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新中国成长的历程(附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启示随堂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及启示1. 引言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作为中国领导党,经历了漫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回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并探讨相关启示。
2.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斗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和封建主义剥削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1 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在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领导了农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革命。
通过农民起义、土地改革和农村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推翻了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为农民赢得了土地和权益。
2.2 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充分发挥了其领导能力和组织力量,组织和领导了广大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在艰苦的战斗中一次次打败了日本军队,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3 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成功地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团结全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
3.1 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建设政策,例如“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
这些政策旨在加速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然而,由于一些政策实施不当和天灾人祸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困难和挫折。
3.2 文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60年代发起了“文化大革命”。
这场运动旨在清除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旧的国家制度。
然而,由于运动过于激进和失控,导致社会动荡和经济停滞。
在此后的几年内,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内部整顿,以恢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精品文档.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56),第二个阶段(1956-1966),第三个阶段(1966-1976),第三个阶段(1978-2007)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1953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
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
2019年历史中考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附答案解析
2019年历史中考材料分析题专项训练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1. 坚持领导武装斗争并不断创新是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显然志在城市;即使是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也是在“第三次攻打长沙”的口号中举起暴动旗帜的。
执着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
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这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并在城市首先胜利的。
然而效仿俄国人成功的经验并没有在中国取得成功。
于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革命者,在经历了1927年的失败后,于第二年春天汇聚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由于毛泽东拨转了方向,使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得以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伟大转折点。
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取得了领导地位,真正取得了领导地位。
此会议内容一经传达,就得到全党全军的欢呼。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
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最初领导的武装斗争“执着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共产党人“开始了革命在农村的发展”与哪一事件有关?(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毛泽东拨转了方向”与哪次会议有关?如何理解“会议内容一经传达,就得到全党全军的欢呼”?(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贡献。
2.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历史。
历史高考高考冲刺:中国现代史专题复习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二)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中国现代史专题复习之新中国发展历程二考情分析专题概述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有曲折和失误,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建国初期,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在“左”倾思想影响下,国民经济建设中成就和失误并存,但成就是主要的。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都取得突破性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逐步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解决了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现代化与世界现代化联系更加紧密。
考向预测1、主干知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政策、成就,科教发展的措施、成就等历来是考题的密布区。
2、基本概念:“七年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文革动乱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历史阶段划分概念,我们同学容易搞混,“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经济体制”等经济名词,“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过渡时期总路线”等政策名词或概念的内涵也是误区之一。
3、史观:中国崛起的过程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中华文明影响力大增的过程,这一视角是高考命题常用的切入点。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2013年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60周年,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55周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40周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10周年纪念。
另外注意,一些统计图、数据表、新闻报道、漫画、打油诗、股金证等身边常见的现象是命题常引用的材料,应该关注此类现象在备考复习中的价值。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详细)
理论 创新 建设 成就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专 题 感 悟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 “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实现了。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 现了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 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 性。现在,取消了农业税,实行对农民的相关补贴,建立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 是关注民生的,是为人民谋福利的。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2.在经济建设的探索中所经历的挫折,使我们认识到经济 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生产关系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改善人 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逐步转 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 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健全民 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专题五新中国的成长之路要点整合专题感悟知识网络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专题五新中国的成长之路要点整合专题感悟知识网络1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知 识 网 络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要 点 整 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949 年到 201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 66 年的风雨历 程。这66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 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发动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人民政权得到 巩固。实施“一五”计划、完成了三大改造,为社会主义工 业化奠定了基础,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也称新民主 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2.第二阶段:1956 年到1966 年,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索十年。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我国发动了“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了失误,使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 影响。(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2)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那时起,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以下是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一、建国初期(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国家面临着庞大的重建任务。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工商业改革、农村合作化运动等,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农村的土地改革,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工商业改革,国有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大跃进与三年困难时期(1957-1960年)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旨在加快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遭遇了困难。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包括粮食短缺、经济衰退等。
三、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提倡群众运动,以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然而,由于一系列的政策失误和社会动荡,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四、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包括引进外资、开放市场、实施市场经济等。
