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摸底测试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摸底测试试题(含解析)【试卷综析】本套试题是高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查的是必修史的内容,包括《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成长历程》、《文化发展历程》,试卷遵循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突出对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紧围绕高三历史核心知识,考查目标合理、重点突出。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罗斯福新政、均田制、现代主义文学、经济全球化、英国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三民主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完善与国家统一心理、民族关系、批判现实主义、新航路的开辟、晚清政府的外交、唐朝的民族关系、清朝的对外态度、中日关系。
材料新颖,命题质量比较好,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指导意义。
12.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知识点】中国近代对个体的启蒙的忽视【答案解析】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西方思想启蒙不是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排除A;启蒙运动时期西方国家还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排除C;题干的重点是后半句“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可知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排除D,正确答案是B.【思路点拨】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扔弃传统以儒学为代表的旧文化旧道德、打碎偶像孔子,主张民主启蒙,都是为了摆脱民族危机,追求民族独立,并不是为了争个人的“天赋权力”。
它突出的是一切服从于反帝的革命斗争,任何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个体的独立尊严等等,相形之下,都变得渺小而不切实际。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2014.5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以下史诗中,描写爱琴海附近海域发生战争的是A.《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C.《罗摩衍那》D.《荷马史诗》2.“秦皇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是在A.公元前2世纪初B.公元前3世纪初C.公元前2世纪末D.公元前3世纪末3.①屋大维以恺撒养子的身份,继承了恺撒的政治遗产。
②屋大维生前并未公开称帝,而是自称为“第一公民”或“元首”。
③他还保留了罗马共和国的机构和官职。
④但他仍然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①B.②C.③D.④4.“如果说有致命的一击,那么一击是在1204年,那时帝国的范围仍然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了叙利亚门户,而不是1453年,那时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就像过于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
”这段话中出现的两个“帝国”指的是A.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B.都为拜占庭帝国C.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D.都为奥斯曼帝国5.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时,中国正处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6.中世纪后期,德意志汉萨同盟大多数成员都采用的《律贝克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每个城市都要加强防御海盗和其他破坏者,以使航海商人自由进行贸易。
”此处所谓“其他破坏者”主要包括A.国王B.领主 C.农奴D.市民7.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019-202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32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32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2.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3.“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
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 )A.实行陶片放逐法B.政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C.创立最早的比例代表制 D.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4.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既然法律统治长官,长官统治人民,因此确实可以说,长官是能言善辩的法律,而法律是沉默寡言的长官”;“握有统治权仗的人可能更替,而罗马法却没有改变。
”在此,西塞罗强调的是A.法律的权威和作用 B.权力的权威和作用C.权力和法律互相依赖 D.权力和法律互相排斥5.“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
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6.有专家认为:“他们崇信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归到原始的简朴,抵抗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不管其为威迫或是利诱。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该思想家应属于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2.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C.都曾适应了当时的形势需要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3.《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4.解读下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有①印刷业中使用活字技术②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③市署严格管理市场交易④邸店兼营旅店、货栈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④5.《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
”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了如指掌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己完全失去人民支持6.“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7.美国史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 年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注意:1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 分)以下每小题 2 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以下史诗中,描写爱琴海附近海域发生战争的是A .《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C .《罗摩衍那》D.《荷马史诗》2.“秦皇扫六合” ,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是在A .公元前2 世纪初B.公元前3 世纪初C .公元前2 世纪末D.公元前3 世纪末3•①屋大维以恺撒养子的身份,继承了恺撒的政治遗产。
②屋大维生前并未公开称帝,而是自称为“第一公民”或“元首”。
③他还保留了罗马共和国的机构和官职。
④但他仍然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4.“如果说有致命的一击,那么一击是在1204年,那时帝国的范围仍然从亚得里亚海延伸到了叙利亚门户,而不是1453年,那时君士坦丁堡落入了庞大帝国,就像过于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
”这段话中出现的两个“帝国”指的是A.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B .都为拜占庭帝国C .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D .都为奥斯曼帝国5.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时,中国正处于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6.中世纪后期,德意志汉萨同盟大多数成员都采用的《律贝克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每个城市都要加强2014. 5防御海盗和其他破坏者,以使航海商人自由进行贸易。
