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示例
1设计原始资料和依据该公路处于II 5 区,路线经过地区属于湿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洋型和大陆型过渡的气候特征比较明显,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寒夏热。
年内夏、秋季降水相对集中,易出现暴雨造成涝灾,其余季节降水偏少。
气候区内年平均气温13.7 o C,以7、8月份最热,年平均最高气温19.4 o C,年平均最低气温9.1 o 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9 o C,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2.4 o C。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0cm,最大冻土深度33 cm,历年平均无霜期163.5天。
气候区内年平均降雨量884.0mm,历年最大降雨量1358.0mm,以7~10月降雨相对较为集中。
区域内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历年平均风速3.3m/s。
最大风速16.8m/s。
8、9月份受台风影响区内空气湿度较高,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最小相对湿度65%、最大相对湿度85%。
设计线路经过地段主要由第四系松散沉积层所组成。
第四纪沉积层由全新(Q4a1)的低~高液限粘土夹中粗砂及上更新(Q3a1)的低~高液限粘土所组成。
由于古河道多次变迁作用,地层厚度分布不均,堆积层厚度上部全新(Q4a1)一般在3~9m局部达10m,地层岩性主要为低~高液限粘土,其CBR为2%~10%;下部上更新统(Q3a1)沉积层厚度一般为10~40m,地层岩性主要为低~高液限粘土,呈中~高压缩性。
1.1.1路线服务范围交通运输要求和经济技术调查资料由于此路段处于江地势平缓,沿线以农业为主,该路段经过两条大渠和一条铁路,故该道路的修通对于完善苏北地区贸易交往,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另外修建该路所需的路基填料、石灰、碎石等集料在附近地区都非常丰富,并且都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1.1.2交通量资料交通量平均增长率7.5%表1-1 交通量资料车型小客车中客车SH141大客车CA50小货车BJ130交通量(辆/日)1400 500 1100 1800车型中货车EQ140 大货车JN150铰接挂车SP9250交通量(辆/日)970 230 801.2设计依据本设计AB段高速公路位于徐州市洞山地区,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依据的有关规范、规程具体如下:1)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 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 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5) 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6) 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7) 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8) 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 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10)《京福高速公路绕徐州城西段设计说明书》;11) 拟建公路的设计原始资料;12) 拟建公路所处地区的地区地形图。
路面结构组成、稳定性分析、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路基干燥稳定,路面强度和稳 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影
响。路基高度 H ≥ H1
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 表水影响的过渡带区内,路基
高度 H2 ≤ H < H1
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 表积水毛细影响区内,路基高
度 H3 ≤ H < H2 路基极不稳定,冰冻区春融翻 浆,非冰冻区弹簧,路基经处 理后方可铺筑路面,路基高度
即: H1相对应于wc1,为干燥和 中湿状态的分界标准; H2相对应于wc2,为中湿与 潮湿状态的分界标准; H3相对应于wc3,为潮湿和 过湿状态的分界标准。
临界高度参考值(见教材P19)
路基干湿类型
干燥 中湿 潮湿 过湿
原有公路
新建公路
路基平均稠度wc与分 界相对稠度的关系
一般特性
wc wc1 wc1 >wc wc2 wc2 wc wc3
性。 Ⅵ区——西北干旱区:气候干燥,可采用沥青混凝土层
解决砂石路面搓泥、松散。注意沙漠地区风蚀和沙埋。 Ⅶ区——青藏高寒区:有多年冻土,注意保温设计,且
沥青路面在日照下易老化。
§1-4 、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方法
(1)已建公路:不利季节测定路床80cm内土层的含水 量,确定其平均稠度;按自然区划、土类查表确定 分界稠度;比较平均稠度与分界稠度,确定干湿类 型。
路面结构组成、稳定性分 析、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内容:
◇ 课程的具体内容
概论 路基工程部分
路基的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般路基设计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路基防护与加固 挡土墙设计 路基排水设计
◇ 课程的具体内容
路面工程部分
路面结构组成 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质 块料路面、碎砾石路面 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 沥青路面及其设计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其设计方法
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工程
4.2 颗粒类、结合料稳定类路面与基层
碎砾石路面与基层
❖ 用加工轧制的碎(砾)石作 主骨料,并以石渣和石屑嵌 缝,用粘土或石灰土泥浆灌 缝,按嵌挤原理压实形成的 路面,称碎(砾)石路面, 按施工方法及所用填充结合 料的不同,分泥结碎石、泥 灰结碎石、干压碎石和水结 碎石路面,后两种又统称为 填隙碎石路面
