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合集下载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接触、飞沫、空气、粪便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和管理办法各不相同。

下面将就常见的传染病进行详细介绍。

1.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4天,最长可达7天。

-传染期:从出现症状前1天就开始传染,症状出现后7-10天内最具传染性。

-隔离期:一般建议患者发病后至少隔离5天,或症状消失48小时(无热、无咳嗽)后解除隔离。

-接触者观察:密切接触者如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管理办法:鼓励接种流感疫苗,及早发现患者并给予合适的治疗。

2.麻疹:-潜伏期:通常为10-14天。

-传染期:自发病前4天至皮疹消退后的第4天,最具传染性是在出疹期前后3天。

-隔离期:麻疹病例应隔离至发热及出疹后的第4天,或解痉后3天。

-接触者观察:密切接触者如出现发热或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管理办法:麻疹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此病的有效措施。

3.结核病:-潜伏期:一般为2-8周。

-传染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前至少持续2周具有传染性。

-隔离期:治疗后痰菌阴转,连续三次痰菌阴转后可解除隔离。

-接触者观察:劝告接触者就医,接受结核菌感染相关检查。

-管理办法:加强结核病的筛查和治疗,建立有效的隔离措施和感染控制措施。

4.感染性胃肠炎(如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48小时。

-传染期:自发病开始至症状消失后2-3天,病毒排出期可长达数周。

-隔离期:密切接触者需在患者病程结束后1周内暂时避免与他人接触。

-接触者观察:观察接触者是否出现相应症状。

-管理办法: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尽量避免食用可能污染的食物和不洁的水源。

以上仅是部分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和管理办法的介绍。

对于不同的传染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早期发现、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做好环境消毒等,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通过接触、空气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

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以及接触者观察和管理办法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以常见的传染病为例,介绍这些重要概念,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

1.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4天,最长可达7天。

-传染期:从疾病出现前1天至症状缓解后的5-7天内。

-隔离期:建议恢复期后继续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3-5天。

-接触者观察: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并尽早就诊。

-管理办法:广泛宣传流感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定期接种疫苗等。

在流感流行期,尽量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2.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最长可达21天。

-传染期:发病前4天至出疹子消退后的4天。

-隔离期:确诊后至发疹子消退后4天,避免接触未免疫的人群。

-接触者观察:密切接触者应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并尽早就诊。

-管理办法:接种麻疹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早就诊并遵循医嘱。

3.结核病:-潜伏期:一般为2-10周。

-传染期:如果存在肺结核,传染期可持续到完成至少2周的标准抗结核治疗。

-隔离期:确诊后至进行抗结核治疗的前两周内,避免接触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

-接触者观察:密切接触者应接受结核菌感染筛查,并定期复查。

-管理办法:加强结核病患者的教育,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通过良好的通风和个人卫生习惯来预防结核病的传播。

4.乙型肝炎:-潜伏期:一般为45-160天,平均60-90天。

-传染期:乙型肝炎病毒可在感染初期至病情恢复期(包括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给他人。

-隔离期:建议治疗的患者应该继续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直到乙型肝炎病毒DNA消失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

-接触者观察:密切接触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相关指标。

-管理办法:定期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与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使用安全注射器、避免共用洗漱用品,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班主任查验学生复课证明是什么病,以此判断停课时间长短)
传染病类型
传染病名
潜伏期
1、流感(不是感 冒)
1-3日,最短可数小时
麻疹
8-12天
2、风疹
14-21天
隔离期(传染5天
3、流行性腮腺炎 呼吸道传染病
4、水痘(斑疹、丘 疹、疱疹)
5、肺结核
14-21天 10-24天 因人而异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约3周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不少于发病后14天
痰培养阳性具有传染性,抗痨治疗至少半年,休学 至少4个月
6、流脑
1-7日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发病后于7天
肠道传染病(4食 物中毒5肠出血6 脊髓灰质炎7肝炎 8细菌性痢疾9伤 寒10霍乱11诺如 病毒即病毒性肠
胃炎等)
1、手足口病
2、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红眼病)
3、甲肝(黄疸肝 炎)
2-7天 1-3天 15-45天
痊愈后7天,不少于发病后10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自发病之日起3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病人隔离期、停课标准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病人隔离期、停课标准

