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指导:小腿深层肌肉的解剖结构
小腿肌肉组成-解释说明
小腿肌肉组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小腿肌肉是人体下肢的一部分,位于膝盖和脚踝之间。
它包括多个肌肉,主要由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组成。
这些肌肉负责支撑和运动我们的下肢,对于正常的步行、跑步和跳跃等动作至关重要。
在小腿肌肉中,腓肠肌是最大的肌肉之一。
它由两个肌腹组成,即腓肠肌内侧肌和外侧肌。
腓肠肌起源于股骨上端和胫骨头,并通过跟腱连接到踝骨。
腓肠肌的主要作用是弯曲膝关节和背屈踝关节,同时还参与了行走、奔跑和跳跃动作中的前进推动。
胫骨前肌是小腿肌肉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位于腓肠肌前方,负责控制足背屈肌肉的动作。
胫骨前肌起源于胫骨上端,并延伸至足背的骨膜上。
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足背向胫骨方向弯曲,同时也参与了保持身体平衡和步行时的前推动作。
小腿肌肉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
它们不仅支撑着我们的身体重量,还参与各种运动活动,如爬山、跳跃和踢球等。
此外,小腿肌肉的健康状态也对我们的姿势、步态和身体平衡有重要影响。
了解小腿肌肉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小腿肌肉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运动对它们的影响。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维护小腿肌肉健康的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关注和照顾自己的小腿肌肉。
最后,我们将总结小腿肌肉的重要性,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
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小腿肌肉的重要性和作用,引起读者的兴趣。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小腿肌肉的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运动对小腿肌肉的影响。
正文部分将对每个主题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小腿肌肉的组成及其所起的作用,如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力量和协调性,以及小腿肌肉在行走、跑步和跳跃等运动中的作用。
运动对小腿肌肉的影响部分将介绍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小腿肌肉的影响,如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结论部分将强调小腿肌肉的重要性并提供维护小腿肌肉健康的方法,如适当的休息、均衡的饮食和合适的运动方式。
《人体解剖学》第八节 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深层结构
《人体解剖学》第八节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深层结构一、深筋膜小腿前部的深筋膜较致密。
在胫骨内侧面深筋膜与胫骨骨膜相融合。
在腓侧深筋膜发出前后两个肌间隔,分别附着于腓骨前后缘。
上述肌间隔、胫腓骨及其间的骨间膜与小腿前面的深筋膜共同围成前外侧骨筋膜鞘和前骨筋膜鞘,分别包绕小腿外侧群肌及前群肌。
深筋膜在踝关节处特别增厚,形成约束小腿伸肌腱的支持带。
其深面有腱滑液鞘包绕肌腱,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图4-23、24)。