4.1 路面工程概述
根据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路面面层 的类型及选用如表所示。(按材料分)
面层类型
适用范围
沥青混凝土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水泥混凝土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 处治
砂石路面
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线性方程
层。
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 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 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
浅谈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辆 在 此通 过 , 面 状况 良好 , 本 无脱 皮 、 裂 、 原路 基 龟 麻面、 坑洞 、 台、 缝 开裂 等病 害 , 过 对 基层 及 错 接 通
底基层的调查, 未出现松散状况 , 原路面结构密实 。 考虑本项 目 原有水泥混凝士路面已不能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 , 故将原路结构作路槽加以利用, 板上加铺连续 在旧 配筋混凝土面板。沿线原有排水设施完好。 1 通量状 况 2交 三级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2 0年, 根 据河南龙成集团许昌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投产初 期年产 20万吨产量以及该道路建成后的使用功 0 能进行交通量预测, 设计标准轴载采用 B Z 10 Z 一0 , 设计使用年限 内一个车道 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 1 3 17 路表设计弯沉值为 2 5  ̄ 1 m) 2 7× 0 , 7 (0m 。 2路面结构设计 21 原设计路面结构 K + 0 Kl 5 Z 7 路段现有的路面结构 0 0 0一 + 1 7 0 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原设计路面结构如下: 2e 0m厚 C 0 泥混 凝土面板 3水 原 有沥青 路面调 平后重 新铺筑 面 层。 2 .设计方案制定原则。 21 蝴 路面结构承载 能力 , 进行加铺层设计, 弥补原路基及路面结构的 薄弱不足, 以适应本项 目大交通量的需要 , 以及超 载、 重载车辆的影响。噼 面结构 内部应按照防排 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排水设计 , 将路面结构与防排水 进行综合设计, 尽量防l E 雨水渗入路面结构与路基 内部, 排除可能渗人路面结构内部的雨水。 足 技术要求( 交通量和使甩性能) 的条件下 , 按因地制 宜、 合理选材、 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方案 的技术 、 经济比较 , 选择技术先进 、 安全可靠 、 经济
关键 词 : 续 配 筋 混 凝 土 ; 离层 ; 工 缝 ; 力杆 连 隔 施 传
沥青道路施工面层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生活隐居百家号17-10-1401:30路面工程的结构层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见图。
1、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因此,它应满足表面功能性和结构性的使用要求。
面层可为单层、双层或三层。
双层结构称为表面层、下面层;若采用三层结构称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稳定耐久的服务功能,同时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低温开裂、抗老化等。
中、下面层应密实、基本不透水,并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抗疲劳的力学性能。
2、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
基层可为单层或双层,双层称为上、下基层,无论是沥青混合料或粒料类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均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要承重层,因此,对底基层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也可分为上、下底基层。
4、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及减少层间模量比、降低半刚性底基层拉应力的作用。
以上是路面结构层组成,各级公路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结构层,对三、四级公路最少不得低于两层,即面层和基层。
不同面层的适用范围见表。
表路面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一、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常用的基层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半刚性基层,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基层等;另一类是柔性基层,包括级配型粒料基层(如级配碎(砾)石)、嵌锁型粒料基层(如泥结碎石、填隙碎石)以及沥青碎石。
下面介绍半刚性基层施工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适量的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形成的半刚性基层,也叫做稳定土基层。
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方法分为路拌法和厂拌法。
1、路面基层路拌法施工路拌法常用的施工机械有粉料撒布机、稳定土拌和机、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和压路机。
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设计(2019版)
实用标准文案附件 2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2019 版)1 道路路线设计1.1一般要求1.1.1熟悉道路分级、设计车辆、交通量、设计速度、建筑限界、抗震设计。
