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

合集下载

罗京,姚贝娜病情期间说的一段话

罗京,姚贝娜病情期间说的一段话

罗京,姚贝娜病情期间说的一段话
案例一:
2008年的奥运会,作为火炬手和转播员的罗京异常兴奋,对这次中国里程碑式的活动更是一百分的在意和精细。

但是突感不适的他,原本只是觉得是自己这段时间累到了,却完全没想到自己已经患有严重的淋巴癌。

噩耗袭来,罗京没有轻易放弃自己的岗位,而是坚持忍着病痛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半年后,等到手中所有的工作完成的完成,交接的交接后,他才安心的来到医院接受治疗。

面对伤心欲绝还要打起精神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年仅14岁刚刚懂事的儿子,重病中的罗京语重心长和妻子说到:
“我的病应该特别的严重,对不起,这些年一直工作,我忽略了你,也没有实现,我带你去看大海的承诺,如果,我有一个好歹,你一定要带着儿子好好的生活。


案例二:
转发姚贝娜生前最后一个微博,并为懂事坚强的姚贝娜惋惜:“她总
是那么坚强!她说的最后的话是和妈妈说‘妈,我挺好的’和爸爸说‘爸,你劝劝妈,不要难过。

’”。

著名主持人罗京为何英年早逝,坊间说法让人吃惊,娇妻爱子今安在

著名主持人罗京为何英年早逝,坊间说法让人吃惊,娇妻爱子今安在

著名主持人罗京为何英年早逝,坊间说法让人吃惊,娇妻爱子今安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著名主持人罗京,因患淋巴癌不幸去世,年仅48岁。

他的属相是牛,那年正好是他的本命年。

坊间有传说“天堂缺一个优秀的播音员,所以罗京去了……”,这种说法除了让人吃惊,更多的是无奈和叹息。

罗京的妻子刘继红是他的中国传媒大学校友,比他小5岁,目前也在传媒行业工作。

罗京的儿子,1995年出生,近期在国外求学,今年刚满20岁。

罗京给爱子取名“疏桐”,这缘于他特别喜欢的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一首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罗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梧桐树的枝干挺拔高远,长大以后成为品格高洁的人。

罗京去世后,百川曾经写过一篇纪念文章。

在六年之后的今天,偶而翻出,回想不远的历史,依然潸然泪下。

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2009年6月5日一早,央视《新闻联播》节目组一个记者朋友发来短信:“罗京走了,今早7时05分……”我惊呆了,半天回不过神。

1992年,记得也是夏天,罗京来为我们企业刚成立的电视台指导播音工作。

我陪罗京爬上了20多米高的楼顶,查看电视接收塔的设备。

1996年,我到中央电视台联系一个新闻稿,在走廊里看到了罗京。

还没等我开口,他居然认出我来了:“这不是锦西炼油厂的百川吗?你们电视台现在运转得还好吧?”时隔4年,罗京不但一下子把我认了出来,还热情地邀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坐坐。

就这样,我们第一次开始了较深入的谈话。

得知我非常热爱新闻事业,他鼓励我报考新闻系硕士研究生,还给我拿了几本专业书籍。

进入复试阶段后,我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请教问题。

20多次的通话,他没有一次不接。

不管多忙,他总是十分细致地解答我的提问。

与罗京成为挚友后,我常提起这段往事并感谢他,他却总是一脸淡然:“这不算什么,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在人年轻的时候。

”2002年以后,我被派到辽宁省做驻站记者,但我们还是经常联系。

罗京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罗京十二页急稿事件内容 -回复

罗京十二页急稿事件内容 -回复

罗京十二页急稿事件内容-回复罗京十二页急稿事件是指2010年12月13日,时任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罗京在《新闻1+1》节目中,突然翻动了十二页急稿的事件。

这一突发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对媒体的职业道德、言论自由和主持人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质疑。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的起因。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罗京在《新闻1+1》节目中突然翻动了十二页急稿]。

在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行为通常应该符合严谨、专业和严谨的要求。

然而,在这次事件中,罗京的行为引起了很多观众和媒体的质疑。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事件的背景和原因。

