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燃料油)
燃料油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燃料油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化学品名称:燃料油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
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
仔细观察病情。
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
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
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燃料油化学品英文名称:Naphtha英文名称:fuel oilCAS NO.: 68476-30第二部分:成分有害成分:烷烃类的有机化合物CAS NO. 68476-3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危险类别:3类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摄入健康危害:本品沸点高,常温下蒸气压很低,故吸入中毒的可能性很小。
对皮肤、粘膜有剌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爆炸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到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或灌肠。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通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遇明火能燃烧。
有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发生火灾时,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人要站在上风向。
消防车要从上风向进入,要停在安全距离以外。
第六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密度(20℃),g/cm3 1.037运动粘度,mm2/s100℃13.35闪点/℃105凝固点,℃10残炭,w% 3.24折光指数(70℃),nD70 1.4992水含量,w% 1元素组成,w%C85.74H12.53S0.66N0.21族组成,w%饱和烃52.2芳烃26.4胶质21.4沥青质<0.1金属含量,µg/gCa14.2Cu<0.1Fe18.5Na31.2Ni20.3V20.0Al 6.8Mg 2.2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燃料油化学品英文名称:fuel oil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务有限公司地址:日照市岚桥港邮编:276808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86-0633-2660618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 YLY/LQGW-2010生效日期:2017年1 月1 日应急电话:************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化学品名称:燃料油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储
运
危险性类别: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25℃。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毒性
及
健康
危害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饱和蒸气压(kPa):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溶剂。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等级:丙
闪点:≥60℃; 爆炸性(V%):下限:上限:自燃温度:250℃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性
接触限值: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低毒类
LD50:>5000mg/kg(大鼠经口)
LC50:>5000mg/m34小时(小鼠吸入)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燃料油说明书 - 副本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燃料油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石油/燃料油化学品英文名称:Petroleum/ fuel oil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书编码:04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燃料油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石油提取液100% 8002-05-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九类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可致接触性皮炎、毛囊性损害等。
接触后,尚可有咳嗽、胸闷、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症状。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或其蒸气有毒,其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其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危险化学品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危险化学品汽油是一种常见的易燃液体,广泛应用于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的燃料中。
然而,汽油的不正确使用和储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为了确保安全,本技术说明书将介绍危险化学品汽油的安全使用和储存方法。
二、危险特性和防范措施1.易燃性:汽油具有较低的闪点和自燃点,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火源和静电的积累。
使用和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并禁止吸烟、明火等火源。
2.挥发性:汽油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接触,以防止挥发物进入呼吸系统或引发火灾。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汽油。
3.毒性:汽油中含有苯等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或吸入汽油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汽油挥发物,如意外接触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4.腐蚀性:汽油对某些金属具有腐蚀性,因此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金属容器或设备接触,以防止腐蚀和泄漏。
三、安全使用方法1.选择合适的容器:在储存和携带汽油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容器,并确保其密封性良好。
避免使用易燃材料制作的容器或塑料袋,以免发生泄漏和爆炸事故。
2.远离火源:在加油或使用汽油时,应将火源远离加油点,并确保加油区域无明火。
禁止在有汽油气味的环境中使用明火或进行焊接等高温作业。
3.注意静电积累:静电可以引发汽油的火灾和爆炸,因此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静电的积累。
使用带有接地装置的加油枪和接地线,避免使用塑料容器等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4.通风良好:在储存和使用汽油的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挥发物积聚。
特别是在密闭空间中使用汽油时,应使用专门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5.紧急情况处理:如发生汽油泄漏或火灾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迅速切断火源,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如泄漏量较大,应迅速报警并撤离危险区域。
四、安全储存方法1.储存容器选择: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爆储存容器,并确保其结构完好,无泄漏。
汽柴油__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汽油)一、标识中文名汽油英文名 gasoline;petrol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CAS号 8006-61-9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论学类缴烷烃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 C4~C12芳烃和环烷烃。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法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
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1、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木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步态不稳。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疾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眼膜溃烂、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溃疡,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引起肝、肾损害。
2、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混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神经分裂症。
皮肤损害。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皮,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出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就医。
