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1458fcdce2f0066f5332259.png)
7、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宏观性失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
8、收入公平分配问题(分配性失灵)
即使在市场运行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时,也存 在政府干预的其他原因。
三、政府的经济职能与政府失灵
(一)政府的内涵
1、政府的一般内涵 广义的政府(government):泛指一切国家政权机 关,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切公 共机关,议会、内阁、总统、法院等机构都属于广义 概念上的政府。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既有内在性因素,也有外在 性因素。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是由市场的外在性和市场 的不完全性或不充分性造成的,即市场机制发挥最佳 功能所要求的若干市场条件在现实的经济运动中往往 不具备或不完全或不充分,由此引起市场失灵。(市 场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的问题)
6、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5 7、卢现祥著:《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年6月 8、柯武刚 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0、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高质量车 卖主 20000 坏车 10000
买主
24000
12000
假定买到好车和坏车的概率为50%,在此情况下,购买者愿意支付 的价格为: 50%×24000 + 50%×12000 = 18000 此时只有坏车才有市场。旧车市场上只剩下大量的质量差的车。 劣等车驱逐优等车,这一不正常现象被称为逆向选择。
公共经济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公共经济学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3f5dd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f.png)
公共经济学习题与参考答案《公共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公共经济学概念和职能一、名词解释1、公共产品:即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与私人产品相比较,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所谓外部效应,是指企业或个人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二、填空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为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_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等。
2、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主要是: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等。
3.政府干预手段包括: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及财政手段。
三、不定项选择1、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BD )。
A、资源配置B、调节收入分配C、组织生产与销售D、经济稳定与发展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D )A、垄断B、信息失灵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3、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 ABCD )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围B、规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4、创立财政学的是( A )A、亚当·斯密B、威廉·配第C、凯恩斯D、拉弗5、西方最早的财政学著作是( B )A、《国富论》B、《赋税论》C、《政治经济学原理》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四、简答:1、何谓公共经济学?其容是什么?答: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指政府及所属部门)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其容主要包括:市场缺陷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财政支出理论;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公债理论;多级财政等容。
2、公共部门对外部性的矫正(1)课征税收(庇古税)。
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产品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数量的税收。
环境污染税:如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噪音税、垃圾税等。
(2)发放补贴。
对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发放相当于外部边际收益数量的补贴。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1289775fbfc77da369b1a8.png)
《公共经济学》期末考试一、简答题1、公共经济学与财政学相比,研究得重点发生了那些转向?3答:公共经济学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得政府收支问题转向更加注重研究这种收支活动得经济影响;转向分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得合理性与绩效水平;转向对各种类型得公共政策进行评价。
2、简述市场失灵得主要表现。
28——34答: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资源配置失效。
资源配置失效就是由垄断形成得不完全竞争、外部效应、公共产品得存在、市场不完全、不充分与不对称、偏好不合理造成得。
第二,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宏观经济波动。
3、简述外部效应得含义、如何纠正外部效应?29——30答:外部效应,就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得行为对她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得到补偿,或没有因获得利益而付费得现象。
外部效应分为正得外部效应与负得外部效应。
纠正外部效应一就是根据科斯定律通过重新分配产权由私人交易自行解决;二就是进行组织重构,合并与外部效应影响有关得企业;三就是使用矫正性得税收(收费)政策与补贴政策。
4、纯公共产品得基本特征就是什么?47答:纯公共产品得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就是供给上得非排她性,即受排她成本或技术原因得限制,它很难排除“免费搭车”得问题;二就是消费上得非竞争性,即增加人消费这一产品并未相应增加其边际成本。
5、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得经济分析意义就是什么?90答:第一,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生产与就业有直接影响,对收入分配只有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恰好相反。
第二,购买性支出体现出得政府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得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得效益约束相对较软。
第三,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得预算约束较强,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得预算约束较软。
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生产与就业得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支出所配置得资源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得比重大些,政府活动对收入分配得直接影响就大些。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6784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0.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政治均衡:用来说明公共选择的过程。
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问题上,公共选择所涉及的主要是两个因素:供给和相应的税收份额。
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原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的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均衡。
