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厌氧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厌氧生化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一、厌氧生化法的基本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
因而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如下图所示:(1)水解酸化(2)产氢产乙酸(3)产甲烷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
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
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
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H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外,在水中部分电离,形成NHHCO,具有缓冲消化液PH值的作用。
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
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 ,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 。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 和H2 等转化成甲烷。
虽然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以上三个阶段,但是在厌氧反应器中,三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并保持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
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PH值、温度、有机负荷等外加因素所破坏,贝y首先将使产甲烷阶段受到抑制,其结果会导致低级脂肪酸的积存和厌氧进程的异常变化,甚至会导致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
二、影响厌氧处理效果的因素水解产酸细菌和产氢产乙酸细菌,可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它包括厌氧细菌和兼性细菌,尤以兼性细菌居多。
与产甲烷菌相比,不产甲烷菌对PH值、温度、厌氧条件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其增殖速度快。
而产甲烷菌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严格厌氧的细菌,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不产甲烷菌更严格,而且其繁殖的世代期更长。
因此,产甲烷细菌是决定厌氧消化效率和成败的主要微生物,产甲烷阶段是厌氧过程速率的限制步骤。
厌氧处理原理
厌氧处理原理
厌氧处理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
在厌氧处理过程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产生甲烷等气体和有机酸等物质。
这种处理方法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优势。
厌氧处理的原理主要包括有机物分解、微生物代谢和气体产生三个方面。
首先,有机物分解是厌氧处理的核心过程。
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被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这一过程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需要在处理设施中保持一定的缺氧环境,以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
其次,微生物代谢是厌氧处理的关键环节。
厌氧微生物通过吸收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来维持生长和代谢的能量需求,同时产生甲烷等气体和有机酸等物质。
这些产物在厌氧处理过程中起到了降解有机物质的作用,从而净化了废水。
最后,气体产生是厌氧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厌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大量的甲烷气体,这不仅是一种有价值的能源资源,还可以减少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提高处理效率。
总的来说,厌氧处理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其原理主要包括有机物分解、微生物代谢和气体产生三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控制处理设施的操作条件,可以有效地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达到环保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原理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原理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是指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生物降解方式,分别利用厌氧、缺氧和好氧环境中的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这三种工艺各自具有独特的原理和特点,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原理。
首先是厌氧工艺。
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通过厌氧呼吸过程将有机废物降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和有机酸、醇类等物质。
厌氧工艺主要适用于有机物质含量高、废水浓度大的情况,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降解产物中含有较多的甲烷等气体,这也是厌氧工艺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次是缺氧工艺。
缺氧条件下,微生物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生物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比较复杂,包括有机酸、醇类、氨氮等物质。
缺氧工艺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质和氨氮含量较高的情况,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生物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中含有较多的有机酸和氨氮,这也是缺氧工艺的一个显著特点。
最后是好氧工艺。
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在充足的氧气供应下进行生物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好氧工艺适用于废水中有机物质和氨氮含量较低的情况,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在充足的氧气供应下进行生物降解,产生的降解产物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这也是好氧工艺的一个显著特点。
综上所述,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各自具有独特的原理和特点,通过合理的工艺组合和运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并严格控制运行条件,以确保废水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厌氧法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法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厌氧法废水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
