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学孑然一身为世人奉献一生探访_万婴之母_林巧稚北京旧宅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万婴之母在产房里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她亲手迎接了五万多条小生命来到人间,她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叫林巧稚,人们尊称她为"万婴之母"。
林巧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厦门鼓浪屿基督教徒家庭。
父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
林巧稚5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了。
懂事后,她从大姐和嫂子的口中得知母亲是因为子宫大出血而死,便萌生了长大后当医生的愿望。
1927年7月,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了。
父亲问:毕业后打算做些什么?林巧稚说:我要考协和医科大学。
我想学医。
"协和?"父亲怔了一下,面有难色。
协和医学院当时是医学界名望最高的医科大学,八年才能毕业,每年的费用是四百五十个大银元。
要负担这么昂贵的学费,对于林巧稚的家庭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继母对林巧稚说:"三姑娘,你现在已经是20出头的人了,再上八年学,还嫁给谁呀?"“那我就不嫁,一辈子也不嫁!”林巧稚很坚决地说。
林巧稚无意说出的一句话被她自己印证了。
1921年夏,林巧稚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
考试时,一个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
主考官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卷面的才华所感动,录取她入学。
从此,林巧稚走上了从医的道路,并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1929年,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当妇产科医生。
当时这个英美教会所办的医院的聘约上有一条规定是:在聘期间不能结婚、生孩子。
林巧稚便毅然决然与协和医院签下了一年又一年的合约。
其实林巧稚并不是单身主义者。
她性格开朗,热情好动,对生活充满了浪漫的向往。
她还热爱音乐和文学,崇拜莎士比亚。
但是对事业的狂热,使她放弃了很多很多。
林巧稚曾说过:"健康应从婴儿抓起,我一辈子没有结婚,为什么呢?因为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
“万婴之母”林巧稚
识到 ,做女人是多么不易。
7 岁 那年 ,林 巧稚 进 入蒙 学堂 , 开始 了学 习生涯 。她 从小学 习勤奋 ,
在学 校 是 出类拔 萃 的优秀 学生 ,而
且 因为 父亲 的缘 故 ,林 巧稚 的英 语
特别好 ,深 受老师 们的喜爱 。 1 9 1 9 年7 月 ,林 巧稚 以 优 异 的
7 .
4 4 / J \ t - ' j " 的 基础 自然科学 的学 习 , 生兼做。那时候的女病人,无论患 学 5
学 的 学 习 ,并须 从法 语或德 语 中选
■ 0 誓 U i T 了多么严重的妇女病,宁可在痛苦 还要 完成经 济学 、社 会学 等社 会科
饭 桌上 的人 都惊 讶得 瞪大 了 眼 和 医学 院。考 试 时 ,一个 女友 突然 协和第一个 毕业留院的 中国女性 睛 ,父亲则长长地 叹了一 口气。 晕倒 了,林 巧稚 毅然 放 下未完 成 的
林巧 稚 的心 里也 很 不好 受 : 是 试 卷 去照 顾病 人 。然 而 ,当她 回到
为 “ 万婴 之母 ”“ 生 命 天使 ”“ 中国 医学圣母 ” 。 她就 是 中 国妇产 科学 的主 要 开 拓者 、奠基人之一 林巧稚 院士 。 1 9 0 1 年1 2 月2 3 日,林 巧稚 出生
在鼓 浪屿 的一 个教师 家 庭 。父 亲林
鼓浪屿 的女 儿
青年 时 期的 林 巧 稚 。
咪 ”的姑娘 ,为了追求心 中的理 想 , 却毅 然 离开美 丽 的家乡 鼓浪 屿来 到 当时 的北平 求 学。多年 后 ,她成 为 北 京协和 医 院第一 位 中 国籍 妇产 科 主任 及首 届 中国科 学院 唯一 的女 学
部委员 ( 院士 ) 。 虽然一生没 有结 婚 ,
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万婴之母在产房里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她亲手迎接了五万多条小生命来到人间,她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她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叫林巧稚,人们尊称她为"万婴之母"。
林巧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厦门鼓浪屿基督教徒家庭。
父林良英是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
林巧稚5岁时,母亲不幸病故了。
懂事后,她从大姐和嫂子的口中得知母亲是因为子宫大出血而死,便萌生了长大后当医生的愿望。
1927年7月,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了。
父亲问:毕业后打算做些什么?林巧稚说:我要考协和医科大学。
我想学医。
"协和?"父亲怔了一下,面有难色。
协和医学院当时是医学界名望最高的医科大学,八年才能毕业,每年的费用是四百五十个大银元。
