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对三农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的问题成因主要由四点组成:历史原因、政治因素、经济技术、文化思想落后
1 历史原因
· ① 是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发展 为代价,发展工业。 · ② 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随着经济的 发展,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 ③ 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多数地方政府重视重工业 发展而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长期 停滞不前。
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2004年2月8日,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也是时 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 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 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农民贫
从上世纪后5年到进入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一直维持在7%~8%的较高增长速度,在城市居民 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
·农民弱
现在农民逐渐丧失了生产资料,耕地,宅基地,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并且现在中国老龄化非常 严重,农村劳动力下降。3三农来自题的成因三农问题的成因
2
三农问题的表现
三农问题的表现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农村问题:农村条件差,面貌落后,农村人口锐减,经济不发达。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一、三农理论的由来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从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村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化国家,都要有一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真正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后。

2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从1978年-2001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由3624亿元增长到94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93%,人均GDP 从379元,增长到743元。

综合国力已经从第14位上升到第6位。

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到1984年粮食登上8000亿斤的高峰,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那几年农民得到了自主和实惠。

农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城乡差距缩小了。

那时就提出了农村要进行第二步改革。

但从198年起,我国的城乡战略有所改变,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格局又开始向城市倾斜,工作重心又向城市转移。

农村改革的力度削弱了。

198年农业减产,粮食减产7%从此,农村的形势发展,时好时坏,时晴时阴,农村又走上了曲折发展的道路。

80年代后期,中国的一些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的特有国情,把农村问题分析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

既分析三者的关系,也研究三者各自要解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三农问题的分析框架,作为认识中国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

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宣传,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的共识。

三农理论,这是中国特有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

在国外没有三农问题的说法,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没有。

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轨迹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一般都是从农业农村取得资金,取得原始积累,取得农产品(2007,-018,-089%),农产工业原料,然后大办工厂,企业发展工业;而与此同时,农村的劳动力,就大批进入工厂,工厂一般都建在交通要道,工厂聚集起来了,商业、服务业发展起来,城市也就兴起了,大批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注三农问题

中考政治专题复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三农问题【时政热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X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新农村相关问题】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新农村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

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2、请你展望下若干年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象。

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工厂林立,特色农业活跃,家家户户有了宽敞的住房,拥有小轿车,人们重视生活质量。

②乡风文明:人人安居乐业,农民的孩子免费教育,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自主创业、创新、创优能力增强。

③村容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繁荣,绿水清山与人相伴。

④管理某某:人民积极参与政治、关心政治,某某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与保障。

3、你是怎样理解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某某”,这个目标充分表明,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某某、富强的新农村。

4、你是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呢?(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国情依据:①我国生产力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城乡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考察——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例

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考察——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例

路” “借工还工” 、 互助的习惯。解放前 , 台江县巫脚交苗
族农 民在农 忙 季节 就互 相 换 工 、 相 帮 助 。换 工 的 活路 互
有 : 田坎 、 打 挑粪 、 打谷子 、 割田坎等。其中犁田和栽秧时
换 的少 , 谷 子 时 换 工 的 最 多 。男 工 换 男 工 、 工 换 女 打 女
些 现象 不仅 不利 于广 大农 民整 体迅速 脱贫 和农 村社 会稳 定, 而且 也不利 于农 村生 产力 的快 速发展 。因此 , 完成 在 土改地 区 , 必须 在认 真做 好 复查运 动 、 结束 土地 改革 的基 础上 , 力开 展农业 生 产的互 助合 作运 动 , 大 把广 大农 民逐 步组 织起 来 , 能 避 免 继 续 分 化 ; 能 节余 更 多 的 劳 动 才 才
问题 的若干认识》 吴敏先、 , 张永新 的《 国后第一代领 建 导 集体关 于 “ 三农 ” 问题 的理 论 与实 践》 等 。以上 论 文 等
均从宏 观方 面总体 考 察建 国初 的 三农 问题 , 究 对 象 侧 研 重 于全 国 , 以个 案研 究 侧 重 于某 一 地 区 或某 一 方 面 对 而 三农 问题 作考 察 , 研究 余地 , 文 以黔东南 地 区为 个 尚有 本 案 , 究建 国初期 开 展 的农 业合 作 化 运 动 在解 决 三 农 问 研
关键 词 : 国初 期 ; 东南 ; 建 黔 三农 问题 ; 合作 化运 动 论 文编码 : o :0 3 6 / . s .6 3— 3 9 2 1 .2 1 D i1 . 9 9 j i n 1 7 9 2 .0 0 0 . 0 s
目 学术 界从 史学 角度研 究建 国初 期三农 问 题 的论 前 文主要 有 田新文 、 万小 平 的《 国初 期 毛泽 东 对 “ 农 ” 建 三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知识链接]1、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冬——1952年底。

