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临床检验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临床检验仪器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s课程类型:专业课必修考试总学时:40 学分:2.0 理论课学时:30 实验课学时:10适用对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性质和地位临床检验仪器是进入检验的专业学习,特别是对于掌握一些仪器应用的基础理论课,在培养检验学生中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临床检验仪器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实验课是教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仪器进行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的讲解,强化学生对检验课设备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及内容第一章概论【掌握】检验仪器常用性能指标。

【熟悉】检验仪器的分类、特点。

【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思考题:1、灵敏度2、误差3、精度第二章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使用,暗视场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相衬显微镜的原理及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区别,显微镜光学参数及镜头的选择。

【熟悉】显微镜的机械结构。

【了解】物镜、目镜的种类及功能,电子显微镜。

思考题: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什么?2、分辨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的方法有哪些?第三章离心技术与离心机【掌握】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常用的离心方法和特点,常用离心机参数。

【熟悉】离心机的分类特点,普通低速离心机的结构。

【了解】专用离心机的种类和功用。

思考题:1、差速离心方法特点。

2、密度梯度离心法的种类及各自特点。

第四章光谱分析技术及相关仪器【掌握】互补色及溶液显色的原理,朗伯-比尔定律及应用,棱镜对光色散的特点,光栅单色器的特点。

光电比色计的基本结构,双波长测定中两个波长选择的基本条件。

【熟悉】荧光和磷光产生的原理,火焰光度计的测量原理。

【了解】火焰光度计的结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测量原理。

思考题:1、光的互补原则是什么?溶液显色的原理是什么?2、棱镜对光色散的特点,光栅单色器的特点。

《临床检验仪器学》学习指南

《临床检验仪器学》学习指南

第1讲概论首页基本要求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内容提要1 基本要求1.1了解(1) 学习《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目的(2) 如何选用和维护临床检验仪器(3)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4) 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趋势1.2 熟悉(1) 临床检验仪器的特点(2)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1.3 掌握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2 重点难点2.1 重点如何选用和维护临床检验仪器2.2 难点(1) 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2)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3 讲授学时建议2-4学时4 内容提要4.1学习《临床检验仪器》课程的目的检验医学是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多专业交叉性学科。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检验医学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辅助临床诊断。

各种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实验室数据,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监测、预后判断和健康评价发挥着重要作用。

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层次学生、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化检验仪器,使之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任务。

使各层次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名目繁多的检验仪器的性能质量,掌握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关注其发展趋势及特点,以使有限的仪器得到综合应用,为他们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4.2 临床检验仪器的特点、分类4.2.1 临床检验仪器的特点临床检验仪器多是集光、机、电于一体的仪器,使用部件种类繁多。

尤其是随着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仪器的自动化、智能化,仪器功能的不断增强,各种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功能的增加,使临床检验仪器结构更加复杂。

一般来说,临床检验仪器具有的特点有:涉及的技术领域广、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精度高、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等。

4.2.2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1)分离分析检验仪器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电聚焦电泳仪,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2.一般介绍全自动DNA测序仪、蛋白质测序仪的结构及功能,常见故障及排除
3.一般介绍全自动DNA测序仪、蛋白质测序仪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五、实验教学目标与内容
(一)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调校
目标
1.掌握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的分析及检修
2.熟悉各种分光光度计的原理与结构,学会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调校方法
3.一般介绍生物安全柜的安装注意事项
第十单元 培养箱及相关技术
目标
1.掌握电热恒温培养箱和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结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熟悉厌氧培养箱的结构及工作方式
3.了解其他类型培养箱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内容
1.重点阐述电热恒温培养箱和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2.详细讲解厌氧培养箱的结构原理及使用
3.一般介绍流式细胞仪的临床应用实例
第十六单元 全自动DNA测序仪和蛋白质测序仪及相关技术
目标
1.掌握全自动DNA测序仪、蛋白质测序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功能
2.了解测序仪主要应用、常见故障及维护
3.了解全自动DNA测序仪、蛋白质测序仪研究进展
内容
1.重点阐述全自动DNA测序仪、蛋白质测序仪的工作原理
(二)基本技能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掌握临床常见检验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和结合,学会一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日常保养维护和简单故障的排除。
(三)本素质
本课程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通过理论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常见临床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性能指标的评价方法,学会正确地选择与使用仪器;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构成仪器的基本元件、简单电路的识别,学会正确地调试仪器,能够正确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动脑能力。