这些措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总结起来,新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建国初期、大跃进与三年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四个阶段。
这一历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五新中国的成长历程
专题五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项目事件内容或影响政权巩固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制度完善第一个五年计划、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经济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视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政策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确立;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思想精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国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二、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会议【命题点】新中国的崛起(考查角度侧重:唯物史观)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设问1】我国制定的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描述的落后现象?这一计划的实施有何意义? 答: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二如图【设问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此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答: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详细)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理论 创新 建设 成就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专 题 感 悟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民两千多年来 “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实现了。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 现了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 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 性。现在,取消了农业税,实行对农民的相关补贴,建立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 是关注民生的,是为人民谋福利的。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知 识 网 络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要 点 整 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历史阶段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1949 年到 201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 66 年的风雨历 程。这66年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 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发动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人民政权得到 巩固。实施“一五”计划、完成了三大改造,为社会主义工 业化奠定了基础,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也称新民主 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2.第二阶段:1956 年到1966 年,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索十年。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我国发动了“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了失误,使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 影响。(也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五)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2.在经济建设的探索中所经历的挫折,使我们认识到经济 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社会主义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生产关系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改善人 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逐步转 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 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健全民 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是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变革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战后重建、国家建设、社会稳定等重大任务。
在经济方面,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等,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国有经济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殊是对重要产业的控制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新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
此外,新中国还积极参预国际事务,加入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在文化方面,新中国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了基础教育,并进行了文化大革命等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3-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五年计划”,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方面,新中国实施了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战略,加强了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在政治方面,新中国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加强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此外,新中国还积极参预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在文化方面,新中国进一步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普及了高等教育,并进行了文化大革命等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三、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政策,通过引进外资、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经济方面,新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自那时起,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策变革,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包括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和成就。
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
首先是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加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通过国家计划经济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进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后,中国进一步推进了经济改革,引入了市场经济的元素。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鼓励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
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国之一。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增长,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社会进步:在社会方面,新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变革和进步。
首先是土地改革运动,该运动在1950年代初期实施,旨在解决土地问题和农民的贫困状况。
通过重新分配土地和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此外,中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策,包括普及教育、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
中国的教育体系得到了广泛发展,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医疗保障体系也得到了加强,人民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提高。
此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的投资和支持,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中国的科技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国在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突破,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
例如,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卫星和载人航天器,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
中国成长步骤
新中国成长历程
1、1949-1957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
这一阶段中1949-1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底为三大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2、1958-1962年为十年探索时期(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前半段,中共从“八大”的正确决策到1957年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和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出台,经济领域内“左”倾错误不断(如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随后中国出现了1959-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
但中共从1960年-1962年采取系列措施纠“左”(如农业工作中的《农业六十条》,“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出台,“七千人大会”的召开等),到1962年国民经济恢复生气。
3、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在曲折中前进时期,我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均有发展。
4、1976-2000年这一阶段中1976-1978年为国民经济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年底, 年底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一五” 和“一五”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 志着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志着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计划
