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金陵中学高一下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word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af552e1eb91a37f0115c2a.png)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B .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能算出两个天体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D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2.如图1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正方形ABCD 的凹槽,在A 点以初速度v 0沿AB 方向弹出一小球时,小球击中了凹槽上的C 点.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小球运动的时间为0vg B .凹槽的深度为20v gC .小球落到C 点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2v 0D .小球落到C 点的速度大小为02v3.如图2所示,倾角为300、高h 的粗糙斜面,一质量为m 的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能匀速从斜面底端向上运动到顶端;若把此物块放在斜面顶端恰好静止,用2F 的恒力沿斜面向下拉动,使其由静止向下滑动,求滑至底端时的动能E K 为( ) A .2mghB .3mghC .4mghD .5mgh4.如图3所示,用小车通过一轻绳提升套在杆上的重物,此时小车的速度为v 0,在定滑轮上两段绳恰好垂直,且拴在小车一端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此时重物的速度为( )A .0vB .sin v θC .0cos v θD .0cos vθ5.如图4所示,据悉手机微信开启时显示的地球图片将从以前的美国卫星成像图换成风云四号的成像图。
背景中的地球图片也将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为中国所在的东半球上空视角。
“风云四号”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关于“风云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需要,有可能将“风云四号”定位于璧山区上空 B .在相同时间内该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C .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 .“风云四号”的运行周期不一定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图1图2重物图3图46.如图5所示,两个演员正在表演精彩的杂技,两条丝带上端拴在天花板上,下端被男演员缠绕在手臂上,女演员搂着男演员的脖子,两人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题卡及答案)
![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题卡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7c545e336c1eb91a375d2e.png)
2018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题卡及答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项选择(1-8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5分,9-12为多选题,每小题5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1.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们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B. 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方向不一定发生变化C. 其速度可以保持不变D. 它们受合外力一定是变力2.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B.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C.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胡克测定的D.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3. 两架飞机在空中沿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径之比为2: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为4:3。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多少A. 2:3B. 8:9C. 2:1D.1:24. 地球可以看做球体,分别位于北京和赤道上可视为质点的两个物体,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的角速度相等B. 它们的线速度相等C. 因为它们转动的半径不同,所以周期不同D. 因为它们转动的半径不同,所以角速度不同5.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运动的位移为分运动的位移矢量和B.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其中的一个分速度大C. 合运动的时间为分运动时间之和D. 合运动的位移一定比分运动位移大6. 关于从同一高度以不同初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比较它们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时间长 B.速度小的时间长C.一样长 D.质量大的时间长7.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就是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加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是不变的。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1b5895558f5f61fb73666f4.png)
16、河宽 80m,水流速度 6m/s,小船在静水中的 8m/s 则它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___________S,最短短航程为 _________m
17.两颗地球卫星 A 和 B 的轨道半径之比 rA :rB=1:4,则它们绕地球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 V A:V B=
;运动周期之比 TA: TB=
D
.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6.如图所示,固定的锥形漏斗内壁是光滑的,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
等的小 球
A 和 B,在各自不同的水平面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V A>V B
B. ωA>ωB
C. aA>aB
D. 压力 NA&g离地面的高度越高,
A .周期越大 C.线速度越大
A. v1 v2 , a1 a2
B. v1 v2 , a1 a2
C. v1 v2 , a1 a2
D. v1 v2 , a1 a2
10.在水平粗糙地面上,使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一次是斜 上拉力,第二次是斜下推力,两次力的作用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力的 大小也相同,位移大小也相同,则 A、力 F 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相同 B、力 F 对物体做的功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相同 C、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相同 D、力 F 对物体做的功不相同,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不相同
A
C、物体可能沿曲线 Bc 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 B 返回 A
c
b
B
a
12. 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
R3 T2
k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量 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 R 地,周期为 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