1.1.2熟悉路线设计中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运用。
1.1.3熟悉城市道路工程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1.1.4熟悉现行标准、规范中有关路线设计的内容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的规定。
1.1.5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
1.2总体设计1.2.1掌握总体设计的内容和目的。
1.2.2熟悉总体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与设计要点。
1.2.3了解城市道路工程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市政管线规划等的相互关系。
1.3路线平面设计1.3.1掌握平面设计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及其设计方法。
1.3.2熟悉平面设计中各线形要素的性质与作用。
1.3.3了解各线形要素主要技术指标的规定与运用。
1.3.4了解平面线形设计中超高、加宽、视距、回头曲线等的规定与运用。
1.4路线纵断面设计1.1.6掌握纵断面设计标高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有关规定。
1.1.7掌握竖曲线、最大纵坡、最小坡长、桥隧两端路线纵坡、合成坡度等的一般规定与运用。
1.1.8熟悉纵断面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1.5横断面设计1.2.4掌握各级道路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的特点和要求。
1.2.5熟悉路基宽度各个组成部分,如:车道、中间带、路肩、路拱坡度、加速车道、减速车道、紧急停车带、错车道、爬坡车道、避险车道等的一般规定与运用。
1.2.6了解横断面设计方法和要求。
1.6线形设计1.3.5掌握线形设计的原则、要求和内容。
1.3.6熟悉平、纵、横线形设计及其组合设计,线形与桥隧的配合、与沿线设施的配合、及其与环境的协调等的一般规定与运用。
1.7选线1.7.1掌握不同设计阶段选线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与要点。
1.7.2熟悉选线所包括的确定路线基本走向、路线走廊带、路线方案以至选定线位等全过程的基本设计要求和内容。
道路结构层次解析
道路结构层次解析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道路结构一般分为:,路基填筑,结构(碎石)垫层,铺筑砼基层,沥青面层,然后是附属结构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基层和垫层。
面层刚度和稳定性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
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同时受到降雨和气温变化的不利影响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层次。
因此,与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道路等级愈高、设计车速愈大,对路面抗滑性、平整度的要求愈高。
修筑高等级道路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等。
沥青面层往往由2、3层构成。
表面层有时称磨耗层,用来抵抗水平力和轮后吸力引起的磨耗和松散,可用或沥青混凝土铺筑。
中面层、下面层为主面层,它是保证面层强度的主要部分,可用沥青混凝土铺筑。
基层垂直力的作用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基层还可能受到面层渗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蚀。
故需选择强度较高,刚度较大,并有足够水稳性的材料。
用来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
基层可分两层铺筑其上层称基层或上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下层则称下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些,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以降低工程造价。
考虑到扩散应力的需要和施工的方便,基层的宽度应较面层每侧至少宽出Δ1(cm),底基层每侧比基层至少宽出Δ2(cm)。
透水性基层、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宜与路基同宽。
基层指路面面层以下,路床以上的结构层,一般为半刚性基层,也有柔性基层和刚性基层。
底基层是指下层的基层垫层垫层是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的层次垫层指铺设于基层和路床之间的过渡层,一般为级配砂砾或级配碎石。
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2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一.路面断面路拱平均坡度: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厂拌沥青碎石等:石砌路面:2-3%碎石,砾石路面:土路:3-4%二.层次划分和作用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很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上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2.基层: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上基层是路画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然有可能经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所以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基层表面虽不直接供车辆行驶,但仍然要求有较好的平整度,这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基本条件。