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检验四年制)教学提纲

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检验四年制)教学提纲

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检验四年制)《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临床检验仪器和技术学时与学分:2学分/3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 4学时)先修课程:物理、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适用专业(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围绕培养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目标,使学生通过掌握各种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的能力,熟悉临床检验仪器中各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为后继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以常用检验仪器设备为核心,重点介绍检验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实验见习教学主要分为到检验科了解和学习常见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加强学生对检验仪器设备的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进行大课讲授;现代检验仪器的进展用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同时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大型、昂贵的仪器到校科研平台等实验室对照实物进行讲授。

学生应参加理论课及实验学习,按时完成课外作业及实验报告,通过相应的考查。

阅读指定教学参考书,了解检验仪器的新进展。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包括理论和实验见习课两部分。

二、基本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 2学时目的要求【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熟悉】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维护和选用仪器的标准。

【了解】《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的特色;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2. 常见临床检验仪器的原理分类(1)分离分析检验仪器 : 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等;(2)光谱分析检验仪器 :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3)目视检验仪器 : 普通生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相衬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4)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检验仪器 : 血培养仪,二氧化碳培养箱,流式细胞仪,基因扩增仪,氨基酸分析仪, DNA 测序仪;(5)现代波谱分析检验仪器 : 质谱仪,核磁共振分析仪;(6)临床检验常规仪器 : 血细胞分析仪,凝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样品自动处理系统,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7)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临床检验仪器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临床检验教研室编写时间:2008年6月20日教务处印制2008年6月20日一、课程简介课程中文名称临床检验仪器课程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s适用专业及层次本科医学检验专业先修课程仪器分析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4学时、实验12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开课单位医学技术系开课学期第5学期使用教材《临床检验仪器》,曾照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目1、《临床检验仪器学》,曾照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当代检验分析技术与临床》,丛玉隆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仪器分析》,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仪器分析原理》,方惠群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临床见习实践等。

课程概述及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医学本科课程教学要求和培养临床医学检验专业人员的主要目标,本课程着重介绍了检验技术和仪器理论知识。

全书共二十章,第一章介绍临床检验仪器常有的性能指标,包括临床检验仪器的特点、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第二—十六章是本书的重点,分别介绍了各种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技术指标等。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正确掌握各种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技术指标等,学会检验仪器使用方法、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或方法,能够解决各种检验仪器常见故障的排除等的实际问题。

成绩评定理论考核成绩80%,实践考核成绩10%,平时成绩10%。

二、学时分配表学时数章节内容理论实验合计一概论 2二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 2三离心技术与离心机 2六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1七电化学分析技术和临床相关仪器 2 1八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 3 2九生物安全柜 1 1十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 1十一流式细胞技术与流式细胞仪 2十二血液分析技术与相关仪器 2 2十三尿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1 1十四自动血沉分析仪 1 1十五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2 2十六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2 2合计24 12 36第一章概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临床检验仪器常有的性能指标;2.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维护和选用标准。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细菌全自动分析仪22
免疫分析仪器42
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44
合计522880
总论
基本要求:
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方向。
重点难点: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在仪器中的具体意义。
教学内容:
1、临床检验仪器的发展;
2、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重点难点:
血液凝固分析仪的基本原理、仪器评价。
教学内容:
1、血液凝固分析仪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仪器构成、仪器评价及其应用;
第十四章 血液流变学分析仪
基本要求:
掌握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结构;熟悉仪器的性能评价、仪器的分类、检测项目与方法;了解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的仪器的安装、调校、维护及发展和应用展望。
4、影响分光光度法准确性的因素;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检查;
7、分光光度计的进展;
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二章 荧光分析仪器
基本要求:
掌握荧光产生的条件,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与应用。
重点难点:
荧光产生的机理,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在仪器中如何产生。检测方向与结果的关系。
二、先修课程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内容理论实验
总论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荧光分析仪器22
原子光谱分析仪2
光学显微镜4
电子显微镜2
离心机22
色谱仪器42
电泳仪2
毛细管电泳仪2
流式细胞仪2
PCR基因扩增仪2
血细胞分析仪24
血液凝固分析仪2 2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大纲.doc

临床检验仪器学-复习大纲.doc

第一章概论1、一个优良的检验仪器应具有(P3):灵敏度、分辨率和精度高,噪音和误差小,可靠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响应吋间短,测量范围、示值范围、频率响应范围和线性范围宽等性能指标。