与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相比,厌氧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成本低、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厌氧法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厌氧微生物是一类可以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微生物,它们不需要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而是利用底物中的其他物质来进行呼吸代谢。
在厌氧法废水处理系统中,废水首先通过预处理单元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悬浮固体和粉尘颗粒等杂质,然后进入厌氧反应器。
厌氧反应器通常是封闭的容器,内部没有氧气供给。
废水在反应器中停留一段时间,与厌氧微生物进行接触和反应。
在厌氧反应器中,厌氧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逐步降解有机废水。
首先,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吸附和降解,产生有机酸等中间产物。
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被其他厌氧微生物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和气体产物。
挥发性脂肪酸是一类有机物,可以通过产生甲烷、乙烯和氢气等气体产物来释放能量。
厌氧反应器内部的环境条件对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温度、pH值和营养物质浓度等条件可以促进厌氧微生物的活动和废水的降解效果。
此外,适当的反应器设计和操作控制也非常关键,可以通过控制废水的进出流量、循环搅拌和有效气体的通入等手段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法还可以实现废水资源的利用。
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收集和利用,用作发电或加热系统的燃料源。
同时,厌氧反应器产生的底泥可以用作农田的有机肥料,有效地回收和利用了废水中的养分。
总之,厌氧法废水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方法。
通过适当的反应器设计和操作控制,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实现废水资源的利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废水厌氧的处理的原理
废水厌氧的处理的原理
废水厌氧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厌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在厌氧条件下,由于缺氧,厌氧菌无法利用溶解氧作为电子受体,转而利用有机物来供给电子受体。
厌氧菌将有机物通过发酵代谢产生的有机酸、醇和氨基酸等,进一步降解为甲烷、二氧化碳和硫酸盐等无机物。
废水厌氧处理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酸化阶段、酸中和阶段和甲烷生成阶段。
1. 酸化阶段:厌氧菌在缺氧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发酵,生成有机酸、醇和氨基酸等。
在这个阶段,pH值会降低,有机物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
2. 酸中和阶段:在酸化阶段生成的有机酸会进一步被厌氧菌利用,并产生较少的有机酸。
在这个过程中,pH值会逐渐升高。
3. 甲烷生成阶段:在酸化阶段和酸中和阶段后,厌氧菌会将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甲烷(CH4)、二氧化碳(CO2)、硫酸盐和其他无机物。
废水经过厌氧处理后,有机物被有效降解,同时产生甲烷等无害物质。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废水中有机物的排放,达到环保和资源利用的目的。
厌氧池原理
厌氧池原理
厌氧池是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的污水处理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菌群分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同时产生甲烷等气体。
厌氧池通常由一个密封的容器构成,其中有机废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厌氧池,然后在池内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
首先,有机废水进入厌氧池后,由于容器的密封性,污水中的氧气无法进入。
这样,厌氧环境会导致一些厌氧菌开始分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这些厌氧菌能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从而有利于有机物质的降解。
其次,厌氧菌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
这些气体会被收集起来并通过管道排放或利用。
甲烷是一种有能源价值的气体,可以作为燃料使用。
最后,经过厌氧菌的分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了降解,水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净化。
处理后的水可以通过出水口排放,或者进一步经过二次处理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厌氧池利用厌氧分解的原理,通过厌氧菌的生长和代谢作用,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并产生甲烷等气体,达到污水处理和能源回收的目的。
厌氧处理原理及优势概述
厌氧处理原理及优势概述1.厌氧处理原理概述厌氧处理技术是有机废弃物生物处理方法的一种,近年来在污水处理领域内发展很快,是消减有机污染物、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
污水中的有机废弃物始终是造成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污染物,它是使水域变质、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
有机废弃物在废水中可以以悬浮物、胶状物或溶解性有机物的方式存在,在水污染控制中主要以TS(固体物含量)、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作为监测目标。
一般而言,生物方法是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废水中BOD 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更为适宜。
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有机物污染的过程被称之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微生物可以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兼性微生物,因此,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也可以分为三大类。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处理废水,它需要不断向废水中补充大量空气或氧气,以维持其中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足够的溶解氧浓度。
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最终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同化以产生新的微生物细胞,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法和好氧滤器等都属于好氧处理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则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约2/3的甲烷和1/3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回收的能源。
厌氧废水处理是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它又是把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利用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
