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复习提纲含答案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考核复习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复习题一、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3、《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各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4、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5、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6、《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了“四基”和“两能”。
“四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两能”指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8、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9、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0、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11、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判断题12、在数学思考方面,小学数学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一、总目标 (6)二、学段目标 (7)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1)第一学段(1~3年级) (11)一、数与代数 (11)二、图形与几何 (12)三、统计与概率 (13)四、综合与实践 (13)第二学段(4~6年级) (13)一、数与代数 (13)二、图形与几何 (14)三、统计与概率 (16)四、综合与实践 (16)第三学段(7~9年级) (16)一、数与代数 (16)二、图形与几何 (19)三、统计与概率 (24)四、综合与实践 (24)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5)一、教学建议 (25)二、评价建议 (30)三、教材编写建议 (34)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设附录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42)附录2 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案例 (43)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四)三、教材编写建议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数学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标准为依据。
教材编写要努力凸显特色,积极探索教材的多样化。
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
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课程内容是按照学段制订的,并未规定学习内容的呈现顺序。
因此,教材可以在不违背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编排体系,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一)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科学性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教材一方面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全面体现本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标准为依据,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和落实本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各项目标。
2.体现课程内容的数学实质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境、实例与活动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数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3.准确把握课程内容要求本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地把握“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要求的程度。
例如,关于距离的概念,在第二学段要求“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在第三学段要求“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
在编写相关内容时,一方面要把握好“知道”与“理解”“能”之间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内容之间的衔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模拟试题(精编四套)(含答案)
WORD格式能够随意编写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版)模拟试题(一)(含答案)一、选择题(1-10 单项选择, 11-15 多项选择)( 30%)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
A、生动开朗的主动的和富裕个性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开朗的C、生动开朗的被动的富于个性2、评论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A、成绩B、目的C、过程3、“综合与实践”的教课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起码(A)次。
A、一B、二 C 、三D、四4、数学教课活动是师生踊跃参加,( C)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5、教师要踊跃利用各样教课资源,创建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教教材B、用教材教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A)不一样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
A 组织者合作者B组织者指引者C组织者指引者合作者8、“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术、( B)、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虑 B 、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9、在新课程背景下,评论的主要目的是(C)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论制度C、全面认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良教师教课10、推理一般包含(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1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育目标,表现(ABC)。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创新性12、数学活动一定成立在学生的(AB)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取优秀的数学教育C、不一样的人14、在“数与代A、成立数感想15、课程内容的A、过程与结果二、填空题。
1、在“图形与几理能力。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复资料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势和数量的科学。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研究的主体。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研究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研究方法。
学生研究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数学的规律性和美感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1二、课程基本理念. 2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9一、总目标. 9二、学段目标. 10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6第一学段(1~3年级). 16一、数与代数. 16二、图形与几何. 18三、统计与概率. 19四、综合与实践. 20第二学段(4~6年级). 20一、数与代数. 20二、图形与几何. 23三、统计与概率. 25四、综合与实践. 26第三学段(7~9年级). 26一、数与代数. 26二、图形与几何. 31三、统计与概率. 40四、综合与实践. 42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43一、教学建议. 43二、评价建议. 54三、教材编写建议. 62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70附录. 75附录1 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75附录2 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78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附录1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附录2内容标准中的案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第一部分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
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
《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设计理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8)一、总目标 (8)二、学段目标 (8)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2)第一学段(1~3年级) (12)一、数与代数 (12)二、图形与几何 (13)三、统计与概率 (14)四、综合与实践 (14)第二学段(4~6年级) (14)一、数与代数 (14)二、图形与几何 (16)三、统计与概率 (17)四、综合与实践 (18)第三学段(7~9年级) (18)一、数与代数 (18)二、图形与几何 (21)三、统计与概率 (39)四、综合与实践 (41)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7)一、教学建议 (27)二、评价建议 (33)三、教材编写建议 (59)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43)附录 (46)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46)附录2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48)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复习提纲江苏省泗洪县孙园中心小学刘贤军课标的结构共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3)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8)一、总目标 (8)二、学段目标 (8)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2)第一学段(1~3年级) (12)一、数与代数 (12)二、图形与几何 (13)三、统计与概率 (14)四、综合与实践 (14)第二学段(4~6年级) (14)一、数与代数 (14)二、图形与几何 (16)三、统计与概率 (17)四、综合与实践 (18)第三学段(7~9年级) (18)一、数与代数 (18)二、图形与几何 (21)三、统计与概率 (39)四、综合与实践 (41)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27)一、教学建议 (27)二、评价建议 (33)三、教材编写建议 (59)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43)附录 (46)附录1有关行为动词的分类 (46)附录2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中的实例 (48)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数学课标复习题答案2
2011 版小学数学课标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得发展)。
4、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6、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包括(数学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数学思维方法)。
7、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8、.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9、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1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标复习题答案 2
2011版小学数学课标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得发展)。