1.显。
2.伸肌下支持带(小腿十字韧带)位于伸肌上支持带的远侧,在踝关节的前面呈“Y”型,其外侧端附着于跟骨前部,内侧端分为上、下两支,上支附着于内踝,下支附着于第1楔骨。
此韧带向深面发出纤维隔连于跗骨,形成三个骨纤维管。
内侧管容纳胫骨前肌腱;中间管有拇长伸肌腱,足背动、静脉和腓深神经通过;外侧管容纳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腱。
以上诸肌腱经支持带深面时均有腱鞘包绕。
图4-20 足底第二层肌和神经图4-21 足底第三、四层肌和足底外侧神经3.腓骨肌支持带为外踝后外侧的深筋膜增厚而成,依其附着部位可分为:(一)腓骨肌上支持带附着于外踝与跟骨外侧面之间,约束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方。
(二)腓骨肌下支持带附着于跟骨前外侧部与伸肌下支持带外侧端之间,并与伸肌下支持带相续,将腓骨长.短肌约束于跟骨外侧面。
图4-22 足底弓二、肌与腱滑膜鞘1.小腿前群肌(图4-25)前群肌为足的伸肌,由内侧向外侧依次为胫骨前肌.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三肌起于胫骨前外侧面、腓骨前面及其间的骨间膜,向下肌腹渐细,移行为肌腱,通过伸肌支持带深面到足部,前群肌由腓深神经支配,各肌的止点和作用如下:(一)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 止于第一楔骨及第一趾骨底,作用为使足背屈并内翻。
(二)拇长伸肌extensor halluas longus止于拇趾远侧趾骨底,作用为伸拇趾及使足背屈并内翻。
(三)趾长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肌腱分为4束,分别以趾背腱膜止于第2-5趾的中间和远侧节,作用为伸2-5趾,并助足背屈。
功能解剖——下肢结构分析
功能解剖——下肢结构分析下肢⾻骼下肢可以对应上肢学习,⼤臂肱⾻对应的⼤腿⾻叫股⾻,⼩臂尺⾻对应的⼩腿⾻叫胫⾻,和桡⾻对应的叫腓⾻。
胫⾻和腓⾻没有进化成可左右旋转的结构,更没有⼀头⼤⼀头⼩,胫⾻是主要⽀撑⼈体重量的⾻骼,⽐腓⾻粗⼤很多,腓⾻在胫⾻外侧,⽐较细⼩,辅助⽀撑⾝体重量。
在股⾻和胫⾻的关节上还有⼀⼩块⾻骼称为髌⾻,和上臂的尺⾻鹰突起相似作⽤。
结构要点:A.股⾻上⽅盆⾻外侧有⼀个转折,转折点突向体侧,称为⼤转⼦。
⼤转⼦⾻头虽然突出,但是却⽋在盆腔体侧的⼀个凹窝之中,称之为⼤转⼦窝。
这是因为这个结构周围包裹着臀⼤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和⾻外侧肌等发达的肌⾁组织。
B.膝关节周围有股⾻外髁、胫⾻内髁、胫⾻外髁、髌⾻、胫⾻隆突和腓⾻上头等⾻骼要点。
C.膝踝关节内髁是胫⾻下头,外髁是腓⾻下头,胫⾻下端内踝⾼于腓⾻下端外踝点,形成关节轴的倾斜⾓。
D.股⾻长轴与⼒轴线夹⾓为5°-10°,平均6°。
下肢⼒轴线与⼩腿长轴⼀致,与重⼼垂直线成3°夹⾓。
股⾻长轴线与膝关节平⾯线夹⾓称股⾻⾓,约75°-80°,⼥⼩男⼤。
膝关节平⾯线与下肢⼒轴线(⼩腿长轴线)夹⾓称胫⾻⾓,约85°-100°,平均93°。
下肢肌⾁⼤腿1.前部肌群包括股直肌、股外肌、股中间肌(股直肌下⾯)——合称股四头肌。
起点:髂⾻前棘突下侧、股⾻⼤转⼦⾻⽃附近。
⽌点:膝盖总腱⽌于胫⾻隆起。
作⽤:抬起⼤腿向躯⼲下⾯⽅向,抬伸⼩腿(和⼤臂肱三头肌相对应)。
结构要点:A.从侧⾯看⼤腿的三块肌⾁,股直肌约在⼤腿从下⾄上2/3处最⾼,向下便逐渐变成肌腱,外表上看去像是插⼊股内肌和股外肌之间。
B.从⼤腿正⾯看,股外肌和股内肌使⼤腿的内外侧饱满和圆润。
⼤腿外侧、股外肌的体外⾼点约在⼤腿1/2处;⼤腿内侧、股内肌的体外⾼点在⼤腿下⽅靠近膝关节。
2.缝匠肌起点:髂⾻前棘突。
⽌点:胫⾻隆突内侧。
运动解剖学小腿肌
胫骨前肌
位置与形态:胫骨 前面外侧,半羽肌。
起点:胫骨外侧面 上2/3
止点:于踝关节前 方斜行转至足的内 侧缘,止于内侧楔 骨及第1跖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在踝关节处伸、
内翻。远固定使小腿在踝关节向前。 发展肌肉练习方法
后群
小腿三头肌
位置与形态:小腿 皮下,包括浅层的 腓肠肌和深层的比 目鱼肌.