要负担这么昂贵的学费,对于林巧稚的家庭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继母对林巧稚说:"三姑娘,你现在已经是20出头的人了,再上八年学,还嫁给谁呀?"“那我就不嫁,一辈子也不嫁!”林巧稚很坚决地说。
林巧稚无意说出的一句话被她自己印证了。
1921年夏,林巧稚到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
测试时,一个女友突然晕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试卷去照顾病人。
主考官被她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卷面的才华所感动,录取她入学。
从此,林巧稚走上了从医的道路,并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1929年,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博士学位,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当妇产科医生。
当时这个英美教会所办的医院的聘约上有一条规定是:在聘期间不能结婚、生孩子。
林巧稚便毅然决然和协和医院签下了一年又一年的合约。
其实林巧稚并不是独身主义者。
她性格开朗,热情好动,对生活充满了浪漫的向往。
她还热爱音乐和文学,崇拜莎士比亚。
但是对事业的狂热,使她放弃了很多很多。
林巧稚曾说过:"健康应从婴儿抓起,我一辈子没有结婚,为什么呢?因为结婚就要准备做母亲,就要拿出时间照顾好孩子。
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简介
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简介林巧稚,医学家。
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林巧稚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林巧稚简介林巧稚于1901年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她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教员家庭。
她的一生在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不仅如此她也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虽然她一生未婚,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但是由她接生的婴儿有5万多,因为这个林巧稚被尊称为万婴之母“、“中国医学圣母”、“生命天使”。
从人们给她的尊称就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位伟大的医者的尊敬与爱戴。
林巧稚8岁开始上学堂,之后就在鼓浪屿女子高中读书,1913年时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直到1919年她毕业于女子师范学院并且她选择留校任教。
1921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建立落成,林巧稚考进了这所大学,正式开始学医,这也开启了她了不起的一生。
1929年林巧稚就获得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博士学位。
毕业之后林巧稚也是选择留院工作,她也成为了该院第一位毕业留下来的中国女医生。
林巧稚一生在医学的很多领域都有研究成果,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医生,不仅如此她也是一个慈善家。
对于一些看不起病的妇女,林巧稚就帮她们免费治疗。
1983年春天,这个把一切都奉献给医学的伟大的医者因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她为人民为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不会被遗忘。
林巧稚的故事林巧稚被比喻为堕入凡间的天使,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那就得从林巧稚的故事说起。
林巧稚是我国妇产科医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这一生经由她手来到世界的小天使有5万多人,真的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所以她也被别人尊敬的称为东方圣母。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林巧稚的故事。
林巧稚成熟的比较早,因为在她童年的时候正是中国被狠狠欺负的年代,林巧稚又是出生在东南沿海鼓浪屿,所以林巧稚很小的时候就看见高达的白人高人一等欺负中国人的样子,这让林巧稚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
1930年9月7日,民国“万婴之母”林巧...
1930年9月7日,民国“万婴之母”林巧...
1930年9月7日,民国“万婴之母”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接生了一名小孩,由于父母还没来得及给小孩取名字,所以出生证上婴儿姓名一栏写的是:袁小孩。
而这个袁小孩不是别人,正是今天的杂交水稻之父、世界和平奖获得者袁隆平院士。
从那份用中文繁体和英文书写的出生证明看,袁小孩家住西城旧刑部街长安公寓,原籍江西德安城内;右页中间为袁小孩出生时留下的脚印,妇产科大夫的英文签名则为:Qiaozhi Lin,即林巧稚!