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3.垫层:垫层介于路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利隔温性能要好。
常用的垫层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第二节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1、温度湿度对道路的影响概述图2-1 温度对沥青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图2-2 湿度对路基刚度的影响2、温度对道路的影响温度造成路基体的膨胀与收缩,甚至引起路基的冻胀;温度造成水泥砼路面的温度应力及条块分割;温度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塑性变形累积及低温开裂。
路面篇——精选推荐
第三篇路面路面是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面除了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外,还受到温度、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路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速度、运输成本、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为此,对路面施工应予以足够重视,以确保路面工程具有良好的使用品质。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一、路面断面与宽度路面的标准构造横断面如图1-2-19。
路面的宽度视公路等级而定,如表3-1-1。
表3-1-1 路面宽度路基填挖到设计标高位置后,在路基上按路面设计宽度范围将路基挖成与路面厚度相同的浅槽;或路基填筑到路床顶面位置后,按路面设计宽度范围在两侧的路肩部位培土(压实)形成与路面厚度相同的浅槽;也可采用半挖半培的方法形成浅槽,然后在浅槽内铺筑路面。
一般公路路面都采用槽式横断面,如图3-1-2a)。
槽式断面的特点是路面厚度均匀并节省材料。
全铺式路面,即在路基全部宽度内都铺筑路面,如图3-1-2b)。
主要用于路基较窄的中级或低级路面,它可以加固路肩,防止边坡冲刷。
160图3-1-1 路面结构断面a)槽式;b)全铺式1-路面;2-土路肩;3-路基;4-路缘石;5-硬路肩二、路拱及路拱横坡度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从而保证路面结构强度,路面表面应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的形状,称之为路拱,常采用直线形或抛物线形两种路拱形式。
路面表面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百分比称为路拱横坡度。
路拱横坡度的大小与路面类型、公路等级和当地气候有关,既要有利于行车平稳,又要有利于路面排水。
高级路面透水性小,平整度和水稳性好,通常采用直线形路拱和较小的路拱横坡度;低级路面,为了有利于迅速排除路表积水,一般采用抛物线形路拱和较大的路拱横坡度。
干旱和积雪地区也应采用较小路拱横坡度;潮湿多雨地区选用较大路拱横坡度。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有中央分隔带,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布置路拱横断面。
若分隔带未设置排水设施,则做成中间高、两侧路面低,由单向横坡向路肩方向排水;若分隔带设置排水设施,则两侧路面分别单独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的路拱,向中间排水设施和路肩两个方向排水。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认知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认知1.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中最底层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承载上部结构的荷载,将荷载均匀分散到地基上。
基层可以由各种材料组成,如砾石、碎石、碎石填充料等。
基层的厚度根据工程需要来确定,经常会进行夯实处理,以提供更好的承载能力。
2.底基层: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主要用于支撑和加强上部结构。
它在承载上部结构荷载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补充扩散和水平分散作用来减少上部结构的应力集中。
底基层的厚度通常较基层厚,可以使用碎石、砾石、石灰碎石混凝土等材料作为填料。
3.配底层:配底层是用于进一步加固路面结构的一层。
它通过优化填料类型和粒径来提高路面的荷载分散能力和抗水平移能力。
常见的配底层材料包括碎石、砾石、砂石等,其厚度通常在10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
4.配筑层:配筑层是路面结构中的关键层,也是最上部的一层。
它通常是由水泥混凝土材料制成,其主要功能是承载交通荷载、分散荷载到下面的层,提供舒适、平稳的行驶表面。
配筑层的厚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来确定,通常在150毫米到250毫米之间。
5.路面结构的保护层:为了保护路面结构免受水、化学物质和机械作用的损害,常常需要在路面上涂覆一层保护层。
保护层可以防止水分渗入路面结构,减少裂缝和破坏的发生。
常见的保护层材料有乳胶、沥青、聚合物改性材料等。
总之,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是一种复杂的体系,由多个层次的材料构成。
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行驶舒适性。
因此,在进行道路铺设和维护时,需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充分认知,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第一讲 路面结构层次划分 路面分类
路面结构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40年代起,英、美等国就通过足尺试验 20世纪40年代起,英、美等国就通过足尺试验
路等对不同类型基层的沥青路面性能特点进行了 研究。 英国1957年在剑桥郡铺筑了包括33种路面结构的 英国1957年在剑桥郡铺筑了包括33种路面结构的 Alconbury Hill 试验路,比较了级配碎石、开级配 沥青碎石、贫混凝土、碾压沥青混凝土和水泥胶 结砂基层在不同厚度的使用性能。在通车10年后, 结砂基层在不同厚度的使用性能。在通车10年后, 经历了约600万次100kN标准轴载作用后,鲁尼娜 经历了约600万次100kN标准轴载作用后,鲁尼娜 的变形和裂缝表明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石基 层的路面结构组合具有最优的路面使用性能。