(2)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三亿多人口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3)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核心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皆为私有)(5)历程: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食其力。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6)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务,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业合作化运动。

(1)时间:1953年——1956年。

(2)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工人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4)核心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实现集体经营。

(5)历程:从1953年春,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穿凿列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1955年,政府回忆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到1956年底,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6)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时间:1958——1978年。

(2)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经验不足,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目的:建立人民公社是试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中国“三农”的五大问题在城市化像高铁一路狂奔的同时,中国的农业却如同老牛拉破车一般蹒跚而行,毒牛奶、毒黄花菜、毒生姜等有毒农产品每天都在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除了那些可以享受特供的特权人士,难道中国的老百姓天生命贱,只能食毒而生?难道这就是现代化必须付出的代价?不,我们今天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加工环节无良商家的恶行,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是我国的“三农”存在的几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其中主观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换句话说,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一、地方政府把农业边缘化民间顺口溜云:“讲起来是国策,执行起来是另册。

”如果说中国政府不重视农业,恐怕有些冤枉了政府官员,近十年中央政府的“一号文件”都是讲农业或“三农”。

但是,有一句名言道破了实情:“越是中央政府高喊重视的就越是地方政府不重视的。

”这里没有复杂的道理,正是因为地方政府不重视,中央政府才会年年喊,如果地方政府真正重视了,又何须最高层如此苦口婆心呢?在地方官员眼中,“鸡的屁”才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农业或“三农”只不过是鸡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始终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就是不会落实到行动上。

就连茅于轼之类的经济学家竟然也多次鼓吹拿掉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也许像香港、瑞士、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可以不用考虑粮食安全,而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把粮食安全的控制权交给他国,一旦发生战争或全球性灾患,后果真是难以想象,著名国际事务专家基辛格曾经有一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经济,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

”诚哉斯言。

二、土地所有制的限制不用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土地所有制可以说是纲,按照毛泽东的说法:“纲举才能目张”,把这个基础性、前提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这个问题近年在学术界其实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然而,因为涉及到国家宪法的修改,至今还是议而不决。

三、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中国的农业生产绝大部分都是所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单干,受制于生产规模太小与专业化、合作化程度太低,广大农户不仅生产与销售效率低下,农业综合成本高,而且难以应对多变的市场和尽力压榨农民的各类供应商与压价收购的商家。

合作化运动:农村社会变革

合作化运动:农村社会变革

合作化运动:农村社会变革作者:林蕴晖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6年第1期土地改革以后,怎样使农民致富,中共党内曾出现过不同意见,然而这场争论并未真正展开,中国很快就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农村社会这场大变革,带来的结果是十分复杂的。

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向何处去东北和华北是土地改革完成较早的地区,在1949年到1950年间,因劳力的多寡、耕作能力不同以及天灾人祸等原因,农村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一部分勤劳而善于经营的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甚至富农,少部分则有出卖土地的现象。

原有的互助组织,被可以独立经营的农户视为自己致富的拖累,因而出现涣散现象。

于是,土地改革后农村向何处去的问题便凸显出来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国民经济亟待恢复的时刻,党内高层在农村工作方针上出现分歧。