小腿后群浅层肌及深层肌
小腿后群深层及外侧群
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位置 群
足底肌群
有3个头,腓肠肌两 个头为双关节肌; 比目鱼肌为单关节 肌。
起点:腓肠肌两 长头起于股骨内 外侧髁后面;比 目鱼肌起于胫骨 与腓骨后面。
止点:3头会合, 向下移行为跟腱, 止于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时使足跖屈、腓肠肌 还使小腿在膝关节屈。远固定腓肠 肌使大腿在膝关节屈,维持直立
发展肌肉练习方法
左小腿解剖实验报告
左小腿解剖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左小腿,了解其结构和功能,掌握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2. 实验材料与仪器- 横切剖解模型- 实验刀具- 小刷子- 解剖刀- 解剖镊子3. 实验步骤3.1 外观观察首先,对左小腿进行外观观察。
左小腿是人体下肢的一部分,位于膝盖以下,以踝关节为界。
外观上,可以观察到皮肤、皮下组织及肌肉等结构。
3.2 皮肤剥离使用实验刀具小心地将小腿表面的皮肤剥离,揭示下面的结构。
3.3 筋膜剥离揭开皮肤后,可以看到覆盖在小腿肌肉上的筋膜。
使用解剖镊子和小刷子,将筋膜逐渐剥离,暴露出下方的组织。
3.4 肌肉解剖剥离筋膜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小腿肌肉的分布。
小腿肌肉主要分为两组,分别是胫骨前肌群和腓骨后肌群。
两组肌肉交替排列,形成一个协调的力量系统。
3.5 血管与神经解剖在肌肉解剖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小腿内部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情况。
通过解剖镊子轻轻地剥离组织,可以清晰地找到血管和神经的走向。
3.6 骨骼解剖解剖完肌肉、血管和神经后,可以进行骨骼解剖。
将解剖刀小心地沿着小腿骨骼的方向进行切割,将小腿骨骼完整地展示出来。
小腿骨骼主要包括胫骨和腓骨,它们通过关节与脚骨连接。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左小腿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左小腿是由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等组织构成的复杂结构,它们相互协调,完成人体运动功能。
肌肉是小腿的主要组成部分,胫骨前肌群和腓骨后肌群的融合使小腿能够完成各种运动。
血管和神经则负责为肌肉提供氧气和养分,同时传递运动指令。
小腿骨骼的存在使小腿具备了足够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胫骨和腓骨之间的关节与脚骨连接,使小腿能够进行屈伸、旋转等多种运动,为人体行走、奔跑等提供支持。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左小腿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左小腿的解剖结构包括皮肤、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等。
这些组织相互协调,使小腿具备了运动能力和稳定性。
通过解剖实验,我们加深了对人体解剖学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导致小腿疲劳酸痛的关键肌——小腿三头肌
导致小腿疲劳酸痛的关键肌——小腿三头肌小腿三头肌解剖1. 腓肠肌起点:(内侧头)股骨内侧髁后部、(外侧头)股骨外侧髁后部。
止点:跟骨后侧。
功能:屈膝,使踝跖屈、内翻。
神经支配:胫神经。
2. 比目鱼肌起点:胫骨、腓骨和骨间膜的后表面,胫骨比目鱼肌线。
止点:跟骨。
功能:使踝跖屈、内翻,防止站立时胫骨向前倾斜。
神经支配:胫神经。
触诊1.腓肠肌体位:受检者俯卧位。
方法:检查者靠近受检者小腿站立,手掌触及腘窝远端的大块肌肉,手向内、外侧滑动辨识出腓肠肌的两个头,继续向远端触诊,腓肠肌便汇入跟腱;受检者抵抗踝跖屈,以感受该肌张力。
2.比目鱼肌体位:受检者俯卧位,被动屈膝(腓肠肌放松)。
方法:检查者站在受检者小腿一侧,透过腓肠肌触诊深面的比目鱼肌,受检者抵抗踝关节跖屈,以感受该肌张力。
损伤的病因常常因为急性或慢性的肌肉过度使用(例如在上坡的路面上步行或跑步)、长时间处于肌肉缩短的姿势(如穿高跟鞋、睡觉时双脚跖屈,驾车时脚踩在非常倾斜的油门踏板上)、骑自行车时座位过低、低温、固定不动(如穿戴石膏)、鞋子的松紧带过紧阻碍血液循坏和第一骶椎神经受压。
损伤后的表现小腿三头肌的使用率极高,不管是久站或是长期走动都容易产生肌肉疲劳酸痛,但是若久坐不动,小腿后肌仍然会因为血液循环不良而产生胀痛的感觉。
另一种情况是穿高跟鞋,小腿三头肌长期处于缩短的位置,会使得症状更为严重。
抽筋也是小腿肚偶会出现的症状,举例来说,经常可以看到球场上因为暖身不够而发生的抽筋事件,队友们慌慌张张地用力踹患肢的脚底板,真是令人捏了一把汗。
