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五个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生活中众多物质进行不
同层次的需求表达,这些层次从满足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把满足人们这些不同层
次的需求分成5个层次:
一、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所需要的必备前提,即人类的基本需求,包
括水、食物、穿衣、住所等具体需求;
二、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指的是满足安全、保护、稳定、安全感等方面的需求,如有
足够的金钱收入、社会稳定、有保障职业、有保护来源;
三、社会性需求:社会性需求指的是与别人交往的需求,以此来增加友谊、结交知己、归属感、社会认同等;
四、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指的是在所有必要需求满足后,个人期望实现自我
价值、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目标,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等;
五、精神需求:精神需求是指个人希望得到价值实践中的启发,并且通过审美感官精
神上的充实和满足,从而获得心灵的平安之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诞生对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及因果分析这一领域有着重要
的贡献,为个体的需求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强调的是,从较低的需求一层层往上提升,从而有效满足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和个体之间,形成了新的概念和理念,
作用不可小视。
马斯洛的5个需求

马斯洛的5个需求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求,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
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求,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求,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求,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显然,这种理论基于三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生存是人类的第一大不可动摇的准则,他的需求能够影响他的行为。
只有未满足的需求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求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求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求,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为了自我实现需求,人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孜孜不倦的追求吧。
马斯洛人生五大需求

马斯洛人生五大需求
马斯洛人生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
1.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也可以说是人的第一需求。
如,食物、水、空气、睡眠、房子、性等。
2.安全需求
远古时期,人类就寻找到山洞来躲避自然灾害和其他野兽的攻击。
这就是一种追求安全的方式。
同时,现代很多人在选择和新环境进行接触的时候,他们首先考虑的也是安全。
由此可见,安全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
因而马斯洛在研究中提出了人的第二层次需求——安全需求。
它包括安全、稳定的环境,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3.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
社交需求也叫情感和归属需求,如与人沟通、亲近、建立感情和联系、受到接纳、有所归属等。
4.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主要指自尊、自信,自我尊重、成就、尊重他人的需求等。
比如,人们会渴望受人羡慕、尊重、获得稳固的高评价等。
5.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我们的人生境界、个人的理想或愿望等都全部实现。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完成做真正的自我,因而它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一些先天需求,人的需求越是低级的需求就越基本,越与动物相似;越是高级的需求就越为人类所特有。
同时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出现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即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个体其需求模式或结构是不尽相同的。
在对需求的研究中,最著名的当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了《动机激发论》,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一)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饥、渴、性等方面的生理机能需要。
生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这些需要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不可回避的需要,由此而产生的推动也是很强大的。
生理需要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要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要。
管理过程中,如果员工们还在为生理需要而忙碌,他们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就与他们所做的工作无关。
只要能满足生理需要,任何职业他们都可以接受。
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作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
(二)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的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小到个人生活的安危,大到世界和平,人人都在追求生活在一个有秩序的、可以控制的、可以预测的环境中,这些都是对安全的需要。
对许多员工而言,安全需要主要表现为安全而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的职业。
主要受安全需要激励的人,在评价职业时,把它看成不至于失去基本需要满足的保障。
如果管理人员认为对员工来说安全需要最重要,他们在管理中就应该强调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保护员工们不会因自动化而失业。
在处理问题时不标新立异,并避免或反对冒险,员工们将会循规蹈矩地完成工作。
但是,如果员工过分强调工作的安全性,他的进取心、创造性就可能会被压抑。
(三)社交需要社交需要又称为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归属需要就会出现。
人们总是希望与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渴望相互信任和帮助。
社交需要的缺失可能会使员工的精神不振、导致高缺勤率、低生产效率、对工作不满意以及情绪低落。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包括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种需求按层次结构排列,通常从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开始,到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睡眠等的需要,以及身体的基本需要。
安全需求: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安全感,如对住所安全、经济保障、职业保障等的需求。
社交需求:人们有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的需求,如友情、亲情和爱情。
社交需求通常在安全需求满足后出现。
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尊重需求的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表现为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发挥自己的能力,追求自我发展和成长。
马斯洛认为,人们的需求是按照层次结构逐级满足的,通常从较低层次的需求开始,逐步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然而,这种顺序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在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
此外,不同的人可能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有不同的优先级
或强调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在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在自我实现需求之后,还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必要的层次,大多数会将自我超越合并至自我实现需求当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
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换而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
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h.maslow,1908-1970)所首创的一种理论。
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ATheoryofHumanMotivationPsychological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如下: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如吃、喝、住处。
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
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需要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励因素等。
几乎所有的介绍马斯洛的书籍都这样介绍他的需要层次论,但是,这实际上存在一定的不完整。
马斯洛本人的著作中对需要层次论作了更多的探讨。
首先,除了广为人知的以上五种需要外,马斯洛还详细说明了认知和理解的欲望、审美需要在人身上的客观存在,但是他也说明,这些需要不能放在基本需要层次之中。
对马斯洛的观点存在着许多争论。
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批评马斯洛的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需要层次学说,但到目前为止,马斯洛的观点仍然是最被广泛传播的一种。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被称为马斯洛需要层级理论,是由美国心
理学家爱德华·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一种传奇性理论,他
认为,人类有五大层次的需要:
一、生理需要:
这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身体本身对食物、水、空气、体温控制、睡眠等的需求。
二、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身体和精神的安全,包括安全所有物,环境的安全,社会
安全,经济安全,医疗保险,家庭安全等。
三、社会需要: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开始着装关注友谊,爱情,陪伴,被社会承认,被他人尊重,被接受等等。
四、尊重需要:
一旦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人们需要得到他人尊重,需要在同伴中表现
出自己的能力。
尊重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在的尊重指的是自尊和自信,外在的尊重指的是外部他人尊重。
五、自我实现需要:
在前四层基本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在个人发展方面希望实现一定的梦想,创造一些独特的成就,完成本来就该做的事情等。
马斯洛的宏观视角,以及他对人类需求认识的深刻理解,深深地影响着心理功能、人际关系、管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该理论为我们从经济角度观察人际关系和发展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有助指导人们适当的安排日常的具体内容,以满足个人的需求,并相应地去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实现自我实现和发展。
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