2、最小检测量与分辨率的区别?(P5)答:①分辨率:仪器设备能感觉、识别或探测的输入量(或能产生、能响应的输入量)的最小值。

3、精确度与灵敏度的区别? (P3)答:①灵敏度:检验仪器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检测器是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他反应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

②精确度: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③区别:4、精确度(P5):对检测可靠度或检测结果可靠度的一种评价,是指检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精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其高低是用误差来衡量的,误差大则精度低,误差小则精度高。

5、重复性(P5):在同一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仪器、设备、检测者、环境条件)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间隔内,连续多次检测同一参数,所得到的数据的分散程度。

重复性与精密度密切相关,重复性反映一台设备固有误差的精密度。

6、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区别。

(P5)第二章离心机1、简述分析型超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

(P26)答:分析型超速离心机主要由一个椭圆形的转子、一套真空系统和一套光学系统所组成。

该转子通过一个柔性的轴联接成一个高速的驱动装置,此轴可使转子在旋转时形成自己的轴。

转子在一个冷冻的真空腔中旋转,其容纳了两个小室:分析室和配衡室。

配衡室是一个经过精密加工的金属块,作为分析室的平衡用。

分析室的容量一般为lml,呈扇形排列在转子中, 其工作原理与一个普通水平转子相同。

分析室有上下两个平面的石英窗,离心机中装有的光学系统可保证在整个离心期间都能观察小室中正在沉降的物质,可以通过对紫外光的吸收(如对蛋白质和DNA)或折射率的不同对沉降物进行监测。

13版临床检验仪器实验大纲

13版临床检验仪器实验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临床检验基础与血液学检验教研室编写时间:2013年9月15日教务处印制2013年9月15日一、实验课程简介二、实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实验项目名称:普通离心机的使用和调试[实验目的]1. 掌握台式离心机检测原理;2. 熟悉台式离心机的结构和使用;[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台式离心机检测原理;2. 熟悉台式离心机的使用。

[实验内容提要]1.复习离心机的工作原理;2.利用实验室旧的台式离心机进行拆装讲解基本结构;3.分组提供标本,学生安要求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进行离心;4.讨论总结试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台式离心机(二)、实验项目名称: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拆装与调试[实验目的]1. 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检测原理;2. 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检测原理;2. 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内容提要]1.复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2.利用实验室旧的普通光学显微镜进行拆装讲解基本结构;3.分组提供标本,学生安要求放大倍数进行调试显微镜;4.讨论总结试验。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普通光学显微镜(三)、实验项目名称:中心实验室常规检验仪器的简介和使用[实验目的]1. 掌握各种常规检验仪器的检测原理;2. 熟悉各种常规检验仪器的结构和使用;[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各种常规检验仪器的检测原理;2. 熟悉各种常规检验仪器的使用。

[实验内容提要]1.复习各种常规检验仪器的检测原理;2.分组参观医技系中心实验室的各种常规检验仪器;3.分组提供标本进行常规检验仪器测试;4.讨论总结试验。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血液分析仪、血液凝固分析仪、血液流变学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酶标仪、自动血培养仪、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器等。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Laboratory Instruments总学时:36 讲授学时:28 见习学时:8学分:2先修课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检验仪器学主要介绍临床检验常规仪器的基本构造、原理、功能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临床检验主要仪器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临床检验主要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2学时)教学内容:1.1 学习临床检验仪器课程的目的1.2 临床检验仪器的特点、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1.3 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维护和选用标准1.4 临床检验仪器的进展和发展趋势教学要求:1.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特点、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2.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维护和选用标准。

3.了解临床检验仪器的进展和发展趋势。

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显微镜技术和显微镜(2学时)教学内容:2.1光学显微镜2.2光学显微镜的分类及其应用2.3电子显微镜2.4显微镜的维护、常见故障及排除2.5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显微摄影术教学要求:1.掌握显微镜的应用。

2.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授课方式:讲授第三章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2学时)教学内容:3.1自动血培养仪3.2 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教学要求:1.掌握微自动血培养仪和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应用。

2.了解微自动血培养仪和微生物自动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授课方式:讲授第四章生物安全柜(1学时)4.1生物安全柜的工作原理和分类4.2 生物安全柜的结构与功能4.3 生物安全柜的实际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的生物安全柜的应用。