—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联考物理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82216027284b73f24250cd.png)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宣二、郎中、广中三校期中联考高一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40 分其中1-7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选不全得2 分,错选得0 分。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A.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B. 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C. 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2.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参加场地自行车赛弯道处转弯的情景,弯道处的路面是倾斜的,假设运动员转弯时是在水平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此过程的自行车含运动员除受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外,还受到()A. 重力和支持力B. 支持力和向心力C. 重力和向心力D. 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3.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它在一条流速为4m/s、河宽为120m的河流中渡河,则()A. 小船保持船头与河岸垂直方向行驶,只需24s就可以到达对岸B. 小船若在24s的时间内渡河,则一定是到达正对岸C. 小船若以最短距离渡河,所用的时间为30sD. 若小船保持船头与河岸垂直方向行驶,渡河中若水流突然增大,则小船到达河岸时间变长4.小明利用暑假时间学习汽车驾驶,他开着教练车在场地上进行转弯练习已知圆形场地弯道半径为36m,场地与汽车轮胎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汽车安全通过弯道的速度不能超过()A. 3m/sB. 6m/sC.12m/sD. 18m/s5.在圆轨道上运动着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球表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A. 卫星运动的速度为B. 卫星运动的周期为C. 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g/2D. 卫星受到的地球引力为mg/46.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 卫星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速度C. 卫星在轨道2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它在轨道3上运动的周期D.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7. 如图所示,蜘蛛在地面与竖直墙壁之间结网,蛛丝AB(视为直线段)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45°,A点到地面的距离为1m.若蜘蛛从竖直墙上距地面0.8m的C点以水平速度v0跳出,要到达蛛丝,水平速度v0至少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空气阻力不计)A.1m/sB. 2m/sC. 2.5m/sD. 5m/s8.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 是变加速曲线运动C. 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9.转笔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手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越小B. 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近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小C. 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D. 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10.2017年9月25日,微信启动页“变脸”:由此前美国卫星拍摄地球的静态图换成了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地球的动态图,如图所示。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83c934ba1aa8114431d98a.png)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物理试题答案1. A2. D3. C4. B5.C6. B7. C8. D9. AC 10. ACD 11. AC 12. AD 13. BD 14.ACD15.(1)ACE (2)C 16.(1)2.0 2.5 (2) -1.2517.((1)、(2)问各2分,(3)问3分,共7分)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mv12l(1分)F1=mg+mv12l =0.5×10N+0.5×620.4N=50N (1分)(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2=mv22l(1分)F2=mv22l −mg=0.5×420.4N−0.5×10N=15N (1分)(3)刚能通过时,F T=0,则:mg=mv02l(1分)v0=√gl=√10×0.4=2m/s (1分)小球速度的范围是v≥2m/s (1分)18. (每小问各3分,共9分)解:(1)由图可知tanθ=v0v y(1分)而v y=g t (1分)解得g =v0t⋅tanθ(1分)(2)在该星球表面:G MmR2=mg(1分)解得:M=v0R2Gt⋅tanθ(2分)(3)根据G MmR2=v2R(或mg=v2R)(1分)解得:v =√v0Rt⋅tanθ(2分)19.((1)、(2)问各3分、(3)问7分,共13分)解:(1)细线AB上张力恰为零时:mgtan37∘=mω12Lsin37∘(1分)解得ω1=√gLcos37∘=√504rad/s=52√2rad/s≈3.54rad/s(2分)(评分说明:最后结果不化小数扣1分)(2)ω2=√503rad/s>ω1=√504rad/s,假设细线AB松弛,则:mgtanα=mω22Lsinα(1分)解得cosα=35α=53∘(1分)由几何关系得,此时细线AB恰好竖直,张力为零,假设成立。
(1分)(评分说明:不需要详细解释为何细线AB竖直且无张力,但没有说明不给这1分)(3)○1ω≤ω1=52√2rad/s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上张力的竖直分量等于小球的重力:F T cosθ=mg F T=mgcosθ(2分)(评分说明:条件和结果全对才给这2分,以下两种情况相同)○2ω1<ω≤ω2时,细线AB无张力,细线AC上张力的水平分量等于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 T sinβ=mω2LsinβF T=mω2L(2分)○3ω>ω2时,细线AB在竖直方向绷直,仍然由细线AC上张力的水平分量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 T sinβ=mω2LsinβF T=mω2L(2分)(评分说明:如果没有任何说明而把○2○3两种情况合起来只分析ω1<ω,得出F T=mω2L,只给2分)综上所述:当ω≤52√2rad/s时,F T=mgcosθ当ω>52√2rad/s时,F T=mω2L(1分)(评分说明:最后结论归纳成两个,且条件结果全对才给这1分)。
高一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986e35360cba1aa911dacc.png)
高一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解析高一物理下册期中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
每个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很大,位移也很大,这个力做的功一定很大B.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相互作用的系统做功之和一定为零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重力势能与参考面的选择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面的选择无关2、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
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所示。
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大些B.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不相同D.M处是瘪谷,N处为谷种4、如图所示,是美国的"卡西尼'号探测器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旅行,进入绕土星飞行的轨道.若"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半径为R的土星上空离土星表面高h的圆形轨道上绕土星飞行,环绕n周飞行时间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土星质量M和平均密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M= ,=B.M= ,=C.M= ,=D.M= ,=5、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表面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稳定旋转时()A.a、b的角速度比c的大B.a、b、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b的线速度比c的小6、中国某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2021年x月x日23时3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器有了天上数据"中转站'。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afd545e87101f69f319528.png)
