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合集下载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概述,介绍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基本原理,讲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3.第三章:技术,介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

4.第四章:应用,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医疗、教育、交通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教师讲解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的价值。

3.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编程软件等,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4.项目实践: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实践,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1]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1]

苏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名称机器人聊天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信管12102姓名马雁学号201217020208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第二章硬件设计 (3)2.1 结构设计 (3)2.2电机驱动 (4)2.3 传感器 (5)2.3.1光强传感器 (6)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7)2.4硬件搭建 (8)第三章软件设计 (9)3.1 步态设计 (9)3.1.1步态分析: (7)3.1.2程序逻辑图: (8)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11)第四章总结 (12)第五章参考文献 (13)第一章绪论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 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如汽车制造, 医疗领域, 如远程协助机器人, 微纳米机器人, 军事领域, 如单兵机器人, 拆弹机器人, 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 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 科研勘探领域, 如水下勘探机器人, 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 煤矿利用的机器人。

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 横向上, 应用面越来越宽。

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

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 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

机器人应用无限制, 只要能想到的, 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 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 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 已成为一个新方向, 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 机器人会更加聪明1.2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 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 也可以是仿其他生物的, 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 能够灵活行进, 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 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幼儿园智能机器人教案 幼儿园科技教育

幼儿园智能机器人教案 幼儿园科技教育

幼儿园智能机器人教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育领域,智能机器人也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幼儿园科技教育方面。

幼儿园智能机器人教案的制定对于提高幼儿对科技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针对幼儿园智能机器人教案的一些内容和建议: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培养幼儿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通过图片、视瓶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智能机器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让幼儿初步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

2. 智能机器人的动手体验: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智能机器人,让他们亲自体验智能机器人的功能和操作方式,例如让机器人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或表情。

3. 智能机器人的编程:介绍简单的编程概念,让幼儿通过编程软件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控制智能机器人完成一些基本的任务,如走迷宫或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

4. 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通过展示一些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幼儿了解智能机器人是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

三、教学方式:1. 观察探究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究来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情景设置,引导幼儿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老师观察记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来评价其对智能机器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编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作品,可以展示在幼儿园内部或举办科技作品展览活动。

3. 情景演示:让幼儿在小组或班级中进行情景演示,展示他们在智能机器人教学中的合作和共享经验。

灭火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灭火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

灭火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灭火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这个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开发一款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灭火机器人。

通过模拟真实的火灾救援场景,机器人需要学会识别火源、规划安全路径,并采取正确的灭火策略。

这个项目将综合运用机器学习、路径规划、机械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机器人硬件设计1、移动平台:为了能让机器人移动到指定的位置,我们选择使用轮式移动平台。

通过配置多个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确保在复杂地形中稳定移动。

2、机械臂与灭火装置:为了实现抓取和操作灭火设备的功能,我们设计了一款具有多个自由度的机械臂。

在机械臂的末端,安装了一个可以喷射灭火剂的装置。

3、传感器系统:机器人配备了火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以检测火灾位置和程度。

此外,还安装了红外摄像头,用于识别和避开障碍物。

三、机器学习算法我们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来训练机器人的火灾识别模型。

首先,我们从大量火灾图片中提取出特征,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训练。

通过训练,模型能够根据摄像头捕捉的图像,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火源。

四、路径规划算法机器人需要从起点到达火灾地点,期间需要避开障碍物。

为此,我们采用了基于A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

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能够根据当前状态和启发式信息,寻找最短路径。

通过定义每个节点的代价,算法能够计算出从起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

五、控制系统机器人的行为由嵌入式控制系统控制。

该系统包括一个主控制器和多个从控制器。

主控制器负责接收用户的指令和传感器数据,从控制器负责执行主控制器的命令,控制机器人的移动和机械臂的操作。

主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与从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

六、实验与结果为了验证机器人的性能,我们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测试中,机器人成功识别了火源,并根据路径规划算法避开了障碍物,最终到达火灾地点,成功执行了灭火任务。

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器人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器人基本结构与功能的知识,了解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及适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编程逻辑和指令。

3. 帮助学生了解机器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见传感器的作用和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机器人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能独立设计简单的机器人项目。

2.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软件进行机器人编程的能力,实现机器人基本功能。

3. 培养学生运用传感器进行机器人环境感知和交互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器人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善于合作,克服困难。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成果。