①欧美主要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欧美主要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政治领域的变革 政治领域的变革) 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政治领域的变革 ②从18世纪 中期起,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解 世纪 中期起,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 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发展(经济 经济、 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科技 领域的变革) 领域的变革 4、美国罗斯福新政 、 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 特点: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 会福利等方面, 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 作用:罗斯福积极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 作用:罗斯福积极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随着新政的 实施,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实施,美国逐渐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新政中采取的 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改 革 开 放 前 新 中 国 成 长 的 曲 折 历 程
1949-1976) 时间范围 (1949-1976)
抗美援朝战争 肃清反革命 西藏和平解放 建立各级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 土地改革
巩固新生政权
成长
经历事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进入社会主义 “一五”计划 一五”
中考专题复习: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一、选择题1.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的结论应是A.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B.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2.一副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与对联中“当年分田”直接相关的是()A. 开国大典B. 土地改革C. 抗美援朝D. 三大改造3.“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们祖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该宣传标语最早出现于( )A.“一五”计划B. 改革开放C.“大跃进”D.“文化大革命”时期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 B.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C.建成工业化的基础 D.劳动人民当家作主5.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折射出新中国时代的变迁。
下图中的时装表演,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改革开放新时期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邓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材料中所说的“组织方式”指的()A. 人民公社化运动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7.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我们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
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A.对外开放B.精准扶贫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扩大就业8. 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9.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A.汕头B.深圳C.珠海D.厦门10.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二、非选择题11.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
初中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 人教版精品课件
1、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在什 么背景下探索民主革命道路的?最终找到 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中国共产党在找到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之后,是如何实践这条道路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启示?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 会主义,就不能发展中国。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改革开放。
战 南京。
争
阶
段
二、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 泽东主席在首都北京天 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成立。
二、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解放区农民在丈量土地
二、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经 济 恢 复
论在党的指导地位
• 同年邓小平 南巡 讲话,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深远影响。
• 1992 年 汪辜 会谈,两岸关系的
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的一步。
• 1997 年,党的 十五大 将 邓小平
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
历史转折关头
邓小平发表题为《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21年中共一大会址
一、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年-1927年间, 国共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 进程。
国民党右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和革命群众,致使大革命最终失败。
一、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8 月1日,中国 共产党选择在 南昌发动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派 的第一枪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1949-2007)和成就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1956),第二个阶段(1956-1966),第三个阶段(1966-1976),第三个阶段(1978-2007)第一个阶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始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中国真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确定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1953年开始的这会主义改造包括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956年的完成标志着中国真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由于改造过于激进,粗糙留下了许多问题,但是总体上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回复和经济的发展。
这一时期主要取得的成就是,成立了新中国,颁布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并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顺利的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的过度。
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主要任务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使国力增强,主要是发展生产力,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指出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但是在建设中出现了种种“左”的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运动,虽然进行了改正但是不彻底。
加上当时气候的干旱不仅没有真正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反而使人民生活更加艰难。
但是凭着当时人们的强烈热情还是取得了很大成功。
第三阶段:是十年的大动荡时期,由于毛泽东对于形势的判断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整整十年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由于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破坏,经济发展也进入一片混乱之中,打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被迫害,连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被打成“左派”。
第十三单元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历程
《共同纲领》 、政府、首都、国旗、国歌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
国家副主席
中共党员
孩子们不理解黄炎培为什么到了70岁还要出 来做官,他说:过去不愿做官是不愿意入污泥,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我做的是人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 民的官。经过周密安排,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2 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 位是民主人士,21位政务委员中有9位是民主人 权。 民主人士 士,105个部长和副部长职位中,民主人士占了 49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张 澜 宋庆龄 李济深
的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
信大祥绸布店职工祝贺实行公私合营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有什么历史作用? 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 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 二、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标志:第一届人大的召开
(背景、主要内容、意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确认)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1955
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西藏自治区 1965 广西壮族自 治区1958
刘少奇
朱 德
建国初期 ——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一、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2、成立经过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说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经历的发展阶段
说明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经历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建国,至今已经飞跃70余载,期间不断发生和发展的深刻历史变迁,为中国奠定了走向强大、发展壮大的基础。
新中国刚建成时,国力十分薄弱,经济消沉,曾经经历穷困潦倒的局面,到1951年,正式步入正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全民族财富共同体的计划;1966年,中国又遭到文革的一击,导致社会一度混乱,但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出台,再次点燃中国经济繁荣的引火炬;1990年,中国就实现改革开放政策的双百年大目标,标志着改革开放取得显著突破。
新中国建国70余载,成就跨越式的发展和变革,中国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期间经历过拼搏生存、成功追求、理智思维和开拓勇气,也正是这份精彩和默默付出,才让中国迈入发展快车,迎接胜利的新征程。
未来,新中国将继续推进改革、革新,让新篇章写满梦想与希望,实现更加幸福的中国梦。
考点32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C.1958-1966年
D.1966-1976年
2、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国( D )
A.1949年的情况 C.1953年的情况
B.1952年的情况 D.1956年的情况
3、1952年底,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选项中, 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事(B )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 D、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又在农村实行了 什么政策?此政策的出台,是源于什么地方的做法得到了 党中央肯定?