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物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其中1 — 10题为单选题,11 — 15题为多选题, 每题3分,选不全得1. 5分,共45分)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开普勒首先指出了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不是圆形,而是椭圆B.海王星是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其轨道后才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G2. 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D.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不为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3.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8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出现.哈雷的预言得到证实,该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请你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估算,它下次将在大约哪一年飞近地球A.2042 年B.2052 年C.2062 年D.2072 年4.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2B.卫星在距地面高度2R处的重力加速度为C.卫星在距地面高度R处的绕行速度为D.人造卫星的最大绕行速度为5.通过观测冥王星的卫星,可以推算出冥王星的质量.假设卫星绕冥王星做匀速圆周运动,除了引力常量外,至少还需要两个物理量才能计算出冥王星的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可以是A.卫星的质量和轨道半径B.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角速度C卫星的质量和角速度D.卫星的速度和角速度6.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施发射,一步实现火星探测器的“绕、着、巡”,假设将来中国火星探测器探测火星时,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关于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B.飞船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IⅡ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C.飞船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D.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Ⅲ上运动时所具有的机械能7.2019年4月10日晚,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冲洗"完成,室女座星系团中超大质量星系Messier 87中心的黑洞图像呈现在世人眼前.观察发现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黑洞A.B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大于BO,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洞A的向心力大于B的向心力B.黑洞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C黑洞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D.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大,A的周期越小8.质量为m的滑块沿着高为h,长为l的斜面匀速下滑,力加速度为g,在滑块从斜面顶端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A.滑块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mghB.滑块的机械能守恒C.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mghD.滑块的重力势能减少mgl9.汽车以恒定功率P、初速度vw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时,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的v-t 图象不可能是下图中的★10.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后,速度为v,如果要使物体的速度由0增加到2v,可采用的做法是A.将水平恒力增到2F,其他条件不变B.将时间增到2t,其他条件不变C.将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其他条件不变D.将物体的质量、水平拉力都同时增加为原来的2倍11.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向上方以速度vo抛出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当它将要落到离地面高度为h的平台时(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参考平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的总机械能等于B.它的总机械能为-它的动能为D.它的动能为12. 欧洲航天局的第一枚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环绕月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用m表示它的质量,h表示它在近月点的高度,ω表示它在近月点的角速度,α表示它在近月点的加速度,R表示月球的半径,g表示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忽略其他星球对“智能1号”的影响,则它在近月点所受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等于13.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0,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北极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B.质量为m的物体在地球赤道上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为mg0C.地球的半径为D.地球的密度为14. 质量相同的滑块A.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弧形表面也是光滑的,如图所示,开始时A静止,若B 以速度ν0向A滑去,滑至某一高度后向下返回,对于这一过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B在势能最大点处的速度为零B.B在势能最大点处的速度为C.B回到平面上后,将以小于ν0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D.B回到平面上后将静止不动15. 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两物块A.落地时的速率相同B.重力的冲量相同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二、实验题(本大题3小题,共15分,其中第16题4分,其中第17题5分,其中第18题6分)16.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的装置.两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和B,质量分别为mA、mB,在A、B间用细线水平压住一轻弹簧,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使其能实现自由静止,这是表明______,烧断细线,滑块A、B被弹簧弹开,光电门C、D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的时间分别为tA和lB,若有关系式__________,则说明该实验动量守恒.17.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 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交流电源和 _______。
2018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2018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共五套)](https://img.taocdn.com/s3/m/674b7a22376baf1ffc4fada7.png)
2018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18年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演示微小形变时,运用了放大法B.将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运用了理想模型法C.将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用F﹣l图象下梯形的面积代表功,运用了微元法2.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速度v0水平抛出,同时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沿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则甲运动的水平距离是()A.h B.h C.h D.2h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与圆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为2m,B、C质量均为m,A、B离轴心距离为R,C离轴心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B、C都没有滑动)()A.物体A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物体B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C.