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exercisetherapy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运动疗法之概论

第一章 运动疗法之概论

三、运动的潜在危险
1. 运动损伤 ➢ 不适当的运动有可能导致或加重组织损伤,使患者
的病情加重。 ➢ 常见因素包括:准备或结束活动不充分、运动训练
强度或总量过大、运动方式选择不当、运动训练动 作错误、高危患者的病情判断失误等。 ➢ 常见的损伤包括:关节扭伤或脱位、肌肉或韧带拉 伤、疲劳性骨折、椎间盘突出或腰椎滑脱等。
第二节 运动疗法对人体的作用
一、制动对人体的影响 二、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三、运动的潜在危险
一、制动对人体的影响
➢ 制动是指对人的局部或全身保持固定或限制活动, 包括卧床休息、局部固定(如骨折或脱位后的石 膏、夹板)和瘫痪。
➢ 制动可降低组织和器官的能量消耗,相对减少代 谢需求,有助于保护受损的组织器官功能。
下肺部减少,使通气/灌流比例失调,生理死腔增加。
2. 肺通气效率降低
➢ 卧位时横膈上抬导致肺通气效率降低,从而影响 气体交换。
3. 呼吸道感染增加
➢ 长期卧位使气管纤毛的功能下降,分泌物黏附于支 气管壁,排出困难。再加上卧位时咳嗽动作较难, 导致痰液积聚,诱发呼吸道感染,坠积性肺炎罹患 率增加。
(四)代谢与内分泌系统
1. 负氮平衡
➢ 制动造成尿氮排出明显增加,平均每天丢失2g,可 导致低蛋白血症、水肿和体重下降。在创伤或饥饿 情况下,负氮平衡每天达到8~12g。氮排出增加始 于制动第4~5天,第2周期间达到高峰,并一直持续。 3周卧床休息所造成的负氮平衡可在1周左右恢复, 但7周卧床造成的负氮平衡则需要7周才能恢复。
织,增强屈腕肌、伸腕肌的肌力与耐力。
腕关节屈伸训练器
7. 橡筋手指练习器
➢ 是一种由橡筋结成网格状、用于训练手指主动屈伸 能力的训练装置。
➢ 通过手指对橡筋的勾、拉、压、弹、拨等抗阻运动, 利用橡筋的弹性、张力,提高手指的主动屈伸活动 能力。

运动疗法概论

运动疗法概论

第一章运动疗法概论一、概念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而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他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各部功能的现状,利用生物力学的原理,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或康复治疗者的辅助操作所进行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以促进患者各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二、特点(一)主动积极治疗要求患者主动、资源的参加治疗的全过程,通过主动积极锻炼,以促进患者心理障碍和躯体障碍恢复。

(二)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通过肌肉、关节活动达到局部器官的锻炼,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调节机制来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功能康复的目的。

(三)防病和治病相结合能增强体力和免疫功能,可预防疾病和具体健身益寿的作用。

(四)简便易行运动疗法可不受时间、地点、设备、器材等条件限制,简便、经济、易行。

三、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一)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运动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和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二)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以补偿丧失的功能。

(三)促进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

(四)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通过运动训练可保持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和协调性。

(五)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如促进糖代谢,增加骨组织对矿物质的吸收。

四、分类及临床应用根据运动过程中用力的方式和程度,可将运动氛围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自主主动运动和抗阻主动运动,但后三种都有主动用力的形式,亦可大致划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大类。

(一)被动运动1.概念由外力作用于人体某一部分所引起的动作称被动运动。

一般用于维持正常或增大已受限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2.服务对象(1)瘫痪(肌力0-1级)(2)关节功能性障碍(3)需要保持关节活动范围但又不能或不宜进行主动运动的患者。

运动疗法概述

运动疗法概述

神经系统疾病的运动疗法概述一、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 /Therapeutic Training)定义运动疗法是依据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利用力学的因素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训练,达到保持、重新获得功能或防止继发丧失功能的治疗方法,是物理治疗中最核心、最基本、最积极的治疗方法。

其作用包括:改善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促进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放松肌肉、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运动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疗效明显,是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促进功能恢复与重建的临床康复中是一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重要的治疗作用。

