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班)(扫描版)

合集下载

金陵中学高三历史文科班期中考试卷

金陵中学高三历史文科班期中考试卷

金陵中学高三文科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 每小题3分, 共60 分)1、2、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3、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4、“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这里的“礼物”指的是:A、《某某条约》B、《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5、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

他居住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那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大总统誓词的照片④某某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X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按照这一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对1840—1911年间的重要事件评价较高的应是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国民大革命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③④7、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某某革命的“准备阶段”,这是因为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D、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X8、根据195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我国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

2013-2014学年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历史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卡上。

1.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指出“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

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

那是当时入仕从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

”钱穆所指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B.汉朝 C.隋唐 D.宋朝2.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

”……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

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由材料可知A.宋代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宋代统治者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科举考试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D.宋代科举取士条件相对放宽3.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理发。

有人在附近玩球,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伤了奴隶的耳朵。

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广场理发是错误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

这表明罗马法A.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B.保障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C.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4B.美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C.涉及全国性事务的权力都赋予联邦政府D.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分享的政治权力相当5.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6.“议会采一院制或两院制,行政权由总统或内阁掌握,当日所写之宪法与下面一大群农村组织之关系极微,因为乡民的识字率一般认为只5%,农民只能集体指挥……传统的管制办法着重男人优于女人,年长的优于年幼,读书明理的优于目不识丁,这和全民投票的原则以及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经济之机会不仅不相衔接,而且大相径庭。

南京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南京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A .破坏了分封制.破坏了分封制B .不符合古代宗法制.不符合古代宗法制C .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D .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建史家的利益2.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④秦朝统一了文字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 .①②③B B.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③④.①②④ D.①③④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想的主要途径是A A.参加科举考试.参加科举考试.参加科举考试B B B.等待朝廷察举.等待朝廷察举.等待朝廷察举C C C.投笔从戎戍边.投笔从戎戍边.投笔从戎戍边D D D.投作官吏幕僚.投作官吏幕僚.投作官吏幕僚4.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A .秦朝.秦朝 清朝清朝清朝 B. B. B.汉朝汉朝汉朝 明朝明朝明朝 C. C. C.秦朝秦朝秦朝 明朝明朝明朝 D. D. D.秦朝秦朝秦朝 汉朝汉朝汉朝5.5.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 B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主政治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 D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6.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战争名称战争名称 时间时间 战争影响战争影响A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清政府被迫开放南京、苏州等地为商埠清政府被迫开放南京、苏州等地为商埠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7.7.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台湾义士丘逢甲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与这段话反映的史实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A.《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B. B. B.《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马关条约》C. C. C.《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辛丑条约》 D D D《二十一条》《二十一条》《二十一条》8.8.“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

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

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命题:高三语文备课组审核:韩玉洁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衣袂.(mèi)症.结(zhēng)茅塞.顿开(sè)弄巧成拙.(zhuō)B.讣.告(bǔ)缄.默(jiān)炙.手可热(zhì)岿.然不动(kuī)C.装帧.(zhēn) 供.(gòng)应鞭辟.(p ì)入里怙恶不悛.(quān)D.剽.(piáo)窃掮.(qián)客莞.(wǎn)尔而笑捷报频.(pín)传1.A(B项“讣”应读fù;C项“供”读gōng ;D项“剽”读piāo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当然我们不能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B.许多旅行家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无法以语言形容”之类的词。

C.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D.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

2. B(A.“芸芸众生”与“所有”重复。

C.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是针对别人而不是自己。

在句中使用对象有误。

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善无缺,此处误用在后面直接接宾语。

)3.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给“肥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

(5分)肥皂剧是从英语传至中文的外来词,本来是适应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

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肥皂剧”。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题有1个正确答案,共50分)1.如图,2011年中国邮政4月5日发行的《清明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分别为“祭祖”“踏青”和“插柳”,它采用了工笔重彩的表现方式,背景为蓝天、白云,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