遇到抽筋的时候,只要慢慢的将小腿三头肌伸展开来,抽筋的情形就会消除了,只是经过强直收缩过后的肌肉,不但会残留着酸痛,立刻运动的话很容易就再复发,所以一定要充分的休息。
松解小腿三头肌治疗师站立位,当患者取俯卧位时面向头侧或面向治疗床,当患者取仰卧位时治疗师采取坐位。
患者有两种可选体位。
①俯卧位,屈膝90°,或者屈膝,将患者腿部靠在治疗师放在床上的屈曲的腿上。
下肢解剖学下肢骨骼和肌肉的解剖
下肢解剖学下肢骨骼和肌肉的解剖下肢解剖学:下肢骨骼和肌肉的解剖下肢是人体最重要的运动部位之一,由骨骼和肌肉组成,承担着支撑体重、行走、跑步等各种运动功能。
下肢解剖学研究了下肢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下肢运动机制和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下肢骨骼的结构下肢骨骼由髋骨、股骨、膝盖骨、胫骨和腓骨组成。
髋骨位于小腿和盆腔之间,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股骨是人体最长、最强壮的骨骼,连接髋骨和膝盖骨。
膝盖骨即是人们常说的髌骨,位于膝关节前方。
胫骨和腓骨位于小腿部位,胫骨位于内侧,腓骨位于外侧。
二、下肢肌肉的结构和功能1.臀部肌肉臀部肌肉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臀大肌是最大的臀部肌肉,起于髂骨和腰椎,通过肌腱连接于股骨大转子,主要功能是将大腿向外旋和向后伸展。
臀中肌位于臀大肌内侧,起于骶骨和骨盆,通过肌腱连接于股骨大转子,主要功能是将大腿向外旋。
臀小肌位于臀中肌下方,起于骶骨和骨盆,通过肌腱连接于股骨大转子,主要功能是将大腿向外旋。
2.大腿前侧肌肉大腿前侧肌肉包括股四头肌和腘绳肌。
股四头肌是大腿前侧最大的肌肉,由股直肌和股薄肌组成,起于髌骨和股骨,通过肌腱连接于胫骨,主要功能是使大腿伸直。
腘绳肌位于股四头肌后方,由腘肌和半腘肌组成,起于股骨和坐骨,通过肌腱连接于胫骨,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屈曲。
3.大腿后侧肌肉大腿后侧肌肉包括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
半腱肌位于大腿后侧内侧,起于股骨和坐骨,通过肌腱连接于胫骨,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屈曲和小腿伸直。
半膜肌位于半腱肌的外侧,起于股骨和坐骨,通过肌腱连接于胫骨,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屈曲和小腿伸直。
股二头肌位于大腿后侧外侧,起于股骨,通过肌腱连接于胫骨和腓骨,主要功能是使大腿屈曲和小腿伸直。
4.小腿肌肉小腿肌肉包括腓肠肌和胫骨前肌。
腓肠肌由腓肠肌肌腹和腓肠肌长肌腱组成,起于腓骨和胫骨,通过肌腱连接于跟骨,主要功能是使足尖向内旋和脚掌屈曲。
胫骨前肌位于胫骨的前方,起于胫骨,通过肌腱连接于跖骨,主要功能是使足尖向下屈曲。
下肢肌系统解剖学
内侧群: 耻骨肌 长收肌 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肌 大收肌 股薄肌
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小腿肌(前群、外侧群、后群)
前群: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长伸肌
外侧群: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后群: 腓肠肌
浅层 比目鱼肌
胫骨后肌
深层 趾长屈肌
长屈肌
系统解剖学
髋肌(前群、后群)
前群:髂腰肌 阔筋膜张肌
后群: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股方肌
肌肉注射:臀大肌外上1/4部。
大腿肌(前群、内侧群、后群)
前群:1、缝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面; 作用:屈髋、屈膝和使已屈的 膝关节旋内。
2、股四头肌
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其余 起自股骨粗线及股骨体; 止点: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屈髋(股直肌)。
人体解剖骨骼肌下肢肌
02
髋部肌肉
髂腰肌
位置与功能
髂腰肌位于腰椎两侧,由髂肌和 腰大肌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屈髋 关节,并可使大腿前屈。
神经支配
髂腰肌由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 经支配。
臀大肌
位置与功能
臀大肌位于臀部皮下,其主要功能是 使大腿后伸和外旋。
神经支配
臀大肌由第5骶神经和第1骶神经谢观看
THANKS
腓肠肌
位置与形态
腓肠肌位于小腿后部,与比目鱼肌共同形成小腿三头肌。
功能
主要作用是跖屈踝关节,在行走、跑跳等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腓肠肌还参与维 持人体直立姿势。