停课标准停课时限参照标准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10天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1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不少于2周传染病防治法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1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2周传染病防治法、WS/T311-2009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2周传染病防治法、WS/T311-2009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2周传染病防治法、WS/T311-2009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1周传染病防治法、WS/T311-2009
6i j hjubhn, 3天昆山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控制工作指引(试行)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2周传染病防治法、WS/T311-2009
暴发流行时,可采取停课1周传染病防治法、WS/T311-2009
病人隔离期、停课标准。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和病人及其接触者的管理方法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和病人及其接触者的管理方法

数小时-3天 1-2天 2-10天 7天
12小时-12天 2-5天 2-21天 1-6天 10天左右 2-4天
症状消失后,两次鼻咽分泌物连续培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7天 养阴性(间隔2天),可解除隔离 应隔离至退热后15-20天,有条件的 地区可于退热后第5天和第10天做两 次粪便培养,阴性者可解除隔离 疫源地施行终末消毒后,观察21天
传染期
病人的隔离期限
症状消失后7天
接触者观察期
隔离观察至末次接触后14天
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曾做被动免疫者延长 10天 至4周 出疹后5天 出疹后7天或疱疹全部结痂 从腮腺肿大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3 周) 退热后2天 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但从发 病日算起不得少于7天 病人入院隔离治疗6天即可出院 发病后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天 隔离观察至末次接触后14天 隔离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 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托儿所及部队密切接 触者应检疫3周 在大流行发生时,可集体单位进行检疫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7天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7-12天 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
不检疫
钩端螺旋体病
1-30天
7-14天
发病后第2周可在尿中发现病原体,可保持 病人隔离至临床痊愈为止 2-3个月,但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血中有配子母细胞的病人与病原携带者均 有传染性,疟疾发作次数愈多,血中配子 母细胞也愈多。发病时间愈长,流行病学 意义愈大 一般在发病后5天内有传染性 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 人作为传染源意义不大
接触者隔离观察9天,进行预防接种或血清预防者应 肺鼠疫应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痰检查 延至12天 3次阴性方可出院 隔离至急性症状消失为止 不检疫
数月至2年 自血中检出HIV抗体起即有传染性

常见法定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2021年)

常见法定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2021年)