观众和媒体对罗京的翻动十二页急稿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主要是因为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符合专业要求、缺乏专业素养和对观众不尊重的表现。

在电视节目直播中,主持人应该准备充分,熟悉稿件,掌握每个话题的背景和要点,以便能够流畅而准确地引导节目。

然而,罗京却在直播过程中频繁翻动急稿,给人一种匆忙和准备不足的印象。

事件发生后,媒体和观众对罗京的行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有人认为罗京的行为是一个失误,他可能是因为忘记了一些重要的事实或观点而需要翻阅急稿。

然而,更多的人认为这是罗京故意制造话题、增加节目的吸引力,以此来提高收视率和广告费用。

无论如何,罗京的行为都引发了对主持人职业道德和言论自由的讨论。

事实上,许多职业主持人认为,主持人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充分的准备和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他们还认为,主持人在现场直播过程中应该保持冷静、扎实的专业表现,以免给观众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然而,罗京的行为让很多人质疑他是否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除了对主持人的责任,事件还引发了对媒体的质疑。

有人认为,罗京的行为暴露了媒体在节目准备和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

他们认为,媒体应该为主持人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和必要的技能培训,以确保其在直播过程中表现专业。

此外,媒体也应该有一套明确的规范和监督机制,以确保主持人的节目表现符合职业要求。

罗京经典语录

罗京经典语录

罗京经典语录
1、我希望公益行动是一种常态化的感觉,而不是个案式的动作。

我们希望唤起公益心,把公益变成自己的本能。

2、我希望被访者和我说话的时候不要保持距离,不管说的是什么,我想要挖出真实的感受。

3、对新闻类主持人,你不可能对任何一方面都广泛,但是你的能力和你的经历要尽量广泛。

4、你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必须要感动自己。

5、我希望我退休的时候,大家不是只记住了我们这些播音员的形象,我希望当我退休的时候,大家能数出几次重大的事件是经由我们的报道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当我老了的时候,碰到很多人能够提起这样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幸运。

6、如果把中国的体育事业形容为金字塔,任何一个国家,关键看基座有多大,你如果能从一个很大的基座上选拔的话,将来高端人才的出现可能性就更高。

这个基座不仅是从城市,应该把视野放得更宽。

7、公德就是限制大家要遵守某些规则,不要干某些事;但是如果上升到公益,就是我要主动去做,不仅是不要做什么,相反还要主动去维护,要去帮助别人。

8、从事这个节目首先应该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因为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程序,保持住一种对一份工作的热情,严谨的工作状态,是对我们的一种要求。

9、我走在街上没人敢过来!。

各主持人另外一面

各主持人另外一面

分享导读:央视主持人们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是是端庄冷面,一次表情的多变就会造成一次直播事故。

但主播也是人,生活中的他们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

让我们一起看看央视主持人们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吧。

朝闻天下的女主播——胡蝶胡蝶另一面时尚的美貌似乎与她新闻主播的形象极为不符,前两天无意间发现了一张她参加综艺节目《分秒必争》的照片,果不其然,小女孩一个。

但不得不说,生活中的她比女主播更有魅力,像个调皮可爱的邻家女孩,别有一番风味著名播音员罗京罗京——央视新闻频道最优秀的播音员之一。

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喜爱。

他主持了25年的新闻联播,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记忆。

罗京唱京剧罗京——足球练习中生活中的罗京——亲切很多人问罗京,“你会笑吗?”看似幼稚的问题却是很多人的疑惑,他幽默地说:“是摄像机它不让我笑。

”生活中的罗京喜欢穿牛仔裤、夹克衫,他有说有笑,极为随和。

他“京剧票友”的身份更是被大家所熟知,在《欢乐中国行》上还唱过《千里之外》,让观众看到其真实的生活状态。

同时他还是足球爱好者,可谓是兴趣广泛。

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毕福剑——毕福剑,中国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导演。