ω=是C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D.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4.我国“玉兔号”月球车被顺利送抵月球表面,并发回大量图片和信息.若该月球车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A.“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质量之比为B.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C.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于水平面上,物体上竖直固定一长度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P缓慢向上提,使物体离开地面上升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若P端上移的距离为H,则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A.mhH B.mgH﹣C.mgH+D.mgH﹣6.从离地面高h处以v0水平抛出的质量为m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与下落时间t 的图象如图所示(以地面为零势面),其中正确的是()A.B.C.D.7.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力F作用下使竖直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竖直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变为零为止,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A.小球和弹簧接触阶段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B.小球在离开弹簧时速度最大C.小球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D.小球的速度减为零时重力势能最大8.如图所示,两个与水平面夹角相同的力F1和F2作用在质量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均能在水平面内作匀速直线运动,(甲)图中F1为拉力,(乙)中F2为推力,当两物体经相同位移时,F1和F2对物体做功分别为W1和W2,若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A.W1>W2 B.W1=W2C.W1<W2 D.无法判断9.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P点时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圆形轨道I,在轨道I上经过Q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轨道II与月球相切于M点,“玉兔号”月球车将在M点着陆月球表面.()A.“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C.“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I上短D.“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10.如图所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 A<T B<T C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 A<V C<V B11.如图所示,滑块A 和B 叠放在固定的斜面体上,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已知 B 与斜面体之间光滑接触,则在AB 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对A 的支持力不做功B.B 对A 的支持力做负功C.B 对A 的摩擦力做正功D.B 对A 的摩擦力做负功12.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运动,拉力F作用2s后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10m/s2)()A.拉力F做功150 J B.拉力F做功350 J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 J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 J二、实验题:(共16分)13.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的误差增大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Hz;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大小是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m/s.三.解答题(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3)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15.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1)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第2s内物体客服摩擦力做的功W;(3)前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16.如图所示,滑块在恒定外力F=mg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半径为R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C,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滑块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5,试求:(1)滑块运动到B点速度大小;(2)滑块在半圆形轨道上运动时,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演示微小形变时,运用了放大法B.将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运用了理想模型法C.将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用F﹣l图象下梯形的面积代表功,运用了微元法【考点】1U:物理学史.【分析】明确物理学中的相应的物理方法,如:放大法、理想模型、等效替代、微元、比较、实验推理等,要理解相应方法的应用.【解答】解:A、演示微小形变时,为了便于观察,运用了放大法,故A正确;B、将带电体看成点电荷,运用了理想模型法,故B正确;C、△t→0时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分析方法,故C错误;D、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用F﹣l图象下梯形的面积代表功,运用了微元法,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2.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速度v0水平抛出,同时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沿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则甲运动的水平距离是()A.h B.h C.h D.2h【考点】43:平抛运动;37: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结合高度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根据斜面的长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抓住时间相等求出甲运动的水平距离.【解答】解: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乙在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根据,代入数据得:=甲的水平距离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它们与圆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的质量为2m,B、C质量均为m,A、B离轴心距离为R,C离轴心2R,则当圆台旋转时(设A、B、C都没有滑动)()A.物体A的向心加速度最大B.物体B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C.ω=是C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D.当圆台转速增加时,B比A先滑动【考点】4A:向心力;49:向心加速度.【分析】抓住A、B、C的角速度相等,结合向心加速度公式比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B、C做圆周运动,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比较静摩擦力的大小.抓住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角速度,从而确定谁先滑动.【解答】解:A、A、B、C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rω2知,C的半径最大,则C 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故A错误.B、对A,,对B,,对C,,可知A、C的静摩擦力最大,B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小,故B错误.C、根据μmg=m•2Rω2得,C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角速度,故C正确.D、根据μmg=mrω2得,,A、B的半径相等,当圆台转速增加时,A、B 同时滑动,故D错误.故选:C.4.我国“玉兔号”月球车被顺利送抵月球表面,并发回大量图片和信息.