与路段,为了防止路基被冻或地下水通过 与路段, 路基影响路面,设置的层次称为垫层。 路基影响路面,设置的层次称为垫层。使 用隔温、透水或不透水材料。 用隔温、透水或不透水材料。
路面的力学分类
从路面结构受到荷载作用后各结构层应力分布
与变形特点来划分。 与变形特点来划分。 柔性路面: 柔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和粒料结构层组成的 路面,因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而称之 路面,因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而称之。 因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而称之。 特点: 特点:衰减温度和应力的能力强;表面弯沉大, 损坏主要集中在表层25~30cm内,易于维修, 损坏主要集中在表层25~30cm内,易于维修, 以控制最后一层的沥青混合料层底拉应变为设 计指标。 刚性路面: 刚性路面:水泥混凝土板作面层的路面。 特点: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处于板体工作状态, 特点: 竖向弯沉小,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 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通过板体的扩散作 用传递给板下的基础。
重层,其沥青面层厚度≥18cm的结构。 重层,其沥青面层厚度≥18cm的结构。 的结构 特点: 路表弯沉小,经济。 特点:1)路表弯沉小,经济。 对重载车具有更大的轴载敏感性, 2)对重载车具有更大的轴载敏感性,柔性基层 重载车换算为标准轴载时是4次方, 重载车换算为标准轴载时是4次方,而半刚性基层 12~15次方 次方。 是12~15次方。 半刚性基层使用初期有很好的整体性, 3)半刚性基层使用初期有很好的整体性,使用 过程中其强度、模量会由于干湿和冻融循环, 过程中其强度、模量会由于干湿和冻融循环,在反 复荷载作用下因疲劳而逐渐衰减;干缩、 复荷载作用下因疲劳而逐渐衰减;干缩、温缩引起 结构开裂、损伤,加之半刚性结构不透水, 结构开裂、损伤,加之半刚性结构不透水,从裂缝 进入层间的水在行车作用下易引起巨大的动水压力, 进入层间的水在行车作用下易引起巨大的动水压力, 导致冲刷唧浆,界面连接条件恶化。 导致冲刷唧浆,界面连接条件恶化。因而它自身一 旦损坏没有愈合的能力,且一旦开裂, 旦损坏没有愈合的能力,且一旦开裂,会引起应力 重分布,加速结构的疲劳。维修时只能开膛破肚, 重分布,加速结构的疲劳。维修时只能开膛破肚, 养护维修十分困难,对水的影响敏感。 养护维修十分困难,对水的影响敏感。
路面结构设计
1沥青路面设计1.1路面设计原则①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际经验进行。
②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方案。
③结合当地实际,在路面设计方案中应用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④路面设计方案应注重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⑤为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应进行机械化施工。
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不得分期修建。
1.2新建沥青路面设计1.2.1设计标准①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可得,路面结构的目标可靠度和目标可靠指标不应低于表1.1的规定1.1目标可靠度和目标可靠指标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70目标可靠指标β 1.65 1.28 1.04 0.84 0.52②该公路为二级公路,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的规定(如下表1.2所示)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2年。
1.2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公路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公路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5 三级公路 10 二级公路 12 四级公路 8③采用下表1.3的参数,标准荷载为BZZ-100。
表1.3设计轴载的参数1设计轴载(KN) 轮胎接地压强(Mpa)单轮接地当量圆直径(mm)两轮中心距(mm)100 0.70 213.0 319.51.2.2交通荷载参数分析①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附录A.1车型分类。
②交通数据调查该项目交通量见表1.4,交通增长率为7.0%,方向系数取0.5,可靠度系数β取为1.04,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采用水平3的车道系数,根据表1.5取为1.0。
表1.4 交通组成交通组成 交通量(辆/日) 车型 交通组成 交通量(辆/日) 车型 小客车 739 小 跃进NJ131105 小66 中大客车 285 大 五十铃NPR595G北京BJ130 250 小 江淮196 中HF140A交通SH361 102 大 江淮HF150155 中太拖拉138 83 大 东风KM340189 中85 特大 金杯SY132 395 小 东风SP9135B46 特大 金杯SY450 345 小 五十铃EXR181L1.5 车道系数单向车道数 1 2 3 ≥4高速公路 - 0.70-0.85 0.45-0.60 0.40-0.50其他等级公路 1.00 0.50-0.75 0.50-0.75 - 各类车型技术参数见表1.6。
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气候分区、沥青与沥青混 合料气候分区指标 (P308-309)
第一节 概述
1.7 沥青路面的分类 (1)按强度构成原理分
密实类沥青路面:这类沥青路面的矿料按最大密实原则设计,路面的强度
耐久性好,热稳定性差
和稳定性取决于混合料的凝聚力和内摩阻力。其面层结构的特点是空隙率