主持的主要节目有《星光大道》《梦想剧场》《五一七天乐》等。

毕福剑主持风格朴实自然、风趣幽默,常被称作“老毕”。

毕福剑是中国记者进入北极的第一人,同是他也是央视优秀的主持人之一。

老毕也有赤身“斗地主”的时候李佳明节目中的他与大家乐在一起,玩在一起李佳明——原《开心辞典》主持人,与王小丫搭档主持。

现央视一套《分秒必争》栏目主持人。

李佳明在《开心辞典》里给人的感觉有点小严肃,有点拘谨。

放不开的感觉。

可能《开心辞典》自己并不是主人吧,到《分秒必争》后,应该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了,他调皮多动的一面彻底展现了出来。

让观众认识了更真实的他。

央视新闻播音员——王宁一张标准的扑克脸,一沉不变的沉稳你能想到生活中的他是这样子吗?王宁和女儿水均益水均益拿雪茄似黑道大哥水均益舞扇水均益--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主持人。

历史趣闻罗京死亡真相 罗京死于艾滋病?

历史趣闻罗京死亡真相 罗京死于艾滋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罗京死亡真相罗京死于艾滋病?
导语:罗京死亡真相与艾滋病有关?近几年越来越多人对罗京死亡真相越来越质疑,最初医院诊断罗京是死于淋巴癌,但传闻说罗京死于艾滋病,因为奥运
罗京死亡真相与艾滋病有关?近几年越来越多人对罗京死亡真相越来越质疑,最初医院诊断罗京是死于淋巴癌,但传闻说罗京死于艾滋病,因为奥运会前的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患有淋巴肿瘤(并未肯定是淋巴癌)。

应属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但为甚麽在短短的十个月内就死亡了呢?
报纸报道披露的罗京死亡真相情况:
奥运前夕,罗京在体检中查出患有淋巴肿瘤。

由于奥运直播工作繁重,罗京不得不参与奥运直播报道,并在8月31日坚持主持完当天的《新闻联播》后,这才开始赴北京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今年2月7日,罗京转移到了307医院,在相关专家参与会诊后,罗京于2月9日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1个月后,罗京在身体复查时发现,淋巴结淋巴瘤细胞消失,病情缓解。

随后,罗京进行了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治疗,病情相对稳定。

5月29日,罗京在医院度过了自己48岁的生日,当时他的精神状况还非常好,与在场的主治医生、家人和同事愉快地聊了1个小时。

但是6月1日,他的综合并发症突然暴发。

6月4日下午2点,全国专家对其进行会诊。

下午4点左右,他出现心衰,虽然已进行了抢救,病情也逐渐平稳,但昨日早上仍不幸去世。

今年2月7日,罗京转入307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这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4个月。

解放军307医院移植科主任陈虎惋惜地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以后,他的肿瘤达到了完全缓解,而且开始也给了我们希望,可是只持续了3个月就复发了,非常可惜。

九六年三峡记录片解说词罗京

九六年三峡记录片解说词罗京

九六年三峡记录片解说词罗京
《三峡》是当年由罗京解说的纪录片,通过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和解说,展现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雄心壮志和实力。

这部记录片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解说,向观众展示了三峡工程的规模宏大、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以及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罗京是一位资深的节目主持人和解说员,他在这部记录片中用平实而感人的语言,向观众介绍了三峡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三峡大坝的巨大体量和复杂结构,揭示了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和团结协作精神。

通过《三峡》这部记录片,观众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实力和成就,感受到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和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罗京的解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让人们对三峡工程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罗京死亡真相 罗京死于艾滋病?

罗京死亡真相 罗京死于艾滋病?

罗京死亡真相罗京死于艾滋病?报纸报道披露的罗京死亡真相情况:奥运前夕,罗京在体检中查出患有淋巴肿瘤。

由于奥运直播工作繁重,罗京不得不参与奥运直播报道,并在8月31日坚持主持完当天的《新闻联播》后,这才开始赴北京肿瘤医院接受治疗。

今年2月7日,罗京转移到了307医院,在相关专家参与会诊后,罗京于2月9日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1个月后,罗京在身体复查时发现,淋巴结淋巴瘤细胞消失,病情缓解。

随后,罗京进行了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治疗,病情相对稳定。

5月29日,罗京在医院度过了自己48岁的生日,当时他的精神状况还非常好,与在场的主治医生、家人和同事愉快地聊了1个小时。

但是6月1日,他的综合并发症突然暴发。

6月4日下午2点,全国专家对其进行会诊。

下午4点左右,他出现心衰,虽然已进行了抢救,病情也逐渐平稳,但昨日早上仍不幸去世。

今年2月7日,罗京转入307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这里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4个月。