与林巧稚之前被曝的病历本一样(图六),出生证上的字迹也非常工整、详细,让人看去格外舒服。
根据史料记载,像袁隆平这样的小孩,当时的林巧稚每天都要接生无数。
这些孩子只要是经她手接生的,无一例外都会得到她全身心的呵护。
后来,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林巧稚,还被与梁毅文一起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林巧稚:接生5万婴儿的“万婴之母”
林巧稚:接生5万婴儿的“万婴之母”作者:来源:《科学大观园》2021年第05期她一生未曾婚育,却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新生命,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
被尊称为“万婴之母”。
她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并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她就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林巧稚。
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寓意她一生灵巧而天真。
5岁时,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妇科肿瘤病故。
亲人去世的痛苦让她树立了一个终生理想:怀着平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29年,立志做医生的林巧稚,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从此开始了54年的从医生涯。
为了挑战女性不能拿手术刀的偏见,为了那些对妇产科疾病一无所知的中国妇女,她毅然选择了那时被许多人看不起的妇产科。
在这里,孕妇临产的时候,林巧稚总是握着她们的手,帮她们擦去脸上的汗珠。
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美国人惠特克不屑地说:“林大夫,你以为拉拉产妇的手,给产妇擦擦汗就能成为教授吗?”而就是这一握手、一擦汗,让病人无条件信任、信赖她。
数十年后,林巧稚已成为国内妇产科首屈一指的专家,而她仍会握着产妇的手,给她们擦汗。
她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就完美地阐释了她一生的理想信念——做人民的好医生。
半个多世纪里,林巧稚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孩子,许多父母给孩子起名为“念林”“怀林”“敬林”,以表达对她的敬爱和纪念。
1962年,林巧稚收到一名孕妇的求助信:“我是怀了第五胎的人了,前四胎都没活成,其中的后三胎,都是出生后发黄夭折的。
求你伸出热情的手,千方百计地救救我这腹中的婴儿……”在当时的条件下,新生儿溶血症患者并没有被治愈的先例。
超出能力范围,贸然接诊可能会面临许多风险,林巧稚本可以拒绝,但她遍查资料,彻夜难眠,茶饭不思,最后决定试一试。
孩子出生不到3个小时,就出现了全身黄疸,生理指标也越来越糟。
为医学孑然一身 为世人奉献一生探访“万婴之母”林巧稚北京旧宅
文化·生活 CELEBRITY HOUSE名人故居栏目主持:陆杨文:陆杨为医学孑然一身为世人奉献一生探访“万婴之母”林巧稚北京旧宅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堪与南丁格尔相媲美。
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富的母爱;没有子女,却是拥有最多子女之爱的传奇女性。
她在产房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她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小生命来到人间,这个不曾做过母亲的伟大女性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
她被人们誉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之一。
她的名字叫林巧稚--在她从医的几十年中,病人永远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从未变过。
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妇产学科,是什么让她有如此的热忱,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宝贵的一生?232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简介:林巧稚(1901-1983),出生于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今厦门市)。
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
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对于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来说,林巧稚这个名字显得尤为陌生。
知道她源于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只有医生知道》,作者张羽,就是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医生。
书中多次提及传奇一样存在的林巧稚这个名字以及她安在离协和医院一箭之遥的东堂子胡同的家。
之所以她把家安的和医院如此之近,就是为了医院有危重病人,她能立刻赶到手术台前,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不仅东堂子胡同是林巧稚的家,北京协和医院同样也是她的家。
沿着朝阳门南小街一直往北走,大概五百米左右路西,便是东堂子胡同了。
胡同东口10号,便是林巧稚故居,门口未有文物标记。