本课程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喜欢创新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式教学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器人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机器人创新设计能力,为未来进一步学习机器人相关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器人基础知识:介绍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 内容列举: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应用领域2. 机器人编程基础:讲解编程语言、编程逻辑和指令,使学生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器人编程基础- 内容列举:编程语言、编程逻辑、指令、编程环境3. 机器人传感器及其应用:介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景,使学生了解传感器在机器人环境感知和交互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器人传感器- 内容列举:传感器工作原理、常见传感器、应用场景4. 机器人创新设计实践:通过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完成简单机器人项目的设计与制作。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2)掌握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基本原理;(3)学习机器人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及应用。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2)能够分析机器人传感器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决策;(3)能够进行机器人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智能机器人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智能机器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机器人编程和控制技术,以及相关的传感器和执行器。

具体安排如下:1.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概念:介绍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机器人编程和控制技术:讲解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编程语言,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编程和控制技巧。

3.传感器和执行器:介绍机器人常用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讲解其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如何获取外界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动作。

4.项目实践: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完成一个智能机器人项目的设计与实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核心内容。

2.讨论法: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器人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机器人编程和控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器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器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器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机器人系统设计,使学生掌握机器人系统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机器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掌握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机器人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型及应用;•熟悉机器人编程和控制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具备机器人系统设计和搭建的基本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机器人控制程序,实现基本功能;•学会调试和优化机器人系统,提高系统性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器人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2.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机器人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选型及应用;4.机器人编程和控制方法;5.机器人系统设计和搭建实践;6.机器人系统调试和优化。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器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和实例,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法:学生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搭建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4.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机器人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机器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器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机器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机器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习并掌握机器人编程基础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3. 了解机器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应用于实际场景。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器人系统设计和搭建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任务编写合适的程序。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机器人系统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和毅力,形成勇于尝试、不断优化的学习态度。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调整。

二、教学内容1. 机器人系统基础知识:包括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应用领域,以及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2. 机器人编程基础:学习编程语言,如Scratch或Python,掌握编程思维,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器人编程基础3. 机器人传感器: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器人传感器与应用4. 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搭建:学习机器人系统设计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机器人搭建。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搭建5. 机器人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针对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机器人解决方案。

幼儿园科技教育教案《认识智能机器人》

幼儿园科技教育教案《认识智能机器人》

幼儿园科技教育教案《认识智能机器人》教学主题:认识智能机器人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智能机器人”这一概念。

2. 引导幼儿学习智能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和性能特点。

3. 培养幼儿对智能科技机器人的兴趣和好奇心。

4. 提高幼儿对科技发展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智能机器人?2. 智能机器人的构成:传感器、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组合部件。

3. 智能机器人的性能特点:感知环境、灵活运动、智能决策。

教学方法:能量感知法、声音图像法、故事阅读法、游戏互动法。

教学过程:Step1. 创设情境教师借助课件中的精美图片,说:“大家好,你们看到这个机器人了吗?他是一种特殊的机器人,它比平常我们见到的玩具机器人要智能很多,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Step2. 教师授课1. 什么是智能机器人?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能量感知法,观察课件中的智能机器人,帮助幼儿发现智能机器人特殊之处。

然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解释智能机器人的概念。

教师可以给幼儿看视频,以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深入了解智能机器人的特点。

2. 智能机器人的构成:传感器、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组合部件。

通过声音图像法,教师让幼儿听、看、摸智能机器人,了解智能机器人的构成:传感器、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组合部件。

例如,通过观察智能机器人的手、足、头、身体等部位,帮助幼儿寻找智能机器人的传感器。

3. 智能机器人的性能特点:感知环境、灵活运动、智能决策。

教师给幼儿阅读智能机器人的故事,让幼儿学习智能机器人的性能特点:感知环境、灵活运动、智能决策。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帮助幼儿练习用语言形容智能机器人的性能特点。

Step3. 小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十分感谢智能机器人带来的巨大发展,让幼儿对智能机器人更加了解和喜爱。

Step4. 课后延伸教师可以出一些智能机器人的图片、视频、文献等信息,让幼儿在家里继续了解智能机器人。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智能机器人这一新技术的基本构成和特性,培养幼儿对智能科技机器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科技发展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

机器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机器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机器人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课程旨在提供学生在机器人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机器人应用的各种领域。

2. 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2.1 机器人基础
本模块主要介绍机器人的组成部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以及机器人的常见分类和应用领域。