运动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主要适应于以下方面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偏瘫、截瘫、脑瘫、脑外伤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帕金森氏症、多发性硬化、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主要问题有明显疗效,如肢体瘫痪、平衡差、无行走能力、功能独立性丧失和眼部受损等,特别是运动功能方面的障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受限,因此,运动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章主要介绍运动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二、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运动疗法是利用最常见的生理性刺激,对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为适应运动的需要,调整和重塑组织功能。

运动疗法通过神经反射、神经体液和生物力学作用等途径,对人体的局部和全身功能产生相应的影响和改变,改善原来失调的机体状态。

其基本作用机制是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增强心肺和呼吸功能,并维持和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新的代偿机制形成。

(一)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的影响机体在参加运动时将引起心血管系统复杂的调节作用,调节幅度的大小将取决于参与运动的强度。

运动疗法对心血管的主要作用在于增加对肌肉运动时氧和各类物质的输入以及各类代谢物质的排出。

运动疗法学概论

运动疗法学概论
主要用于治疗肌痉挛、肌腱、韧带或关 节囊挛缩、痉挛性疼痛等
2019/11/26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44
治疗作用
调节肌张力 缓解疼痛 延长韧带和肌腱
2019/11/26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45
适应证
由于痉挛、挛缩、粘连、瘢痕组织形成 所致肌肉、结缔组织、皮肤等缩短,导 致关节活动受限
28
基本原理
通过缓慢和持续的牵张动作,逐步分解 粘连和延长挛缩的胶原结缔组织
弹性延长 塑性延长
2019/11/26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29
主要方法
主动运动 主动助力运动 被动运动
2019/11/26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0
适应证
被动运动
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如昏迷、完全卧床等 为避免关节挛缩等并发症需进行被动训练者 主动关节活动导致明显疼痛时
影响日常功能活动或生活自理的痉挛或 挛缩
2019/11/26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46
禁忌证
新近骨折、血肿或其他组织创伤、牵张 时出现剧痛
牵张组织和周围区域的急性炎症或感染
依靠挛缩代偿性增加关节稳定性的情况 ,如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
神经损伤或吻合术后一个月 严重的骨质疏松
2019/11/26
主动和助力运动
能够主动收缩肌肉的关节活动受限者 肌力较弱(低于3级)者采用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 身体某一部分制动时,对其他关节进行主动活动,以预防关
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并为新的活动做准备
2019/11/26
南京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系
31
禁忌证
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 骨折未愈合又未做内固定 骨关节肿瘤 全身情况极差 病情不稳等

第一章-运动疗法概论

第一章-运动疗法概论

徒手治療Manual therapy
按摩 (massage) 被动关节运动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关节松动术 (mobilization) 牵拉 (stretch)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 (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
运动疗法目的
康复医学是功能医学。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 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它主要是通过运动的 方法,治疗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个人的活 动能力,增强社会参与的适应性,改善患者 的生活质量。
具体化目的
牵张短缩的肌肉,肌腱,关节囊及其他软组织,扩大关节活动度。 增强肌肉的肌力和肌肉活动的耐力。 抑制肌肉的异常张力,使肌肉松弛,缓解其紧张度。 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如脑卒中后的肢体偏瘫,对瘫痪肢体施行运动功能的再学
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被动运动(passive movement):适用瘫痪或很软弱肢体 • 预防挛缩和粘连 • 刺激伸屈反射 • 增强本体感 • 为主动运动作准备
助力运动(assisted movement) • 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主动运动(active movement) • 增强肌力和改善功能 • 改善心肺功能和全身状况
同一运动不同运动功能的肌肉、增加其接受外界刺激的敏 感性、影响同一模式中力量较弱的肌肉。
运动疗法适用的对象
神经系统疾病 骨科疾病 内脏器官疾病 肌肉系统疾病 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及其他障碍
临床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
•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围 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辅助主动运动
辅助运动:即凭借治疗师、患者健肢、器械 装置(如滑轮、回旋器)、气垫气球、水浴 等方法的辅助或消除重力的影响下,引导和 帮助患者主动完成的运动。助力常加于肌肉 开始收缩和结束时,尽量使主动运动为主, 助力运动为辅