常见法定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病名潜伏期(天)隔离期接触者检疫期及处理一般最短-最长病毒性肝炎甲型30 15-45 发病日起21天检疫45天,每周查ALT,观察期间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乙型60-90 28-180急性期隔离至HBsAg阴转,恢复期不阴转者按病毒携带者处理检疫45天,观察期间可注射乙肝疫苗及HBIG;疑似乙肝的托幼和饮食行业人暂停原工作丙型60 15-180至血清ALT恢复正常或血清HCV RNA阴转检疫45天,观察期间可注射乙肝疫苗及HBIG;疑似乙肝的托幼和饮食行业人暂停原工作丁型至血清HDV RNA及HDV Ag阴转检疫45天,观察期间可注射乙肝疫苗及HBIG;疑似乙肝的托幼和饮食行业人暂停原工作戊型40 10-75 发病日起3周检疫期60天脊髓灰质炎5-14 3-35 自发病日起消化道隔离40天,第1周同时呼吸道隔离医学观察20天,观察期间可用减毒灭活疫苗快速预防免疫霍乱8-14 4小时-6天症状消失后,隔日粪便培养1次,3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4天留观5天,粪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解除检疫,阳性者按患者隔离细菌性痢疾1-3 数小时-7天至症状消失后7天或粪便培养2-3次阴性医学观察7天,饮食行业人员粪便培养1次阴性解除隔离伤寒8-14 3-60 症状消失后5天起粪便培养2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5天医学观察23天副伤寒甲、乙6-10 2-15 医学观察15天副伤寒丙1-3 2-15 医学观察15天沙门菌植物中毒4-24小时数小时-3天症状消失后,连续2-3次粪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同食者医学观察1-2天阿米巴痢疾7-14 2天-1年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粪查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包囊阴性饮食工作者发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者应调离工作流行性感冒1-3 数小时-4天退热后48小时解除隔离医学观察3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应早期隔离麻疹8-12 6-21 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至出疹后10天易感者医学观察21天;接触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风疹18 14-21 至出疹后5天解除隔离一般不检疫,对孕妇尤其怀孕3个月内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流行性腮腺炎14-21 8-30 至腮腺完全消肿,约21天一般不检疫,幼儿园及部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0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3 1-10 至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发病后7天医学观察7天,可作咽培养,密切接触者的儿童服磺胺或利福平预防病名隔离期检疫期及处理一般最短-最长白喉2-4 1-7 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咽培养(间隔2天,第1次于第14病日)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4天医学观察7天猩红热2-5 1-12 至症状消失后,咽培养连续3次阴性或发病后7天医学观察7-12天,可作咽培养百日咳7-10 2-23 至痉咳后30天或发病后40天医学观察21天,儿童可用红霉素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4-7 2-21 隔离期3-4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7 1-14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鼻咽拭子核酸病毒检测阴性后医学观察14天,可作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4 1-7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CT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7天以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期限为最后1次暴露后7天流行性乙型脑炎7-14 4-21 防蚊设备室内隔离至体温正常不需检疫森林脑炎10-15 7-30 不需隔离不需检疫流行性斑疹伤寒10-14 10-14 彻底灭虱隔离至退热后12天彻底灭虱后医学观察14天地方性斑疹伤寒7-14 4-18 隔离至症状消失不需检疫,进入疫区被蜱咬伤者可服用多西环素预防恙虫病10-14 4-20 不需隔离不需检疫虱传回归热7-8 2-14 彻底灭虱隔离至退热后15天彻底灭虱后医学观察14天流行性出血热14-21 4-60 隔离至热退不需检疫艾滋病15-60 9天-10年以上HIV感染/AIDS隔离至HIV或P24核心蛋白血液中消失医学观察2周,HIV感染/AIDS者不能献血钩端螺旋体10 2-28 可以不隔离疫水接触者检疫2周腺鼠疫2-4 1-12 隔离至肿大的淋巴结小腿,鼠疫败血症症状消失后,培养3次(每隔3天)阴性接触者检疫可服四环素或SD预防,发病地区进行疫区检疫肺鼠疫1-3 3小时-3天就地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痰培养连续6次阴性接触者检疫可服四环素或SD预防,发病地区进行疫区检疫狂犬病4天-12周4天-10年病程中应隔离治疗被可疑狂犬病或狼咬伤者医学观察,并注射疫苗及免疫血清布鲁氏杆菌病14 7-360 可不隔离不需检疫炭疽1-5 12小时-12天皮肤炭疽隔离至创口痊愈、痂皮脱落,其他症状消失后2次(间隔3-5天)培养阴性医学观察12天,肺炭疽密切接触者可用青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等预防淋病1-5 患病期间性接触隔离对性伴侣检查,阳性者应治疗梅毒14-28 10-90 不需隔离对性伴侣检查间日疟10-15 10天-9月病室内应防蚊、灭蚊不需检疫恶性虐7-12 病室内应防蚊、灭蚊不需检疫三日虐20-30 8-45 病室内应防蚊、灭蚊不需检疫病名隔离期检疫期及处理一般最短-最长班氏丝虫病约1年不需隔离,病室内应防蚊、灭蚊不需检疫马来丝虫病约12周黑热病3月-5月10天-2年不需隔离,病室内应防蛉、灭蛉不需检疫。