胫骨前肌
位置与形态
胫骨前肌位于小腿前部,起自胫骨上端 ,止于内侧楔骨和第一跖骨底。
VS
功能
主要作用是使踝关节背屈并内翻足部,在 行走、跑跳等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 ,胫骨前肌还参与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下肢肌肉的功能
支撑身体
下肢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 量,支撑身体重量,维持 身体平衡。
行走和跑跳
下肢肌肉协同作用,完成 行走、跑跳等动作,实现 身体移动。
稳定关节
下肢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 ,稳定髋关节、膝关节和 踝关节,防止关节脱位或 损伤。
下肢肌肉的分类
按照部位分类
髋肌、大腿肌、小腿肌。
按照功能分类
屈肌群、伸肌群、内收肌群、外展肌群、内旋肌群、外旋肌群。
人体解剖骨骼肌下肢
肌
汇报人:
2023-12-13
• 下肢肌肉概述 • 髋部肌肉 • 大腿肌肉 • 小腿肌肉
目录
01
下肢肌肉概述
下肢肌肉的组成
01
02
03
髋肌
包括髂腰肌、臀大肌等, 主要负责髋关节的屈、伸 和旋转运动。
运动解剖学小腿肌
小腿肌的生理作用
小腿肌主要负责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以及足部的内翻和外翻运动,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行走、跑跳等动作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小腿肌的收缩和舒张能够吸收地面反作用力,缓冲行走和跑跳时对身体的冲击,保护关节和肌肉不受损伤。
小腿肌可以根据其位置、功能和形态进行分类。
前群肌肉包括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拇长伸肌等,主要负责踝关节背伸和足部内翻动作;后群肌肉包括比目鱼肌、腓肠肌等,主要负责踝关节屈曲和足部外翻动作;外侧群肌肉包括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主要负责稳定踝关节。
小腿肌的柔韧性训练
静态拉伸
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将一只脚的脚跟尽量向臀部拉,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然后换另一只脚。重复进行,以增加小腿肌肉的柔韧性。
瑜伽
瑜伽中的一些姿势可以帮助拉伸小腿肌肉,如腿部伸展、下犬式等。
动态拉伸
在动态活动中进行拉伸,如跑步、跳绳等,可以增加小腿肌肉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按摩
提供起跳力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跳跃过程中产生起跳力,使身体能够跳得更高更远。
维持空中姿态
小腿三头肌在跳跃的空中阶段帮助维持身体的姿态,确保动作的完成。
吸收着地冲击
在跳跃着地时,小腿肌群能够吸收地面的冲击力,减轻对关节的冲击。
04
CHAPTER
小腿肌的锻炼与训练
站在稳定的地面上,双手放在腰间或背后,然后尽量提高脚跟,再慢慢放下。重复进行,以增强小腿肌肉的力量。
深度按压
用双手夹住小腿肌肉,进行揉捏,可以放松肌肉纤维,缓解肌肉紧张。
揉捏肌肉
用温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
温水泡脚
小腿肌的按摩放松
在行走、站立或坐姿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轻小腿肌肉的负担。
小腿肌知识点总结
小腿肌知识点总结一、小腿肌的结构1. 腓肠肌腓肠肌是小腿最大的肌肉,位于小腿后侧。
它主要分为长头和短头两部分。
长头起源于股骨髁突,短头起源于胫骨头。
两个头肌肉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处汇合,然后插入跟腱和跖骨。
腓肠肌的作用是屈膝关节和背屈踝关节,同时也参与到足背伸展和外翻足的运动中。
2. 胫骨前肌胫骨前肌是小腿前侧的肌肉,它主要由胫骨前肌肉膜、胫骨前肌和胫骨长筋组成。
这组肌肉起源于胫骨、股骨的前面,然后汇合成四块肌肉腱膜,最后插入到跗骨和跖骨上。
胫骨前肌主要作用是胫骨前屈关节和反抗底的运动。
3. 胫骨后肌胫骨后肌位于小腿内侧和后侧,主要由胫骨长筋、胫骨短筋、腓骨长筋和腓骨短筋组成。
这组肌肉起源于胫骨和腓骨,然后汇合成腱膜,最后插入跟腱和跖骨。
胫骨后肌的作用是胫骨后伸关节和外翻足的运动。
二、小腿肌的功能小腿肌是支撑身体重量和行走、跑步等运动的重要肌肉群。
它们的主要功能包括:1. 起步和推动:小腿肌是行走和跑步时的主要推动肌肉,它们帮助我们在地面上迈出步伐和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2. 支撑身体重量:小腿肌在站立和行走时承受着身体的重量,能够保持身体的稳定。