运动疗法(总)1资料

运动疗法(总)1资料

名称:滑轮吊环训练器 规格:15(L)×15(W)×155(H)cm 用途:用于肩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关节牵引;肌力训练。
名称:前臂旋转练习器 规格:98(L)×39(W)×36(H)cm 用途:改善前臂旋转功能。
名称:腕关节屈伸训练器 规格:98(L)×56(W)×24(H)cm 用途:改善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训练。
设计更趋完善,可自动选择牵引重量,任 意挑选牵引时间和方案等。牵引取仰卧位 ,易为患者所接受。牵引时必须屈髋、屈 膝以缓解髂腰肌的对抗牵引作用,提高牵 引效果。 (三)牵引体位 •颈椎牵引 坐位要求头颈屈曲20~30°。对 颈肌痉挛或其他需牵引治疗的颈椎病,则 可取小于20°的位置或垂直位牵引。 •腰椎牵引可用悬挂式和仰卧位 •持续或间断牵引
(二)全身耐力练习 1、常见名词 •最大耗氧量:每分钟最大耗氧量,也可称 之为最大摄氧量,可根据心率、每搏量、 动静脉氧分压差来计算。 •代谢当量(METS):最大耗氧量除以3.5 •靶心率:运动中允许达到的心率,常有三 种方法测算
①靶心率=180(170)-年龄 ②靶心率=(年龄预计最高心率-安静心 率)×(60%~80%)+安静心率 其中年龄最高心率为220减去年龄(岁) 后的余数。 ③心电运动试验法:症状限制心电运动试 验中停止时最高心率的70%~80%。 2、运动处方 •运动方式 •运动强度:50%~70%最大耗氧量、 60% ~70%的最大代谢当量、靶心率
(二)肌力练习的超量恢复规律。 (三)肌力练习基本方法选择 •肌力为0时:电刺激 •肌力为1~2级时:电刺激、助力运动、免 负荷运动 •肌力为3~4级时:主动运动、抗阻运动 (四)抗阻练习 1、等张练习 •基本方法 •渐进性抗阻:
1/2.10RMx10←1′→3/4.10RMx10←1′→10RMx10 .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

运动疗法期末重点笔记总结一、运动疗法的定义和原理(500字)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是以运动为手段,通过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运动能够调整身体的生理机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血液循环,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运动疗法的适应症(800字)1. 心脑血管疾病:运动疗法对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增加心肌供血和心肺功能,对心脑血管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2. 呼吸系统疾病: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肺功能,扩充肺活量,增加肺泡通气量,促进气体交换,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具有积极意义。

3. 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疗法可提高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肠道功能,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道功能紊乱等。

4. 神经系统疾病: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等有一定的康复作用。

5. 骨骼和肌肉系统疾病: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促进骨骼和肌肉系统的康复。

6. 代谢性疾病:运动疗法可以提高基础代谢率,加速脂肪的分解和消耗,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对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7. 精神心理疾病:适当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情绪的稳定和心理的健康,对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三、运动疗法的运动选择与方法(2000字)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中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呼吸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对心血管疾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运动疗法 概述

运动疗法 概述

三、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 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或炎症、周 围神经损伤、脑性瘫痪等 • 运动器官疾病 ——颈肩腰腿痛、四肢骨折或脱位后、关节炎 • 内脏器官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等 • 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
四、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 ☆
1、安全性原则
地位:是康复医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
运动疗法的特点
主 动 治 疗
局 部 全 身 结 合
功 能 恢 复 目 标
简 பைடு நூலகம் 易 行
预 防 治 疗 结 合
二、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 • • • • • • 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增强内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化消极情绪
运 动 疗 法
概 述
成都航天医院 丁浩
1、概述 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3、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 4、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 5、运动疗法的运动学基础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 kinesiotherapy, therapeutic exercise, movement therapy) 是在物理治疗中利用力学的因素(躯体运动、牵引、 按摩、借助器械的运动等)缓解患者症状或改善功能 的一种治疗方法,亦称治疗性训练。
治疗师(按摩、被动运动) 患者自我(运动方式和量)
2、针对性原则
☆ 病情和目标差异 ☆ 年龄和性别差异 ☆ 兴趣和文化差异 ☆ 经济和环境差异
3、渐进性原则
☆ 训练效应积累 ☆ 训练方法学习 ☆ 心理性的适应 ☆ 安全性的建立