这些国家需要既有效、简单又费用低廉的技术。
厌氧技术因而是特别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技术。
厌氧废水处理技术同时可以作为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体系的一个核心部分,其产物可以被积极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
例如,处理过的洁净水能被用于鱼塘养鱼、灌溉和施肥;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剩余污泥可以作为肥料并用于土壤改良。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最终将有机废水转化为较为稳定的产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厌氧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微生物通常是一些无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和古细菌,它们能够利用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代谢活动,产生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产物,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为较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物质的降解,厌氧微生物利用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降解为较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如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
2.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代谢活动,产生能量和细胞物质,维持微生物生长和繁殖。
3. 产物的生成,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产物主要包括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这些产物相对稳定,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水质的净化,通过厌氧生物处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有效降解,水质得到净化,达到环保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通常需要结合生物反应器等设备进行操作。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培养和维持微生物生长的设备,通过控制反应器内的温度、pH值、氧气供给等条件,为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总的来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降解为较为简单的无机物质,最终实现对有机废水的净化。
这种技术在环境保护和废水处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解决工业废水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早期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 和CO2的过程。
一、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基本生物过程1、三阶段理论厌氧微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产甲烷菌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古细菌(Archea),除了在分类学和其特殊的学报结构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产甲烷细菌只能利用一些简单有机物作为基质,其中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一碳物质如甲酸、甲醇、甲基胺类以及H2/CO2 等,两碳物质中只有乙酸,而不能利用其它含两碳或以上的脂肪酸和甲醇以外的醇类。
(1)水解、发酵阶段;(2)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CO2;(3) 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利用乙酸和H2、CO2 产生CH4;一般认为,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约有70%的CH4 产自乙酸的分解,其余的则产自H2和CO2。
2、四阶段理论:实际上,是在上述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类细菌——同型产乙酸菌,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将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生的H2/CO2 合成为乙酸。
但研究表明,实际上这一部分由H2/CO2 合成而来的乙酸的量较少,只占厌氧体系中总乙酸量的5%左右。
总体来说,“三阶段理论”、“四阶段理论”是目前公认的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较全面和较准确的描述。
二、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主要介绍其中的发酵细菌(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等。
1、发酵细菌(产酸细菌):发酵产酸细菌的主要功能有两种:①水解——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②酸化——将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脂肪酸、醇类等;主要的发酵产酸细菌: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双岐杆菌属等;水解过程较缓慢,并受多种因素影响(pH、SRT、有机物种类等),有时会成为厌氧反应的限速步骤;产酸反应的速率较快;大多数是厌氧菌,也有大量是兼性厌氧菌;可以按功能来分: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等。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化反应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更稳定的化合物的处理方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厌氧条件:废水被处理时应为厌氧环境,即供氧非常缺乏或完全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这是因为厌氧微生物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2. 微生物群落:在废水处理中,选用适宜的微生物菌株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厌氧微生物包括厌氧菌、酸生成菌、甲烷菌等,它们协同作用,完成对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3. 分解有机物质:厌氧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酸化、产氢、产酸、产乙酸、产氢气、甲烷发酵等步骤。
4. 产生二次污泥: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厌氧微生物会生成一定量的厌氧污泥,包括活性菌芽孢和囊泡。
这些厌氧污泥可以帮助降解有机物,同时可以维持厌氧反应的平衡。
5. 厌氧生物反应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一般采用各类反应器,如厌氧发酵池、厌氧曝气池、流态化床等。
这些反应器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通过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可以被有效地降解