2.了解生物安全柜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授课方式:讲授第五章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1学时)教学内容:5.1细胞培养技术5.2 培养箱的分类、结构和使用教学要求:1.掌握培养箱的应用。

002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002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七)重复性; (八)分辨率; (九)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 (十)线性范围; (十一)响应时间; (十二)频率响应范围。
样品自动处理系统 自动血培养仪
酶免疫分析仪,
发光免疫分析仪 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仪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包 括
及时检测仪器 实验室自动化系统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二、临床检验仪器常用的性能指标 (一)灵敏度; (二)误差; (三)噪音; (四)最小检测量; (五)精度; (六)可靠性;
基因扩增仪 全自动DNA测序仪 蛋白质自动测序仪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常规仪器
血细胞分析仪 血液凝固分析仪 血液流变学分析仪 尿液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电解质分析仪, 血气酸碱分析仪; 微生物快速检测仪;
γ计数器,血 沉分析仪尿液 分析仪
微量蛋白比浊仪
济宁市中医院设备科 科室业务学习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一、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 考虑到临床检验中的使用习惯,本教材将 所介绍的各种临床检验仪器,大体分为以 下几类。
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
临 床
分离分析检验仪器 光谱分析检验仪器


目视检验仪器
细胞及分子物学检验仪器 临床检验常规仪器 其它临床检验仪器
培养箱生物安全柜流式细胞仪基因扩增仪全自动dna测序仪蛋白质自动测序仪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临床检验仪器的分类和常用性能指标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凝固分析仪血液流变学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微量蛋白比浊仪样品自动处理系统自动血培养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血气酸碱分析仪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灵敏性,误差,噪音,最小检测量,精确度,可靠性,重复性,分辨率,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成像系统。

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成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

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相对于物镜的成像条件及最后二次成像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等条件的满足,是通过仪器的机械调焦系统来实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和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光学显微镜照明设置部件:光源、滤光器、聚光镜、玻片。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A=-lg I/I0=lg I0/I=lg 1/T=kbc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解质比稀溶液大。

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数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

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

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

最后得出WBC、RBC、PLT。

(该原理称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

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与常用的性能指标

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与常用的性能指标
11 .频率响应范围 仪器所允许信号的输入范围 12 .可靠性 在规定时间内能保持其运行指标不超
限下执行其功能的能力。反映仪器是否耐用的综合 指标。如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信概率。
返回目录
8 .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 测量范围 :在仪器允许误差范围内所测出的被
检 测值的范围 示值范围:仪器显示、指示最小到最大值的范围
9 .线性范围 指输入与输出成比例的输入含量的 范围。该范围与仪器应用的原理有关
返回目录
9
10 .响应时间 从被检测量发生变化到仪器给出正 确示值所经历的时间。 40%+(45%-40%)×90%=44.5%
返回目录
4
4.检测器 是检测仪器的核心部分。工作时根据样 品中待检测组分的含量发出相应的信号,这种信号 多数是以电参数输出的。 5.信号处理系统 信号从检测器发出到显示出来的 一系列过程
返回目录
5
6.显示装置 将检测结果显示的装置 7.补偿装置 是消除或降低对样品检测影响的 装 置 8.辅助装置 确保仪器测量精度,保证操作条件而 设的附加装置 9.样品前处理系统 担负样品前处理的装置、模块
返回目录
6
二、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
1.灵敏度 稳态下仪器对被检物检测量变化的能力 s=输出的变化量∆y/输入的变化量∆x
2 .误差 测得值与标称值的差 绝对误差 ∆=x- x。 相对误差 δ=Δ/ x。
3 .噪音 在输入为零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 或变化范围 。抖动、起伏、漂移
返回目录
7
4 .最小检测量 仪器能确切反映最小物质的 含量
2
一、检验仪器的主要部件 1.取样(或加样)装置(sampling equipment) 是把待 检测的样品引入仪器。对于实验室分析仪器,其取 样装置就是进样器。

检验仪器学 大纲

检验仪器学  大纲

《检验仪器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检验仪器学授课专业: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48(理论课40学时,见习课8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检验仪器学》是一门知识面、技术面密集程度高,更新周期短的一门新兴学科。

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性能指标,使用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临床检验仪器中的计算机技术,并了解其发展趋势,为他们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近年来,由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和医学研究的诸多需要,医学检验方法的进展十分迅速,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任何新理论,新技术以及重大科研成果,凡是能直接用于诊断疾病的,或早或迟都会发展成为一种检验方法,进入临床实验室。