3. 运动平衡:小腿肌参与到身体的平衡控制中,协助我们在不同的运动中维持身体的平衡。
4. 足部运动:小腿肌的活动能够影响足部的伸展、屈曲和旋转等运动,帮助我们完成各种足部动作。
5. 弹跳和跳跃:小腿肌是跳跃和弹跳时的主要肌肉,能够提供足够的力量和推动力。
三、小腿肌的训练方法小腿肌的训练不仅能够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还能够改善运动表现和预防运动损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腿肌训练方法:1. 单腿立卧蹬:这是一种针对小腿肌的常见训练动作,它可以有效地锻炼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力量和耐力。
运动者可以在器械上进行单腿立卧蹬训练,也可以通过自重训练来进行。
2. 跳跃训练:跳跃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小腿肌训练方法,它可以提高小腿肌的爆发力和灵活性。
例如,深蹲跳跃、单腿跳跃等动作都可以有效地锻炼小腿肌。
小腿肌肉解剖浅层、深层附视频:实体标本肌肉筋膜讲解
小腿肌肉解剖浅层、深层附视频:实体标本肌肉筋膜讲解特别说明:文章中有拼音【mu】,汉字打不出来,所以用拼音代替,望见谅!小腿前面浅层观【1】缝匠肌:扁带状肌,斜行通过大腿前面,起自髂前上棘,止于胫骨上端内侧的鹅足,该处亦为股薄肌和半腱肌的止点。
其可屈膝、屈髋,同时旋转和外展髋关节。
受股外侧皮神经分支支配,血供为股外侧动脉分支。
【2】股四头肌:包绕大腿前面的厚实肌肉,由四部分肌束组成: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和股中间肌。
股中间肌处于深层。
这些肌束止于总腱,总腱附着于髌骨,并延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其可伸膝、屈髋。
受腰丛分支股神经支配。
【3】髌韧带:从髌骨尖延伸至胫骨粗隆的厚韧带,是股四头肌止点肌肌腱的延续。
十分坚韧,将髌骨与胫骨粗隆连结在一起。
【4】腓肠肌内侧头:腓肠肌的内侧部分,起自股骨内上髁,在小腿的中部与腓肠肌外侧头和比目鱼肌融合为一个肌束,移行于跟腱。
【5】比目鱼肌:位于小腿后方的扁阔肌,部分被腓肠肌覆盖。
因形似比目鱼而得名。
起自腓骨头、胫骨和二骨之间的纤维弓。
其下行与腓肠肌肌腱融合为跟腱,止于跟骨结节后面。
其功能与腓肠肌相同,可使足跖屈、上抬足跟,对行走具有重要作用。
受胫神经分支支配,血供为胫腓干和腓动脉分支。
【6】胫骨嵴:贯穿胫骨干的前缘,无肌肉覆盖,直接位于小腿前部的皮肤下,在小腿前内侧可触及。
【7】伸肌下支持带:水平和斜行通过脚踝前方的纤维韧带。
起自跟骨前面外侧部,在中部分为上支和下支,下支又分为深部和浅部止于足内踝。
其向内发出纤维隔,将不同的肌腱隔开。
小腿前面的伸肌腱、血管和神经经其深方至足背。
【8】mu长伸肌:大部分为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所覆盖。
起自腓骨和骨间膜,下行穿过屈肌支持带,移行为肌腱。
经足背内侧缘止于mu趾第1节和第2节趾骨。
其可伸姆趾,使足背伸、内翻。
受腓深神经分支支配,血供为胫前动脉。
【9】腓骨长肌:位于小腿外侧缘的梭状肌。
起自腓骨、胫骨和肌间隔,后者将其与姆长伸肌隔开。
小腿后部知识点总结
小腿后部知识点总结一、解剖结构小腿后部主要由肌肉、骨骼、神经和血管组成。
其主要解剖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肌肉小腿后部的肌肉主要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胫骨后肌。
其中,腓肠肌位于小腿后部的外侧,由腓肠外侧头和腓肠内侧头组成,主要起屈踝和伸膝的作用。
比目鱼肌位于小腿后部的内侧,主要起屈踝和伸膝的作用。
胫骨后肌位于小腿后部的中央,主要起伸足和伸膝的作用。
这三块肌肉协同工作,可以使小腿后部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
2. 骨骼小腿后部的骨骼主要包括胫骨和腓骨。
胫骨位于小腿后部的内侧,是下肢的主要支撑骨之一。
腓骨位于小腿后部的外侧,是下肢的主要支撑骨之一。
这两根骨骼通过一系列的韧带和肌肉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下肢的支撑和运动系统。
3. 神经小腿后部的神经主要包括腓总神经和胫神经。
腓总神经位于小腿后部的外侧,主要负责控制小腿肌肉的运动。
胫神经位于小腿后部的内侧,主要负责控制小腿肌肉的运动。
4. 血管小腿后部的血管主要包括腓动脉和胫动脉。
腓动脉位于小腿后部的外侧,负责向小腿肌肉输送氧和营养。
胫动脉位于小腿后部的内侧,负责向小腿肌肉输送氧和营养。
二、常见疾病小腿后部常见的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小腿肌肉拉伤小腿肌肉拉伤是指小腿后部肌肉发生过度拉伸或撕裂的损伤。
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运动过度、力量不足或姿势不正确引起的。