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疾病名称潜伏期(天)隔离时间密切接触者观察常见最短~最长病毒性肝炎甲型30 15~4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甲、戊型,急性乙、丙型肝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周乙型70 30~180隔离至肝功能正常,并且HBV DNA、HCV RNA、HDV RNA转阴丙型8周2周~26周丁型6周~12周3周~12周戊型40 15~7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麻疹10 6~21自发病日起至出疹后5d,伴呼吸道并发症者应延长到出诊后10d医学观察21d流行性腮腺炎14~21 8~30自发病日起至腮腺消肿为止医学观察21d脊髓灰质炎5~14 3~35 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40d,第1周呼吸、消化道隔离,1周后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医学观察20d流行性出血7~14 4~46 至症状消失-热狂犬病1月~3月5d~19年至症状消失-伤寒7~14 3~60 体温正常后15d或症状消失后5d、10d便培养2次阴性医学观察21天副伤寒8~10 2~15细菌性痢疾1~4 数h~7d症状消失后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医学观察7天霍乱1~3 数小时~7d症状消失后6d并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医学观察5d,便培养3次阴性并服药预防猩红热2~5 1~7 自治疗日起不少于7d,且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医学观察7d白喉2~4 1~7 症状消失后咽拭子培养2次(隔日1次)阴性,并至少症状消失后7d医学观察7d百日咳7~10 2~21 自发病起40d或痉咳后30d医学观察21d流行性脑脊2~3 1~10 症状消失后3d,不少医学观察7d髓膜炎于病后7d 鼠疫肺鼠疫 1~3数h ~12d症状消失后痰培养6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9d , 预防接种者观察12d 腺鼠疫2~5 1~8淋巴肿大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d炭疽 1~5 0.5~14 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间隔5d )阴性医学观察8d ~12d流行性感冒 1~3数h ~4d 体温正常2d 或病后7d 医学观察4d肺结核 14~70 隐性感染可持续终生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痰培养结核菌阴性医学观察70d SARS4~5 2~14 症状消失后5d ~7d 医学观察14d HIV 2d ~10年数月~15年终身采取血液隔离 医学观察6个月 手足口病 2~7治愈医学观察7d 梅毒2d ~3周10~90 完全治愈医学观察90d,90d 内有过性接触的予以青霉素治疗。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一览表
密切接触的儿童应检疫21日,如接受过被动免疫者应检疫28日
风疹
18日
14-21日
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日
一般接触者可不进行检疫
水痘
14-16日
10-21日
隔离至脱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医学观察21日
流行性腮腺炎
14-21日
8-30日
从发病日起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
幼托机构密切接触者应检疫3周。
丙型
50日
15-160日
急性期隔离至病情稳定
同乙型
丁型
同乙型
戊型
40日
10-60日
自发病日起隔离3周
同甲型
流行性乙型脑炎
10-14日
4-21日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
接触者不检疫
流行性感冒
1-3日
数小时-4日
退热后2日
大流行时,集体单位进行检疫,出现发热等症状者,应早期隔离
麻疹
8-12日
6-21日
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日
1-3日
数小时-7日
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2次粪培养阴性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7日
霍乱
1-3日
数小时-7日
停用抗生素后,每日1次连续2次粪便细菌培养阴性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日,并粪便培养1次阴性可以解除隔离观察。
布鲁氏菌病
14日
7日-1年以上
临床症状消失后解除隔离
不检疫
流行性出血热
14日
7-46日
隔离至发热退
不检疫
登革热
6日
5-8日
起病பைடு நூலகம்7日
不检疫
伤寒、副伤寒甲、乙
伤寒:10-14日
7-23日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随着人口迁徙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染病的防控变得尤为重要。