相应的检验仪器更是日新月异。

随着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向检验医学的广泛渗透,使得临床检验仪器都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精密化和简易化的方向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的速度与精度以及对资料的处理能力和管理质量。

随着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仪器的不断涌现和广泛应用,临床医学的发展对实验室检验,判断结果的依托性的不断增大,对检验工作者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培养和提高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各层次学生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类现代化检验仪器,使之在辅助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最佳的效能,成为相当急迫,重要的内容。

本学科教学时数共计48时,教学内容安排见教学进度表。

讲课时数分配表内容讲课时数(学时) 概述、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第1、20章) 3显微镜技术及显微镜(第2章)、离心技术及离心机(第3章) 3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第6章) 3电化学分析技术和临床相关仪器(第7章) 3自动生化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第15章) 3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第8章) 3生物安全柜(第9章) 2细胞培养技术和培养箱(第10章) 3见习1:第2、3、7、15章 2流式细胞技术与流式细胞仪(第11章) 3血液分析技术与相关仪器(第12章) 3尿液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第13章) 3自动血沉分析仪(第14章) 2见习2:第8、9、10、12、13、14章 3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第16章) 3PCR基因扩增仪(第17章)、即时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第19章) 3见习3:第6、11、16、17、19、20章 3讲课和见习共计48学时(理论课40,见习课8)48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概论目的要求:一、掌握临床检验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
性能指标
临床检验仪器的常用性能指标:灵敏性,误差,噪音,最小检测量,精确度,可靠性,重复性,分辨率,测量范围和示值范围,线性范围,响应时间,频率响应范围。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供人们提取物质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由两组会聚透镜组成光学折射成像系统。

把焦距较短、靠近观察物、成实像的透镜组成为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成虚像的透镜组称为目镜。

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像,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作第二级放大,得到最大放大效果的倒立的虚像,位于人眼的明视距离处。

相对于物镜的成像条件及最后二次成像于观察者的明视距离等条件的满足,是通过仪器的机械调焦系统来实现的。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物镜、目镜、聚光镜及反光镜)和机械系统(聚光镜升降、调焦系统、载物台和物镜转换器等运动夹持部件以及底座、镜臂、镜筒等支持部件)
光学显微镜照明设置部件:光源、滤光器、聚光镜、玻片。

光的吸收定律:即郎伯-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

表达了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A=-lg I/I0=lg I0/I=lg
1/T=kbc
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原理:血细胞与等渗的电解质溶液相比为不良导体,其电解质比稀溶液大。

当血细胞通过检测器微孔的孔径感受区时,其内外电极之间的恒流电路上的电阻值瞬间增大,产生电压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数
等于通过的细胞数,脉冲信号幅度大小与细胞体积成正比。

根据欧姆定律,在恒电流电路上,电压变化与电阻变化成正比,电阻值又同细胞体积成正比,血细胞体积越大,电压越高,产生信号的脉冲幅度就越大。

各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产生的脉冲信号分别被送入仪器的检测通道,经计算机处理后,以体积直方图显示出特定细胞群中的细胞体积和细胞分布情况。

最后得出WBC、RBC、PLT。

(该原理称库尔特血细胞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b的原理:除干式离心分层型、无创型外,各种BCA 对Hb测定都采用光电比色原理。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RBC溶解释放出Hb,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形成Hb衍生物,进入Hb测试系统。

在特定波长(多为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吸光度值与所含Hb含量成正比。

与不同型号BCA配套的溶血剂不同,形成Hb衍生物也不同,吸收光谱也有差异,但最大吸收峰都接近540nm,因为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氰化高铁(HiCN)法的最大吸收峰在540nm,仪器Hb的校正必须以HiCN 值为标准。

尿液分析:是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尿液的物理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可观察尿液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化。

在尿沉渣检查中能够看到的有形成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巨噬细胞、肿瘤细胞、细菌、精子以及由尿液中沉析出来的各种结晶(包括药物结晶)等。

这些检查资料对肾和尿路疾患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各种尿液分析仪、特别是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的相继问世,为尿液化学成分检查和尿沉渣的自动化检查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尿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把试剂带浸入尿液中后,除了空白块外,其余的试剂块都因和尿液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产生了颜色的变化。