2、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的对称。
指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主要由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构成。
支出分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三类,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越大。
这是一种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转移性支出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
3、支付能力原则:按照纳税人支付能力确定纳税负担的原则称为支付能力原则。
纳税人支付能力依据其收入或财富来衡量。
支付能力原则得出了平等观念的两个推论:纵向平等和横向平等。
纵向平等认为,支付能力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的税款;横向平等认为,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
4、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这被称为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的功绩在于从理论上论证了公共物品(包括信息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原理与私人物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原理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探讨信息商品的价格问题找到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5、税收中性原则:税收中性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国家征税时,除了使人民因纳税而负担以外,最好不要使人民承受其他额外的经济负担和损失。
据此原则,一个好的税收制度,对人民的生产和消费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到了20世纪3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税收政策受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左右,主张应用税收政策来纠正市场的缺陷,调节经济的运行。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00132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5.png)
《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公共经济学》期末复习思考题库(含)答案第⼀章政府的经济活动⼀、重要概念1.社会⽣产可能性曲线(social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在某⼀既定的时点上,全社会可利⽤的⽆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限的⼟地、劳动和资本资源得到充分利⽤时所能⽣产出来的私⼈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
社会⽣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越⾼,该社会的⽣产潜能越⼤,因为该社会的⽣产性资源的质量越⾼,数量越⼤。
2.社会⽆差异曲线(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是⼀个表明私⼈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于社会成员没有差异的曲线图。
换⾔之,在每条曲线上,这两种物品的所有不同数量组合所产⽣的福利⽔平或效⽤⽔平都相同。
位置越⾼的社会⽆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平越⾼,因为被消费的总产出越⼤。
3.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政府的某⼀种活动或某⼀项政策变化如果不使其他⼈的境况变坏,就没有⼈的境况变好的状态,表明的是⼀种社会状态。
4.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政府的某⼀种活动或某⼀项政策变化⾄少使⼀个⼈的境况变好⽽没有⼈的境况变坏的状态,是对两种可能的社会状态进⾏⽐较。
5.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是把整个社会的福利(W )与个⼈的福利联系在⼀起的函数,是社会所有个⼈(H )的福利或效⽤⽔平(U )的增函数。
最常见的社会福利函数形式可表述为:H U U U f W ,,,(21 )⼆、重要问题1.政府部门与私⼈部门有哪些差异?(1)政府拥有强制权⼒。
政府可以强迫⼈们去做某些事情,⽽私⼈机构只能在⾃愿协议的基础上让⼈们去做某些事情。
政府的强制权⼒突出表现为征税权和管制权。
正因为政府具有这种强制权⼒,⼈民代表⼤会和⼈民代表就要对其⾏为加以约束。
(2)政府部门的主要决策者是民选的。
【精品】公共经济学及公共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
![【精品】公共经济学及公共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20d0f67aec3a87c24128c4d8.png)
公共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1、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A)A、财政净收益B、净利润龄前C、边际贡献D、净现值2、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A、进口漏损B、出口漏损C、顺差D、逆差3、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D)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企业部门4、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A、违法行为B、外部性C、违纪行为D、信息不对称5、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车事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6、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B)A、司法权B、弹劾权C、行政权D、立法权7、规模报酬递增必将导致(C)A、收益最大B、社会效益最大C、垄断D、完全竞争8、经济增长过程中繁荣阶段与萧条阶段交替出现,称为(D)A、经济不景气B、循环波动C、经济不稳定D、周期性经济波动9、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一种(C)A、二次分配B、公平分配C、初次分配D、低层次分配10、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会使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发达,使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不发达,这叫做教育水平使经济增长产生(B)A、“负外部效应”B、“马太效应”C、“正外部效应”D、“溢出效应”11、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C)A、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B、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C、实现宏观调控D、矫正地方政府活动在辖区间的外部性12、应由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不包括(B)A、社会保险B、稳定经济C、义务教育D、卫生保健13、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不能由(A)提供。
A、竞争性的市场B、公共部门C、政府D、国家14、确保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是(D)A、收费B、定价C、募集捐赠D、征税15、政府给那些从事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的私人机构以一定数量的补助是因为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都具有(B)A、负外部性B、正外部性C、竞争性D、排他性16、政府对授权经营的私人企业必须实行(C)A、政府指导B、政府参股C、政府规制D、政府补助17、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叫(B)A、公共场所B、政治场合C、公共市场D、政治市场18、特殊利益集团与(D)组成一个“铁三角”。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47d11f336c1eb91a375d94.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4.简述资源最优配置的主要含义。
(p21)答:资源配置优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资源配置优化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要素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5.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p21-22)答: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