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1. 流感:潜伏期为1-4天,隔离期通常为3-7天。

在患者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

2.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3-6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3. 感冒:潜伏期为1-3天,隔离期通常为5-7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口鼻分泌物,勤洗手、常通风。

4. 病毒性肝炎:潜伏期为15-160天,隔离期通常为2-4周,取决于不同病毒类型。

患者应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勤洗手、使用一次性餐具。

5. 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隔离期通常为7-10天。

患者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并勤洗手。

6. 结核病:潜伏期为数月至数年,隔离期通常为2周至数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

患者应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7. 落疳:潜伏期为2-3周,隔离期通常为2个月。

患者应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分享餐具和器具,注意个人卫生。

8. 过敏性休克: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隔离期通常为症状完全缓解后的1-2天。

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并及时就医。

虽然以上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但请注意,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毒的感染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面临疾病传播风险的情况下,及早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十分重要。

此外,我想强调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无论是在疫情还是非疫情的时期,保持频繁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尽量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是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总结起来,了解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基础知识。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这些时间数据来对待疾病的传播风险,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预防措施,同时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及其对应的潜伏期。

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扩散,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2. 概述2.1 定义:潜伏期是指感染者被暴露到致病因子后至出现临床表现之间经过的时间段。

2.2 影响因素:个体差异、致病菌特性等都会影响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长度。

3. 常见传染疾病及其潜伏期详解(以下仅部分例子)3.1 流行性感冒(流感)- 爆发型流行性感冒:感觉正常→突然起高温度(39℃以上) →喉头肿胀与剧咳,并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或累积黄色脂质物,变成支气管结核;骑士反射消失;并可由此进展为急重型肺泡内皮损害,出现肺水肿、呼吸衰竭。

潜伏期:1-4天- 季节性流感:症状轻微→咳嗽、发烧等→ 逐渐恢复潜伏期:约2天3.2 麻风病(麻风)多种类型的麻风有不同潜伏期。

以下是两个常见类型: - 结核型麻风:细菌进入体内后,在皮下组织中生长和增殖,并引起结节形成;可能在数月到多年之间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 神经系统史脱毛型骨关系:这一类别包括了神经损害较为严重者,如眉睫部位及面颈交界处因大片色素沉积而使这些区域变黑,而致外貌畸形;四肢末端也可由于营养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溃坠与缩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并存有手指趾甲改变.注意: 不同人对M.leprae反应差异很大,故染癣时间亦有差异,一般为2-5年.3.3 肺结核- 活动性肺结核:细菌进入体内后,在肺部生长和繁殖,引起活动性感染;可能在数周到几个月之间才会出现临床表现。

- 非活动性(潜伏)肺结核:在典型情况下,继发于原初复合物的非传播类型,这种形式通常是无自觉症状或仅轻微不适.当然也可由此过渡至其他任何类型(如浸润、空洞性等).其他少见但重要的例子还包括了支气管淋巴节点增大及纤维化以及局限小叶坏死注意: 多数人通过胃口被M.tuberculosis吞咽而臀骨沟溢流再次接触这些杆菌。

至于是否产生新灭亡者与否则取决于宿主对该抗原所作反应程度,并可能影响其未来预防措施中使用BCG效果。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观察期等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观察期等

胺均可将
病菌杀死

消化道
潜伏期末
即可排 菌,临床 症状期传 染性最 大,病后 带菌自数 天至4周 不等,少 数可数月 至1年以
临床症状 消失后, 隔日大便 培养,连 续2次阴 性或症状 消失后6 天解除隔 离
留验5 天,并连 续作粪便 培养2 次,阴性 者解除隔 离
用加倍量 的20%漂 白粉乳剂 或2~3% 来苏儿, 0.5%氯 胺,还可 用新药“ 84”消毒 液消毒
至少7~10 天
2天
75%酒精 、84消毒 或煮沸
(丙) (CA24)
医学观察
20天,对
发病前10
5岁以下
脊髓灰质 炎(乙)
3~35天 7~14天 消化道
天至病后 4周均有 传染性, 少数可达
隔离期不 少于病后 40天
儿童注射 胎盘球蛋 白或丙种 球蛋白,
4个月
可防止发
病或减轻
症状
艾滋病 (乙)
6个月~ 10年以上
带者处理 种乙肝疫

潜伏期末
即有传染 性,临床 症状期传 染最大, 慢性病人 亦有传染 性,最长
急性期隔 离至病情 稳定,慢 性病例按 病原携带 者处理
目前无法 定措施
达6年
急性感染
后HDAg血
症可持续
25天,慢 性感染者 在HDAg与
同乙型肝 炎
目前无法 定措施
抗-HD肖
失前均有
传染性
发病前2
周至发病 后2周从 粪便中排
数年
传播途径 传染期
隔离期
接触者观 察期及管 消毒方式 理办法
呼吸道 呼吸道
对寒冷、
潜伏期末 即有传染 性,普通 型患者之 传染性可 持续6~7 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患者隔离治疗期与及接触者观察处理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患者隔离治疗期与及接触者观察处理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患者隔离治疗期及接触者观察处理期一览表--------------------------风疹 18 1421出疹后5日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8~48H隔离至症状消失。