和转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这种处理方法具有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厌氧菌在缺氧状态下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过程。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在无氧环境下,厌氧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生物降解,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沼气和微生物生长等产物,从而实现废水的污染物去除。
废水厌氧处理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厌氧池:将废水引入厌氧池,厌氧池是一种无氧环境的容器,池内有效维护低氧条件,为厌氧菌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
2.厌氧菌的附着生长:在厌氧池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作为厌氧菌的营养物质,菌群会附着在填料、颗粒状介质等表面,形成生物膜。
生物膜可以提供良好的微生物附着环境,增加厌氧菌的数量和降解能力。
3.产甲烷反应:在厌氧池中,厌氧菌通过发酵分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甲烷气体。
甲烷气体可以在池内积聚,然后被收集利用或者排放。
4.污泥处理:污泥是产生在厌氧处理过程中的附着生物膜,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厌氧菌。
为了保持厌氧池内菌群的恒定和活性,需要对污泥进行定期处理,如提取部分活性污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菌群数量。
1.适应性强:厌氧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低,适应性强,可以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
2.产甲烷气体: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气体可以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被回收利用。
3.污泥产生少:相比于好氧处理过程,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较少。
4.不需供氧:厌氧处理过程中不需要供氧设备,降低了能耗和运行成本。
虽然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有着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厌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中可能含有硫化氢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理;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也是一个难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理。
此外,厌氧处理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合理的工艺控制和操作管理。
综上所述,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厌氧菌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实现对废水污染物的去除。
深入研究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将有助于改进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开发可再生能源和实现资源化利用。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废水厌氧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废物进行降解。
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厌氧微生物通过发酵代谢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更简单的有机物和气体。
废水厌氧处理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水解酸化阶段、乙酸酸化阶段和甲烷生成阶段。
在水解酸化阶段,厌氧微生物将复杂的有机废物分解为简单的有机酸、醇类物质和氨等。
这些产物可以作为后续阶段的底物。
在乙酸酸化阶段,厌氧微生物进一步将有机酸和醇类物质转化为乙酸,同时产生CO2和H2。
在甲烷生成阶段,乙酸酸化产物进一步被厌氧微生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甲烷是一种有价值的能源,可以被收集和利用。
废水厌氧处理的关键在于控制好反应系统的操作条件,如温度、PH值、厌氧微生物的浓度和营养物质的供给等。
此外,厌氧
反应器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废水的分解速率和废物物质的去除率等因素,以实现高效的废水处理。
总之,废水厌氧处理通过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废物,进而降解废水,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它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对于有机废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尤为适用。
厌氧污水处理
厌氧污水处理厌氧污水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在缺氧环境下利用厌氧菌降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本文将从厌氧污水处理的原理、应用领域、优点和挑战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厌氧污水处理的原理1.1 厌氧菌的作用:厌氧菌是能在缺氧环境下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它们通过发酵代谢有机物质产生气体和有机酸,进而降解有机物。
1.2 厌氧反应过程:厌氧污水处理主要包括厌氧消化和厌氧氧化两个过程。
厌氧消化是指厌氧菌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气体和有机酸,产生甲烷等有用产物;厌氧氧化是指厌氧菌将有机酸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1.3 反应器类型:常见的厌氧污水处理反应器有厌氧池、厌氧滤池和厌氧发酵罐等。
不同类型的反应器适用于不同的污水处理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反应器来实现高效的厌氧污水处理。
二、厌氧污水处理的应用领域2.1 工业废水处理:厌氧污水处理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一些有机废水处理,如食品加工废水、造纸废水等。
厌氧处理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2.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厌氧污水处理技术也适用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
通过厌氧处理,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污水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产生的甲烷等气体还可以用作能源。
2.3 垃圾渗滤液处理:厌氧污水处理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厌氧菌可以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减少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三、厌氧污水处理的优点3.1 能源回收:厌氧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可以被收集利用,作为能源供应,降低了处理过程的能源消耗。
3.2 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相比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厌氧污水处理过程中减少了对化学药剂的依赖,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处理成本。
