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第三章

合集下载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第三章
1. “大经贸”战略的含义和内容:
含义:“大经贸”战略就是实行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 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外经贸、生 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经贸发展战略。
(一)“大经贸”战略
“大经贸”战略的基本内容如下: (1)大开放。要通过进一步拓展对外经贸的广度和深度,形成 对内对外全方位、多领域、多渠道的开放格局; (2)大融合。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首先应包含明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 略目标,考虑外贸利益。称为“绝对成本理论”。
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
➢首先,应包含明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目标,考虑外贸利益。外贸利 益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谋求外贸之外的利益,即在特定时期,针 对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作出的选择;第二种是获得静态的外贸利益;第 三种是获得动态的贸易利益。 ➢其次,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战略重点,即部门发展偏向。 实行进口替 代战略,就是要进口工业设备,限制进口消费品,为国内工业的成长创 造条件。 ➢再次,对外贸易战略应包含保证外贸战略目标和重点实现的体制和政 策体系。与外贸战略相适应的体制以及相互配合的政策体系是对外贸易 战略是否完善的标志和能否成功的保证。
2. “大经贸”战略的目标:
(1)适度超前增长; (2)集约化发展; (3)市场多元化; (4)地区外经贸协调发展; (5)实现外经贸不同方式的融合和良性循环。
(一)“大经贸”战略
3. 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措施
(1)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提高宏观决策的经营管理水平; (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完善外经贸宏观调控机制; (3)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开放,为实施“大经贸” 战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推动贸、工、农、技、银密切结合,加快技术进步和出口产品 升级换代,增强国际竞争力; (5)加强外经贸法制建设; (6)加快外经贸人才培养与信息开发。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PPT课件( 66页)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PPT课件( 66页)
n 积极扩大对转型国家市场的出口
三、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 对策措施
(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 (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 (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 (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成效
n 与传统市场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对其 依赖有所下降
③鼓励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发展前景,竞 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出口。
表 八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表 八五时期纺织品及服装出口增 长情况
(4)“九五”计划时期的出口 商品战略计划(1996--2000 年)
n 提高轻纺产品的质量、档次,加快产品 升级换代,扩大花色品种,创立品牌, 提高产品附加值;
比重%
37.1 31.9 32.5 36.2 39.5 42.3
表 九五时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金额
128 165 202 247 370
增长%
28.5 22.3 22.6 50.0
比重%
8.5 9.0 11.0 12.7 14.9
n 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特别是成套 设备出口;
n 发展附加值高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的创 汇农业。
表 九五时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3563
1996
482
1997
593
1998
665
1999
770
2000
1053
增长%
21.9 9.8 23.0 12.2 14.7 36.9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重点提示:
1.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概念 2.我国出口贸易战略 3.我国进口贸易战略

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2、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的差异。

A.比较成本B.绝对成本C.要素禀赋D.要素组合比例3、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B.产品垄断优势C.产品密集程度D.产品保护程度4、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A.亚当.xxB.大卫.xxC.xx和xxD.xx和金xxxx5、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 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6、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A.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C.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7、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A.逐渐增大B.趋向一致C.保持不变D.呈不规则变化8、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9、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A.产品的比较优势B.产品的绝对优势C.垄断优势D.要素禀赋优势10、“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以()为起点。

A.绝对劣势产业B.比较劣势产业C.绝对优势产业D.比较优势产业11、如果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那么它就可以获得()。

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区位优势D.垄断优势12、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但缺乏区位优势时,该公司会采用()方式进行对外扩张。

中国对外贸易教学大纲 免费

中国对外贸易教学大纲  免费

《中国对外贸易》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中国对外贸易开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对我国对外贸易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从战略上认识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分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

为做好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实行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对外贸易的客观必然性。

2、掌握产业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及我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基本原则,出口贸易,进出贸易的政策措施,对外贸易价格的职能作用。

3、掌握对外贸易盈亏的构成及如何争取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4、了解对外贸易体制的基本内容,掌握外贸体制改革的方向。