运动疗法概论

运动疗法概论

第1章运动疗法概论1、概念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而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他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各部功能的现状,利用生物力学的原理,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或康复治疗者的辅助操作所进行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以促进患者各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二、特点(1)主动积极治疗要求患者主动、资源的参加治疗的全过程,通过主动积极锻炼,以促进患者心理障碍和躯体障碍恢复。

(2)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通过肌肉、关节活动达到局部器官的锻炼,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调节机制来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功能康复的目的。

(3)防病和治病相结合能增强体力和免疫功能,可预防疾病和具体健身益寿的作用。

(4)简便易行运动疗法可不受时间、地点、设备、器材等条件限制,简便、经济、易行。

3、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一)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运动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和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二)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以补偿丧失的功能。

(三)促进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

(四)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通过运动训练可保持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 性和协调性。

(五)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如促进糖代谢,增加骨组织对矿物质的吸收。

四、分类及临床应用根据运动过程中用力的方式和程度,可将运动氛围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自主主动运动和抗阻主动运动,但后三种都有主动用力的形式,亦可大致划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大类。

(一)被动运动1.概念 由外力作用于人体某一部分所引起的动作称被动运动。

一般用于维持正常或增大已受限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2.服务对象(1)瘫痪(肌力0-1级)(2)关节功能性障碍(3)需要保持关节活动范围但又不能或不宜进行主动运动的患者。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是一种利用有计划的运动和体育活动来改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治疗方法。

它可以应用于康复、疾病管理和健康促进等领域。

运动疗法的目标是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来促进身体功能、增强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以下方面:
1. 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在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人们康复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

它可以用于各种康复目标,如恢复肌肉力量、改善运动协调性、增加灵活性和提高平衡能力等。

2. 慢性疾病管理:运动疗法可以帮助管理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并提高整体健康状况。

3. 心理健康:运动疗法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

规律的运动可以减轻焦虑、抑郁和压力,提高心理舒适感和自我认知,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

4. 健康促进:运动疗法可以用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定期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改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控制体重,并降低患某些疾病的风险。

运动疗法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和平衡训练等。

治疗师会根据个体的特定需求和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并提供指导和监督。

在开始任何运动疗法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运动疗法师,以确保选择适合个体状况和目标的运动方案,并遵循适当的
安全指导。

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

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

抗阻主动活动
是增强3级以上肌力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方法
等长抗阻 等张抗阻 等速抗阻
等长抗阻主动活动
即无关节活动下的抗阻
可减少对关节的磨损 主要用于骨折,涉及关节损伤、肿
胀、疼痛不便于活动时的肌肉力量 训练,以防止肌萎缩,有消肿作用 训练的效果仅局限在某个角度(20度 的生理溢流量)
抗阻练习:等张抗阻中渐进抗阻、等 长抗阻、等速抗阻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基本方法
被动活动(CPM) 主动活动(自身重量)(active movement) 关节牵引(stretch):运动量控制(强度*时间* 频率),结合图说明 脊柱牵引:


位置、重量(颈牵:10~15斤;腰牵:人体重量的 26%)、时间
关节松动( Joint Mobilization ) 支具矫正(orthosis)

被动牵拉
自我被动牵拉
耐力训练
次进行 常用方法
endurance training
轻负荷下,持续较长时间,重复多
等张收缩法(参照Delorme法):1RM
的60%,25次/组 3组 等长收缩练习:20-30%的最大等长收 缩阻力维持至肌肉疲劳 等速收缩练习
等长抗阻
等张抗阻主动活动
即在关节的活动中完成抗阻
主要用于增强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肌
力 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改善肢体的 血循环,改善关节软骨营养 不适宜关节挛缩、关节内损伤和有 运动性疼痛的患者
等张抗阻主动活动
常用的等张抗阻训练为渐进抗阻训练(PRE) 方法