若该月球车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A.“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质量之比为B.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C.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考点】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4I: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g进行【分析】质量是不变的,重力是改变的,根据重力表达式G重=mg表示出比较;忽略星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比较地球和月球的质量;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也是最大的圆周运动的环绕速度.【解答】解:A、质量是表示物体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与引力无关,故“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质量之比为1:1,故A错误.B、根据g=,有:M=,故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故B错误.C、重力加速度:g=,故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G1:G2,故C错误.D、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v=,故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于水平面上,物体上竖直固定一长度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现用手拉住弹簧上端P缓慢向上提,使物体离开地面上升一段距离.在这一过程中,若P端上移的距离为H,则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A.mhH B.mgH﹣C.mgH+D.mgH﹣【考点】6B:功能关系;67:重力势能.【分析】先求出在上升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再求出物体上升的高度,即可求出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解答】解:物体在向上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为x=则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H﹣x=H﹣则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E p=mgh=mg(H﹣)=mgH﹣故选:B6.从离地面高h处以v0水平抛出的质量为m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与下落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以地面为零势面),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6B:功能关系.【分析】物体做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分位移公式得到物体离地高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得到重力势能与时间的关系,再选择图象.【解答】解: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则下落时间t时物体离地的高度为H=h﹣物体的重力势能为E p=mgH=mg(h﹣)=﹣+mgh故E p﹣t图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右支),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力F作用下使竖直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竖直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变为零为止,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A.小球和弹簧接触阶段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B.小球在离开弹簧时速度最大C.小球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D.小球的速度减为零时重力势能最大【考点】6B:功能关系;37:牛顿第二定律;69:弹性势能.【分析】根据小球的受力情况分析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如何变化,判断小球的动能如何变化,确定小球的速度最大时弹簧势能是否为零.【解答】解:AB、将力F撤去小球将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小球所受的合力先向上后向下,随着弹力的减小,合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所以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当弹簧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小球还没有离开弹簧,故A、B错误;C、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时,速度最大,由于弹簧的弹力不等于零,所以弹性势能不等于零,故C错误;D、当小球动能减为零时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两个与水平面夹角相同的力F1和F2作用在质量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均能在水平面内作匀速直线运动,(甲)图中F1为拉力,(乙)中F2为推力,当两物体经相同位移时,F1和F2对物体做功分别为W1和W2,若两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A.W1>W2 B.W1=W2C.W1<W2 D.无法判断【考点】62:功的计算;24:滑动摩擦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比较拉力和推力的大小,再通过W=Fscosθ,比较做功的大小.【解答】解:根据共点力平衡知,F1cosθ=μ(mg﹣F1sinθ),F2cosθ=μ(mg+F2sinθ),可知F2>F1,根据过W=Fscosθ知,位移大小相等,夹角相等,则W1<W2.故C 正确,A、B、D错误.故选C.9.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过P点时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圆形轨道I,在轨道I上经过Q点时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轨道II与月球相切于M点,“玉兔号”月球车将在M点着陆月球表面.()A.“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嫦娥三号”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C.“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I上短D.“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4F: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即可比较出卫星在轨道I上的运动速度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卫星在轨道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P点若要进入轨道I,需减速.比较在不同轨道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直接比较它们所受的万有引力就可得知.卫星从轨道Ⅰ进入轨道Ⅱ,在Q点需减速.【解答】解:A、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嫦娥三号”在轨道I上的半径大于月球半径,根据,得线速度v=,可知“嫦娥三号”在轨道I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故A 正确.B、“嫦娥三号”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若要进入轨道I,需减速.故B正确;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轨道的半长轴比在轨道Ⅰ上轨道半径小,所以卫星在轨道Ⅱ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故C正确;D、“嫦娥三号”无论在哪个轨道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都为该点的万有引力加速度,因为都是Q点可知,万有引力在此产生的加速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ABC.10.如图所示,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A、赤道上空的近地卫星B、地球同步卫星C,它们的运动都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比较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三者的周期关系为T A<T B<T CB.三者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C.三者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ωA=ωC<ωBD.