接触者不检疫。

人-猪链球菌感染1 1小时 2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天。

水痘 14~16 1024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

手足口病3~6隔离至热度、红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但不少于发病后10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周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其及管理办法病名潜伏期 传染期隔离期接触者观察期及管理办法最短~最长 常见 鼠疫 腺鼠疫肺鼠疫2~8天 数小时~3天3~6天 1~3天自发病起直至痊愈为止的整个病程腺鼠疫隔离至淋巴腺完全痊愈,肺鼠疫应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痰连续培养6次阴性方能出院。

留验9天同时接种鼠疫菌苗霍 乱数小时~6天1~3天潜伏期末即可排菌,临床症状期传染性最大,病后带菌自数天至4周不等,少数可数月至1年以上临床症状消失后,隔日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或症状消失后14天解除隔离留验5天,并连续作粪便培养2次,阴性者解除隔离甲型 15~50天3~4周潜伏期末至发病2周内传染性最大,少数在病后某段时期仍可排病毒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但不少于病后30天,幼托机构要隔离40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45天,接触后2周内注射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可防止发---------------------------------------各类传染病隔离期-------------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潜伏期、隔离期和接触者观察期---------------------------------------------------- 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观察期来源: 作者:管理员录入:管理员发布时间:2005-10-4 14:21:28---------------------------------------。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 (1)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检疫期 (1)

症状消失后连续2~3次大 便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
同食者医学观察1~2天
症状消失后连续3次粪查 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及 包囊阴性
饮食工作者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者应 调离工作
退热后48小时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3天,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隔离
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 炎出疹后10天
易感者医学观察21天。接触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
出疹后五天解除隔离
一般不检疫,对孕妇尤其3孕个月内者,可肌注 丙种球蛋白
至全部结痂或不少于病 后14天
医学观察21天,免疫力低着可用丙种球蛋白
至腮腺完全消肿,约21天 一般不检疫,幼儿园及部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0天
之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 医学观察7天,可作咽培养,密切接触的儿童服磺胺或
少于发病后7天
不隔离
日常接触不需检疫
可以不隔离
疫水接触者检疫2周
隔离至肿大的淋巴结消退, 鼠疫败血症症状消失后培养3 次(每隔3天)阴性
接触者检疫9可服四环素或SD预防,发病地区进行疫区 检疫
就地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痰培 养连续6次阴性
同腺鼠疫
病程应隔离治疗
被可以狂犬病或狼咬伤者医学观察,并注射疫苗及免疫 血清
可不隔离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4~7天 2~21天
流行性乙型脑炎 7~14天 4~21天
森林脑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 虱传回归热 肾综合症出血热
10~15天 7~30天 10~14天 5~23天 7~14天 4~18d 10~14天 4~20天 7~8天 2~14天 14~21天 4~60天
利福平预防
症状消失后连续两次咽培
养(间隔2天,第一次于 第14病日)阴性或症状
医学观察7天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潜伏期、接触者观察期、检疫期一览表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潜伏期、接触者观察期、检疫期一览表
6~12日
15~35日
6~27日
不检疫
不检疫
不检疫
(续)
病名
潜伏期
一般
最短—最长
接触者观察期、检疫期
急性感染性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梭菌属产气荚膜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沙门菌
24~72小时
6~12小时2~6小时
〈24小时24~48小时
破伤风
7日
3~14日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抗生素冶疗后4~10日
风疹
18日
14~21日
21日,密切接触者立即或接种5日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流行性乙型脑炎
10~14日
4~21日
不检疫
流行性腮腺炎
18日
8~30日
一般不检疫,集体儿童检疫21日
麻疹
10~11日
6~21日
21日,曾接受被动免疫者观察28日
狂犬病
30~90日
6日~19年
不检疫
爱滋病
5年
2~10年
对近期与患者有性交接触或密切者应检疫22个月
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潜伏期、接触者观察期、检疫期一览表
病名
潜伏期
一般
最短—最长
接触者观察期、检疫期
天花
8~14日
5~16日
16日,接触者于24小时内一律种痘
水痘
13~17
10~24日
Hale Waihona Puke 21日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20~30日2~3月4.4周
15~45日
6周~6月
2~26周
45日45日,观察期学龄前儿童不能入幼儿园,接触食品,自来水或托幼工作者应暂停原工作同乙型肝炎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肺鼠疫1-3天
1-8天
数小时至3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大完全消退,肺鼠疫临床症状消失后痰连续培养6次阴性方可解除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2-3
14小时-6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不检疫
破伤风
7-14天
2天-数月
不隔离
不检疫
手足口病
3-4天
2-7天
发病后7天
医学观察10天
2-3
1-10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天
乙脑
10-14
4-21
隔离至体温正常
不检疫
百日咳
7-10
2-20
痉咳发生后30天或病后40天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21后
SARS
4-7
2-21
隔离3-4周(待定)
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同乙型肝炎
丁型
重叠感染
混合感染
3-4周
6-12周
同乙型肝炎
同乙型肝炎
戊肝4010-来自5自发病之日起3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0天
霍乱
1-3天
数小时至6天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三次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天并连续送培三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细菌性痢疾
1-3
数小时至7天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培阴性可解除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常见
最长最短
病毒性肝炎
甲型
30天左右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流行性出血热
7~14
4~46
至症状消失