以高岗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提出,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使绝大多数的农民上升为丰衣足食的农民。

要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使绝大多数农民“由个体逐步地向集体方面发展”。

中共山西省委更提出:老区互助组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转折点,使得互助组必须提高,否则就要后退。

山西省委强调,对于私有基础,不应该是巩固的方针,而应当是“逐步地动摇它、削弱它,直至否定它”。

华北局领导人薄一波、刘澜涛等认为,山西省委的意见与新民主主义阶段党的农村政策不符,一般地动摇私有财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目前提高与巩固互助组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充实互助组的生产内容,以满足农民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要求,而不是逐渐动摇私有的问题。

要求山西的同志对这一点“必须从原则上彻底搞清楚”。

早在1950年年初,针对东北局提出共产党员发展成富农怎么办的问题,刘少奇就曾明确指出,在没有机器的条件下,以为通过现在的变工互助组织就可以发展成集体农庄,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变工互助是建立在破产、贫苦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的。

个体农民能独立生产了,甚至因生产发展开始雇工,这是好事。

至于党员成为富农怎么办的问题,提得太早了。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学院:xxx专业:xxx年级:xxx姓名:xxx学号: xxx所谓“三农”系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矛盾。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现已构成当今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我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化解的艰巨性,堪称世界之最。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积累,总的来看,“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农民欠发达,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农民收入低,增收难,是当前全国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一、“三农”问题的实质穷不是“三农问题”的实质。

现阶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不公平发展问题的缩影,包含了经济、社会、权利等诸多要素的不公平。

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制约。

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

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4761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酿收入15781元的25.15%;1998—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加2599.02元,平均增长率不到4%,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1/3。

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分化,少数高收入户掩丨盖了多数低收入户,近半数的农民收入处于零增长状态,许多农产收入下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倍,扩大到2008年的3.61倍。

二是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

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特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课题,而三农政策就是针对农村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文将分析中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从而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经济的变革与进步。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三农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农村经济改革成为三农政策的重要内容。

农村土地改革的实施使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农业合作化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集体经济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

此外,农村经济改革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大规模修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9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逐渐兴起,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随后,农村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能够自主经营土地,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等也得到了发展,为农民提供了金融支持和服务。

这一时期的三农政策为农村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进入新世纪的三农政策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农村问题更加复杂化,面临着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

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三农政策以应对挑战。

其中,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保障。

四、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目前,中国的三农政策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比如农村贫困问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等。

因此,未来中国三农政策的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再者,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三农问题的历史视角

三农问题的历史视角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农问题的历史视角引言: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且持续关注的重要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由来、现状及对策一、“三农”问题的由来“三农”问题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似乎始终存在:中国人口绝大多数是农民,农民居住在农村,主要从事农业,这是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的基本国情,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人们都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着手。

但是,“三农”问题成为一个特定的理论研究对象,还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事情。

事情应该追溯到新中国建立初期。

从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以后,通过建立城乡二元体制,中国现代化开始走上以城市为中心的建设道路。

这一“道路”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农村(主要是农业)为城市工业化提供基本的资金积累,而农村自身则基本置身于现代化建设之外。

然而,由于中国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只有利于城市以国家的名义剥夺农民,而农民长期无法摆脱贫困,更谈不上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市场有效需求的拉动,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不得不进行农村体制改革,由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代替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了农民的财产权利和身份自由,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而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实现了起始于8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飞。

但是,由于农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仍然是以城乡二元结构为前提,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种实现形式,加上其自身的小生产的特性,我国农村、农业理所当然地还要走上曲折发展的道路。

大约从1985年起,中国农业再次出现徘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市工业品市场出现萎缩,以至于城市的建设和改革失去了市场的应有的支撑。

于是,80年代后期,中国的一些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的特有国情,把农村问题分析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形成了所谓“三农”问题理论框架。