先测得连续重复10次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值, 称为10RM(10-repetion maximium) 练习时作三组各10次的运动练习,依次用1/4、1/2 及10 RM值的阻力负荷 前两组作为准备活动 后一组为主要练习 每周重复测一次10RM值

运动疗法概述

运动疗法概述
• 腕关节:背屈20°~25°。
• 髋关节:中立位,无内外旋。
• 膝关节:屈曲20度—30度。
• 踝关节:功能位即它的中立位。
相关基础知识
• 手的功能位:是有利
于发挥手最大功能的 位置,呈握小球或茶 杯状。腕关节背伸约 20°~25°,拇指处 在对掌位,MP及IP 微屈。其他手指稍分 开,MP和PIP半屈, DIP微屈
• 6、缓解疼痛 • 7、提高ADL • 8、改善生活质量
适应证
• 1、神经系统疾患 • (1)脑卒中; • (2)脑外伤; • (3)帕金森综合症; • (4)下运动神经元疾患。 • 2、关节疾患 • (1)关节挛缩; • (2)骨折及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 • (3)断肢再植及手外伤后; • (4)烧伤后关节挛缩; • (5)腰痛症; • (6)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 (7)脊柱侧弯。 • 3、软组织损伤 • (1)肌肉拉裂伤及肌腱断裂术后; • (2)肌萎缩; • (3)全身及内脏器官机能低下。
运动处方--内容
• Ⅰ.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院(门诊)号等 • Ⅱ. 疾病诊断和残疾状态 • Ⅲ. 病历和康复评定(含体检)摘要(含目前主要存在问题) • Ⅳ. 治疗种类 • Ⅴ. 治疗部位 • Ⅵ. 治疗目的 • Ⅶ. 治疗方法及所用设备或用品用具 • Ⅷ. 治疗剂量和参数 • Ⅸ. 治疗持续时间 • Ⅹ. 频度(次/d或次/星期) • Ⅺ. 治疗总次数 • Ⅻ. 注意事项 • ⅩⅢ. 医生签名 • ⅩⅣ. 日期
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亦称治疗训练
(therapeutic exercise)。也可定义为:是
通过手法操作或体操或借助器械等主动和/或
被动运动的方式来达到改善或代偿肢体或脏
原来

1 运动疗法-绪论

1 运动疗法-绪论
1945
对伤兵进 行较全面 的康复治 疗,促进 了现代康 复医学的 形成。
物理医学与康复 英国物理医学会成
紧密结合。运动 立(1943)
治疗、功能训练、 作业治疗、言语 矫治、心理治疗、
美国物理治疗医师 协会成立(1938)
假肢矫形器等有 美国Bellevue医院
较大发展
成立第一个物理医
(1943)。
第一章 绪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概念、发展、目的、技术分类、适应症、禁忌症 实施原则、常用运动方法、器材和设备、 运动疗法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第二节 运动功能评定 外观、ROM、肌力、痉挛、 上肢及手功能 平衡、协调、步态、 ADL
学习目标
掌握 常用运动疗法的评定技术 熟悉 运动疗法定义、目的、技术分类、应用范围、
物理治疗师
一、基本概念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 理疗
kinesiotherapy, therapeutic exercise, movement therapy)
指以徒手或应用器械进行 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 残患者,恢复或改善运
在物理疗法中利用电、 光、声、水、温度等各种 物理学因素治疗疾病,促 进患者康复的疗法。
还有汉末华佗创造的“五禽戏”。——运动疗法
二、发展简史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记述了80多种导引法治疗偏枯(半 身不遂)、麻木、风湿痹痛、眩晕、消渴(粮尿病)等疾患。
宋代以后武术兴起——太级拳。
《儒门事亲》卷七中记载元代张子和曾治一病怒不食的妇女,其 法为:“使二娼各涂丹粉,纷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 骶又大笑,其旁常以两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食,而为一 尝之。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瘥”。——文娱疗法、心理治疗 。