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
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是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包括:
1.生理需求: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
衡等。
2.安全需求:这是人类对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
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的需求。
3.社交需求:也称为归属和爱的需求,包括对友情、爱情、性亲密等的需求。
4.尊重需求:人们都希望被认可、被尊重和被重视,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
重。
5.自我实现需求: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人们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
负,发挥自己的潜力,以达到个人成就和满足感。
这五个层次的需求像金字塔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
生理需求是人们为了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安全需求是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后对安全保障的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
社交需求是人们在满足前两个需求后对归属和爱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等。
尊重需求是人们在满足前三个需求后对被认可和尊重的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是人们在满足前四个需求后对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需求,包括个人成就和满足感。
马斯洛认为,人们的需求是有层次结构的,从低到高依次满足,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并成为驱动行为的动力。
因此,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只有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人类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 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 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 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 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 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 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 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 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 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 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 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 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 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 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
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
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感情上(社会)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 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 接受别人的爱。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科学家都认为,一个国 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 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 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 比例较小;而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在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们的需要层次会随 着生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马斯洛人生需求理论简述

马斯洛人生需求理论简述马斯洛人生需求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于1943年提出的一种解释人类需求的层次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按照优先级来进行分类,并且在满足了较低级别的需求之后,才会追求更高级别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被划分为五个主要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
本文将对马斯洛人生需求理论进行简要概述。
首先,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层次按照一个金字塔的形式表示,较低级别的需求位于金字塔的底部,较高级别的需求位于金字塔的顶部。
这意味着在满足了一个较低级别的需求之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级别的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性欲和其他生理方面的需求。
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人们就会感到饥饿、口渴、疲劳等不适感。
因此,满足生理需求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
在满足了生理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物质安全(例如居住在安全的住所和拥有稳定的收入),以及心理安全(例如工作环境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人们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全感。
当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是人类与他人建立联系和获得认同感的需求。
这包括与家人和朋友的亲密关系,以及与社区和社会的关联。
社交需求的满足可以带来友谊、爱情和归属感,而缺乏社交需求的满足会导致孤独和心理障碍。
在满足了社交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包括被他人尊重和认可,以及实现自我尊重和自信心。
满足尊重需求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自尊心和自尊感,从而提升自己在家庭、社区和工作中的地位。
最后,当人类的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追求个人潜力、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发展个人的创造力和独立性。
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分别讲的是什么