小,细料含量多,高温时易产生推挤变形。 常用的类型有沥青混凝土、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等。 嵌挤类沥青路面:这类沥青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主要依靠骨料颗粒间相互 嵌挤产生的内摩阻力,凝聚力仅起次要作用。其主要特点是热稳定性好。 部分类型的空隙率大,易渗水,耐久性较差。 常用的主要结构有Porous Asphalt Pavement(PA)或Open Graded Asphalt Friction Course(OGFC)、 SMA、Superpave、沥青贯入、沥青 表面处治等。
。。。。。。
第一节 概述
1.1 沥青路面基本特性
根据不同基层材料结构可组合成三种典型路面结构类型。 ①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或底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 ② 沥青路面(或叫柔性路面)──各结构层由沥青混合料,或沥青贯
入碎石、或冷拌沥青混合料、级配碎石、砂砾等柔性材料组成的结构。
③ 复合式路面──采用贫混凝土、混凝土等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 (常为加罩结构)
第一节 概述
1.7 沥青路面的分类 (3)按沥青路面技术特点分
沥青混凝土(Asphalt Concrete)
热拌沥青碎石(Asphalt Macadam)
乳化沥青碎石(Emulsion Asphalt Macadam) 沥青贯入式 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玛碲脂碎石SMA (Stone Mastic Asphalt)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Porous Asphalt Concrete) 开级配抗滑磨耗层( Open Graded Friction Course )
公路路面工程标准施工技术(图文版)
《公路路面工程标准施工技术》目录第一节路面基础知识 (2)第二节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3)第三节路面面层施工技术 (14)第四节中央分隔带施工技术 (29)第五节路肩施工 (33)公路路面工程标准施工技术第一节路面基础知识路面是指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造物。
质量良好的路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其表面应达到平整、密实和抗滑的要求。
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与垫层组成。
1.路面各结构层次路面横断面由行车道、硬路肩、土路肩、路缘石及中央分隔带等组成。
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可分为面层、基层、垫层,有时在面层下还设有联结层。
各结构层次的作用如下:(1)面层。
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作用,以及大气变化的最不利影响。
(2)基层。
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中去。
(3)垫层。
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及基层的强度和刚度的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冻胀与翻浆的病害。
2.路面的分类(1)柔性路面。
刚度较小,抗弯拉强度较低,主要靠抗压、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路面;主要包括各种基层(水泥混凝土除外)和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块石面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
(2)刚性路面。
主要指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的主要区别在于路面的破坏状态和分布荷载到路基上的状态有所不同。
(3)半刚性路面。
采用二灰(石灰、粉煤灰)或水泥稳定土或水泥处治沙砾基层,这些基层的特性前期强度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强度和刚度不断增大。
这类基层叫作半刚性基层,含有这类基层的路面结构称为半刚性路面。
路面工程包含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路面防、排水施工技术,特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路面试验检测技术等。
3.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法路面基层施工方法通常有场拌法和路拌法两种基本的类型。
高等级公路的半刚性基层一般采用场拌法,而低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可以采用路拌法。
南非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第四篇南非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南非《城市间与乡村道路柔性路面结构设计规范》是南非公路技术建议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南非共和国交通部出版发行,第一版发表于1985年,分别于1989、1992、1995、1996年再版,并于1995和1996年进行了修订,1996年版为现行标准。
南非《城市间与乡村道路柔性路面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城市间与乡村道路柔性和半刚性路面结构设计与选择的方法,基于不同的道路服务目标,划分了四个不同道路类型,充分体现了交通类型、行车质量和安全标准的不同要求。
其路面结构设计过程中考虑了服务目标、道路类型、寿命期决策、交通荷载谱、路面材料与性能、环境条件、工艺要求等诸多因素,最终设计结果的确定依据路面类型、要求的寿命周期决策以及经济分析结果和15年间的重车模拟实验成果。
第一章路面设计有关概念1.1 路面结构设计的目的()路面结构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良好的路面结构层,保护路基,抵抗车辆荷载作用,满足所选定的服务水平,并与分析期间路面的维修与管理相结合,达到尽可能经济的效果。
1.2 服务目标(SO)管理部门认定的在一定区域内需要改善可达条件或交通承受能力时,应首先作出两个基本决策以确定路面结构设计所必需的输入条件,其一是道路或设施完善的功能性服务水平;其二是预计服务时段的分析期,该条件即为项目服务目标,其与假定的目标背景和现况基础设施系统条件有关,涉及到道路连接重要性、行车质量、安全性、交通承受能力、投资等。
服务目标大体决定了道路结构与线形设计标准,也可根据需要在道路寿命期间发生改变,这又反过来影响到将来的道路管理对策,所以,应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路面设计过程。