3.3 适应性强:厌氧污水处理适应性强,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污水,包括高浓度有机物质的废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四、厌氧污水处理的挑战4.1 运行条件要求高:厌氧污水处理对运行条件要求较高,包括温度、pH值、进水浓度等。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生物来处理污水和废水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厌氧菌对有机废物进行降解和分解,产生较少或无氧气的条件下进行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在废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厌氧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气体和微生物体。
厌氧菌通过厌氧呼吸代谢产生能量,将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
这些气体可以收集利用,如甲烷可以作为能源使用。
厌氧菌还可以将废水中的无机物质还原,如硝酸盐、硫酸盐等。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厌氧条件:厌氧处理系统中要求无氧或低氧条件,以提供适合厌氧菌生长和代谢的环境。
这是通过限制氧气进入系统或提供还原剂来实现的。
2. 厌氧菌:厌氧生物处理的关键是厌氧菌的存在和活动。
厌氧菌是一类能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发酵和厌氧呼吸代谢将有机废物转化为产气物和微生物体。
3. 发酵作用:在厌氧条件下,厌氧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废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气体和微生物体。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和相互作用。
4. 产气物的利用:厌氧菌产生的气体主要有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这些气体可以收集利用,如甲烷可以作为能源使用,二氧化碳可以用于植物养殖等。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降低废水的污染物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与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相比,厌氧生物处理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小的空间需求,可以节约成本并提高处理效率。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菌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
它通过厌氧条件下的发酵作用将有机废物分解为可溶性有机物、气体和微生物体,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废水处理技术。
厌氧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
厌氧生化法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一、厌氧生化法的基本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因而粗略地将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水解酸化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如下图所示:24% 28%CH4 52% 72%乙酸1水解酸化 2产氢产乙酸 3产甲烷第一阶段为水解酸化阶段;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这个阶段主要产生较高级脂肪酸;含氮有机物分解产生的NH3除了提供合成细胞物质的氮源外,在水中部分电离,形成NH4HCO3 ,具有缓冲消化液PH值的作用;第二阶段为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作用下,第一阶段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被分解转化成乙酸和H2 ,在降解奇数碳素有机酸时还形成CO2 ;第三阶段为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将乙酸、乙酸盐、CO2和H2等转化成甲烷 ;虽然厌氧消化过程可分为以上三个阶段,但是在厌氧反应器中,三个阶段是同时进行的,并保持某种程度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PH 值、温度、有机负荷等外加因素所破坏,则首先将使产甲烷阶段受到抑制,其结果会导致低级脂肪酸的积存和厌氧进程的异常变化,甚至会导致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停滞;二、影响厌氧处理效果的因素水解产酸细菌和产氢产乙酸细菌,可统称为不产甲烷菌,它包括厌氧细菌和兼性细菌,尤以兼性细菌居多;与产甲烷菌相比,不产甲烷菌对PH 值、温度、厌氧条件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其增殖速度快;而产甲烷菌是一群非常特殊的、严格厌氧的细菌,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不产甲烷菌更严格,而且其繁殖的世代期更长;因此,产甲烷细菌是决定厌氧消化效率和成败的主要微生物,产甲烷阶段是厌氧过程速率的限制步骤;1、温度条件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存及生物化学反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各种产甲烷菌的适应温度区域不一致,而且最适温度范围较小;根据产甲烷菌适宜温度条件的不同,厌氧法可分为常温厌氧消化10—30℃、中温厌氧消化35—38℃和高温厌氧消化50—55℃三种类型;温度的急剧变化和上下波动不利于厌氧消化作用;应尽可能采取一定的控温措施,温度变化幅度不超过2—3℃/h ;然而,温度的暂时性突然降低不会使厌氧消化系统遭受根本性的破坏,温度一经恢复到原来水平时,处理效率和产气量也随之恢复,只是温度降低持续的时间较长时,恢复所需的时间也相应延长;2、PH值每种微生物可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活动,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产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的PH值范围较广,在—之间;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值在中性附近,最适PH值为— ,—较为适宜 ;由于产酸和产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的PH值在—最好在—的范围内;PH值条件失常,首先使产氢产乙酸作用和产甲烷作用受抑制,使产酸过程所形成的有机酸不能被正常地代谢降解,从而使整个消化过程的各阶段间的协调平衡丧失;若PH值降到5以下,对产甲烷菌毒性较大,同时产酸作用本身也受抑制,整个厌氧消化过程即停滞;即使PH值恢复到左右,厌氧装置的处理能力仍不易恢复;而在稍高的PH值时,只要恢复中性,产甲烷菌能较快地恢复活性;所以,厌氧装置适宜在中性或稍偏碱性的状态下运行;3、氧化还原电位无氧环境无氧环境是严格厌氧的产甲烷菌繁殖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产甲烷菌对氧和氧化剂非常敏感,这是因为它不象好氧菌那样具有过氧化氢酶;对厌氧反应器介质中的氧浓度可根据其与电位的关系来判断,即由氧化还原电位来表达;研究表明,产甲烷菌初始繁殖的环境条件是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30mV,相当于×1056L水中有1mol氧;可见产甲烷菌对介质中分子态氧极为敏感;在厌氧消化全过程中,不产甲烷阶段可在兼氧条件下完成,氧化还原电位为+— V;而在产甲烷阶段,氧化还原电位须控制为 V— V中温消化与—高温消化,常温消化与中温消化相近;4、有机负荷在厌氧法中,有机负荷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容积负荷,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物量kgCOD/m3·d;也有用污泥负荷表达的,即kgCOD/kg污泥·d ;有机负荷是影响厌氧消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产气率和处理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有机负荷的提高,产气率即单位重量物料的产气量趋向下降,而消化器的容积产气量则增多,反之亦然;对于具体应用场合,若进料的有机物浓度一定,有机负荷的提高意味着停留时间缩短,则有机物分解率将下降,势必使单位重量物料的产气量减少;但因反应器相对的处理量增多了,单位容积的产气量将提高;厌氧处理系统正常运转取决于产酸与产甲烷反应速率的相对平衡;一般产酸速度大于产甲烷速度,若有机负荷过高,则产酸率将大于用酸产甲烷率,挥发酸将累积而使PH值下降、破坏产甲烷阶段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产甲烷作用停顿,系统失败,并难以调整复苏;此外,若有机负荷过高,则过高的水力负荷还会使消化系统中污泥的流失速率大于增长速率而降低消化效率;相反,若有机负荷过低,物料产气率或有机物去除率虽可提高,但容积产气量降低,反应器容积将增大,使消化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提高;有机负荷值因工艺类型、运行条件以及废水废物的种类及其浓度而异;在通常的情况下,常规厌氧消化工艺中温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有机负荷为2—3 kgCOD/m3·d,在高温下为4—6 kgCOD/m3·d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在中温下为5—10kgCOD/m3·d,IC或EGSB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在中温下可达10-30kgCOD/m3·d;5、厌氧活性污泥厌氧活性污泥主要由厌氧微生物及其代谢的和吸附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厌氧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性状与消化的效能有密切的关系;性状良好污泥是厌氧消化效率的基本保证;厌氧活性污泥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它的作用效能与沉淀性能;厌氧活性污泥的作用效能,主要取决于活微生物的比例及其对底物的适应性和活微生物中生长速率低的产甲烷菌的数量是否达到与不产甲烷菌数量相适应的水平;厌氧活性污泥的沉淀性能,是指污泥混合液在静止状态下的沉降速度,它与污泥的凝聚性有关,与好氧处理一样,也可用SVI衡量;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当其SVI为15—20ml/g时,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厌氧处理时,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去除,故在一定的范围内,活性污泥浓度愈高,厌氧消化的效率也愈高;但至一定程度后,效率的提高不再明显;这主要因为:①厌氧污泥的生长率低、增长速度慢,积累时间过长后,污泥中无机成分比例增高,活性降低;②污泥浓度过高,有时易于引起堵塞而影响正常运行;6、搅拌与混合混合搅拌也是提高消化效率的工艺条件之一;没有搅拌的厌氧消化池,池内料液常有分层现象;通过搅拌可消除池内梯度,增加食料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避免产生分层,促进沼气分离;搅拌的方法有:机械搅拌器搅拌法;消化液循环搅拌法;沼气循环搅拌法等;其中沼气循环搅拌,还有利于使沼气中的CO2作为产甲烷的底物被细菌利用,提高甲烷的产量;7、废水的营养比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按一定的比例摄取碳、氮、磷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工程上主要控制进料的碳、氮、磷比例,因为其他营养元素不足的情况较少见;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需的碳、氮、磷比例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厌氧进水中碳:氮:磷控制为200—300:5:1为宜;此比值大于好氧进水时的100:5:1 ,这与厌氧微生物对碳素养分的利用率较好氧微生物低有关;在碳、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对厌氧消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合适的C/N为10—18:1 ;在厌氧处理时提供氮源,除满足合成菌体所需之外,还有利于提高反应器的缓冲能力;若氮源不足,即碳氮比太高,则不仅厌氧菌增殖缓慢,而且消化液的缓冲能力降低,PH值容易下降;相反,若氮源过剩,即碳氮比太低,氮不能被充分利用,将导致系统中氨的过分积累,PH值上升至以上,而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繁殖,使消化效率降低;8、有毒物质厌氧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不同程度地对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这些物质可能是进水中所含成分,或是厌氧菌代谢的副产物,通常包括有毒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一些阴离子等;对有机物来说,带醛基、双键、氯取代基、苯环等结构,往往具有抑制性;重金属被认为是使反应器失效的最普通及最主要的因素,它通过与微生物酶中的巯基、氨基、羧基等相结合,而使酶失活,或者通过金属氢氧化物凝聚作用使酶沉淀;。
厌氧池工作原理
厌氧池工作原理
厌氧池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甲烷等可用能源。
厌氧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过程:
1.酸化阶段:有机废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在无氧环境中,一部
分厌氧菌会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有机酸。
这些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丙酸等化合物。
2.产气阶段:随着酸化反应的进行,厌氧菌将有机酸进一步分
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这是一个产气的过程,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可用作能源。
3.絮凝沉淀阶段:产生的气体将有机污泥带到液面,形成絮凝物,然后通过重力作用,降解的固体废物将向下沉淀。
这个过程有助于将污泥与清洁水分离。
4.排放阶段:清洁水从厌氧池的上部流出,并通过后续的处理
步骤进一步净化,最终可达到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厌氧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甲烷等可用能源,并将污泥与清洁水分离,从而实现有机废水的处理和净化。
这种处理方式在能源回收、减少废物排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好氧工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好氧处理阶段
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吸附和降解作 用,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好氧工艺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 法等多种形式。
工业废水处理
厌氧处理阶段
针对工业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厌氧工艺能够将其转化为易降解的有机物,同时释放 出甲烷气体。这一阶段有助于降低后续好氧处理的难度。
好氧处理阶段
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厌氧/好氧工艺也在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例如,高效厌氧反 应器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厌氧反应的效率,降低能耗和投资成本。
好氧生物膜反应器、序批式反应器等新型好氧工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好氧处理的效率,减少曝 气量,降低运行成本。同时,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提供 了更多的选择。
污水处理中的厌氧好氧工艺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目录
• 厌氧工艺介绍 • 好氧工艺介绍 • 厌氧/好氧工艺的比较 • 厌氧/好氧工艺的应用场景 • 厌氧/好氧工艺的发展趋势
01
厌氧工艺介绍
厌氧工艺的定义
01
厌氧工艺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 过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 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提高处理效率与降低成本
