涌现性特质揭示出人工智能算法具有异于传统的行为特征:人工智能算法行为不是边界清晰的单个行为,而是集体行为的演化;其行为效果不由“某一”行为决定,亦不由预定的算法前提完全决定。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算法的另一个复杂性特质是算法的自主性。
当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可从海量大数据中自我学习、自我进化。
阿尔法围棋第一代曾依据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棋谱,对弈了三千万盘棋;第二代则强化了自我增强学习的能力。
如果智能算法的自主性意味着机器不再是被动的工具,而是某类主动的、自我进化的“生命”,那么我们是否能说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自我决定的“主体”?以算法的观念来看,理性传统所认可的这种“主体”其实是一个能协调个体自身复杂行为的中心控制单元,它负责该个体所有信息的整合和全部行为的控制。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合肥市含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合肥市含答案)
c 合肥市-般根据内容的重要与否而有意识地去选择传承或遗忘。
D.交流记忆会随着具体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人们就这些记忆进行交流时不存在障碍。
2.下列对原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分析了个体、群体与记忆的关系,阐释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的内涵。
B.第二段从归属范畴、含义以及形态等诸多方面,论述了化记忆的特征。
c.第三段将集体记忆与化记忆加以比较,指出时间是区分二者的关键要素。
D.对三种记忆形式作了多角度的阐释,目的在于帮助人们确认自己的化身份。
3.根据原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哈布瓦赫的记忆理论关注个体记忆及其社会起,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徐尔干的影响。
B.集体记忆受时间限制,其中的一部分最终转化为具有相对固定时间视域的化记忆。
c.人们将化记忆用字形式固定下并加以阅读时,就会修改化记忆的多层含义。
D.化记忆建立在特定的基点上,《荷马史诗》《论语》等都是人类化记忆的基点。
(二)学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4-6题。
酒摊夏天敏
日子漫不经心地把一切熏旧,熏得斑驳、残败、开裂、焦黄,人也不能幸免。
昔日的戚爷早已被历史的风烟卷走,不留一点痕迹。
现在的威爷,是地道的威爷了,头发枯白,满脸皱纹,眼脸下垂,两眼。
【推荐精选】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虚词)第04课 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试题)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与黄斑变性没有直接关联,②并不是说这种行为对眼睛没有损害。
③在黑暗中长时问近距离看手机,睫状肌④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使晶状体过度屈曲,⑤导致视力下降。
⑥,黑暗中过于专注地盯着太亮的屏幕,会使眼角膜干涩。
【答案】A副词。
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应当这样。
那么:用来形容事物性质、程度;泛指行为和动作。
常和这么配合使用;表示顺着上文的意思,引出应有的结果。
可能:也许,不肯定,估量;能够,可以;可能性。
据说:作为一般的意见或信念陈述;断言;根据别人说;依据他人所说;人们说,人家说。
因此:因为这个。
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所用;用来;原因,缘故。
另外:在说过或写出的之外;除此之外。
这段文字主要讲在黑暗中长时间近距离看手机对视力的危害。
依据第①处和第②处的语境意,这两处分别填写“虽然”“但是”;依据第③处和第④处的语境意,第③处应填写“如果”,第④句不用关联词语,无须填写;依据第⑤处和第⑥处的语境意,这两处分别填写“进而”“此外”。
二、(安徽省芜湖市2017年高三年级质检试题)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传统的通信加密需要使用一连串数字组成的密钥,但传输过程① 被窃听,可能② 会被破译。
③ 量子密钥具有不可克隆的特质,基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如果密钥在传输过程中遭遇窃听,收发双方就会知道,④ 放弃使用不安全的密钥。
⑤ ,用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量子通信采保障通信安全,没有什么假设条件,⑥ 对于安全信息“裸舞”是比较彻底的解决方式。
【答案】B三、(河北省唐山市2017年高三年级三模试题)19. 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①在于创新能力。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②需要勇气与自信,③需要在办学理念与制度建设上锐意创新,让每一所高校④规模大小都可以轻装上阵,根据自身优势确定办学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⑤激发每一个细胞的创新原动力。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
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
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
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文言文翻译)汇编
安徽省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
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
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
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立足于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展开文学世界,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也是当下文学的基本特点。
2018年合肥市质检二:安徽省合肥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附答案精品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
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
殷人将日月之神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
“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
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
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
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
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
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
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
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
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
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清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
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
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
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
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
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粱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
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
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最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
“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
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吏,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节、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可能都与月亮的运动规律有关联,其中中秋节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多来源于古老的文化礼俗。