2.2 机器人编程
本模块主要介绍机器人编程语言和机器人的编程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编程语言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动作。

2.3 机器人应用
本模块主要介绍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如工业制造、医疗卫生、教育娱乐等。

学生将通过实践项目深入了解机器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和项目实践。

教师将提供相关的教材、视频和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研究。

4. 评估方式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作业成绩和项目成果展示。

5. 结论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机器人应用的各个领域,促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机器人技术。

智能扫地机器人课程设计

智能扫地机器人课程设计

智能扫地机器人课程设计智能扫地机器人课程设计1、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课题背景扫地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的一种,可以代替人进行清扫房间、车间、墙壁等。

提出一种应用于室内的移动清洁机器人的设计方案。

其具有实用价值。

室内清洁机器人的主要任务是能够代替人进行清扫,因此需要有一定的智能。

清洁机器人应该具备以下能力:能够自我导航,检测出墙壁,房间内的障碍物并且能够避开;能够走遍房间的大部分空间,可以检测出电池的电量并且能够自主返回充电,同时要求外形比较紧凑,运行稳定,噪音小;要具有人性化的接口,便于操作和控制。

结合扫地机器人主要功能探讨其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2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邱权博士说,扫地机器人可以看作是一种智能吸尘器,通过其基于传感器检测的智能运动规划算法使原本由人操作的吸尘器成为一个可自主运行的智能化设备。

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比如碰撞开关、红外接近开关、超声传感器、摄像头等,来感知自身的位置和状态,通过智能算法决定当前的任务状态。

它可以根据某个传感器检验地面清洁程度,根据历史信息确定哪些区域已经打扫过,它的充电座会发出红外线信息,在电量低于一定值后,它开始寻找红外信息来自动充电。

防跌落是基于机器人底部所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地面的距离,当距离发生变化时机器人将停止并改变路线。

由于扫地机器人是一个智能化产品,1.3工作原理扫地机器人机身为可移动装置,机器人依托红外识别以及超声波测距从而避障,配合芯片控制内部电机转动以及内部真空环境吸尘,通过路线设计,在室内自由行走,由中央主刷旋转清扫,并且辅以边刷,沿直线或者之字形活动路径打扫。

2、设计要求与内容1)以AT89S5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移动清扫机器人电机驱动与控制电路,采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完成障碍物检测电路设计,完成充电站检测电路设计,完成避障算法与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2)按键选择清扫模式和充电模式。

3)显示方式LED显示当前时间和机器人当前工作状态。

《智能机器人》课程实施方案.doc

《智能机器人》课程实施方案.doc

《智能机器人》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设计背景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特色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构建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快乐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有效尝试。

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又是一项集物理、电子、信息技术和创新设计于一体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它以普及信息化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突显创造与创新,强化团队贡献、培养科学素质为宗旨,所以在小学开展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活动正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智能机器人的设计、组装、编程和调试等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挑战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增强了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让学生在“玩”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成为机器人制作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想象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教学模式是构建在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快乐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有效尝试。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l)了解智能机器人发展历史。

(2)学会设计与搭建机器人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l)能够运用机器人模块,设计机器人并调试机器人。

(2)体验学习机器人的乐趣,获得对创作机器人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坚持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l)通过机器人学习,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2)培养对机器人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刻苦、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不断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4)培养积极进取、互相协作的精神,增强个体在群体中的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基于乐高教育的小学科学与技术探究课程的解决方案包括了结构与力、简单机械、动力机械、能源转化的30个左右的活动案例,在每一个活动里,我们向活动小组成员提出了挑战任务,给他们能够创造出自己解决方案的工具,学生们亲自动手制作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模型,通过这种方法,初步建立对相关基础知识、原理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实践成功后的喜悦和兴奋。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报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报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报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按照以下方向进行展开: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对机器人基本原理和制作技术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课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机器人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培养学生对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领学生系统地学习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构造,并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机器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该课程将涵盖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电路原理、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应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将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计算机科学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将注重机器人的编程和智能控制;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将注重机器人电路原理和传感器应用;对于机械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课程将注重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更好地应用机器人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不仅能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将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机器人相关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全面了解和应用能力,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希望能够为机器人教育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报告的概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本报告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报告的目的。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精编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精编版】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精编版】课程: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赵曼2015年11月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背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