两个条件: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6.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29)答:1.人数很多的小规模卖者和买者;2.产品是同质的;3.自由进人和退出各行业,即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4.完全的信息或知识。
7.何为市场失灵去具体表现主要有哪些(p32-36)答:1.当某些条件不存在或不具备时,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
2.在市场机制下收入或财富分配的不公和宏观经济失衡的状况下就是市场失灵。
表现在:1.竞争失效;2.公共产品问题;3.外部性问题;4.市场的不完全;5.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6.信息的不完全;7.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8.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8.何为政府失灵导致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39-41)答: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原因:1.信息有限;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3.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5.成本过大。
9.什么是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条件(p47,p55-57)答: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所产生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
纯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是:1.非排他性;2.非竞争性。
公共经济学课后作业(答案)
![公共经济学课后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207350b4c2e3f572763f4.png)
党校《公共经济学概论》详题第一单元一、单选1、第一次引用“公共经济学”概念的经典是:A《公共这基础:国家经济理论概述》B《公共经济学》C《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研究》 D《政府经济学》2、公共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是:A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的评估和评价B对政府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后果进行的评估和评价C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后果进行的评估和评价D对政府经济活动和政策的合理性进行的评估和评价3、政府干预经济最早开始于:A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B市场经济萌牙时期C亚当斯密时期D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4、交换和生产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A任何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等于它们的商品替代率 B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两个生产商品都相等 C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消费者都相等 D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用于生产这听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替代率。
5、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是一种:A事前调节 B事中调节 C事后调节 D以上都有6、造成风险和不确定性市场失灵的原因是:A逆向选择 B市场的竞争性 C道德风险 D信息不完全性7、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职能解决的是:A“生产什么”的问题 B“为谁生产”的问题 C“如何生产”的问题 D以上都有8、政府促进西部大开发总体上属于:A资源配置功能 B收入分配功能 C稳定经济功能 D以上都有9、不能够对宏观经济稳定生产影响的公共财政活动是:A提高关税税率 B政府购买 C 推行最低工资标准 D对瓶颈产业增加投资10、社会经济生活中,总有一些物品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其边际成本为零,这种特性可称作:A非竞争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性二、多选1、现代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具有调节作用的有:A市场 B厂商 C居民 D政府2、公共部门的介入对经济运行:A没有作用 B有消极作用 C有积极作用 D作用很小3、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分析工具包括:A官僚政治政府的分析方法 B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工具 C帕累托原理 D数理经济学分析技术4、要达到怕累托标准,必须满足的条件有:A交换和生产的总体效率条件 B交换效率条件 C边际产品条件 D生产效率条件5、主张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均为福利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本文经济学家有:A卡尔多 B庇古 C希克斯D萨缪尔森6、人们可以用来衡量社会不公平程度的工具有:A恩格尔系数 B洛伦茨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基尼系数7、下列有助于外部效应内部化的有:A出台专利制度 B界定产权 C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工厂课以一定的税收 D提高耗资巨大的公路收费标准8、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掌握的各种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出现在交易行为之后,则往往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B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掌握的各种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出现在交易行为之前,往往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C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掌握的各种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出现在交易行为之前,则往往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D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掌握的各种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出现在交易行为之后,则往往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笔记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0492a13fc4ffe473368ab2a.png)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版)写在前面的话,2009年公共经济学考题1、【简答题】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来解释“搭便车”现象。
(10分)2、【论述题】近期有关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国际警戒线的报道屡见不鲜。
在此背景下,国家推出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更为引人注目,试论当前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3、【分析题】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认为,近两个月来,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亿万元。
试问公共支出的变化趋势是否带有偶然性?怎样看待此次我国政府增加公共支出的宏观经济政策?2010年公共经济学考题:【简答】试通过信息不对称这一市场失灵的表现,阐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论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国际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服务型政府,财政支出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的背景下,行政支出规模居高不下的现实十分引人瞩目。