1991年11月29日,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第一次将农业、农村和农民并列起来提出问题,表明中共中央接受了这个理论框架。

1992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明确地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一个特定的提法提出来了。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

“三农”政策的内涵及其演变学院:xxx专业:xxx年级:xxx姓名:xxx学号: xxx所谓“三农”系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总称,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也有质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有矛盾。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变革不同步造成的结构偏差问题,现已构成当今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我国“三农”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和化解的艰巨性,堪称世界之最。

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积累,总的来看,“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业、农村、农民欠发达,现代化程度低,发展比城市严重滞后,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农民收入低,增收难,是当前全国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一、“三农”问题的实质穷不是“三农问题”的实质。

现阶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不公平发展问题的缩影,包含了经济、社会、权利等诸多要素的不公平。

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制约。

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民增收放缓以后,90年代末期至今农民收入始终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与城市居民收入的高增长形成越来越大的反差。

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4761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酿收入15781元的25.15%;1998—2008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增加2599.02元,平均增长率不到4%,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的1/3。

而且农民收入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内部收入分化,少数高收入户掩丨盖了多数低收入户,近半数的农民收入处于零增长状态,许多农产收入下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倍,扩大到2008年的3.61倍。

二是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由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长期以来农民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

由于缺乏利益保护机制,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非农化转移中,农民是被动接受土地的特低价格而不能享有其应得的利益;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而不能分享其利益。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

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历史演化初期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并以草案的形式发给各地党委试行。

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

[1]农业合作化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在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

为纠正这种倾向,中共中央于1953年3月8日发出了《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五年计划的指示》,又于3月26日发表了《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步前进"的方针。

[2]10月15日、11月4日毛泽东两次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提出互助合作运动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农村工作的主题,说"纠正急躁冒进"是一股风,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两次谈话,有许多正确的意见,但也表现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思想。

12月1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

[3]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

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大大超过了中央提出的数字。

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

关于农村合作化组织的经济分析

关于农村合作化组织的经济分析

“三农”问题摘要:本文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合作化组织产生原因、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及其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济分析。

指出:农村合作化组织是一种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模式也不同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的制度创新,其实质是农村公共资源及管理流程再造。

关键词:农村合作化组织;公共资源;治理流程;再造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emer gence of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RCOs),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institution-supply and institu-tion-demand,and the performance of RCOs by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NIE)theory.Pointed out:the RCO is a system innovation different from both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nd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its essence is to reengineer rural public resources and management process.K eywords: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Public Resources;Management Process;Reengineer农村合作化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尽快形成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公共资源自主治理的理论视角深入研究农村合作化组织对创新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具有深远意义。

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

第一阶段是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并以草案的形式发给各地党委试行。

此后,各地党委加强了领导,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到1952年底,全国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到830余万个,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3600余个。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在发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

为纠正这种倾向,中共中央于1953年3月8日发出了《关于缩减农业增产和互助合作五年计划的指示》,又于3月26日发表了《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

4月3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稳步前进”的方针。

10月15日、11月4日毛泽东两次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提出互助合作运动是农村中一切工作的纲,是农村工作的主题,说“纠正急躁冒进”是一股风,吹倒了一些不应吹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两次谈话,有许多正确的意见,但也表现出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急于求成、贪多图大的思想。

12月16日,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

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

1954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9.5万个,参加农户达170万户,大大超过了中央提出的数字。

4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第二次农村工作会议。

会议分析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形势,指出农村将相继出现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高涨的局面。

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国家从各方面大力支援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同年秋,全国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13万多个,加上原有的共22.5万多个。

1954年10月,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了全国第四次互助合作会议,决定到1955年春耕以前,将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60万个。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专题复习与训练【背景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研究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对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作了新的部署。

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把农村改革发展定为中心议题,吹响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新的进军号角,指引亿万农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

