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白的人生与诗歌教案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李白的人生与诗歌
姓名教育层次专科
学号分校承德电大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点宽城电大
指导教师日期2013年10月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
摘要
关健词 **** *** *** ***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提起李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作品在中国诗歌历史上,铸就了一座辉煌的丰碑,把中国诗歌水平推上了颠峰。但他的一生,却也因不能见容于权贵,无法实现理想报复,有着浓厚的封建社会下文人志士必然的悲剧色彩。
一、博览群书,抱负远大。
李白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教育较一般人要好,少年时他遍读群书,很小就能出口成诗,又因其父为尉官,李白天性豪放,喜爱剑术,可谓文武双全。李白天资聪慧,触类旁通,大家熟知的铁杵磨针的故事,可见一斑。他有建功立业
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当时,道教盛行,李白也非常喜爱学道。他喜爱游历山水,居住附近的山水无不游览。25岁以前的作品流传较少,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似乎看见一个活力四射,而又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的天才少年的风采,迎面而立。
二、游学交流,诗风确立。
1伯乐识马才华初现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的伟大学者无不遍历天下。李白在熟读诸子百家后,25岁那年离家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沿江到达江陵,让他有了一次非凡的会见,他见到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为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这个受圣上宠信的道士正占领当
时社会的精神高地,李白隐隐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向他走来,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东游至庐山,李白又作了《望庐山瀑布》这一气势磅礴又哲理深刻的千古名诗。
2世事沧桑,壮志未酬。
李白先后到了金陵和扬州。金陵为六朝故都,但早已繁华頽落,物是人非,一入此地,必感慨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之变化。及至扬州,一片盛世太平,纸醉金迷,让人流连忘返。但这都似乎与诗人无关,静卧病榻,怀念家乡,躬身自省,壮志未酬,不禁悲从心来。李白来到姑苏,作《乌栖曲》。虽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羞于回转家园。严酷的封建社会现实,无情的侵蚀着青年李白的雄心,虽文才出众,但入仕无门,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
3结交名流,因才成婚。李白前往襄阳拜见孟浩然,在江夏作诗《静夜思》,表达了思乡之情。又作《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
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中对孟浩然极尽赞美,崇拜至极。李白的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深得孟浩然的“田园”意境。李白结交达官贵人,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将其招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4两入长安
30岁,李白初入长安,天子脚下,居于终南山。为了实现理想,他广为交游。其间作了《蜀道难》和《乌栖曲》这样的力作,得到了贺知章“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的惊叹,却一直无法出任仕途。他想通过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推荐给天子,虽然结识,却也未能如愿。他又开始漫游,先后游历山西、山东、河南、湘鄂一代,吟诗纵酒,豪气冲天,名声大振,直至惊动皇帝,唐玄宗将其招入长安,礼遇隆重。“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
夸示。但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同僚的妒忌,不同的追求,又一次将他打回了冰冷的现实,终于被皇帝“赐金放还”。
5两圣聚首
转眼,李白过了不惑之年,44岁的他,再次踏上漫游征程。来到东都洛阳,李白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两人还一起学道,寻求学道求仙的真谛。此时,李白的诗歌也达到了较高水平。
6动乱暮年
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一直希望建功立业的李白做了最错误的决定,投靠了永王李璘,并力荐永王勤王灭贼。不久,永王失败,李白入狱,随后被长流夜郎。直至朝廷大赦,才重获自由,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很好的反映了他当时重获自由的释怀感受。可是人已老迈,又依靠朋友谋生,很快李白身体不支害起病来。61周岁与世长辞,临终赋《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一生,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思想的主流。同时作品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支持他一生壮志未泯。《梦游天姥吟留别》,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又如《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想象力之丰富,无人能及。综合来看,他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丰富有如下特点。
1感情强烈。
诗作往往以强烈的咏叹表达激荡的心潮。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并且一唱三叹,反复咏叹,给人以强烈震撼,有一种海雨天风的感受
2夸张极度。
“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的夸张与众不同,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