狂犬病
1月~3月
5d~19年
至症状消失

伤寒
7~14
3~60
体温正常后15d或症状消失后5d、10d便培养2次阴性
医学观察21d
副伤寒
8~10
2~15
细菌性痢疾
1~4
数h~7d
症状消失后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医学观察7d
霍乱
1~3
数h~7d
症状消失后6d并隔日一次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3周~12周
戊型
40
15~75
自发病日起隔离4周
麻疹
10
6~21
自发病日期至出疹后5d,伴呼吸道并发症应延长到出疹后10d
医学观察21d
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30
自发病日期至腮腺消肿为止
医学观察21d
脊髓灰质炎
5~14
3~35
自发病日期至少隔离40d,第1周呼吸、消化道隔离,1周后消化道隔离
医学观察20d
淋病
2~5
1~14
感染的新生儿、青春期前儿童隔离至有效抗生素治疗后24h;成人治愈
医学观察14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4
3~7
目前尚无人传染人
医学观察21d
医学观察7d
鼠疫
肺鼠疫
1~3
数h~12d
症状消失后痰培养6次阴性
接触者医学观察9d,预防接种者观察12d
腺鼠疫
2~5
1~8
淋巴肿大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d
炭疽
1~5
0.5~14
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间隔5d)阴性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定。
丁型
重叠感染
3-4周
同乙型肝炎
同乙型肝炎
混合感染
6-12周
戊肝
40
10-75
自发病之日起3周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0天
霍乱
1-3天
数小时至
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送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天
6天
大便培养1次连续二次
并连续送培一次阴性可解
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除隔离
细菌性痢
1-3
数小时至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
7天•重点职业观察期应送
麻疹
8-12
6-18
发病日至退疹或出疹后
5天
21天
风疹
18
14-214-16
10-24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但不得少于病后14天
3周
猩红热
2-5
1-12
发病后6天
接触者作咽拭培养,可疑者
隔离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14-21
8-30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
失,约3周左右
集体机构医学观察3周
流脑
2-3
1-10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
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天
乙脑
10-14
4-21
隔离至体温正常
不检疫
百日咳
7-10
2-20
痉咳发生后30天或病
后40天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21后
SARS
4-7
2-21
隔离3-4周(待定)
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
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天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风疹
5-25天
(10-21天)
隔离至出疹后5天
流行性
腮腺炎
8-30天
(14-21天)
隔离至症状和体征消失为止或发病后10天
流行性
脑膜炎
1-7天
(2-3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或发病后7天
流行性
乙型脑炎
4-21天
(10-14天)
隔离至体温正常为止,隔离在有防蚊设备的室内
病毒性肝炎
甲肝15-40天(21-28天)
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与隔离期一览表
疾病名称
潜伏期(常见)
隔离期
水痘
10-21天
(13-17天)
隔离至患儿痂皮硬结干燥,无新疹出现,不得少于发病后2周
流行性感冒
数小时-4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为止或热退后2天
手足口病
多为2-10天
平均3-5天隔离至症状出Fra bibliotek后2周且症状消失
麻疹
6-21天
(10-12天)
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日
乙肝2月-6月(60-160天)
隔离自发病日起不少于30天
细菌性痢疾
数小时-7天(2-4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后粪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为止
甲型H1N1流感
最长潜伏期为20天,最短为6天
至少需在家中隔离观察7天,或至流感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儿童有可能超过7天。隔离观察期间,患者应尽量避免离家;如需离家(如到医院就诊)需戴外科口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传染病潜伏期一览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
接触者观察期(天)常见最长最