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分别讲的是什么?问:马斯诺五大层次需求理论是什么?实际上,在国内,大家更熟悉的翻译是“马斯洛”而非“马斯诺”。
不过,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描绘成了一个拥有5个层级的金字塔模型结构,在这个金字塔模型结构里,从底部向上,人的基本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这5个层级当中,处于底层的,属于低级需要,处于高层的,属于高级需要。
一般情况下,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但并不是说,低级需要必须要100%满足之后,才会出现更高层级的需要,而是有部分满足,人就会出现更高层级的需要,往往存在多个层级的需要并存的情况。
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各个层次的需求。
01生理需求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困了需要睡觉,所有这些吃喝拉撒等跟人的基本生理和生存密切相关的事项,人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需求,就都属于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也是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里,处于最底层的需求,也就是说,它是一切需求的前提和基础。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也难以想象他能够有精力去思考要如何自我实现。
正因为生理需求的满足如此重要,因此,它也是人在各类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的,为了获得这些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人是可以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行动力的。
0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是指人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经常性的恐惧和焦虑等的需要。
它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二层,也是属于低级需要。
这里需要插播一点关于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理论的一些基本常识,它是属于心理学里的激励理论,所以,对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经常会放在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激励上。
对于安全需求这一点,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基本法定福利,都可以看作是满足员工安全需求的措施。
03爱和归属的需求这个需求主要是指,一个人有余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和关系的需要,有归属于某一个团体和组织的需要。
五大需求层次理论

五大需求层次理论马斯诺五大层次需求理论内容: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扩展资料:(1)生理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
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
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安全上的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
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感情上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
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
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 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 需求)。
1943年马斯洛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7] )是关于需要结构的理论,五级的旧版传播较广。
基本观点①五种需要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1]②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关系: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
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得比较晚,婴儿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但自我实现需要在成人后出现;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和水分,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1]③低级需要直接关系个体的生存,也叫缺失需要(deficit or deficiency need),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直接危及生命;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是满足这种需要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所以叫做生长需要(growth need)。
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复杂,满足高级需要必须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等。
[1]④马斯洛看到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区别,他后来澄清说,满足需求不是"全有或全无"的现象,他承认,他先前的陈述可能给人一种"错误的印象,即在下一个需求出现之前,必须百分之百地满足需求"。
[5] 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以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的满足就可以了。
例子: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生命,不考虑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解析

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解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
以下是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解析:
1.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性欲等。
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将受到威胁。
2.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安全需求是指人们对于安全和稳定的需求,包括个人安全、工作安全、住所安全等。
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人们才会关注自己的安全问题。
3. 社交需求(Social needs):社交需求是指人们对于社交关系和归属感的需求,包括友谊、爱情、家庭和社群。
人们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4. 尊重需求(Esteem needs):尊重需求是指人们对于被他人认可和尊重的需求,包括自尊心和他人的尊重。
这种需求是人们追求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动力来源。
5. 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对于个人发展和达到自己潜力的需求。
这是马斯洛认为最高级的需求层次,包括追求个人成长、创造力发展和自我满足等。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一个人只有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
当一个需求得到满足时,它的动力作用会减弱,而未满足的需求会成为主导行为的动力。
因此,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目标。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成不同的层次,在不同时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可以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成不同的层次。
据这一理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性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需要是相互依存的,当一个需要得到满足时,会激发下一层次的需要,而当下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使上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
用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的需求,并为解决人类需求提供一个参考。
人们的需要会发生变化。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它包括遵循法律法规、尊重法律权威、维护法律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等内容。
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是遵守法律和法规,尊重法律权威,坚持公平正义,维护法治秩序,推进法治建设。
法治思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思想品质。
五层需求理论

五层需求理论
五层需求理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它提出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性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五层需求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从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的需求,每一层次的需求都必须得到满足,才能进入下一层次的需求。
马斯洛提出的五层需求理论,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性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是指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包括食物、衣服、住房、水等,这些需求是最基本的,必须得到满足,才能进入下一层次的需求。
安全需求是指人的安全感需求,包括财富、保险、社会地位等,这些需求是比生理需求更高一层的需求,只有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入安全需求的层次。
社会性需求是指人的社会性需求,包括友谊、爱情、关系等,这些需求是比安全需求更高一层的需求,只有当安全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入社会性需求的层次。
尊重需求是指人的尊重需求,包括荣誉、职位、地位等,这些需求是比社会性需求更高一层的需求,只有当社会性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入尊重需求的层次。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包括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等,这些需求是比尊重需求更高一层的需求,只有当尊重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入自我实现需求的层次。
五层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从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的需求,每一层次的需求都必须得到满足,才能进入下一层次的需求。
五层需求理论的提出,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
人的五大需求 马斯洛

人的五大需求马斯洛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描述了人类不同需求的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1生理需求:包括维持生存的需求,诸如食、饮、睡眠、性欲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2安全需求: 包括希求保护与免于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求,表现为安全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只有生理及安全两种需求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3爱与隶属需求: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鼓励等需求,表现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三种需求均获满足之后,才能相继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
4尊重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四种需求都能获得满足,最更层次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5自我实现需求:包括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
它们是: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社交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1,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五大需求理论