康复医学运动疗法

康复医学运动疗法

0=依赖 5=需一半帮助 10=自理(系开钮扣,关、开拉锁和穿鞋等) 0=不能 5=需帮助(体力或语言指导) 10=自理 0=依赖 5=自理
三、运动疗法技术
(一)维持与增大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二)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 (三)恢复平衡能力训练 (四)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 (五)抗痉挛训练 (六)ADL训练 (七)有氧运动训练
上田氏协调平衡反应试验
项目
翻身 坐起 保持坐位 保持手膝位
1分(分数) 只供参考不判分
能 能 稳定 稳定
能或不能抓住某固定物 能或不能抓住某固定物 不能或一推即不稳 一推即不稳
手膝位 举起患侧手 抬起患侧足 举起健侧手 抬起健侧足 抬起患侧手及患侧足 抬起患侧手及健侧足 抬起健侧手及患侧足 抬起健侧手及健侧足
做以下动作 3秒以上能 3秒以上能 3秒以上能 3秒以上能 3秒以上能 3秒以上能 3秒以上能 3秒以上能
不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不能或3秒以下能
由椅坐位起立 取跪立位 保持跪立位 膝行 跪立位 将一侧膝抬起
(1) 有氧耐力训练一般为中等强度,即50%~80% 最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或60%~90%最大心 率,每次运动15~60min左右,每周训练3次以上,运 动方式多为四肢肌群(上、下肢大肌群),周期性 (即肢体往返式运动,如走、跑等)的动力性运动。 参与运动的肌群越多越大,训练效应就越明显。非周 期性动力性运动(如各种球类运动)如果达到一定的 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属于耐力运动。
7、双足并拢站立
8、上肢向前伸并向前移动 9、从地面拾起物品 10、转身向后看 11、转身360度 12、将一只脚放在凳子上 13、两足一前一后站立 14、单足站立 0-20分 坐轮椅 21-40分 辅助步行 41-56分 独立步行 <40分有跌倒危险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

训练适应

反复运动产生身体适应性改变
生理适应(组织/系统/神经) 代谢适应(能量/内分泌) 心理适应

运动训练原理

超量恢复

运动量超过平时的常量(强度和总 量),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增加和肌 力增加。

训练特异性

特定训练产生特定的训练适应。 条件 反射理论、肌肉效率理论
运动的中枢控制适应

被动运动

运动类型

综合运动



医疗体操/水中运动 放松性运动/气功 娱乐/体育运动 技巧性运动 平衡运动/协调运动 功能性电刺激

被动性主动运动

运动训练

训练

反复进行的有目的和针对性的活动。 有特定内容和规范,反复进行并持续 较长时间过程,旨在提高身体活动能 力的运动锻炼。

运动训练
补偿/替代技术

在部分或完全丧失功能,经过系统的功 能训练而不能全部恢复生理功能时,可 用补偿、替代的方法恢复实际活动功能。 例如应用假肢、支具、辅助具、轮椅等, 也包括环境改造等手段。
结束
功能障碍的多维性 功能恢复的多渠道 锻炼手段的多样性 康复目标的多方位 改善、代偿、替代

训练应用时机


早期 恢复期 后期 维持期
基本类型



力学和运动学原理:肌力训练、耐力训练、呼 吸训练、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牵张训练、 牵引、关节活动训练、手法治疗、医疗体操、 步态训练、转移训练。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Bobath技术、Rood技术、 Brunnstrom技术、本体感觉促进技术(PNF) 和运动再学习技术。 代偿和替代原理:假肢、矫形器、辅助具应用、 能量节约技术。