其中“祭祖”与中国古代的某种政治制度相联系,这种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 B.世袭制 C.任免制 D.强调孝廉2.《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3.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所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最早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朝 D.西汉4.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省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

回顾历史,阅读下表: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5.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立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6.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附中13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附中13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监测高一历史试题(B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雄图……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2.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A.商朝宗法制B.西周分封制C.秦代郡县制D.隋唐科举制3.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B.汉代废除宰相制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D.清朝设立军机处4.在著名的福建土楼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内外服制5.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6.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

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8.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郡国并行制2.“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A 、规X 某某仪式B 、传承中华传统C 、禁锢人们思想D 、阻碍社会进步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 、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4、历史是复杂的。

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其中第1题~第30题为单项选择题,30题,共60分;第31题~第35题为判断题,5题,共10分);非选择题部分(第36题~第38题,3题,共30分)共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5、大学2009年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

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

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

这种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制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凭借血缘世袭B、等待朝廷察举C、参加科举考试D、投作官吏幕僚7、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单元学习结束后,有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

历史丨江苏省南京一中、金陵中学、南通海安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丨江苏省南京一中、金陵中学、南通海安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5届高三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这些小国如耿、霍、魏等,不再作为采邑,而是派异姓大夫管理。

由此可见,晋献公()A.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B.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削弱贵族的经济实力D.以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2.后赵石勒称王后,“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又“典定九流,始立秀、孝试经之制”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

这反映出后赵()A.以九品中正制强化君权B.重视考核官员的施政能力C.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D.利用儒学为国家培养人才3.西晋时,流行于士大夫群体的投壶活动被认为有利于“矫懈而正心”。

宋代,盛行于民间的蹴鞠形成了“十紧要”(要信实、要志诚、要尊重等)“十禁戒”(戒争斗、戒赌博、戒词讼等)的相关规范。

上述体育活动()A.反映了传统主流思想的变化B.推动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凸显了道德伦理的价值取向D.体现程朱理学的世俗化趋势4.下表为宋元时期书院的分布统计,据此可推知()朝代流域宋朝元朝书院数百分比书院数百分比黄河13 3.264318.94长江29774.4315266.96珠江8922.3114.10合计399100227100A.文化教育受自然条件影响B.民族交往交融的不断加强C.南北经济差距的持续扩大D.政局变动影响文化的传播5.岳飞不仅在南宋受到崇奉,金章宗也称“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元朝官修《宋史》评价岳飞“文武全器、仁智并施”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三帝都曾重修杭州岳庙和岳飞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金陵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班)(扫描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1分)参考答案:
(1)西周分封制。

(1分)
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3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3分)
(2)原因:王室的衰落(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礼崩乐坏。

(4分)
(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3分)
22.(12分)参考答案:
(1)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

(4分)
(2)略
23.(13分)参考答案:
(1)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
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5分)
(2)一种: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

另一种: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

(3分)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

(2分)
(3)民本思想:不同点:超越了传统民本思想侧重于君的倾向,体现了近代民主启蒙思想的气息。

(3分)
24.(12分)参考答案:
(1)态度:不准备认真履行条约。

(1分)
原因: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不强;统治集团的天朝上国思想。

(2分)
(2)变化:由坚决抵制外夷到尊重并崇拜外夷,并采取合作政策。

(1分)影响: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逐步加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洋务运动兴起。

(2分)
(3)原因:借十月革命俄国局势混乱,停止支付俄国赔款;苏俄处于内战,为摆脱国际孤立,争取北洋政府的支持,主动示好表示放弃旧俄在华一切特权。

(4分)认识:近代中国外交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性;能逐步与国际法接轨,抓住国际形势的
变动,积极开展外交活动。

(2分,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5.(12分)参考答案
(1)直接原因:生活水平低。

(1分)
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分)
政策或措施:实行改革开放;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等(2分)
(2)变化: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公平的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2分)
(3)特点: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闻题)。

(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分)。

(4)宗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或实现共同富裕)。

(1分)
品质:以民为本(或爱民、富民)。

实事求是。

(2分)(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