B.商代人、春秋战国时期人、汉代人对日月之神的称呼大同小异,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先民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C.根据沂南发现的汉画像石,我们可以推测,古人认为地上的昆仑山和天上的月亮联系紧密,也能推测出嫦娥是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D.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秋分时期祭祀月亮都是皇家独有的礼制,这可能与神权控制有关,日月这样的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宋时期,中秋赏月是文人的时尚,吟咏的诗句较之以前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唐宋士人的精神气质不同,赏月的情趣大相径庭。
B.从《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等文献来看,南宋都城杭州,上自贵家如王子皇孙,下至民间如中小商户,都在中秋夜宴饮赏玩。
C.宋代时月饼已经出现,由于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可以象征团圆,所以大约到了明朝,它逐渐成为中秋时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
D.从文人赏月的雅趣,到民间拜月的情趣,再到有心吃月饼的俗趣,节俗形态的重大变化也体现了中国民众心态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代祭祀日月的活动,大概只能由周天子及其各地的代表主持,在早晨祭祀太阳,在晚上祭祀月亮;而百姓应该没有祭祀日月的权利。
B.从商代到唐代,尽管随着人们时月亮理性认识的逐渐增强,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但是中秋赏月成为大众节日的契机还没有到来。
C.理学思想越深入人心,民间的乡族观念就会变得越强,人们对家庭的依恋情绪就更为浓烈,中秋文人赏月的常俗意义也就会变得更大。
D.宋代人在中秋节赏玩月亮,明清人把月饼作为中秋馈赠亲友的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这些节日活动也能展现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时代精神。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冯其庸的“大国学”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常说,自己是“稻香世家”。
后来,他家的客厅里高挂着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匾额——瓜饭楼,那是冯先生的书斋名,为的是不忘早年“以瓜当饭”的艰难岁月。
因为家贫,加上时局动荡,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
1937年,日寇占领无锡,学校关闭,冯其庸失学了。
后来他又曾几度失学。
就是上学期间,也是半农半读,无法专力读书。
兵荒马乱中,最初唯一可读的书是一部因学校关闭没来得及还的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
后来,他千方百计地借书看,书给冯其庸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让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三藏法师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等,都是在小学之后、初中之前。
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冯其庸经济上虽然贫困,但在无锡这个小小的角落里,得益于地方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他的国学基础逐渐牢固。
1946年初,冯其庸进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开始接受系统、专业的国学教育。
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
无锡国专的国学教育,最强调经典教育,通识课与经典课并重。
比如《国学概论》《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都是通识课,而《论语》《孟子》《史记》《楚辞》等都是选修课,此外还有各类专题学术讲座。
在无锡国专,冯其庸亲承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的教诲,领略了大师们学术的深厚与精良,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
后来,冯其庸在总结无锡国专对自己的影响时,深情地写道:“生我者父母,长我者母校也。
”1954年,冯其庸从无锡女中调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
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所有成绩,都从这里起步;所有的磨难,都在这里发生。
在历次运动冲击过后,冯其庸留下了累累硕果。
他的学术研究,涉及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用任何现代学科来概括这些都很困难,或许,只有用“国学”这个词语来概括最为合适。
2005年,冯其庸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他一生的国学积累,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
作为首任院长,冯其庸为人大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一是导师制,加强师生的联系;二是游学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扎实学风;三是办国学论坛,领略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
冯先生当初倡导的三个规范,至今都在人大国学院施行,对于国学的未来,冯其庸充满信心。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学术成绩永远是有限的,教育的希望才是无限的。
他认为,后生才是国学的希望,中国文化的希望。
这是学者的情怀,也是教育家特有的情怀。
(摘编自孟宪实《冯其庸的“大国学”》、叶君远《冯其庸传》等)相关链接①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
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
近年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
(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②有一些学者认为,传统的经史子集、乾嘉以来的经学学派等等才是国学;但是我觉得,经史子集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学问。
凡是我们民族的、自己的学问,都成该算国学。
今天的国学要更新,更新不是排除里头什么东西,而是要吸纳更多的兄弟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到我们的国学的范畴罩来,使我们研究国学的人能够视野宽阔,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的乾嘉以来的经史子集。
(《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其庸称自己是“稻香世家”,与“书香世家”相对,既能表明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又能表现他对早年农村生活的怀念。
B.无锡国专在当时的教育大环境下,非常重视国学教育,且最强调经典教育,因而冯其庸认为母校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影响深远。
C.因为家贫,又加上1937年日寇占领无锡,冯其庸的读书生活变得艰难和奢侈。
他从来无法专力读书,唯一可读的只有《三国演义》。
D.冯其庸百折不挠,在遭受多次运动冲击后,仍能笔耕不辍,留下了累累硕果。
这些成果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涉及诸多领域。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朱东润、龙榆生、钱仲联等名师在红学,西域学、书画、戏曲等领域学术的深厚精良,让冯其庸感受到学术研究的意义和无穷乐趣。
B.因为冯其庸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关注教育,积极推广国学教育,所以,他不只是著名学者,也是教育家。
C.冯其庸倡导国学,为高校学习国学的人设汁了游学制的规范,并率先垂范,最终因成就突出而获得“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
D.冯其庸富有文人的生活意趣,在书画方面颇有研究,并达到一定的造诣,还能通过书画创作涵养、增益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心性修炼。
E.冯其庸的“大国学”理论,体现了传承民族特色与兼收并蓄、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是正确的国学观,而固守乾嘉学派的则不科学。
【小题3】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冯其庸经历哪几个成长的阶段?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二、文言文阅读3. 文言文阅读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
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少詹事。
三十八年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极言阙失不报明年秋万寿节正春献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宝贤才,谨财用,恤民命,重边防。
帝不省。
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以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