试对中国当前的行政支出规模进行评析以及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案例分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日益恶化的气候形势和生态环境,引起来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希望通过碳交易,以市场机制方式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94年正式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为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
公共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公共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93ad8c6529647d2728529b.png)
第一章1,为什么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学者以“公共经济学”的名称取代“财政学“?(1~2)传统的公共财政学理论,是围绕政府收支及其管理而展开的,并且侧重于公共收入的分析而相对忽视公共支出的研究。
在凯恩斯主义逐渐兴盛时期,随着政府对经济的广泛干预,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分析的重点落在通过公共经济活动来弥补市场缺陷,企图使混合经济体系既能保证自由和效率,又能体现公平和稳定。
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即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如何为弥补市场缺陷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而诞生的。
19世纪70年代发生“边际革命”,对公共财政学产生深远影响,促成公共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演变。
2,既然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关系密切,为什么仍将它视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3~16)虽然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活动主体一致、活动方式一致。
但是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经济学都一致。
(1)经济学专门研究资源配置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如何决策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也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其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如何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以及公共部门内部的最优资源配置。
(2)与经济学研究方法一致,公共经济学把理性“经济人”假设延伸到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认为政治领域的参与者和市场主体一样,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动机。
3,公共经济学与盎格鲁—萨克森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存在哪些区别?(11~13)(1)研究范围不同传统财政学只研究政府部门本身。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体范围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而且包括公共事业部门和公共企业部门。
(2)研究目的不同传统财政学着眼于研究如何通过税收和公债满足国家对于财政经费的需要。
公共经济学着眼于研究如何弥补市场缺陷。
(3)假设气体不同传统财政学认为,政府行为与厂商和消费者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樊勇明、复旦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纲要
![樊勇明、复旦版、公共经济学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c4968055f01dc281e53af051.png)
第一章导论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1.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经济区别?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1>企业和居民作为私人部门是以收益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的;<2>政府的经济活动一方面不能忽视收益与成本,另一方面又必须以全社会公平和公正为前提和目标。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是什么?主要有三个:收入再分配功能;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宏观经济稳定功能3.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附属物的存在意义和行为方式,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的学问。
(二)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部门,即政府及其附属物。
<2>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
2.公共经济学中对公共部门即政府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狭义政府。
一国中央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各厅局、附属机构是公共部门的核心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广义政府。
这个层次的公共部门不仅包括中央政府,而且还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第三个层次被称为统一公共部门。
在广义的政府之上,又加上了非金融的公共企业,包括中央和地方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
第四个层次被称为一般公共部门。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各自兴办的企事业之外又加上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般以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等形式出现。
3.从政府三大功能出发,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内涵?第一层次:研究财政收支第二层次: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二、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一)财政学是公共经济学的起点1.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1>公共经济学是从财政学发展过来的。
(完整word版)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及
![(完整word版)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及](https://img.taocdn.com/s3/m/88bd8850c77da26924c5b06f.png)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2021〕一、简答题1、公共经济学研究重点的转向〔p3〕答: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财政学所主要研究的政府出入问题转向更加侧重研究这种出入活动的经济影响,转向解析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绩效水平,以及转向对各种种类的公共政策进行议论等。
2、公共部门的定义〔p3〕答:公共部门包括政府部门、各种非政府公共组织〔NGO 〕和非营利机构〔NPO〕,它泛指拥有公共权益,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系统以及由政府投资、创立,并以国有形式运行的公营企业、学校、医院等组织系统。
3、简述完满竞争市场下到达均衡的条件〔p13-14〕答:当边缘收益大于边缘本钱时,厂商会增加产量以增加收益,而当边缘收益小于边缘本钱时,厂商会减少产量以减少损失,因此在完满竞争条件下,短期利益最大会〔均衡〕的条件为边缘本钱 MC= 边缘收益 MR=AR= 价格 P。
4、简述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p28-34〕答:一、资源配置无效二、收入分配不公三、宏观经济颠簸5、为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应发挥那些经济作用?(p35-39)答:一、资源配置二、收入分配三、经济牢固与增加四、公共部门经济作用之间的关系6、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垄断会造成哪些效率损失、政府应采用哪些对策?〔p28-29〕答:原因: 1.自然垄断的存在 2.资源垄断的存在 3.竞争性垄断的存在损失:〔1〕产量碰到限制,较高的垄断价格使得花销者福利碰到额外损失。
(2〕垄断行业自己缺乏尽可能降低本钱的竞争压力。
(3〕垄断者不积极地推进技术进步。
(4〕垄断者的寻租活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对策:第一,对自然垄断行业,政府能够推行国有化、公共管制和公共定价措施。
第二,对于垄断竞争行业那么推行反托拉斯政策,利用反垄断法来促进竞争的程度。