4.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三、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问必有答有提示;看分答题多角度 要点明确有序号;回归书本有拓展
6. 九年级的小亮同学就1949—1978年的这段历史画了一个 年代尺,并根据这段历史的特点,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 参与回答。(12分)
(1)请说出第①阶段中我国经济建设方面采取的三项积极措 施,并指出其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
考点32: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 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
参考资料:九下历史与社会 P36—P47 考点部分 P75—P78
考点32: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b﹞
1、注意把握时间特征: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2、内容上: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 成就;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历的失误与挫折。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
变化,其中把农民土地私有制改为土地集体所有制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中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专题四新中国的成长之路
新中国的成长之路一、知识结构二、要点整理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我国经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2.艰难的探索道路(1)七年过渡话神奇①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了新政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
②“一五”计划的完成使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③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失误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1)1950—1952年,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1953—1956年,领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4)改革开放后,取消人民公社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4.新中国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原因及启示(1)成就①20 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 1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 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D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 A.1949年 B.1952年 年
14、七年级某班的同学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14、七年级某班的同学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展开了讨论, 展开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C A.新中国的成立 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954年 1954年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45.2 54.8 92.1 7.9
土地占有比 重 91.4 8.6
11、歌曲《春天的故事》 1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句歌词指的是(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 A A、深圳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12、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12、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的标志是( 的标志是( A ) 2001年加入 年加入WTO A、2001年加入WTO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访华 C、1972年尼克松访华 D、1979年中美建交 1979年中美建交
1、下列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下列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社 A C、手工业合作社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的历史事 件是( 件是( ) B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5、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的 方寸之间记录历史,下面是四枚主题为《20世纪回顾》 世纪回顾 邮票,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邮票,再现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你认为按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15.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哪一运动 15.
C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D
图1 虚假的粮食夸耀纪 A.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图2 一个萝卜千斤重 B.土地改革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6. 16.下图是根据盐城市某县上报的水 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 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其中 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 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 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 对此, 对此,你的正确判断是 D 1958年水稻生产实现大丰收 A.1958年水稻生产实现大丰收 B.袁隆平作出重要贡献 C.此表反映情况属实 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1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 1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 20 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 图中B点到C 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发 展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状 况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文革”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一、考点练习(见试卷) 考点练习(见试卷) 二、注意观点(变题:新中国成立后重大事件的启示 注意观点(变题: 或结论) 或结论) 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经历了曲折( 1、新中国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经历了曲折(或在曲 折中前进)。 折中前进)。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 2、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 大的变化。 和平”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时 期中国面临着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期中国面临着机遇和巨大的挑战。
①开国大典
②抗战胜利
③中共诞生
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6.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 1950 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 正确的是( 正确的是( A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土地改革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C.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7.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D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获得了土地,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1949年 8 、 1949 年 ——1953 年 . 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而取得的成 1953 C 就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 ①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② 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①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① 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A .① ② B .③ ④ C .① ③ D. ② ④
14、 1984年 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 14、“1984年,根据中央的决定,全市撤销人民公社、 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摘 滨州历史》 自《滨州历史》)请问人民公社的开始建立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A.新中国成立初期 C.大跃进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 1949年至 9.观察下面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 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 )
A.土地所有制改革完成 C.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对外开放扩大 D.大跃进
“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许多“豪言壮语”,如:“没有万斤的 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许多“豪言壮语” 大跃进 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没有万斤的指示, 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没有万斤的指示,就没有万斤的措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 人有多大胆, 不怕做不到, 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 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 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 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你认为这些“豪言壮语” 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两 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 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 经济面貌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任 已经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生产关系这种根本的变 年基本完成了。 务,已经在 年基本完成了 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化,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开辟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 万吨,发电量 年钢产量135万吨 发电量72.6亿 万吨, 材料二:我国 年钢产量 亿 煤炭6, 万吨, 万吨, 度,煤炭 ,649万吨,原油 万吨 原油43.6万吨,棉布 万吨 棉布38.3亿公尺 亿公尺 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 万吨, 亿度, 。1957年钢产量 年钢产量 万吨 发电量193亿度,煤炭 , 亿度 煤炭13, 000万吨,原油 万吨, 万吨, 亿公尺。 万吨 原油146万吨,棉布 万吨 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 亿公尺 年比 1952年钢增长 年钢增长296%,发电量增长 年钢增长,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 ,煤炭增长96% 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 ,原油增长 ,棉布增长32%。 。 --以上材料均选自 以上材料均选自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报》 --以上材料均选自 年 月 日 人民日报》
D ) 3、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的著名科学家是( 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的著名科学家是( A、华罗庚 B、李四光 C、袁隆平 D、邓稼先
10.2009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10.2009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周恩来总理曾说过 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 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一个“天安门”和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D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平和平解放 D开国大典
新中国的成长历程 相关考点: 相关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及其意义; 三大改造及其意义;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及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及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国两制”的提出。 “一国两制”的提出。
C
B D
A
C
年份 1952 57 60 65
1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 1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 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 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 命时期(1966 1976年 (1966~ 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C 停止内战, 人有多大胆,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两手都要抓,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9、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 19、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 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 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 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D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20、列举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三次失误。(3 20、列举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三次失误。(3分) 。(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