她曾在1941年日本人占领协和医院、全部员工被遣散时,在小院子里建起私人诊所,挂牌“医学博士林巧稚医师妇产科”。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
林巧稚: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在厦门鼓浪屿美丽的毓园里,矗立着一座林巧稚的雕像,雕像面向蔚蓝的大海,面部露出慈祥的微笑。
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位美丽的女性、杰出的医学家。
林巧稚是20世纪中国“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她有一副慈善心肠,也有一身过硬本领。
一生中,她以仁爱之心和精湛医术把千千万万个小生命迎到人间,还为千千万万个患者治愈疾病。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那博大的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使其医术发挥到了极致。
她把妙术和仁心完美结合,为了妇女和儿童的保健事业,60年如一日严谨治学,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呕心沥血,为我国现代医学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人们尊称为“生命天使”“万婴之母”“中国医学圣母”。
“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1901年,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良英在国外上过大学,是一位英文教师。
她是父母的第四个女孩。
林巧稚五岁时,母亲被宫颈癌夺走了生命。
“给同胞姐妹看病,帮她们解除病痛”,是林巧稚母亲去世后埋藏在心底的宿愿。
从此,她为着这个人生目标开始发奋学习。
在鼓浪屿,林巧稚在“蒙学堂”读完了女子小学,又上完了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这时期,旧中国烽烟四起,满目疮痍,林巧稚带着少女的梦幻,努力寻找着一种排除私欲、像大海一般圣洁无暇的心灵境地,信奉了基督教。
她一直奉行着“爱人如己”的教义。
“爱”是林巧稚生命中的灵魂,是她的精神栖息地。
1921年夏,林巧稚赴上海报考协和医学院。
那一届总共只招收25名学生,录取率很低,而女学生则录取更难。
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时,一位女学生因突然中暑被抬出了考场。
因为是女生,监考的男老师不便施救,正在束手无策时,林巧稚放下试卷就跑了过去,对姑娘实施急救。
姑娘终于慢慢苏醒过来。
而这时考试收卷的时间到了,林巧稚原本最有把握考好的英语却没有做完试题。
她回到厦门鼓浪屿,以为自己这回必定落榜了。
可是一个月后,林巧稚却收到了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监考老师专门为林巧稚给协和医学院写了一份报告,尤其称赞她乐于助人,处理问题沉着、得当,表现优秀的品行,同时也特别肯定了她的英语对话口齿清晰,应对从容。
医术精湛 行为世范 白衣天使新女性 医德高尚 大爱无疆 万婴之母林巧稚
医术精湛行为世范白衣天使新女性医德高尚大爱无疆万婴
之母林巧稚
王渝生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教育》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30年前,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以82岁的高龄在她先后学习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北京协和医院逝世。
第2天清晨,83岁的冰心(1900.10.5—1999.2.28)在早餐时从广播里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放下匕著,进出了悲痛的热泪”,写下了《怀念林巧稚大夫》,“她是一团火焰,一块磁石。
”“她的医术医德,她的嘉言懿行……永远在我的心中闪光!”
【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王渝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万婴之母”林巧稚 [J], 袁野;
2.林巧稚:万婴之母 [J],
3.中国现代社会的“万婴之母”——众家评说越剧现代戏《林巧稚》 [J], 杨凡; 何慧
4.“万婴之母”林巧稚 [J], 何书彬
5.中国首位女院士林巧稚:接生袁隆平的"万婴之母" [J], 木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林巧稚——万婴之母
林巧稚---万婴之母编导:李新【解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欢呼声排山倒海。
离天安门广场不远的协和医院里,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静静地工作了一天。
其实,她收到了到天安门观礼的邀请。
在林巧稚的心中,病人永远是最重要的。
在她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这一点从未变过。
那天林巧稚听到了两种声音:新中国诞生时人们山呼海啸的欢呼声,和婴儿诞生时的稚嫩哭声。
【解说】1901年10月,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给她取名巧稚。
林巧稚从在协和做见习医生起,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
有时候宫缩来了,产妇屏住气,会把林巧稚的手捏得青紫肿胀,而她一声不吭。
【同期】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当时的主任叫韦尼克,那么林大夫当时还是年轻大夫的时候,美国教授居然这样说:“林大夫,你难道为病人拉拉手,擦擦汗,就会成为妇产科的专家吗?”但是林大夫坚信这是一个医生,一个妇产科大夫最起码的,最重要的本质。