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

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

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

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系别自控系班级测本 081学生姓名步勇捷学号 2008310110 指导教师祝尚臻职称讲师起止日期:2012 年 1 月 2 日起——至 2012 年 1 月 13 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三自由度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设计系别自动控制工程系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F430任务下达时间: 2011 年 12 月 31 日起止日期:2012 年 1 月 2 日起——至 2012 年 1 月13 日止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批准三自由度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设计1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1设计目的:1了解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以及单片机、机械设计、传感器等相关技术。

2初步掌握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传动机构、驱动系统及控制系统并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中。

3通过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的驱动机构、控制技术,并使机器人能独立执行一定的任务。

1.2 基本要求1要求设计一个微型的三自由度的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2要求设计机器人的机械机构(示意图),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及必需的内外部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布局。

3要有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电路。

1.3 发挥部分自由发挥2 设计过程及论文的基本要求:2.1设计过程的基本要求(1)基本部分必须完成,发挥部分可任选;(2)符合设计要求的报告一份,其中包括总体设计框图、电路原理图各一份;(3)设计过程的资料保留并随设计报告一起上交;报告的电子档需全班统一存盘上交。

2.2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参照毕业设计论文规范打印,包括附录中的图纸。

项目齐全、不许涂改,不少于3000 字。

图纸为A4,所有插图不允许复印。

(2)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审意见表、中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设计题目、设计任务、设计思路、设计框图、各部分电路及相应的详细的功能分析和重要的参数计算、工作过程分析、元器件清单、主要器件介绍)、小结、参考文献、附录(总体设计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机器人系统课程设计

机器人系统课程设计

机器人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机器人编程的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

3. 学生能够了解机器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机器人系统。

2.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对机器人进行编程,实现基本功能。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器人技术产生兴趣,培养科技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了解机器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 机器人结构- 传感器与执行器- 控制系统2. 机器人工作原理- 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执行器的响应与执行- 反馈与调整3. 机器人编程基础- 编程语言介绍- 编程逻辑与流程控制- 编程实例分析4. 机器人设计与应用- 设计原则与方法- 案例分析:生活中的机器人应用- 机器人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5. 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 团队合作技巧- 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实践操作中的团队协作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机器人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二周:机器人工作原理第三周:机器人编程基础第四周:机器人设计与应用第五周: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机器人技术与创新》相关章节紧密结合,涵盖机器人基本原理、编程方法、设计应用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机器人系统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机器人的课程设计

学机器人的课程设计

学机器人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结构和功能;2. 学生了解机器人编程的基本原理,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3. 学生了解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举例说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机器人动作程序;2. 学生能操作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机器人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科技观,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 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具备科技素养的新时代少年。

二、教学内容1. 机器人基础知识:- 机器人的定义、分类与发展历程;- 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机器人传感器及其作用。

2. 机器人编程:-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介绍;- 编程基本原理与技巧;- 编程实例分析与实践。

3. 机器人应用与操作:- 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机器人操作方法与技巧;- 实际操作练习与任务挑战。

4. 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培养:- 团队合作方法与沟通技巧;- 创新思维训练与实践;- 团队项目设计与实施。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机器人基础知识学习,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分类;第二周:学习机器人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介绍传感器及其作用;第三周:编程语言学习,掌握基本编程原理与技巧;第四周:分析编程实例,进行实际编程实践;第五周:了解机器人应用,学习操作方法与技巧;第六周:实际操作练习,完成任务挑战;第七周:团队合作与创新思维训练;第八周:团队项目设计与实施,成果展示与评价。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书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书

.. ..《人工智能》课程论文题目论文写作规及格式模板院(系)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学号学生任课教师时间... . ... ..中文摘要人工智能是21世纪早期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人工智能研究必须建立在归纳逻辑基础之上,从而达到多领域交叉合作来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研究的广泛而深远的发展。

关键字:人工智能,知识表达式,计算机... . ... ..Abstrac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logic development in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must be based on inductive logic, so as to achieve multi domain cross cooperation to promote the extensive and far-reaching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 expression, computer ... . ... ..目录中文封面 (I)中文摘要 (II)Abstract (III)目录 (Ⅳ)第1章绪论 (1)第2章正文 (2)2.1 人工智能的诞生 (2)2.2 人工智能的应用 (4)2.3 人工智能的表示 (7)2.4 结语 (13)第3章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未来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报告总结一、课程设计简介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人工智能算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 机器学习基础: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梯度提升等算法。