此处所谓“其他破坏者”主要包括A .国王B •领主C •农奴D .市民7•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A •民本思想B •仁政思想C •礼法并重D •礼治为先&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韩非子、董仲舒B •荀子、孟子C .商鞅、孟子D .荀子、董仲舒9•“新的力量和新的学说已经兴起,向19世纪正统的自由主义挑战。
乌托邦式的以及其他的社会主义者已经发射了若干小排炮,现在轮到大炮开火了。
”这里的“大炮”是指A .文艺复兴B .启蒙运动C.空想社会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10. “孝宗(1162年一1189年在位)即位,诏求直言。
先生上封书事: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
”此段文字中所提到的“先生”是指A .王安石B .程颢C .程颐D .朱熹11.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
其目的是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2.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13 .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f •国家官瞭队伍迅速护大,文人阶层膨胀1I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1 •分劃职权使军事将駆们失去了主动性I ' ' n\ 丿-LdJ bl. JU - -Ld J bL JU = -Ld- b L d I Lb L1.4U -LUI4A .汉朝B .唐朝C.宋朝D .元朝14.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
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C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15. 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A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D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16 •英国光荣革命前后国王权力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 .权力的种类B .权力管理的领域C .权力的来源D .行政权力的大小17•正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时,一位思想家提出,国家的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人民应该对他无条件的服从,因为他是契约的产物,如果反对他,就是反对自己。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 .霍布斯B .洛克C .伏尔泰D .卢梭18•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9. “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以下文献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 •《人权宣言》的发表B •《社会契约论》的出版C •《法国民法典》的颁布D •《论法的精神》的出版20. 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
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 •英国“光荣革命”C .法国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D .德意志帝国的统21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见右图)是列宾在1870 —1873年间对伏尔加河纤夫进行深入考察后的作品。
反映了当时的俄国A .国内还没有使用蒸汽轮船B •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C .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十分落后D .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社会22. 19世纪前期,由于工业革命,美国南方的黑人奴隶制发展迅速,与此有直接关系的是A •怀特尼发明轧棉机B •富尔顿发明蒸汽船C .铁路促进西部开发D .标准化生产提高效率23.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A •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B •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C .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D .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24•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 .君主B .科学C .西学D .民权25. 1916年,一位学者说:“(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 •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 •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 •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26•“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孙文:《<民报〉发刊词》)。
”为避免重蹈西方覆辙,文章作者觉得必须实行A .民主主义B .民族主义C .民权主义D .民生主义27•右图是一张革命运动中的临时兑换券,它颁发于A .二次革命时期B .文学革命时期C .五四运动时期D •北伐战争时期28.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 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再次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A .矿业资源互补B .人力资源共享C .科学技术交流D .消除贸易壁垒29. 当今世界一些顶尖科学家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大约100年后,世界很多地方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 人类生存面临危机为此,人们所做的努力有A .组织“七十七国集团”B .签订《京都议定书》C .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D .组建世界贸易组织30.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A .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 .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 .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 .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 不得分。
31.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在于A .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B .儒家思想本身具有兼容和发展的特性C .孔子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深远D .其它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32.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
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 .以权力制约权力B .以教化制约权力33.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 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
……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B .促使光绪帝效仿法国大革命 D .阐述立宪是世界潮流所向“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A •反映了美国“门户开放”的主张B •须重新回到列强共同控制中国的C .以民意制约权力D .以权利制约权力A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C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34. 1922年签订的《九国公约》中规定: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条约反映的核心思想和实质目的是局面C .真正维护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完整D .不允许日本独占中国的状况延续下去35.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
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
”对他的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 .经济危机是希特勒上台的唯一原因B .经济危机导致了右翼极端势力突起C .经济危机严重地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D .经济危机使各国都需在传统资本主义模式外寻找新的出路二、非选择题(共75 分)36.十二铜表法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节选):三、使用土地的取得时效为二年,其他物品为一年。
五、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
六、于诉讼进行中,在长官前对物的所有权有争议时,应裁定该物归事实上的占有者,或认为合适的人暂行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