运动治疗学(Exercise

运动治疗学(Exercise

從技術層面,肌張力對維持姿勢的重要性: - 在沒有意識的狀態下,例如睡眠甚至死亡時,肌肉會鬆散,很重 - 而在有意識的狀態下,即使在最放鬆的狀態,肌肉纖維仍會運作,神經分泌乙硫氮鹼,產生肌張 力。因為要維持身體 / 肌肉形態,肌肉要有力,這叫肌張力 - 乙硫氮鹼,是一種由肌肉神經分泌出來的化學物或傳導物。當肌肉伸展至一定時間及長度,令大 腦及脊髓有足夠意識時,就會產生訊息(一般為時 2 分鐘),令肌肉神經分泌乙硫氮鹼,該 GTO 神 經感受器受刺激,就會產生肌梭反應,調節過高的肌張力,肌肉就會充分伸展而放鬆 - 大腦及脊髓,控制姿勢及結構。所以某些姿勢問題,是大腦及脊髓的問題 - 基本肌張力,叫 Basal Muscle Tone - 量度肌張力,當肌肉過度運用就會縮短,肌張力就會增加
2
3/25/2010
-
關於能量學:講求能量的保存(Energy Preservation),及使用 當能量訊息,達最好的效率,就是結構的平衡 好處:精神提高;減少疲勞、損傷及代謝廢物;改善身體運作功能;減少能量消耗;增加肌肉潛 在力及活動持久力 但維持身體結構平衡,有很多成本 方法是伸展運動
身體能量的債主: 1. 結構創傷 2. 情緒 3. 病菌、病毒 4. 中毒 (例如:重金屬) 肌肉伸展運動的好處 - 改善肌張力 - 增加潛在運動/活動量 伸展運動的障礙 - 伸展運動要成本,例如痛
肌肉伸展運動的目標: - 最大目標:減低過高肌張力(Hyper-tone) - 維持身體形態及姿勢 (通過姿勢肌)。姿勢平衡,需要由肌張力的調整去維持,例如坐姿,腰的挺 直,要靠前/後多組肌肉,配合不同力度去維持。姿勢不平衡,會影響骨架及內臟。 長期使用某一部分肌肉,令肌張力過高,影響有: - 好處是,肌肉反應加快(神經學) - 但就影響結構平衡; - (某一部分)肌肉容易出現疲勞、勞損、抽筋、關節移位及受傷; - 肌肉潛在力的時間及持久性縮短; - 肌肉會縮短; - 出現慢性疲勞病 對抗肌張力過高,需要做拉筋,減低運動創傷 任脈控制肌張力,管理能量分配 結構 / 姿勢不平衡的問題: - 姿勢不平衡,屬於結構病,因為肌張力的維持,乃由大腦及脊髓去控制 (請參考伸展運動的操作) - 例如,站立時大腿如有自然向後屈伸的情況,乃是由於大腦控制肌張力失調。當身體放鬆,大腿 肌肉仍然充滿張力,不平衡,就是大腦控制肌張力的訊息接收失調引起,這就是結構病 - 肌肉縮短,屬外在問題 - 大腦及脊髓發送訊息,屬內在問題 - 當分泌乙硫氮鹼 / ATP,仍無法改善肌張力,大腦控制不了肌張力,就是結構的問題 - 姿勢不平衡,可分為動態姿勢不平衡(例如跑步活動的問題),及靜態姿勢不平衡(例如坐姿問題) - 增加能量的損耗 - 勢學,屬於結構學 結構平衡: - 身體組織的結構排列平衡 - 能量最有效率的狀態 - 當身體最放鬆時,結構仍在平衡狀態,例如腰、腿可以挺直,就是結構的平衡 - 有關力學及能量學結構學 - 關於力學:因為一邊器官受到壓迫,令身體一邊重量加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gram,MRP
1、神经生理基础
• 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 • 运动可以由感觉来调整 • 影响α-- 运动神经元
2、易化技术基本原则
• 按个体正常发育顺序,训练控制运动的 能力
• 运用有目的的活动,来诱发大脑随意控 制运动的能力
• 通过重复有目的的运动来强化 和巩固对 运动的控制能力
• 通过反射来诱发某些特定肌群活动 促进 正常反射、抑制病理反射。
2、运动处方的内容。
• (1)目的:运动治疗要求 (2)内容:运动的方式 (3)强度:运动时应达到及不宜超过的运动量 (4)时间:每次运动持续时间 (5)频度:运动间隔 (6)注意事项:
八、运动疗法常用设备
• 1、上肢运动治疗器械 2、下肢运动治疗器械
思考题
• 何谓运动疗法? • 运动处方如何制订?处方内容? • 运动疗法的分类 • 肌力训练的技术 • 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技术 • 易化技术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 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主要作用 • 名词解释:靶心率 超量恢复
模式来作用于完成同一运动不同运动功 能的肌肉、增加其接受外界刺激的敏感 性、影响同一模式中力量较弱的肌肉。
六、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 个别对待 • 循序渐进 • 兴趣、直观 • 量力、安全 • 持之以衡 • 因地制宜
七、运动处方
• 1、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和要求 (1)了解病情 (2)根据治疗目的合理选择 运动项目 (3)适当的运动量 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频度 (4)运动治疗注意事项
• 肌肉收缩方向: 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
• 肌肉协同作用
三、运动基本类型
• 1、按肌肉收缩的形式分类 (1)等张运动 isotonic exercise (2)等长运动 isometric exercise (3)等速运动 isokinetics exercise Cybex
• 2、按完成动作的主动用力程度分类
(4)肌力练习注意点:
• 选择适当训练方法:因人而易、兴趣直观 • 合适的运动量:超量恢复