厌氧/好氧工艺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和投资成本。通过改进反应器结构、优化运行参数、选择高效微生物等 方法,可以提高厌氧/好氧工艺的处理效率,减少处理时间和能耗。
同时,新型的厌氧/好氧工艺不断涌现,如厌氧氨氧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这些新工艺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低的运行成 本,为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5
厌氧/好氧工艺的发展趋 势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污泥)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污泥)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污泥)1. 引言废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任务,而其中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在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重点关注污水和污泥的处理过程。
2. 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细菌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该过程分为三步:酸化、产气和甲烷化。
2.1 酸化在厌氧条件下,厌氧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低分子有机物,如醇、酸和醛。
这些有机物反应性较高,可进一步参与产气和甲烷化反应。
2.2 产气酸化产生的低分子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反应,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甲酸、乙酸、氢气、乙醇等可溶解气体和胞外多聚物。
其中,氢气和二氧化碳是产气的关键产物。
2.3 甲烷化产气过程中的氢气和二氧化碳被甲烷菌利用,通过甲烷发酵反应甲烷,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丙烷”和“丁烷”等较长链烷烃也可,但产率较低。
3.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厌氧池处理和厌氧滤池处理两种形式。
3.1 厌氧池处理厌氧池处理通常通过在封闭池中收集并处理废水,以便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厌氧生物降解过程。
该技术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3.2 厌氧滤池处理厌氧滤池处理是通过在滤料上生长固定化的厌氧细菌来处理废水。
滤料中的微生物能够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提供了厌氧菌的附着点和底物供给。
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高悬浮物废水或高有机物浓度的处理。
4. 污泥的厌氧处理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污泥厌氧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厌氧消化和厌氧堆肥。
4.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将污泥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降解,产生可用于生物肥料或能源的沼气和液体肥料。
厌氧消化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泥的体积和质量,回收能源。
4.2 厌氧堆肥厌氧堆肥是将污泥与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的过程。
通过堆肥过程中的厌氧发酵,可以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污泥的体积和对环境的影响。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废水或废气处理的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环境中进行代谢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甲烷以及其他产物,从而去除污染物。
厌氧微生物是一类在缺氧条件下生长和代谢的微生物,与厌氧环境中的其他微生物相比,厌氧微生物一般具有更强的反应能力和更广泛的适应性。
在厌氧生物处理中,这些厌氧微生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厌氧微生物通过一系列代谢反应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亚甲基四碳体酮阶段、丙酸阶段、乙酸阶段和甲酸阶段。
在亚甲基四碳体酮阶段,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进行氧解反应,得到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
乙酸进一步被厌氧微生物代谢为丙酸。
在丙酸阶段,丙酸进一步分解为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
最后,在乙酸阶段和甲酸阶段,乙酸被厌氧微生物进一步转化为甲酸和甲烷。
这些代谢反应是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污染物作为它们的能量来源,通过对有机物质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进行生长和代谢。
同时,厌氧微生物还能通过这些代谢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无害的产物,从而达到废水或废气处理的目的。
厌氧生物处理的关键是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这些条件包括温度、pH值、营养物质、厌氧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
同时,厌氧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也对厌氧生物处理的效果有重要影响,例如反应器的容积、进料方式、厌氧微生物的悬浮方式等。
厌氧生物处理相对于其他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厌氧生物处理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无氧环境下进行,这降低了处理成本。
其次,厌氧生物处理不需要外部供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此外,厌氧微生物还可以将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产物,如甲烷可以作为能源利用。
在实际应用中,厌氧生物处理常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气。
厌氧生物处理可以与其他处理技术结合使用,以提高处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水厌氧处理原理介绍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在早期又被称为厌氧消化、厌氧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厌氧或兼性)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 和CO2的过程。
一、厌氧生物处理中的基本生物过程
1、三阶段理论
厌氧微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产甲烷菌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古细菌(Archea),除了在分类学和其特殊的学报结构外,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产甲烷细菌只能利用一些简单有机物作为基质,其中主要是一些简单的一碳物质如甲酸、甲醇、甲基胺类以及H2/CO2 等,两碳物质中只有乙酸,而不能利用其它含两碳或以上的脂肪酸和甲醇以外的醇类。
(1)水解、发酵阶段;
(2)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CO2;
(3) 产甲烷阶段:产甲烷菌利用乙酸和H2、CO2 产生CH4;