四、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2学时)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对外贸易的性质统制政策第二章实行对外开放与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4学时)实行对外开放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发展对外贸易是赶上经济发达国家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三章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的发展(2学时)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章产品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关系(2学时)产品结构与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第五章对外贸易管理(2学时)对外贸易管理的基本原则对外贸易管理措施第六章出口贸易(2 学时)出口商品及出口市场发展战略出口销售及出口商品生产发展战略第七章进口贸易(2学时)进口商品战略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外资第八章对外贸易价格(4学时)对外贸易价格的职能和作用对外贸易价格的构成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对外贸易作价原则和做法进出口物品的国内价格体系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因素第九章对外贸易盈亏(4学时)对外贸易盈亏的形成对外贸易盈亏状况及原因盈亏核算指标分析提高对外贸易盈利减少亏损的途径第十章以外贸易经济效益(4学时)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第十一章对外贸易体制(4学时)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新时期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五、教学手段与方法(含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讲授,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无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前续课程: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政策比较后续课程:国际商务管理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王绍熙.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第一章: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本章将重点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

首先,揭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趋势与特点,包括贸易额的变化、贸易的结构和主要贸易伙伴。

此外,还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贸易摩擦等。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策略分析本章将重点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策略。

首先,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举措和政策。

接着,讨论中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包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

最后,介绍中国加强贸易便利化的策略,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本章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

首先,分析中国从传统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转型的必要性。

然后,介绍中国积极推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最后,讨论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本章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

然后,讨论中国的外贸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的问题。

最后,揭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遇和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的可能性。

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展望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进行展望。

首先,分析中国当前对外贸易形势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然后,讨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可能性和方向。

最后,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影响和作用。

第七章:结论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明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中国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分析的章节划分,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的深入分析,旨在提供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并为中国未来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参考。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
一、中国制定对外贸易战略的原则 1、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良好结合的原则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地区经济呈现 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出口产品的结构水平较低,竞争优 势不足。 2、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良好结合的原则 通过出口为进口创造条件,通过进口替代实现重要产业的建 立和发展,再通过出口进一步实现国内产业的升级。实现 产业机构升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贸易条件优化等是中 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3、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良好结合的原则 发展中国家极易受到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在开拓、 利用国际市场的同时,中国要保持经济发展的独立,挖掘 国内市场,警惕对发达国家的市场产生过度的依赖。
进口替代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之后,必然会 走到尽头。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要想促进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转变战略,寻找新 的经济发展道路。 历史经验来看,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向我们 展示了进口替代战略从适应到不适应的过程。 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则向我们展示了转变 进口替代战略的一种方式——及时地转变为出 口导向战略。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是指把经济的发展重点放在出口贸 易上,通过出口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 展。出口导向战略从战略层次上可以分为初级 品出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 1、初级品出口战略——出口食物和农矿原料通 过出口初级品来积累工业化资金,同时发展农 矿产品出口加工工业。 2、出口替代战略——主要是出口工业制成品和 半制成品,促进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进口替代战略的缺点和限制: 1、进口替代战略的进一步发展收到国内市场容 量的限制——一旦国内的市场达到饱和,经济 的增长速度就会受到抑制、甚至倒退。 2、容易造成国际收支失衡——进口国内急需的 机器设备所需的外汇只能依靠换汇能力低的初 级产品的出口。 3、受到国家保护的行业一开始会得到发展,但 是长期来看会诱使其失去竞争意识、不思进取, 对一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章、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第三章、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 2005年11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曼谷协定》 第一届部长级理事会上,各成员国代表通过新协定 文本,决定将《曼谷协定》更名为《亚太贸易协定 》,并在各成员国完成国内法律审批程序后,实施 第三轮关税减让谈判结果。
❖ 三、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分析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出现大幅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占全世界贸易份额有所提升 〔三〕进口降幅快速收窄,出口减速趋势基本
中国历年外汇储藏 单位:亿美元
❖ 中国外汇储藏--2008年 19460.30 亿美元
❖ 中国外汇储藏--2009年
❖ 23992亿美元
〔3〕进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商品结构
1986年 轻工产品 1995年 机电产品 未来 高新技术产品
进口商品结构
生活资料向生产资料的转变 初级产品的进口增加
总之: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4〕国际服务贸易保持增长
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等.
“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开展目标,在2010年服务贸 易进出口额到达4000亿美元。
❖ 1997-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
❖ 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工程构成
❖ 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工程构成
❖ 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 3044.5亿美元 ❖ 出口额达1464.5亿美元 ,世界排名由2007年