1.3 功能性服务水平(FSL)道路的功能性要求与结构性要求是不同的,前者是为满足服务目标的需要;而后者与结构承载力有关,并以结构设计可靠度保证服务目标的实现。
道路的功能性服务水平是对给定位置处道路使用状况的定性量度,与该条件下的驾驶者感觉密切相关,它主要由车速、运行时间、延误、交通流自由度、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等因素决定。
道路结构层次解析
道路结构层次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道路结构一般分为:地基处理,路基填筑,结构(碎石)垫层,铺筑砼基层,沥青面层,然后是附属结构(路肩石,栏杆等)。
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垫层。
面层刚度和稳定性面层位于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
它直接承受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以及车身后所产生的真空吸力的反复作用,同时受到降雨和气温变化的不利影响最大,是最直接地反映路面使用性能的层次。
因此,与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道路等级愈高、设计车速愈大,对路面抗滑性、平整度的要求愈高。
修筑高等级道路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等。
沥青面层往往由2、3层构成。
表面层有时称磨耗层,用来抵抗水平力和轮后吸力引起的磨耗和松散,可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或沥青混凝土铺筑。
中面层、下面层为主面层,它是保证面层强度的主要部分,可用沥青混凝土铺筑。
基层垂直力的作用基层位于面层之下,垫层或路基之上。
基层主要承受面层传递的车轮垂直力的作用,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基层还可能受到面层渗水以及地下水的侵蚀。
故需选择强度较高,刚度较大,并有足够水稳性的材料。
用来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如碎石、砂砾),工业废渣稳定土或稳定粒料,各种碎石混合料或天然砂砾。
基层可分两层铺筑其上层称基层或上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下层则称下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些,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以降低工程造价。
考虑到扩散应力的需要和施工的方便,基层的宽度应较面层每侧至少宽出Δ1(cm),底基层每侧比基层至少宽出Δ2 (cm)。
透水性基层、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宜与路基同宽。
基层指路面面层以下,路床以上的结构层,一般为半刚性基层,也有柔性基层和刚性基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一、路基横断面
在路基顶面铺筑面层结构,沿横断面方向由行车道、硬路肩和土路肩所组成。
分为:1、槽式横断面 2、全铺式横断面
图1-5路面横断面形式
a) 槽式;b) 全铺式
1-路面;2-土路肩;3-路基;4-路缘石(侧石);5-加固路肩
二、路拱及路拱横坡度
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减弱路面结构强度,路面表面应做成直线型或抛物线型的路拱。
等级高的路面,平整度和水稳定性较好,透水性也小,通常采用直线型路拱和较小的路拱横坡度。
等级低的路面,为了有利于迅速排除路表积水,一般采用抛物线型路拱和较大的路拱横坡度。
表1-10列出了各种不同类型路面的路拱平均横坡度。
选择路拱横坡度,应充分考虑有利于行车平稳和有利于横向排水两方面的要求。
在干旱和有积雪、浮冰地区,应采用低值,多雨地区采用高值;当道路纵坡较大或路面较宽,或行车速度较高时,或交通量和车辆载重较大时,或常有拖挂汽车行驶时,应采用平均横坡度的低值;反之则应取用高值。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有中央分隔带。
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布置路拱横断面。
若分隔带未设置排水设施,则作成中间高,两侧路面低,由单向横坡向路肩方向排水。
若分隔带设置排水设施,则两侧路面分别单独作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路拱,向中间排水设施和路肩二个方向排水。
路肩横坡度一般较路面横坡大1%。
但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硬路肩采用与路面行车道相同的结构时,应采用与路面行车道相同的路面横坡度。
三、路面结构层划分及其作用
1、层次划分面层(上、中、下面层)
基层(基层、底基层)
垫层
如图1-6所示。
图1-6路面结构层次划分示意图
i-路拱横坡度;1-面层;2-基层(有时包括底基层);
3-垫层;4-路缘石;5-加固路肩;6-土路肩
2、要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
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实际上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
基层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然有可能经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湿,所以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基层表面虽不直接供车辆行驶,但仍然要求有较好的平整度,这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基本条件。
垫层介于土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3、材料
面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基层: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
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垫层: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要好。
常用的垫层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