试剂块的颜色深浅与光
的吸收和反射程度有关,颜色越深,相应某种成分浓度越高,吸收光量值越大,反射光量值越小,反射率也越小;反之,反射率越大。

因为颜色的深浅与光的反射率成比例关系,而颜色和深浅又与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成比例关系,所以只要测得光的反射率即可以求得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浓度。

流式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工作原理:流式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测定是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电阻抗的原理进行的。

一个尿液标本被稀释并经染色液染色后,靠液压作用通过鞘液流动池。

反应样品从样品喷嘴出口进入鞘液流动室时,被一种无粒子颗粒的鞘液包围,使每个细胞以单个纵列的形成通过流动池的中心(竖直)轴线,在这里每个尿液细胞被氩激光光束照射。

每个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荧光强度,从染色尿液细胞发出的荧光,主要反映细胞的定量特性(如细胞膜、核膜、线粒体和核酸)、前向散射光强度,它成比例地反映细胞的大小和电阻抗的大小(电阻抗电信号与细胞的体积成正比)。

仪器将这种荧光、散射光等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对各种信号进行分析,最后得到每个尿液标本产生出的直方图和散射图、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即可区分每个细胞并得出有关细胞的形态。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参数:基本分析参数(1)终点分析法:又称平衡法,是通过测定反应开始至反应达到平衡时的产物或底物浓度的总变化量来求出待测物浓度或活性的方法。

可分为①:一点法:指样品和试剂混合后,反应一定时间到达终点时,通过吸光度的检测计算待测物浓度。

该法简便,但易受样品、试剂颜色、血清浊度及干扰物的影响。

单试剂型的生化检测项目需选用一点法,如钙、磷、镁的测定②两点法:常应用于具有双试剂的检测项目。

加入样品后分别读取试剂I、II吸光度值,即样品空白值和实际呈色反应值,计算待测物浓度。

该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样品、试剂颜色、血清浊度及干扰物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生化检测项目都可使用双试剂,如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测定。

药敏测试板:药敏测试板分为常规测试板和快速荧光测试板。

常规测试板原理为比浊法,如Vitek系统,在含有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中,浊度的增加提示细菌生长,根据判断标准解释敏感或耐药;快速荧光测试板原理为荧光法,如Sensititre系统,在每一反应孔内参与荧光底物,若细菌生长,表面特异酶系统水解荧光底物,激发荧光,反之没有荧光。

以最低药敏浓度仍无荧光产生的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
酶免疫分析仪性能指标:滤光片波长精度检查及其峰值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通道差与孔间差检测、零点漂移、精密度评价、线性测定、双波长评估。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原理:用镧系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螯合物作为示踪物标记抗体、抗原、核酸探针等物质。

当免疫反应发生后,根据稀土离子螯合物的荧光光谱的特点,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延缓测量时间,排除标本中非特异性荧光的干扰,所得信号完全是稀土元素螯合物发射的特异荧光,测定免疫反应最后产物的特异荧光信号。

根据荧光强度判断反应体系中分析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目前国内已经生产出不同型号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强度测定仪,并有相应配药试剂盒可供临床实验室选用。

即时检验仪器特点:一台理想的POCT仪器应具备以下特点:1.仪器小型化,便于携。

2.操作简单化,一般3-4个步骤即可完成检。

3.缩短检验周期,报告即时。

4.能获得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

5.仪器和配套试剂中应配有质控品,可监控仪器和试剂的工作状态。

6.仪器检验项目具备临床价值和社会学意义。

7.仪器的检测费用合理。

8.仪器试剂的应用不会造成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损害或对环境的污染等。

PCR核酸扩增仪的性能指标:㈠温度控制:⑴温度的准确性、⑵温度的均一性、⑶升降温的速度,升降温速度快,能缩短反应进行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也缩短了可能的非特异性结合反应的时间,提高了PCR反应特异性(4)不同模式下的相同温度特性主要是针对梯度PCR仪而言。

现在的PCR仪已经拥有更强大更灵活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功能模式的转换。

带梯度功能的PCR仪,不仅应考虑梯度模式下不同梯度管排间温度的均一性和准确性,还应考虑仪器在梯度模式和标准模式下是否具有同样的温度特性。

㈤热盖温度使样品管顶部温度达到105℃左右控制温度范围一般为30-110℃,避免蒸发的反应液凝聚于管盖而改变PCR反应体积,无需再向反应管内添加石蜡油。

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电场强度、溶液的pH值、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渗作用、粒子的迁移率、吸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