解放军307医院移植科主任陈虎惋惜地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以后,他的肿瘤达到了完全缓解,而且开始也给了我们希望,可是只持续了3个月就复发了,非常可惜。

复发了以后,肿瘤进展的速度也是很快,最终还是因为肿瘤去世。

”住院期间,主治医生透露罗京当时口腔溃疡都比别人重,吃饭喝水说话都一直疼得很厉害。

307医院移植科护士邢桂芝还清晰地记得罗京强忍疼痛坚持服药的情景:“喝一口水,疼的表情都是把眉毛纠结在一起,我们就给他配了麻药,漱完口之后再吃药、吃饭。

每顿药他都没有落下,其他的病人都没办法这样坚持。

”移植(器官、骨髓、干细胞)手术可能是西医目前最前沿的医术。

但不成熟,风险高。

这种手术,在一些大医院中常常被推介。

这种治疗的费用惊人。

手术常常被形容为是成功的,但要治愈就要完全依赖你的运气。

原因是这种治疗到目前为止无法逾越“排斥”和“感染”两道坎。

西医常用“干扰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抗排斥,但是却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恶果---容易受病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京罗京,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新闻联播》节目最资深的男主播之一。

1961年5月29日生,重庆市南岸区人,出生于北京市海淀区。

1979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1983年毕业,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联播》节目。

在央视任职25年期间,罗京以及其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沉稳大方庄重的播报风格赢得了业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并创造了25年无差错播报的佳绩。

2008年7月被确诊为淋巴癌,9月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期间还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和化疗。

2009年6月5日早晨不幸因病去世,终年48岁。

妻子刘继红,有一子名罗疏桐。

中文名: 罗京外文名: Luo Jing国籍: 中国民族: 汉出生地: 北京市海淀区出生日期: 1961年5月29日逝世日期:2009年6月5日 职业: 播音员 毕业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主要成就: 1999年解说建国50周年阅兵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金话筒奖”终身成就荣誉中共十七大代表代表作品:新闻联播 祖籍: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目录个人履历 所获荣誉 成长经历考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系播音专业 家庭生活 妻子刘继红 儿子罗疏桐 爱情生活 师生情 患病 病情变化 和病魔作斗争 默默承受的父母 名人轶事 追悼会现场 展开个人履历 所获荣誉 成长经历考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系播音专业 家庭生活 妻子刘继红 儿子罗疏桐 爱情生活 师生情 患病和病魔作斗争默默承受的父母名人轶事追悼会现场展开个人履历罗京1983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

2004年以后,罗京的事业更上新台阶——先当上了播音组副组长,后被提拔为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副科长,同时被评为中央电视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并享受央视特殊津贴。

曾获国家语委、全国语音文学工作先进工作者、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与赵忠祥、宋世雄并称“播音三巨头”。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首次实现直播时,各级领导经过慎重考虑,罗京与李瑞英先被安排直播任务,作为试验和后继者的样板。

之前,他还主持《今日世界》、《晚间新闻》、《(整点)新闻》。

2003年参演春晚综艺表演《吉祥送给您》。

由于母亲是重庆人,从小全家就在重庆市南岸区生活,罗京很小就会说一口标准四川话(重庆方言)。

然而罗京同志在长期工作中,以其沉稳、大方、庄重的播音风格,深受全国电视观众的喜爱。

2003年,罗京当选全国十佳岗位能手;自2004年到2008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央视最佳播音主持人。

他还曾获国家语委、全国语音文学工作先进工作者,人事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光荣称号。

罗京严肃、稳重,生活中的罗京也有轻松幽默的一面。

罗京十分爱好京剧,他的京剧表演曾经登上过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深受观众喜爱。

20多年播音主持的经历,罗京承担了无数次大型活动的现场报道和重大新闻播报工作,每一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25年经历3000多次大大小小的主持,无一次出错纪录。

2008年7月罗京被确诊为淋巴癌,他对每位来医院看望的同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希望能早点回台工作,早一天回到他心爱的主播台。