三者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 A<V C<V B【考点】4H: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分析】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也就是与地面上的物体自转周期相同,所以先可以判断地面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的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还有向心加速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同步卫星与近地卫星轨道关系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讨论同步卫星与近地卫星间的周期、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解答】解:A、因为同步卫星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故T A=T C,故A 错误;B、因为同步卫星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相同,故ωA=ωC,根据a=rω2知,A和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C,故B错误;C、因为AC的角速度相同,抓住BC间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可得角速度,所以C的半径大,角速度小于B即:ωA=ωC<ωB C正确;D、BC比较:得线速度,知V C<V B,AC间比较:v=rω,知C半径大线速度大,故有V A<V C<V B D正确.故选:CD.11.如图所示,滑块A 和B 叠放在固定的斜面体上,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已知 B 与斜面体之间光滑接触,则在AB 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对A 的支持力不做功B.B 对A 的支持力做负功C.B 对A 的摩擦力做正功D.B 对A 的摩擦力做负功【考点】62:功的计算.【分析】分别对AB受力分析,A受到三个力: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B受到重力、斜面给它的支持力、A对B的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根据力与运动方向夹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各力的做功的情况.【解答】解:A、B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上,A和B是一起沿着斜面下滑的,所以B对A的支持力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以B对A的支持力做负功,所以A错误,B正确.C、B对A的摩擦力是沿着水平面向左的,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以B对A的摩擦力做正功,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12.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运动,拉力F作用2s后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取g=10m/s2)()A.拉力F做功150 J B.拉力F做功350 JC.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 J 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 J【考点】66:动能定理的应用;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由数学知识求出斜率,得到加速度.对匀加速和匀减速两个过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求出位移,即可求得拉力和摩擦力做功.【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前2秒的加速度为:a1==2.5 m/s2.2~6秒的加速度大小为:a2==2.5 m/s2.对于两段运动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 f=ma1…①F f=ma2 …②解得:F=10 N,F f=5N.前2秒位移为:x1=×(5+10)×2 m=15 m,2秒~6秒位移为:x2=×(10+0)×4 m=20 m拉力做功为:W F=Fx1=150 J,整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f=F f(x1+x2)=175 J.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二、实验题:(共16分)13.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2)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的误差增大BCA.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B.安装斜槽时其末端不水平C.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3)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10Hz;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大小是 1.5m/s;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2.5m/s.【考点】MB: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2)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以及使误差增大的方法.(3)根据竖直方向上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从而得出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B点的速度.【解答】解:(1)A、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相等,每次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故A正确,B错误.C、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末端需切线水平,故C错误.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故D正确.故选:AD.(2)A、实验中保证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每次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斜槽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所以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不影响实验的误差,故A错误.B、当斜槽末端切线没有调整水平时,小球脱离槽口后并非做平抛运动,会增大实验的误差,故B正确.C、建立坐标系时,应以斜槽末端小球球心所在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否则会引起误差,故C正确.D、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BC.(3)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2L=gT2得,T=,则照相机的闪光频率f=.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B点的竖直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B点的速度=.故答案为:(1)AD,(2)BC,(3)10,1.5,2.5.三.解答题(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阻力为车重的0.1倍,(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3)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考点】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1)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的速度最大,根据P=Fv=fv求出最大速度.(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牵引力的大小,根据P=Fv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加速运动的时间.(3)根据P=Fv求出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牵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解答】解:(1)当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根据P=fv m知,最大速度为:.(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牵引力为:F=f+ma=2000+2000×1N=4000N,根据P=Fv得,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3)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牵引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答:(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2)这一过程维持的时间为7.5s;(3)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为0.5m/s2.15.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1)物体的质量m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第2s内物体客服摩擦力做的功W;(3)前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考点】66:动能定理的应用;63: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分析】(1)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求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2)根据图象的“面积”求出位移,再求克服摩擦力做功.(3)由W=Fs求出前2s内推力做功,再由=求平均功率.【解答】解:(1)第2 s内,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2 m/s2,第3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3﹣μmg=2m,μmg=2 N解得:m=0.5 kg,μ=0.40。