❖ 半年炒成千万富翁 ❖ 据相关期货公司知情人士介绍,万群大约50岁
上下年纪,退休之前的职业可能是教师。2005年7 月,万群拿着6万元开始涉足期货市场,此前,她 已有了10年的炒股经历。步入期市的头两年,万群 的战绩并不出众,其保证金从最初的6万元缩水至4 万元;直到去年下半年,她的交易账户才逐渐引起 了期货公司的注意。 ❖ 从2007年8月下旬起,万群开始重仓介入豆油 期货合约,此后两三个月,豆油主力合约0805从 7800元/吨起步,一路上扬至9700元/吨,截至当年 11月中旬,万群已有10倍获利。进入2008年,豆 油上涨速度越来越快,2月底,豆油0805已然逼近 1.4万元/吨,也就是在那时,万群的账面保证金突 破了1000万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

第三章进出口货物的国家管制

第三章进出口货物的国家管制
配额管理: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种商品 的进出口数量或金额直接加以限制的管理措施。
许可证管理:外贸经营者进出口国家限制进出 口货物,必须事先征得国家的许可,取得进出口许 可证
我国目前采用配额与许可证结合使用,一般是 先领配额证,再领许可证。
2023/5/7
(一)限制进口管理 图示如下:

) 进口许可 证管理
2023/5/7
第六节 进出境检验、检疫
1.
对列入法检《目录》和《入境验证进口
商品目录》及其他按规定需实施检验检疫的
进出口商品通关时,应向海关提交出入境检
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或《
出境货物通关单》验放。
2.
两种通关单都实行“一批一证”制度。
2023/5/7
第七节 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
C 国外要求我国主动限制出口数量的商品(如钨砂制品 );
D 出口额大且易引起经营秩序混乱的商品和重要的名 、优、特出口商品,或有特殊要求的出口商品;(自行车 、电风扇) E 纺织品出口配额管理,属于被动配额管理,对于出口 输往与我国签订双边纺织品协议国家的纺织品实施数量限 制。
2023/5/7
(2)以下情况免领出口许可证:
2. 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
1. 发展本国经济,保护国内产业 ; 2. 达到国家的政治或军事目的 。
2023/5/7
•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构成
1、 对外贸易经营资格的核准。 2、 货物、技术的进出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
对外贸易管制的核心和重点。 3、 商品质量的检验、动植物检疫、国境卫生
检疫。 4、 进出口收付汇核销。 5、 贸易管制的救济措施。 6、 特殊进出口货物管制。
2023/5/7

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

15
晚期重赏主义政策
限制进口 1、禁止若干商品进口,尤其是奢侈品; 2、对外国商品课征高关税; 鼓励出口 1、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补贴; 2、出口退税; 3、禁止重要原料出口; 4、实行殖民地贸易独占政策;
16
重商主义理论与政策评价
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 但只描述了社会的表面现象,局限于流通领 域,未深入到生产领域。
19
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 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废除谷物法 (1846) 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 废除航海法(1854) 取消特权公司(1814) 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 与外国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 《科伯登条约》(1860 最惠国待遇条款)
20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发展过程和主要人物 法国重农学派 英国古典学派 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穆勒 马歇尔 主要论点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39
理论政策评价 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 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存亡 强调保护的渐进性、过渡性和有选择性 对美国和德国当时的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 缺陷
40
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不仅保护幼稚工业,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或 出现衰退的工业 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而是巩固加强对 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不再是防御性限制进口,在国内垄断的基础 上,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进攻性扩张 不是保护代表团先进势力的一般工业资产阶 级,而保护垄断资产阶级 各种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有各种奖 出限入措施
26
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协调管理贸易 管理贸易的含义与产生 管理贸易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 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这是以协调国家经济 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 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 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 制度。