【解说】外国医生不能理解和体察的是林巧稚的一颗仁爱之心。
【同期】林巧稚博物馆工作人员蔡文田那个林大夫呢,特别她也很爱孩子,有一次呢,她在这个看到一个孩子,一家人在送一个孩子呀,到厦门过渡,一个小棺材,她默默的跟着这个送葬的人呢,直接到码头,在那边呢流眼泪,挥手,也就是说,你看连那个小生命,她都有这么一个爱心,所以这可能也是促进她一种,这个将来要当大夫这种意念。
【解说】1921年夏天,林巧稚刚二十岁,她离开了家乡乘船来到了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女性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即使到了二十世纪初,职业女性仍然凤毛麟角。
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林巧稚很早就确立了一个理想: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解说】七月的上海酷热难耐,考场上一位女生突然中暑晕倒,此时监考的男老师不方便施救,林巧稚二话没说,放下没有答完的考卷,离开考场去照顾病人。
十多分钟后,当她回到考场,考试已经结束了,林巧稚最有把握的英语试题没能答完。
林巧稚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林巧稚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林巧稚百科名片林巧稚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
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文名:林巧稚别名:丽咪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今厦门市)出生日期:1901年12月23日逝世日期:1983年4月22日职业: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士毕业院校:协和医科大学信仰:基督教主要成就:中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代表作品:《乙酰胆碱在正常分娩机制中的作用》等配偶:单身目录[隐藏]人物生平所获荣誉学术研究人物评价人物轶事人物影响人物纪念林巧稚--纪念邮票人物生平所获荣誉学术研究人物评价人物轶事人物影响人物纪念林巧稚--纪念邮票林巧稚的信仰林巧稚大夫[编辑本段]人物生平1901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七年),林巧稚出生在福建省思明县鼓浪屿的一个教员家庭。
1906年,林巧稚的母亲因患子宫颈癌去世。
1908年,林巧稚上蒙学堂(女子小学校),之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
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4年,林巧稚加入基督教。
192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
1921年,林巧稚考入协和医学堂。
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32年,林巧稚到英国伦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医学院进修深造。
1933年,林巧稚到奥地利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
1939年,林巧稚到美国芝加哥医学院当研究生。
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
落入凡间的天使形容医生
落入凡间的天使形容医生林巧稚:落入凡间的天使她终身未婚,却有最赤诚的爱。
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
她在产房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亲手迎接5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人们称她为“万婴之母”。
她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1959年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中的她留下最后的声音:“产钳!产钳!”大医之魂.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鼓浪屿上的一声婴儿啼哭划破天际,一个普通婴儿开起了一段不普通的人生。
考入协和协和医科大学当时是医学界名望最高的医科大学,8年才能毕业。
「我要考协和」,林巧稚先生有自己的想法。
继母劝说「8年后你就是大姑娘了,还能嫁给谁呢」?「那我就不嫁,一辈子不嫁」,林先生有自己的坚持。
而当初无意中说出的那就话后面竟得到了印证。
1921年,林巧稚先生考试时为救治晕倒了女友放下未完成的考卷,主考官被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卷面才华所感动,录取她入学。
正式与医学结缘,开启医学生涯。
开始医生生涯1929年,林巧稚先生从协和医院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也是首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自此,林先生作为一个妇产科医生开始奉献自己的人生。
但是同时,林先生放弃了自己的婚姻,当时这所英美教会所办的医院的聘约上有一条规定就是:聘用期间不能结婚、生孩子。
对于事业的狂热,她几乎没有半分犹豫,签下一年又一年的合约。
献身医学1946年,林巧稚任北大医学院妇产科主任。
同年,协和医院恢复,医院邀她重返协和。
她再三考虑,辞任北大医学院职务,将诊所结业,返回协和,并在此工作直至去世。
1959年,林巧稚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
“文革”中,林巧稚被划为“重点改造对象”,被发配到病房做护工,清洗便盆、倒痰盂。