最新-2018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
![最新-2018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3fcdbc89dd88d0d233d46a41.png)
2018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每题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1N·S=1kg·m/sB、1J=1N·mC、1 W=1J/s2D、1N=1kg·m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曲线运动可能是动量不变的运动C、曲线运动可能是动能不变的运动D、曲线运动一定是机械能不变的运动3、人造地球卫星由于大气阻力的作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线速度变大B、角速度变小C、周期变小D、机械能不变4、目前地球上空的同步卫星有很多种类,它们虽然质量、功能各不相同,但有相同的:()A、速率B、周期C、向心力的大小D、距地面高度5、物体在恒定合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冲量的大小与时间成正比B、物体动量的变化率恒定C、物体动量的变化恒定D、物体动量的变化与时间成正比6、汽车上坡的时候,司机必须换挡,其目的是:()A、减小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B、增大速度,得到较小的牵引力C、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D、增大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7、第一次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移动距离S,力F所做的功为W1,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沿平行于粗糙斜面方向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使物体沿斜面由静止移动同样的距离S,力F做的功为W2,那么W1 、W2 关系下面哪个说法正确:()A、W1=W2B、W1>W2C、W1 <W2D、无法确定8、一物体质量为m,它以水平速度V0做平抛运动,经过t时间速度为V1,则它在t时间内动量变化大小为:()A、mgB、mgtC、m(v1-v2 )D、m(v1+v2)9、 某汽船航行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它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若汽船以v 匀速航行,发动机输出功率为p ,则当汽船以2v 匀速航行时,发动机输出功率为:( ) A 、 p/2 B 、2pC 、 4pD 、8p10、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1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 A 、球A 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B 的线速度 B 、球A 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B 的角速度C 、球A 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B 的运动周期D 、球A 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11、有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质量分别为m 1 和m 2 , 今沿与速度相反的方向分别对两物体施加恒力F 1和F 2 ,使它们经过相等的路程后停止,F 1/F 2 是下面哪种情况: ( ) A 、m 1/m 2 B 、m 2/m 1 C 、21m m D 、12m m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B 、 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C 、 摩擦力可以对物体不做功D 、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跟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13、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4m/s ,河水的流速处处相同,且大小为2m/s ,测得该船经180s 到达河的正对岸,则河宽为 m ,该船渡此河的最短时间 为______S 。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物理)(附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物理)(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35f161b52acfc788ebc951.png)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物 理 试 题(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 400年前,一位德国天文学家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揭开了行星运行的奥秘,这位天文学家是 A .哥白尼 B .布鲁诺 C .托勒密 D .开普勒2.下列几种运动中,不属于匀变速运动的是A .斜下抛运动B .斜上抛运动C .平抛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3.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 向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下图1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 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图14.如图2所示,闹钟和手表之间的争论中,其中闹钟是用哪个物理量来分析圆周运动的A .角速度B .周期C .线速度D .转速5.如图3所示,一个小球绕圆心O 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圆周半径为r ,该小球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为ω,则它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为A .r ωB . r ωC .r 2ω D .2r ωFA BCFD图26.如图4所示,一薄圆盘可绕通过圆盘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OO′ 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当圆盘匀速转动时,木块相对圆盘静止。
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圆盘对它的静摩擦力,方向指向圆盘中心B .由于木块相对圆盘静止,所以不受摩擦力C .由于木块运动,所以受到滑动摩擦力D .由于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除了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外,还受向心力7.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则它的运行速度υ和运行周期T 的变化情况是 A .υ变小,T 变小 B .υ变小,T 变大 C .υ变大,T 变小 D .υ变大,T 变大 8.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当水平方向分位移与竖直方向分位移相等时,下面正确的是A.运动的时间2v t g =B.瞬时速率0t v =C .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速度大小相等 D.位移大小等于20/g 9.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之比为1:2,轨道半径之比为3:1,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A .这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是1:27B .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是1:27C .这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是1:9D .这两颗卫星的角速度之比是23:110.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221r m m G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表达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 .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限大C .m 1与m 2受到的引力大小是否相等,与m 1与m 2是否相等有关D .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11.一颗小行星围绕太阳在近似圆形的轨道上运动,若轨道半径是地球轨道半径的9倍,则一颗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是A. 3年B. 9年C. 27年D. 81年 12.将一个小球以速度v 对着一个斜面水平抛出,在满足小球垂直打到这个斜面上的条件下,则 A .若保持水平速度v 不变,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长 B .若保持水平速度v 不变,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短 C .若保持水平斜面倾角不变,水平速度v 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长D .若保持水平斜面倾角不变,水平速度v 越大,小球的飞行时间越短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满分12分)13.一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为5m/s ,要横渡一条宽30m 、流速为3m/s 的河流,此船渡河的最短时间图4为 s ,此船渡河的最短航程为 m 。