2. 深度学习基础:包括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算法。

3. 自然语言处理:包括文本分词、词向量表示、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算法。

4. 计算机视觉:包括图像分类、目标检测、人脸识别等算法。

5. 强化学习:包括Q-learning、SARSA、Deep Q-network等算法。

三、课程设计实践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实践:1. 利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了各种人工智能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2. 针对实际问题,设计了相应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优化。

3. 在小组讨论中,对各种人工智能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改进意见。

4. 在实验环节中,对各种人工智能算法的参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提高了算法的性能和准确率。

5. 在项目实践中,结合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能推荐系统,实现了个性化推荐的功能。

四、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深入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了各种常用的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儿童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儿童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

儿童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智能机器人编程,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科技的热爱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将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理解儿童智能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运用,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和了以下教学内容。

首先,介绍儿童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包括机器人构造、传感器和执行器等。

其次,教授编程语言的基本运用,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智能机器人程序。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儿童智能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知识。

其次,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最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选择了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包括儿童智能机器人相关的基本原理和编程知识。

参考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视频和演示文稿,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实验设备包括智能机器人模型和编程软件,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编程实践。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的运用,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以下评估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资料]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机器人设计设计题目:专业: 信息工程班级: 08(1)班组别:学生姓名: 吴雪萍学号: 08509205起止日期: 2011年3月1日 ~ 2011年 7月1日指导教师: 刘岩恺梁景莲同组人员:课程设计题目机器人设计实验姓名吴雪萍学号 08509205 班级 08信息(1)班班级专业信息工程组别组长组员指导教师刘岩恺梁景莲课程设计设计家庭组机器人和机器人行走目的课程设计Vc++环境课程设计任务用C++语言设计一个颜色识别的程序和一个机器人行走程序和要求课程设计内容描述:1(绪论通过学习机器人设计2课程~学会了家庭组机器人和足球机器人的一些理论知识。

了解了机器人方向识别~动手调试了全景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设置了场地、球门、白线、足球等的颜色数值。

2. 颜色识别的产生结合梁老师给的人脸识别程序~通过改变人脸模型建立颜色识别程序。

3. 平台的选择及搭建根据刘老师给的参考资料~首先安装了DirectX9.0 SDK和Visual C++软件~然后一步步的按照老师所给的步骤~先建立基本界面~接着编制串口通讯控制机器人的程序~读取距离传感器信息等~最后得出了机器人行走程序如下。