五、燃爆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
闪点(℃) -50;爆炸下限(%) 1.3 ;引燃温度(℃) 415-530;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 0.813。
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爆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介绍模板之欧阳地创编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燃料油化学品英文名称:fuel oi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化学品名称:燃料油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
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
仔细观察病情。
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
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
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前言燃料油是现代化工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能源,然而,由于燃料油本身具有易燃、易爆和毒性等特点,其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燃料油的安全使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文档旨在提供燃料油的安全技术说明,以便用户正确使用燃料油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二、燃料油的分类燃料油按照其原材料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柴油、煤油、重油等。
不同类型的燃料油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特点也有所不同,用户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燃料油的安全储存1. 储存环境燃料油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的场所,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防止阳光直射。
室内存放时应注意通风,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2. 储存容器选择质量可靠的燃料油储存容器,如燃料油罐等。
储存容器应具备一定的防漏功能,并且能够承受燃料油的膨胀和收缩。
定期检查储存容器的密封性和完好性,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3. 防火措施燃料油是易燃物质,应避免与明火或高温物质接触。
储存燃料油的场所应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和明火的标志,严禁在燃料油存放区域进行焊接、切割等火源作业。
同时,应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四、燃料油的安全使用1. 加注注意事项加注燃料油时应使用专用的加油设备,避免燃料油溅入皮肤或眼睛。
加注过程中严禁抽烟,禁止使用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
2. 燃烧安全燃料油在燃烧时会产生有害烟雾和废气,因此在使用燃料油燃料的设备中应设置有效的排烟装置,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定期对燃烧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燃烧效率。
3. 废弃物处理燃料油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混合其他废弃物。
可采用合法的废弃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五、应急处理措施1. 泄漏事故在燃料油泄漏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切断泄漏源,防止进一步扩散。
立即采取油污清理措施,使用专业的吸油材料进行吸附清除,并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燃料油MSDS
一、 物品与厂商资料紧急联络电话/传真电话: TELFAX二、 成分辨识资料纯物质: 混合物:健康危害效应: 眼睛没有显着危害效应 皮肤皮疹肝胀受损癌症吸入没有显着危害效应食入没有有效数据环境影响:无此有效数据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液体与蒸气可燃特殊危害:疑似癌症危害主要症状: 眼睛温和刺激 皮肤温和刺激消化不量 吸入刺激酒醉征状食入消化不量四、 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吸入:当能够安全进去灾区时将人员从暴露区移到新鲜空气处落需要用一袋状阀门口罩(BAG VALVE MASK) 或相同设备以实施人工呼吸保持身体温暖及静止休息立刻送医治疗皮肤接触:立即将受污染的衣服首饰手表等装饰品及鞋子脱掉用肥皂或中性清洁剂清洗感染处并用大量水冲洗直至没有化学品残留(至少15~20分钟)若需要送医治疗眼睛接触:在水龙头或洗眼器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并将上下眼皮翻开慢慢转动眼睛直至没有化学品残留如需要送至眼科医生处治疗食入:将患者立即送医治疗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无此有效数据对急救人员之防护:1戴防护衣服(包含防溶剂手套)以免接处污染物2戴防溅化学护目镜对医师之提示:对于吞食者考虑给予胃部清洗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水泡沫大型火灾用泡沫或大量微细水雾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中度火灾危害特殊灭火程序:1隔离外泄区所有的火源如果没有发生危显的可能进入灾区尽量移除储存容器用水雾冷却灾区附近之容器以防压力爆炸直至火扑灭注意喷水时占在远离储槽的尽头2货物或储存区火灾利用自动喷水设备或水枪以水雾冷却容器直至火息灭若不可能如此做的话则采取下列预防措施疏导不必要的人员离开隔离灾区及禁止闲人进入让火燃烧在安全排气设备运转增大时或由于火灾使储槽有任何变色时立刻彻退大容器火车或槽车着火腾空半径800公尺(1/2喱)除非油料能先停止流动不要尝试去灭火不要用高压水柱直接喷洒以免使泄漏油料散播壁免吸入油料或燃烧生成物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消防人员需穿戴防护具及空气呼吸器站在上风处救火若未携戴适当防护装置或个人自携式呼吸设备不得进入密闭之空间个人应注意事项:避免热火焰火花及其它着火物质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第八项所述)站在上‘风方向及不要进入低洼区九、物理及化学性质十、安定性及反应性十四、运送资料。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燃料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等领域的燃料,其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燃料油安全技术,包括存储、运输、使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和措施,以确保燃料油的安全使用。
二、燃料油的存储安全1. 存储场所选择选择存放燃料油的场所时,应考虑周围环境条件和安全因素。
应选择通风良好、防火设施完备的场所进行存储,避免存放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
2. 容器和包装燃料油的容器和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具备耐腐蚀、耐压、耐高温等特性,以确保其密封性和稳定性。
在存储过程中,要避免容器破损或泄漏,以免引发危险事故。
3. 防火安全存储燃料油的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此外,存储场所应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4. 排水和处理在存储燃料油的场所,要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避免积水,以免引发污染或滑倒等事故。
同时,在处理废弃燃料油时,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三、燃料油的运输安全1. 运输工具选择选择适合运输燃料油的工具时,要考虑其安全性能和运输容量。
应选择具备防漏、防爆等安全措施的专用运输工具,避免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车辆或容器。
2. 装卸操作在燃料油运输过程中,装卸操作是关键环节。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装卸操作规程,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同时,要确保装卸设备的完好性和操作环境的安全。
3. 运输路线选择选择燃料油的运输路线时,应综合考虑交通状况、安全因素和环境要求等。
避免经过人口密集区、易燃易爆区域或环境敏感区,以减少事故风险和环境影响。
四、燃料油的使用安全1. 使用设备检查在使用燃料油的设备前,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特别是燃烧设备,要保证燃料供应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燃烧不完全或引发火灾等事故。
2. 防护措施在使用燃料油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燃料油,以防止皮肤损伤或中毒。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80#燃料油)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80#燃料油)第一部分危险化学品知识危险化学品中文名称:180#燃料油危险化学品英文名称:ISO——F——RME 18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组成危险化学品名称:180#燃料油有害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汽,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疼、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蒸汽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性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燃料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引发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袭击症状,可出现与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性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洁净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眼睛受伤后,应有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产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