马斯洛五大需求层次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描述了人类不同需求的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1.生理需求: 包括维持生存的需求,诸如食、饮、睡眠、性欲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2.安全需求: 包括希求保护与免于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求,表现为安全稳定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只有生理及安全两种需求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3.社交需求: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欣赏、鼓励等需求,表现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三种需求均获满足之后,才能相继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
4.尊重需要: 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在包括此一层次在内的四种需求都能获得满足,最更层次的需求始能相继产生。
5.自我实现需求: 包括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
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五个层次,其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A、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成就
B、安全、生理、社交、尊重、成就
C、生理、安全、尊重、社交、成就
D、尊重、生理、安全、社交、成就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构:
A、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
B、越是低层次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C、任何人都具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各层次的需求强度相等
D、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小蘑菇”也能长成大树--------也谈“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存在已久。
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初学者或初入道者,在他们刚进入某个社会团体或企业组织时,不太容易引起别人对他们的重视。
所以委任他们从事的工作,往往也都是一些最基础的工作,如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杂活一类。
这种现象存在了许多年,大家早已对此都已经司空见惯了,没有人认为这有什么不正常的事。
也许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乏饱学之士对此进行思索和总结,但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有据可查的首次对这一现象进行总结,并以定律命名的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批电脑程序员。
一批刚从学校毕业的“天之骄子”参加了工作,这些刚进入企业的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他们自然觉得在这里不被人重视,有种自生自灭的感觉,就好像蘑菇一样生长在阴暗的角落里,没有人会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于是就据此提出了一条“蘑菇定律”。
当然也不排除当初提出这一定律的时候,有自我解嘲或戏说的心理因素在内。
我要说的是,不论有没有人去提出“蘑菇定律”,“蘑菇定律”的现象是早就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正常现象,并且还将会一直地存在下去。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许多岗位对技能和经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一个客运公司不可能将一个大客车交给一位新手去驾驶,一个航空公司也不可能让毫无经验的新手去驾驶波音客机。
同样的,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使用新手去到重要的管理岗位担当要职。
正确的理解“蘑菇定律”现象,端正心态,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理念,把困难当成机遇,把基层工作当成自己学习、锻炼、成长的沃土,“蘑菇”也能长成大树!
其他网络上也有关于“蘑菇定律”的评论文章,并认为是在“阴暗的角落里待上几天时间”,这是笔者所不赞同的,这不是什么短期的培训班,走走过场了事,年青人若想在企业里有所作为,至少也要在基层磨炼十几年以上的时间。
没有经历何来阅历?
当然了,在软件设计类的行业中,需要在“阴暗角落”里磨炼的时间可能会相应的缩短很多,“小蘑菇”长成大树的成长周期也自然会缩短,但通过在工作、生活实践中的磨炼而成长的道理是不会变的。
笔者在下海之前,曾在某国有大型企业工作。
在今年春节期间笔者与该企业负责出口的部门经理就大学毕业生在该企业的成长模式进行了探讨:在二十年前那些不会说不会道的学工艺的大学生都被分到了生产一线当工人,而学习统计、计划等管理专业同时又能说会道的大多被分配到了公司的各管理部门或后勤部门,现在,那些当初分到一线的大学生不是当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就是分厂厂长,而分在公司机关后勤的人大部分还在原来的岗位上没有动。
笔者开玩笑说:“后勤机关的这些人如能当上部长的话,只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现任部长突然死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现任部长的年龄与他们都差不太多,等现任部长退休的时候,企业也不可能安排这些快退休的人来接任部长的职务。
你想出人头地么,很难!一个部室十几名大学生,您说提拔谁吧?
当年分到这家大型国企生产一线的大学生们,从扫地、擦洗设备开始干起,装废料、干杂活,一步一步的从普通的压延工干到副操纵手、主操纵手;有许多人为了钻研技术,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就吃住在厂房里,没有床就打地铺;他们熟悉生产现场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与生产工艺。
因为当年分到生产一线的大学生非常多,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于是那些学有所成的一线大学生就选择了下海。
这些下海的大学生在本行业的民营企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些人现在已是铝加工行业中的大型民企的总经理,一般的也都被任命为总工程师或副总经理。
一句话,他们经过在基层十多年的长期锻炼和刻苦学习,终于成长为本行业的精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当年的“小蘑菇”,现在已经长成了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