超量恢复——运动时被消耗的物质不仅能恢复到 原来水平,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超出原来水 平的情况。 • 阻力施加及调整:平稳、大力距原则 • 肌力练习不应引起疼痛、提示损伤。 • 用力的等长收缩可引起显著的升压反应、避免 闭气动作。
• 被动运动 • 助力运动 • 主动运动 • 抗阻运动
四、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主要作用:
•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 的调节能力。
2、提高功能。 4、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五、运动疗法基本方法
• (一)、根据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原理, 发展肌力、体力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 方法。
对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全面检查和
评定安排合适的作业项目。包括对上肢 和手的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性格、习惯、爱好、康复用具评 估 3、环境评估
需求评定(requirement): • importent(重要性) • present(现在状) • satisfaction(满意度)
• 生理运动 physiological movement
• 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
• 运动力学基础: 平衡杠杆、省力杠杆、速度杠杆
• 生理学基础 肌肉理化特性:
兴奋性、收缩性、伸展性、弹性
• 肌肉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 isotonic contraction、 等长收缩 isometric contraction
作业疗法 occupation therapy OT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采取生活、工作等活动中常用的方式,
使用工具、设备来进行作业训练,以增强 躯体、心理、社会功能,促进发育,使患 者实现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二、作业疗法的种类
三、作业疗法的评定 1、对患者评估 2、对作业活动能力评估
1、肌力练习
• (1)等张抗阻运动 Delorme 提出渐进抗阻法 PRE
(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10 RM--- 10次等张运动的最大负荷量。
• (2)等长抗阻运动 Roce提出短暂等长最大负荷练习。
(3)等速运动 美Hislop和Perrine 1967 Cybex Biodex Kin-com Lido
3、易化技术常用方法
• rood技术 感觉刺激--运动应答--建立运动模式。
• bobath技术 强调利用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抑制
异常运动模式经过反复训练逐步建立正 常的运动模式。
• brunnstrom技术 强调同侧和对侧、大肌群的最大收
缩引起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兴奋扩散、诱 导 弱肌群的收缩。
• 本体促进技术(PNF) 强调通过用螺旋形对角线、抗阻力
运动疗法 exercise therapy
一、概述
• 定义: 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功能情况,借
助治疗器械、治疗者手法、患者自身参 与,通过主动与被动运动方式来达到治 疗目的。
二、运动疗法基础:
• 运动学基础: • 运动平面与运动轴:
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 矢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 中立位:
• 关节运动方向: 屈、伸、内收、外展、旋前、旋后、内 翻、外翻
2、关节活动技术
• CPM练习(continue passive motion 连续 被动运动)
• ROM(range of motion)主动练习 • 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3、耐力练习和有氧训练
• (1)步行
VO2(ml/mg/min) = speed(m/min) x 0.1+3.5 (2)健身跑 最高心律 靶心率 THR 运动适宜心率: (预计最高心率 - 安静心率) x 50~85%+安静心率
4、其他方法:
• 放松练习 • 平衡练习 • 协调性练习 • 呼吸练习 • 水中运动
(二)、根据神经生理和神经 发育的原理,用以促进和提高
控制随意肌活动能力。
• 易化技术 Facilitation • 神经发育疗法 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
NDT • 运动再学习技术motor learn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