课程设计源程序:机器人行走// VoyTestDlg.cpp : implementation file //#include "stdafx.h"#include "VoyTest.h"#include "VoyTestDlg.h"#ifdef _DEBUG#define new DEBUG_NEW#undef THIS_FILEstatic char THIS_FILE[] = __FILE__; #endif//////////////////////////////////////////////////////////////////// /////////// CAboutDlg dialog used for App Aboutclass CAboutDlg : public CDialog {public:CAboutDlg();// Dialog Data//{{AFX_DATA(CAboutDlg)enum { IDD = IDD_ABOUTBOX };//}}AFX_DATA// ClassWizard generated virtual function overrides//{{AFX_VIRTUAL(CAboutDlg)protected:virtual void 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 // DDX/DDV support //}}AFX_VIRTUAL// Implementationprotected://{{AFX_MSG(CAboutDlg)//}}AFX_MSGDECLARE_MESSAGE_MAP()};CAboutDlg::CAboutDlg() : CDialog(CAboutDlg::IDD){//{{AFX_DATA_INIT(CAboutDlg)//}}AFX_DATA_INIT}void CAboutDlg::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CDialog::DoDataExchange(pDX);//{{AFX_DATA_MAP(CAboutDlg)//}}AFX_DATA_MAP}BEGIN_MESSAGE_MAP(CAboutDlg, CDialog)//{{AFX_MSG_MAP(CAboutDlg)// No message handlers//}}AFX_MSG_MAPEND_MESSAGE_MAP()//////////////////////////////////////////////////////////////////// /////////// CVoyTestDlg dialogCVoyTestDlg::CVoyTestDlg(CWnd* pParent /*=NULL*/): CDialog(CVoyTestDlg::IDD, pParent) {//{{AFX_DATA_INIT(CVoyTestDlg)m_nPort = 0;//}}AFX_DATA_INIT// Note that LoadIcon does not require a subsequent DestroyIcon in Win32m_hIcon = AfxGetApp()->LoadIcon(IDR_MAINFRAME);}void CVoyTestDlg::DoDataExchange(CDataExchange* pDX){CDialog::DoDataExchange(pDX);//{{AFX_DATA_MAP(CVoyTestDlg)DDX_Text(pDX, IDC_PORT, m_nPort);//}}AFX_DATA_MAP}BEGIN_MESSAGE_MAP(CVoyTestDlg, CDialog)//{{AFX_MSG_MAP(CVoyTestDlg)ON_WM_SYSCOMMAND()ON_WM_PAINT()ON_WM_QUERYDRAGICON()ON_BN_CLICKED(IDC_OPEN, OnOpen)ON_BN_CLICKED(IDC_FORWARD, OnForward)ON_BN_CLICKED(IDC_BACKWARD, OnBackward)ON_BN_CLICKED(IDC_TURELEFT, OnTureleft)ON_BN_CLICKED(IDC_TURERIGHT, OnTureright)ON_BN_CLICKED(IDC_BRAKE, OnBrake)//}}AFX_MSG_MAPEND_MESSAGE_MAP()//////////////////////////////////////////////////////////////////// /////////// CVoyTestDlg message handlersBOOL CVoyTestDlg::OnInitDialog(){CDialog::OnInitDialog();// Add "About..." menu item to system menu.// IDM_ABOUTBOX must be in the system command range.ASSERT((IDM_ABOUTBOX & 0xFFF0) == IDM_ABOUTBOX);ASSERT(IDM_ABOUTBOX < 0xF000);CMenu* pSysMenu = GetSystemMenu(FALSE);if (pSysMenu != NULL){CString strAboutMenu;strAboutMenu.LoadString(IDS_ABOUTBOX);if (!strAboutMenu.IsEmpty()){pSysMenu->AppendMenu(MF_SEPARATOR);pSysMenu->AppendMenu(MF_STRING, IDM_ABOUTBOX, strAboutMenu);}}// Set the icon for this dialog. The framework does this automatically// when the application's main window is not a dialogSetIcon(m_hIcon, TRUE); // Set big iconSetIcon(m_hIcon, FALSE); // Set small icon// TODO: Add extra initialization herereturn TRUE; // return TRUE unless you set the focus to a control }void CVoyTestDlg::OnSysCommand(UINT nID, LPARAM lParam) {if ((nID & 0xFFF0) == IDM_ABOUTBOX){CAboutDlg dlgAbout;dlgAbout.DoModal();}else{CDialog::OnSysCommand(nID, lParam);}}// If you add a minimize button to your dialog, you will need the code below// to draw the icon. For MFC applications using the document/view model,// this is automatically done for you by the framework.void CVoyTestDlg::OnPaint(){if (IsIconic()){CPaintDC dc(this); // device context for paintingSendMessage(WM_ICONERASEBKGND, (WPARAM) dc.GetSafeHdc(), 0);// Center icon in client rectangleint cxIcon = GetSystemMetrics(SM_CXICON);int cyIcon = GetSystemMetrics(SM_CYICON);CRect rect;GetClientRect(&rect);int x = (rect.Width() - cxIcon + 1) / 2;int y = (rect.Height() - cyIcon + 1) / 2;// Draw the icondc.DrawIcon(x, y, m_hIcon);}else{CDialog::OnPaint();}}// The system calls this to obtain the cursor to display while the user drags// the minimized window.HCURSOR CVoyTestDlg::OnQueryDragIcon(){return (HCURSOR) m_hIcon;}void CVoyTestDlg::OnOpen(){//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UpdateData();//CString str;//str.Format("您打开的串口号为%d",m_nPort);//AfxMessageBox(str);m_Com.SetCmd(&m_Cmd); //协议层与通讯层对接m_Com.Create(m_nPort); //打开通讯串口}void CVoyTestDlg::OnForward(){//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m_Cmd.SetBothMotorsSpeed(100,100); //前行 }void CVoyTestDlg::OnBackward(){//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m_Cmd.SetBothMotorsSpeed(-100,-100);//后退 }void CVoyTestDlg::OnTureleft(){//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 m_Cmd.SetBothMotorsSpeed(-100,100); //左转 }void CVoyTestDlg::OnTureright(){//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m_Cmd.SetBothMotorsSpeed(100,-100); //右转 }void CVoyTestDlg::OnBrake(){// TODO: Add your control notification handler code herem_Cmd.Brake(1); //刹车}总结:1、程序调试及运行结果通过程序运行~我们可以看到足球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及刹车等动作的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