“文革”结束时,林巧稚已近80岁。
“万婴之母”林巧稚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东南部的复兴路上,有一座占地五千多平方米的纪念园“毓园”,以纪念一位“伟大的母亲”——林巧稚。
林巧稚(1901—1983),著名医学家,新中国第一位中国科学院女学部委员,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她一生未曾婚育,却有最赤诚的爱。
她没有子女,却是最伟大的母亲。
她在产房里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春秋,亲手迎接五万多个孩子来到人间,人们称她为“万婴之母”。
她筹建了北京妇产医院,为我国妇产科学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接班人。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昏迷中的她留下最后的声音:“产钳!产钳!”2009年,林巧稚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2年12月23日,是我国近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121周年诞辰的纪念日。
让我们缅怀这位伟大的女医者,致敬医者仁心。
少女立志愿为良医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在厦门鼓浪屿晃岩路47号的一个教师家庭,她6岁时接受启蒙教育,12岁就读于海滨女子师范学校,时称“上女学”,鼓浪屿许多大家闺秀均毕业于此。
林巧稚从小学到中学,敏而好学,学习和品格都表现突出,1919年,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时年18岁。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上海招生,林巧稚与女友一同赴上海应试。
可是正当考试就要结束时,女友突然晕倒在考场。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林巧稚没有多想,不顾自己还未答完的试卷,毅然前去照看女友。
这一舍己助人的行动被考官看在眼里:这不正是一个医生应该具有的品德吗?林巧稚的行为深深打动了考官,加之她英语娴熟而准确,虽然没有答完试卷,她还是被北京协和医学院破格录取,从此走进了医学殿堂。
1929年,林巧稚经过8年苦读,不仅获得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学位,还获得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时,林巧稚被聘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成为协和医学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从此开始了她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
万婴之母林巧稚:为了从医终身未婚
万婴之母林巧稚:为了从医终身未婚••••林巧稚在工作(资料照片)图为出生婴儿家长寄给林巧稚的照片。
(资料照片)“心里总是装着别人”1990年10月,在林巧稚辞世7周年之际,邮电部曾经发行过以她为题材的纪念邮票,卫生部还为此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
这在中国邮政史上是不多见的。
林巧稚能获此殊荣,固然是因其医术高超,但更主要的是她医德高尚,她为患者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她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却很少想到自己。
”林巧稚这种品性很早便受到人们的称道。
林巧稚,厦门鼓浪屿人,1921年参加北平协和医院考试时,曾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
在最后一场英语笔试中,一位女生突然中暑,她参加急救,以至最后拿手的英文卷没有做完。
林巧稚原本以为自己是要落榜的,但院方综合各科成绩,并考虑到其在考场表现出的无私与果断,因此破例录取了她。
祖国更需要我大学毕业后,林巧稚留在协和医院工作,并担任妇产科主任,从而成为这家由美国人创办的医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籍的女主任。
期间,她曾两度出国。
一次是1932年至193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医学考察;而另一次则是1939年至1940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
当时曾有人劝林巧稚留在海外,芝加哥大学著名妇科专家艾蒂尔甚至还推荐她留校。
不过林巧稚觉得,海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虽好,但多灾多难的祖国更需要自己。
于是,她毅然踏上了归途。
回国后,林巧稚继续在协和医院供职。
新中国成立后,她历任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1959年还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社会工作很多,但她主要的心思还是放在妇科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上。
林巧稚曾主编《妇科肿瘤》等学术著作,其《恶性葡萄胎85例诊断及预后的探讨》等学术论文受到同行的称赞。
在科研上,她勇于实践,勤于总结,并力求做到一丝不苟。
为了得出中国妇女骨盆尺寸的正确数值,她亲自查阅上万份病历,而不叫助手代理。
林巧稚中国当代的医学圣母
龙源期刊网
林巧稚中国当代的医学圣母
作者:
来源:《科学大观园》2019年第09期
有一位大夫,在产房里度过了50多个春秋,她亲手迎接了5万多个小生命来到人间。
这个不曾做过母亲的伟大女性被人们尊称为“万婴之母”。
虽然她没有自己的儿女,但她是最伟大的母亲。