4、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6、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包括(数学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数学思维方法)。
7、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8、.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9、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1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标复习题答案 2
数学课标复习题答案 22011版小学数学课标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得发展)。
4、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6、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包括(数学结论形成的过程)和(数学思维方法)。
7、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8、.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9、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26、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目第一部分录前言 ............................................................ 1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一、课程性质 ............................................................. 1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二、课程基本理念 ......................................................... 1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三、课程设计思路 ......................................................... 2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5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一、总目标 ............................................................... 5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
二、学段目标 ............................................................. 6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 9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
第一学段(1~3 年级) ..................................................... 9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
一、数与代数 .......................................................... 9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学习提纲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C )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C )。
A、教教材B、用教材教C、创造教材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B、过程与方法C、解决问题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 C )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C、既是过程目标,也是结果目标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 )A、成绩B、目的C、过程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 )次A、一B、二C、三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C )A 组织者合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 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 )的过程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10、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 )个阶段A、两个B、三个C、四个11、( C )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A、空间观念B、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C、数学活动经验12、推理一般包括( 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13、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C )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多样评价14、“用数学”的含义是(B )A、用数学学习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C、了解生活数学(二)多项选择1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2011版)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6、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C )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C、兴趣17、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ABC )。
A、基础性B、普及性C、发展性D、创新性18、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 ABCD )。
A、建立数感B、符号意识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19、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 )关系。
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二、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应体现课程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6、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
7、“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8、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
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错)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对)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对)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错)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对)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对)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错)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错)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对)10、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错)四、简答题。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功能是什么?答: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为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3、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答: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4、简述怎样看待数学教学活动?答: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
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益。
, 5、课程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需要做的事是什么?答: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6、课程基本理念中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答: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7、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答:教师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8、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9、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哪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并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答: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总目标的这是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哪四个方面、?答: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11、《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哪四个方面能力?答:12、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哪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答: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3、《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答: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14、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15、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16、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题17、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8、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一、重塑师生关系,促进动态生成二、挖掘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预设三、设计弹性方案,拓展自主空间四、积累教育智慧,驾驭实施过程总之,预设与生成,既相互依存,又辩证统一。
预设是为了生成;生成是预设的灵变和发展,又反过来完善预设。
课堂是在预设中生成,是在生成中预设,完美的预设可以引导学生生成,灵动的生成可以超越生成。
智慧的教师可以使学生得到发展,使课堂更加生动,教师要对预设与生成灵活应对,从而使课堂内容加以延伸,期待不曾预设的精彩。
20、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21、《数学课程标准》提供了哪些教学建议?答:《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教学建议包含以下七条建议: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7、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这七条建议其实为我们数学教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22、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答: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的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么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3、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通过哪些活动来体现?答:1.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结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起到“解惑”的作用;教师要鼓励不同的观点,并恰如其分地切入学生的争论,在合作的过程中引导,使组织的过程成为参与学生讨论的过程;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