《报关实务》第3章对外贸易管制制度

《报关实务》第3章对外贸易管制制度
可证”,凭以向海关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二)限制出口管理 1、限制出口货物管理 • 国家规定有数量限制的出口货物,实行 配额管理;其他限制出口货物,实行许可证 件管理。 • 货物限制出口按照其限制方式划分为: 出口配额限制和出口非配额限制。
① 出口配额限制 1. 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规定一定时期内的出 口数量总额,采取直接分配方式,获得配额证明后, 凭配额证明到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发证机关 申领出口许可证,凭许可证报关。以规定绝对数量的 方式实现限制出口的目的。
一、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及特点
(一)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发展本国经济
• 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建立独立的经济 结构,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 发达国家:确保世界经济优势地位,保持国际垄断 地位。
(二)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
• 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或安全目标 (三)行使国家职能
• 为了保护本国环境和资源,保障国民人身安全,调 控本国经济围
1、《法检目录》列名的商品称为法定检验商品, 即国家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性检验的进出境商品。
2、对于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境商品,检验检疫机 构可以抽查的方式予以监督管理。
3、对关系国计民生、价值较高、技术复杂或涉及 环境卫生、疫情标准的重要进出口商品,收货人应 当在合同中约定,在出口国装运前进行预检验、监 造或监装,以及保留到货后最终检验和索赔的条款。
(二)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的组成 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内容包括:进出
口商品检验制度、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国 境卫生监督制度。
1、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 (1)目的:为了保证进出口商品的质量。 (2)分为四类:①法定检验 ②合同检验
③公证鉴定 ④委托检验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1)目的:为了防止动植物传染病,寄生 虫病,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 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 生产和人体健康,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2)主要内容有:进境检疫、出境检疫、 过境检疫、进出境携带和邮寄物检疫以及出入 境运输工具检疫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第一节实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与管理模式一、实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必要性1、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的,但全球化又存在一些统一的贸易安排。

2、弥补市场调节机制的不足市场经济存在不可自救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3、保证对外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宏观上把握进出口总体市场流向和控制进出口贸易总量;微观上引导企业良好有序的参与国际竞争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宏现管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评价(正负面)正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表现在:(1)它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调控和监督,保证对外贸易任务的完成;(2)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增强对外竞争力,同外国经济压力进行有效的斗争,捍卫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独立;(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负面:但是,这种对外贸易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其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1)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2)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要求。

(3)不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要求。

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规范,主要是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基础,外贸宏观调控方式要求间接化,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不能对其进行直接干预。

而我国以行政命令和计划管理为主的模式,则直接地限制了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多选):1956年后,改革开放前,国家管理和控制对外贸易的主要手段是A.经济杠杆B.行政命令C.法律法规D.计划管理E.市场调节答案:BD。

(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模式的改革与调整(识记)自1978年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外贸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建立。

此处掌握三个目标: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外贸体制。

3、我国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改革和调整的目标:是转变外贸宏观管理职能,建立以法律手段为基础、以经济调节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

第二节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法制手段(含义)对外贸易法制管理手段:在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中借助法律规范的作用对进出口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

它的特点是: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规范性。

一、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由国内法渊源和国际法渊源两部分组成。

(识记)(一)国内法渊源对外贸易的国内法渊源是指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对外贸易关系的各类规范性法律文件。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基本法律。

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行政法规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颁布的条例、规定、实施细则、办法等。

4.地方性规章,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区域性法规。

(二)国际法渊源对外贸易的国际法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1.国际条约国际条约指各国之间缔结的、规定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一般来说,条约分为两国之间缔结的双边条约和多国之间缔结的多边条约。

如果条约的缔结国多,而且又规定一般性的国际行为规范,便称为国际公约。

2.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惯例是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交往中,当事人经常引用、用以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规则。

中国承认的国际贸易惯例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华沙-牛津规则》、《联合运输单证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以及《托收统一规则》等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于1994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是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基本法。

2004年进行修订,修订后的自200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一)《对外贸易法》的地位、基本框架和意义地位:《对外贸易法》主要规定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制度和基本贸易行为,在中国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框架:《对外贸易法》(2004年)由11章70条组成。