这位大夫就是被人们誉为“卓越的人民医学家”、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原主任林巧稚。
1901年10月,林巧稚出生于厦门鼓浪屿。
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林巧稚很早就确立了一个理想: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1921年夏天,20岁的林巧稚离开了家乡,乘船来到了上海,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
林巧稚从在协和做见习医生起,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
有人说,林巧稚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管产妇怎样地焦躁痛苦,只要她走过去,拉着手说上几句话,她们就都会平静下来。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的郎景和回忆说,林大夫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在协和医院妇产科,成功奠基了妇产科领域中的几个亚专业或者亚学科,比如说产科、妇科,以及妇科肿瘤、生殖内分泌、計划生育等等。
从事妇女儿童健康事业的林巧稚,终身未婚,孑然一身,不停忙碌。
年近八旬的她,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最后终于病倒了。
在轮椅上、病床上,她开始写作《妇科肿瘤》。
4年的时间她完成了这部50万字的专著。
1983年4月22日清晨,林巧稚在昏睡中发出呓语,急促地叫喊:“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然后慢慢平息下来,过了一会儿,她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这是林巧稚留下的最后的话。
◎来源|新华社。
“万婴之母”林巧稚
世纪回眸|鉗9赣辱“万婴之母”/袁野二十世纪初,一个被家人唤作“丽咪”的姑娘,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毅然离开美丽的家乡鼓浪屿来到当时的北平求学。
多年后,她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
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
她就是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巧稚院士。
鼓浪屿的女儿1901年12月23H,林巧稚出生在鼓浪屿一个教师家庭。
父亲林良英毕业于新加坡一所大学,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
他思想开明,认为女子也应培养成才。
林巧稚的童年时期,正是中国备受欺凌的年代。
在家乡东南沿海,她常能看到外国人高人一等的样子,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不甘屈辱的强烈自尊感,这种感受随着她的年龄也在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她也看到旧社会的无数孕妇到分娩前还得不到休息,仍在从事着繁重的工作,否则就要面临被解雇和无法生活的威胁。
林巧稚5岁时,她的母亲因患子宫癌病故。
林巧稚永远不能忘记母亲去世时那极端痛苦的一幕,她朦胧地意识到,做女人是多么不易。
7岁那年,林巧稚进入蒙学堂,开始了学习生涯。
她从小学习勤奋,在学校是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而且因为父亲的缘故,林巧稚的英语特别好,深受老师们的喜爱。
1919年7月,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了。
这天中午,家里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为她祝贺。
父亲微笑着问女儿:“阿咪,毕业后你打算做些什么?”林巧稚犹豫地说出想考协和医科大学的想法。
“协和?那得几年?”父亲问。
“8年吧。
”林巧稚故意说得很轻巧。
继母在一旁大声嚷起来:“啊,8年?那得多少钱啊!”“每年总要四五百个大头(银圆)吧。
”林巧稚嗫嚅着低下了头。
饭桌上的人都惊讶得瞪大了眼睛,父亲则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林巧稚的心里也很不好受:是啊,负担这么昂贵的学费对于自家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家里人口众多,父亲又多病,就连最聪明的二哥,也在中学毕业以后去跑船,再没能继续读书……“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女孩儿家,嫁个好人家才是真的!你现在已经是二十出头的人了,再上8林巧稚出诊81◎各界丨世纪回眸年学,还能嫁给谁呀?”继母说。
林巧稚大夫69年写下的病历现身北京,看完惊呆了!
林巧稚大夫69年写下的病历现身北京,看完惊呆了!林巧稚大夫69年写下的病历现身北京,看完惊呆了!2015-07-01浙江名医馆一份69年前林巧稚大夫手书的病历,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字迹端正整洁,中英文对照一丝不苟,想想那些让人心醉的“天书”病历,大师的这份病历让人们赞叹不已。
林巧稚终身未嫁一生,亲自接生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图丨网络来源:厦门日报图:网络先来看看这份在朋友圈点赞无数的病历↓↓它是在北京被发现的,不是在博物馆,也不是在医院的图书馆,而是一位73老太太的包包里头。
(帝都果然豪气,遍地都是“宝”啊。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老太太,体检中查出卵巢附近有个“泡”,去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王世军在向王医师看看。
老太太问:“我这个会是卵巢囊肿吗?我的长辈曾经得过卵巢囊肿,还做过手术。