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冰敷、按摩和理疗。
2. 小腿骨折小腿骨折是指小腿后部的骨骼发生裂口或断裂的损伤。
这种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如摔倒、碰撞或扭伤。
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和畸形。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固定、手术和康复训练。
3. 小腿神经病变小腿神经病变是指小腿后部的神经受到损伤或刺激导致的疼痛、麻木或运动障碍。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压力、炎症或肿瘤引起的。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神经阻滞、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4. 小腿静脉曲张小腿静脉曲张是指小腿后部的静脉出现扩张、变形和功能失调的情况。
腿部局部解剖ppt课件
阴部外动脉 external pudendal artery
3. 腹股沟浅淋巴结 superficial inguinal nodes 位置、分群、收集区、流注
4. 皮神经
CUTANEOUS
NERVE
1)股外侧皮神经 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在缝匠肌的肌支下方横断此 肌,纵行剪开收肌腱板,修 洁收肌管内的隐神经、股动 脉、股静脉等。
6.解剖股动脉及其分支(股深 动脉、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 外侧动脉、穿动脉)
7.解剖股静脉及其属支
8.解剖股神经及其分支
9.解剖股内侧群肌:修洁耻骨 肌、长收肌、大收肌、股薄 肌;横断长收肌,暴露其深 面的短收肌;修洁短收肌浅 面的闭孔血管、神经前支; 横断短收肌,找到其深面的 闭孔血管、神经后支
闭孔神经ing髂腹股沟神经genfem生殖股神经的股支202041大腿深筋膜deepfasciathigh阔筋膜fascialata厚而致密髂胫束iliotibialtract隐静脉裂孔saphenoushiatus股内侧外侧后肌间隔saphenoushiatus隐静脉裂孔intermuscularseptumosseofascialsheaththighposteriorintermuscularseptumlateralintermuscularseptum骨筋膜鞘的构成及其内容medialintermuscularseptumposteriorosseofascialsheathmedialosseofascialsheathanteriorosseofascialsheath20204110lacunamusculorum血管腔隙lacunavasorum腔隙韧带腹股沟韧带髂耻韧带20204111femoralsheathfemoralcanal内容2020411220204113股三角femoraltriangle内容物及其排列20204114收肌管adductorcanal内容物及其排列20204115股动脉femoralartery股深动脉deepfemoralartery旋股内侧动脉medialcircumflexfemoralartery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circumflexfemoralartery穿动脉perforatingarteries20204116股神经femoralnerve分布20204117闭孔血管神经束闭孔动脉obturator20204118深层结构20204119一浅层结构大隐静脉greatsaphenousvein隐神经saphenousnerve腓浅神经superficialperoneal小隐静脉smallsaphenousvein足背静脉弓dorsalvenousarch腓肠神经suralnerve20204120二深层结构深筋膜20204121小腿前外侧后骨筋膜鞘构成与内容20204122小腿前骨筋膜鞘anteriorosseofascialsheath胫骨前肌tibialisanteriorextensorhallucislongusextensordigitorumlongus胫前动脉anteriortibialartery胫前静脉anteriort
小腿肌解剖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解剖实验室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小腿肌的解剖结构。
2. 了解小腿肌的功能及其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3. 培养解剖学实验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验材料:1. 小腿骨骼及肌肉标本2. 解剖器械(刀、剪、镊子等)3. 实验记录表实验步骤:一、观察小腿骨骼结构1. 将小腿骨骼标本放置于解剖台上,观察其整体形态和结构。
2. 识别胫骨、腓骨、距骨、跟骨等骨骼。