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者左侧位躺下,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者知觉降低的人服用液体。
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燃烧性:易燃闪点(℃):60 引燃温度(℃):250爆炸下限:无资料爆炸上限:无资料最小点火能: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无资料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安全技术说明书油
安全技术说明书油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关于燃油安全方面的技术知识,以帮助有需要的用户更好地使用和存储燃油,预防因燃油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危险和事故。
在使用和存储燃油前,用户应该认真阅读本文档,了解其中的安全技术要求,并按要求执行。
燃油的基本性质1.燃油易燃易爆,在遇到火源或高温时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2.燃油具有挥发性,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
3.燃油具有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不得长时间直接接触。
4.燃油具有腐蚀性,容易对金属、橡胶等材料进行腐蚀。
燃油储存注意事项1.燃油储存在通风好、避免火源的地方,离明火、电器及高温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2.燃油储存在电梯、阳台、楼梯等通风不良的地方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3.燃油桶应该存放在坚硬、平整、防滑的地面上,以防止燃油桶滑动或倾倒。
4.燃油桶应该竖立储存,不得横放或倒置。
5.燃油存储房间内不允许吸烟。
存储房间和房间入口必须都标有“易燃易爆品”安全警示标志。
6.燃油储存区域禁止存储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操作注意事项1.在加油过程中,应该关掉车辆发动机,并且不得吸烟。
2.在加油过程中,携带大量人员的车辆应该熄火并且不得开门,以防止油气扩散和火灾。
3.加油时应该使用专业的加油管道和加油设备,禁止使用随意的容器或管道进行加油。
4.燃油泄漏时切勿使用明火来进行清理,应该及时采取防止油气扩散的措施。
5.在吸食烟草时,不得接触燃油或存储燃油的容器、工具等。
消防处理措施1.在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尽快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2.用灭火器灭火前,应该先切断电源或停止火源的工作,并且确定灭火器的使用方式和灭火的对象。
3.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该将灭火器上端朝着火源处,缓慢均匀地摇晃,逐渐向火源靠近进行灭火。
4.液化气灭火器使用时,应该先将控制开关置于开放状态,向火源喷洒灭火药剂。
5.灭火器应该洁净干燥,储存温度应该在5℃至40℃之间,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结语燃油是一种易燃易爆、具有毒性、具有腐蚀性的物质,用户在使用和存储燃油时必须认真阅读本文档,并按照里面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柴、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柴、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汽油、柴油化学品英文名:Gasoline、Diesel oil国家应急电话:11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C4~C脂肪烃和环烷烃(混合物)。
1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化学类别:烷烃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1、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木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步态不稳。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疾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眼膜溃烂、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溃疡,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引起肝、肾损害。
2、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混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神经分裂症。
皮肤损害。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皮,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出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爆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用水灭火无效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燃料油)
第一部分危险化学品名称
危险化学品中文名称:燃料油
危险化学品英文名称:Fuel oils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组成
危险化学品名称:燃料油
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含硫、氧、氮化合物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汽,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蒸汽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燃料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
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
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
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
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送医院后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
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
仔细观察病情。
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
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
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易燃
闪点(℃):60 引燃温度:(℃):250
最小点火动能(mj)无资料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25℃。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³):未制定标准
PC—TWA(mg/m³):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带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有色透明液体,挥发
PH值:中性
熔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0.95~0.98
沸点(℃):360~46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4 饱和蒸汽压(kPa):燃烧热(Kj/l):30000-46000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大等于60 爆炸上线%(v/v):6.5 引燃温度(℃):80~180 爆炸上线%(v/v):0.6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柴油机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届西湖的条件:明火、高温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5000mg/kg(大鼠经口)
LC50:>5000mg/m³/4h(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皮:500mg,严重刺激。
其他:男人经口LDL0(mg/kg):500
男人经口TDL0(mg/kg):3570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1268
U N 编号:1268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内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内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内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爆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停止溜放。
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No.344 ,2002年3月15号);2.危险货物运输法(联合国RTDG );3.危险品(公路和铁路运输)条例草案;4.危险货物分类和代码;5.化学品分类和标签;6.工作场所对有毒物质的使用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No.352 ,2002.5 );7.安全处理化学品的工作规定(由劳动部和化学工业部,1996.12 );8.《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交通部第9号。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