最新2018高一物理下期中联考试卷有答案
![最新2018高一物理下期中联考试卷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a9a6f240c844768eaee39.png)
最新2018高一物理下期中联考试卷有答案高一物理试卷【完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以下关于功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是矢量,能是标量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使用机械可以省功D、因为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所以功就是能2、一个质点受到相互垂直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力F2的大小和方向及F1的方向不变,但F1的大小突然增大△F,则质点此后( )A. 可能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 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可能做变加速曲线运动D.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小船沿直线AB过河,船头始终垂直于河岸.若水流速度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下列措施与结论正确的是( )A.增大船速,过河时间不变B.减小船速,过河时间变长C.增大船速,过河时间缩短D.减小船速,过河时间不变4、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一段位移.此过程中F1对物体做功24J,物体克服F2做功8J.则物体的动能变化是()A.增加16J B.减少16J C.增加32J D.减少32J5、如图是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整个启动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恒定不变,其中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功率增大B.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功率不变C.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功率减小D.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功率不变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B处于同一高度,A自由下落,B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最后到达同一水平面,则( )A. 重力对两物体做功不同B. 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C. 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大于PBD. 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等于PB7、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利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质缆绳提升一箱货物,已知货箱的质量为M,货物的质量m,货车以速度v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5)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5)](https://img.taocdn.com/s3/m/bb024587ad51f01dc281f1c6.png)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陆慕高级中学期中高一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4分)1.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犹如“悬挂”在天空中,若其轨道可视作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B. 同步卫星的周期大于24小时C. 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是一定的D. 同步卫星的速度是不变的【答案】C【解析】【详解】同步卫星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因为同步卫星要和地球自转同步,所以周期一定等于24小时,故B错误。
根据,因为ω是一定值,所以r 也是一定值,所以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确定的值,所以同步卫星的高度是唯一的,故C正确。
同步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
故D错误。
2.我们平常所用的修正带,内部是通过两个齿轮的相互咬合进行工作的,其原理简化为如图所示,若小齿轮匀速转动,位于齿轮边缘上A、B两点以及大齿轮内部的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和B的角速度相等B. A的向心加速度不变C. B和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A的角速度大于C的角速度【答案】D【解析】【详解】同缘传动时,边缘点的线速度相等,故:v A=v B;根据v=ωr,可知半径大的B角速度小。
故A错误;点A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变化。
故B错误;同轴传动时,角速度相等,故:ωB=ωC;根据v=ωr,可知半径大的B点的线速度大。
故C错误;同轴传动时,角速度相等,故:ωB=ωC;而B角速度小于A点的角速度,所以A点的角速度大于C点的角速度。
故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B. 静摩擦力不可能做正功C. 作用力的功与反作用力的功其代数和一定为零D. 重力对物体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答案】D【解析】【详解】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如轻轻放到水平运动的传送带上的物体,物体开始运动时,传送带对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了正功,故A错误。
2018-2019年度下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2018-2019年度下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edf830bb68a98271fefa49.png)
**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A2. C3. D4. B5. D6. B7. C8. C9. AD 10. BD 11. AD 12. CD二、填空题及实验题:(13题6分、14题8分,共14分)13.(1)CD (4分);(2)F (2分)。
14. (1)同时(2分)(2)不变(2分) (3)初速度(2分)自由落体(2分)三、计算题(共38分,第15题8分,第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
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必须明确写出数据值和单位。
)15.解:设此恒星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由于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则G2R Mm =mR 224T π,(3分) 所以,M=2324GT R π(2分)而恒星的体积V=34πR 3,(1分)所以恒星的密度ρ=V M =23GT π(2分)16. 解: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导管刚好要离开地面,说明此时小球对导管的作用力竖直向上,大小为F N =2mg (2分)分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则有:F N ′+mg =m ,(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N ′=F N (1分) 可得:v =(2分)17.解:由物体平抛运动规律,g 是星球表面的加速度 h=21gt 2 (1)(2分) s= vt , (2) (2分) 由(1)(2)得22Sh v 2g =(2分) 星球表面附近:2RmM G mg = (2分) 2222GS h R v 2G gR M ==(2分) 18.解:(1)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 v R 0= (2分) 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21gt h =(2分) 故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hg R v 20= (2分) (2)圆板转动的弧度:πθn 2= (3分)圆板转动的角速度:==t θωn n=1,2,3……)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