3. 观察骨骼的关节面、骨突和骨间膜等结构。
二、观察小腿肌肉结构1. 观察小腿肌肉的浅层结构,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等。
2. 识别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观察其起止点和肌腹形态。
3. 观察比目鱼肌的起止点和肌腹形态,了解其与腓肠肌的关系。
4. 观察跖肌的起止点和肌腹形态,了解其与小腿其他肌肉的关系。
三、观察小腿深层肌肉结构1. 观察小腿深层肌肉,包括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母长屈肌等。
2. 识别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母长屈肌的起止点和肌腹形态。
3. 观察肌腱的走行方向和止点,了解其在足部运动中的作用。
四、观察小腿肌腱结构1. 观察小腿肌腱,包括跟腱、跖腱等。
2. 识别跟腱的起止点和走行方向,了解其在足部运动中的作用。
3. 观察跖腱的起止点和走行方向,了解其在足部运动中的作用。
五、观察小腿神经和血管结构1. 观察小腿神经和血管,包括腓浅神经、大隐静脉等。
2. 识别腓浅神经和大隐静脉的走行方向和分布区域。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小腿骨骼结构1. 小腿骨骼由胫骨、腓骨、距骨、跟骨等组成,形成小腿的支架结构。
2. 胫骨和腓骨分别位于小腿的内、外侧,形成小腿的骨性基础。
3. 骨间膜连接胫骨和腓骨,增加小腿的稳定性。
二、小腿肌肉结构1. 小腿肌肉分为浅层和深层,浅层肌肉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等,深层肌肉包括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母长屈肌等。
2.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合称为小腿三头肌,主要功能是跖屈踝关节、屈小腿和上提足跟。
3. 跖肌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跟腱内侧缘,主要功能是跖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
医用局部解剖学小腿后区讲课文档
肌支:分布至小腿肌后群和 外侧群;
腓骨滋养动脉:营养腓骨 ,临床上常将腓动脉及腓骨 滋养动脉作为腓骨游离移植 的血管蒂。
胫后动脉的体表投影:腘窝
中点下方7~8 cຫໍສະໝຸດ 处至内踝与 跟腱之间的中点的连线为胫后 动脉的体表投影。
第十四页
踝管是小腿后区通 向足底的通道,小腿后 区或足底感染时,可经 此管相互蔓延。
第九页
⑵ 肌层:共七 块,被小腿后筋膜隔 分成浅、深两层。
浅层:3块,腓 肠 肌 、 跖 肌 (1/10 的人缺如)、比目 鱼肌;
第十页
深层:4块,腘肌、趾 长屈肌、胫骨后肌、踇长 屈肌。
内踝后上方,趾长屈肌 腱越过胫骨后肌腱浅面,斜 向外侧至足底,并与踇长屈 肌腱形成“腱交叉”。
医用局部解剖学小腿后区
第一页
优选医用局部解剖学小腿后区
第二页
1.浅层结构
皮肤:较厚、血运丰富,为良好的 供皮区。
浅筋膜:较大腿部薄,内有: ⑴ 小隐静脉: 足背外侧缘处起自足背静脉弓外侧 端→外踝后方→小腿后面,伴随腓肠神 经沿正中线上行→腓肠肌两头之间→腘 窝,穿腘筋膜注入腘静脉。 收集:小腿后面的浅静脉,并与大 隐静脉属支吻合。
第十一页
⑶ 血管和神经
1) 胫后动脉 腘肌下缘处起于腘动脉→比目 鱼肌腱弓深面→小腿肌后群浅、深 层之间下降→跟腱内侧缘至内踝后 方→踝管→分成足底内、外侧动脉 入足底。 分支:肌支至邻近诸肌。
第十二页
腓动脉:距起点不远处发出→胫骨后 肌浅面斜向下外→腓骨内侧缘下行→踇 长屈肌深面下降至外踝后上方参与内踝 网和外踝网的构成。
第三页
⑵ 腓肠外侧皮神经:
腓总神经发出→腘窝外侧角穿出深筋膜 ,分布于小腿后外上部皮肤,发一交通支与 腓肠内侧皮神经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腘肌:呈三角形,在膝关节和小腿上端的后面,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胫骨比目鱼肌线以上的骨面。
腘肌的作用为屈膝的内旋小腿。
(二)趾长屈肌:位于胫侧,在比目鱼肌起点的下方起自胫骨的后面,跨胫骨后肌远端的后方,在胫骨后肌的外侧,通过内踝的后方,经屈肌支持带的深面,至足底分为4腱,分别止于第2-5趾的远节趾骨底。
作用为跖屈踝关节,屈第2-5趾和助足内翻。
(三)拇长屈肌:位于腓侧,在比目鱼肌起点的下方起自腓骨后面中部,向下经踝关节后方及屈肌支持带深面,转入足底,止于拇趾末节趾骨底。
作用是跖屈踝关节和屈拇趾,并协助足内翻。
(四)胫骨后肌:位于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之间,起自胫、腓骨和小腿骨间膜的后面,在小腿下段,斜向内行,行经趾长屈肌的深面,再经屈肌支持带深面,向前止于舟骨粗隆及第1-3楔骨的跖面。
作用是跖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