2008年8月31日,罗京最后一次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音;9月,罗京又被确诊患有淋巴瘤,并暂停工作入院接受治疗。

此后,他与病魔顽强斗争了10个月。

就这样,那个陪伴了观众25年的《新闻联播》节目主播,那个不苟言笑的面庞和明亮磁性的声音,成了无数人的记忆。

来不及道别,在惊愕与惋惜声中,“国嗓”“第一国嘴”作别尘世……编辑本段所获荣誉“中央电视台优秀播音员、播音主持艺术家”称号(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11月14日,2009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盛典在北京电视台大剧院举行。

罗京被追授2009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终身成就荣誉。

[1] 编辑本段成长经历罗京的父亲是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人,母亲是重庆市南岸区人,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才来到北京,罗京是家中的老二,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

1979年当罗京还是北京酒仙桥一中高二理科班的学生时,他对未来的想法十分简单,只要今后能考大学有书念就挺好,可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罗京的人生。

考中国传媒大学就在这一年的初夏,一位同学跑来找罗京一同去考中国传媒大学。

有趣的是招生老师相中了罗京清秀端庄的形象和清爽悦耳的嗓音,罗京的同学却落选了。

由于罗京始终认为自己的真正较量是在为之准备了多年的全国理科高考上,因此在考试时没有任何负担,而这种轻松的心理状态反而使罗京顺利地考取了中传。

新闻系播音专业罗京所学的是新闻系播音专业,他们班30个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在新闻战线工作过的,身为小弟弟的罗京却是一张白纸。

入学考试时罗京的专业分数刚刚60分,但到了毕业考试时他的专业分数已名列前茅。

他十分感谢自己身处一个学风良好的环境,更庆幸自己遇到了许多倾心栽培他的老师。

在当时,中国播音最高领域是众所周知罗京早年照片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人们依然习惯于从“话匣子”里聆听政府的声音。

因此罗京也萌发了一个梦想,他精心准备的毕业论文也是有关电视播音方面的。

然而罗京的才华同时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的青睐,他又一次被命运之手引领着跨进了一个正在起飞的新兴领域,开始了他的电视新闻播音生涯。

家庭生活罗京1985年认识了妻子刘继红,是他中国传媒大学的学妹。

罗京的婚姻生活与罗京的名字同《新闻联播》一起,走进千家万户;罗京的荧屏形象就像一张画,端庄肃穆。

有人问:“罗京,你会笑吗?”罗京真的笑了,他幽默罗京和家人地说:“是摄像机它不让我笑。

”生活中的罗京喜欢穿牛仔裤、夹克衫,他有说有笑,极为随和。

他有一个中国人标准的三口之家。

夫人刘继红,儿子罗疏桐。

他每天往返于中央电视台及电视台后面的宿舍楼,忙忙碌碌,有时还要出差、出国,没得空闲。

每当提起这些,罗京总是露出满意的微笑,他感激自己有一位理解支持他的贤慧的妻子。

儿子罗疏桐罗京不仅是家喻户晓的“金牌主播”,同样在生活中也是公认的好丈夫和好父亲。

罗京与妻子刘继红结婚20多年,一直十分恩爱。

罗京的儿子罗疏桐如今已经是18岁的大小伙子了,就读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爱情生活人民网消息,罗京的名字早已随着央视的《新闻联播》走进千家万户,磁性的嗓音、冷静的外表、“不变”的年龄,荧屏之上,他不苟言笑,很“酷”。

可在荧屏之后,他是圈内有名的“妻管严”。

罗京认为夫妻过日子难免会有磕磕绊绊,适当的“妥协”不是谁给谁让步的问题,而是婚姻生活中的一种智慧的选择,男人“怕”老婆没什么不好,那是疼爱老婆的表现。

相识——他“蓄谋”在老师那里等她罗京的父母是四川人。

上世纪50年代来到北京工作和生活,他60年代初出生于北京,在家中排行老二。

1979年,罗京上高二时,一个同学要去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让他陪着一起去。

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同学落选了,罗京却因帅气的形象和动听的嗓音,意外地被现场主考官看中。