病毒性肝

甲型30天左右5-45天自发病之日起3周45天
乙型60-90 30-180 有HBV复制标志的患
者应调离接触食品、
自来水或幼托工作,
不能献血急性肝炎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45天
丙型40 15-180 急性期隔离至病情
稳定。

同乙型肝炎
丁型重叠感染
混合感染3-4周
6-12周
同乙型肝炎同乙型肝炎
戊肝40 10-75 自发病之日起3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60

霍乱1-3天数小时
至6天腹泻停止后2天隔日
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
三次阴性即可解除
隔离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5
天并连续送培三次阴性
可解除隔离
细菌性痢
疾1-3 数小时
至7天
症状消失粪检阴性
后连续2次粪培阴性
可解除
7天.重点职业观察期应
送培1次,阴性者解除
观察
伤寒副伤寒甲

副伤寒丙8-14
6-10
1-3
3-60
2-15
2-15
症状消失后5日起间
隔送培2次阴性解除
隔离。

伤寒23天,副伤寒15
天,重点职业观察期应
送培1次,阴性者解除
观察
流感1-3 数小时
-4天热退后2天解除隔离大流行时集体机构应医
学观察,出现发热症状
早期隔离
麻疹8-12 6-18 发病日至退疹或出
疹后5天
21天
风疹18 14-21 出疹后5天不检疫
水痘14-16 10-24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
痂,但不得少于病后
14天
3周
猩红热2-5 1-12 发病后6天接触者作咽拭培养,可
疑者隔离治疗
流行性腮
腺炎14-21 8-30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
全消失,约3周左右
集体机构医学观察3周
流脑2-3 1-10 症状消失后3天,但
不少于病后1周
医学观察7天
乙脑10-14 4-21 隔离至体温正常不检疫
百日咳7-10 2-20 痉咳发生后30天或
病后40天解除隔离
医学观察21后
SARS 4-7 2-21 隔离3-4周(待定)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
期来自疫区人员医学观
察2周
病名
潜伏期(天)
隔离期(天)接触者观察期(天)常见最长最

流行性出
血热
7-4 4-46 10 不检疫登革热5-8 3-19 病后7天不检疫
AIDS 15-60 9天-10
年以上感染者或病人隔离
至病毒或P24核心蛋
白从血液中消失
密切接触者或性伴侣医
学观察2年
狂犬病4-8周5天-10
年以上病程中隔离治疗被狂犬或狼咬伤应医学
观察,期间注射免疫血
清及狂犬疫苗
鼠疫腺鼠疫
2-4天,肺鼠疫1-3天1-8天
数小时
至3天
腺鼠疫隔离至淋巴
结肿大完全消退,肺
鼠疫临床症状消失
后痰连续培养6次阴
性方可解除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3 14小时
-6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不检疫
破伤风7-14天2天-数

不隔离不检疫
手足口病3-4天2-7天发病后7天医学观察1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