一般认为,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约有70%的CH4 产自乙酸的分解,其余的则产自H2和CO2。
2、四阶段理论:
实际上,是在上述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类细菌——
同型产乙酸菌,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将产氢产乙酸细菌产生的H2/CO2 合成为乙酸。
但研究表明,实际上这一部分由H2/CO2 合成而来的乙酸的量较少,只占厌氧体系中总乙酸量的5%左右。
总体来说,“三阶段理论”、“四阶段理论”是目前公认的对厌氧生物处理过程较全面和较准确的描述。
二、厌氧消化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
主要介绍其中的发酵细菌(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等。
1、发酵细菌(产酸细菌):
发酵产酸细菌的主要功能有两种:
①水解——在胞外酶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有机物;
②酸化——将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脂肪酸、醇类等;
主要的发酵产酸细菌:梭菌属、拟杆菌属、丁酸弧菌属、双岐杆菌属等;水解过程较缓慢,并受多种因素影响(pH、SRT、有机物种类等),有时会成为厌氧反应的限速步骤;产酸反应的速率较快;大多数是厌氧菌,也有大量是兼性厌氧菌;可以按功能来分: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淀粉分解菌、蛋白质分解菌、脂肪分解菌等。
2、产氢产乙酸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种高级脂肪酸和醇类氧化分解为乙酸和H2;为产甲烷细菌提供合适的基质,在厌氧系统中常常与产甲烷细菌处于共生互营关系。
主要的产氢产乙酸反应有:
注意:上述反应只有在乙酸浓度很低、系统中氢分压也很低
时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产氢产乙酸反应的顺利进行,常常需要后续产甲烷反应能及时将其主要的两种产物乙酸和H2消耗掉。
主要的产氢产乙酸细菌多为:互营单胞菌属、互营杆菌属、梭菌属、暗杆菌属等;多数是严格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3、产甲烷菌
产甲烷细菌的主要功能是将产氢产乙酸菌的产物——乙酸和
H2/CO2转化为CH4和CO2,使厌氧消化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乙酸营养型和H2 营养型产甲烷菌,或称为嗜乙酸产甲烷细菌和嗜氢产甲烷细菌;一般来说,在自然界中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的种类较少,只有Methanosarcina(产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thrix (产甲烷丝状菌),但这两种产甲烷细菌在厌氧反应器中居多,特别是后者,因为在厌氧反应器中乙酸是主要的产甲烷基质,一般来说有70%左右的甲烷是来自乙酸的氧化分解。
典型的产甲烷反应:
产甲烷菌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常见的有:①产甲烷杆菌;②
产甲烷球菌;③产甲烷八叠球菌;④产甲烷丝菌;等等。
产甲烷菌都是严格厌氧细菌,要求氧化还原电位在-150∼
-400mv,氧和氧化剂对其有很强的毒害作用;产甲烷菌的增殖速率很慢,繁殖世代时间长,可达4∼6 天,因此,一般情况下产甲烷反应是厌氧消化的限速步骤。
三、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
产甲烷反应是厌氧消化过程的控制阶段,因此,一般来说,在讨论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因素时主要讨论影响产甲烷菌的各项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pH 值、氧化还原电位、营养物质、F/M 比、有毒物质等。
1、温度:
温度对厌氧微生物的影响尤为显著;厌氧细菌可分为嗜热菌(或高温菌)、嗜温菌(中温菌);相应地,厌氧消化分为:高温消化(55°C 左右)和中温消化(35°C 左右);化的反应速率约为中温消化的1.5~1.9 倍,产气率也较高,但气体中甲烷含量较低;当处理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的废水或污泥时,高温消化可取得较好的卫生效果,消化后污泥的脱水性能也较好;随着新型厌氧反应器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不再非常重要(新型反应器内的生物量很大),因此可以在常温条件下(20~25°C)进行,以节省能量和运行费用。
2、pH 值和碱度:
pH 值是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要原因:产甲烷菌
对pH 值的变化非常敏感,一般认为,其最适pH 值范围为6.8~7.2,在<6.5 或>8.2 时,产甲烷菌会受到严重抑制,而进一步导致整个厌氧消化过程的恶化;厌氧体系中的pH 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水pH 值、进水水质(有机物浓度、有机物种类等)、生化反应、酸碱平衡、气固液相间的溶解平衡等;厌氧体系是一个pH 值的缓冲体系,主要由碳酸盐体系所控制;一般来说:系
统中脂肪酸含量的增加(累积),将消耗−HCO3 ,使pH 下降;但产甲烷菌的作用不但可以消耗脂肪酸,而且还会产生−HCO3 ,使系统的pH 值回升。
碱度曾一度在厌氧消化中被认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实际上其作用主要是保证厌氧体系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维持合适的pH 值;厌氧体系一旦发生酸化,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3、氧化还原电位:
严格的厌氧环境是产甲烷菌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非产甲烷菌可以在氧化还原电位为+100~ -100mv 的环境正常生长和活动;产甲烷菌的最适氧化还原电位为-150~-400mv,在培养产甲烷菌的初期,氧化还原电位不能高于-330mv;
4、营养要求:
厌氧微生物对N、P 等营养物质的要求略低于好氧微生物,其要求COD:N:P = 200:5:1;多数厌氧菌不具有合成某些必要的维生素或氨基酸的功能,所以有时需要投加:①K、Na、Ca 等金属盐类;②微量元素Ni、Co、Mo、Fe 等;③有机微量物质:酵母浸出膏、生物
素、维生素等。
5、F/M 比:
厌氧生物处理的有机物负荷较好氧生物处理更高,一般可达
5~10kgCOD/m3.d,甚至可达50~80 kgCOD/m3.d;无传氧的限制;可以积聚更高的生物量。
产酸阶段的反应速率远高于产甲烷阶段,因此必须十分谨慎地选择有机负荷;高的有机容积负荷的前提是高的生物量,而相应较低的污泥负荷;高的有机容积负荷可以缩短HRT,减少反应器容积。
6、有毒物质:
——常见的抑制性物质有:硫化物、氨氮、重金属、氰化物及某些有机物;
①硫化物和硫酸盐:硫酸盐和其它硫的氧化物很容易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被还原成硫化物;可溶的硫化物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厌氧消化过程主要是产甲烷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投加某些金属如Fe 可以去除S2-,或从系统中吹脱H2S 可以减轻硫化物的抑制作用。
②氨氮:氨氮是厌氧消化的缓冲剂;但浓度过高,则会对厌氧消化过程产生毒害作用;抑制
浓度为50~200mg/l,但驯化后,适应能力会得到加强。
③重金属:——使厌氧细菌的酶系统受到破坏。
④氰化物:
⑤有毒有机物:
四、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特征
1、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主要优点:
①能耗大大降低,而且还可以回收生物能(沼气);
②污泥产量很低;
——厌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得多,产酸菌的产率Y 为0.15~0.34kgVSS/kgCOD,产甲烷菌的产率Y 为0.03kgVSS/kgCOD 左右,而好氧微生物的产率约为0.25~0.6kgVSS/kgCOD。
③厌氧微生物有可能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④反应过程较为复杂——厌氧消化是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工作的
一个连续的微生物过程;
2、厌氧生物处理过程的主要缺点:
①对温度、pH 等环境因素较敏感;
②处理出水水质较差,需进一步利用好氧法进行处理;
③气味较大;
④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