1983年,罗京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开始了播音生涯。

1985年,罗京在全国的名气已经不小了,他的个人生活也受到亲友们的关注。

罗京在大学读书时,就和播音系的李钢教授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李教授看到他终日奔忙,就寻思着找机会给他介绍对象。

一次,同样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的刘继红,带着问题到导师李钢教授家去请教,恰好碰到了回母校拜访恩师的罗京。

刘继红对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五岁的师兄敬佩不已,趁机向他请教了几个播音方面的问题。

因为专业相同爱好相似,两人聊了很久。

刘继红给罗京留下了文静大方的印象,而她这种性格,正是罗京所喜欢的。

第二天,刘继红接到李师母的电话,问她对罗京印象怎么样。

毫无思想准备的刘继红,被师母问得有点不好意思。

师母热情地说:“正好罗京没有对象,我看你们挺般配的……”挂掉电话后,刘继红心潮澎湃,她觉得罗京为人谦和朴实,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他的气质和风度也让她心动,可是,他毕竟是名人,他能看上自己吗?自从那次不期而遇以后,刘继红经常在李教授家里见到罗京,每次他都“蓄谋”在老师那里等她,然后再送她回寝室,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才离开。

当时,罗京没有谈及感情,倒像个大哥哥一样关心她的学业,还带女孩子爱吃的零食给她。

他的细心和诚恳渐渐打消了刘继红的顾虑。

一个傍晚,两人十指相扣,沿着大街来回走了几十趟,谁也舍不得先说分手。

说再见的那一刻,罗京鼓起勇气说:“继红,我挺喜欢你,让我们在一起好吗?”相恋——顺利通过双方家长“面试”经过二三年的交往,两人开始谈婚论嫁了。

这时,双方父母却有了疑虑——罗京的父母是朴实的知识分子,担心出身于高干家庭的刘继红有娇小姐脾气;刘继红的父母则担心罗京是“国脸”,他在家里会不会摆名人架子,让女儿吃苦呢?罗京了解到准岳父岳母的顾虑后,就提着一个水果篮来到刘家看望两位老人。

刘母与罗京闲聊时,随口问他喜欢哪种类型的女性。

罗京实话实说:“我喜欢那种通情达理,有事好商量的女孩。

漂亮当然好,但如果长久相处做夫妻,许多外在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内在的东西就会慢慢显露出来。

可爱的女孩不会因为漂亮就趾高气扬,也不会因为长相不美就自卑,她能理性地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罗京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刘父坐在一边听着,满意地点了点头。

吃完饭后,罗京抢着去洗碗。

刘母连忙阻止说:“女婿头次上门,哪能让你做家务啊!”刘继红听母亲这样说,羞中带喜地说:“妈,你跟爸都答应啦?”母亲含笑点点头。

刘继红之后也硬着头皮到“国脸”家里探虚实。

在去准公公婆婆家之前,从来不下厨做饭的刘继红跟女友现学了三个菜:老火鸡汤、白灼虾、香菇菜心。

鸡汤需要时间炖,虾放点盐和水煮一下,菜心不能炒得太老,看起来十分简单的三个菜,她却不是煮得时间过长,就是盐放得太多,三个菜学了一个星期。

那天刘继红到罗京家时,罗京已经悄悄把饭菜准备好了。

刘继红钻到厨房里“手忙脚乱”一阵后,饭菜热气腾腾地端上了桌,不知内情的准公婆面带微成家——她辞去比罗京薪水还高的工作1988年6月,罗京和刘继红在北京举行了简朴而又热闹的婚礼。

婚后,刘继红考虑到丈夫职业的特殊性,一个人把家庭重担挑了起来。

每天晚上,不论罗京多晚回到家,家里都亮着一盏温暖的灯,累了一天的刘继红总是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等他。

罗京一踏进家门,她就递上一杯热茶,茶里不是泡着胖大海就是泡着几粒红枣……1995年,罗京和刘继红有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大胖小子出世了。

罗京给爱子取名“疏桐”,这缘于他特别喜欢的一首唐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罗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像梧桐树的枝干挺拔高远,长大以后成为品格高洁的人。

1996年以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录播,就是当晚7点的节目可以提前录制好,到时候播出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