7、外面效应的含义、怎样纠正外面效应?〔p29-30〕答:是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行为对他人或企业产生了影响,而受影响者没有因受损害而获取补偿 ,或没有因为获取利益而付费的现象。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d50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8.png)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0分,共60分)1.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人经济行为B. 单个企业的经营状况C. 全社会的经济活动D. 政府的宏观调控答案:C2. 市场失灵是指()。
A. 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B. 政府干预导致市场效率下降C. 市场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D. 市场竞争不充分答案:A3. 公共物品的特点包括()。
A.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B. 排他性和竞争性C. 非排他性和竞争性D. 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答案:A4. 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包括()。
A.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B. 价格管制和市场准入控制C. 市场调节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D. 扶贫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答案:A、B、C、D5. 外部性是指()。
A. 个人经济决策对他人福利的影响B.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C. 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D. 个人对经济活动的选择答案:A6. 公共产品的供给是通过()实现的。
A. 市场机制B. 政府购买和供给C. 非盈利机构提供D. 个体生产者供给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7. 请简要说明市场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答: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的特征。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在信息获取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市场交易不完全准确和公平。
外部性是指个人经济行为对他人福利产生外部效应,正面外部性或负面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公共物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市场无法提供有效供给。
对于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策略进行对策。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机制来纠正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交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经济手段来纠正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外部性成本或效益,并引导经济主体行为更加社会化。
最后,政府需要通过公共部门的供给来满足公共物品的需求,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如教育、医疗等。
8. 解释公共物品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公共经济学课后复习题
![公共经济学课后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19f2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3.png)
公共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公共经济学课后复习题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整理了一些课后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公共经济学的知识。
1. 请解释什么是市场失灵,并举例说明。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例如,环境污染是一种市场失灵的情况。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但这些负面影响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得到体现,导致企业不会承担相应的成本,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请解释什么是外部性,并说明政府应该如何处理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指的是一种市场交易中的影响,它会对除买方和卖方之外的其他人产生影响,无论这些人是否参与了市场交易。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如教育的外部效应,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
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手段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征收污染税、制定环境保护法规等,以内部化外部性的成本或收益,使市场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成本和效益。
3. 请解释什么是公共物品,并说明为什么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即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并且无法排除其他人的使用。
例如,公园、街道照明等都属于公共物品。
市场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的原因在于,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市场无法通过价格机制来激励个体提供公共物品,因为个体可以免费享受其他人提供的公共物品而不承担成本,这导致了市场无法形成有效的供给。
4. 请解释什么是纳什均衡,并说明合作困境是如何影响纳什均衡的形成。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博弈参与者之间没有任何人有动机单方面改变策略的一种状态。
合作困境是指在一个博弈中,合作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是最理性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合作的机制或信任,导致最终无法实现合作。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ddedce8bd63186bcebbc21.png)
⑶多年预算
又叫滚动预算或中期财政计划,是年度预算的延长形式
它不仅要列出预算年度的有关数据,还要列出过去和未来若干年的一系列数据,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某一年预算开支的各项成本,还能看到此后3到5年的支出成本
第四单元
5.论述题
试述税收设计原则发展趋势发生的原因
(参见教材第143-144页)
因此要消除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除了依靠非自决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作用外,还必须采用更加有力的自决的财政政策措施
⑵简述微观财政政策中,税收政策措施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251)
微观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解决微观经济主体的激励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的财政政策
就刺激微观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优惠退税等
因此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达到均衡的条件是总需求=总供给(或 C+I+G=Y或I+G=S+T)
第六单元
1.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C 4. B 5. D 6. A 7. B 8. B 9. D 10. D 2.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D 3. AC 4. ABCD 5. ABD 6. ABCD 7. AC 8. AB 9. ABC? 10. BCD 3.判断题
要结合税收、预算、国债、补贴在调控经济中的特点,灵活运用于宏观调控,确保资源配置优化,收入分配合理、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⑷构建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监督体系
当前应重点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努力构建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民主监督和法制监督有机统一的监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