”说罢,她从包里拿出几张病历复印件,让王医师过目。
一看到病历的落款,王医师顿时震惊了:这不是我国现代妇产科泰斗林巧稚书写的病历吗!王医生那个激动啊!这可是偶像的真迹。
征得患者同意之后,他用手机拍了照,传来朋友圈,引来朋友刷屏式转发。
不仅老百姓点赞,不少医学界达人也对林巧稚大夫的大师风范赞不绝口。
想想这样的天书式病历……再看看林大夫的病历,这样的反应也难怪了。
不过,现在好多医院都是电子病历,倒也省却了天书的尴尬,不过少了手写的温度。
还是再来领略下林大夫手书的病历的魅力吧。
从照片看,这份份病历写于1946年、林巧稚大夫在北平中央医院坐诊的时候,记载的是王医师接诊的老太太外祖母的病情。
根据基本病情介绍,患者曾经在其他医院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到了林巧稚大夫这里,被确诊为卵巢囊肿,并做了手术。
病历共有5页,一半中文,一半英文,两相对照,一丝不苟,且不论是中文部分还是英文部分,书写都端正工整,一目了然。
王医生感慨:整份病历看下来,简明扼要,句句都是重点,现在的病历虽然都很全面,但反倒经常没有重点;再看看那一丝不苟的书写,这种“细节处见真章”的风范真的让人由衷敬仰,值得我们所有医生好好学习。
南何北林,两位一生未婚的鼓浪屿女子撑起中国妇产科事业一片天
南何北林,两位一生未婚的鼓浪屿女子撑起中国妇产科事业一片天字数:2000字大约阅读时间:5-6分钟关于林巧稚更详细的生平,网上一搜就很多,这里只是大略提及;至于何碧辉,资料则少得可怜,让人颇感不解。
1、“万婴之母”林巧稚林巧稚(1901-1983),鼓浪屿人,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她一生未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誉为“万婴之母”。
1921年,林巧稚报考北京协和医学院,考试的时候由于天气酷热,一位学员晕倒在考场,林巧稚立即中断考试救治这位学员,等回到考桌,考试时间已经过了。
林巧稚并不遗憾,早就立志从医的她决心来年再考,没想到不久之后却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协和医学院的考官发现林巧稚的各科总成绩并不差,又有爱心,还会一口流利的英语,这样品学兼具的学生正是协和医学院想要的。
林巧稚为什么立志从医?据说是小时候有一次手工课,她的专心致志和心灵手巧让老师赞叹不已:“这小姑娘手很巧啊,当一个大夫倒挺合适。
”就这么一句话,让林巧稚起了当医生的念头。
而她一口流利的英语,则受益于她有良好英语底子的父亲以及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与她亦师亦友的梅瑞老师的言传口教。
在当时的鼓浪屿,熟练掌握英语对不少学生只是一种生活日常,当时的鼓浪屿,是“万国租界”,有17个国家在上面设了领事馆,比上海还多。
图片翻拍自《鼓浪屿学者》一书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留校,1932年赴英国进修深造,1939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妇产科进修。
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中国第一个妇产专科医院北京妇产医院院长,并于1959年当选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同时被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关于终生未婚,据说林巧稚考协和时已近20岁,这在当时已是大龄女子,家人因此不同意她报考,林巧稚索性摞下一句气话:“那我就一辈子不嫁。
”又有说法是当时协和医学院聘书中有规定:“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
为袁隆平接生,被称万婴之母,受邀参加开国大典:这女人不得了袁隆平去世一周后,一张照片火了!上面显示:一个婴儿脚印,体重3690克,拍摄于1930年。
照片下附带的出生记录,还写着一个女人的名字——林巧稚。
她就是当年接生袁隆平的医生。
这个女人,有什么厉害的呢?说起来,可能很少人知道。
她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女院士。
中国人称她“医学圣手”,外国人称她“中国的圣母玛丽亚”。
她一生未婚,却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称为“万婴之母”。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出生于福建鼓浪屿。
在重男轻女的时代,母亲对她并不是很喜欢。
刚生下女儿,就将其扔在床边,自己倒头大睡。
所幸,身为教师和基督徒的父亲,并没有嫌弃女儿。
反而感激上帝,为其取名——巧稚。
寓意:灵巧又天真。
5岁那年,母亲因患子宫颈癌去世,父亲深受打击。
早熟的林巧稚,体味着丧母之痛,也看着父亲日渐消瘦。
为此,她立志学医,长大后要减轻病人的痛苦。
1921年,品学兼优的林巧稚,在女子中学留校任教。
那时候,父亲正苦于她20岁,还没有一个对象。
可年轻气盛的林巧稚,不仅没有为此愁闷,反而抱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愿望,希望考进协和医学院。
后来,还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父亲才支持了女儿的梦想。
1921年7月,林巧稚如愿参加协和的入学考试。
当做到最后一门英语考试,也是她最擅长的科目时,一位女同学突然中暑晕倒,被抬出了考场。
由于男老师不便救人,就在教室询问谁能帮忙。
林巧稚没有考虑,就立刻跑出去救人。
等到女同学醒来,考试已经结束。
虽然考卷没有做完,但她却很坦然,自己尽力了。
原本以为需要重考的她,在两周后竟意外收到了录取通知。
而这背后,竟然有3个原因:1、林巧稚考试的科目,全部都是高分;2、面对突击情况,英语交流能力优秀;(协和医学院是美国教会创办)3、舍已为人,冷静自若,品行良好。
考虑到这三点,校方决定对她破格录取。
好不容易入了学,却有八年的学业长跑等着她。
另外,这里的毕业条件也十分苛刻:及格分不是60,而是75分;一门主课不合格,留级;两门不合格,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