材料二:2008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

这份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这份文件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评价了农村改革发展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历史贡献,丰富和发展了改革开放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考点分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三农”问题的考查既便于学科内综合,亦利于跨学科综合,可考性强,所以“三农”问题一直是中考的考查热点。

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也是近几年历史中考的重点内容。

试题多以文字、图表等材料为载体,和“三农”问题紧密联系,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2009年中考备考中要特别关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政策等。

【知识链接】一、土地改革(1950—1952年)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广大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第一节农民一、农民的概念(一)农民的定义农民有不同层次的定义。

作为一种职业,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农民又是一个阶级,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农民作为一种户籍身份,只有农村户口,以“乡下人”角色与“城里人”相比较,受着一种“二等公民”莫名的歧视。

有学者认为:“当代的农民的定义分为两个角度、三个层次。

两个角度是职业角度(看是否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户籍角度(看是否属于非商品粮的农村户口)。

三个层次:一是指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劳动者,这是狭义的农民;二是指属于农村户口,并从事广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者;三是指农村总人口,这是最广义的农民(包括城市职工到农村承包荒山、荒地的)。

”(二)几个区别孟德拉斯根据法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分析,认为在今天的法国,传统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已经不存在。

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农场主和农业工人(雇工)。

发达国家的农民终结了。

1949年之前,中国农村存在着地主和农民两个基本对立的阶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农村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地主、富农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农民由小生产者变成了合作农民。

他们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阶级。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民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前30年(1949-1978)和后20多年(1979年以来)。

在前30年里,农民阶级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演变:第一次是土地改革运动,使中国农民完成了由封建依附农到个体小农的转变。

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农民由个体小农转变为集体农民。

第三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农民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决策权和选择权。

第二节农业一、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机能和自然力,通过人们的劳动去协调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过程,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一个生产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合作化对三农的影响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

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

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

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引人关注。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

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
问题。

但是现在广大农村生产力的水平依然是原始或半原始的自耕农业状态,其生产关系水平依然是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条件,这就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和关键所在。

从此入手,实招自出:必须解决落后的自耕农业方式水平,必须解决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水平。

概括而言,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农村“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

再加分析,可以得出农村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自耕和个体”上,因而,解决原始或半原始农具下的自耕状态和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营水平,就成了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现时答案和起步抓手。

与时俱进的要求和三农问题的现实都要求我们进行反思,三农的问题根源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我认为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

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

我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

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

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
外出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五是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要集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坚持兴修梯田,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六小”工程和农民住房改造。

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正是以农业劳动者为主体,自有农具,集体机具和集体积累,个人现金等为股本或股金,组成的以自愿结合或自然村为单位组织的以农业经营为主的体制。

从而实现原始自耕农到集体农业生产者的转变,实现自己自足个体小农经济到混合经济股份企业经营的转变。

以现有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起步,再过渡到农产品等的加工经营,再发展到农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

逐步实现集体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水平。

因而,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深刻的启示。

农业合作化这一措施,说到底,它是适应了当时文革后期农村集体经济混乱不堪的现实形势的治乱之举,更从根本上说,它更适应了当时广大农村落后的自耕农业方式的生产力水平。

农业合作化,作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实际事例,在政治经济学历史上,应当留下浓重的一笔。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农业发展特点来看,农业合作化运动经过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很可能成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有
效的体制基础。

因而,从发展的角度看,从规划的角度说,农业合作化都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为三农问题的快速解决提供了一把有效的钥匙,它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一条出路!当前就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眼全局创造性的做好“农退”这篇大文章。

率先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水平,就必须解决原始或半原始农具下的自耕状态和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营水平,而相对于“自耕”和“个体”的只能是“合作”和“集体”,故开展“农业合作运动”对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快速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和搞好新农村建设,主要课题有三个:投入问题、组织问题和土地问题,农业合作化是农民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自发进行的制度改革探索。

由农民创造的各种新型合作组织,各有其不同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特点,经过不断的发展进步,所以农业合作化便成为解决当前三农难题和谋求未来长期发展的一个体制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