意义:1-3(二)《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识记)1.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我国实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是我国《对外贸易法》的首要原则,为中国长期稳定地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公平、公正的对外贸易活动,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奠定了基础。

2.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国家维护公平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是指国家在法律上为外贸企业提供平等、自由的竞争环境,维护企业独立自主的经营地位,保障公平的进出口秩序,使外贸企业享受法律上的平等待遇,并要求外贸企业依法经营。

3.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对外贸易法》所确定的进出口自由,是指国家在保证进出口贸易不对国家安全和各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损害前提下的自由;而当法律所规定的某些不良倾向出现时,则对进出口贸易实施必要的限制或禁止。

它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一方面任何国家的对外贸易必须为本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没有无任何限制与约束的自由。

4.发展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总协定》采取的是允许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原则,即将缔约国承担的义务分为一般性义务和具体承诺的义务。

一般性义务包括: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等;具体承诺的义务包括: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

我国《对外贸易法》确定了根据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逐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则:一方面规定要给予其它缔约方或参加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另一方面还列举了国家限制和禁止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

5.在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原则《对外贸易法》对中国如何处理对外贸易关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就是平等互利原则和互惠、对等原则。

其贯彻与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或国民待遇;二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在贸易方面对我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时,我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6.促进对外贸易发展1994年对外贸易法的弊端:过于原则、操作性差;某些规定与WTO规则不相符;存在不少立法空白。

2004年外贸法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现行外贸法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二是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实施机制和程序作了规定;三是根据对外贸易法实施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要求作了修改。

(多选)《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缔约国承担的具体承诺的义务是A.市场准入B.最惠国待遇C.透明度原则D.国民待遇E.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答案:AD三、中国外贸宏观管理的其他法律和法规(一)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1.《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2001年12月31日)《条例》涉及的主要内容有:适用范围、货物进出口管理原则、货物进出口管理办法、进出口监测和临时措施、对外贸易促进措施、法律责任。

2.《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的配套部门规章包括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规章、进出口配额管理规章、国有贸易与制定经营管理规章等方面的规章。

(二)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1.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立法国家对进出口商品检验的意义,加强进出口商品质量管理,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维护国家的对外信誉,防止伪劣商品进口,保护国家政治和经济利益。

中国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有:《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及与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卫生检疫法》、《动物防疫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及其配套实施细则与管理方法等。

其中《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989年颁布,2002年修订),是中国进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主要法律依据。

2.海关管理立法《海关法》(1987年颁布,2000年修订)是海关一切职能行为的基本规范。

依照《海关法》的规定,海关具有四项基本职能,分别是监管、征税、查私、统计及其他海关业务。

对《海关法》的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

中国参加的国际海关组织及条约。

1983年中国正式加入海关合作理事会。

《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制度的公约》(京都公约)是公认的国际海关领域的基础性公约。

1986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等有关国际条约。

3.外汇管理立法外汇管理是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外汇管理,正在由过去的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法制管理为主,即外汇管理的内容和措施都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

中国外汇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1996年颁布的《外汇管理条例》(1997年修订)。

(三)维护贸易秩序的立法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成员采用抵制不公平贸易,合法保护国内产业的重要措施。

运用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可以制止国外大量向我低价倾销产品,消除倾销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的损害,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为此,中国于2001年12月10日、11日、12日颁布了《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它标志着中国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全面接轨,建立起自我保护体系,进一步为企业创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更加有效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四)技术贸易管理立法中国技术贸易管理立法由技术进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

1、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

2001年12月10日颁布的《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是技术贸易领域制定的第一部统一的技术进出口管理综合性法规。

2、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五)服务贸易管理立法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对外贸易法》为基本支柱,以服务行业性法律为主体,以行业性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补充,依托《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跨行业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共同构筑而成。

(多选)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包括:A.技术贸易管理立法B.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C.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立法D.海关管理立法E.外汇管理立法答案:CDE第三节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经济调节手段经济手段的含义,经济手段的特点和主要手段。

一、汇率与汇率制度(一)汇率与进出口贸易一般情况下,本币贬值———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本币升值———扩大进口、抑制出口但是上述公式是否成立还受几个因素限制,包括时滞效应、进出口需求弹性、贸易报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